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历年真题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历年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历年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历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人高考的全称是?A. 成人高等教育考试B. 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C. 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D. 成人高等教育统一考试答案:C2. 成人高考的考试时间通常是每年的几月份?A. 3月B. 6月C. 9月D. 12月答案:C3. 成人高考的报名条件是什么?A. 年满18周岁B. 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C. 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D. 以上都是答案:B4. 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有哪些?A. 语文、数学、英语B. 语文、数学、物理C. 语文、数学、化学D. 语文、数学、生物答案:A5. 成人高考的录取原则是什么?A. 择优录取B. 先到先得C. 抽签决定D. 随机分配答案:A6. 成人高考的考试形式是?A. 笔试B. 面试C. 笔试和面试D. 网络考试答案:A7. 成人高考的考试地点通常在哪里?A. 考生所在地B. 报考院校所在地C. 指定的考试中心D. 考生和院校协商确定答案:C8. 成人高考的考试分数如何计算?A. 各科目分数相加B. 各科目分数相乘C. 各科目分数取平均D. 各科目分数取最高答案:A9. 成人高考的考试合格标准是什么?A. 总分达到60分B. 总分达到70分C. 总分达到80分D. 总分达到90分答案:B10. 成人高考的考试通过率是多少?A. 10%B. 30%C. 50%D. 70%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成人高考的报名流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

答案: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缴费、打印准考证2. 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中,语文的总分是____分。

答案:1503. 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中,数学的总分是____分。

答案:1504. 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中,英语的总分是____分。

答案:1505. 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中,政治的总分是____分。

答案:100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成人高考的报名流程。

全国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人高考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个人学历B. 选拔优秀人才C. 促进社会公平D. 增强国家竞争力答案:A2. 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包括:A. 语文、数学、英语B. 物理、化学、生物C. 政治、历史、地理D. 体育、美术、音乐答案:A3. 成人高考的报名条件是:A. 年满18周岁B. 具有高中学历C. 有工作经验D. 通过资格审查答案:A4. 成人高考的考试时间通常在每年的:A. 3月B. 6月C. 9月D. 12月答案:C5. 成人高考的录取方式是:A. 根据考试成绩B. 根据面试成绩C. 根据推荐信D. 根据工作经验答案:A6. 成人高考的考试形式是:A. 闭卷B. 开卷C. 口试D. 实验操作答案:A7. 成人高考的考试地点通常设在:A. 高中学校B. 大学校园C. 社区中心D. 考试中心答案:D8. 成人高考的报名费用通常由:A. 个人承担B. 单位报销C. 政府补贴D. 社会赞助答案:A9. 成人高考的考试合格标准是:A. 总分达到60分B. 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C. 总分达到80分D. 单科成绩不低于60分答案:A10. 成人高考的考试范围通常包括:A. 课程大纲B. 教材内容C. 历年真题D. 时事政治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人高考的报名流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网上报名、资格审核、缴纳报名费2. 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中,__________是必考科目。

答案:语文3. 成人高考的考试形式为闭卷,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__________。

答案:所有题目4. 成人高考的考试地点通常设在__________,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答案:考试中心5. 成人高考的录取方式是__________,考生需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

