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技术要求
我国医用口罩执行标准

我国医用口罩执行标准
我国医用口罩执行标准是指《医用防护口罩》(YY/T0969-2013),它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局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医用口罩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标签和使用说明等内容。
一、分类:根据医用口罩的用途,可分为一次性使用口罩和复合口罩。
二、技术要求:医用口罩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其表面应无明显缺陷,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抗菌性能。
三、试验方法:医用口罩的试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抗菌性能检查、透气性能检查、耐腐蚀性能检查、耐磨性能检查等。
四、标志:医用口罩的标志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标志管理条例》的规定,标志应清晰、易读,并应位于口罩的显著位置。
五、包装:医用口罩的包装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包装管理条例》的规定,包装应完整、牢固,并应有明确的标识。
六、标签:医用口罩的标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标签管理条例》的规定,标签应清晰、易读,并应位于口罩的显著位置。
七、使用说明:医用口罩的使用说明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使用说明管理条例》的规定,使用说明应清晰、易读,并应位于口罩的显著位置。
总之,《医用防护口罩》(YY/T0969-2013)是我国医用口罩执行标准,它规定了医用口罩的
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标签和使用说明等内容,为我国医用口罩的生产、使用提供了依据。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外观检验要求

不合格1、口罩片四边对称整齐,超声波压边平整。
2、布面不能有褶皱、污渍、破损 3、两条耳带长度相同且符合要求耳带焊接位置左右对称齐平,无明显错位。
耳带焊点过大外观要求1、 外观:整洁、形状完好,表面不得有破损、污渍;2、 成品尺寸:17.5×9.5±0.5cm;3、 鼻梁条长度:大于 8.0cm;4、 耳带线尺寸:18±1cm;5、 片体与耳带线焊接点断裂强力:大于10N;
5、耳带无焊点毛刺、焊穿。
以下常见不合格状态图示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外观检验要求
技术要求:
4、耳带焊点不能过大
示例
合格耳带焊点正常的两面
耳带焊穿耳带焊点不完全鼻梁条刺穿、外露7、耳带不能焊偏、 鼻梁条不能刺穿外露耳带焊偏6、耳带焊点不能过小,耳带焊点应压合完全。
耳带焊点毛刺焊点过小。
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首先,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不同国家可能会制定不同的标准和规定,例如中国的YY/T0469-2024《医用外科口罩》。
这些标准和规定通常包括口罩的物理性能要求、透气性能要求、过滤效率要求、细菌过滤效率要求、合格证书要求等方面。
其次,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应符合相关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这包括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制造过程的验证、原材料的检验、成品的质量检验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文件和记录,以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并能够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监督。
此外,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的过滤效率和细菌过滤效率也是重要的技术要求。
过滤效率指的是口罩对空气中微小颗粒(如尘埃、烟雾等)的过滤能力,而细菌过滤效率则是口罩对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过滤能力。
一般来说,医用外科口罩的过滤效率应在95%以上,细菌过滤效率应在98%以上。
此外,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还应具备一定的穿透阻力。
穿透阻力是指呼吸时口罩对空气的阻力,其值应在2.5mm H2O/cm²以下,以确保使用者能够舒适地呼吸。
另外,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佩戴性能。
佩戴性能包括口罩的佩戴舒适度、佩戴稳定性等方面。
口罩应能够与使用者的脸部紧密贴合,不应有严重而可感知的渗透,以确保呼出的空气经过口罩过滤层的清洁。
最后,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无菌性。
常见的灭菌处理方法有干热灭菌、湿热灭菌、辐射灭菌等。
灭菌处理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无菌性。
综上所述,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涉及口罩的物理性能、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穿透阻力、佩戴性能以及灭菌处理等方面。
这些要求的有效执行有助于确保医用外科口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护使用者免受传染性疾病的感染。
口罩技术要求编号和执行标准

