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理论模拟题
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文威威摘要:本学期选修了电子设备可靠性工程,对这项科学有了更深的了解,进一步了解了本学科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
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在船用电子设备的故障原因中,属设计不合理的占40%,电子元器件质量问题约占30%,曲操作和维护引起的故障占1 0 %,由制造工艺引起的故障约占1 0 %;对我国某炮瞄雷达现场故障统计数据分析表明,约有25%以上是山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
引言:在可靠性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从指标试验评价发展到从指标论证、设计、原材料选择到工艺控制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评价,许多产品打出“零失效”的王牌。
产品的可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正确性, 而这乂基于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
零部件的可鼎性设计是以提高产品可靠性为LI的、以概率论与数理统汁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数学、物理、丄程力学、机械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来研究机械工程的最佳设计问题。
利用可黑性设讣,可以降低元器件及系统的使用失效率,降低设备的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鼎性。
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热设计、降额设汁、动态设计、三防设计、电磁兼容设计、振动与冲击隔离设计等。
正文: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机械结构的可靠性是由设计决定的,而由制造、安装和管理来保证的。
因此将概率设计理论和可黑性分析与设计方法应用于机械结构设讣中,才能得到既有足够安全可靠性,乂有适当经济性的优化结构。
这样,以估计结构系统可鼎度为LI标的、以概率统讣和随机过程理论为基础的、以各种结构分析技术为工具的多种结构可鼎性分析与设计方法迅速发展oRaize r综述了一次二阶矩法和以一次二阶矩法为基础的现代可靠性分析理论。
赵国藩等建立了广义随机空间内考虑随机变量相关性的结构可靠度实用分析方法,扩大了现有可幕度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并且贡金鑫和赵国藩还研究了原始空间内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将非正态随机变量映射或当量正态化为正态随机变量,因而特别适合于当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不存在显式时可靠度的讣算。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一.单选题1. 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A. 规定的工作时间B. 规定的时间C. 规定的工作范围D. 规定的设备[答案]:B2. 提高人机系统可靠性的有效人机结合形式不包括:()A. 串联冗长式B. 并联冗长式C. 待机冗长式D. 监督校核式[答案]:A3. 读电压表时,人读表的可靠度是0.9940,而把读数记录下来的可靠度为0.9971,若某个作业操作只需要读表和记录数据,那么这个作业操作中,人的失误率是()A. 0.006B. 0.0089C. 0.9911D. 0.0089[答案]:D4. 故障树中代表当全部输入事件发生时,输出事件才发生的逻辑符号是:()A. 条件与门B. 与门C. 条件或门D. 或门[答案]:B5. 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常用方法有状态枚举法,(),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不交布尔代数运算规则A. 蒙特卡洛法B. 全概率分解法C. 事故树法D. 均方根偏差法[答案]:B6. 从学术研究上分,下面哪种不是可靠性研究的内容:()A. 可靠性评价B. 可靠性工程C. 可靠性物理D. 可靠性数学[答案]:A7•工作到某时刻t时尚未失效做障)的产品,在该时刻t以后的下一个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故障)的概率是指()A. 不可靠度B. 故障率C. 失效率D. 失效密度[答案]:C8•在一个正处于基坑施工阶段的建筑工地,新近送来一批钢材,钢材的失效率为常数,则可靠度为R=99.9%的中位寿命t(0.5)为:()A. 25B. 25000C. 17328.7D. 无法求解[答案]:C9•已知某产品可靠性的表达式为R(t)=E.-入,当入=5*104/h时,工作100h,则该产品的MTTF 是:()A. 2000hB. IOOhC. IOOOhD. 1500h[答案]:A10. 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该产品从开始使用到失效前的工作时间(或工作次数)的平均值称为_______ ,()A. 可靠度B. 失效率C. 平均寿命D. 可靠寿命[答案]:C11. 为了使系统达到规定的可靠度水平,不考虑各单元的重要度等因素而给所有的单元分配相等的可靠度,这种分配方法称为:()A. 阿林斯分配法[答案]:DB. A.GRE.E.分配法C. 条件极值法D. 等同分配法[答案]:D12•由三种形态的失效率曲线组成,反映了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或时期的是()A. 正弦曲线B. 浴盆曲线C•凹凸曲线D.恒定型曲线[答案]:B13•反映了由许多零件构成的机器,设备或系统,在不进行预防性维修时,或者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时期的失效率曲线是()A. 浴盆曲线B. 递减型曲线C•递增型曲线D.恒定型曲线[答案]:A14•某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在该系统1500h的工作期内需有备件更换,现有3个备件供使用,求系统能达到的可靠度是()A. 0.223B. 0.531C. 0.669D. 0.989[答案]:B15•可靠性设计是使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在设计中得以落实的技术,可靠性设计决定了产品的()A. 事故率B. 失效率C. 可靠寿命D. 固有可靠性[答案]:D16. 当串联系统的设计不能满足产品可靠性设计指标要求时,可以采用增加一些同样的部件(单元)将这些同样部件组成并联成分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这种提高可靠性的作法在工程上称:()A. 降额设计B. 概率设计C. 冗余设计D. 容差与漂移设计[答案]:C17. 一操作人员正在完成一项时间连续的任务,操作人员的差错率为0.02次/小时,试求在3小时的任务内操作人员的不可靠度()A. 0.06B. 0.9418[答案]:B D. 0.94 [答案]:C18. 下面哪种逻辑关系表示多输入事件不仅同时发生 ,而且还必须满足某一条件 ,才会有输出事件发生:() A •条件或门 B. 条件与门 C •或门 D.与门 [答案]:B19. 在生产过程中已经确立了的 ,与产品的材料,设计与制造工艺及检验精度等有关的是产品的:() A. 狭义可靠性 B. 固有可靠性 C. 