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角函数求解最值问题

合集下载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三角函数最值问题在物理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例子:1. 炮弹轨迹问题在炮弹轨迹问题中,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最值来求解最大射程和最大高度。

假设炮弹的初速度为v,发射角度为θ,则炮弹的水平速度为v*cosθ,竖直速度为v*sin θ。

炮弹的水平位移为x=v*t*cosθ,竖直位移为y=v*t*sinθ-0.5*g*t^2,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为了求解最大射程和最大高度,需要分别求解x和y的最大值。

由于cosθ和sinθ的最大值均为1,因此可以得到炮弹的最大射程为v^2/g*sin2θ,最大高度为v^2/2g*sin^2θ。

2. 摆锤问题在摆锤问题中,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最值来求解摆锤的最大速度和最大角度。

假设摆锤的长度为l,摆锤的初始角度为θ,摆锤的重量为m,则摆锤的运动方程为θ''+g/l*sinθ=0,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θ''表示θ对时间的二阶导数。

为了求解最大速度和最大角度,需要分别求解θ'和θ的最大值。

由于sinθ的最大值为1,因此可以得到摆锤的最大速度为l*sqrt(2g*(1-cosθ)),最大角度为π/2。

3. 交流电路问题在交流电路问题中,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最值来求解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

假设电路中的电阻为R,电感为L,电容为C,交流电源的电压为V,交流频率为ω,则电路的运动方程为L*i''+R*i'+1/C*i=V*sin(ωt),其中i''表示i对时间的二阶导数,i'表示i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为了求解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需要分别求解i和V的最大值。

由于sin(ωt)的最大值为1,因此可以得到电流的最大值为V/sqrt(R^2+(ωL-1/ωC)^2),电压的最大值为V。

三角函数的最值求法

三角函数的最值求法

三角函数的最值求法掌握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和有界性,能够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及有界性来求得一些三角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其本质上是对含有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求最值,因此,求函数最值得方法都能适用.当然还其他特殊的方法.三角函数的最值都是在限定区间上取得的,因而要特别注意题设中所给的区间.求三角函数最值时,一般要进行一些代数变换和三角变换,要注意函数有意义的条件、弦函数的有界性及变换的等价性.选择适当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下面就例谈几种解决三角函数最值的方法.题型一:用换元法求函数的最值例1:若,求函数的最小值.思路:注意到函数的特征,若用万能公式,能将它化为关于的有理函数,从而不难用判别式方法求解.解析:令=t,,,则,当t=-1时,y=0;当y 0时,由于t为实数,从而有或.由于,故函数的最小值为.点评:展开函数式,得到一个含有、的对称式,运用变换“”同样可解得上一题.题型二:用均值不等式法求函数的最值例2:已知,且,求的最大值.思路:在三角函数关系的条件下,要求得角的最值,一般应设法转化为求该角的某一三角函数的最值.依题意,本题可以优先求y的正切的最值.解析:,且,当且仅当,即时,,又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点评:选函数来求的角的最值时,必须注意选定函数的单调性,若选定的函数与角的最值取得时刻相同时,解题较为方便.题型三: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来求函数的最值例3:求函数的最小值,并求出取得最小值时x的值.思路:先化简函数,再由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来思考,同时应注意角度的限定范围.解析:由降幂公式和倍角公式,得== .的最小值是,此时.点评:形如(a、b、c、d为常数)的式子,都能仿照上例变形为形如的式子,从而有关问题可在变形式的基础上求解.另外,求最值时不能忽视对定义域的思考.例4:已知圆的半径为R,其内接三角形ABC有成立,求的面积S的最大值.解析:由已知式可得,.==当时,点评: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来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是最常见的基本方法.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解题,看该题结构特点是否能化为一个三角函数式,若能,要充分利用所有三角函数公式化为一个三角函数式,从而利用三角函数性质,求出最值.望大家在解题时注意.题型四: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函数的最值例5: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是1?若存在,求出对应的a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解析:=当时,若,即,则当时,(舍去)若即,则当时,即或(舍去),若,即,则当时,(舍去)综上所述,存在符合题设.点评:求包含参数的三角函数最值时,应根据三角函数或本身的取值范围来进行分类讨论.题型五:轮换对偶求函数的最值例6:已知、、为锐角,且,求函数的最小值.解析:由= ,令,结合,得+ -得,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题型六:利用判别式法求函数的最值例7:求函数的最值.解析:原式化为即当时,得到当时,代入原方程综上.点评:求分式形式的含正、余切三角函数的最值时,应考虑到用判别式法来求得.题型七:利用斜率求函数的最值例8:求函数的最值.解析:设平面上两点的坐标为,,则AB的斜率为.又A为定点,B在单位圆上,故直线AB:是圆的切线时得k值为函数y的最值,此时点评:求分式形式含正、余弦的三角函数的最值时,应考虑巧用斜率来求得.求三角函数最值的方法有:配方法、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换元法、基本不等式法等.三角函数的最值都是在给定区间上取得的,因而要加更注意题设中所给出的区间.求三角函数的最值时,一般要进行一些三角变换以及代数换元,须注意函数有意义的条件和弦函数的有界性.在求包含参数函数的最值时,解题要注意参数的作用和影响.(陕西洋县城关中学)。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在数学中,三角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它们与三角形的各边长和角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sine(x)、余弦函数cosine(x)、正切函数tangent(x)、余切函数cotangent(x)、正割函数secant(x)和余割函数cosecant(x)。

这些函数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最值问题是数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它涉及在给定条件下,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也不例外,我们将通过分析各个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让我们从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开始。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取值范围都是[-1,1],即它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在这个区间内取得。

正弦函数在角度为90度或π/2的时候取得最大值1,在角度为270度或3π/2的时候取得最小值-1、余弦函数在角度为0度或2π的时候取得最大值1,在角度为180度或π的时候取得最小值-1、同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具有周期性,即在一个周期内,它们呈现重复的性质。

正弦函数的周期是2π,而余弦函数的周期也是2π。

因此,当我们求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一些区间上的最值时,可以借助其周期的性质,将该区间转化为一个合适的周期内的区间来求解。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三角函数中的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

