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保健措施论文

合集下载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论文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论文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论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

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区老年人健康现状(一)生理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

(二)心理健康问题老年人在退休后,生活方式和社交圈子发生了较大变化,容易产生孤独、失落、焦虑等不良情绪。

此外,由于身体疾病的困扰和对死亡的恐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健康知识缺乏许多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有限,缺乏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

在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健康状况。

三、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一)提高健康意识通过健康教育,让老年人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主动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三)降低医疗成本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老年人患病的风险,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教育可以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内容(一)疾病预防知识向老年人普及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让老年人了解疾病的危害,提高预防意识。

(二)饮食营养知识指导老年人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强调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三)运动保健知识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他们的运动方案,如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

老人医学专业范例论文

老人医学专业范例论文

老人医学专业范例论文老年人是人类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医疗保健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老人医学专业主要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制定适合老年人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案。

本文将以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为例,探讨老人医学专业的研究内容和应用。

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据统计,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中有近一半患有高血压,而心脏病和中风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因此,老人医学专业需要研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动脉壁弹性降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这些变化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

此外,老年人的心肌功能下降,心脏收缩力减弱,心脏的耐受性下降,这些变化造成心脏病的易患性增加。

老人医学专业需要深入研究这些变化的机制,有助于制定针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也需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目前,老年人常用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压监测和血液检测等。

然而,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和多药治疗的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

老人医学专业需要研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提出适合老年人的诊断标准和技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也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目前,老年人常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然而,老年人由于多种原因,如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调节等,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老人医学专业需要研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制定适合老年人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护理是老人医学专业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老年人由于身体和认知功能的下降,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来保护他们的健康。

例如,老年人需要控制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的管理,饮食上需要适当的限制和调整。

老年人营养与合理化健康指导论文

老年人营养与合理化健康指导论文

老年人营养与合理化健康指导的对策建议
针对老年人营养和健康指导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 议。
首先,需要针对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营养和健康指导方案,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饮 食习惯、营养需求等特点进行指导。其次,需要加强老 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 自我保健能力,引导老年人主动接受健康指导。最后, 应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关怀,不仅关注身体健康,也要改 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戒烟限酒
鼓励老年人戒烟限酒,以减少对身体的损害和慢 性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健康指导的实施方法
个性化指导
定期评估
针对老年人的不同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个 性化的健康指导计划,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定期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行为进行评 估,以便及时调整指导计划。
多学科协作
社区与家庭支持
老年人健康指导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医生 、护士、营养师、运动教练等。
通过社区和家庭的支持,为老年人提供更好 的健康指导服务,包括开展健康讲座、提供 健康咨询等。
04
营养与健康指导在老年人中的应用
营养与健康指导在老年人中的应用现状
老年人群的营养需求
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衰退,对营养的需求发生变化,特别需要关注蛋白质、 钙、铁、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
健康指导的必要性
老年人面临多种健康问题,如慢性病、骨质疏松、心理压力等,合理的营养 与健康指导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生活质量、延缓衰老。
政策支持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政府对老年人营养与健康问 题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老年人提供 更好的营养与健康指导服务。
科研进展
针对老年人营养与健康指导的研究不断深入,科研技术 的不断发展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指导方 案。

老年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怎么写

老年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怎么写

老年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怎么写目前我国老年护理领域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给老年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老年护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老年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浅谈老年痴呆的护理》摘要:提高老年痴呆(A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痴呆的进程。

针对患者的特殊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阿尔茨海默病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4~2011年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41例,年龄58~80岁的老人,其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9岁。

1.2临床表现1.2.1早期表现早期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性格改变,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不注重仪表,多、固执,焦、易激惹。

早期记忆障碍为突出症状,短期记忆和记忆保持障碍为主要表现,一般健忘和顺行性遗忘。

患者常丢三拉四,随做随忘,进而远期记忆也逐渐受累,记不清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记不住自己的经历和出生年月。

睡眠障碍,可出现睡眠节律紊乱或颠倒。

1.2.2中期表现近记忆力明显下降,远记忆力也受损,但瞬间记忆力受损较晚。

定向力出现障碍。

抽象思维,如概括,推理,判断计算等智力活动也明显减退。

思维失去条理性,思维内容贫乏,行为变笨,控制能力下降,出现性犯罪、偷窃等行为。

对外界事物常做出错误判断,极易出现妄想。

1.2.3晚期表现记忆力、定向力丧失,个人生活能力丧失,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严重受损,最终发展为失语。

动作刻板,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最终死于感染、衰竭。

2护理2.1生活护理病房清洁、安静、舒适、安全,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关心体贴,可使患者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

护士要细心观察,如发现精神症状或躯体并发症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此外,耐心细致的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病室和床要有明显的标志,病室要挂日历和闹钟,让他们知道每天看时间,要不断强化告知时间和应做的事,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老年人常患病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老年人常患病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老年人常患病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老年人常患病的临床护理模式分析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疾病防治重点由感染、传染性及营养不良性疾病转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卫生管理模式从疾病治疗转型为重视预防保健的全程健康管理。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可及、连续、综合的社区护理成为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解欧阳路街道中老年人的患病和护理需求情况,我们于2012年对街道18个居委&45岁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对象根据社区护理问卷调查样本率的经验值,按全街道中老年人口%计算,样本量确定为2400人。

