猪场三周批次生产模式

合集下载

母猪成批分娩简介

母猪成批分娩简介

母猪成批分娩简介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成批分娩简介作者:Derek Armstrong,肉品与畜牧委员会(MLC)兽医学家 - 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全进全出管理系统可显着提高猪场生产表现。

但全进全出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从单一的来源引进足够大的群体。

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成批分娩,这样可以利用同批断奶的仔猪组建一个较大的群体。

即使猪场原来是按连续流程设计的,也可以从先前的每周分娩改为每三周分娩一批,采用成批分娩。

这样猪群就可以实现全进全出,同组群有相同的日龄和相同的免疫状态。

同时,从连续分娩改为每三周分娩一批之后,既可以节省人工,又便于管理生产流程。

优点成批分娩、全进全出生产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这样可以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从而使猪只生长速度加快,饲料转化效率提高,死亡率降低,并且减少用药方面的成本。

因此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成批分娩意义重大。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可以把那些循环传播的疾病以及其它特定的健康问题有效地限制在同一批次的组群当中。

这样不仅对疾病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而且在发病的时候也可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对策,仅对发病的特定组群进行治疗。

经过治疗的猪只可以和未经治疗的猪只分开,在食品安全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保障,而且还降低了治疗成本。

先前采用连续流程生产方式的猪群转为全进全出之后,加上批次间妥善的清洗消毒措施,平均日增重可增加100~150克。

Neville Kingston报导了两个猪场的成功案例,二者均为每3周分娩一批。

这两个猪场从每周连续分娩改为每三周分娩一批之后,每公斤胴体可节省成本便士,每头猪节省6英镑。

猪群每周连续分娩和每三周分娩一批的生产性能对比(两个猪场,共590头母猪)两周分娩一批或三周分娩一批为了保障各批次之间断奶仔猪分布均匀,必须对繁殖群采取高标准的管理。

每三周一批的成批分娩最容易管理,因为每批配种后出现的返情个体都是按3周的发情周期循环,其中80%都可以很方便地安排到下一批当中(对于一般的猪群来说)。

规模猪场批次化生产思路解析(值得收藏)

规模猪场批次化生产思路解析(值得收藏)

导读批次生产是现代化规模猪场管理的重要方式,管理者已经普遍认识到批次管理的重要性,可能也都想在自己管理的场内实施批次生产,究竟什么样的猪场才适合做批次管理呢?这是困扰很多猪场老板的问题。

本次讲座主要解决思想问题:一批次生产为何一定要做到猪群全进全出?二是否每个猪场都能够做到批次生产?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为什么要做批次生产?1、猪周期因素猪价行情必定是每个养猪人关心的一项,市场行情有时好,有时差,且都会持续一段时间,就形成了我们养猪行业的猪周期。

据统计,行情好时的总时间会比行情差时的总时间更长,相比于赌行情式的生产,更好的方式其实就是我们保持一个稳定的出栏成绩,就能让猪场更容易在当前竞争中存活,且生产成绩越好,越稳定,猪场的利润才会越大。

2、连续生产与批次生产对比① 概念连续生产:每天都有断奶、配种、分娩的情况,连续饲养;批次生产: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生产工作,且各项工作间隔分明有规则。

② 运作形式连续生产:不同日龄的猪只饲养在同一空间里,不止有大中小的区别,还有日龄的区别;批次生产:a 同一批的猪饲养在同一空间,仍有大中小的区别;b 三周批,分为大中小3批,饲养在不同的猪舍。

