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密度、压强概念复习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重难点压强知识点

初二物理重难点压强知识点

初二物理重难点压强知识点初二物理重难点压强知识点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F= PS;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 1.013×105帕= 76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一个标量。

在物理学中,压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关于初中物理的压强知识点,下面给大家进行总结简述。

1、压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

在物理学中,用P表示。

计算公式为:
P = F / A
其中,P表示压力,F是力,A是面积。

3、气体的压强
气体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气体分子的碰撞力。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引起了气体
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碰撞。

气体分子的速度越大,气体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碰撞力就越
大。

气体的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V = nRT
其中,p表示气体压强,V表示气体体积,n表示气体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温度。

液体的压强是指液体的重力所产生的压力。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高度以及重力加
速度有关。

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例。

p = ρgh
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5、空气压力
空气的压强也受到重力的影响,空气的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标准大气压强是指
在海平面上,温度为15℃时,空气压强为101325帕斯卡。

常用的气压单位有帕斯卡、巴、毫米汞柱等。

6、液体压力的应用
液压系统是以液体为介质,利用压力传递原理传递动力的系统。

液压系统可以提高传
递效率、减少能量损失,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航天、船舶等领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它反映了力对面积的分布情况。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 F/A,其中P 表示压强,F 表示力的大小,
A 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通常情况下,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 Pa = 1 N/m^2。

4. 压力的定义:压力是指物体受到力作用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力。

压强和压力的概念
基本相同。

5. 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液体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液体的压
强公式为 P = ρgh,其中 P 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h 表
示液体的高度。

6. 压强的性质:压强与力成正比,压强与面积成反比。

7. 压力传递和压力传递原理:在液体中受力点受到的压力会均匀传递到液体的各个部分。

压力传递原理可以用来解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8. 压强的应用:压强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水压能、液压
起重机、气压传递等。

这些是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物理公式及物理量概念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及物理量概念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及物理量概念大全1.速度公式:速度=距离/时间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3.距离公式:距离=速度×时间4.时间公式:时间=距离/速度5.质量公式:质量=密度×体积6.力公式:力=质量×加速度7.压强公式:压强=力/面积8.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9.功率公式:功率=功/时间1.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大小的度量,以千克为单位。

2.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它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以米/秒为单位。

3.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以米/秒^2为单位。

4.位移:位移是物体从出发点到达终点的位移,它的大小等于终点与出发点之间的距离,以米为单位。

5.几何光学:几何光学研究光的传播、折射、反射、成像等规律。

6.静力学:静力学研究力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浮力等。

7.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运动规律等。

8.电磁学:电磁学研究电荷、电场、磁场等与电磁现象相关的知识。

9.声学:声学研究声音的传播、反射、谐波等声学现象。

10.热学:热学研究热量、温度、热传导等与热现象相关的知识。

11.力学: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力、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12.电学:电学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等与电现象相关的知识。

13.光学:光学研究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干涉等光学现象。

14.液体静力学:液体静力学研究液体中受力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15.气体运动规律:气体运动规律研究气体在压强、体积、温度变化时的关系。

以上只是初中物理公式及物理量概念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物理可以深入了解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密度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

密度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

密度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一、密度: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通常用ρ表示。

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ρ=m/V其中,ρ为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密度的单位通常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密度的特点:1.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受物体大小和形状的影响;2.密度高低可以说明物质的致密程度,密度大的物质相对来说比较紧密。

二、压强:压强是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通常用P表示。

压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F/A其中,P为压强,F为力的大小,A为力作用的面积。

压强的单位通常为帕斯卡(Pa)或牛顿每平方米(N/m²)。

压强的特点:1.压强与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有关,力的增大或面积的减小都会导致压强的增加;2.压强越大,物体受力越大。

三、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通常用Fb表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在物体上部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b=ρ*V*g其中,Fb为浮力,ρ为液体或气体的密度,V为物体排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浮力的特点: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有关,排开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2.物体受到的浮力方向与排开液体或气体的方向相反;3.如果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物体将会下沉;如果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物体将会上浮。

在实际应用中,密度、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常常同时出现。

1.浮力是由于密度差异而产生的,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将下沉;反之,物体将上浮。

2.物体受到浮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当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相等时,物体将处于浮力平衡状态,即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此时物体的平均密度等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3.在涉及到液体或气体的力学问题中,常常需要考虑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例如,船只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浮力的作用,气球能够悬浮在空中也是由于浮力的作用。