答案:根据考试成绩6. 成人高考的考试合格标准是总分达到__________分。

成人高考历年真题数学试卷

成人高考历年真题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若函数f(x) = x^2 - 2x + 1在x=1处的导数为0,则f(x)在x=1处的切线斜率为()A. 1B. -1C. 0D. 不存在2. 下列各数中,不是无理数的是()A. √2B. πC. 0.1010010001…D. 2/33. 下列各对数中,等价的是()A. log2(4)和log4(16)B. log3(9)和log9(27)C. log5(25)和log25(625)D. log7(49)和log49(343)4. 若a,b,c成等差数列,且a+b+c=9,则b的值为()A. 3B. 6C. 9D. 125.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且A=2B,C=3B,则B的度数为()A. 30°B. 45°C. 60°D. 90°6.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则第10项为()A. 59049B. 19683C. 19628D. 590487. 若函数f(x) = x^3 - 3x + 1在x=1处的二阶导数为0,则f(x)在x=1处的拐点为()A. (1, -1)B. (1, 0)C. (1, 1)D. (1, -3)8. 已知a,b,c成等差数列,且a^2 + b^2 + c^2 = 36,则a+b+c的值为()A. 6B. 9C. 12D. 189. 若直线y=2x+1与圆x^2 + y^2 = 4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A. 1B. 2C. 3D. 410. 若函数f(x) = |x|在x=0处的导数不存在,则f(x)在x=0处的切线斜率为()A. 0B. 1C. -1D. 不存在11.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则第n项为()A. 2n+1B. 2n-1C. 2n+2D. 2n-212. 若函数f(x) = x^2 + 2x + 1在x=1处的导数为0,则f(x)在x=1处的切线方程为()A. y=0B. y=1C. y=2D. y=313.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1/2,则第5项为()A. 16B. 8C. 4D. 214. 若函数f(x) = (x-1)^2在x=1处的导数为0,则f(x)在x=1处的切线方程为()A. y=0B. y=1C. y=2D. y=315. 若函数f(x) = x^3 - 3x + 1在x=1处的导数为0,则f(x)在x=1处的切线斜率为()A. 1B. -1C. 0D. 不存在16.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则第n项为()A. 2n+1B. 2n-1C. 2n+2D. 2n-217. 若函数f(x) = |x|在x=0处的导数不存在,则f(x)在x=0处的切线斜率为()A. 0B. 1C. -1D. 不存在18.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则第10项为()A. 59049B. 19683C. 19628D. 5904819. 若函数f(x) = x^2 + 2x + 1在x=1处的导数为0,则f(x)在x=1处的切线方程为()A. y=0B. y=1C. y=2D. y=320. 若函数f(x) = (x-1)^2在x=1处的导数为0,则f(x)在x=1处的切线方程为()A. y=0B. y=1C. y=2D. y=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1. 若函数f(x) = x^3 - 3x + 1在x=1处的导数为0,则f(x)在x=1处的二阶导数为______。

成人高考历年真题西北大学出版社

成人高考历年真题西北大学出版社

成人高考历年真题西北大学出版社一、(24 分,每小题 4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语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恶心厌恶恶贯满盈B.模型模样模棱两可C.剥削瘦削削足适履D.荷花荷载荷枪实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胫而走旁证博引即往开来B.鞭辟入里变本加厉瑕瑜互见C.轻歌曼舞始作俑者一愁莫展D.以逸代劳谈笑风生变换莫测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地球生物圈是自然界经过长期__形成的, 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②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 毕业证的获得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③舟曲地区多处山洪__, 空前的泥石流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A.演化终止暴发 B.演化中止爆发C.变化终止爆发 D.变化中止暴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毕业后,同学们虽然天各一方,不能常常见面,但是一直都藕断丝连,彼此牵挂。

B.老师强调,班委成员之间要注意团结协作,要在分庭抗礼中共同推动班集体发展。

C.竞争对手的公司成立较晚,却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

D.在这次国际杂技邀请赛中,中国队参赛选手又拿出了不少令观众拍案叫绝的作品。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在交通位置路口设置了“非机动车禁驶区”,机动车就可以免收非机动车干扰,从而加快行驶速度。

B.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人类走出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困境的重要选择。

C.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的枷锁。

D.为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进驻本市高科技园区企业,市政府相关部门将为此类人才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政策。

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或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

果然,稍微过了一会,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就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历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人高考的全称是:A. 成人高等教育考试B. 成人大学入学考试C. 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D. 成人高等教育水平测试答案:C2. 成人高考的报名条件之一是:A. 年满18周岁B. 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力C. 必须是在职人员D. 必须有工作经验答案:B3. 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一般包括:A. 语文、数学、英语B. 政治、历史、地理C. 物理、化学、生物D. 以上都是答案:A4. 成人高考的考试时间通常安排在:A. 每年的3月B. 每年的6月C. 每年的9月D. 每年的12月答案:C5. 成人高考的录取方式是:A. 根据考试成绩直接录取B. 根据考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综合录取C. 根据面试成绩录取D. 根据推荐免试录取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成人高考的报名通常在考试前的______个月开始。

答案:37. 成人高考的考试形式主要有______和______两种。

答案:笔试、机考8. 成人高考的考试内容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部分。

答案: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能力9. 成人高考的录取分数线由______确定。

答案:各地教育考试院10. 成人高考的学历层次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成人高考的特点。

答案:成人高考是针对成年人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其特点包括:报名条件相对宽松,考试时间灵活,考试形式多样,学历层次丰富,适合在职人员等。