广义可靠性 D. 使用可靠性 [答案]:B20. 已知某事故的事故树的布尔代数表达式为 T=(abc+f)[(a+b)f ](a+be),化简表达式为()A. af+bfeB. (af+bf)(a+be)C. (a+be)fD. af+be [答案]:A21. 与产品的使用条件密切相关 ,并且受到环境,操作水平,保养与维修等因素影响的是产品的()A. 狭义可靠性B. 固有可靠性C. 广义可靠性D. 使用可靠性 [答案]:D22. 广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其 ()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可靠性(即狭义可靠性)与维修性A. 某一稳定的时间B. 整个寿命期限C. 规定的工作范围23•可靠度水平时所对应的时间称为:()[答案]:B[答案]:B B. 中位寿命 C. 可靠寿命 D. 特征寿命 [答案]:B24. 四个相同单元组成的如下系统中 ,哪种系统的可靠度最高:()A. 四个单元构成的串联系统B. 四个单元构成的并联系统C. 串并联系统(m=2,n=2)D. 并串联系统(m=2,n=2) [答案]:B25.下面的描述属于串联系统的是 :()A. 系统的失效概率低于各单元的失效概率B. 系统的可靠度高于各单元的可靠度C. 系统的平均寿命高于各单元的平均寿命D. 系统的各单元服从指数寿命分布,该系统也服从指数寿命分布 [答案]:D26. 使元器件或设备工作时所承受的工作应力 (电应力或温度应力定的额定值,从而达到降低基本故障率 ,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目的程上称:() A. 降额设计 B. 概率设计 C. 冗余设计 D. 容差与漂移设计 [答案]:A 27.下面四种曲线中不属于失效率曲线的是 :()A. 递减型失效率曲线B. 正弦型失效率曲线C. 递增型失效率曲线D. 恒定型失效率曲线 [答案]:B28.影响人的可靠性因素中的自身因素不包括 :()A. 生理因素B. 管理方法C. 心理因素),适当低于元器件或设备规 ,这种提高可靠性的作法在29. 某人连续工作的失效率入=0.003/h式计算他工作25h的可靠度()[答案]:BA. 0.9277B. 0.0723C. 0.5D. 0.075[答案]:A30•可靠性框图中的并联系统对应于故障树图中的逻辑关系是:()A•条件或门B. 条件与门C•或门D.与门[答案]:D31.故障树中代表顶上事件的是:()A. 圆形符号B. 矩形符号C•菱形符号D.椭圆形符号[答案]:B32•故障树中一个或多个输入事件发生,即发生输出事件的逻辑符号是:() A•条件与门B. 与门C•条件或门D.或门[答案]:D33•按照元器件性能参数可能出现的极限值来设计电路的方法是:()A•降额设计B. 冗余设计C. 最坏情况设计D. 概率设计[答案]:C34•可靠性元器件的指数分布的平均寿命和失效率,两者互为()A. 倒数B. 余数C. 相反数D. 以上都不对[答案]:A35•下面哪种不是可靠性理论中经常遇到的失效分布()A. 威布尔分布B. 正态分布C. 指数分布D. 平均分布[答案]:D36. 系统进行可靠度分配时,若已知各元件的预计失效率,而进行分配的方法称为_________ ,()A. 等同分配法B. 均方根偏差分配法C. 阿林斯分配法D. A.GRE.E.分配法[答案]:C37. 系统的整体失效率是各组成单元失效率之和的系统是:()A•并联系统B. 表决系统C. 串联系统D. 混联系统[答案]:C38. 当要求系统的可靠度Rs=0.850,选择三个复杂程度相似的元件串联工作,则每个元件的可靠度应是()A. 0.469B. 0.947C. 0.85D. 0.531[答案]:B39. 下面不属于漂移设计方法的是:()A. 最小径集法B. 最坏情况设计法C. 蒙特卡洛法D. 均方根偏差设计法[答案]:A40. 元器件很多时,漂移设计方法中最适合使用的是:()A. 最小径集法B. 最坏情况设计法C. 均方根偏差设计法D. 蒙特卡洛法[答案]:C二.多选题1. 对于产品来说,可靠性问题和人身安全,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产品的可靠性问题,显得十分重要,非常迫切;下列属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重要意义的是 :() A. 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B. 减少停机时间,提高产品可用率 C •规定了系统的固有可靠性 D.减少产品责任赔偿案件的发生 E •可以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 [答案]:ABD 2.影响人的可靠性因素中的自身因素包括 :()A. 生理因素B. 管理方法C. 心理因素D. 训练因素E. 环境因素 [答案]:ACD3.人因差错表现类型可由人的行为特征来划分 ,下列选项中属于按人的行为特征划分的是 :()A. 意识差错B. 识别差错C. 管理差错D. 力度差错E. 违章操作 [答案]:ABDE 4.故障树分析中定量分析的内容包括 :()A. 求最小割集B. 求顶上事件概率C. 求概率重要度D. 求最小径集 [答案]:BCA. 状态枚举法B. 最小割集法C. 全概率分解法D. 最小径集法E. 蒙特卡洛法 [答案]:AC 6.矿山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系统,为生产系统5. 网络系统的可靠度计算一般比较复杂 法中仅适用于小型网络求解可靠度,可以进行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方法很多:,但下列方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通风系统的功能包括:()A. 在生产时期利用通风动力,以最经济的方式,向井下各用风地点供给保质保量的新鲜风流B. 保证作业空间有良好的气候条件c•冲淡或稀释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D. 在发生灾变时,能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E. 与其它措施结合,控制灾害的发生,进而消灭事故[答案]:ABCD7•产品可能会失效的原因有很多,要预知所有这些原因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还必须考虑到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A. 设计可能先天不足B. 变异也可能导致失效C•磨损能导致失效D.潜在现象导致的失效E•正确的规范,设计或软件编码等错误导致的失效[答案]:ABCD8•可靠性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并保持系统或者产品的最高可靠性水平,因此可靠性预计的目的士亜阜・UA. 设计人员明确产品可靠性设计的要求B. 论证方案所提出的可靠性指标是否合理C•设计人员可以发现设计中的薄弱环节D. 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可靠性定量要求协调一致E. 避免设计的盲目性[答案]:BCE9•可靠性的定义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A. 对象B. 故障率C. 使用条件D. 规定的功能E•使用期限[答案]:ACDE10•产品运行时的可靠性,称为工作可靠性,它包含了产品的制造和使用两方面因素,分别用___________ 禾廿_________ 来反映,()A. 工程可靠性B. 广义可靠性C. 狭义可靠性D. 固有可靠性E. 使用可靠性[答案]:DE11. 从系统控制的功能方面来看___________ ,故障安全结构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A. 系统综合式B. 消极被动式C. 积极主动式D. 运行操作式E. 运行控制式[答案]:BCD12. 