总结起来,密度、压强和浮力是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物体的浮沉、物体受力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工原理复习总结

化工原理复习总结

qV 流速: 流速: u = A
粘度:牛顿粘性定律,流动边界层,温度的影响。 粘度:牛顿粘性定律,流动边界层,温度的影响。 二.流动中的守恒定律 1.稳定流动与非稳定流动 . 2.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对不可压缩流体: 对不可压缩流体: 在圆形管道内: 在圆形管道内
q m ,1 = q m , 2 = ⋯ = q m
18
八.板式塔 1、传质设备的性能指标 、 2、塔板结构 、 3、塔板上气液接触状态 、 4、 4、塔板上的不正常操作 5、塔高和塔径的计算 、
4qV DT = πu
构成, 构成,应用
Z = ( N P − 1) H T
6、板式塔负荷性能图 、
19
第五章吸收 一.气液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亨利定律及应用:判断过程方向、确定过程极限、 亨利定律及应用:判断过程方向、确定过程极限、 计算过程推动力。 计算过程推动力。
4.总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
(只要求并、逆流) 只要求并、逆流)
di 1 1 bd i = + + K i αi λd m α0d 0
六.换热器的选用与传热过程的强化 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
Q = KA ∆t m
13
第四章精馏
一.气液相平衡 1.相对挥发度α: 对理想溶液 .相对挥发度 : 对理想溶液: 2.相平衡方程: .相平衡方程:
7
简单管路的计算:等径管路 简单管路的计算:等径管路√
连续性方程: 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 伯努利方程: 利方程
u2 d 1 = u1 d 2
2
qV =
π
4
d u
2
2 2 u1 p2 u2 gz1 + + + We = gz 2 + + + Σh f 2 ρ 2 ρ

《压强》 讲义

《压强》 讲义

《压强》讲义一、压强的概念同学们,咱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和力相关的现象。

比如,用手按气球,气球会变形;脚踩在雪地上,会留下脚印。

这些现象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压强。

那什么是压强呢?压强就是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简单来说,就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如果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受力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

举个例子,咱们用尖尖的针去扎东西,很容易就扎进去了,这是因为针尖的面积很小,压力集中在很小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就很大。

而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用一块平板去压东西,就很难压进去,因为平板的面积大,压强就小。

二、压强的单位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Pa)。

1 帕斯卡等于 1 牛顿的力作用在 1 平方米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用到一些其他的压强单位,比如千帕(kPa)、兆帕(MPa)。

比如说,汽车轮胎的气压通常用千帕来表示。

三、压强的计算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如果知道了压力和受力面积,就可以很容易地算出压强。

比如说,一个物体受到的压力是 50 牛顿,受力面积是 2 平方米,那么压强就是 50÷2 = 25 帕斯卡。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需要增大或者减小压强。

增大压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增大压力,二是减小受力面积。

比如,用刀切菜的时候,把刀磨得锋利一些,就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这样就能更容易地把菜切断。

再比如,订书机的针尖很尖,也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从而能够轻松地把纸张订在一起。

减小压强的方法也有两种: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增大受力面积。

比如,在沙漠中行走,骆驼宽大的脚掌就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这样骆驼就不会陷进沙子里。

还有,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也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让我们背着书包的时候更舒服。

五、液体压强说完了固体的压强,咱们再来说说液体压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有关流体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流体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流体压强的知识点总结流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流体的性质和行为。

在流体力学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流体的压强。

流体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它是描述流体中压力分布的重要参数。

了解流体的压强对于我们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流体压强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流体压强的知识。

一、流体力学基础知识1. 流体的定义和分类流体是一种物质状态,它具有流动性和变形性。

根据流体的性质和分子结构,我们将流体分为液体和气体两种基本类型。

液体是一种密度较大、容易流动且不易被压缩的流体;而气体是一种密度较小、容易膨胀且可被压缩的流体。

2. 流体的性质流体有一系列特有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压力、压强、黏性、表面张力等。

这些性质对于描述流体的行为和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流体的运动流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会产生运动。

流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定常流动和非定常流动两种类型。

在定常流动中,流体的性质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保持不变;而在非定常流动中,流体的性质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4. 流体的压力流体中的压力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它是描述流体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受力情况的重要物理量。

流体的压力可以受到外力的作用,也可以由流体自身的重力和运动产生。

二、流体压强的基本概念1. 压强的定义流体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它是描述流体中压力分布的物理量,通常用P来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scal),记作Pa。