正割函数的定义域是除了π/2+kπ(k∈Z)之外的所有实数,其取值范围是(-∞,-1]∪[1,+∞)。

正割函数在角度为0度或2π的时候取得最小值1,在角度为180度或π的时候取得最大值-1、余割函数的定义域是除了kπ(k∈Z)之外的所有实数,其取值范围是(-∞,-1]∪[1,+∞)。

余割函数在角度为90度或π/2的时候取得最大值1,在角度为270度或3π/2的时候取得最小值-1、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也具有周期性,其周期分别是π。

因此,在求解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在一些区间上的最值时,我们可以利用其周期的性质,将该区间转化为一个合适的周期内的区间来求解。

三角函数ω的取值范围及解三角形中的范围与最值问题(解析版)

三角函数ω的取值范围及解三角形中的范围与最值问题(解析版)

三角函数ω的取值范围及解三角形中的范围与最值问题命题预测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是每年高考常考内容,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较多,有时会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的压轴小题位置,综合考查以解答题为主,中等难度.高频考法(1)ω取值与范围问题(2)面积与周长的最值与范围问题(3)长度的范围与最值问题01ω取值与范围问题1、f (x )=A sin (ωx +φ)在f (x )=A sin (ωx +φ)区间(a ,b )内没有零点⇒b -a ≤T2k π≤aω+ϕ<π+k πk π<bω+ϕ≤π+k π⇒b -a ≤T2a ≥k π-ϕωb ≤π+k π-ϕω同理,f (x )=A sin (ωx +φ)在区间[a ,b ]内没有零点⇒b -a ≤T2k π<aω+ϕ<π+k πk π<bω+ϕ<π+k π ⇒b -a <T2a >k π-ϕωb <π+k π-ϕω2、f (x )=A sin (ωx +φ)在区间(a ,b )内有3个零点⇒T <b -a ≤2T k π≤aω+ϕ<π+k π3π+k π<bω+ϕ≤4π+k π⇒T <b -a ≤2T k π-φω≤a <(k +1)π-φω(k +3)π-φω<b ≤(k +4)π-φω同理f (x )=A sin (ωx +φ)在区间[a ,b ]内有2个零点⇒T2≤b -a <3T2k π<aω+ϕ≤π+k π2π+k π≤bω+ϕ<3π+k π ⇒T 2≤b -a <3T2k π-φω<a ≤k π+π-φω(k +2)π-φω≤b <(k +3)π-φω 3、f (x )=A sin (ωx +φ)在区间(a ,b )内有n 个零点⇒(n-1)T2≤b-a<(n+1)T2kπ-φω≤a<kπ+π-φω(k+n)π-φω<b≤(k+n+1)π-φω同理f(x)=A sin(ωx+φ)在区间[a,b]内有n个零点⇒(n-1)T2≤b-a<(n+1)T2kπ-φω<a≤kπ+π-φω(k+n)π-φω≤b<(k+n+1)π-φω4、已知一条对称轴和一个对称中心,由于对称轴和对称中心的水平距离为2n+14T,则2n+14T=(2n+1)π2ω=b-a .5、已知单调区间(a,b),则a-b≤T 2.1(2024·江苏南通·二模)已知函数y=3sinωx+cosωx(ω>0)在区间-π4,2π3上单调递增,则ω的最大值为()A.14B.12C.1211D.83【答案】B【解析】因为y=3sinωx+cosωx=2sinωx+π6,又ω>0,由-π2+2kπ≤ωx+π6≤π2+2kπ,k∈Z,得到-2π3+2kπω≤x≤π3+2kπω,k∈Z,所以函数y=3sinωx+cosωx的单调增区间为-2π3+2kπω,π3+2kπω(k∈Z),依题有-π4,2π3⊆-2π3+2kπω,π3+2kπω(k∈Z),则2π3≤π3ω-2π3ω≤-π4,得到0<ω≤12,故选:B.2(2024·四川泸州·三模)已知函数f x =sinωx-2π3(ω>0)在0,π 有且仅有三个零点,则ω的取值范围是()A.83,11 3B.83,113C.53,83D.53,83【答案】B【解析】因为0≤x≤π,所以-2π3≤ωx-2π3≤ωπ-2π3,因为函数f x =sinωx-2π3(ω>0)在0,π 有且仅有三个零点,结合正弦函数的图象可知2π≤ωπ-2π3<3π,解得83≤ω<113,故选:B.3(2024·四川德阳·二模)已知函数f x =sinωx+φ(ω>0,φ∈R)在区间7π12,5π6上单调,且满足f7π12=-f3π4 .给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①f2π3=0;②若f5π6-x=f x ,则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③关于x的方程f x =1在区间0,2π上最多有3个不相等的实数解;④若函数f x 在区间2π3,13π6上恰有5个零点,则ω的取值范围为83,103.A.1B.2C.3D.4【答案】C【解析】①因为f7π12=-f3π4 且7π12+3π42=2π3,所以f2π3=0.①正确.②因为f5π6-x=f(x)所以f(x)的对称轴为x=5π62=5π12,2π3-5π12=π4=T4⇒T=π.②正确.③在一个周期内f x =1只有一个实数解,函数f x 在区间7π12,5π6上单调且f2π3 =0,T≥45π6-2π3=2π3.当T=2π3时,f x =sin3x,f x =1在区间0,2π上实数解最多为π6,5π6,3π2共3个.③正确.④函数f x 在区间2π3,13π6上恰有5个零点,2T<13π6-2π3≤5T2⇒2⋅2πω<13π6-2π3≤52⋅2πω,解得83<ω≤103;又因为函数f x 在区间7π12,5π6上单调且f2π3 =0,T≥45π6-2π3=2π3,即2πω≥2π3⇒ω≤3,所以ω∈83,3.④错误故选:C4(2024·江苏泰州·模拟预测)设函数f x =2sinωx-π6-1ω>0在π,2π上至少有两个不同零点,则实数ω的取值范围是()A.32,+∞ B.32,73 ∪52,+∞ C.136,3 ∪196,+∞ D.12,+∞ 【答案】A【解析】令2sin ωx -π6 -1=0得sin ωx -π6 =12,因为ω>0,所以ωx -π6>-π6,令sin z =12,解得z =π6+2k π,k ∈Z 或z =5π6+2k 1π,k 1∈Z ,从小到大将sin z =12的正根写出如下:π6,5π6,13π6,17π6,25π6,29π6⋯⋯,因为x ∈π,2π ,所以ωx -π6∈ωπ-π6,2ωπ-π6,当ωπ-π6∈0,π6 ,即ω∈16,13 时,2ωπ-π6≥5π6,解得ω≥12,此时无解,当ωπ-π6∈π6,5π6 ,即ω∈13,1 时,2ωπ-π6≥13π6,解得ω≥76,此时无解,当ωπ-π6∈5π6,13π6 ,即ω∈1,73 时,2ωπ-π6≥17π6,解得ω≥32,故ω∈32,73,当ωπ-π6∈13π6,17π6 ,即ω∈73,3 时,2ωπ-π6≥25π6,解得ω≥136,故ω∈73,3,当ω≥3时,2ωπ-π6-ωπ-π6=ωπ≥3π,此时f x 在π,2π 上至少有两个不同零点,综上,ω的取值范围是32,+∞ .