并联系统是表示当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同时失效时,系统才失效,即当系统的任一单元正常工作时,系统都能够正常工作,其主要性质有:()A. 并联系统的失效概率低于各单元的失效概率B. 并联系统的可靠度高于各单元的可靠度C. 并联不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度D. 并联系统的平均寿命高于各单元的平均寿命E. 并联系统的各单元服从指数寿命分布,该系统不再服从指数寿命分布[答案]:ABDE13.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包括哪几个方面,()A. 建立可靠性模型B. 进行可靠性指标的预计和分配C. 进行各种可靠性分析D. 采取各种有效的可靠性设计方法E. 进行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评价[答案]:ABCD14. 影响人的可靠性因素主要包括:()A. 人的自身因素B. 环境因素C. 操作规范的设计,使用规程等因素D. 管理方法及规章制度方面的因素E. 家庭成员[答案]:ABCD15. 故障树树形结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故障树的分析及其可靠程度,因此,为了成功地建造故障树,属于其建树遵循的基本规则的是:()A. 直接原因原理B. 间接原因原理C. 完整门规则D. 非门规则E. 系统性规则[答案]:ACD16. 由失效率曲线所反应,表现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分别是:()A. 早期失效期B. 磨合失效期C. 偶然失效期D. 耗损失效期E. 晚期失效期[答案]:ACD17•下列关于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说法正确的是:()A. 最小割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B. 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安全性C•利用最小割不能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D. 利用最小径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E. 利用最小割集,最小径集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顶上事件的概率[答案]:ABDE18•故障树分析法和可靠性框图分析法都可用来分析系统的可靠性,并且两者的结果是互补的但也存在比较大的区别,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是:()A. FTA.是以系统故障为导向,以不可靠度为分析对象;而可靠性框图分析法是以系统正常为导向,以可靠度为分析对象B•两者均能分析分析硬件而且可分析人为因素,环境,硬件以及软件的影响C. 可靠性框图能分析两态单调关联系统,两态非单调关联系统和多态系统;而FTA.分析法仅限于分析两态单调关联系统D. FTA.能将导致系统故障的基本原因和中间过程利用故障树清楚地表示出来;而可靠性框图分析法仅能表示系统和部件之间的联系E. 在故障状态的表现方面,FTA.很明显地表示出各种故障状态,可靠性框图不如故障树清晰明了[答案]:ADE19. 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常用方法有:()A. 状态枚举法B. 全概率分解法C. 最小割集法D. 最小径集法E. 蒙特卡洛法[答案]:ABCD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井通风系统一般包括方面,()A. 通风网路B. 通风管理规程C. 通风动力设施D. 通风应急系统E. 通风构筑物[答案]:ACE21. 在人机系统中计算可靠度时,不属于人的作业方式的是:()A. 单人作业B. 间歇性作业C. 多人作业D. 连续作业[答案]:ACE22. 由失效率曲线所反应,不能表现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分别是:()A. 早期失效期B. 磨合失效期C•偶然失效期D. 耗损失效期E. 晚期失效期[答案]:BE23•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原则主要有:()A. 加强可靠性管理原则B. 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原则C. 高可靠性组成单元要素原则D. 具有安全系数的设计原则E. 事先进行试验和进行评价的原则[答案]:BCDE24•可靠性工程中用来表示产品总体可靠性高低的各种可靠性数量指标主要有()A. 可靠度B. 失效率C. 平均寿命D. 可靠寿命E. 失效密度[答案]:ABCD25. 产品失效率曲线一般可分为()A. 递减型B. 恒定型C. 递增型D. 正弦型E. 指数型[答案]:ABC26. 在边坡工程中,衡量可靠度的三种尺度分别是()A. 稳定概率B. 坡面厚度C. 破坏概率E. 可靠指标[答案]:ACE27. 可靠性指标分配是可靠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可靠性工程的决策性问题,下列属于可靠性分配方法的是:() A. 阿林斯分配法 B. A.GRE.E.分配法 C. 条件极值法 D. 等同分配法 E •上下限法 [答案]:ABD 28. 可靠性设计是系统总体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工程设计与结构设计等方法 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分析与设计技术 ,其重要性主要为()A. 设计规定了系统的固有可靠性B. 使可靠性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 C •产品可靠性设计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安全 D. 进行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评价E. 可靠性设计直接关系产品的投入成本费用 [答案]:ABCE29•产品在长期工作中,它的特性参数会出现漂移 ,当参数漂移超出允许范围时 ,就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其主要原因是:()A. 管理上的缺陷,对机器设备维护不当B.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会使元器件的参数发生漂移 C •人员的操作失误,使机器设备处于不正常的状态D.机械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参数实际值都有一定的公差范围 E •机器设备本身存在着缺陷 [答案]:BD31.要进行可靠性指标分配时,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可靠性指标的分配方法也不同 ,但无论何种情况下,可靠性指标分配必须遵循的准则是 ()A. 对于复杂度高的分系统,设备等,应分配较低的可靠性指标B. 对于技术上不成熟的产品,分配较高的可靠性指标C. 对于处于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的产品,应分配较低的可靠性指标D. 对于需要长期工作的产品,分配较低的可靠性指标30.人机系统是指人与其所控制的机器相互配合 作系统;则人机结合方式的方式有 ()A. 串联B. 并联 C •串,并联混合 D. 旁联 E. 冗余:,相互制约,并以人为主导完成规定功能的工E. 对于重要度高的产品,应分配较高的可靠性指标[答案]:ACDE32. 人的操作故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造成人因差错影响情况的是:()A. 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B. 