口罩技术要求编号和执行标准口罩是一种用于预防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传播的个人防护用品。
口罩的技术要求和执行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中国,口罩的技术要求和执行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发布了《医用口罩》(YY/T 0969-2013)和《一次性使用医用防护口罩》(YY 0469-2011)两项执行标准,规定了口罩的基本性能要求、检验方法和标志等内容。
此外,国家质检总局还发布了《医用外科口罩》(YY/T 0970-2013)和《医用防护服》(GB 19082-2009)等执行标准。
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执行标准中,规定了医用口罩的基本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具体包括:1.外观和尺寸:医用口罩应具有良好的外观,不能有明显的瑕疵和污渍,尺寸应符合标准规定。
2.吸氧透性:医用口罩应具有较好的吸氧透性,保证呼吸顺畅。
3.过滤效率:医用口罩应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有效阻挡空气中的微粒和细菌。
4.耐穿戴性:医用口罩应具有较好的耐穿戴性,不易损坏或脱落。
5.口罩的标志:医用口罩应在包装袋或包装盒上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信息。
《一次性使用医用防护口罩》(YY 0469-2011)执行标准还规定了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的其他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具体包括:6.过滤效率: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应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有效阻挡空气中的微粒和细菌。
7.穿戴舒适度: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应具有较好的穿戴舒适度,不会对呼吸造成影响。
8.耐穿戴性: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应具有较好的耐穿戴性,不易损坏或脱落。
9.抗菌性: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应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10.口罩的标志: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应在包装袋或包装盒上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信息。
此外,国家质检总局还发布了《医用外科口罩》(YY/T 0970-2013)和《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外科口罩》(YY/T 0970-2013)执行标准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基本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医用口罩技术要求

医用口罩技术要求
医用口罩是一种用于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免受病原体传播的重要防护用品。
为
了确保医用口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造和使用医用口罩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
首先,医用口罩的材质应当符合卫生标准,通常采用无纺布或螺旋纤维等材料
制成。
这些材料应当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能够有效阻挡空气中的微粒和液滴,防止病原体通过口罩传播。
其次,医用口罩应当具有合适的透气性能,保证佩戴者在长时间佩戴口罩时能
够舒适呼吸,不会造成呼吸困难或窒息感。
透气性能的设计需要考虑口罩的结构和材质,避免过于密闭导致呼吸不畅。
另外,医用口罩的设计应当考虑佩戴者的舒适性和贴合性。
口罩应当能够覆盖
口鼻部位,防止病原体通过口鼻传播。
同时,口罩的材质应当柔软舒适,不会对皮肤造成过大的摩擦或刺激。
此外,医用口罩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也是需要注意的技术要求。
口罩的使用
寿命一般为4-8小时,超过时间应当及时更换。
在使用过程中,口罩表面可能会受
到污染或潮湿,应当及时更换,避免细菌病毒的传播。
最后,医用口罩的消毒和处理也是重要的技术要求。
口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
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需要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确保口罩的清洁和卫生。
一般采用高温蒸汽消毒或紫外线消毒的方法对口罩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医用口罩的技术要求包括材质选择、透气性能、舒适性和贴合性、
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以及消毒和处理等方面。
只有符合这些要求,医用口罩才能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首先,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粒子过滤效率:医用防护口罩应具备一定的粒子过滤效率,以阻挡
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
能够达到95%以上的颗粒过滤效率,即口罩能够过
滤掉至少95%的0.3微米以上的颗粒。
2.呼吸阻力:医用防护口罩应具备合适的呼吸阻力,即在佩戴时不会
造成过大的呼吸负担。
呼吸阻力一般应控制在6毫巴以下。
3.密封性能:医用防护口罩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确保外界的气
流不会从口罩边缘渗透进来。
口罩与面部的贴合度应达到一定的要求,避
免空气渗漏。
4.抗血渗透性:医用防护口罩应具备一定的抗血渗透性,以避免血液
等液体飞溅物对医护人员的侵害。
通常要求口罩能够防止4.5kPa的压力
下发生血液渗透。
其次,医用防护口罩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粒子过滤效率测试:使用氯化钠颗粒或皮肤粉尘进行测试,通过颗
粒计数器或微粒验证系统来测量颗粒过滤效率。
2.呼吸阻力测试:通过监测空气在口罩两侧的压力差来测量呼吸阻力。
一般使用特定的仪器进行测试,如呼吸阻力测试仪。
3.密封性能测试:使用气压差法或活性成分检测法进行测试。
气压差
法通过给口罩内外加压,观察气流渗漏情况来评估密封性能;活性成分检
测法则通过检测口罩内部添加的染料或其他活性物质在口罩外表面的渗透
情况来评估密封性能。
4.抗血渗透性测试:通过向口罩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如4.5kPa),并使用人工血液或模拟血液进行测试,观察是否出现血液渗透情况。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产品技术要求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产品技术要求.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型号规格为平面无菌耳挂式,规格分别为17.5cm×9.5cm、14.5cm×9.5cm、12.5cm×7cm。
口罩由
外层无纺布、过滤层(熔喷布)、内层无纺布、鼻夹和口罩带组成。
口罩的外观应整洁、形状完好,表面不得有破损或污渍。
佩戴好后,应能够罩住佩戴者的口、鼻至下颌,最大偏差应不超过±5%。
口罩上应配有鼻夹,鼻夹长度应不小于8.0cm。
口
罩带应戴取方便,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处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10N。
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口罩两侧
面进行气体交换的通气阻力应不大于49Pa/cm2.产品应经过一
个确认过的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环氧乙烷灭菌后,产品应无菌。
产品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
检验方法包括外观、结构与尺寸、鼻夹、口罩带和细菌过滤效率。
外观检验随机抽取3个样品进行试验,目视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结构与尺寸检验随机抽取3个样品进行试验,实际佩戴并使用通用或专用量具测量是否符合要求。
鼻夹检验分为材质检查和试弯折检查,随机抽取3个样品进行试验。
口罩带
检验分为佩戴检查和静拉力测量,随机抽取3个样品进行试验。
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但没有具体的检验方法说明。
一次性医用口罩执行标准

