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最新)
2016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分析及满分作文一、分析: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男孩得了100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另一位男孩得了55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
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原来得了100分男孩考了98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另一位原来得了55分男孩考了61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
这是一则运用对比手法的漫画,有两个小男孩得分的对比,有小男孩得分后待遇的对比,还有暗藏在巴掌与吻中的家长、社会态度的对比。
漫画直接反映的是人们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成绩高的因为一时失误,挨了批评;成绩低的因为偶有进步,受到表扬。
从否定的角度看,人们要综合看待学生的成绩变化。
从肯定的角度看,退步要批评,进步要表扬。
从深层看,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存在的满分意识、及格意识。
从学习成绩推广开来,这可以看做人们评价事物的一种态度,考生可以多方立意,既可以整体立意,谈正确、全面对待一个人的成绩、表现,谈如何教育孩子,谈如何对待进步与退步,也可以谈奖励与惩罚的激励手段;也可以局部立意,谈对追求完美的看法,对及格意识的认识等等。
也可写以下观点:1、不以成败论英雄2、人生的两个极端:把这两个学生看成同一个人生中的不同两种状态,100分表示最佳,55分表示最差。
98分表示,在100分的人生中,也会有98分这种看似不太如意的时候。
《人生如意的事太少,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
55分的人生,可能看起来是灰色的,可是不要灰心,敢向前,却也能看到有61分的光辉时分。
3、欲望太大,知足常乐:1〇〇分的人代表M欲望' 当他到98分的时候,脸上的那一巴摹是不知足的表现,明明够好了,却因为欲求不满,所以不幵心。
61分的人代表M知足、他们也有欲望,这使得他们往上走,到了 61分的时候,他们很高兴是因为,他们完成了自己的目标,所以很快乐。
生活的糖和耳光:生活总是在提_我们,在我们过于骄倣的时候,给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作为警逛,却也在我们面对挫折给我们的耳光时,赠与我们一颗糖作为鼓励,要我们_敢的走下去。
2016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分析_张玉金

6 2016 年第 8 期 总第 435 期
批评的对象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人的工作业绩、
从漫画材料内容的角度确定立意的,属于“符合
团体社会国家的进步程度等。
题意”。从漫画材料寓意的角度确定立意的,也属于
对于退步,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符合题意”。
表扬与批评的关系。
从内容角度立意的,一般要抓住漫画材料的中
下一些寓意:
这幅漫画画了两个学生因考试成绩的高低进退
1.唯 GDP 论。
而受到家长的奖惩。所以漫画材料的内容应该就是
2.唯数字奖惩的社会化表现。
有关学生成绩浮动与家长奖惩变化的。具体有以下
3.奖赏进步,批评退步。
一些内容:
4.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1.甲学生考试成绩为满分,家长就奖赏;乙学生
5.起点高,期望值也高,微小退步也受到批评;
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升降。
工作成绩乃至团体、社会或国家的进步程度;印迹可
其他。
以视作一般意义的表扬与批评等;而成绩浮动与奖
2.乙学生家长和乙学生(差生)的角度:纵向角
惩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可以引发对进步与退 度之二
步、起点与程度、数量与质量、扬与批评等问题的
从这个角度,可以有下述一些立意:
5 总第 435 期 2016 年第 8 期
乙学生考试不及格,家长就惩罚;乙学生考试及 格,家长就奖赏:可以对家长的这种行为进行评价, 表达或反对或赞同的态度。
家长对于孩子的进步,要予以肯定。 家长对于学习差的孩子要予以宽容。 其他。 3.结合甲学生及其家长和乙学生及其家长的角 度:横向角度 从这个角度,可以有下述一些立意: 第一,家长以奖惩的方式对待学生考试分数的 高低及分数的变化:可以对家长的这种行为进行评 价,表达或反对或赞同的态度。 家长应采取理性的方式教育孩子。 家长应正确地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家长不要打骂孩子。 苛责未必出良才。 家长严格要求与严厉的责罚固然必要,但对于 孩子要多加鼓励肯定。 成绩不好,家长就应该惩罚。 其他。 第二,家长仅凭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及分数的 进退就对学生进行奖惩:可以对家长的这种行为依 据进行评价,表达或反对或赞同的态度。 不以分数论成败。 求学不是求分数。 正确对待分数。 要全面评价学生。 其他。 第三,甲学生考试得 98 分被掌掴,乙学生考试 得 61 分被亲吻:可以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讨 论。 起点不同,家长的期望值就不同。 对甲学生的期望值是否过高,对乙学生的期望 值是否过低。 是否应该对甲学生和乙学生持有同样的期望 值。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不同的水平,不同的标准。 树立高标准才能塑造好未来。 对于孩子不能苛求完美。 其他。