环境的不良导致操作错误C. 没按管理目标完成某项工作D. 没忘记做某项工作,做错了某项工作E. 采取了不应采取的工作步骤[答案]:ABDE33•故障树分析中定量分析的内容包括: ______ ,()A. 求顶上事件概率B. 求结构重要度C. 求概率重要度D. 求最小割集和径集E. 割集和径集[答案]:AC34•产品运行时的可靠性,称为工作可靠性,从可靠性定义的范围上分析,可靠性可分为()A. 工程可靠性B. 广义可靠性C. 狭义可靠性D. 固有可靠性E. 使用可靠性[答案]:BC35•通过分析可知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主要应从机器本身技术上和人员管理两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下列属于从机器本身技术方面考虑,常用的方法有:()A. 将系统的复杂程度降至最低限度B. 减额使用C. 提高系统中的元器件,零部件的可靠性D. 让员工了解工作对象的设计,制造缺陷E. 采用储备系统,即用一个或多个储备部件[答案]:ABCE36•可靠性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从学术研究上分,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A. 可靠性化学B. 可靠性物理C. 可靠性数学D. 可靠性工程E. 可靠性设计[答案]:BCDE37.由n个单元组成的串联系统表示当这n个单元都正常工作时,系统才正常工作,即当系统任一单元失效时,就引起系统失效,其主要性质有:()A.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低于该系统的每个单元的可靠度B. 随着串联单元数量的增大而迅速降低C. 串联系统的失效率大于该系统的各单元的失效率D. 并联系统的失效概率低于各单元的失效概率E•串联系统的各单元寿命服从指数分布,该系统寿命也服从指数分布[答案]:ABCE38•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包括:()A. 人的自身因素B. 环境因素C. 操作对象的设计,使用规程等因素D. 管理方法及规章制度方面的因素E. 时间及空间因素[答案]:ABCD39•下列属于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原则的是:()A. 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原则B. 标准化原则C. 低维修度原则D. 预测和预防的原则E. 审查原则[答案]:ABDE40. 系统可靠性计算中的模型包括:()A. 并联系统B. 串联系统C. 串并联系统D. 表决系统E. 储备系统[答案]:ABCD41. 故障树分析法的优点包括()A. 工作量小,既经济又省时B. 易于处理多种状态事件C. 便于人们对系统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且有选择评价目标和方法的自由D. 可以利用演绎法帮助人们寻找故障原因所在E. 在一般条件下,对待机储备和可修系统可以分析[答案]:CD42. 下面的描述属于并联系统的是:()A. 并联系统的可靠度高于各单元的可靠度B. 并联系统的失效概率高于各单元的失效概率C. 并联系统的失效概率低于各单元的失效概率D. 并联系统的平均寿命高于各单元的平均寿命E. 并联系统的各单元服从指数寿命分布,该系统不再服从指数寿命分布[答案]:ACDE43•下列属于可靠性工程应用目的和任务的是()A. 可靠性物理B. 可靠性试验C. 可靠性设计D. 可靠性数学E. 系统可靠性[答案]:BCE44•提高人机系统可靠性的有效人机结合形式包括()A. 串联冗长式B. 并联冗长式C. 开机冗长式D. 待机冗长式E. 监督校核式[答案]:BDE45.下列影响可靠性因素中不属于人的自身因素的是()A. 生理因素B. 环境因素C. 心理因素D. 训练因素E. 管理因素[答案]:BE46•目前我国已经对电子元器件划分质量等级,下列属于电子元器件划分类别的是:()A. 特军品B. 厂用级C. 普军品D. 民用品E. 家用级[答案]:ACD47•下列对可靠性指标分配的准则描述正确的是()A. 对于复杂度高的分系统,设备等,应分配较高的可靠性指标B. 对于技术上不成熟的产品,分配较低的可靠性指标C. 对于处于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的产品,应分配较高的可靠性指标D. 对于需要长期工作的产品,分配较低的可靠性指标E. 对于重要度高的产品,应分配较高的可靠性指标[答案]:BDE48•求解网络可靠度的方法包括()A.状态枚举法B. 全概率分解法C. 最小割集法D. 最小径集法E. 蒙特卡洛法[答案]:ABCD49. 由三种失效率曲线所反应,表现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三个不同时期是()A.晚期失效期B•早期失效期C•偶然失效期D. 必然失效期E. 耗损失效期[答案]:BCE50. 下列不属于故障树中常用的事件符号的是()A.矩形符号B•屋形符号C. 正方形符号D. 圆形符号E. 半圆形符号[答案]:CE5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故障树图是一种图形化设计方法,但不可作为可靠性框图的替代方法B. 故障树图是一种逻辑因果关系图C•故障树图不必根据元部件状态(基本事件)来显示系统的状态D. 故障树图是从下到上逐级建树并且根据事件逻辑关系而联系E. 故障树图是表示一个系统从一种可预知的(或不可预知的)失效出发,利用标准的逻辑符号将基本事件相联系的模型”[答案]:BE52.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 最小割集表示系统的安全性B. 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C. 可以利用最小割集,最小径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D. 可以利用最小割集,最小径集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顶上事件的概率E. 最小径集的求法是利用它与最小割集的对偶性[答案]:AB53•可靠性设计过程包括哪些方面()A. 确定总体方案B. 建立可靠性模型C. 进行可靠性指标的预计和分配D. 进行可靠性分析E. 采取有效的可靠性设计方法[答案]:BCDE54.所谓设备的降额设计主要思想是使元器件或设备工作时所承受的工作应力(电应力或温度应力),适当低于元器件或设备规定的额定值;则下列关于降额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器件降额幅度越大,设备可靠性将提高的越多B. 有些元器件降额太大,易产生低电平失效C. 考虑到当环境应力改变,但降额幅值不应相应地改变D•应注意到,有些元器件的某些参数是不能降额的E. 降额幅值过大,将带来设备的体积,重量的增加[答案]:BDE三.判断题1•贝叶斯定理的内容就是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当简单的子系统,先求系统的可靠度,再利用全概率公式计算各子系统的可靠度[答案]:F2•系统可靠性设计是指在遵循系统工程规范的基础上,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一些专门技术将可靠性设计”到系统中去,以满足系统可靠性的要求[答案]:T3•常规设计的平均安全系数与可靠度没有联系,而可靠性设计的平均安全系数与可靠度直接联系起来[答案]:T4•对于大多数武器装备,其寿命周期费用中的使用保障费用要比研制和生产费用高[答案]:T5•如果规定的系统故障率指标是每单位时间0.16,考虑分配余量,可以按每单位时间0.2进行可靠性分配[答案]:F6•系统的工程结构图是表示组成系统的单元之间的可靠性功能关系,而可靠性框图则表示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系统的单元之间的物理关系和工作关系[答案]:F7•电子元器件降额设计的降额度越大越好[答案]:F8•最小径集表示的是系统的安全性[答案]:T 9•串联系统的可靠度是各独立单元可靠度的乘积[答案]:T10•当可靠度函数为正态分布时,平均寿命等于失效率的倒数[答案]:F11. 