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生产管理---猪场批次化生产

合集下载

母猪批次化生产流程

母猪批次化生产流程

母猪批次化生产流程引言母猪批次化生产是一种现代化的养猪管理模式,通过科学的选配、饲养和繁殖管理,实现母猪高效生产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本文将详细介绍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流程和相关管理措施。

选配母猪的要求1.选择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种猪作为母猪;2.选取外貌良好、乳头数适中的母猪,确保后代乳汁分泌量高;3.选用生产性能指标好的品种,如生产数量多、生长速度快等。

饲养管理饲养环境1.提供干净、宽敞、通风良好的舍室,确保母猪的生活环境舒适;2.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极端天气对母猪的影响;3.母猪的栏位应设计合理,方便饲养人员进行观察和管理。

饲料供给1.提供均衡、营养丰富的饲料,确保母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2.根据母猪的生理状态和生产阶段,合理调整饲料配方;3.定期检查饲喂设备和饲料存储条件,确保饲料质量。

饮水管理1.提供新鲜、清洁的饮用水,确保母猪的水源充足;2.定期检查饮水设备,清洗和消毒,预防水源污染;3.注意母猪的饮水量,及时调整水的供给量。

繁殖管理发情检测1.观察母猪的行为和食欲变化,了解其发情状态;2.使用配备的发情监测设备,如发情带、发情仪等;3.进行人工检查,观察母猪是否有发情反应,如站立不肯躺下等。

配种操作1.确定母猪的发情状态,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2.将种猪引入母猪舍室,进行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3.控制配种次数和间隔,避免过度疲劳或受伤。

妊娠管理1.配种后,及时记录配种日期,计算妊娠天数;2.为妊娠母猪提供适宜的饲料和营养补给;3.定期进行孕期检查,了解母猪的身体状况。

分娩护理1.准备分娩舍室,保持清洁和安静;2.观察母猪的分娩情况,及时记录产仔数量和状况;3.协助分娩过程中的困难,如胎位不正、难产等。

产仔后护理1.清理和消毒产仔环境,保持干燥和整洁;2.确保产仔的保暖和营养摄入,预防疾病;3.定期进行产仔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断奶和保育断奶管理1.确定适当的断奶时间,一般为21-28天龄;2.逐渐减少母猪的哺乳次数,引导仔猪开始饮食转换;3.观察仔猪的饮食和生长情况,调整饲喂策略。

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

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

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说起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这可真是个让养猪人又爱又头疼的事儿。

您想想,一群母猪,每头都有自己的脾气和习性,要把它们管理得井井有条,那得多不容易!就好比要让一群调皮的孩子乖乖听话,还得让他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批次化管理,其实就是给母猪们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咱把母猪分成一个个小批次,同一批次的母猪,吃的、住的、生小猪的时间都差不多。

这有啥好处?好处可多了去啦!比如说,这样能让咱的工作更有条理。

您要是不搞批次化,那母猪生小猪的时间东一个西一个,您不得忙得晕头转向?这就像您做饭,一会儿炒这个菜,一会儿又得去弄那个汤,手忙脚乱的,能做好吗?但有了批次化,就像是有了一套清晰的菜谱,一步一步来,稳稳当当。

再说说饲料管理。

同批次的母猪,对营养的需求差不多,咱给饲料的时候也好控制量和种类。

这就好比给一群差不多大的孩子分糖果,数量和种类都能统一,多省心!要是没有批次化,这头母猪要多吃点,那头母猪要少吃点,您能顾得过来?还有防疫这一块儿。

同一批次的母猪,一起做防疫,效率高,效果还好。

不然您这边刚给这头母猪打完针,那边又有别的母猪出问题,您不累得够呛?这就跟大扫除一样,一次性把一个区域打扫干净,总比这儿扫一点那儿扫一点强吧?说到繁殖这块儿,批次化管理更是能发挥大作用。

能让母猪发情、配种更集中,方便咱们掌控。

不然母猪发情的时间乱七八糟,您怎么能准确抓住最佳配种时机?这就好比您要赶火车,时间乱七八糟的,您能赶上吗?当然啦,要做好母猪批次化管理,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得精心观察母猪的状态,就像关心自己的家人一样。

