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鼓风炉炉前生产实践

合集下载

鼓风炉技术操作规程解析

鼓风炉技术操作规程解析

鼓风炉熔炼操作分开炉、正常操作和停炉三个部分。

1开炉1.1烘烤炉缸新炉缸及虹吸井砌筑好后,先用木炭小火烘烤,使水分逐渐蒸发,应严格按照升温曲线,尽可能做到温度缓慢上升。

切记不可升温太急,以防砖缝开裂,使生产中大量铅液渗入而损坏炉缸。

甚至翻底而被迫停炉。

在木炭烘烤期间,应勤除灰,保证热的传递,烘热炉底。

用木炭烘烤时间一般为5~7天。

视具体情况而定。

烘烤后,清除干净炉缸余灰,改用木柴,逐渐提高温度。

木柴烤期间一般4~7天。

烘炉缸理论升温曲线如图1所示。

可参照控制。

烘烤的各个阶段,均应仔细检查炉缸各部受热和耐火砖的膨胀情况,及时做好记录。

发现情况有异。

迅速研究,采取措施处理。

当炉缸温度升到700°C以上时,即转入正常开炉操作。

温度(℃)1000 紧接开炉900800 保温700 7℃/h600 保温500400 5℃/h300 保温200 3℃/h1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时间(天)图1 鼓风炉炉缸升温曲线1.2开炉操作开炉作业包括5 个步骤,按加入顺序依次为:木柴——底焦——渣料——过渡料——正式料。

底铅在加底焦过程中分批加入。

(1)加木柴。

首先,用2:1的耐火泥和焦粉拌合料,堵好炉底排铅口(即安全口)虹吸口。

木柴主要作引火之用,分3批加入。

点火前先把木柴规整铺满炉缸,不得乱扔形成架空。

在木柴上适当浇上废机油,然后点火。

待木柴全部点着,火苗上来后,从炉顶或炉身工作门投入第二批木柴,投到风口处,待第二批木柴火满上来后,再加第三批木柴,投到风口上方1~1.5米处。

投木柴时,必须按照炉口纵向平行投入,保持厚薄一致。

将柴面找平,防架空现象。

(2)加底焦待第三批木柴上火后,即开始加底焦。

底焦分5批加入,每批加焦碳600 kg,同时结合焦碳灰分量及成分,计算加入定量铁矿石和石灰石。

下批底焦要在上批底焦上火后再加。

从第三批底焦开始配加底铅。

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

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

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一、引言在当今现代化工业领域,炼铜密闭鼓风炉(hereinafter referred toas "密封炉")在铜矿冶炼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密封炉的设计构想和操作改进对于提高冶炼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这一背景,对炼铜密闭鼓风炉的设计和操作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深入理解该主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背景介绍密封炉作为一种冶炼设备,其目标是在保持高温下对铜矿进行还原冶炼,从而提取纯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致力于研究和改进密封炉的设计和操作,以提高冶炼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尽管有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改进。

三、设计构想1. 采用高效的燃烧系统:密封炉的燃烧系统是影响其冶炼效率和能耗的重要因素。

我们可以尝试运用新型的燃烧技术,如气体切割和高效的燃烧器设计,以提高炉内温度的均匀性和燃烧效率。

2. 优化炉体结构:密封炉的炉体结构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炉体的隔热性能、优化炉内流动状况等措施,提高炉内的能量利用率,减少能耗。

3. 引入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密封炉的操作过程中,引入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实时监测炉内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智能算法对炉内温度、氧气含量等进行调控,以实现最佳冶炼效果和能耗控制。

4. 强化炉内废气处理:炉内废气的处理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尝试引入高效的除尘设备、脱硫装置等,以降低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并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四、操作改进1. 优化炉内料层结构:密封炉冶炼过程中,合理控制炉内料层的结构和粒度分布,可以有效提高冶炼效率。

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控制料层的投料速度、运行参数等手段,提高炉内温度的均匀性和物料的还原速度。

2. 加强炉内温度监测:密封炉的温度是影响冶炼效果的重要因素。

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

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

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
《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
嘿,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这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呀!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呢。

