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的练琴方法.
扬琴的基本功教学

70■ 庞卓论扬琴的基本功教学文章从扬琴演奏的科学理念、扬琴演奏的基本功专项训练等角度,研究探讨有关扬琴的基本功教学、科学训练的具体问题,论述了作者对扬琴基本功教学的几点思考。
扬琴教学 基本功 规范化训练内容摘要:关键词:任何一种事物都不是静止、孤立的存在,与其他事物是相互关联的。
扬琴作为一门民族器乐学科,学习它的演奏技巧必须要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基本功训练。
因此,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训练方法,学习了解生理学、力学等相关知识,对于更好地研究扬琴演奏技巧的规范化训练尤为重要。
一、扬琴演奏的基本教学理念扬琴演奏是一项全身心的运动。
是运动肯定就会有惯性的存在,牛顿说过,“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的维持。
”这种运动使我们在演奏中省去了蛮力,也就是说通过惯性使音乐向前发展。
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将其领会,笨拙地用力演奏每个音符,这样不但违背了科学的演奏规律,更加大了心理负担。
扬琴演奏要用自然的力量,手腕放松左右翻转就会速度很快,手腕带动双臂向下放松地甩动,等等。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可以很快理解掌握惯性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任何教学都是循序渐进的,和许多自成体系的西洋乐器、民族器乐一样,扬琴教学在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扬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训练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演奏实践,逐步掌握扬琴的演奏规律,熟练运用各种演奏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
扬琴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演奏水平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二、基本功训练基本功训练是扬琴专业学习的热身阶段,是扬琴演奏的基础。
扬琴基本功训练包括持键法、单音、轮音、八度齐竹、快速分解、半音阶等多项训练。
现代扬琴演奏技巧不断发展,独特创新的演奏技巧出现在演奏者面前,这里笔者仅对常用的演奏技巧训练阐述几点见解。
1.定型一种相对完善的持键法三指持键法即食指、拇指、中指。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郑州师范学院郑舒凡作为一名从事扬琴表演的艺术者,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演奏、实践,就扬琴演奏的灵魂与科学性的演奏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
每位优秀的扬琴演奏艺术家,他们的演奏风格是独特的,你会发现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奏家对作品二度创作是不同的,由于人生经历的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思想,但他们都具备扎实娴熟的基本功,灵活运用弹奏技巧。
由此可见,扬琴演奏技巧是对演奏艺术首要评判标准。
但如果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技巧而没有表演的灵魂,他的演奏则不会具有诱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技巧和灵魂二者缺一不可。
下面我就扬琴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和技巧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扬琴技巧基本功灵魂一扬琴艺术的技巧基本功一.一“巧”练琴练琴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不能评判练琴的效果,练琴时一定善于用脑,带着思想练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扬琴练习中,注意力越集中,练琴的效率就会越好,演奏者在练琴时如果不能够集中自己的精神注意力、老是跑神、心不在焉、不专心,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对练习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是在做无用功,也就是在浪费自己珍贵的时间,专心致志是练琴时应有的姿态。