一次性医用口罩执行标准
医用口罩执行标准:
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是GB 19083—2010;
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是YY 0469—2011;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标准是YY/T 0969—2013。
部分产品声称执行企业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YZB),也是可以的,原则上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低于国家标准(GB)或行业标准(YY)。
医用口罩适用人群:
医用外科口罩:普通门诊、病房工作医护人员,人员密集区的工作人员,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居家隔离及与其共同生活人员等中等风险人群推荐使用。
医用防护口罩:对一些较高风险人群(如急诊工作医护人员、对疫情相关样本进行检测人员等)和高风险人群(疫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等),推荐使用医用防护口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技术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型号规格
型号:平面耳挂式
规格: cm× cm、 cm×9 cm、12 cm× cm共三种规格,具体型号规格及尺寸信息见表1:
表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型号规格及尺寸信息表
型号
规格
(未展开尺寸,长×宽,允差±5%)
平面耳挂式×
平面耳挂式 cm×9 cm
平面耳挂式12 cm× cm
型号命名说明
平面耳挂式
平面耳挂式
产品结构示意图(平面形)
耳挂式结构示意图
型号规格划分说明
型号:根据产品供应形式(非无菌提供)、形状、佩戴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
规格:根据产品的尺寸大小进行划分。
原材料材质信息
口罩体由三层组成。
其原材料材质信息见表2。
表2 原材料材质信息
2.性能指标
外观
口罩外观应整洁、形状完好,表面不得有破损、污渍。
结构与尺寸
口罩佩戴好后,应能罩住佩戴者的口、鼻至下颌;尺寸应符合表1的要求。
鼻夹
口罩上应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塑性材料制成。
鼻夹长度应不小于。
口罩带
口罩带应戴取方便。
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处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10N。
细菌过滤效率(BFE)
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通气阻力
口罩两侧面进行气体交换的通气阻力应不大于49Pa/cm2。
微生物指标
非无菌型口罩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非无菌型口罩微生物指标
3.检验方法
外观
按照YY/T0969-2013中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结构与尺寸
按照YY/T0969-2013中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鼻夹
按照YY/T0969-2013中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按照YY/T0969-2013中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口罩带
按照YY/T0969-2013中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按照YY/T0969-2013中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细菌过滤效率
按照YY/T0969-2013中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通气阻力
按照YY/T0969-2013中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微生物指标
按照GB 15979-2002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关于技术要求一致性的声明
我公司郑重承诺:本公司所提交的两份产品技术要求文本完全一致。
我公司对违反上述声明导致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特此声明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