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度上期九年级语文单元练习题(第六单元)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o(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阳夏(ji6) 色挠(rao) 倾颓(tuf) 行阵和睦(hang)B.存恤(xu) 麾下(hui) 间令(jian) 以数谏故(shu6)C.崩殂(cu) 羌管(qiang) 逋戍(df) 以头抢地(qiang)D.帝胄( zhou) 神稷(ji) 驽钝(nu) 陟罚臧否(f6u)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6分)(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凡三往,乃见( )(3)挟天子而令诸侯( ) (4)皆刑其长吏( )(5)置人所罾鱼腹中( ) (6)吴广以为然(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准确的是( )(2分)A.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B.五十弦翻/塞外声C.塞下/秋来/风景异D.肠断/白藏洲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A.得鱼腹中书乃丹书帛日“陈胜王”B.愿陛下亲之信之时人莫之许也C.皆次当行之次所旁丛祠中D.谓为信然谓唐雎日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6分)(1)抑亦人谋也古义:--今义:一(2)遂用猖蹶’古义:____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___今义:一(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____今义:一6.用原文句子填空或根据要求填空。
(7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
(2)-二一,一--,沙场秋点兵。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_。
(4)《陈涉世家》选自____(朝代)历史学家____的巨著____,它记载了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历史事实。
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鲁迅称它是“____________。
(5)唐雎是战国时期“____”这类人的典型代表。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全卷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42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探看(kàn)绮户(qǐ)婵娟(chán)隳突(huī)B.弛然(chí)顿踣(bï)抵当(dàng)挛豌(1uán)C.汤熨(wâi)腠理(cîu)孀妻(shuāng)箕畚(běn)D.迂回(yū)泾流(jīng)魁父(kuí)莅临(lì)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5分)(1)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河曲智叟亡以应。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中的意思。
(14分)百川灌.河()望洋..向若()惩.山北之塞()毕.力平险()是以无请.()去.死肌()死者相藉.()熙熙..而乐()以尽吾齿.()弛然..而卧()岁赋.其二()司命之所属.()出入之迂.也()欣然..自喜()4.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4分)备选成语:卧薪尝胆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锲而不舍悬梁刺股艰苦卓绝直言不讳坚持不懈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__________;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__________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
执着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_,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5.默写古诗文。
(17分)⑴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⑶蓬山此去无多_______________。
⑷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⑹,。
小园香径独徘徊。
⑺《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雄浑风光的名句是,。
⑻李商隐的《无题》中用双关语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后人又用它表现奉献精神,这二句是,。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精选3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精选3篇)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精选篇1)一、( 16 分)1 .( 1 )大漠孤烟直(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3 )月有阴晴圆缺( 4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 )示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2 . 只要少拿一些,你的手就能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答案要体现出“知足”的意思来,如答成“松开手”、“放开手”之类的,皆不给分。
)3 . ( 1 )鲁达(鲁智深、鲁提辖、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等 ( 2 )C4 .( 1 )示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 2 )反映了原始时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严重威胁和人类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二、( 44 分)(一) 5 .( 1 )注入 ( 2 )面向,朝向 ( 3 )旋转,掉转 ( 4 )认为……轻6 .( 1 )(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 2 )“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7 .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或: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二) 8 . ( 1 ) 苦于 ( 2 ) 赞同 ( 3 ) 挑 ( 4 ) 同“无”,没有 ( 4 分,意思对即可,每小题各 1 分)9 . C :代词,他的(且:①将要②况且;以:①凭②连词,来;之:①助词②代词)( 2 分)10 .( 1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 2 分) ( 2 )你太不聪明了 ! (2 分 )11 .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