12. 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主要区别在于:成人高考主要面向成年人,报名条件相对宽松,考试时间通常在每年的9月,而普通高考面向高中毕业生,考试时间通常在每年的6月。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3. 论述成人高考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成人高考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成年人提供了继续教育和提升学历的机会。

往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往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往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成人高考,又称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是中国为满足广大成年人继续教育需求而设立的一种考试方式。

它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往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查暗访B. 急中生智C. 甘之如饴D. 一愁莫展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从不轻易下决定。

B. 他们俩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

C. 他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 他因为身体不适,所以对这次活动不闻不问。

答案:C二、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故乡的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在故乡,秋天的田野里,金黄的稻谷像一片片金色的海洋。

农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收割着一年的希望。

故乡的秋天,也是多彩的季节。

枫叶红了,像火一样燃烧在山坡上;银杏叶黄了,像金子一样铺满了小路。

走在这样的小路上,你会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和谐。

故乡的秋天,更是思念的季节。

远方的游子,望着天空中南飞的大雁,心中不禁涌起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问题:1. 文章中描述了故乡秋天的哪些特点?答案:故乡秋天的特点包括收获、多彩和思念。

2. 文章中提到的“金黄的稻谷”象征着什么?答案:“金黄的稻谷”象征着农人们一年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喜悦。

3.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的“南飞的大雁”有什么含义?答案:“南飞的大雁”象征着远方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作文(5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参考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不例外。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用我的双手去治愈病人,给他们带去健康和希望。

在我的心中,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不仅需要有精湛的医术,更需要有一颗仁爱的心。

记得小时候,我因为一次意外受伤,被送到了医院。

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医生。

河南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河南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河南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人高考的全称是:A. 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B. 河南省成人高考C. 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D. 河南省成人教育考试答案:A2. 成人高考的报名条件包括以下哪项?A. 必须具有高中学历B. 必须具有大专学历C. 必须年满18周岁D. 必须具有本科学历答案:C3. 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一般包括:A. 语文、数学、英语B. 政治、历史、地理C. 物理、化学、生物D. 语文、数学、物理答案:A4. 成人高考的录取原则是:A. 先到先得B. 择优录取C. 随机录取D. 平等录取5. 成人高考的报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答案:B6. 成人高考的考试时间通常在每年的:A. 3月B. 6月C. 9月D. 12月答案:C7. 成人高考的考试形式是:A. 笔试B. 口试C. 笔试和口试D. 网络考试答案:A8. 成人高考的考试地点一般设在:A. 高中学校B. 大学C. 成人教育中心D. 职业学校答案:C9. 成人高考的考试结果通常在考试结束后多久公布?B. 1个月C. 3个月D. 6个月答案:B10. 成人高考的录取通知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发放?A. 邮件B. 短信C. 电话D. 网络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成人高考的报名流程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网上预报名B. 现场确认C. 缴纳报名费D. 领取准考证答案:ABCD2. 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中,以下哪些科目是必考的?A. 语文B. 数学C. 英语D. 政治答案:ABC3. 成人高考的考试形式可能包括以下哪些?A. 笔试B. 口试C. 实验操作D. 网络考试答案:AB4. 成人高考的报名条件中,以下哪些是必须满足的?A. 年满18周岁B. 具有高中学历C. 具有大专学历D. 具有本科学历答案:AB5. 成人高考的录取结果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查询?A. 电话B. 短信C. 网络D. 邮件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成人高考报名时必须提供身份证明。

历年真题成人高考语文试卷

历年真题成人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红颜薄命(hóng yán bó mìng)B. 神秘莫测(shén mì mò cè)C.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D.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答案:C解析:A项中“颜”应读yán;B项中“莫”应读mò;D项中“魄”应读pò。

只有C项读音正确。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在会议上发表了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

B. 我们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C. 我最近一直在学习英语,希望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D. 他把这件事情处理得非常得当。

答案:A解析:A项句子结构完整,语义通顺;B项中“取得很好的成绩”语义重复;C项中“希望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应改为“希望能取得好成绩”;D项中“处理得非常得当”语义重复。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人工智能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担忧。

有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导致失业问题加剧。

事实上,人工智能确实在某些领域取代了人类的工作,如制造业、客服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会完全取代人类。

相反,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还有人担心,人工智能的普及会加剧贫富差距。

确实,人工智能的普及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可能导致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然而,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地区差距。