就说有一次啊,我去参观了一个炼锌的工厂。

一进去,哇,那场面可真是壮观!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我看到那些巨大的设备,心里就琢磨,这些家伙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
然后就开始了解这炼锌的流程啦。

首先呢,是要把锌矿石弄进来,就像给大炉子准备好吃的一样。

接着呢,把矿石放进那密闭鼓风炉里,这炉子就像个大力士,使劲地工作着。

风呼呼地吹进去,就好像在给炉子打气加油呢。

在炉子里,矿石们就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啦。

它们被加热、反应,慢慢就变成了锌和其他的东西。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魔法表演,矿石进去,锌就神奇地出来啦。

然后呢,把炼出来的锌收集起来,这就像是收获胜利的果实一样开心。

看着那亮晶晶的锌,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感觉就像自己发现了宝藏一样。

哎呀呀,这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可真是不简单啊,需要好多步骤和技术呢。

我这次的参观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炼锌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总之呢,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啦,虽然我说得挺简单,但实际过程可复杂多了呢!下次要是有机会,我还想去看看,再好好研究研究这个神奇的过程。

嘿嘿!。

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

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

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说说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一场奇妙的“锌”之旅密闭鼓风炉炼锌,这名字乍一听就给人一种神秘而又高大上的感觉,但当你真正深入去了解这个流程,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妙化学魔法和劳动智慧的世界。

首先,矿石原料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被召集在一起。

这里面有含锌量丰富的锌矿石,还有一些其他矿物杂质。

它们被一股脑儿地倒入这个庞大的密闭鼓风炉中,就像一场大聚会开始了。

当鼓风炉开始运作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场热闹非凡的狂欢派对。

热风呼呼地吹进炉子里,就像有人在大喊着:“嘿,大家都动起来呀!”在这个热闹的氛围里,锌矿石开始发生一系列的神奇变化。

矿石中的锌与氧气之间像是发生着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比赛。

氧原子这个热情过度的家伙,想和锌原子紧紧结合,但锌原子可没那么容易就范,它们在高温和鼓风的作用下,挣脱一些束缚,开始朝着自己独特的命运之途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产生了好多有意思的现象。

炉子里时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仿佛是矿石在欢呼雀跃,反驳着高温的“压迫”。

我们作为旁观者,最期待的当然是锌的提炼出来。

这一刻就像等待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兔子一样,充满了惊喜。

最后,锌在高温的“逼迫”和各种化学助力下,逐渐从矿石这个大家庭里独立出来。

但这可不容易,因为随之被分离出来的还有其他一些物质,还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提纯,就像从一群混合的小动物里把我们要的小兔子准确地找出来一样。

这个时候技术人员就像一群经验丰富的动物管理员,用各种巧妙的办法让锌变得更加纯净。

不过,别看我现在说得这么轻松,这个流程其实充满了技术含量和艰辛。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人们精心的操作,就像照顾一个娇贵的宝宝,温度高一点、低一点,鼓风的大小不合适,都会影响锌的产量和质量。

这就像是炒菜,火候和调料稍微没把握好,一道好菜就可能变得差强人意。

总之,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力量和神奇,也让我看到了人类智慧在追求一种金属元素时付出的心血。

高炉鼓风实习报告马钢

高炉鼓风实习报告马钢

马钢高炉鼓风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加深对高炉生产工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马钢高炉鼓风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了解高炉鼓风系统的运行原理、设备组成及操作流程,掌握高炉鼓风过程中各项参数的调节方法,并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培训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高炉鼓风工艺的培训课程,学习了高炉鼓风的基本原理、设备结构及操作流程。

通过培训,我们对高炉鼓风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实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2. 实习过程中的操作与学习在高炉鼓风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参观了高炉鼓风车间,了解了鼓风系统的设备组成和布局。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高炉鼓风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参与了鼓风过程中的参数调节。

(1)鼓风设备的操作在高炉鼓风过程中,我们学习了风机的启动、停止、切换以及风压、风量的调节。

掌握了操作台上各种仪表的功能及读数方法,了解了鼓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参数调节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高炉生产情况调节风压、风量、风速等参数。

通过观察高炉操作台上的仪表数据,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参数,保证高炉生产的稳定进行。

