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

合集下载

查尔斯狄更斯故事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创作历程

查尔斯狄更斯故事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创作历程

查尔斯狄更斯故事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创作历程查尔斯·狄更斯的创作历程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广受欢迎,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本文将为您介绍查尔斯·狄更斯的创作历程。

I. 幼年时期的狄更斯查尔斯·狄更斯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格兰朴茨茅斯。

他是一个家庭的第二个孩子,有七个兄弟姐妹。

他的父亲是一个中产阶级办公室职员,但由于财务困难,狄更斯在13岁时不得不提前离开学校,开始工作来支持家庭。

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II. 初次涉足文学界狄更斯于1833年开始在《温莎信使》(The Windsor Express)担任记者,这是他的职业生涯的起点。

尽管他的工作主要是报道警察法庭的案件,但这使他有机会深入社会底层,观察和体验到普通人的生活状况,为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III. 成为畅销作家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皆大欢喜》(The Pickwick Papers)于1836年连载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认可。

这部小说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描绘了一群性格各异的人物在旅行中的奇遇,使狄更斯一举成名。

他的作品后来陆续出版,如《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等,都深受读者喜爱。

IV. 创作风格和主题狄更斯的作品以其细腻入微的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而著称。

他善于刻画各种社会类型的人物,表现了社会的不公正和贫困人民的苦难生活。

他对于贫穷、儿童劳工问题、社会阶级固化等社会问题的关注,使他的作品透露出浓厚的社会意识。

V. 社会参与与改革精神狄更斯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改革者。

他为了改善贫困儿童的生活,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并倡导儿童劳工法律的改革。

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中对儿童劳工问题的描写,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反响,为改革做出了贡献。

查尔斯狄更斯的个人简介课件

查尔斯狄更斯的个人简介课件
作品真实性
一些批评家认为狄更斯的作品在反映社会现实时存在夸张和虚构的成分,对历 史真实性的追求不够严谨。
05
狄更斯与他的时代
社会背景
工业革命
城市环境
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巨大 变革,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生活水 平提高。
狄更斯成长于伦敦,城市环境对他的 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作品都以 伦敦为背景。
到了重要作用。
政治气候
议会改革
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是当时的重要政治事件,狄更斯支持议会改 革,呼吁扩大选举权和平等权利。
社会问题
狄更斯关注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教育等,他的作品反映了这 些社会问题。
国际关系
狄更斯生活的时代也是欧洲国际关系紧张的时代,英法关系、英俄 关系等都对他作品中的国际元素产生了影响。
开始写作,尝试在杂志 上发表短篇小说
创作生涯
01
02
03
04
1836年发表《匹克威克外传 》,获得成功
1837年开始创作《雾都孤儿 》
1841年发表《大卫科波菲尔 》,成为其代表作之一
1842年访问美国,并发表了 《美国纪行》
晚年生活
1850年发表《双城记》,受到批评和争议 1858年与妻子分居,开始在欧洲大陆旅行
贫富差距
工业革命也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狄 更斯亲身经历了这一时代背景,对底 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深刻了解。
文化环境
文学传统
狄更斯成长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 国,深受古典文学和浪漫主义文
学的影响。
流行文化
维多利亚时代的流行文化,如音 乐、戏剧、艺术等,对狄更斯的
创作产生了影响。
媒体发展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报纸、杂 志等媒体对狄更斯的作品传播起

查尔斯狄更斯简介课件

查尔斯狄更斯简介课件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叙事技巧
狄更斯的叙事技巧对后来的小说 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詹姆斯· 乔伊斯、威廉·福克纳等作家都从
中汲取了灵感。
社会批判
狄更斯的作品对社会现象进行了 深刻的批判,这种批判精神对后 来的作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 动了文学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
考。
04
狄更斯与他的代
社会背景
01
02
文学传统
英国有着深厚的文学传统,狄更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为后来 的英语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艺术与科技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传播媒介不断涌现,狄更斯善于 利用这些新媒介来推广自己的作品。
05
价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批评与赞誉
批评
狄更斯的作品被批评为过于煽情和道德教条,有时缺乏对社 会问题的深刻分析。
赞誉
狄更斯被广泛赞誉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具 有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人道主义精神。
文学批评视角
分析狄更斯作品的主题、人物 塑造、叙事技巧等,探讨其文 学价值。
心理学视角
研究狄更斯个人经历与心理状 态对其作品的影响,探究作者 与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研究方法
将狄更斯与其他同时代或不同 时代的作家进行比较,以揭示 其独特之处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THANKS

对作品的争议
内容争议
狄更斯的作品中涉及种族、阶级、性 别等议题,引发了关于社会公正和人 权的争议。
道德争议
狄更斯的作品中描绘的道德观念和行 为标准在当今社会看来可能过时或过 于严格。
对狄更斯本人的争议
政治立场
狄更斯在政治上持保守态度,反对社会革命,这引发了对他在社会问题上的立场的争议。