此外,人工智能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伦理问题。

例如,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是否公正、透明?如何确保人工智能在处理数据时保护个人隐私?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语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恶心厌恶恶贯满盈B.模型模样模棱两可C.剥削瘦削削足适履D.荷花荷载荷枪实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胫而走旁证博引即往开来B.鞭辟入里变本加厉瑕瑜互见C.轻歌曼舞始作俑者一愁莫展D.以逸代劳谈笑风生变换莫测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地球生物圈是自然界经过长期__形成的,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②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毕业证的获得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③舟曲地区多处山洪__,空前的泥石流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A.演化终止暴发B.演化中止爆发C.变化终止爆发D.变化中止暴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毕业后,同学们虽然天各一方,不能常常见面,但是一直都藕断丝连,彼此牵挂。

B.老师强调,班委成员之间要注意团结协作,要在分庭抗礼中共同推动班集体发展。

C.竞争对手的公司成立较晚,却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

D.在这次国际杂技邀请赛中,中国队参赛选手又拿出了不少令观众拍案叫绝的作品。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在交通位置路口设置了“非机动车禁驶区”,机动车就可以免收非机动车干扰,从而加快行驶速度。

B.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人类走出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困境的重要选择。

C.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的枷锁。

D.为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进驻本市高科技园区企业,市政府相关部门将为此类人才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政策。

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或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

果然,稍微过了一会,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就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①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②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光亮③射得人眼睛发痛④我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个地方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③①D.①④②③二、(16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陆龟蒙《冶家子言》中说:“吾祖始铸玉器,岁东作必大售。

”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售很大。

有意思的是,文中的“东作”译为“春耕生产”。

其实,不仅仅“东作”是“春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这个方位词总是与“春”这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春风”就总是被说成是“东风”,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还有“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更有“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等,简直就是东风的解释了。

为什么在中国“东”这个方位词总是可以替换“春”这个季节词?这是中国的季风气候使然。

简单地说,春夏来临,太阳很快地把热容量小的大陆晒热,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气压变低;海洋由于热容量大,升温较慢,与同一时段的大陆比,海洋上气压相对高,因此海洋上的空气向大陆流动。

秋冬以后,这个过程正好相反,所谓季风就是指这样一年中方向有规律转变的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大范围的空气流动。

中国的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

春天,有季风从东面或东南而来,因此,东风也就可以包含春风的意思。

但是仅仅这样说,还忽略了一个问题。

因为东西南北这些地理方位词,都关涉到叙述者的位置。

对有的人而言是东,但对于另外的人来说确实西,南北亦然。

对中国东部,尤其是中原地区而言,春天的风是从东面或东南面的大海吹来的,但是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季风或从西南的印度洋吹来,或从西北的北冰洋和大西洋吹来,因为春风就不应该是东风。

另外,东南季风势力有限,只能吹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此线以西,春风也都与东无关。

东南季风吹到的内陆最深处,正是中国的农牧分界线。

由此的视角就成了全中国的视角,并影响到中国人称春风为东风。

在语言中,凡是涉及地理方位的词,都有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以谁的视角叙述,谁的视角方位词流行,就看谁的影响力大。

7.阅读第一段文字,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陆龟蒙将“东作”注释为“春耕生产”,这表明中国古代很重视农业生产。

B.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东”与“春”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C.作者列举中国古代诗词的例子意在表明,“东风”常常可以指代“春风”。

D.“东风随春归”意思是东风随春天而至,所以作者说可以用东风解释春风。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海洋的热容量总是比陆地大,所以空气总要从海洋流向陆地。

B.从总体来看,中国的气候受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的影响很大。

C.东南西北等地理方位的具体确认,是能过叙述者的位置来确定的。

D.在中国,大兴安岭、阴山及冈底斯山等,是有标志意义的地理名词。

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方位词“东”总是与季节词“春”互相替代,这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

B.亚洲内陆和太平洋在热容量上的差异,使中国的东南季风出现在春夏期间。

C.在古代中国,如果不掌握主导话语权,东南西北的方位指代就没办法明确。

D.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农耕民族的文化逐步成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10.对于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的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自然界的东南季风是中国境内春风的来源之一。

B.中原在地域辽阔的中国,长久拥有主导话语权。

C.西南季风以及西北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微乎其微。

D.受农耕文化以及气候的影响,“东风”的评选活动比较广泛。

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想起她很突然,当时我正在外地,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好不容易能够停下来吃一顿悠闲的晚餐。