(3)安全生产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学习了高炉鼓风车间的安全规程,了解了各种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

3. 实习成果与反思通过高炉鼓风实习,我们掌握了高炉鼓风系统的运行原理、设备组成及操作流程,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的不足,激发了我们回校后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三、实习总结马钢高炉鼓风实习让我们亲身体验了高炉生产过程,加深了对高炉鼓风系统的理解,为我们今后从事冶金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此次实习使我们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激发了我们继续学习的动力。

降低密闭鼓风炉富氧熔炼焦耗的生产实践

降低密闭鼓风炉富氧熔炼焦耗的生产实践
高低 , 也 决 定 着 炉 料 的 熔 化 速 度 和 焦 耗 。 在 密 闭 鼓
出密闭鼓 风 炉 富 氧 熔 炼 条 件 下 影 响 焦 耗 的 主 要 因 素, 节 约焦碳 , 降低 矿产 粗铜 加工 成本 尤为 重要 。该 公 司密 闭鼓 风炉 富 氧熔 炼 投 产 至今 , 焦 耗完 成 情 况
关键 词 : 密 闭 鼓 风 炉 富 氧熔 炼 ; 焦耗 ; 渣型 ; 脱 硫 率
中 图分 类 号 : T F 8 0 6 . 2 1 文献标识码 : A
0 日 l J

某 公 司 冰铜 生 产 采 用 密 闭鼓 风 炉 富 氧 熔 炼 工 艺, 熔炼 车 间 由 3台鼓 风炉 组成 , 床面积为 1 2 . 6 m ( 1 . 2 5 m×1 0 . 0 8 m) , 其 它 特 性 参数 为 : 风 口直径 : 1 1 0 mm, 风 口个 数 : 7 2个 , 风 口角度 : 1 O 。 , 炉腹 角: 6 . 5 。 , 炉缸 斜 度 : 1 : 7 5 , 前床净空容积: 4 0 m。 。氧 气
见表 l 。
表 1 历 年焦 耗 ( k g / t c )
年 份 2 0 0 2 2 0 0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风炉 富氧熔 炼过 程 中 , 主 要 物理 化 学 变 化 是 靠 温度 最高、 最集 中 的焦点 区来完 成 的 , 而 焦点 区 的集 中高
温 取 决 于 炉 渣 的 组 成 和 炉 渣 适 宜 的熔 化 温 度 。熔 化
焦 耗
l O l 1
8 2 6
7 6 6
7 2 9
7 5 5
6 4 9

改建后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在铜镍矿的应用比较

改建后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在铜镍矿的应用比较

改建后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在铜镍矿的应用比较许怀军(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喀拉通克铜镍矿 富蕴836107)摘 要 本文就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从炉型结构、砌筑方式、冷却方式、炉料的分布、炉气的分布、温度分布、供风制度等方面比较其异同,并分析了脱硫率、床能力的变化,对密闭式鼓风炉的生产做了总结。

关键词 死底 炉缸 加料斗 供风制度 脱硫率 床能力喀拉通克铜镍矿冶炼车间于1989年建成投产,其熔炼设备选型为敞开式鼓风炉,特征为半自热氧化熔炼,只能处理块状物料。

原矿破碎后产生30%~40%的粉矿,用土法烧结成块后返回熔炼工序处理,烧结中浪费大,污染环境。

随着矿山资源的减少,直接处理粉矿及回收烟尘,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就越显得重要。

2000年底,冶炼敞开式鼓风炉改造为密闭式鼓风炉的工程启动,2001年3月密闭式鼓风炉投料开炉。

现就改建后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比较。

1 炉型结构、砌筑结构及冷却方式1.1 炉型结构比较炉型结构最大的变化是在炉口结构上,改造后的密闭式鼓风炉炉口结构由箱形梁、U形支脚、加料斗及炉顶水套组成。

加料斗沿炉子纵向中心线分布,是炉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烟气浓度、烟尘率、劳动条件等有很大影响。