故选:A02面积与周长的最值与范围问题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求解三角形周长或面积最值问题的杀手锏,要牢牢掌握并灵活运用.利用三角公式化简三角恒等式,并结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实现边角互化,再结合角的范围、辅助角公式、基本不等式等求其最值.1(2024·青海·模拟预测)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a cos 2B +2b cos A cos B =c .(1)求B ;(2)若b =4,△ABC 的面积为S .周长为L ,求SL的最大值.【解析】(1)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 A cos 2B +2sin B cos A cos B =sin C ,所以2sin A cos 2B +2sin B cos A cos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所以sin A cos B (2cos B -1)+cos A sin B (2cos B -1)=0,即(2cos B -1)sin (A +B )=0,由0<A +B <π,可知sin (A +B )≠0,所以2cos B -1=0,即cos B =12,由0<B <π,知B =π3.(2)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即16=a 2+c 2-ac ,所以16=a +c 2-3ac ,即ac =13a +c 2-16 ,因为S =12ac sin B =34ac ,L =a +b +c ,所以S L =3ac 4a +c +4=3a +c 2-1612a +c +4,所以S L=312a +c -4 ,又ac ≤a +c 24(当且仅当a =c 时取等号),所以16=a +c 2-3ac ≥a +c24(当且仅当a =c =4时取等号),所以a +c ≤8(当且仅当a =c =4时取等号),所以S L=312a +c -4 ≤312×8-4 =33(当且仅当a =c =4时取等号),即S L的最大值为33.2(2024·陕西汉中·二模)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请从下列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作答:(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作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①记△ABC 的面积为S ,且3AB ⋅AC =2S ;②已知a sin B =b cos A -π6 .(1)求角A 的大小;(2)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a =6,求△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解析】(1)选条件①,由3AB ⋅AC =2S ,得3bc cos A =2×12bc sin A ,整理得tan A =3,而0<A <π,所以A =π3.选条件②,由a sin B =b cos A -π6 及正弦定理,得sin A sin B =sin B cos A -π6,而sin B >0,则sin A =cos A -π6 =32cos A +12sin A ,整理得tan A =3,而0<A <π,所以A =π3.(2)由(1)知A =π3,由正弦定理得b sin B =c sin C =a sin A =6sin π3=22,因此b +c =22sin B +22sin C =22sin B +sin π3+B =2232sin B +32cos B=26sin B +π6由△ABC 为锐角三角形,得0<B <π20<2π3-B <π2 ,解得π6<B <π2,因此π3<B +π6<2π3,则32<sin B +π6≤1,于是32<b +c ≤26,32+6<a +b +c ≤36,所以△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是(32+6,36].3(2024·宁夏银川·二模)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 中,∠A +∠C =180°,BC =3.(1)若AB =6,AD =3,CD =4,求BD ;(2)若∠ABC =120°,△ABC 的面积为932,求四边形ABCD 周长的取值范围.【解析】(1)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A =32+62-BD 22×3×6,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C =32+42-BD 22×3×4,因为∠A +∠C =180°,所以cos ∠A +cos ∠C =0,即32+62-BD 22×3×6+32+42-BD 22×3×4=0,解得BD =33.(2)由已知S △ABC =12×3×AB ×32=932,得AB =6,在△ABC 中,∠ABC =120°,由余弦定理得AC 2=32+62-2×3×6×cos120°=63,则AC =37,设AD=x,CD=y,(x,>0,y>0),在△ACD中,由余弦定理得372=x2+y2-2xy⋅cos60°=x+y2-3xy,则x+y2=63+3xy≤63+3×x+y22,得x+y24≤63,所以x+y≤67,当且仅当x=y=37时取等号,又x+y>AC=37,所以四边形ABCD周长的取值范围为37+9,67+9.4(2024·四川德阳·二模)△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sin B=23cos2A+C 2.(1)求B;(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c=1,求△ABC面积的取值范围.【解析】(1)因为△ABC中,sin B=23cos2A+C2,即2sinB2cos B2=23cos2π-B2=23sin2B2,而0<B<π,∴sin B2>0,故cos B2=3sin B2,故tan B2=33,又0<B<π,∴0<B2<π2,则B2=π6,∴B=π3;(2)由(1)以及题设可得S△ABC=12ac sin B=34a;由正弦定理得a=c sin Asin C=c sin2π3-Csin C=c sin2π3cos C-cos2π3sin Csin C=32cos C+12sin Csin C=32tan C+12,因为△ABC为锐角三角形,0<A<π2,0<C<π2,则0<2π3-C<π2,∴π6<C<π2,则tan C>33,∴0<1tan C<3,则12<32tan C+12<2,即12<a<2,则38<S△ABC<32,即△ABC面积的取值范围为38,32 .03长度的范围与最值问题对于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大值或最小值;二是将所求式转化为只含有三角形某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结合角的范围,确定所求式的范围.1(2024·贵州遵义·一模)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3b-a sin C= 3a cos C.