“练琴”是每个学习扬琴者必须长期面对的不可防止的漫长持续训练,众多习琴者面对“练琴”一词的记忆是长时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种表情枯燥无味无数遍的重复,坐在琴前纠结于像影子一样甩也甩不掉的重复错误,恐慌于音乐表达的不知所措,其实扬琴演奏和练习都属于艺术创作的过程,演奏者需要根据自己个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练琴方案。
练琴重在效率,其次是时间,每次练琴的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的练习会使大脑容易产生疲惫,从而演奏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思维能力稍缓慢,记忆力下降,练琴的效率可想而知。
现在很多学琴孩子,平时除了在学校上课,就是去上各种兴趣班补课班,时间安排的都很紧,经常保证不了练琴时间,那就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提高练琴的效率。
首先可以在上课时进行适当的录音和录像来掌握老师的教学内容、布置的作业,练琴开始前要计划好今天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扬琴演奏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分析

扬琴演奏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分析【摘要】扬琴演奏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正确的演奏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提升演奏水平至关重要。
正确的姿势与手型能够保证演奏的舒适性和稳定性;音准与音色的控制是提高演奏质量的关键,需要在练习中加以重视;节奏感与表现力的培养对于演绎音乐作品十分重要。
在演奏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失调的音准和音色不均匀等应及时加以解决。
通过扬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练习,可以有效提高演奏技术并克服困难。
演奏者在扬琴演奏中需要注意姿势、音准、节奏感等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扬琴的魅力和音乐的感染力。
【关键词】扬琴演奏,问题分析,姿势,手型,音准,音色,节奏感,表现力,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技巧训练,总结1. 引言1.1 介绍扬琴演奏的重要性扬琴演奏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方面。
演奏扬琴需要运用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锻炼手部的肌肉和关节,改善手部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演奏过程中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可以训练人们的大脑记忆和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集中注意力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扬琴演奏对于个人的音乐修养、表达能力和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益处。
学习和掌握扬琴演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提升,才能更好地发挥扬琴的魅力,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中的就是要强调这些方面,让更多人认识到扬琴演奏的价值和意义。
1.2 概述扬琴演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扬琴演奏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会影响到演奏的质量和效果。
姿势与手型的正确摆放对于扬琴演奏至关重要。
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控制乐器,避免手部疲劳和损伤。
正确的手型可以使演奏更加流畅和准确。
音准与音色的控制也是扬琴演奏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演奏者需要不断练习和调整手指位置,以确保演奏的音准准确无误,音色圆润动听。
除了姿势和音准,节奏感与表现力的培养也是扬琴演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演奏者需要通过练习和演奏来提高自己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使演奏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作者:孟梅来源:《丝路视野》2019年第02期摘要:扬琴是民族性的表演乐器,在国际的乐器组合中属于打击乐器。