采用抽签法,在社区18个居委中抽取6个居委,每个居委会按门牌号排序,随机抽取400名&45岁的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

共发放问卷24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33份,回收率为%。

2033名调查对象中,年龄45~95岁,平均(±)岁;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分别占%和%;患病时配偶照顾1518人,占%;年平均收人25000元1428人,占%;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793人,占%。

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患病情况及社区护理需求。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担任调查员,调查前经培训统一调查标准,采用面对面他填方式进行调查。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定量资料偏态分布用中位数、分类资料用百分比(%)作统计性描述,多项选择题用占总回答数的百分比表示。

2结果中老年人患病情况与社区护理利用在2033份问卷中,患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患者为946人,占%,其中高血压633人,占%;冠心病354人,占%;糖尿病患者186人,占%;椎间盘疾病患者127人,占%;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9人;占%。

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哪些应注意什么637700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逐渐减退、生活经验丰富等原因,面临着多种健康问题。

了解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问题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保持健康。

一、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首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老年人应该养成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适度运动等良好习惯。

此外,饮食也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

其次,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面临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老年人心理健康受损,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

因此,社会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再者,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大难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风险逐渐增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身体各系统功能减退,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病,同时加强自我管理,控制病情发展。

此外,老年人的社交活动也对健康有很大影响。

丰富的社交活动可以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平衡,增强抵抗力,预防老年痴呆等疾病。

因此,老年人应该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生活经验。

最后,医疗保障对老年人健康至关重要。

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降低他们因病致贫的风险。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医疗保障的投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老年人在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总之,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活方式、心理因素、慢性病、社交活动和医疗保障等。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干预措施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干预措施

会 还 是 家 庭 都 要 遇 到 下 、 右 、 后 的 人 际 关 系 , 种 矛 左 前 多 盾 集 于一 身 , 果 不 能妥 善 排 解 可 能造 成 紧 张 状 态 , 如 以致 有
发生 了变化 ,短期 内可能不适应 ,随之而带来情绪上 的变
化, 表现 为消 沉 、 闷 、 躁 等 。 郁 烦 1 人 格 的 变 化 : 安 全 感 主要 表 现 在 身 体 健 康 , 济 保 . 3 不 经 障两 方 面 。 由于 权 势 的 失落 而 诱 发 的 孤独 感 ; 于子 女 关 心 由 照顾 的较 少 , 失 去配 偶 等 因 素 而导 致 的 孤 独 和 苦楚 。 或 适应 性差对周 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 ,依恋已有的习惯 对新 环 境 很 难 适 应 , 泥刻 板 , 拘 速度 减退 , 于保 守 。 趋 2 老年 人 常 见 的 心理 问题 : 21 焦 虑 紧 张 : 着 年 龄 的增 长 , 年 人 躯 体 各 器 官 功 能 . 随 老 减退 , 易患许多慢性疾病 , 由于对身体健康 问题 的担忧 , 惟 恐 自己得 了不 治 之 症 , 给家 人 带 来 烦恼 , 自己带 来 痛 苦 而 给 焦 虑 , 张不 安 , 至 夜 不 能 寐 , 欲 不 振 , 体 抵 抗 力 下 紧 甚 食 机 降 , 容 易 患躯 体 疾 病 , 成 恶 性循 环 。 更 造
2 抑郁 : . 2 由于 离退休后 ,r 丰 会角 色的转 变 , 时难 以适 卜 一
应 , 为 自己对 社 会 、 家 庭 没 有 贡 献 了 , 了社 会 、 认 对 成 家庭 的 负 担 , 导致 抑 郁 , 有 的 丧 偶后 , 个人 独 自生 活 , 女 都 而 也 一 子 忙 于 自己 的 事 务 , 老 人 缺 乏 关 心 、 顾 , 人 长 期 生 活 在 对 照 老

探究影响老年人社会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探究影响老年人社会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探究影响老年人社会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年龄段(低龄、中龄、高龄)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探究影响老年人社会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

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国60岁以上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差,低年龄段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优于中年龄段和高年龄段老年人;中年龄段老年人抑郁因子方面优于低年龄段和高年龄段老年人;高年龄段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总体较差。

在回归分析中,年龄、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活动频率、生活满意度对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活动频率、生活满意度是影响老年人社会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政府、社会、亲属应关注老年人的社会心理健康。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Study on Social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at Different Ages in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young, middle-aged and old), and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Method: Using the Chines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urvey (CHARLS)database,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lderly at different ages over 60 years of age in China. Results: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gradually became worse with age.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the low age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middle age and the high age group; the depression factor of the middle age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low age group and the high age group; and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was generally poor. I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age, marital status, physical health status, activity frequency, and life satisfaction on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 05). Conclusion:Age, marital status, physical health status, activity frequency and life satisfac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and the government, society and relativ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elderly.Keyword:The Elderly; Social Psychological Health; Life Satisfaction;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同时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人群,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对健康的需求尤其是心理健康的需求更加迫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保健措施摘要:文章指出了老年人常见的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老年人心理保健的措施和建议。