2016全国卷1高考作文评析及范例

元性评价,尤其是教育,尤其是对人的评价更应多元而
科学。吻痕可以有,掌印也能行,但千万不能唯分数论。
第20页,共20页。
•
说实在,分数已成教育的心头大患,以分数论奖罚,
绝非教育改革的出路,更不是教育的本质。这样的做法
是粗糙的,甚至是粗暴的,换来的绝不是教育的春天,
而是教育的寒冬。还记得龙应台恳切地对儿子说:“孩
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
只有当盘绕在教育头顶上那一片分数“雾霾”净化
之后,我们才能回归真正的教育。各位真正关心教育的
一张“进步之星”的红榜,微笑温暖心田。然而,面对这
幅漫画,心里却增添一份沉重与刺痛。分数由100分不幸
滑到98分,由55分逆袭跃至61分,每个跃动的分数都拉紧
我们的神经。分数,成为我们心头无法挥去的“雾霾”。
•
不可否认,在“胜为王败为寇”的王朝理念下,分
数有其存在的土壤,它是一把客观的标尺,标度着角逐
的实力。想想,人生任何一场考试都不是以分数来论英
雄吗?比如科举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没错,分数成为
定夺上下的一把利器。
第13页,共20页。
• 可是,细想一下,分数有那么神奇吗? 我们为何对分数如此敏感啊?
• 人们总喜欢用分数来为学生贴上标签, 将分数与“好生”、“差生”对号入座。分 数高,则把“好生”的荣光慷慨地放大;若 是分数低,则把“差生”的帽子冰冷地扣上。 就这样,我们把分数的功效妖魔化,人为地 拔高分数的价值,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于是, 学生苦苦拼搏,追求分数,可忘记了健康的 体魄和美丽的灵魂;老师呕心沥血,汲汲于 分数业绩,却忽略了学生灵魂的塑造和创新 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唯分数论”的价值 观在作祟。
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五看语言和情感
一 等 ( 20~16 二 等 ( 15~11 三等( 10~6 分) 四 等 ( 5~0 分 ) 分)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文体要 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符合文体要 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基本符合文体 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不符合文体要 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 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个别语句有深 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 彩 18 个别地方有深 内容 20分 基 础 等级 表达 20分
好作文的标准
• 1角度好 • 高考满分作文启示录——好角度,说人话 • ——《妈妈不打你,外面的世界会打你》 为什么打动10万人? • 2范围好 • 3思想好 • 4表达好 • 5思路好
21
常见的议论文体
• 1阐释体 • 2评论体 • • 3引申体 • • • 概念 判断 问题 对特定的事物言行进行评价 条件 对象 借题发挥 联系现实 材料是引子 交待材料有水平 对材料有照应
10
• 3、结尾不忘应题。 •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写文章也一样, 不管前面用了怎样的材料、怎样的技巧, 但九九归一,在文章的末尾总要把文章的 主题揭示出来。考场作文更是这样,如果 在最后该点题回应时,反而故弄玄虚,写 一些华而不实的句子,结果只能降低自己 的作文在阅卷老师心目中的印象。
11
• 4、中间适时点题,观点句最好放在每段的 开头。 • 不少考生重视开头和结尾的点题,却 往往忽视行文中间的点题,认为题目切合 话题,开头迅速点题,中间一路写下来, 一般不会出现偏题、离题的现象。这种认 识没错,但却忽视了阅卷老师的评判。最 好的办法是在写作中间段落时,段首写上 带有点题性质的引领句,段尾写上带有点 题性质的总括句,这样就会给阅卷老师留 下紧扣题旨、切合话题的印象。
2016年广东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

2016年广东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2016年广东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寒风中的您》,要求根据所给材料,以“寒风中的您”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议论文的格式来组织文章,包括引入段、论点段和结论段等。
下面将逐段进行详细分析。
引入段:无论是什么样的寒冷天气,总有一些人默默地在城市的街头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他们是交通警察,他们是摆渡司机,他们是街头摊贩,他们是为了生活而奋斗的普通人。
他们在寒风中默默无闻,但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群人。
他们的辛苦和付出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和感激。
论点段1:交通警察是城市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之一。
他们经常被熟视无睹,却承担着确保道路安全的重要任务。
无论寒冷还是酷暑,他们都坚守在马路中间,指挥交通,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在寒风中,他们戴着厚重的防寒装备,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畏严寒,为我们的安全护航。
论点段2:与交通警察类似,摆渡司机也是寒风中的英雄。