还得有科学的计划和严格的执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您要是不认真,那母猪可不会乖乖听话,到时候损失的可都是咱自己的钱袋子呀!总之,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高效养猪的大门。

只要咱们用心去做,肯定能让母猪们健康快乐地产仔,咱们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母猪批次化生产及管理新技术

母猪批次化生产及管理新技术

猪场批次化生产具有工业化特征,母猪批次化生产由“批次分娩”发展而来,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母猪批次化繁殖生产,从而实现猪场生长猪的“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

非洲猪瘟暴发后,随着散养户退出和规模猪场急剧扩张,传统的连续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生猪产业发展需求,高效、安全、可控的“批次化生产”理念得到养猪人的认可,并在生猪养殖企业大规模推广应用。

批次化生产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一套完整、高效、可控的技术体系,涉及母猪发情周期同步化、同期发情、同步排卵、定时输精及同步分娩等繁殖调控技术。

目前,根据批次化生产所采用的繁殖调控技术种类和数量,形成以定时输精技术为核心的“精准式母猪批次化生产”和“简约式母猪批次化生产”两种类型。

1 批次化生产模式基于批次生产时间间隔不同,批次化生产模式主要分为1周批、2周批、3周批、4周批、5周批等整母猪批次化生产及管理新技术秦玉圣,庞明月,蔡家宝,白佳桦,刘 彦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097)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项目(BAIC05-2024);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230218)作者简介:秦玉圣,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动物繁殖调控*通信作者:刘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动物繁殖调控周批次和9 d 、11 d 、18 d 、36 d 等非整周批次。

不同生产模式各具不同优势,但均可有效阻断疫病在不同批次猪只间的交叉感染,提升猪场生物安全水平的同时提高猪只免疫水平、营养状态和出栏的整齐度。

2 批次化生产新技术批次化生产的核心是母猪定时输精技术,随着对批次化生产效率的要求提高,定时输精精准性随之升高,文章总结盘点批次化生产定时输精技术主要环节的新进展,为高效精准批次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2.1 发情周期同步化烯丙孕素是批次化生产的主要激素之一,饲喂烯丙孕素可抑制母猪卵泡发育从而抑制发情,停止饲喂后解除了对卵泡发育的抑制作用,卵泡启动生长,该激素被广泛地用于定时输精母猪发情周期同步化。

【养猪繁殖技术】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

【养猪繁殖技术】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

【养猪繁殖技术】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翁士乔(三生药业)与欧洲国家相比: 疫病感染、营养饲料、环境控制以及管理等因素,导致我国母猪繁殖生产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提高母猪繁殖生产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养猪产业的首要问题。

后备母猪利用率低,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的时间和体重后不能及时发情配种,主要是因环境和饲料污染造成。

经产母猪断奶后7 d 内发情率低,尤其是头胎母猪以及夏季,窝产活仔数低以及健仔率低。

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难。

猪场全程死亡率高。

在母猪定时输精技术成功的基础上,对母猪生产实行了批次化管理。

国内母猪定时输精技术的试验研究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动物快繁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建立规模化猪场的快繁示范技术。

母猪批次化生产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规模按计划组织批次生产,提高母猪群生产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

欧洲国家规模化猪场大多采用母猪批次化管理模式,母猪群规模在100~6000头。

其中100~300头,5周1批次;300~500头,2~3周1批次;500头以上,1周1批次或100~1000头,5周1批次。

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技术包括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包括性周期同步化技术;卵泡发育同步化技术;排卵同步化技术;配种同步化技术以及母猪分娩同步化技术。

1 母猪性周期同步化(1)后备母猪性周期同步化,烯丙孕素是一种黄体酮类物质,具有抑制性周期活动,每天口服,相当于处于性周期的黄体期。

烯丙孕素也能促进母猪生殖道的发育,提高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增加子宫容积,提高后备和头胎母猪的产仔数。