(1)求A;(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c=2,求b的取值范围.【解析】(1)在△ABC中,由3b-a sin C=3a cos C及正弦定理,得3sin B-sin A sin C=3sin A cos C,则3sin A cos C+sin A sin C=3sin(A+C)=3sin A cos C+3cos A sin C,即sin A sin C=3cos A sin C,而sin C>0,于是tan A=3,又0<A<π,所以A=π3.(2)由(1)知,A=π3,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Bsin C=2sin2π3-Csin C=3cos C+sin Csin C=3tan C+1,由△ABC为锐角三角形,得0<C<π20<2π3-C<π2,解得π6<C<π2,则tan C>13,∴1tan C<3,则1<b<4,所以b的取值范围是1<b<4.2(2024·宁夏固原·一模)在锐角△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2sin B sin C+cos2C= 1+cos2A-cos2B.(1)求证:B+C=2A;(2)求c-ba的取值范围.【解析】(1)因为2sin B sin C+cos2C=1+cos2A-cos2B,所以2sin B sin C+1-2sin2C=1+1-2sin2A-1+2sin2B,则sin B sin C-sin2C=-sin2A+sin2B,由正弦定理可得bc-c2=-a2+b2,即bc=b2+c2-a2,所以cos A=b2+c2-a22bc=bc2bc=12,又A∈0,π2,故A=π3,由A+B+C=π,故B+C=π-A=2π3=2A;(2)由(1)得sin A=32,cos A=12,因为sin B=sin A+C=sin A cos C+cos A sin C=32cos C+12sin C,所以由正弦定理得c-ba=sin C-sin Bsin A=23sin C-32cos C-12sin C=2312sin C-32cos C=23sin C-π3,又锐角△ABC中,有0<C<π20<π-π3-B<π2,解得π6<C<π2,所以-π6<C-π3<π6,则-12<sin C-π3<12,所以-33<23sin C-π3<33,即-33<23sin C-π3<33,故c-ba的取值范围为-33,33.3(2024·河北衡水·一模)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三角形面积为S,若D为AC边上一点,满足AB⊥BD,BD=2,且a2=-233S+ab cos C.(1)求角B;(2)求2AD +1CD的取值范围.【解析】(1)∵a2=-233S+ab cos C,∴a2=-33ab sin C+ab cos C,即a=-33b sin C+b cos C,由正弦定理得,sin A=-33sin B sin C+sin B cos C,∴sin B+C=-33sin B sin C+sin B cos C,∴cos B sin C=-33sin B sin C,∵sin C≠0,∴tan B=-3,由0<B<π,得B=2π3.(2)由(1)知,B=2π3,因为AB⊥BD,所以∠ABD=π2,∠DBC=π6,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DCsin∠DBC=BDsin C,即DC=2sinπ6sin C=1sin C,在Rt△ABD中,AD=BDsin A=2sin A,∴2 AD +1CD=22sin A+11sin C=sin A+sin C,∵∠ABC=2π3,∴A+C=π3,∴2 AD +1CD=sin A+sin C=sinπ3-C+sin C=sinπ3cos C-cosπ3sin C+sin C=sin C+π3,∵0<C<π3,∴C+π3∈π3,2π3,∴sin C+π3∈32,1,所以2AD+1CD的取值范围为32,1.4(2024·陕西安康·模拟预测)已知锐角△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其中a=8,ac=1+sin2A-sin2Csin2B,且a≠c.(1)求证:B=2C;(2)已知点M在线段AC上,且∠ABM=∠CBM,求BM的取值范围.【解析】(1)因为ac=1+sin2A-sin2Csin2B,即a-cc=sin2A-sin2Csin2B,由正弦定理可得a-cc=a2-c2b2=a+ca-cb2,又a≠c,即a-c≠0,所以1c=a+cb2,整理得b2=c2+ac,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 cos B,整理得c=a-2c cos B,由正弦定理得sin C=sin A-2sin C cos B,故sin C=sin B+C-2sin C cos B,即sin C=sin B cos C+sin C cos B-2sin C cos B,整理得sin C=sin B-C,又因为△ABC为锐角三角形,则C∈0,π2,B∈0,π2,可得B-C∈-π2,π2,所以C=B-C,即B=2C.(2)因为点M在线段AC上,且∠ABM=∠CBM,即BM平分∠ABC,又B=2C,所以∠C=∠CBM,则∠BMC=π-C-∠CBM=π-2C,在△MCB中,由正弦定理得BCsin∠BMC=BMsin C,所以BM=BC sin Csin∠BMC=8sin Csin2C=8sin C2sin C cos C=4cos C,因为△ABC为锐角三角形,且B=2C,所以0<C<π20<2C<π20<π-3C<π2,解得π6<C<π4.故22<cos C<32,所以833<BM<42.因此线段BM 长度的取值范围833,42.1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3,A =60°,则b 的取值范围是()A.0,6B.0,23C.3,23D.3,6【答案】C【解析】由正弦定理得a sin A =b sin B ,即b =a sin B sin A =3sin B sin60°=23sin B ,又△ABC 为锐角三角形,C =180°-A -B =120°-B ,又0°<B ,C <90°,则0°<120°-B <90°,解得30°<B <90°,而当30°<x <90°时,y =sin x 单调递增,故sin B ∈12,1,所以b =23sin B ∈3,23 .