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坚守在渡口,把我们安全地送到对岸。
他们往往乘坐的是开放式的摆渡船,没有防风玻璃的保护,承受着逆风而行的压力。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面对寒冷的江水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但是他们从不退缩,勇敢地完成着他们的职责。
论点段3: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摊贩在每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卖力地摆摊。
他们是为了生活而奋斗的普通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谋生,用辛勤的劳动给我们带来方便和惊喜。
无论天寒地冻,他们不畏严寒,依然坚守在自己的摊位上,为我们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
结论段:寒风中的您,是我们生活中最值得敬重和感激的一群人。
正是由于这些身穿大衣、手握馒头、铺摊砍价的人们,我们的城市才能温暖充实。
他们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是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保障。
因此,我们要向这些在寒风中默默奋斗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以上就是对2016年广东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的解析。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议论文的特点,以论点为主线,以点带面地展开文章,还加入了适当的描写和感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016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出炉:奖罚分明

2016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出炉:奖罚分明导语:2016年高考已经结束了,最近也陆续公布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
2016年广东高考使用全国卷1,语文作文是漫画作文。
下面整理了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供大家参考~【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范文】篇一: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奖罚分明这幅漫画,画的是一个愁眉苦脸的小男孩,他数学考了100分,脸上留下了他妈妈赞赏.亲吻的痕迹,而语文却只考了50分,则吃了妈妈的一顿"“红烧熊掌”——脸蛋右边印了个通红的手印。
无奈的小男孩一手拿着语文试卷,一手拿着数学试卷,卷上的分数与脸上的两个通红的印迹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这幅漫画,我看出哦了现在的父母,把分数看得太重了,考好就赏,考差就罚,可他们并没有体会到孩子们的感受。
父母都认为分数比自己的子女重要。
错了,其实分数并不代表子女的能力!父母们只从表面看孩子只看到孩子优秀或不足的一面。
像这幅漫画中男孩的妈妈一会给予男孩太过于慈祥的爱,一会儿又给男孩过分严厉的批评,对于这自相矛盾的做法,孩子能承受得起吗?“奖罚分明”,这个词用在别人身上是没什么不好,但用在这位妈妈身上,就有些名不符实了,难道“奖”就是给一通热吻?“罚”就是扇一巴掌?这也太具讽刺意味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做法还不少吗?相比之下,我是多么幸运!我的爸爸妈妈一向不会看中分数,每次考试无论成绩多坏,他们从没有责怪过我,而是帮我找原因,鼓励我,说不用去担心,只要你考得问心无愧就行了。
我觉得,鼓励和批评相结合的效果也许会更好。
不是吗?这样既不会伤了孩子的心,同时又激励了孩子,就做到两全其美了。
天下的父母们,“奖”和“罚”并不会让孩子开心,单凭分数也不能决定孩子的能力,只有用实际能力来衡量孩子,用理解来包容孩子,用鼓励来教育孩子,那么,祖国的花朵才会在阳光下开得更加灿烂.美丽!篇二: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落后与退步人,生而向往优秀。
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

三一文库()〔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正式出炉,为方便同学们学习写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巴掌之吻教育之痛作文,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优秀作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一张考卷,几分浮动,换得巴掌与吻。
是耶?非耶?报以无奈苦笑。
仅从表面上看,母亲对从满分降为98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责备,而对虽然一开始不及格、但后来进步的孩子不吝爱吻,是不是仅说明这位母亲鼓励进步之可取与苛责退步之不妥呢?并非如此,拨开表面的巴掌与吻之别,在这幅漫画中,我们应看到仅仅是分数上的一点变化,都足以使家长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其背后折射出的无数个家庭相似的情景,不免令人深思。
紧紧盯着分数,视分数进与退为奖罚标准,与其产生的求全责备之态,并非是个别家长所为。
满分得吻、98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当家长并不在乎分数背后反映的知识掌握情况,指导学习作用时,也就不再在意“98分已经很接近满分”这一事实,而是只看见比上次退步了2分的情况,辨不清“无论55分还是61分都说明孩子学习状况不佳,”而只关注比上次进步了6分。