这些措施和建议对老年人安度晚年,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保健
【中图分类号】r9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3-0078-01
“老年”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很难准确界定个体进入老年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年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则将60岁以上人群称为老年人。

而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定义为老龄化社会[1]。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8.87%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重[2]。

老年人不仅生理上会出现一些变化,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也会下降,如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力、判断力,特别是近事记忆力都有所减退。

习惯性心理十分牢固,人格特征突出定型化,表现为刻板、固执。

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影响老年人的情绪状态,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1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焦虑:是指个体有一种模糊的不适感、害怕不安和痛苦的
内心体验。

老年人常表现为:眩晕、失眠、疲劳、惧怕、失控、无法放松和预感不祥、缺乏自动性、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中断,如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就心烦意乱,易于他人发生冲突等。

1.2 抑郁:抑郁和焦虑一样,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状态。

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之一,抑郁情绪在老年人中更常见。

老年人的自杀通常与抑郁障碍有关[1]。

主要表现在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动减少三低症状。

1.3 孤独:是一种心灵的隔膜,是一种被疏忽、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

吴捷等[3]研究对于老年人生活中的社会心理问题调查,11.6%的老人困难来源于内心的孤独感,处在心理问题第二位。

孤独常使老年人产生伤感、抑郁情绪、精神萎靡等,有的老人因孤独而转化成抑郁症,有自杀倾向。

1.4 自卑: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是一种消极情感体验。

老年人退休后由于过去长期生活习惯的改变,自己变得无所事事,感觉对社会、家庭没有了贡献,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从而产生自卑、无用感。

2 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产生因素
2.1 身体机能衰退带来的变化:人到老年,身体机能进一步衰退。

衰老开始的时间因人而异,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感觉方面,视力开始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亮光特别敏感,颜色和深度知觉出现问题,多数人会患白内障,甚至可导致失明;听觉丧失是老年人极其常见的现象,他们对高频的声音不敏感,因此较难
听清别人的说话;同时,味觉与嗅觉也有下降。

在身体机能方面,老年人由于对冷的适应较慢,因此经常会觉得冷,他们的耐力和负重能力急剧下降。

在认知与智力方面,老年人信息处理的时间长,行动缓慢。

在健康方面,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老易受到疾病的困扰。

而且,伴随高龄带来的混沌、善忘以及性格改变,老年人的智力也可能出现明显的损伤。

2.2 角色转换带来的变化: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由于过去长期习惯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自己变得无所事事,而产生自卑、消沉、行为偏离常态等。

另外,老年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会遇到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大动干戈、大发脾气,常感到失去了当年的“辉煌”,对角色的变换不平衡,导致心理应激状态,久而久之发生心理障碍。

2.3 心理孤独带来的变化:影响老人心里孤独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空巢家庭的增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4]。

随着子女长大成人,就业与结婚而相继离家独立,此时期的家庭被称为“空巢期”,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规律。

再如配偶死亡,使活着的孤单老人不得不改变生活习惯,从而许多老人出现心理不适应现象,感觉生活得不到保障,产生不少心理问题。

3 老年人心理保健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不可改变的一种生
存规律,老年人不能因为自己对健康、疾病的过分担忧而导致心理问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正确认识衰老和对待疾病,重新
调整自我,只有保持乐观、豁达、心情舒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证身心健康。

3.2 处理好人际关系:老年人因为退休角色的转变,心理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心理失去平衡,因此在退休前可以通过健康咨询,个体可以学习体验人际交往、角色转变、自我解压的技巧,从而能够调整和改善与他人关系,不良行为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5]沈娟。

再有退休以后,处理好与子女、后辈的关系,在生活中多结交朋友,和睦相处,这样才能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3.3 坚持合理用脑、积极锻炼身体:老年人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广泛的兴趣不仅能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充实晚年生活,而且能有效帮助摆脱失落、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

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仍然比较强烈[3],老年大学和社区活动中心为满足老年人继续学习提供保障。

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慢跑、钓鱼、骑自行车等适合老人的活动项目,坚持锻炼,让晚年生活既充实又充满朝气。

3.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老人要养成心胸豁达、开朗情绪稳定,遇事要宽容大度。

在生活上起居规律、饮食有节、戒烟戒酒、营养合理、多吃水果蔬菜。

生活环境应为老年人提供干净舒适、出入方便的居住条件,周围有花有草有水,让他们多与大自然接触,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

3.5 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体系:虽然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经济在不断发展、家庭结构在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赡养老人、敬老养老的社会风气也在发生变化,我们要大力宣传教育倡导养老敬老,
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我们国家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养。

参考文献
[1]化前珍.老年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2
[2]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中国新闻网, 2011,4,28
[3] 吴捷,李幼穗.离退休老年人心理需求状况.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143-3146
[4] 胡宏伟.中国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25(3):9-15
[5] 沈娟,谢敏.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研究现状.临床医
学工程,2011,18(9):1489-14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