故选:C2已知函数f (x )=sin (ωx +φ)(ω>0),现有如下说法:①若φ=π3,函数f (x )在π6,π3 上有最小值,无最大值,且f π6 =f π3,则ω=5;②若直线x =π4为函数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5π3,0 为函数f (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且f (x )在π4,5π6 上单调递减,则ω的最大值为1817;③若f (x )=12在x ∈π4,3π4 上至少有2个解,至多有3个解,则ω∈4,163;则正确的个数为()A.0 B.1C.2D.3【答案】C【解析】对于①,因为x =π6+π32=π4时,f x 有最小值,所以sin ωπ4+π3=-1,所以ωπ4+π3=2kπ+3π2k∈Z,得到ω=8k+143k∈Z,因为f x 在区间π6,π3上有最小值,无最大值,所以π3-π4≤πω,即ω≤12,令k=0,得ω=143,故①错误;对于②,根据题意,有ωπ4+φ=2k1π+π2k1∈Z5ωπ3+φ=k2πk2∈ZT2=πω≥5π6-π4=7π12,得出ω=-12(2k1-k2)+617,k1,k2∈Z0<ω≤127,即ω=-12k+617,k∈Z0<ω≤127,得到ω=617或1817,故②正确;对于③,令ωx+φ=2kπ+π6k∈Z或ωx+φ=2kπ+5π6k∈Z,则x=-φ+2kπω+π6ωk∈Z或x=-φ+2kπω+5π6ωk∈Z,故需要上述相邻三个根的距离不超过π2,相邻四个根(距离较小的四个)的距离超过π2,即2πω≤π2,8π3ω>π2,,解得ω∈4,16 3,故③正确,故选:C.3设函数f x =sin2ωx-cos2ωx+23sinωx cosωxω>0,当x∈0,π2时,方程f x =2有且只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ω的取值范围是()A.73,13 3B.73,133C.83,143D.83,143【答案】C【解析】由已知易知f x =3sin2ωx-cos2ωx=2sin2ωx-π6,当x∈0,π2时2ωx-π6∈-π6,πω-π6,所以要满足题意有5π2≤πω-π6<9π2⇒ω∈83,143.故选:C4将函数f x =sinωx-cosωx(ω>0)的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长度后,再把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一半,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若点π2,0是g 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则ω的最小值是()A.45B.12C.15D.56【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f x =222sinωx-22cosωx=2sinωx-π4,所以将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h x =2sin ωx +π4 -π4=2sin ωx +ωπ4-π4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一半,得到函数g x =2sin 2ωx +ωπ4-π4的图象,因为点π2,0 是g 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所以πω+ωπ4-π4=k π,k ∈Z ,解得ω=45k +15,k ∈Z ,又ω>0,所以ω的最小值为15.故选:C5已知函数f (x )=sin ωx +π6 (ω>0),若将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3个单位后所得的函数图象与曲线y =f (x )关于x =π3对称,则ω的最小值为()A.23B.13C.1D.12【答案】A【解析】函数f (x )=sin ωx +π6 ,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3个单位后所得函数g (x )=sin ωx +π3 +π6=sin ωx +πω3+π6,函数y =g (x )的图象与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3对称,则f (x )=g 2π3-x ,于是sin ωx +π6=sin ω2π3-x +πω3+π6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即sin ωx +π6 =sin -ωx +πω+π6 =sin π-ωx -πω+5π6 =sin ωx -πω+5π6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因此-πω+5π6=π6+2k π,k ∈Z ,解得ω=-2k +23,k ∈Z ,而ω>0,则k ∈Z ,k ≤0,所以当k =0时,ω取得最小值23.故选:A6(多选题)△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S 为△ABC 的面积,且a =2,AB ⋅AC=23S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 =π6B.若b =2,则△ABC 只有一解C.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则b 取值范围是23,4D.若D 为BC 边上的中点,则AD 的最大值为2+3【答案】ABD【解析】对于A ,因为AB ⋅AC =23S ,所以bc cos A =23×12bc sin A ,则tan A =33,因为A ∈0,π ,所以A =π6,故A 正确;对于B ,因为b =2=a ,则B =A =π6,C =2π3,故△ABC 只有一解,故B 正确;对于C ,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则B ∈0,π2 ,C ∈0,π2,则0<B <π20<π-π6-B <π2,则π3<B <π2,即sin B ∈32,1,由正弦定理可知:b =a sin Bsin A=4sin B ∈23,4 ,故C 错误;对于D ,若D 为BC 边上的中点,则AD =12AB +AC,所以AD 2=14AB 2+2AB ⋅AC +AC 2=14b 2+c 2+3bc由余弦定理知a 2=b 2+c 2-2bc cos A =b 2+c 2-3bc =4,得b 2+c 2=3bc +4,又b 2+c 2=3bc +4≥2bc ,所以bc ≤42-3=43+8,当且仅当b =c =2+6时取得等号,所以AD 2=14b 2+c 2+3bc =144+23bc ≤144+23×43+8 =7+43,即AD ≤7+43=2+3,故D 正确.故选:ABD .7已知函数f x =12+3sin ωx cos ωx -cos 2ωx ω>0 ,若f x 的图象在0,π 上有且仅有两条对称轴,则ω的取值范围是.【答案】56,43【解析】因为f x =12+3sin ωx cos ωx -cos 2ωx =32sin2ωx -12cos2ωx =sin 2ωx -π6,因为f x 的图象在0,π 上有且仅有两条对称轴,所以3π2≤2ωπ-π6<5π2,解得56≤ω<43,所以ω的取值范围是56,43 .故答案为:56,43.8已知函数f x =sin ωx ω>0 ,若∃x 1,x 2∈π3,π,f x 1 =-1,f x 2 =1,则实数ω的取值范围是.