在啼笑皆非之余,我们不免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粗暴的分数对待,对分数的执着,到底因何而来?固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不正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与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
君不见今年校园投毒案中,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内里朽烂的速生木?。
2016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分析及范文

2016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分析及范文全国卷I:奖惩之后(适用地区: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山西)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进步与退步,表扬与批评,思考评价与发展的问题。
阅读漫画,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语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漫画作文大意为,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了奖励;第二次考了98分,得了一巴掌。
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8分受到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获得奖励,看图写作题目自拟。
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
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语文考试结束后,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副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金涛教授对作文题进行点评。
该漫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
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异很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态度。
二、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三、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
教育,是为优雅的前行潮阳一中语文老师钟玮漫画中,两个唇印与两个巴掌,在鲜亮的分数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
假如穿超千年,孔夫子看到这幕,是会开怀一笑,亦或蹙眉不语,毕竟,我们向是不耽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国人的。
分数有值,幸福无价,毕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仍需保有一份对不完美人生的敬意,我们,要学会优雅地前行。
诚然,学业重要,分数是衡量学业的重要手段,谁都不甘为人后,谁都愿金榜题名。
考试给了所有人以公平,也考验着人们不同的评价态度;学习给了普通人以机遇,也淬炼着我们不同的内心渴望,如果生活永远都如西西弗斯的周而复始的巨石,那种压迫感,自是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而有礼,理性待人
——雅礼游鱼老魏
•
我们的主张是:理性看待孩子成绩的 进退,根据孩子的基础、试题的难易、要 达成的目标等,给一个客观的标准。孩子 将来是要考名校、做学者的,某些科目的 目标分高一点,自然可以理解,但也无需 搞成强迫症。孩子若愿意将来只做一个平 凡而幸福的人,也未尝不可,那么,‚堂 吉诃德的马叫什么名字‛这一类的题目, 答不出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提出自己 的见解,怎么办)
5
漫画素材的特点
• 1、取材于:
社会现实 热点新闻 时代感 现实性
• 2、强烈的:
6
漫画的寓意分类
• 1、讽刺、批判现实生活中的不良 行为。 • 2、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不良现 象,警醒人们。 • 3、以幽默、诙谐的画面,赞扬或 歌颂某类人和事。
7
8
【1983年全国高考卷】
寓意:批评现实生活 中做事缺乏恒心的人。
23
仁而有礼,理性待人
——雅礼游鱼老魏
• 【联】当然,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还是得告诉 孩子:到了社会上,无论干哪一行,一个至少中上的 成绩还是必须要的。开餐馆的,总不能说:我的菜由 煮不熟进步到只是咸淡不均了,食客该满堂了吧?卖 时装的,总不能夸口:我的衣服由怎么看都难看进步 到仔细看才难看了,女士们该蜂拥而至了吧?卖楼盘 的,也不会宣传:我的房子由到处漏水进步到只是偶 尔渗漏了;卖汽车的,也绝不会狡辩:我们造的车原 来是发动机底盘都出问题,现在只是偶尔漏机油、断 轴而已了……生活总会让孩子们知道:从55到61分的 ‚进步‛,没什么用。倒是从100分到98分的‚退 步‛,还可能让人暂时忍耐一二,比如苹果手机明显 没有了乔布斯时代的完美,但目前粉丝还算多。(联 系社会生活,继续讲进步与退步的问题)
9
【1996年全国高考卷】
寓意:批评现实生活中做事不负责任,粗心 大意的人。
“截错了‛
10
【2007年全国Ⅰ卷】
寓意:提醒人们思考——家庭、学校、社会, 该如何面对孩子学习独立的事情?