③ 批次生产优点防止水平感染,阻断疾病传播,降低死亡率;生产出健康状况良好的猪群,进而降低医疗费用;所进食饲料,不需要转换成免疫物资,蛋白质可完全消化吸收,改善饲料效率;不同批次可以精准给予适当的营养;环境温度及通风更容易控制,营养需求可依照不同日龄体重或公母分栏饲养;配种及分娩等工作,集中于短时间内完成,可节省工作时间,提高管理效率;新生仔猪批量大,交叉寄养较容易;饮水及耗料可依批次或单位个别监视使用量;比对测试数量大且变数小,母猪在养头数降低;容易整批出售仔猪或肉猪,数量大且整齐度较佳;共用优良公猪精液,降低种猪成本;空闲时间容易安排,畜舍硬件的维修、清洗及消毒可大规模彻底进行,猪只移动与清洗空栏的频率减少;节省疫苗支出;将主要的饲养技术及人力集中在配种及分娩照顾工作,将时间及精力专注于猪场最重要的地方;容易控制突发性流行疾病,可针对感染批次实施特定治疗;治疗猪只可明确标示,生产安全卫生的肉品;使工作量集中,增加休闲时间(保养、维修、休假、进修等)从上表可以看出,2015年后我国的MSY及PSY迅速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规模化的程度迅速提高,母猪营养水平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非洲猪瘟疫情下不同批次化生产的对比及总结

非洲猪瘟疫情下不同批次化生产的对比及总结

以确定的断奶时间间隔,集中断奶(分娩)确定的母猪数量,这样的生产模式叫批次化生产。

简而言之,即根据场内母猪的群体规模、配怀栏位以及产房产床数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处理使母猪同期发情、同期配种、同期分娩、同期转出,这样可以使养猪工作流程更具有计划性,而且能保证全进全出式管理,减少疾病水平传播风险。

种猪批次化生产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批次化生产技术方案,但3周批、4周批、5周批等大批次生产模式仅在规模较小(基础母猪存栏<1 000头)的猪场应用。

国内的养殖模式在品系、规模、成本、人效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以往的批次化模式进行优化改进,以适应国内的种猪生产。

1 批次化生产模式的选择1.1生产周期分析表1为主流批次化模式生产周期明细表。

由表1可以看出,4周批繁殖周期、产房周转时长较短,生产效率较高,但仔猪哺乳时长较短,会影响下游饲养管理,同时洗消静置猪舍时长偏短,不利于疾病防控。

非洲猪瘟疫情下不同批次化生产的对比及总结王海峰 1*,白 天 2,张 腾 2,徐 歆 2,孔祥凯 2(1.常加(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600;2.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163)表2 2 500头母猪标准线不同批次模式的产能差异*通信作者:王海峰(1975-),男,博士,研究方向:动物营养,E-mail :18 d 批和36 d 批繁殖周期、产房周转时长以及产房年周转次数偏低,生产效率低于单周批和4周批,但仔猪哺乳时长较长,空栏洗消时长适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静置消毒,方便做疾病的净化工作。

1.2 栏位要求与利用以某场2 500头母猪标准线进行批次化栏位测算,单周批、4周批、18 d 批以及36 d 批测算如表2。

由表2可知,2 500头母猪规模标准生产线全年产能最高的是单周批模式,其次是18 d 批,4周批次之,最低的为36 d 批;产床利用率方面单周批和18 d 批均可达到100%利用率,而达到100%产床利用率实际基础母猪需求存栏为:单周批=批次配种头数×(繁殖周期/批次间隔)=125×20=2 500头18 d 批=批次配种头数×(繁殖周期/批次间隔)=312×8=2 496头之所以单周批和18 d 批可以超配怀栏位饲养,是由于单周批是将产房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周转,产房至少会存在3个批次正在哺乳的母猪,分担了一部分配怀栏位的压力,同样,18 d批是将产房均分为2个部分,会有1个批次母猪在产房并处于哺乳期;而4周批和36 d 批由于全进全出管理因此母猪最大存栏量与配怀定位栏相同,因此导致4周批和36 d批在年产量以及产房利用率上低于单周批和18 d批。

猪场内部资料!批次化生产全套方案,操作流程和细则都有!

猪场内部资料!批次化生产全套方案,操作流程和细则都有!