( 答全两点得 2 分;如只答出一点,但能说透彻,也可得 2 分;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得 1 分,言之有理且有新意,得 2 分。
)(三) 12 .( 4 分)( 1 )疾病 ( 2 )计议,商量,谋划13 .( 2 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银锭.(dìnɡ) 逞.办(chěnɡ) 迸.射(bèng) 唯.唯连声(wéi)B.会.稽(kuài) 麈.尾(zhǔ) 勾.当(ɡòu) 强聒.不舍(guō)C.怨怅.(chànɡ) 银箸.(zhù) 窥.望(kuī) 箪.食壶浆(dān)D.戗.金(qiànɡ) 行.货(hánɡ) 喧.嚷(xuān) 顿开茅塞.(sāi)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威慑吹嘘尴尬面面厮觑B.砒霜溺爱嗔怒不省人事C.拜谒倒坍陨落芳草凄凄D.愧赧亵渎惬意如雷贯耳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
志愿者们的故事,他们因为不同的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A.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C.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D.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今年5月,德国的52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对于学过的语文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辍耕(chuò) 阳夏(jiǎ) 往往语(yǔ) 鱼腹(fù)B.怫然(fú) 抢地(qiǎng) 休祲(jìn) 缟素(gǎo)C.倾颓(tuí) 存恤(xù) 崩殂(cú) 驽钝(nǔ)D.卑鄙(bǐ) 陛下(bì) 夙夜(sù) 斟酌(zhēn)2.下列词语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会天大雨,道不通(适逢,恰巧遇到)/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一齐)B.请广于君(扩充)/寡人谕矣(明白,懂得)C.隆中对(文体的一种)/度德量力(衡量)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时)/咨诹善道(询问)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扶苏以数谏故B.为天下唱C.欲信大义于天下D.自董卓已来4.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2分)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B.楚人怜之C.长跪而谢之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5.在括号内补出原文省略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1)此诚不可与( )争锋 (2)(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君与( )俱来 (4)悉以( )咨之A.(1)之 (2)陈胜 (3)之 (4)之B.(1)此 (2)陈胜 (3)之 (4)之C.(1)之 (2)众人 (3)之 (4)之D.(1)之 (2)陈胜 (3)我 (4)之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①然足下卜之鬼乎②吴广以为然B.①项燕为楚将,数有功②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C.①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②百姓多闻其贤D.①扶苏以数谏故②故五月渡泸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陈涉世家》选自《史记》,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麾下(huī)裨补(bì) 唐睢(suí) 忿恚尉(guī)B、怫然(fú) 徒跣(xiǎn)休祲(jìn) 咨诹(zōu)C、诣(zhí) 汉沔(miǎn)帝室之胄(wèi) 白蘋州(pín)D、崩殂(jū)陟罚(zhì) 臧否(zāng fǒ)舴艋(zé měng)2、下列各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豪杰并起妄自菲薄三顾矛庐作奸犯科B、不毛之地开张圣听水落石出失道寡助C、计日而待由是感激凤夜忧叹去国怀乡D、讳疾忌医引喻失意峰回路转不以臣卑鄙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B、发闾左適戍渔阳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D、恢弘志士之气4、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2分)A、躬耕(亲自) 会挽雕弓(定将)B、休祲(吉祥) 皆次当行(编次)C、间令(私自、偷着)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D、怅恨(失望) 长跪而谢(道歉)5、下列加线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A、置人年罾鱼腹中。
B、侍中侍郎敦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C、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固以怪之矣。
6、下面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陈涉世家》选自编年体史书《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
C、《隆中对》选自《三国志》,是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历史的纪传体国别史书。
D、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字飞卿,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
7、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8、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课堂目标教学实验检测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书札()锒铛入狱()负债累累()热zhmg () d 6()思竭虑一鼓zu b气)2、默写或按要求填空。