11
【2010年全国Ⅰ卷】
寓意:提醒人们思考——生活富裕了,是否 还需要居安思危的意识,是否还需要坚持创 业的精神?等等。
3
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
•
训练任务驱动型训练的是就事论事、 缘事析理的能力,对事件的敏感,对事 件的本质的挖掘,对事件的外延的想象 以及对事件本身分析和升华延伸两者比 例的把控能力。如果后者未能真正掌握, 那么不管分析那种材料,都会捉襟见肘, 拙态百出。
4
认识漫画材料作文
• • • • • • • 一、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漫画题: 1、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拟公益广告 二、漫画材料作文: 整合了以上的题型1和题型2,即:作文首段 需简单描述画面,第二段开始结合漫画寓意行文 即可。
——2016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
1
原 题 回 顾
2
2016广东高考作文题背景
• 惠州教研员周瑞彬提到:‚对‘任务’ 的褊狭理解,使材料作文类比联想没了, 据事说理没了,因事证道没了,即事抒感 没了。生发、说理、悟道、兴感都没了, 只剩下就事论事一径,路似乎越来越窄。 在此背景之下,漫画作文突兀重现。使人 联想到岳飞‘还我河山’的誓言,八路军 ‘到敌人后方去’的战略战术。‛
“啥年月了!有鱼吃着还捉老鼠!‛
12
漫画材料作文与文字材料作文 有什么异同?
• 【不同点】 • 前者以漫画为材料,后者以文字为材 料。 • 【相同点】 • 1.同属于材料作文。 • 2.材料蕴含一定的寓意。 • 3.所写的作文不能脱离材料的寓意。
13
2016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 今年的漫画作文,它没有对事件的文字描述, 只是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一种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而这个画面则 可以描述为:‚当考卷拿到100分的时候,被奖励 了一个亲吻;当考卷分数降低为98分的时候,被打 了一个巴掌;当考卷拿到55分的时候,被打了一个 巴掌,后来考卷分数升到61分的时候,被奖励了一 个亲吻。‛漫画只是比文字多了一个步骤,把图表 转换为文字而已,而剩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现 象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这不就是最简单的‚对于 这件事,你怎么看‛吗?
30
进奖退罚合情理?
广东茂名一中 吴彬丽
•
这种现象,在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都 颇为常见,在工作中以及社会发展中也并不罕 见。奖罚要讲究,要合情又合理,并不意味奖 罚要缩手缩脚,畏首畏尾,而是要深入了解具 体情况再来选择。或许,我们可以借鉴《精彩 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做法,有鼓励有奖赏,有 提醒有监督,各取其优,或许能达到意想不到 的效果。 • 一进则奖,一退则罚,为了省心偷懒而不 问原由,即使能带来暂时的进步,也为将来埋 下了祸根,实在是不合情理,而这种简单粗暴 的方式折射出来的意识问题,更不容忽视。 31
26
进奖退罚合情理?
广东茂名一中 吴彬丽
•
漫画中一个孩子考卷拿了100分,被奖 励了一个亲吻,后来拿了98分,则被罚了一 个巴掌;另一个孩子考卷拿了55分,被罚了 一个巴掌,后来拿了61分,被奖励了一个亲 吻。这一奖一罚之间,看似是一进一退,可 是这个亲吻这个巴掌的背后还有什么呢?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中就有对奖罚公平而分明的描述,由此可见, 赏罚古而有之,这分数高低以及其变化带来 的奖励和惩罚正是其延续的一个小缩影。
• • • • 四、其他问题方面: 1、缺少题目或字数不足800字; 2、字体潦草或版面涂改痕迹太多; 3、把漫画材料作文当做语言文字运用题的 加长版对待,简单拼凑‚漫画要素‛和‚漫 画寓意‛; • 4、过于停留在漫画的表面意义,未能挖掘 深层含义,也未能联系社会现实。
19
20
仁而有礼,理性待人
28
进奖退罚合情理?
广东茂名一中 吴彬丽
•
然而,赏罚严明固然是好,但是赏罚也必须 建立在对事物本身的客观科学的认识之上。100分 被奖励当然合乎人情,98分被罚也许是出于‚严 师出高徒‛的心态吧,又难逃苛责的罪名。表面 上看来是退步,毕竟还是处于一个优秀的水平线 上,有所提醒可以,一个巴掌下去,罔顾他人感 受,反倒会事与愿违。‚恨铁不成钢‛,55分被 罚一巴掌似乎无可厚非,而一巴掌之后有了进步, 马上便得到了对前面一巴掌的补偿以及对以往努 力的肯定。可是,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些巴 掌和这些亲吻真的能够让被教育者拥有积极良好 心态,让退步夭折,让进步可持续吗?无论是亲 吻还是巴掌,都是看不到分数背后的实质和根本 原因的。这就是它们不合情理之处。 29
进奖退罚合情理?