历史上的狄更斯是谁

历史上的狄更斯是谁

历史上的狄更斯是谁查尔斯狄更斯是历史上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作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赞扬了惩恶扬善的精神。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的狄更斯,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的狄更斯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查尔斯·狄更斯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随笔、游记、时事评论、戏剧、诗歌等,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了卓越的贡献,一百多年来他的代表作《双城记》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狄更斯的生平简介查尔斯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曾经在私立学校接受过教育。

可是由于父亲不务实,经常宴请宾客。

十二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就因还不起债务进了监狱。

狄更斯只能断断续续到学校求学,后来被迫当了童工。

每天都要工作十个小时,备尝心酸。

后来父亲继承了一笔遗产,家族才摆脱困境。

十六岁时,狄更斯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任缮写员。

后来狄更斯担任了采访记者,了解到了社会的种种弊端。

狄更斯并没有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靠自学完成了学业。

二十四岁时,狄更斯与报社出版人的女儿结婚,一共孕育了十个儿女。

由于双方个性和爱好的差异,狄更斯的晚年过得并不幸福。

狄更斯常常利用空闲的时间到乡村漫游,为日后的写作积累下素材。

狄更斯最先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逐渐小有名气。

狄更斯晚年的时候白天写作,晚上就被邀请去朗诵自己的写作。

繁忙的工作和现实的烦恼损害了狄更斯的健康。

1870年,狄更斯去世。

狄更斯的历史评价高尔基对狄更斯的评价是一位不仅反映现实,还起了作用的作家。

萧伯纳评价狄更斯指出他是一个革命者,蔑视众议院。

但是萧伯纳也对狄更斯反对工人运动做出了批评。

文学家狄更斯的简介

文学家狄更斯的简介

文学家狄更斯的简介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作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赞扬了惩恶扬善的精神。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文学家狄更斯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学家狄更斯的简介查尔斯·狄更斯,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

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

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狄更斯是高产作家,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出一大批经典著作。

他又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产中讲述人间真相,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文学家狄更斯的生平狄更斯开始文学创作时,先为伦敦的《晨报》等撰写特写,主要表现伦敦城乡的风俗人情和景物、对生活的爱和憎。

1836年出版了《特写集》。

1837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开始在报上连载。

作者通过匹克威克和他的“匹派”至友的游历,暴露当时英国现实生活的黑暗,描绘了作者心目中的“古老的、美好的英格兰”,反映了作者向往不受封建压迫和资产阶级剥削的思想与乐观主义情绪。

作者还批判了英国的议会制度、法律、司法、监狱等,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述绅士、车夫等各种人物,宣扬实施道德教育的理想。

这部小说在结构上颇为松散、拖沓,但它把平民作为主人公是前所未有的。

它是狄更斯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第一个成果。

《奥列佛·特维斯特》(一译《奥列佛尔》,1838今译第二部长篇小说《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第一部动人的社会小说。

这时他虽然还没有认识到社会罪恶的根源,但通过孤儿奥列佛的遭遇揭开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哀苦无告的生活画面。

奥列佛在贫民习艺所不堪忍受屈辱与饥饿,逃往伦敦,反又陷入贼窟,最后被“有德行的”资本家挽救出来。

文学家狄更斯是谁

文学家狄更斯是谁

文学家狄更斯是谁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查尔斯·狄更斯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随笔、游记、时事评论、戏剧、诗歌等,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了卓越的贡献,一百多年来他的代表作《双城记》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狄更斯连续出版了多部广受欢迎的小说,包括了《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孤雏泪》An orphan's sad tale、《尼古拉斯·尼克贝》Nicholas Nickleby和《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city Shop。

1841年完成了《巴纳比·拉奇》BarnabyRudge后,狄更斯前往他所向往的美国。

虽然他在那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狄更斯最终依然对那片新大陆感到失望。

他在美国的见闻被收入进其在1842年出版的《美国纪行》American Notes。

Conte de Noël : illustration de John Leech pour la première édition de 1843.1843年他出版了引起极大反响的小说《小气财神》A Christmas Carol,这部小说是他的圣诞故事系列的第一部。

随后他又以自己的美国之行为背景,发表了另一部小说《马丁·翟述伟》MartinChuzzlewit。

1844至1846年间狄更斯游历了欧陆各国,在旅行期间继续进行写作。

1849年他出版了自传题材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这部小说的内容与狄更斯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

查尔斯狄更斯简介课件

查尔斯狄更斯简介课件
未来对狄更斯作品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国际 合作与交流,通过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来 推动对狄更斯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写作风格
运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手 法,刻画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细 腻,语言生动。
《雾都孤儿》
故事背景
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 奥利弗悲惨的成长经历以及与善良女 子薇罗·梅结缘的故事。
写作风格
运用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了 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和道德沦丧,语言 朴实自然。
《大卫科波菲尔》
故事背景
他的作品启示了后来的作家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疾苦,这成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核 心。
狄更斯的创作手法和技巧也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如情节设计、人物塑 造、语言运用等方面。
06
CATALOGUE
狄更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狄更斯的研究现状
狄更斯作品的多种版本
目前,狄更斯的众多作品已经有了多种版本,包括单行本 、文集和翻译版等,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1837年开始发表小说,处女作《 兰贝斯的丽莎》。
1848年发表《大卫科波菲尔》, 被认为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 。
其他作品还包括《雾都孤儿》、 《远大前程》等。
狄更斯的影响与贡献
他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和影响力 最大的作家之一。
他深刻地描绘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 和命运,对后来的社会改革和文学创 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狄更斯所处的时代特征
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念
狄更斯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对狄更斯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的作品常常探讨社会道德、家 庭伦理等主题。
文学发展的趋势
狄更斯所处的时代是英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写实主义等文学流派 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