猪场内部资料!批次化生产全套方案,操作流程和细则都有!今天将以某猪场实际情况为例,为大家深度剖析猪场批次化生产各个环节要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猪场基本情况某猪场目前存栏生产母猪约804头其栏舍基本数据如下:定位栏:6间:100+98+98+96+204+174=770栏;另有大栏1间可存栏70头;合计可用栏位840个;产床:16床/单元*2单元/栋*4栋+40(24+20)床/栋*1栋+48(24+24)床/栋*1栋+12床/单元*5单元/栋*1栋,共280个产床;保育舍:4栋,可存栏保育仔猪约2900头。

批次化生产管理方案1母猪生产要求达到的目标01、猪场实施周批次生产,每周配种、分娩、断奶一批次;02、每周一个批次,每六周循环生产一轮,全年约52批次分娩;03、母猪年产胎次2.3胎;04、母猪年更新率35%,保证存栏最优秀的种猪。

2、现阶段工作计划01、栏舍分解A 将产房分为6部分:每部分床位数分别为:48、44、48、48、44、48,具体图解如下:产房后期周批次生产,每周转入一组母猪,以44头为基准;B 保育舍按450头断奶仔猪分群,全进全出模式生产,保育舍需简单改造,改造后栏舍可以保障6批断奶猪使用,即理论上为6周断奶母猪使用,如能保证保育猪保育饲养6周(42天)后转出,保育舍洗消空栏一周,即需要新建或改建出1间保育舍(存栏450/舍),如保育需要7周(49天),则仍需要新建或改建2间保育舍(存栏450头/舍);02、固定断奶时间,不论本批的断奶头数多少,每周固定时间断奶,断奶后依据定时输精程序配种;如下图示:03、每周一个批次,以周一到周日或周日到周六之间时间截断,每批次编号,以便统计各批次生产成绩;当批次全部配种后,如有返情母猪就近并入下一批次配种(多次返情母猪淘汰),空怀母猪直接淘汰;04、当批母猪转产房时注意同进同出,前期可能存栏部分批次猪只过多,可延后到下一批次,但不要往前一批占栏,影响前一批的断奶时间;如:产4上批进了40头母猪,还有6个空栏,这批要进产5的母猪头数共50头,最好在产 6占用4个栏,而不要在产4加猪;05、母猪妊娠114天或同一批猪自然分娩20%-40%时注射氯前列醇钠,使母猪同期分娩;3批次化生产设计——如需做到精准批次化生产,需要每周配种、分娩数相对均衡01、为保证产房利用率,配种数应为当批产房栏舍数量的115%-120%左右,根据产房结构和分组情况,满负荷生产时每批次分娩目标为44头,即每周配种约51头母猪,考虑返情、空怀母猪,分娩约44头母猪;前期如当批生产安排母猪数高于此数字较多时,需调整断奶母猪头数以使生产逐步均衡;高温季节或后备母猪补充数量较多的批次分娩率会有所降低,建议多配种1-2头,保证产房的充分利用;02、猪场合理存栏A 猪场全年可分娩窝数44*52=2288窝,则:若以2.2胎每头母猪计,则需要1040头母猪--定位栏不足;若以2.3胎每头母猪计,则需要994头母猪--定位栏不足;若以2.4胎每头母猪计,则需要953头母猪--使用大栏补充,可以运转;B 考虑猪场定位栏情况,存栏950头母猪比较合适:以950头生产母猪计,年产胎次初设为2.3胎次,猪场母猪全年分娩950*2.3=2185窝,周均分娩42头,考虑生产波动,产房栏舍可以充足保障待产母猪转入。