除此之外,扬琴还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员,它在民族乐器中则被归类为弹拨乐器。
扬琴具有独特性,不仅能够单独演奏,还能够与其他乐器相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音乐火花。
本文就对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以及相关的运用作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扬琴演奏技巧运用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增多,音乐的形式和种类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扬琴虽然为民族乐器,但却不是起源于中国。
扬琴的另一种叫法是“洋琴”,由名字可知,它是从西方国家所引入的。
14世纪时,扬琴盛行在东欧、中东以及西亚一带,并且由阿拉伯和波斯等地流传而来。
明朝时期,当时的商人从沿海一带将扬琴引入中国,距今也已经流传了400多年。
扬琴既然作为一种乐器,那么就不会只有一种演奏技巧。
针对不同的表现形式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演奏技巧,对这些技巧的有效运用,是扬琴表演者们应该实际掌握的能力和知识。
一、扬琴最基本的动作要求第一,对手腕的要求。
三指持竹法需要运用到手腕的力量,这就要求扬琴的演奏者手指、手腕、手臂、手肘以及肩部要得到有效的放松。
对于初学者而言,在演奏时要尽量保持自己是左、右、前、后平行运动的。
双手在演奏时角度要和琴保持平行,左、右的手腕不要向外弯曲,左手手腕的灵活度和力度要保持适中。
练好手腕的灵活性对于扬琴演奏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管是对于力量的对比、速度的变化,还是对于大跳的演奏,都是在手腕的灵活性和击弦后对于反映的灵敏性的基础之上所呈现的[1]。
第二,对于手指的要求。
扬琴在演奏击弦动作时,主要是基于手腕的上下转动并且结合手指的捻竹来完成的。
我们平时所说的腕指结合就是在进行击弦作用时,以腕关节的转动为中心,手指要配合手腕做捻竹动作的整体过程。
第三,腕指结合的要求。
扬琴的演奏不可能单凭单一关节的演奏,还需要多关节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演奏的目的。
论扬琴演奏技术训练的难点及其训练方法

五 是 清 晨 的 鸟 叫声 只摹 留心 在 这 方
面 的 训 练 我们 就 会 形 成一 种 捕 捉 细 微 声 响 的 分辨 能 力 这 对 我们 的 演 奏 是 极 为有 用 的
2 对音 色 控 制 的 技 术 练 手 腕 与 手 指 的配 合 是 控 制 扬 琴 演 奏音色的主要途径。
( ) 苏 醒 你 的 耳 朵 三 在每 天 习 琴 训练 做 身 体 放 松 的准 备 活 动 中 积 极 调 动 自 己 的耳 朵 使 耳朵 渐 渐 苏 醒 是 很 重 要 的 一个 步 骤
标 所 致 试想 一 下 .在琴 房 的 时候
脑 子 里没 有 具体 要 解
对 于 完 美声 音 的 不懈 追 求 是每 个 扬 琴 演奏 者 都 应 该 有 的
第 一 组 练 习 曲 : 《轮 音 练 习 f ) ,《 度 齐 竹 练 习》配合 《 速三 》 八 快 连音齐竹》 第 二 组 练 习 曲 .《上 下 型 快 速 和
《论扬 琴 演 奏 点 、
的注 意
而 对 于音 尾 却 很 少 关 注 。而
琴 演 奏 中 左右 手 分 别 持 琴竹 演 奏 单 个
音 的 练 习 。在 学 习 扬 琴 的过 程 中 对
节 拍 器 是辅 助 我 们 得 到 良 好 的速 度 和 均 匀 的 手 腕 变替 感 觉 的 必 要设 备
( ) 音 设 备 2 录
做 到精 制
单 音 的 练 习大 多 数 时候 集 中出 现 在 初
应 设 立 属
奏 声 音 的全 部
才 有 资格 自己 评 判 自 己演 奏 的好 坏 。 音 乐 是 世 界 上最 强 烈 的情 感 。而 演 奏
个 由年 季 度 、
扬琴教学计划

扬琴教学计划1.正确的姿势和演奏方法学习扬琴演奏,从一开始就要有正确的姿势和方法。
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会直接妨碍演奏者的进步,使自己将来继续提高的空间变得很有限。
俗话说,“学艺的路子要正”,讲的就是方法要对头。
所以,有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得到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少走弯路,是很值得庆幸的。
其次,要多动脑筋。
在学习中要不断尝试各种办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体态、手位和方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寻找得法的感觉,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在不断调整中,逐步掌握既符合演奏法要求,又符合自身生理条件的演奏姿势和演奏方法。