当可靠水平小于0.5时,一个单元系统的可靠寿命高于2/3(G)系统的可靠寿命[答案]:T12. 对于处于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的产品,应分配较高的可靠性指标[答案]:F13. 各单元可靠度大致相同,复杂程度也差不多时适合使用的分配方法是阿林斯分配法[答案]:F14. 全概率分解法的基本思想是:系统的可靠度等于系统中某一个选定的单元正常条件下系统的可靠度乘以该单元的可靠度,再加上该单元失效条件下系统的可靠度乘以该单元的不可靠度[答案]:T15. 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决定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信性[答案]:T16•为简化故障树,可将逻辑门之间的中间事件省略[答案]:F17•阿林斯分配法和A.GRE.E.分配方法均考虑了各部件的复杂性和重要程度和工作时间等差别,明确了部件和系统失效之间的关系[答案]:F18.在系统寿命周期的各阶段中,可靠性指标是不变的[答案]:F。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 可靠性设计:系统可靠性设计是指在遵循系统工程规范的基础上,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一些专门技术,将可靠性“设计”到系统中去,以满足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3.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最小割集就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割集。
最小径集就是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径集。
4. 网络:连接不同点之间的路线系统或通道系统。
5.广义可靠性:广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可靠性(即狭义可靠性)与维修性。
6.可靠性指标分配:指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可靠性指标(经过论证和确定的可靠性指标),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合理的分配给组成该系统的各分系统、设备、单元和元器件,并将它们写入相应的设计任务书或经济技术合同中。
7. 降额设计:使元器件或设备工作时所承受的工作应力(电应力或温度应力),适当低于元器件或设备规定的额定值,从而达到降低基本故障率、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目的。
8. 人机系统:指人与其所控制的机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并以人为主导而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系统。
二.填空题1.可靠性的定义包含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对象、使用条件、使用期限、规定的功能、概率等。
2.由三种失效率曲线所反应,表现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三个不同时期分别是: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3.对于可修复的产品,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平均故障间隔称为平均寿命。
4.失效率函数为常数λ时,可靠度函数表达式可写为:tetRλ-=)(。
5.系统进行可靠度分配时,若已知各元件的预计失效率,而进行分配的方法称为阿林斯分配法。
6.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常用方法有状态枚举法、全概率分解法、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不交布尔代数运算规则。
7.割集和径集中反应导致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割集;反应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径集。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习题集一 填空题1.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其重要的质量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别对应(传输速率 )和(差错率)。
2.一个均值为零的平稳高斯窄带噪声,它的包络一维分布服从( 瑞利分布),而其相位的一维分布是(均匀分布),如果再加上正弦波后包络一维分布服从( 莱斯分布(广义瑞利分布))。
3.若线性系统的输入过程()t i ξ是高斯型的,则输出()t o ξ是( 高斯 )型的。
4.通过眼图,可以观察到( 码间串扰 )和( 高斯白噪声 )的大小。
5.对2ASK 、2FSK 和2PSK 三种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其中有效性最差的是( 2FSK )系统,可靠性最好的是(2PSK )系统。
6.2PSK 信号在接收端因为载波同步系统中的分频,可能产生载波相位状态转移,发生对信号的错误解调,这种现象称为(倒π现象)。
7. 根据乘性干扰对信道的影响,可把调制信道分为(随参信道)和(恒参信道)两大类。
8.基带传输系统的总误码率依赖于(信号峰值)和(噪声均方根值)之比。
9.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干扰分为(加性干扰)和(乘性干扰)两种。
10.若线形系统的输入过程是高斯型的,则输出是(高斯)型的。
11.通断键控信号(OOK )的基本的解调方法有(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及(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
12.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的三个特点分别为(对信号的耗衰随时间而变)、(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多径传播)。
13.包络检波法的系统误码率取决于(系统输入信噪比)和(归一化门限值)。
14.起伏噪声又可分为(热噪声)、(散弹噪声)及(宇宙噪声)。
15.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可能包括两部分即(连续谱)和(离散谱)。
16.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分别为(模拟幅度调制)和(键控法)。
17.模拟信号是利用(抽样)、(量化)和(编码)来实现其数字传输的。
18.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是(A/D )、(数字传输系统)和(D/A )。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过关必做1500题(含历年真题)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