猪场(三周)批次生产模式介绍及推广建议

猪场(三周)批次生产模式介绍及推广建议
随着生猪产业的发展在贸易摩擦和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生猪养殖处于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生产水平为引领的发展转型关键时期这迫切需要中小规模养猪场转变生产模式以批次生产为基础全面提高从业技能生产效率生产水平降低成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8年(第 39卷)第 9期
青贮饲料集中收贮 ,全年使用 ,需要 占用大量流动资 金 ,许 多养殖 场 和专 。 4.3 天 气等 自然 因素 的影 响
文 章编 号 :1004—5090(2018)09—0014—02
运 用工 业 思维 和生 产 方式 进行 养猪 的前提 条 件 ,是 保证 产 品品质“相对 同质化”的重要前提 ,也是现代养猪业得以持 续 发展 进 步 的基础 。
三周 批 次 生 产模 式 根 据 母 猪 发情 周 期 是 21 d的生 物 习性来 设计 猪场 生产 流程 ,以三周 为节 律进 行批 次配 种 ,使 每批 次 配 种 后 的 返 情 个 体 多 能 在 下 一 批 次 配 种 时 发 情 ,从 而 最 利 于 配 种 计 划 的实 施 。在 国外 养 猪 发 达 国 家 ,几 乎 所 有 的猪 场 都 在 实 行 批 次 生 产 ,规 模 偏 小 的 猪 场根 据 产 舍 的数 量 和 猪 群 的大 小 对母 猪分 组 进 行 批 次 生 产 ,其 中较 为 广泛 应 用 的 是 以 三周 、四周 和 五周 为 批 次 的 生产模式 ,从而实现对猪舍的充分利用和全进全出。
随着养猪业 的发展 ,我省生猪养殖 主体呈现两大类 型 :一是大 型养猪企业或农业产业链集合体 f牧 原 、雏鹰 、 双汇 、新 大等);二是中小规模猪场 。前者起步较早 ,起 点 较高 ,多 已采用以周为单位的批次生产模 式 ,生产水平和 效率较高。后者由于从业主体多由传统农民发展而来 ,起 点低 、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工业思维欠缺;加之多年来批次 生产 模式 在 中小规模 场 的 推广 一直 处 于缺 失状 态 ,使 得 决 定 中小 规 模 养 猪 场发 展 水 平 的批 次 生 产 基 础模 式 一 直 没 有有效推广 ,造成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低下 ,严重制约着 我国生猪生产整体水平 ,已成为中小规模猪场发展转型面 临 的 主要 矛 盾 之一 。 2 (三周 )批次 生产 模 式 的优 点

猪场的批次管理

猪场的批次管理

猪场的批次管理作者:张玲清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12-0008-02如果我们讨论群体饲养,映入脑海的第一件事是这是欧洲小型猪场所做的事,这些猪场的仔猪每三周断奶一次。

这并没有远离现实。

以群进行饲养,意味着无论仔猪每周、每二周、每三周、每四周甚至每五周断奶一次或二次,都应按批次将所有的母猪组织起来。

在考虑采取群体饲养时,猪群的大小也不是一个限制因素:我们可以组建成一个100头或100 000头母猪的群体。

的确,采取群养是有必要的。

今天,为了在养猪生产中有利可图,我们需要对猪场的猪群按批次进行组群。

1 什么是批次一个批次即是一群猪,在本文是指生产母猪,它们在同一天断奶、配种和分娩。

然而,这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同时母猪的生理也会使我们难以应对,会搞乱我们的组群。

但是,如同在所有行业一样,最先的分组是防止在最后出现群体瓦解和不利结果的唯一办法。

2 为什么我们需要分批在猪场,有多个理由可说明分批生产是必需的:为了避免未分群的母猪出现不受人欢迎的情况或起伏的结果。

如果让养猪生产流程和设施按一周生产500头仔猪设计,那么这是我们需要实现的一个数值(可接受有限变异的生产系统)。

尽管这是一个校正后的平均值,但我们不能按一周300头猪另一周700头猪的这种方式进行生产。

一种类似于这种情况的生产方式可能会引发生产上的许多问题,或导致保育舍和/或育肥舍的饲养量不足。

为了避免通常会发生在不同年龄仔猪中体重差异过大的情况。

同一年龄组的仔猪往往会有相似的体重。

为了让猪拥有相同的免疫年龄。

如果我们讨论免疫细胞的发育,我们必须承认养猪生产要求不同免疫年龄的猪有非常特殊及明确的发育时间表(表1)。

为了拥有一个更高效的生产群体。

如果猪场不了解其配种目标,那么母猪将是猪场的控制者,猪场管理者则不是。

在管理/运作一家猪场时,牢记以下这一点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我们把工作按群进行,将会取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三周批次生产