(5分)①___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②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刚发行的《祝福祖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由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的。
B •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南宁市社会福利院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接待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
D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4、走近名著。
(4分)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好事情”,大家都用讥笑的口气说他;那个快乐的军人妻子,叫他“石灰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和“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_ 。
(2分)(2)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请概括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件事。
(2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6分)①假如你的班级正在举行“我爱家乡”主题实践活动,其中一项内容是为承德设计一张城市名片。
请你仿照示例,从“历史名城、名人故里、旅游胜地、美食之乡”这四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设计一张介绍承德的“名片”(句式不作要求,60字以内)。
(4分)示例:[名片正面]历史名城一一西安[名片背面]兵马俑见证历史变迁,大雁塔目睹王朝兴替,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浸润着这座千年古都。
[名片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省彭州市九年级语文上期单元练习题(第六单元)

四川省彭州市2007-2008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期单元练习题(第六单元)一、选择题:(14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shù)谏故,上使外将.(jiàng)兵 B.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 áng)地尔C.王.(wáng)侯将相.(xiàng)宁有种乎 D.怀怒未发休祲.(jīn)降于天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3.下列古词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
B.天下苦秦久矣。
C.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隆中对》作者陈寿,晋朝史学家,字承祚,集合三国官吏著作《三国志》。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5.选择词义茬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抱恨.终天B.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后值倾.覆樯倾.楫摧D.不宜妄自菲薄.薄.暮冥冥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7.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州市2007——2008年度上期九年级语文单元练习题(第六单元)一、选择题:(14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shù)谏故,上使外将.(jiàng)兵 B.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áng)地尔C.王.(wáng)侯将相.(xiàng)宁有种乎 D.怀怒未发休祲.(jīn)降于天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3.下列古词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
B.天下苦秦久矣。
C.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隆中对》作者陈寿,晋朝史学家,字承祚,集合三国官吏著作《三国志》。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5.选择词义茬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抱恨.终天B.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后值倾.覆樯倾.楫摧D.不宜妄自菲薄.薄.暮冥冥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7.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二、填空题。
(9分)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分)(1)《出师表》中描写诸葛亮生活志趣的句子是,。
(2)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有感于《出师表》中作者的耿耿忠心,写下的诗句是,。
(3)只恐双溪舴艋舟,。
(4)了却君王天下事,。
!2.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来形容。
(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1分)3.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2分)4.照例句及要求仿写:(2分)例句:每一个人都应该有高尚的理想和科学的信仰。
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大厦的支柱。
仿写划线句三、阅读题:(36分)(一) (10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本字(3分)①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________通________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________通________③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________通________2.下列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会天大雨,道不通会:正赶上 B.失期,法皆斩法:按法律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亡:逃走 D.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威吓3.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原因是(用文中句子回答):①_____________ _____;②(2分)4.陈胜、吴广认为能使人们响应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5.对陈胜、吴广采用“鱼腹藏书”、“篝火狐呜”等办法的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1分)A.卜封的人要他们“卜之鬼”,于是就照着做了。