(2)经产母猪性周期同步化,断奶就是发情同步化的过程,哺乳期间高浓度的催乳素抑制了下丘脑GnRH的释放,但会形成1个由直径2mm~4mm、30~50个卵泡组成的卵泡波。

断奶后,催乳素浓度迅速下降,解除了对下丘脑GnRH的抑制作用,下丘脑开始有节律的释放GnRH,起动性周期。

2 卵泡发育同步化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eCG)能促进卵泡发育,卵泡发育数约可增加50%~80%可使用PMSG和HCG的复方制剂,但有一个明显风险,即容易造成卵巢囊肿或卵泡黄体化,后者最大的可能是过多的HCG引起。

国内外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总结与比较

国内外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总结与比较

国内外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总结与比较国内外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总结与比较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逐渐成为猪场管理的重要手段。

批次化生产技术对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益、促进种猪优良品质的传递以及降低生产成本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国内外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进行总结与比较。

国内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是年两胎模式,即母猪每年产仔两次。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母猪的生产潜力和衔接胜率,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益。

但同时也存在着增加母猪的繁殖压力和饲养成本的问题。

第二种是年三胎模式,即母猪每年产仔三次。

这种模式相对于年两胎模式来说,对母猪的繁殖压力更大,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和饲养措施来保证母猪的生产效益。

同时,由于母猪需要更短的间隔时间进行繁殖,也会增加母猪的营养需求,增加饲养成本。

第三种是季节模式,即按照季节进行配种和分娩,一年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特定的养殖管理措施。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和气候条件,减少季节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但同时也需要猪场有更强的管理和技术支持,否则容易影响季节模式的实施效果。

国外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相对较先进,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模式。

首先是全年生产模式,即母猪一年内可以随时怀孕和分娩。

这种模式相比于国内模式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利用母猪的生产潜力,并且更容易实现生产目标。

但是,这种模式需要猪场有更强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对饲养环境的要求也更高,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

其次是传统的季节生产模式,即按照季节进行配种和分娩。

这种模式在国外仍然被广泛采用,主要是由于其相对简单的养殖管理和饲养措施。

同时,对于那些环境条件较差或技术水平较低的猪场来说,季节生产模式更为适合。

最后是半年生产模式,即母猪每年只生产一次。

这种模式相对于其他模式来说,繁殖压力较小,管理上也更加方便。

但同时也会增加母猪的空窗期和生产效益,需要更加细致地管理和控制。

工艺方法——猪批次化生产模式

工艺方法——猪批次化生产模式

工艺方法——猪批次化生产模式工艺简介猪批次化生产模式是借鉴早期的工业化批次式生产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逐渐转变为猪等畜禽批次生产模式。

此模式利用了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将生产阶段或日龄在同一批次的猪只圈养在一起,又同一批次转群或出栏,使猪群的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增重速度、饲料报酬及上市日龄等)保持在最佳的状态。

传统的生产模式无法做到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模式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疾病散播得到阻断。

猪群生产管理采用全进全出方式隔离饲养,所有生产阶段虽处在同一猪场内,但实施批次化生产,不同批次猪只不混养,每栋猪舍或每个单元饲养一批猪只,视猪场规模可采取1周、2周、3周或5周一个批次生产,各栋猪舍或各单元间严格执行隔离防疫措施。

不同生产阶段(如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保育、生长肥育等分段方式)的猪只各自处于不同的猪舍或单元内,而且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可以阻断疫病在猪只间的水平感染。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所采用的分点式饲养模式,更能够做到批次化和全进全出式生产,使养猪的生物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关键控制点1、母猪发情配种控制点后备母猪和乏情母猪如果饲养管理和处置不当,就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发情配种;相反,如果发情配种失控,怀孕母猪过多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两者都会影响到批次化生产目标的实现。