三周批次生产
有5 批 怀孕母猪 ( 其 中可 能 有 空怀 ) ,
但 需要 6 组猪 栏 位以满足 运 转要 求 。
使 用 三周 批 次 的猪 群年 更新 率 为4 0 %,
5 2
M a r c h 2 o 1 7 I P I表 明该 系 统 对母 猪 不
决 于 两个 条 件 ,一 个是 利 用 分娩 舍 原有 的空
床 ,一 个 是 必须 装 有 液体 饲 喂系 统 ,当然 , 转群 和清 洁 的工作 负荷 会增 加 。
猪福 利 的 一 些建 议 。拥 有 人工 授精 ( A I )站
使三 周 批 次 生 产 变得 相 对简 单 。 目前 的人 工
是很 浪 费 。
b)减 少投 入 并 将 当前 分 娩 区域 直 接 划 分 为两 个相 等 的批 次 。
假定 所 有 母 猪 在周 四断奶 ,大 部分 母 猪
将在下周一/ 周 二 发 情 配 种 。 因为 配 种 每 三 周才 发 生 一 次 ,家庭 成 员可 以更好 地 参与 所 有 的 配种 ,能 优化 生 产 结果 。在 每周 生 产 中
每批有 较多母猪 分娩使得 在前3 d 仔 猪 的 寄 养和 哺 乳工 作 更 为 容 易 。例 如 , 1 0 0 头
母 猪场 每 周 只有 4 头 母 猪 分 娩 ,他 们都 带 仔 1 4~1 6 头 ,可 能 出现 下 一 周4 头 母 猪每 个 只 带 仔8 头 ,但 由于 是不 同 周 次 ,就不 利 于 寄 养 并 且 管 理 上 显 得 凌 乱 。 使 用 三 周 批 生 产
D e p t h l 深 度j
三周批次 生产
三 周批 次 生 产 可 以 为家 庭 农场 提 供 一 种 优 化 产量

批次生产范例

批次生产范例

批次生产范例一、规模与设施条件1、能繁母猪350头2、分娩舍3栋,每栋34个产床,共102个产床3、保育舍3栋,每栋面积37*8.7=321.9平方,共965.7平方4、育肥舍1)3栋,每栋面积40*13.5=540平方,共1620平方2)2栋,每栋面积28*13.5=378平方,共756平方3)育肥舍总面积2376平方5、定位栏254床二、批次计算1、能繁母猪350头,按三周一批次2、所需产床数=母猪头数*分娩率*年产胎数/年产床使用次数=350*0.8*2/10=563、每批产床数或每批母猪数=所需产床数/(产床使用周期/批次时间)=56/(5/3)=28注:(产床使用周期/批次时间)结果为整数,小数点后有值,个位加14、配种目标=每批母猪数/分娩率=28/0.8=35头三、操作1、三周内配种35头,最好一周配完或者一天配完,三周一批次2、一批上产床28头,产床使用周期内有两批上产床,一批一栋分娩舍,实现全进全出,空一栋可以改造它用。

3、以每头母猪每胎提供10头上保育,每头所需保育舍空间0.4平方,每批猪需在保育呆6周,加1周空栏消毒,就有3批猪同时在保育每批保育猪所需空间=28*10*0.4=112平方这样,一批猪一栋保育舍,实现保育舍全进全出4、以每头母猪每胎提供9头上育肥舍,每头所需育肥舍空间1.2平方,每批猪需在育肥呆10周,加1周空栏消毒,就有4批猪同时在育肥舍每批育肥猪所需空间=28*9*1.2=302.4这样,一批猪一栋育肥舍,需要4栋,实现育肥舍全进全出,且有多出一栋育肥舍,可改造成后备舍或配种舍5、350头母猪需350个限位栏,可用限位栏28+28+254=310,缺40个定位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