【答案】ω=32或ω≥52【解析】设θ=ωx,x∈π3,π,则θ∈π3ω,πω,所以问题转化为y=sinθ在θ∈π3ω,πω上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由正弦函数图象可得,π3ω≤kπ+π2kπ+π2+π≤πω,解得k+32≤ω≤3k+32,所以k≥0,k∈Z,当k=0时,32≤ω≤32,∴ω=32;当k=1时,52≤k≤92,当k=2时,72≤ω≤152,当k=3时,92≤ω≤212,当k=n,n∈N*时,n+32≤ω≤3n+32,当k=n+1时,n+52≤ω≤3n+92,而n+52-3n+32=-2n+1<0,即n+52<3n+32,所以k∈N*时,所有情况的ω范围的并集为ω≥52;综上,实数ω的取值范围是ω=32或ω≥52.故答案为:ω=32或ω≥52.9已知函数f x =sinωx+φω>0满足f x ≥fπ12,且f x 在区间-π3,π3上恰有两个最值,则实数ω的取值范围为.【答案】125,4【解析】因为f x ≥fπ12,所以fπ12 =sinπ12ω+φ=-1,所以π12ω+φ=2kπ+3π2,k∈Z,即φ=2kπ-π12ω+3π2,k∈Z,所以f x =sinωx+2kπ-π12ω+3π2 =-cosωx-π12.当-π3≤x≤π3时,-5πω12≤ωx-π12≤πω4ω>0.因为f x 在区间-π3,π3上恰有两个最值,且-5πω12>πω4 ,所以ω>0-2π<-5πω12≤-π0<πω4<π,解得125≤ω<4.故答案为:125,4.10已知函数f (x )=-sin ωx -π4 (ω>0)在区间π3,π 上单调递减,则ω的取值范围是.【答案】0,34【解析】当x ∈π3,π时, ωπ3-π4<ωx -π4<ωπ-π4,又y =-sin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2k π-π2,2k π+π2(k ∈Z ),所以ωπ3-π4≥2k π-π2ωπ-π4≤2k π+π2(k ∈Z ),解得6k -34≤ω≤2k +34(k ∈Z ),且2k +34≥6k -34(k ∈Z ),解得k ≤38,又ω>0,所以k =0,所以ω的取值范围为0,34.故答案为:0,3411若函数f x =cos ωx -π6ω>0 在区间π3,2π3内单调递减,则ω的最大值为.【答案】74【解析】由题得:12T ≥2π3-π3⇒0<ω≤3,令t =ωx -π6⇒t ∈πω3-π6,2πω3-π6,则y =cos t 在t ∈πω3-π6,2πω3-π6单调递减,故πω3-π6≥2k π2πω3-π6≤2k π+π⇒6k +12≤ω≤3k +74,由0<ω≤3,故ω∈12,74,所以ω的最大值为74,故答案为:74.12已知函数f (x )=4sin ωx ,g (x )=4cos ωx -π3+b (ω>0),且∀x 1,x 2∈R ,|f (x 1)-g (x 2)|≤8,将f (x )=4sin ω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ω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g (x )的图象相邻的三个交点依次为A ,B ,C ,且BA ⋅BC<0,则ω的取值范围是.【答案】0,2π8【解析】依题意,函数f (x )的值域为[-4,4],g (x )的值域为[b -4,b +4],由∀x 1,x 2∈R ,f (x 1)-g (x 2) ≤8,得|(b -4)-4|≤8,且|(b +4)-(-4)|≤8,解得b =0,g (x )=4cos ωx -π3 =4sin ωx +π6 ,将f (x )=4sin ω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ω个单位长度后,得h (x )=4sin ωx -π3ω =4sin ωx -π3,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 =g (x ),y =h (x )的图象,观察图象知,|AC |=2πω,取AC 中点D ,连接BD ,由对称性知|AB |=|BC |,BD ⊥AC ,由BA ⋅BC <0,得∠ABC >π2,即∠ABD >π4,|AD |>|BD |,由h (x )=g (x ),得sin ωx -π3 =sin ωx +π6 ,则ωx -π3+ωx+π6=π+2k π,k ∈Z ,解得ωx =712π+k π,k ∈Z ,于是y =4sin 712π+k π-π3=±22,则|BD |=42,因此πω>42,解得0<ω<2π8,所以ω的取值范围是0,2π8.故答案为:0,2π813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BC =2π3,∠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且BD =2,则a +4c 的最小值为.【答案】18【解析】如图所示,则△ABC 的面积为12ac sin 2π3=12a ⋅2sin π3+12c ⋅2sin π3,则ac =2a +2c ,所以1a +1c =12,显然a ,c >0,故a +4c =(a +4c )1a +1c ×2=2×5+4c a +a c ≥25+24c a ⋅a c=18,当且仅当4ca =a c 1a +1c =12,即a =6c =3时取等号.所以a +4c 的最小值为18.故答案为:18.14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所对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且2b sin A -3a =0.(1)求角B;(2)求sin A+sin C的取值范围.【解析】(1)∵2b sin A-3a=0,∴2sin A sin B-3sin A=0,又∵A∈0,π2,∴sin A≠0,∴sin B=32,B∈0,π2,∴B=π3.(2)由(1)可知,B=π3,且△ABC为锐角三角形,所以0<A<π20<C=2π3-A<π2,∴A∈π6,π2,则sin A+sin C=sin A+sin2π3-A=32sin A+32cos A=3sin A+π6,因为π3<A+π6<2π3,∴sin A+sin C∈32,3.15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2b sin A-3a=0.(1)求角B的大小;(2)求cos A+cos C的取值范围.【解析】(1)因为2b sin A-3a=0,由正弦定理边化角得:2sin B sin A-3sin A=0,所以2sin B-3sin A=0,由于在△ABC中,sin A≠0,所以2sin B-3=0,即sin B=32,又0<B<π2,所以B=π3.(2)由(1)可知B=π3,所以A+C=2π3,所以cos A+cos C=cos A+cos2π3-A=cos A+cos2π3cos A+sin2π3sin A=cos A-12cos A+32sin A=12cos A+32sin A=sin A+π6由于在锐角△ABC中,0<2π3-A<π2 0<A<π2,所以π6<A<π2,所以π3<A+π6<2π3,所以sinπ3<sin A+π6≤sinπ2,所以32<sin A+π6≤1,所以cos A+cos C的取值范围为32,1.16已知锐角△ABC的三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b2+c2-(b⋅cos C+c⋅cos B)2=bc,(1)求角A的大小;(2)如果该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3,求bc的取值范围.