B.这样做增加了神秘感,使大家认为鬼神都在帮助陈胜,增强了信心。
C.借以在群众中树立“大楚兴、陈胜王”的信念和起义队伍的威信,表现了陈胜、吴广的组织才能。
D.为了制造革命舆论,争取群众的支持,表现了陈胜、吴广的组织才能。
6.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的意思理解准确的是()(1分)A.现在逃跑是死,起义是死,一起等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等待死期,为国家而死可以吗?C.今天就要死了,发动起义也是死,坐着等死,不如为国家大事而死啊!D.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7.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1分)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二) 害群之马 (13分)黄帝将见①大(taì)隗(wěi)②乎具茨③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④焉,曰:“若⑤知具茨之山乎?”曰:“然⑥。
”“若知大隗之所存⑦乎?”曰:“然。
”黄帝曰:“异哉⑧小童!非徒⑨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请问为天下⑩。
”小童辞⑾。
黄帝又问。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⑿?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qǐ)首⒀,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见:拜访。
②大隗:传说中的神名。
③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
④涂:同“途”。
即路。
⑤若:你。
⑥然:是的。
表应答。
⑦所存:所在的地方。
⑧异哉:了不起啊。
异:不寻常。
⑨非徒:不但,不只。
⑩为天下:治理天下。
⑾辞:谢绝。
⑿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还有什么两样吗?奚,何。
以,因。
异,不同。
乎,于,相当于“与”、“跟”。
⒀稽首:叩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 (2)问涂.焉( )(3)亦去其害马者而已..( )..( ) (4)黄帝再拜稽首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译文:3.用简炼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2分)答:4.牧童认为如何治理天下?(2分)答:5.源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害群之马”,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是(2分)6.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马?请举1~2个例子。
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害群之马?(3分)答:(三)(6分)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
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谓②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
若嗣(sì)子④可辅,辅之;如其子不才,君可自取⑤。
”亮涕泣曰:“臣敢竭⑥股肱(gōng)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⑨后主曰:“汝之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病笃:病重。
②谓:对……说。
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
④嗣子:此指刘禅。
嗣,继承。
⑤君可自取:您可以取而代之,即自己做皇帝。
⑥竭:用尽。
⑦股:大腿。
肱:自肩至肘的部分。
股肱:用以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
⑨敕:告诫,嘱咐。
⑩事:侍奉。
1、翻译句子。
(2分)“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译文:2、请用一个历来为人们称赞诸葛亮的成语,来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物的高风亮节:(2分)。
3、《出师表》一文中有“深追先帝遗诏”句,请写出刘备给后主遗诏中的一句名言:,。
(2分)(四)今夜看萤去(9分)(1)很久没有看到萤火虫了。
(2)那天深夜,专程到台北一处荒郊看萤。
时间已过子夜,沿着中央印刷厂边的小路,直入山径。
路穷之处,星月无辉,而水声潺潺;忽然见,一只萤火虫从草丛里飞了出来,接着两只,三只……尽管没有群萤乱飞的盛况,但看着那翩翩舞姿,就足以动人心怀。
(3)小时候住在台中近郊,有一条羊肠小径,两侧高高低低丛生着含羞草,再远处则是田畴和杂林。
每当夏夜,总是萤火纷飞,有时候甚至还热闹成一片。
它会停在衣服上、头发间,虽然只是那一小点光亮,却让人仿佛有了一灯相照的感觉。
杜甫写萤,总喜欢强调流萤沾衣,因而有“帘疏巧入坐人衣”,“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之句。
他所珍惜的,大概就是流萤沾衣、慰我寂寥的会心之感。
(4)因此,看萤让人觉得温暖。
仿佛暗夜的漆黑里,小小的山精水灵打着一盏迎迓①的风灯,不管路是多么的黑,也能让人宽慰。
(5)除了这种喜悦温暖外,萤的舞姿业最让人流连。
它随着气流舞动,时而舒缓如一个定点,时而忽高忽低地起伏。
梁简文帝的诗句:“腾空类星陨,拂木若花生。
”前句说萤光的急舞,后句说萤火的繁华,只是现在的流萤已稀,再难有如此盛况了。
(6)看萤还可以与它一同玩耍,可以慢慢地向它靠近,伸出手掌,让它停在掌心,珍惜刹那的邂逅;或者像古代书本上所说的,闺秀人家用纨扇②和萤共玩。
纨扇戏萤,如同人萤共舞,那是古典的另一种曼妙。
(7)每个人都喜欢萤火虫,它娴静、舒缓,点缀着夏夜的童心与浪漫。
以前萤多,入夜辄见此起彼伏,与萤共玩,曾是美好回忆的一部分。
老人们都说萤是腐草所化,以露水为食,因而它弱质慧心。
想着这些说法,都觉得对萤应该格外地体贴善待。
只是现今流萤日稀,都市的小孩少了萤火虫的童年,那会是多么大的一场遗憾。
(8)于是,我看萤去。
走过没有路灯的小山径,它打着小灯将我迎接,而我会晤到的,不仅是那闪烁的点点星星,而且是一大片重新再来的童年!(作者:南方朔选自《中学生阅读》)注释:①迎迓:(yà)迎接。
②纨扇:用细绢制成的团扇。
1.请用概括性的语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答:2.品读第(7)段中的画线句“每个人都喜欢萤火虫,它娴静、舒缓,点缀着夏夜的童心与浪漫”。
说说它好在哪里。
(3分)答:3.作者在第(7)段的结尾处感叹“只是现今流萤日稀,都市的小孩少了萤火虫的童年,那会是多么大的一场遗憾。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
(3分)答:四、作文:(40分)“消费”是曰常生活重要的一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