闹哄哄的餐厅里,服务生们来来去去,端水送饭,仿佛是因为忙碌,他们的表情都显得既紧张又机械。

很快,一位小伙子给我端来了饭菜;我对他友好地点了点头,说了一声“谢谢”。

小伙子愣了愣,随即又朝我憨厚地笑了一笑,轻快地去忙他的了。

我的心情也变得轻快起来,也就是在那时,她仿佛就隔着一桌又一桌的人、隔着20年的时间走了过来。

她是我的同学李昕的母亲,我们只有过一面之缘。

那次开家长会,来了五六十位家长,我们几个女生负责接待。

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实在不懂得如何接待大人,只是把家长迎进来、让座位、倒茶水,稍有空闲,便凑在一起交头接耳、传递新闻。

我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条是“李昕的妈妈是北京人,说话和咱们不一样,特别好听”。

我顺着她们的指点看过去:那是一位身材高挑的女性,衣着和发式都很普通,容貌也算不上漂亮。

不过,她坐在那里就是显得与众不同,她偏偏没有说话,正在认真倾听另一位家长的高谈阔论。

我们用幼稚的眼光结合自己掌握的词汇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所以家长中,李昕的妈妈最有风度。

有一个女生倒水回来,脸颊红红的,她急切地问道:“你们猜,我倒水时,李昕的妈妈说什么?”还不等我们猜,她就迫不及待地补充说:“李昕的妈妈说,谢谢。

”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20年前,在那样一个边远的小县城,我们当中有谁用过、听见过“谢谢”?没有。

有谁仅仅为倒一点点水这样的小事情说过“谢谢”。

当然更没有。

这在当时的我们听起来,是一个多么新鲜、多么温暖的词语啊!醒过神儿来,女生们的倒水热情空前高涨,大家都争着抢着去拿壶。

另一个女生回来报告说:“是呀,我听见了,李昕的妈妈说:谢谢。

”那是一个面色苍白的女生,激动使她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一脸的害羞表情。

等轮到我了,我忽然变得心跳得厉害。

李昕妈妈面前的水杯已经满了,我听见她轻轻地说了一句:“不用了。

”但我还是坚持着往里倒了一点儿,好在也没有溢出来。

我清晰地听见她说:“谢谢。

”我的脸“腾”地一下子红了,摇摇头就匆匆走开了——那时,我还不会客气说“不客气”。

那次家长会后,瘦瘦高高的李昕成了我们女生羡慕的对象。

大家都在想,他的家庭应该是怎样的幸福啊!20年过去了,曾经窃窃私语的女孩子们大概都已经为人母了,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像我现在一样,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回想起那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女性,但是,我知道,她们和我一样,从那时起,就在学着使用那个词语,学着使用那一类“有温度的词语”。

的确,词语是有温度的,就像我每每经历的一样,这是我人生中至深的体味。

11.文章从自己在外地的一次晚餐经历写起,有什么作用?(6分)12.文中说,“李昕的妈妈最有风度”,如何理解这句话中“风度”一词的含意?(6分)13.结合文意,概括作者对“有温度的词语”认识的三个阶段。

(6分)14.联系社会生活,说说“有温度的词语”有哪些方面的功用。

(7分)四、(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②束③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

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阗。

”予愠为戏。

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④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注】①小奚:这里指小书童。

②木简:木板。

③束:捆绑。

下文的两个“束”是名词。

为“绳索”之意。

④牡下:上锁。

牡,门闩,锁簧。

1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6.根据文意,渡者“熟视小奚”,注意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作出“速进则阖”的推测?(6分)17.作者反思渡者的话,得出了怎样的结论?(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

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8.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早梅特点的?(5分)19.诗人咏早梅,寄托了怎样的情感?(4分)五、作文(60分)20.选择,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面对。

我们一次一次做出选择,也就意味着一次一次接受生活的邀请,见证生活的丰富与厚重。

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60分)2011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评分参考一、(24分,每小题4分)1.C 2.B 3.A 4.D 5.C 6.C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4分,共16分)7.C 8.A 9.B 10.C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11.(6分)(1)引出下文对二十年前经历的回忆。

(2)表明“谢谢”一类的词语经人以温暖。

(3)与结尾的“至深”呼应,表明体味的真实性。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2.(6分)虽然外表平常普通,但其言行举止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优雅气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