广东茂名一中 吴彬丽
•
与其说,看不到与能力水平有很大关系, 还不如说,看不到的根本在于观念问题。 • 其实啊,这种简单粗暴的进奖退罚折射 出来的是一种唯结果至上的观念以及急功近 利的心态。一进步就赏,一退步就打,不问 过程不问原因只看结果,省了不少心思,却 暴露了分数至上、业绩至上、功绩至上的短 视眼。若不是奢望着‚一口吃个胖子‛,祈 求着立竿见影,哪里会那么心急火燎地一巴 掌一个吻呢?行为完全只是基于分数,急功 近利的丑陋也了窥见一斑了。
24
仁而有礼,理性待人
——雅礼游鱼老魏
•
历史上很多时候也是无视进退,只看最后成 绩的。比如尧出身高贵,本人又高大帅气,舜却 是典型的矮挫穷出身,但最后两人都是被人传诵 的帝王,没人会强调舜的进步更大;刘邦无赖出 身,项羽世代将门,但刘邦战胜项羽靠的是他的 仁政和用人之道,而不是他进步有多大……(略 举几个典故,提升一下文化品格) • 【结】结论是:学生时代,我们不苛求完美, 也不要被没有质变的‚进步‛所蒙蔽;但展望将 来的需要,我们务必要让自己达到一个相当的水 准,然后再力求完美。那时候,社会自然会给我 们一个客观的奖惩。父母们,仁而有礼,理性待 儿即可。你们真是太性急了,何苦呢?何必呢? (总括全文,回扣原材料,再次点明主旨) 25
——雅礼游鱼老魏
•
【引】有这样一副漫画:第一个孩子第一次 考100分,得一亲吻;第二次考98分,得一巴掌。 第二个孩子第一次考55分,得一巴掌;第二次考 61分,得一亲吻。显而易见,这漫画讲的是一个 如何看待进步与退步的问题:有的人不管别人起 点如何基础如何,只是机械地看进步了还是退步 了,然后依此进行奖惩。(概述、解读原材料) • 【议】我的看法是:此等举动,实在是简单 粗暴,不合情又不合理。传统儒家文化告诉我们: 待人接物,无非‚仁、礼‛二字。对进步还是退 步的问题,我们也要从‚仁‛出发,以‚礼‛相 待,理性来看。(亮出观点,彰显文化品位)
21
仁而有礼,理性待人
——雅礼游鱼老魏
• ‚仁者,二人也。‛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在奖惩孩子之前,我们首先得看看他(她)这考分的背后, 实际上意味着什么,而不是让区区一个阿拉伯数字就主宰 了我们的想法。考试得100分,并不意味着孩子对知识就 百分之百掌握了,也许还有20分不会的,这次并没有考到 而已;考试得98分,也不意味着比原来退步了2分,经过 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可能只有15分不会了,只是这次偏 偏考到了其中不会的那2分。同理,从55分增加到61分, 也未必一定是进步了,也可能只是试题更简单了、考前正 好复习到了、多蒙对了两个选择题、阅卷老师这一回发慈 悲……。据此就判断考98分的退步了,考61分就进步了, 这种家长,其逻辑水平,本身就值得怀疑。 • 而且,自己满意就送一个吻,自己不满意就扇一巴掌, 随心所欲地走极端,本身也是思行毫无定数、毫不守礼的 表现,我们鄙视之。(分析原材料,就事论事)
仁而有礼,理性待人
——雅礼游鱼老魏
• 【作文评语】 • 优点方面:本文能紧扣题目材料中的漫画内容, 采用时评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引——议—— 联——结‛,就事论事,能结合生活中教书育人 的道理和素材,突出中心论题‚仁而有礼,理性 待人‛,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 不足方面:本文有较为明显的套路化模式化痕迹; ‚我的看法是‛、‚我们的主张是‛、‚我们做 家长做老师的‛等处过于强调个人观点和存在感; ‚议‛和‚联‛两部分的视野角度显窄,还可进 一步提升深度和高度。 • 综合评分:基础分35+发展分15=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