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透镜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第1节 透镜)课件PPT

课堂小结
凹透镜也有2个虚焦点, 两边的焦距相等。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4(2018•宜宾)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 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 们:凸透镜对光有___会__聚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 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 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小__于____20cm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近视眼镜、猫眼等。
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
探究新知 凸透镜的主轴和光心
主光轴:通过两 球心的直线
C2 C1
光心(O):过光心的光 传播方向不变
O)
C1
C2
主光轴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1(海南中考)如图所示,其中凹透镜是( B)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 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两边的焦距相等。
探究新知
凹透镜也 有焦点吗?
F
F
凹透镜有
几个虚焦
点?
f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 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用手电筒垂直照射一面透镜并使光束射入倒扣的烧杯中,通过 观察如图可以确定__丙__图中是凹透镜。实验中光束很模糊,不容 易观察,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清晰,请你提出一个改进建议C: ___在__烧__杯__中__充__入__烟__雾_______。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学生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第1节透镜一、透镜1. 透镜:至少有一个外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镜片。
2. 透镜的种类:(1)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凸透镜;(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3)薄透镜:若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
3. 主光轴和光心:(1)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简称主轴。
如图的点划线C1C2。
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2)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叫做透镜的光心,用O表示。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透镜。
甲发散光束乙平行光束丙会聚光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光经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上,而是指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如图所示。
2.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也可能相交于一点,如图所示。
甲发散光束乙平行光束丙会聚光束三、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用F表示。
(2)焦距:焦点到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3)凸透镜有个焦点,并且关于对称。
(4)凸透镜焦距的意义: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对光的会聚作用越(选填“强”或“弱”)。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再拿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最,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2. 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1)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叫凹透镜的。
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凹透镜有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 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 是凸透镜,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虚____(选填“实”或 “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小__于__1_倍__焦__距__;检修 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电__路__板____(选填“透 镜”或“电路板”)。
4.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 息的。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凸___透镜,它的成像与 _照__相__机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 似,所成的是_缩__小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__2_f___。
-14-
3.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 相当于_凸__透___镜,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 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 _远__离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 的像是_缩__小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15-
-34-
1.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 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 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B ) A.远视眼 凸透镜 B.近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凹透镜 D.近视眼 凸透镜
-35-
2.图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B )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36-
3.用凸透镜制作简易望远镜,对望远镜工作原理分析, 错误的是( D ) A.望远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望远镜的两个透镜,可以用老花镜的镜片来代替 C.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的像落在目镜焦点以内 D.望远镜的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常考知识点及练习题(超好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1)区别: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作用典型光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焦点和焦距:5)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近视镜和老花镜分别是用什么透镜制成的?)例1:1.下列四个光路图中正确是()(可多选)A. B.C. D.2.给方框中补上合适的透镜。
F F FF3.在图中虚线方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4. 如图所示,两条光线射向透镜,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缩小、倒立的实像。
2.投影仪:放大、倒立的实像3.放大镜:放大、正立的虚像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具体见下表:u物距v像距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u<f正立放大虚象|v|>u放大镜u=2f倒立等大实像V=2f/u=f不成像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Eg:实像和虚像把感光板放在像的位置,能够记录下所成的像,叫实像。
物体和实像位于凸透镜两侧。
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像,物体和虚像在同一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透镜及其应用PPT精品课件

知识点四 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原理
例3 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
小灯泡放在( B )
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凸透镜的焦点上
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
D.凹透镜的焦点上
知识点四 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原理
例4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射向一凹透镜,下列哪一条
是光线的正确路径( A)
A. 路径 X
B. 路径 Y
注意:
①每个透镜有且只有一个主光轴 ②光心一定在主光轴上 ③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
通过光心的光线并不会发生偏折, 即它的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知识点一 凸透镜和凹透镜
例1 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
A
B
C
D
E
F
(1)属于凸透镜的是 A 、C、D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中间厚,边缘薄 。
(2)属于凹透镜的是 B 、E 、F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中间薄,边缘厚 。
把光线向内折
所谓 “会聚” 即是 “向内集中”。
知识点四 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原理
凹透镜为什么对光有发散作用?
把光线向外折
所谓 “发散” 即是 “向外散开”。
知识点四 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原理
F
主轴
F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都起会聚作用。
知识点四 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原理
F
F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
光线都起发散作用。 F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虚 焦点
F
f 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过主光轴上一点,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知识点三 焦点和焦距
粗略测量 凸透镜的焦距
知识点三 焦点和焦距
《第1节 透镜》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用具】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批旅行家乘船在海上漫游。
不巧,在海上遇到了狂风,把船吹到一座孤岛旁,旅行家们只好下船来到岛上。
当时正是冬天,岛上冰天雪地,白茫茫的一片……旅行家们准备生火取暖,烧火煮饭。
意外的问题来了,火柴被海水浸湿了,打火机也丢了。
怎么办?正在这时,一个叫克劳波尼的物理学博士想到了一个办法。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解决办法。
扩展:早在我国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说明:放大镜聚光的作用。
设计意图: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的种类及几个概念引导:同学们请观察透镜组,并借助于擦镜纸,摸一下透镜,根据透镜的厚薄程度给透镜分类。
讨论透镜能分几类?点评:透镜有两类。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问题:下列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哪些是凸透镜?戴眼镜的同学请判断:近视镜是什么透镜?远视镜是什么透镜?学生阅读教材,用自己的理解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点评: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
第1节+透镜+教学设计

通过Daserver配置S7-200与Intouch的通讯一.PLC程序中,配置CP243网卡参数
1.PLC程序中,向导 以太网,如下图所示:
PLC会自动搜索CP243网卡,并显示出其在组态中所占据的槽位,槽位定义从0开始,且CPU不占槽位。
注意:由于Daserver中默认将CP243网卡槽位定义为0,所以需要网卡要保持和CPU间的直接相连,中间不得有任何其他的模块。
2. 设定网卡地址,使PLC与上位机保持在同一网络路径下:
3. 设定需要和CP243进行通讯连接数目,最多支持8个通讯连接站点:
4.数据传输站点及参数配置:选择服务器连接模式,可以选择接受所有连接或指定IP address的连接。
本地属性(PLC):TSAP:“10.01”,“01”指CP243所在的槽位,最好是保持在00位,即CP243直接插在CPU后面。
远程属性(上位机):TSAP:“10.03”,请记录并与后续DAserver中保持一致。
5.完成向导配置,并download至CPU中。
二DaServer配置
1.安装DAServer DASSIDirect驱动程序,添加port CpS7 :
2. 添加New_S7_CP200_000,指定将要连接的模块IP address,并配置相应的Local TASP & Remote TASP属性,并添加出相应的Device Group Or Device Items,即可完成设定。
Local指上位机,Remote指PLC。
注意和PLC中CP243设定相对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 镜也叫发散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焦F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 会聚点,叫虚焦点(F)。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焦点 F 焦距 f
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3、焦 点(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
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 距( f )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本课小节
四、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
1、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 过 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通过异侧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 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知识拓展:古人怎样利用冰来取火呢? 公元前2世纪,人们用冰凸透镜向日取火
根据图中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 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甲
丙
5、完成光路图:
探究性学习
在北极进行探索的工作人员丢失了火 种,请你为在冰天雪地中工作的探险人员想 想办法获得火种,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光心(O)
主光轴
C1
C2
凹透镜的示意图
光心(O) 主光轴
C1
C2
主光轴
C1
C2
通过光心的光, 光心(O) 传播方向不变
主光轴
C1
C2
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
结论: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试猜想光线通 过透镜后会有 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