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诗句

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诗句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深刻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以下是一些狄更斯的著名诗句:来自《雾都孤儿》(Oliver Twist):1. "Please, sir, I want some more." - “先生,请给我多一点。

”(这是孤儿奥利弗向孤儿院负责人要求更多食物的经典台词)2. "It is a melancholy truth that even great men have their poor relations." - “令人沮丧的事实是,即使是伟大的人也有贫穷的亲戚。

”来自《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3. "Suffering has been stronger than all other teaching, and has taught me to understand what your heart used to be." - “痛苦比其他一切教育更为强大,教会我了解你曾经是什么样的人。

”4. "I loved her against reason, against promise, against peace, against hope, against happiness, against all discouragement that could be." - “我爱她,不顾理智,不顾承诺,不顾平静,不顾希望,不顾幸福,不顾一切可能的挫折。

”来自《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5. "I will honour Christmas in my heart, and try to keep it all the year." - “我将在心中怀着对圣诞的尊敬,并努力将其保留整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尔斯·狄更斯
一、人物简介
代表作品:《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
人物生平:狄更斯1812年出生于英国,是海军职员约翰·狄更斯和伊丽莎白·巴洛所生的第二个孩子。

狄更斯5岁时全家就迁居占松,10岁时又搬到康登镇(今属伦敦)。

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小时候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父母经常大宴宾客,金钱上没有节制,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就因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著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场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

或许是由于这段经历,备尝艰辛、屈辱,看尽人情冷暖,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

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就是描写了自己这一段遭遇。

不过由于父亲继承了一笔遗产而令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狄更斯也才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

15岁时他从威灵顿学院毕业,随后进入一家律师行工作,后来又转入报馆,20岁时成为一名新闻记者。

狄更斯并没有接受很多的正规教育,基本上是靠自学。

狄更斯后来成为一名国会记者,专门采访英国下议院的政策辩论,也时常环游英伦采访各种选举活动。

他开始在各刊物上发表文章,并最终收集成《博兹札记》出版,这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

但真正使他成名的是1836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传》),全书透过匹克威克与三位朋友外出旅行途中的一连串遭遇,描写了当时英国城乡的社会问题,一开始这本书并没有引起太多的焦点,第一年只销售500册,到了1837年春天,《匹克威克外传》成为英国社会争相讨论的话题,社会上出现了“匹克威克热”,英国城市的街头出现各种各样与匹克威克有关的商品,最后此书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作。

狄更斯一生刻苦勤勉,繁重的劳动和对改革现实的失望,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

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脑溢血与世长辞,临终时他的第一部侦探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也未能完成。

他去世后被安葬在西敏寺的诗人角,他的墓碑上写道:“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人物评价:弗朗茨·梅林指出狄更斯“对社会生活一切最重大的问题的…集中注意‟”,强调狄更斯“那颗诗人的心……永远和穷苦不幸的人在一起。


二、艺术风格
随着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的发展,贵族的伦理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中产阶级文化的冲击,中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种伦理道德的发展性反映在文化中就是维多利亚时期文化的发展,从而使原有的一元文化价值观被打破。

因而可以说,狄更斯在小说中不仅仅是在批判那个社会阶级不平等,而且是在评述那个社会的文化,特别是道德观念。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那个社会何去何从的关注与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命本体的深层思索。

三、人物评价
高尔基赞扬狄更斯不仅是一位反映了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

卢那察尔斯基在《论文学》中指出,狄更斯是英国小资产阶级的痛苦、爱好和仇恨的伟大表现者,他是一个温和的诗人,善于缓和、平衡他的创作里的尖锐刺人的因素,他将《董贝父子》作为狄更斯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爱尔兰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乔治·萧伯纳指出“狄更斯从来不曾把自己看作革命者,然而他肯定是一个革命者。

他对众议院的毫无缓和余地的蔑视……从未动摇过”。

同时他也对于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反对工人组织的情节提出了批评,“他就公开地背离了民主,而采取了卡莱尔和罗斯金的理想化的保守主义,认为贵族是人民的主人和上级,同时也是人民和上帝的公仆。


雷蒙·威廉斯指出,狄更斯开城市小说之先河。

“只有在城市经验的维度上才能理解狄更斯的天才。


詹姆斯·M·布朗认为,虽然狄更斯的小说中提出了严峻的社会问题,但是他不赞同革命。

狄更斯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社会观反而越来越悲观。

即使他在批判社会罪恶时,狄更斯还是保持了他的资产阶级倾向。

虽然狄更斯批判了中产阶级价值观,但他绝没有上升到或者下降到自己所隶属的阶级,也没有在想象中进入更高或更低的社会阶层。

四、经典语录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2. 世界有阴影,但亮光在对比下显得更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