加料斗呈长方体形状,其选型原则:长尽量靠近端水套,长度不够,焦炭、转炉渣、特富矿等块料两头分布少,易起炉结。

我车间加料斗与端水套间距为200m m;宽一般取侧水套上端间距的1/4~1/3。

太宽,两侧的烟气通道断面减小,料面太平,中心料柱加宽,不利于熔炼;太窄,影响进料量;高过深,加料斗下沿容易粘结炉料产生棚料,同时受热过高时易变形损坏,降低料斗寿命;过浅,不利于料封。

此次鼓风炉改造,加料斗选型为:长宽高=8000mm400m m1600mm,敞开式鼓风炉炉口敞开,两侧加料,无上述设备。

!密闭式鼓风炉烟道在炉子后端,而敞开式鼓风炉烟道在炉子正上端。

∀敞开式鼓风炉为半水套结构,密闭式鼓风炉为全水套结构。

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

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

【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一、引言炼铜作为一项重要的冶炼工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密闭鼓风炉作为炼铜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对于提高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构想和操作改进两个方面对炼铜密闭鼓风炉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探讨和分析其相关内容。

二、设计构想1. 设备结构优化在炼铜密闭鼓风炉的设计中,设备结构的优化对于提高炉内温度均匀性和燃料利用率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改进炉壁材质和厚度,优化炉体结构和燃料燃烧方式,来实现炼铜过程中的高效热能传导和燃烧效果。

2. 高效节能燃烧系统密闭鼓风炉的燃烧系统是影响炉内温度和热能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需要优化设计以实现高效节能。

可以考虑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和燃烧设备,提高炉内氧气利用率,并减少燃料消耗和烟尘排放,从而实现炉内燃烧效率的提升。

3.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针对炼铜密闭鼓风炉,可以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炉内温度、燃烧状态和鼓风风量的精准控制,提高冶炼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三、操作改进1. 温度控制优化在炼铜冶炼过程中,炉内温度的控制对于冶炼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优化燃烧系统和鼓风风量控制,可以实现炉内温度的精准控制,提高冶炼过程中的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

2. 燃料选择和利用选择合适的燃料并合理利用是密闭鼓风炉操作改进的关键点之一。

针对不同的炼铜工艺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燃料种类和质量,优化燃料的燃烧方式和供给方式,从而实现炉内燃烧效果的最大化和燃料利用率的提高。

3. 安全生产控制在炼铜密闭鼓风炉的操作过程中,安全生产控制尤为重要。

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冶炼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环保排放。

四、总结与展望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对于炼铜过程中的高效冶炼和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闭鼓风炉炉前生产实践
【摘要】本文针对二系统鼓风炉炉前的生产运转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炉前渣型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控制渣型变化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密闭鼓风炉;烧结块;焦炭;风温
0.前言
韶关冶炼厂采用密闭鼓风炉熔炼技术进行生产,原料为铅锌烧结块,燃料和还原剂为冶金焦,产出粗铅和粗锌。

该技术主要的优点是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可以处理多种铅锌原生或次生原料,尤其是难选的铅锌混合矿;缺点主要是密闭鼓风炉和冷凝器内易结瘤,需要定期清理。

1.密闭鼓风炉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
铅锌烧结块,预热冶金焦炭从炉顶加入鼓风炉内。

在高温和强还原气氛中进行还原熔炼。

在熔炼过程中,脉石和其它杂质等造渣除去,有价金属则被还原出来。

铅和渣呈液体定期从炉子下部渣口放出,一起进入前床。

在前床进行铅、渣分离,分别得到粗铅和炉渣。

粗铅转到下一道工序精炼成精铅。

炉渣经过烟化炉处理,进一步回收有价金属。

锌呈气态随炉气(Zn5~7%,CO20~22%,CO210~12)溢出料面,升温到1273K,然后进入铅雨冷凝器。

经过铅雨冷凝吸收形成铅锌混合物,用铅泵抽到冷却流槽进行冷却分离得到粗锌。

粗锌转到下一步工序精炼成粗锌。

炉气经过冷凝吸收后,洗涤、升压,含CO的炉气用来做低热值煤气回收利用。

2.影响密闭鼓风炉炉前岗位渣型变化的因素
密闭鼓风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鼓风炉炉前岗位渣型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入炉原料烧结块质量的影响
生产实践告诉我们,入炉物料的质量是密闭鼓风炉运转良好的基础。