【解析】(1)∵b2+c2-b cos C+c cos B2=bc,由余弦定理可得b2+c2-b⋅a2+b2-c22ab+c⋅a2+c2-b22ac2=bc,化简整理得b2+c2-a2=bc,又b2+c2-a2=2bc cos A,∴cos A=12,又0<A<π2,所以A=π3.(2)因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R=3,所以b=23sin B,c=23sin C,∴bc=12sin B sin C,由(1)得B+C=2π3,所以bc=12sin B sin C=12sin B sin2π3-B=12sin B32cos B+12sin B=63sin B cos B+6sin2B=33sin2B+31-cos2B=632sin2B-12cos2B+3 =6sin2B-π6+3,因为△ABC是锐角三角形,且B+C=2π3,所以π6<B<π2,∴π6<2B-π6<5π6,∴12<sin2B-π6≤1,∴6<6sin2B-π6+3≤9,即6<bc≤9.所以bc的取值范围为6,9.17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cos2B-sin2B=-1 2.(1)求角B,并计算sin B+π6的值;(2)若b=3,且△ABC是锐角三角形,求a+2c的最大值.【解析】(1)由cos2B+sin2B=1cos2B-sin2B=-12,得cos2B=14,则cos B=±12,又0<B<π,所以B=π3或2π3.当B=π3时,sin B+π6=sinπ2=1;当B=2π3时,sin B+π6=sin5π6=12.(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则B=π3,有0<C<π20<A=2π3-C<π2,解得π6<C<π2.由正弦定理,得asin A=csin C=bsin B=332=2,则a=2sin A,c=2sin C,所以a+2c=2sin A+4sin C=2sin2π3-C+4sin C=232cos C+12sin C+4sin C=5sin C+3cos C=27sin(C+φ),其中tanφ=35,又tanφ=35<33=tanπ6,所以0<φ<π6,则π3<C+φ<2π3,故当C+φ=π2时,sin(C+φ)取到最大值1,所以a+2c的最大值为27.18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DC=CA=1,且△ACD面积是△ABD面积的2倍.(1)若AB=2AD,求AB的长;(2)求sin∠ADBsin B的取值范围.【解析】(1)设BC边上的高为AE,垂足为E,因为△ACD面积是△ABD面积的2倍,所以有S△ACDS△ABD=12CD⋅AE12BD⋅AE=2⇒BD=12⇒BC=32,设AB=2AD=x⇒AD=22x,由余弦定理可知:cos C=AC2+BC2-AB22AC⋅BC =AC2+DC2-AD22AC⋅DC⇒1+94-x22×1×32=1+1-12x22×1×1,解得x=1或x=-1舍去,即AB=1;(2)由(1)可知BD=12,BC=32,设∠ADC=θ,由DC=CA⇒∠DAC=∠ADC=θ⇒C=π-2θ且θ∈0,π2,由余弦定理可得:AD=12+12-2×1×1⋅cosπ-2θ=2+2cos2θ=2+22cos2θ-1=2cosθ,AB=12+32 2-2×1×32⋅cosπ-2θ=134+3cos2θ=134+32cos2θ-1=6cos2θ+1 4,在△ABD中,因为θ∈0,π2,所以由正弦定理可知:ABsin∠ADB =ADsin B⇒sin∠ADBsin B=ABAD=6cos2θ+142cosθ=14×24cos2θ+1cos2θ=14×24+1cos2θ,因为θ∈0,π2,所以cos θ∈0,1 ⇒cos 2θ∈0,1 ⇒1cos 2θ>1⇒24+1cos 2θ>25⇒24+1cos 2θ>5,于是有sin ∠ADB sin B >54,因此sin ∠ADB sin B 的取值范围为54,+∞ ..19记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sin B sin C +cos2C =1+cos2A -cos2B .(1)证明:B +C =2A ;(2)求c b的取值范围.【解析】(1)证明:由2sin B sin C +cos2C =1+cos2A -cos2B ,得2sin B sin C +1-2sin 2C =1+1-2sin 2A -1+2sin 2B ,即sin B sin C -sin 2C =-sin 2A +sin 2B ,由正弦定理可得bc -c 2=-a 2+b 2,即a 2=b 2+c 2-bc ,由余弦定理可得a 2=b 2+c 2-2bc cos A ,故cos A =12,又A ∈0,π2 ,故A =π3,由A +B +C =π,故B +C =π-A =2π3=2A ;(2)由正弦定理可得:c b=sin C sin B =sin π-A -B sin B =sin π3+B sin B =12sin B +32cos B sin B =12+32tan B ,又锐角△ABC 中,有0<B <π2,0<π-π3-B <π2,解得π6<B <π2,即tan B ∈33,+∞,即1tan B ∈0,3 ,故c b=12+32tan B ∈12,2 .20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a +b -c =3,且△ABC 的面积为334.(1)求角C ;(2)若AD =2DB ,求CD 的最小值.【解析】(1)∵a +b +c a +b -c =3,∴3=(a +b )2-c 2=a 2+b 2-c 2+2ab 结合余弦定理得3=2ab cos C +2ab =2ab 1+cos C ,∴ab =321+cos C ,∵S △ABC =12ab sin C =334,∴sin C 1+cos C =3,即2sin C 2cos C 2cos 2C 2=tan C 2=3,又∵C 2∈0,π2 ,∴C 2=π3,故C =2π3;(2)由(1)知:C =2π3,ab =321+cos C=3,∵AD =2DB ,∴CD =13CA +23CB ,∴CD 2=13CA +23CB 2=19b 2+49a 2+49ab cos C =19b 2+49a 2-23,又19b 2+49a 2-23≥219b 2⋅49a 2-23=2×23-23=23,当且仅当b =2a =6时,CD 长取最小值,此时CD =23=63,∴CD 长的最小值为63.21已知函数f x =12-sin 2ωx +32sin2ωx ω>0 的最小正周期为4π.(1)求f x 在0,π 上的单调递增区间;(2)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a -c cos B =b ⋅cos C ,求f A 的取值范围.【解析】(1)f x =12-sin 2ωx +32sin2ωx =12-1-cos2ωx 2+32sin2ωx =32sin2ωx +12cos2ωx =sin 2ωx +π6.因为T =2π2ω=4π,所以ω=14,故f x =sin 12x +π6.