2. 压强的计算流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的大小,A表示受力的面积。

当流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在单位面积上产生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流体的压强。

3. 静压力和动压力流体的压强可以分为静压力和动压力两种类型。

静压力是指流体静止时受到的压力,它是由流体的重力和外力产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课题: 速度、密度、压强概念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分析,使学生理解速度、密度和压强的物理意义;
通过习题练习,使学生掌握速度、密度、压强的应用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对速度、密度和压强概念的复习,使学生了解利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对速度、密度和压强概念的复习,使学生知道学习一个概念需了解它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及应用;
通过习题练习,使学生理解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对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梳理,使学生初步建立物理知识网络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 应用速度、密度和压强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速度、密度和压强的物理意义 课型、教法
复习课 教具
课时
1课时
板书设计
速度、密度、压强概念复习
反思
l(s) t m F S V V= p=
思考1: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km /h .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如图所示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指出这位女士对哪个物理量不理解。

女士,您刚才的车速是60km/h !
先生,这是不可能的,我刚才只开了7分钟,还没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60km 呢?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速度的相关知识
练习1: (1)水中游动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 ,陆地上跑的最快的是猎豹,1s 可跑40m ,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 A .猎豹大 B .旗鱼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A .4:3
B .1:3
C .3:1
D .3:4 (3)如图2—9,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 速度 密度 压强
物理 意义 定义 公式
国际
单位
学生思考并解释
学生填写表格中
速度一栏的内容
学生思考并解释
学生思考并解释
通过小故事激发学生思考速度的物理意义
复习再现知识
A .(a)
B .(b)
C .(c)
D .(d)
思考2:一位母亲在厨房做饭,上小学的儿子
跑进来,看见锅里水面上漂着一层油,就问妈
妈:“油为什么漂在水面上?”妈妈告诉儿子:“因为油比水轻。

” 妈妈所说的油比水轻,在物理学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我们应如何理解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密度的相关知识 练习2: (1)一个瓶子里装满水,倒出一半水后,瓶中水的质量将______;体积将_______;密度将_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是根据:同种物质,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一个最多能装1kg 水的瓶子,那么这个
瓶子是否也能装下1kg 酒精?
教师引导学生是根据: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3)用一个瓶子先用来装满水,再将水倒掉后装满硫酸铜( ρ 硫酸铜> ρ水 ),比较水和硫酸铜质量谁较大?
教师引导学生是根据: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4)将一个装有450mL 水的瓶子放进冰箱冷
冻室,水结成冰,求:
①瓶中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②冰的体积是多少? ③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多少? ④冰的体积是水体积的多少倍?
学生填写表格中密度一栏的内容
学生思考并分析
解答
学生思考并分析 解答
学生思考并分析
解答
学生思考并解释
学生填写表格中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复习再现知识
使学生理解同种物质,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使学生理解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使学生理解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
复习再现知识
v t v
t
o o (c) (d) (b)
S t
S
t o o (a) 图2
思考3:我和他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我为什么陷入雪里,他却不会呢?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压强的相关知识
练习3:
(1)同一长方体金属块怎样放置压强最大? (2)如图甲,一长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
上,沿虚线竖直切去一半,余下的部分对桌面的压力( )压强( ) 若将切去的一半放在余下部分上,如图乙所示,那么它对桌面的压力( ); 压强( )
A.是原来的
2
1
B.不变
C.是原来的2倍
D.是原来的
4
1
(3)如图4所示,若沿水平方向的虚线切去上面的一半,余下的部分对桌面的压力( )压强( )
若沿虚线水平切去一半,将其放在旁边,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 )
压强一栏的内容
学生思考并分析 解答
学生思考并分析 解答
学生思考并分析 解答
学生思考并分析 解答
理解压力一定,S 越小p 越大
通过变式训练理解p=
S
F
中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
积的关系
通过对速度、密度和压强概念的复习,使学生了解利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对速度、密
C
A B 平放
侧放
立放 图3 甲 乙 图4
A.是原来的
2
1
B.不变
C.是原来的2倍
D.是原来的
4
1
【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速度、密度、压强的定义及定义式,总结出三个物理量都是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

2、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知道学习一个概念需了解它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及应用
3、
度和压强概念的复习,使学生知道学习一个概念需了解它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及应用; 通过对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梳理,使学生初步建立物理知识网络
l(s) t m
F S
V V=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