C.按故障的统计特性分为独立故障和从属故障D.按故障的规律分为致命性故障和非致命性故障【答案】D【解析】偶然故障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故障;耗损故障是通过事前检测或监测可统计预测到的故障,是由于产品的规定性能随时间增加而逐渐衰退引起的;按故障的统计特性产品故障可分为独立故障和从属故障。
12.汽车属于_________产品,日光灯管属于__________产品。
()A.不可修复;可修复B.可修复;可修复C.不可修复;不可修复D.可修复;不可修复【答案】D【解析】产品按从发生失效后是否可以通过维修恢复到规定功能状态,可分为可修复产品和不可修复产品。
汽车属于可修复产品,日光灯管属不可修复产品。
13.产品可靠性是指()。
A.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B.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C.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D.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答案】A【解析】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
可靠性的概率度量称为可靠度。
14.产品可靠性与()无关。
A.规定概率B.规定条件C.规定时间D.规定功能【答案】A15.产品可靠性与其工作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工作时间越________,可靠性越________。
()A.长;低B.长;高C.短;低D.短;高【答案】A【解析】产品的可靠性和时间的关系呈递减函数关系。
工作时间越长,可靠性越低。
16.贮存产品的()是在不断下降的。
A.可用性B.维修性C.可靠性D.可信性【答案】C【解析】产品出厂后,不工作,在规定的条件下贮存,也有一个非工作状态的偶然故障率。
非工作的偶然故障率一般比工作故障率小得多,但贮存产品的可靠性也是在不断下降的。
17.产品可靠性定义中的“规定功能”指的是()。
A.产品在正常工作时的性能指标B.产品正常工作的概率C.产品正常工作的时间长度D.产品正常工作的效率【答案】A【解析】产品可靠性定义中的“规定的动能”指的是产品规格书中给出的正常工作的性能指标。
可靠性理论习题1

可靠性理论习题
1.设产品的失效率函数为
λ(t )=⎩⎨⎧≥≤≤u t u t λ00
求该产品的失效概率密度函数f(t)和平均寿命d 。
2.对40台仪器进行现场考查,在t =2000h 以前有1台仪器失效,存2000-4000h 之间有1台失效、在4000-6000h 之间有2台失效.在6000一8000h 之间有2台失效,分别
求t 为2000h .4000h 及4000—8000h 的可靠度和不可靠度估计值。
3.有150个产品,工作到t =20h 时,失效50个。
再工作lh ,又失效2个,求t =20h 的失效率估计值λ(20)和失效概率密度估汁值f (20).
4. 5只指示灯泡进行寿命试验,寿命分别为3000,8000,17500,
44000,53500h ,若灯泡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即λ=常数),求λ
ˆ、R ˆ(4000)及t0.5。
系统可靠性模型
1.喷气式飞机有3台发动机,至少得2台发动机止常才能安全飞行和起落.假定飞机事故仅内发动机引起,并假定发动机失效率为常数(MTBF =2x103求飞机飞行10h 和l00h 的可靠度。
2.某一系统的可靠件逻辑框图如下图所示,若各单元相互独立,且单元可靠度分别为Rl=O.99,H2=0.98,R3=0.97,R4=0.96、R5=0.975,试求该系统的可靠度。
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1. 系统的可靠性逻辑框图见下图。
其中部件A、B、C的可靠度预测值均为0.99,部件D、F的预测可靠度均为0.9,试求该系统的可靠度的预计值。
若要求该系统可靠度Rs=0.98,则各部件的可靠度为多少?。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理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题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理论知识模拟试卷(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依据2020年颁布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命制。
2.考试时间:90分钟。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判断题(第1题~第20题,将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 )胜任素质是决定群体在既定职位上能够达成优秀工作成果的那些独特的内在特点。
2.( )通用素质模型为各种不同群体间的素质进行比较建立了一个参照系统,针对具体岗位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3.( )人工成本中最大的支出是工资,影响工资总额的主要因素是企业中人力资源的配置。
4.( )制定人员配置计划的目的是描述企业当前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构成。
5.( )人力资源规划只有充分地考虑内部环境的变化,才能真正做到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服务。
6.( )若争议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即便纠纷涉及劳动报酬给付问题,也不属于劳动争议。
7.( )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达成的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8.( )薪酬效率目标是用最低的薪酬成本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
9.( )绩效工资制的特点是将员工的绩效同制定的标准相比较以确定其绩效工资的额度,形式有计件(工时)工资制、佣金制、年金制等。
10.( )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的明确性和具体性是由绩效的多维性带来的要求11.( )民主性与透明度要求强调的是绩效管理程序向员工公开,而不是指绩效结果向被评估者的反馈。
12.( )覆盖人员全面性是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原则,只有所有受约人都接收到績效管理制度执行的通知,才能确保绩效管理有效地开展。
13.( )原则一致性与可靠性要求评估标准应适合所有员工,即一视同仁,保证绩效管理必要的可信度。
14.( )人才资源的稀缺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力/技能工资制模式的薪酬水平。
15.( )劳动争议调解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达成协议和双方当事人是否执行协议。
通信原理练习题

通信原理练习题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
码元速率RB定义是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Baud。
信息速率定义是每秒钟传送的信息量,单位bit/s。
2、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速率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衡量。