2.循序渐进扬琴演奏有丰富而复杂的技巧,有适合各种不同程序演奏者用的、音乐表现力很丰富的乐曲。
作为学生学琴,还是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急不躁,更不应该急功近利。
只有老老实实按照客观规律,用稳步前进的心态来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学习扬琴演奏也不例外。
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功到自然成。
只有扎实打好基础,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演奏水准达到应有的高度。
有道是“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学习扬琴也是长期的艰苦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几年苦功是学不出模样来的。
3.勤练、用心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明了学习知识、技能都必须努力勤奋,并持之以恒。
“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停停打打的练习是不可能学好的。
除了要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以外,还要提倡多动脑筋用心练。
扬琴演奏的技术性很强,要善于动脑筋。
比如对放松、对演奏音色的要求、对某些演奏技法的掌握等等,未得要领的勤练,属于蛮干,不但不能练好,还可能适得其反。
练琴要用脑,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反复实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用心练的另一层意思是,练习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练。
有的人练琴漫不经心,每次练习总是把一首乐曲从头到尾无休止地反复练;还有的人是这个曲子弹几句,那个曲子弹几句,“东一榔头西一棒锤”。
扬琴演奏正确的持竹方法

扬琴演奏正确的持⽵⽅法扬琴演奏正确的持⽵⽅法扬琴演奏是靠双⼿持⼀副⽵制的琴⽵敲击琴弦完成发⾳的。
如何使这对琴⽵在我们的⼿中稳固⽽⼜灵活的运动,对学习者是⾮常重要的。
基本⼿形呈半握拳状,外实内空,如同⼿中握着⼀枚鸡蛋,⼤指⾃然搁在⾷指外侧,四指合拢。
持⽵时只使⽤⼤指、⾷指、中指,因此也称此种持⽵法为“三指持⽵ ”。
具体握法是:⾸先将琴⽵的五分之⼀处(持⼝)放在⾷指的第⼀指关节靠指尖⼀处,再将⼤指⾃然压在上⾯,中指第⼀指关节靠指根⼀处托于下⽅。
通过三指将琴⽵握稳,再将四、五指⾃然弯曲、收拢,位于⽵尾处。
最后检查整个⼿形是否⾃然收拢,⼿形外侧是否并拢,各个指关节是否僵硬。
注意⼤指与⾷指不要把琴⽵捏的过紧,四、五指也不要紧扣住⽵尾,更不能将琴⽵满把握在⼿中。
正确的⽤⼒感觉如同我们⽇常抓握⼯具。
松弛、灵活⽽⼜不失控制。
琴⽵的使⽤如同我们⼩臂的延伸,因此⼤指应与琴⽵在⼀条直线上,⼤指的指甲盖朝正上⽅。
初握时会感到不适应,但只要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很快就能掌握正确的三指持⽵。
正确的击弦动作 演奏扬琴的基本动作是⼿腕上下运动敲击琴弦发⾳。
击弦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发⾳质量,发⾳质量⼜直接影响演奏效果与⽔平。
所以正确的击弦动作应特别注意。
当前普遍使⽤的击弦法是⼿腕弹动击弦法,这种⽅法是西北师范⼤学郑培东教授从实践中总结的,是⼀种较为科学、合理的⽅法。
此法不同于⼀般所说的腕指击弦法,它简化了⼿指的动作,只依靠⼿腕的弹动击弦。
动作分三步:预备动作时,持⽵⼿腕竖起,以琴⽵垂直于地⾯为准,我们称这个动作为“起”;接着⼿腕以直线的轨迹向正下⽅缓慢转动,我们称为“落”;接触到琴弦后,再以相同的轨迹向正上⽅缓慢转动,停在预备动作位置,我们称之为“回”;待“起—落—回”这⼀连续动作练熟之后就可以将中间环节的“落”改为“弹”,即⼿腕带动琴⽵快速下落击弦,当触到琴弦的⼀刹那发⼒,并靠琴弦与琴⽵头的反弹⼒回到原位。
这个连贯动作“起—弹—回”的⼒度安排应是放松—⽤⼒—放松。
扬琴击弦的方法

扬琴击弦的方法科学的击弦方法,精细的击弦要领,明确的击弦要求,准确的击弦点、触弦点和运笕成直线是击弦五个方面的要点,练习好这五个方面的基本功,悠扬的琴声就会从你的手中潺潺流出。
下面是扬琴击弦的方法,一起来学习下吧:击弦方法:两步骤、四动作弹击是扬琴演奏最基本的方法,它是依靠臂、腕、指的相互协调、精巧合作来完成的。
击弦方法可概括为两个步骤、四个动作。
(一)两个步骤1、击弦预备(举笕)。
方法和要领是:(1)手腕向上翘曲并稍向内转;(2)食指向后上,拇指向后捻动琴笕,将笕举起。
2、下击琴弦。
方法和要领是:(1)手腕用力快速向前下方甩出,同时向外转腕;(2)食指和拇指稍用力,向前下方捻动琴笕;(3)中指向拇指根部顶托笕柄。