因此,母猪的发情配种是最重要的关键控制点,这就需要提前做好配种目标生产计划。

关于后备母猪的利用,本周配种工作结束后,根据这一批次配种数的多少,可以预测20周后这批次的猪群到底需要多少后备猪来补充,并提前做好后备猪的引种或选留计划。

在后备猪配种前3周,采用同期发情措施处理后备母猪,以满足周的批次配种计划。

2、分娩床及分娩舍的数量分娩床及分娩舍的数量决定每一批次母猪群数量,也关系到整场在养母猪群数量,不同批次的分娩舍间应该有明显隔离饲养措施。

此外,需要安排好至少12周的分娩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产房的周转,以及下游保育的栏舍周转。

3、分娩率的及时调整不同猪场的配种分娩率不尽相同,冬夏季的成绩也会有所差异。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技术与管理要点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技术与管理要点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技术与管理要点1.环境设计和管理:母猪批次化生产的前提是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

必须建立合适的饲养场地,确保供水、通风、照明等设施满足母猪的需求。

同时,要定期对饲养环境进行卫生消毒,保持场地的清洁和卫生。

2.母猪选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的母猪品种进行选配,以提高生产性能。

在选配时应考虑母猪的生产性能、遗传背景、遗传缺陷等因素,选择优质母猪进行繁殖。

同时,要保持一定的育种间隔,避免连续配种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

3.配种管理:配种是母猪批次化生产的重要环节。

要根据母猪的性发育情况和排卵期,合理安排配种时间。

可以采用自然配种或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配种,确保配种的成功率。

此外,要进行配种记录,及时记录母猪的配种时间和配种公猪的相关信息。

4.妊娠管理:母猪进入妊娠期后,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

要注意饲养和管理妊娠母猪的饲料营养,保证其身体健康和健康胎仔的发育。

同时,要进行妊娠检查,及时排除受孕失败或异常妊娠的母猪,以保证健康胎仔的出生。

5.分娩和断奶:母猪进入产仔期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分娩和断奶管理。

在分娩前应做好产房的准备,确保母猪的分娩过程顺利进行。

分娩后,要及时对新生仔猪进行断脐处理、保暖和护理。

在断奶时要注意逐渐减少仔猪对母猪的依赖程度,合理调整饲喂方式和饲喂量。

6.猪群管理:母猪批次化生产中,必须合理划分猪群,根据母猪的生产周期进行分批管理。

每批猪群的规模要适中,以便保证饲养管理的效果和管理人员的操作便利。

同时,要进行猪群的血统登记和健康检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防疫措施。

7.数据记录和分析:母猪批次化生产需要进行详细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以便了解猪群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要记录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以及仔猪的成长发育等相关数据。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8.疾病防控:母猪批次化生产中,要注意对猪群的疾病防控。

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和监控制度,定期进行健康检测,确保猪群的健康。

生猪批次化生产技术

生猪批次化生产技术

生猪批次化生产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生猪批次化生产技术,这可像是一场生猪界的超级大计划呢。

你想啊,传统的生猪生产就像是一群小混混各自为政,乱哄哄的。

但这批次化生产技术一上场,那简直就是把生猪生产变成了一场整齐划一的阅兵式。

每一头猪都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按照批次,规规矩矩地出生、成长、出栏。

这技术就像一个超级魔法棒。

以前养猪户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小蚂蚁,全凭感觉和经验。

有了这个技术,那就是给了他们一双透视眼。

他们能精准地控制母猪的发情、配种、分娩,就像在指挥一场精彩的交响乐,每个环节都严丝合缝。

母猪呢,在这个技术下就像被上了发条的小机器,什么时候该发情就发情,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地想啥时候就啥时候。