其中烧结块的质量对鼓风炉的生产影响尤为显著。

烧结块的质量恶化鼓风炉炉渣型变化。

烧结块的质量好坏,主要通过考察其物理及化学性质加以判断。

2.1.1鼓风炉对入炉烧结块的物理性质要求
入炉烧结块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热强度和较高的化点温度。

为了保证固体炉料和炉气间的充分的接触,烧结块在高温状态下不至被料柱重要压碎,一般要求烧结块强度转鼓率达80%以上。

为了避免炉料在到达风口区前过早软化和软化后形成炉结,确保炉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一般要求烧结块软化点温度大于1000℃。

2.1.2鼓风炉对入炉烧结块的化学性质要求
入炉烧结块应具有均匀的化学成份,根据生产实践,主要考察烧结块的化学成份的如表1:
表1 烧结块主要化学成份要求
烧结块成份中CaO/SiO2、S、Fe、As等直接影响鼓风炉炉渣渣型。

2.2鼓风量
(1)标准型密闭鼓风炉,主风口风量一般控制在38000至40000标米3/时,(冷风量为40000-44000标米3/时),顶部风量(二次风)为底部风口风量的8-12%。

生产实践告诉我们,鼓风量不宜过大,否则不仅会增加动力消耗,还会使炉内高温度上移,气流速度过大,随气流带出的粉料也增多,特别是在料面过低,
物料质量差,炉内结瘤严重的情况下,更会恶化鼓风炉炉况。

(2)风温调节。

鼓入鼓风炉的热风,一般控制在800-1000℃,调节风温可以迅速改变炉内熔炼情况,控制还原气氛和炉渣,当炉内还原气氛弱,渣含锌高,温度偏低时,应提高风温;当炉内还原气氛强,温度过高,出现铁还原时,应降低风温。

高风温操作者直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炉渣量,从而提高鼓风炉直收率。

2.3入炉焦炭质量的影响
焦炭既是密闭鼓风炉的燃料又是还原剂,在炉内起到骨架作用。

好的焦炭反应性较低,对活化鼓风炉炉缸,稳定鼓风炉操作,降低控制鼓风炉渣含锌很有利。

其成份见表2:
表2 焦炭的主要成份
2.4工艺方面
炉内结瘤是ISP工艺的主要缺点之一,处理炉内结瘤常用的方法是炸药爆破。

这种方法对于清除炉身上部、中部及冷凝器内结瘤比较有效,但是由于炉内下部结瘤特别坚硬,且预先加入的底焦及炸落的结瘤将下部结瘤埋住,因此对于下部特别是风口上方1~3m处的结瘤清除不彻底。

由于下部结瘤不能彻底清理,在相同操作风量情况下,造成密闭鼓风炉内焦点区上移,入炉物料过早软化,提前造渣对渣型变化快,波动大。

3.加强工艺控制,精心操作,把握细节
通过二系统鼓风炉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综合分析了影响鼓风炉炉渣型变化的诸多因素,同时从中提出了一些改善鼓风炉渣型变化的方法。

总结如下:
(1)重点控制烧结块成份Pb+SiO2<25%,S<1%,软化温度≥1000℃,转鼓率80%,As<0.3。

(2)严格限制烧结块CaO/ SiO2于1.2-1.7之间,Fe≥9.5%。

(3)保证入炉焦炭的质量,其反应性92分钟平均Km≤0.16ml/g.s。

(4)采用高风温,标准风量操作,尽量控制热风温度于920℃-950℃范围内。

(5)精心操作,保证鼓风炉炉况的顺利。

4.结束语
韶关冶炼厂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了密闭鼓风炉的送风率及生产水平,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密闭鼓风炉临时休风次数,稳定了鼓风炉炉况,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使I.S.F技术更加完善。

目前如果进一步控制入炉物料中SiO2含量,提高烧结块软化温度和热强度,从而延缓鼓风炉内结瘤形成。

【参考文献】
[1]铅锌冶金学编委会.铅锌冶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01.
[2]韶关冶炼厂教培处铅锌鼓风炉冶炼工.1994,12.
[3]鼓风炉炼铅锌.韶关冶炼厂,2001~2007.
[4]陈国发编.重金属冶金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