以上三个要领集聚了甩、转、捻、托四个力量,同时运动,同时发力,通过笕杆把力量传导到笕头上,使笕头触击琴弦。
在击弦过程中,由于琴弦的张力,对突然受击产生反弹力,在琴笕触击琴弦的一瞬间,肩、肘、臂、腕、指关节及相连肌腱组织立即放松,趁琴弦的反弹惯性使琴笕立即弹起,并迅速回落到击弦前的`自然持笕状态。
至此,完成了一次击弦。
在连续击弦时,琴笕的弹起就是下次击弦的举笕预备,举笕——下击,......,这就构成了连续不断的击弦动作。
(二)四个动作为使初学者掌握正确的击弦方法,可将三个步骤再细分为四个动作:举笕、下击、弹起、回落。
在四个动作中,举笕是为下击准备力量,要放松而稍慢;下击和弹起是紧紧相连的两个快速动作,是击弦动作的关键环节,要做到快速、有力、果断、敏捷;弹起要放松、自然,越快越好;回落是击弦中紧张后的短暂休息,可用此来检查击弦效果并为下一次击弦做好准备,初练时回落要慢而放松,待掌握击弦要领后,回落也要快,使下击、弹起、回落成为一个连贯动作(简称“一慢三快”的击弦动作)。
击弦动作是一个对称统一的、有机相连的整体,细分是为了明确动作环节,在实际演奏中要做到环环相扣,步步紧连,动作分割会引起某一部位的僵持,影响整个击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琴的练琴方法
练琴方法在一般学生中似乎认为是很简单得事,只要有琴、有时间,按教师所指定得课程内容(练习曲和乐曲)认真练习就行;但如何能把有限得练琴时间,最大限度地收到高效率得练琴效果,这就要研究总结一套科学练琴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扬琴得练琴方法
1、监听、多想、巧练:
监听――因为扬琴演奏时得余音较长,各余音之间得混响会降低所奏旋律线得清晰度,所以必须演奏得干净准确才行。
在每一曲练琴之始,演奏者须凭靠自己敏锐得听觉,对其所奏之音进行严格得自然监听,务求所奏出得每个音都做到出音清楚干净准确,稍有不准立即纠正。
多想――当听到自己得演奏有错杂音时,要立即开始思想分析所发生错杂音得原因,即演奏所发生得失误属于偏高或偏低、偏左或偏右,把把失误原因判断准确之后,认真加以纠正。
巧练――练琴时应学会巧练而避免傻练,任何乐曲中其技术难度都是不平衡得,技术难度大需投入练琴时间多,技术难度小所需练琴时间少,练琴之始就须把技术难度大得乐段或乐句挑选出来,以突出练琴重点,分配较多得练琴时间其余部分一般地进行联系即可,此之为巧练,而切忌不分技术难易平均使用练琴时间得傻练。
2、快速乐段须慢练打好技术基础,再逐步加快到演奏速度,以保证快速乐段快而准确,“吐字”清楚,颗粒性强,切勿切勿急于求成一上手就快,这样只有片面得速度,而没有艺术质量。
3、局部细练和整体贯连相结合。
有的学生在练琴时常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分乐曲演奏技术得难易,没有练习重点,每遍都是从头到尾整体贯连而练,这种练习方法得有点是能加强对所练乐曲得整体观念,但却不能对技术难度较大之点,与以特殊练习重点攻克;另一种是练琴时一遇到技术难点,便停下来集中多练,这种方法得优点时能把每一技术难点都深加工细磨练地仔细练过,但多属零敲碎打,缺乏对全曲整体贯连得技术性练习和艺术上得领悟,久之则养成一种习惯性“停车”得坏毛病,到舞台上演出时,一遇到原来“停车”细练之处,很容易习惯性地“停车断线”,造成演奏中不应有得中断。
为避免上述两种练琴中得不良倾向,并由此而总结出局部细练与整体贯连相结合得练琴方法,这种方法时在练琴之始,先整体试奏一遍,然后针对各种技术难点,分段细练,集中攻克技术难点后,再整体贯连练习,要做到既能化整为
零,也能做到化零为整,在化整为零分段练习时,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难点,在化零为整进行整体贯连练习时,决不任意中途“停车”。
4、练琴时间合理分配在每天的练琴时间中,如何把基本功练习、重点新曲目的练习、旧曲目的复习等,都能全面科学的给以分配,使基本功的训练,能扎实的持之以恒,又在不断学习新曲目的同时对已学的旧曲目也能精益求精的不断提高。
在时间的分配上,不同学习阶段的人,所学各项内容的比重不尽一样,初学者基本功练习的时间要长些,乐曲练习时间相对短些,中高等程度的人则相反。
以每天练琴3个小时为例:1、基本练习,即各调的音阶、琶音练习,2、各种技巧分类练习,3、新学的重点乐曲练习,4复习久曲目。
针对以上四项练习内容,而把练琴总时数的时间比为1:1:3:1..即用六分之一的时间(30分钟)练习音阶、琶音、和弦、转位琶音等基本练习,另六分之一的时间练习各种技巧分类联系曲:滚奏、轮音、等,通过这种练习后,手指、腕、肘、臂各关节都已经活动开了,也已接近于进入音乐意境。
演奏兴致正好,这时六分之三的时间(90分钟)来练习新学的重点乐曲,经过两个半小时的练琴后,精力开始有所下降,稍事休息后,用最后六分之一的时间来复习久曲目,演奏旧曲时如同轻车熟路,走来顺手,背谱顺口,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演奏的情趣,这时在对旧曲刻意地从艺术表现上给以精雕细刻,因此在复习旧曲的过程中,不但是从技术上提高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的过程,也是提高乐曲艺术质量的过程。
练琴时一件枯燥的事情,同时还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