3、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带宽衡量,可靠性用信噪比衡量。
4、在等概条件下,八元离散信源能达到最大熵是3bit/符号,若该信源每秒钟发送2000个符号,则该系统的信息速率为6k bit/s。
5、通信系统的有效性衡量指标对于模拟通信系统为传输带宽,对于数字通信系统为传输速率。
6、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衡量指标对于模拟通信系统为信噪比对于数字通信系统为差错率。
7、一个M进制基带信号,码元周期为TS 秒,则传码率为1/TS波特,若码元等概出现,一个码元所含信息量为log2M (bit)。
8、通信系统模型中有两个变换,它们分别是非电量与电量之间的变换和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之间的变换。
9、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离散取值的信号。
10根据信道中所传输信号特征的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二、画图1、画出模拟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2、画出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
三、计算题1、对于二电平数字信号,每秒传输300个码元,问此传码率R B 等于多少?若该数字信号0和1出现是独立等概率的,那么传信率R b 等于多少?2、、现有一个由8个等概符号组成的信源消息符号集,各符号间相互独立,每个符号的宽度为。
计算:(1)平均信息量;(2)码元速率和平均信息速率;(3)该信源工作2小时后所获得的信息量;(4)若把各符号编成二进制比特后再进行传输,在工作2小时后发现了27个差错比特(若每符号至多出错1位),求传输的误比特率和误符号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补)一.名词解释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 可靠性设计:系统可靠性设计是指在遵循系统工程规范的基础上,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一些专门技术,将可靠性“设计”到系统中去,以满足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3.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最小割集就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割集。
最小径集就是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径集。
4. 网络:连接不同点之间的路线系统或通道系统。
5.广义可靠性:广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可靠性(即狭义可靠性)与维修性。
6.可靠性指标分配:指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可靠性指标(经过论证和确定的可靠性指标),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合理的分配给组成该系统的各分系统、设备、单元和元器件,并将它们写入相应的设计任务书或经济技术合同中。
7. 降额设计:使元器件或设备工作时所承受的工作应力(电应力或温度应力),适当低于元器件或设备规定的额定值,从而达到降低基本故障率、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目的。
8. 人机系统:指人与其所控制的机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并以人为主导而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系统。
二.填空题1.可靠性的定义包含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对象、使用条件、使用期限、规定的功能、概率等。
2.由三种失效率曲线所反应,表现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三个不同时期分别是: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3.对于可修复的产品,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平均故障间隔称为平均寿命。
4.失效率函数为常数λ时,可靠度函数表达式可写为:tetRλ-=)(。
5.系统进行可靠度分配时,若已知各元件的预计失效率,而进行分配的方法称为阿林斯分配法。
6.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常用方法有状态枚举法、全概率分解法、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不交布尔代数运算规则。
7.割集和径集中反应导致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割集;反应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径集。
8.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寿命、可靠寿命等。
9.产品失效率曲线一般可分为:递减型失效率曲线、恒定型失效率曲线、递增型失效率曲线。
10.为了使系统达到规定的可靠度水平,不考虑各单元的重要度等因素而给所有的单元分配相等的可靠度,这种分配方法称为等同分配法。
11.故障树中表示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符号最基本的两种是:或门、与门。
12.常用的漂移设计方法有均方根偏差设计法、最坏情况设计法、蒙特卡洛法。
三. 简答题1. 什么是可靠性特征量,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有哪些(至少写出四种)。
解:可靠性特征量是用来表示产品总体可靠性高低的各种可靠性数量指标的总称。
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有:可靠度,不可靠度、失效率,平均寿命,可靠寿命、中位寿命等。
2. 要求系统的可靠度Rs=0.850,选择三个复杂程度相似的元件串联工作和并联工作时,则每个元件的可靠度应是多少。
解:用等同分配法进行可靠度分配,已知R s =0.850(1)当各元件串联工作时,按式(3-4-3)可得947.0850.03===n S i R R(2) 当各元件串联工作时,按式(3-4-4)可得()469.0)850.01(11131/1=--=--=n S i R R 3. 化简图3的故障树并做出等效图。
图3图4 解:根据图示,其布尔表达式为21321212312112311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Mx x T =+=+=+==经化简后故障树的结构式为21x x ,由于是逻辑积得关系,故用与门和顶上事件相连,其等效图如图4所示。
4. 概述广义可靠性的定义和意义。
解:广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可靠性(即狭义可靠性)与维修性。
广义可靠性对于可修复产品和不可修复产品有不同的意义:对于可修复产品,除了要考虑提高其可靠性外,还应考虑提高其维修性;而对于不可修复产品来说,由于不存在维修的问题,只需考虑提高其可靠性即可。
5. 概述并举例说明系统的工程结构图和可靠性框图间的关系。
解:系统的工程结构图是表示组成系统的单元之间的物理关系和工作关系,而可靠性框图则表示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系统的单元之间的可靠性功能关系,是从可靠性角度出发研究系统与部件之间关系的逻辑图。