而且啊,这批次化生产就像是给生猪们建了一个个专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

同一批次的小猪们一起吃、一起玩、一起长大。

它们的生长过程就像坐火车,一节车厢就是一个批次,沿着既定的轨道稳步前进。

这个技术还特别像一个超级大厨在做菜。

养猪户就像大厨,他们把不同阶段的猪当成不同的食材,按照批次这个神奇的菜谱,精准地添加“饲料调料”,什么时候加营养,什么时候预防疾病,那是一清二楚。

再看看仔猪们,在批次化生产下,就像被保护在一个坚固城堡里的小宝贝。

它们的健康状况更好,因为整个批次就像一个紧密的大家庭,大家相互扶持,一起抵御疾病的入侵。

这批次化生产技术对于养猪户来说,就像是一把打开财富宝藏的金钥匙。

以前可能是辛辛苦苦一整年,只能赚点辛苦钱。

现在呢,就像坐在金山上数钱一样,效益蹭蹭往上涨。

从猪场管理的角度看,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表演。

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猪群的流动就像舞蹈的步伐,流畅而有序。

而且这技术就像一个魔法结界,让猪场的生物安全更有保障。

不同批次之间就像被隔离开的小世界,一个批次出了问题,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一下子把整个猪场都拖下水。

总的来说,生猪批次化生产技术就是养猪界的一场大变革,把以前那种乱糟糟的养猪模式变得像现代化的工厂流水线一样高效、有序、充满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生产管理 ---猪场批次化生产
 
前言由图1、图2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繁殖母猪群的生产力是不均衡的,图1尤其表现在每年6、7、8月份所处的高温季节。

那么,想在这个时间段做好猪场的均衡生产,必须做对批次化生产,即做好后备母猪及时入群配种。

一、批次生产的定义
批次生产:将原有连续式管理模式(即每天或每周配种、分娩、断奶、销售肥猪)的工作,改为在很短的时间段内将生产工作间隔分明且有规则的完成,可以阻断疾病传播。

二、批次化生产--管理措施:
1.改变饲养管理模式:猪场使用全进全出的批次生产饲养管理模式。

2.清洗消毒:进行批次化生产,空栏可以彻底清洗、消毒及干燥空栏;
3.母猪产前清洗体表及驱虫:将产前15-20天怀孕母猪进行体表外寄生虫驱虫;对产前3-7天怀孕母猪,体表彻底清洗并消毒合格后方可进入产床待产,保持分娩舍干净状态。

4.保证仔猪寄养母源抗体高:母猪产后为了仔猪能有效寄养,24小时内吃上足够的初乳后方可进行,以保证仔猪有较高的
抗体水平。

5.增加饲养空间:让每头断奶仔猪有0.3㎡以上之觅食空间,每日增加喂食次数3次以上,早期教槽(15日龄)让断奶仔猪提前适应颗粒饲料。

6.改善空气质量:使用自动环境控制器,将温度设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保育刚断奶仔猪28度左右)保证猪舍有一个良好的空气质量环境。

7.合适的疫苗、保健计划:减少不必要的疫苗免疫或推迟疫苗免疫的时间,生长期使用保健药物添加在饲料中,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力。

三、批次生产的关键:
批次生产的关键是--猪场白板批次化管理。

根据猪场产床等栏舍的数量,确定一个全年的生产目标。

然后把这个目标分解到每个月、每个周。

大部分传统猪场生产计划都是按月进行的,假如有一个月目标没有完成,那么它会在下月完成的基础上补上上月未完成的目标,这就会导致部分月份产仔少,栏舍空置一大半;部分月份产仔多,栏舍不够用。

猪场白板批次化管理就是构建一张记录全年每个生产周期的成绩表。

XXXX场45周-1周配种计划序号
周次
千日历
每批断奶头数
每周断奶头数可配种
周配种目标
实际配种
还需补充母猪(空怀母猪+后备母猪补入)备注1
45周
105-111
105(48)、106(48)、108(48)、109(48)163
2941312
46周
112-118
112(48)、113(48)、116(39)、117(48)156
2941383
47周
119-125
120(48)、121(48)124(48)、125(47)162
2941324
48周
126-132
126(48)、127(48)、129(48)、130(48)163
2941315
49周
133-139
133(48)、134(48)、136(48)、137(48)、139(48)204
294906
50周
140-146
140(30)、142(48)、143(48)、145(48)、146(48)189
2941057
51周
147-153
149(48)、150(48)、151(48)、152(48)、153(48)204
294908
52周
154-160
154(48)、157(48)、158(28)、160(48)
146
2941489
1周
161-167
161(48)、163(48)、164(48)、165(48)、166(48)204
294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