例如最简单的振荡电路,由一个电感L 和一个电容C 组成,在工程结构图中(图1),电感L 和电容C 是并联连接,但在可靠性框图中(图2),它们却是串联关系。
图1振荡电路的工程结构图 图2振荡电路的可靠性框图四. 计算题1. 已知某产品可靠性的表达式为t e t R λ-=)(,当h /1054-⨯=λ,求t=100h ,t=1000h ,t=2000h 内的可靠度,并求该产品的MTTF 。
解:当t=100h ,95.0)100(1001054====⨯⨯---e e t R t λ当t=1000h ,6.0)1000(10001054====⨯⨯---e e t R t λ当t=2000h ,368.0)2000(20001054====⨯⨯---e e t R t λ 按式(2-1-31)求平均寿命 h MTTF 2000105114=⨯==-λ 2. 用状态枚举法计算三个相同部件组成的2/3(G )系统的可靠度函数R(t)。
解:假设每个部件的可靠度均为R ,根据状态枚举法进行分析系统正常工作有四种可能情况:(1) 单元1、2正常,单元3失效;(2) 单元1、3正常,单元2失效;(3) 单元2、3正常,单元1失效;(4) 单元1、2、3都正常。
则系统的可靠度函数为:32332132132132132132132132123)1(3)1()1()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F R F R F R R t R -=+-⋅⋅=+-+-+-=+++=3. 在一个正处于基坑施工阶段的建筑工地,新近送来一批钢材,钢材的失效率为常数,4104.0)(-⨯==λλt ,试求可靠度为R=99.9%的可靠寿命t(0.999),以及中位寿命t(0.5)和特征寿命)(1-e t 。
解:已知t et R λ-=)(,两边取对数,即t t R λ-=)(ln 得λ)(ln t R t -=故可靠寿命25104.0)999.0ln()999.0(4=⨯-=-t 中位寿命7.17328104.0)5.0ln()5.0(4=⨯-=-t 特征寿命25000104.0)ln()(411=⨯-=---e e t4. 试比较分析下列四个系统的可靠度,设各单元的可靠度相同,均为R 0=0.99。
(1) 四个单元构成的串联系统(2) 四个单元构成的并联系统(3) 串并联系统(m=2,n=2)(4) 并串联系统(m=2,n=2)解:根据题意对四个系统分别计算其可靠度可得,(1)9606.099.099.099.099.04321=⨯⨯⨯==R R R R R(2)9999.001.001.001.001.01)1)(1)(1)(1(14321=⨯⨯⨯-=-----=R R R R R(3)9996.00199.00199.01)1)(1(14321=⨯-=---=R R R R R(4)9998.0)0001.01)(0001.01()]1)(1(1)][1)(1(1[4321=--=------=R R R R R 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相同元件的情况下,并联系统的可靠度最高,而串联系统的可靠度最低,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多使用并联系统。
五. 论述题1.论述如何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
解:通过分析可知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主要应从机器本身技术上和人员管理两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
在人的方面:(1)加强员工的思想修养、责任意识、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人的可靠性的根本环节。
通过专业技术培训,使员工有能力无差错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如对操作人员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一个差错可能会危及许多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从而树立为国家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认识到安全是相对的,而不安全是绝对的。
(2)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是杜绝人为差错的基本途径。
科学的管理机制应具备有效的防错和纠错能力,从而消除人的不可靠因素的影响。
(3)加强人员管理、改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解决实际困难。
把可靠性理论应用于人员管理,建立个人可靠性档案。
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把工作环境中的温度、照明、雨水、噪音对员工可靠性的影响减小到最低。
使员工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4)让员工了解工作对象的设计、制造缺陷及可靠性情况。
注意选择可靠性高且具有本质安全设计、具有维修性设计的产品,及时把使用信息反馈给生产厂家,促使他们改进设计和制造工艺,减少缺陷,提高可靠性。
(5)为了提高整个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使人机系统达到安全、高效、经济的目的,机要适合于人的生理要求以及操作者技术熟练是前提条件。
在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时,一方面要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更要顾及人的固有局限性。
在机的方面:一种是通过筛选排除不合格的元器件和工艺、材料等缺陷;另一种是通过改进设计而达到功能的增长。
常用的方法有:(1)将系统的复杂程度降至最低限度;(2)提高系统中的元器件、零部件的可靠性;(3)采用储备系统,即用一个或多个储备部件;(4)减额使用;(5)及时或定期地替换快到耗损期的元器件或部件。
2.论述故障树分析的步骤。
解:(1)确定所分析的系统,即确定系统所包括的内容及其边界范围。
(2)熟悉所分析的系统,指熟悉系统的整个情况,包括系统性能、运行情况、操作情况及各种重要参数等,必要时要画出工艺流程图及布置图。
(3)调查系统发生的事故,调查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同时调查本单位及外单位同类系统曾发生的所有事故。
(4)确定故障树的顶上事件,指所要分析的对象事件,将易于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
(5)调查与顶上事件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
(6)故障树作图,按建树原则,从顶上事件起,一层一层往下分析各自的直接原因事件,根据彼此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门连接上下层事件,直到所要求的分析深度,形成一株倒置的逻辑树形图,即故障树图。
(7)故障树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故障树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目的是分析该类事故的发生规律及特点,通过求取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找出控制事故的可行方案,并从故障树结构上、发生概率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以便按轻重缓急分别采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