由-π2+2k π≤12x +π6≤π2+2k π,k ∈Z ,解得4k π-4π3≤x ≤4k π+2π3,k ∈Z ,当k =0时,-4π3≤x ≤2π3,又x ∈0,π ,所以f x 在0,π 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2π3.(2)由2a -c cos B =b ⋅cos C ,得(2sin A -sin C )cos B =sin B cos C ,所以2sin A cos B =sin B cos C +cos B sin C =sin B +C =sin A .因为sin A ≠0,所以cos B =12,又B ∈0,π ,所以B =π3,又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则0<A <π20<2π3-A <π2,则π6<A <π2,所以π4<A 2+π6<5π12,又f A =sin A 2+π6,sin 5π12=sin π4+π6 =sin π4cos π6+cos π4sin π6=2+64,则22<sin A 2+π6 <2+64,所以f A 的取值范围为22,2+64.22已知在△ABC 中,1-cos A 2-sin A =0,(1)求A ;(2)若点D 是边BC 上一点,BD =2DC ,△ABC 的面积为3,求AD 的最小值.【解析】(1)因为1-cos A 2-sin A =0,所以sin 2A 2=sin A , 因为0<A 2<π2,sin A 2>0,则sin A 2=2sin A 2cos A 2,故cos A 2=12, 所以A 2=π3,A =2π3,(2)因为BD =2DC ,则BD =2DC ,所以AD -AB =2AC -AD ,故AD =13AB +23AC , 因为△ABC 的面积为3,所以12bc sin A =3,所以bc =4|AD |2=13AB +23AC 2=19c 2+49b 2+49AB ⋅AC =19c 2+49b 2-29bc ≥49bc -29bc =89上式当且仅当c =2b ,即c =22,b =2时取得“=”号,所以AD 的最小值是223.2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2sin A +C cos A -sin C cos A =sin A cos C .(1)求角A ;(2)若点D 在线段BC 上,且满足BD =3DC ,AD =3,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解析】(1)由题意得2sin B cos A -sin C cos A =sin A cos C ,即2sin B cos A =sin A cos C +sin C cos A =sin B ,∵sin B ≠0,∴2cos A =1,∴cos A =12,又0<A <π,∴A =π3;(2)解法一:令DC =t ,则BD =3t ,∵cos ∠ADC =-cos ∠ADB ,∴AD 2+DC 2-AC 22AD ⋅DC =-AD 2+BD 2-AB 22AD ⋅BD ,即9+t 2-b 26t =-9+9t 2-c 218t ,∴12t 2=-36+3b 2+c 2①,又∵cos ∠BAC =12=b 2+c 2-16t 22bc ,∴16t 2=b 2+c 2-bc ②,∵联立①②,得144-3bc =9b 2+c 2≥6bc (当且仅当c =3b 时取等号),即bc ≤16,∴S △ABC =12bc sin ∠BAC =34bc ≤43,∴△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43.解法二:依题意AD =14AB+34AC,∴AD 2=14AB+34AC 2=116AB 2+9AC 2+6AB ⋅AC,即9=116AB 2+9AC 2+6AB AC cos π3=116AB 2+9AC 2+3AB AC,∵AB 2+9AC 2≥6AB AC (当且仅当AB =3AC 时取等号),∴AB AC ≤16,∴S △ABC =12AB ACsin ∠BAC ≤34×16=43,∴△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43.24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向量m =a +b ,c ,n =sin A -sin C ,sin A -sin B ,且m ⎳n .(1)求B ;(2)求b 2a 2+c 2的最小值.【解析】(1)因为m ⎳n ,所以a +b sin A -sin B =c sin A -sin C ,由正弦定理可得a +b a -b =c a -c 即a 2-b 2=ac -c 2,故a 2+c 2-b 2=ac ,所以cos B =a 2+c 2-b 22ac =12,而B 为三角形内角,故B =π3.(2)结合(1)可得:b2a2+c2=a2+c2-aca2+c2=1-aca2+c2,1-aca2+c2≥1-ac2ac=1-12=12,当且仅当a=c时等号成立,故b2a2+c2的最小值为12.25已知△ABC为钝角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sin2C=sin2B+sinπ3+Bcosπ6+B,a<c,b<c.(1)求tan(A+B)的值;(2)若△ABC的面积为123,求c的最小值.【解析】(1)因为sin2C=sin2B+sinπ3+Bcosπ6+B=sin2B+12sinπ2+2B+sinπ6=sin2B+12cos2B+12=sin2B+121-2sin2B+14=34,因为sin C>0,所以sin C=3 2,由△ABC为钝角三角形且a<c,b<c知,C为钝角,所以cos C=-12,即tan C=-3,所以tan(A+B)=tanπ-C=-tan C=3.(2)因为S△ABC=12ab sin C=34ab=123,所以ab=48,由余弦定理,c2=a2+b2-2ab cos C=a2+b2+ab≥3ab=144,当且仅当a=b=43时,等号成立,此时c2的最小值为144,所以c的最小值为12.。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sin
2
2
(sin+cos)
sin

π
4

sin
2
1
(1+
),
2
tan
π
π
因为 B ∈[ , ),所以tan
6
4
因为函数 y =
sin(+
B ∈[
3
,1),
3
2
1
3
(1+ )在[ ,1)上单调递减,
2

3

所以 的取值范围为(

2,
6+ 2
].
2

高中总复习·数学
2. (2024·湖北三校联考)记△ ABC 的内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π
≤ )的图象离原点最近的对称轴为 x = x 0,若满足| x 0|≤
2
π
,则称 f ( x )为“近轴函数”.若函数 y =2
6
“近轴函数”,则φ的取值范围是(

sin (2 x -φ)是
高中总复习·数学
解析: y =2 sin
π
(2 x -φ),令2 x -φ= + k π, k ∈Z,∴图象
6
6
π
[0, ]上的值域为[-1,2].故选D.
2
高中总复习·数学
2.
4
3
sin+5
函数 y =
的最大值是
2−sin
6 ,最小值是
解析:法一
2−5
sin x =
,而-1≤
+1
原函数可化为
.
sin x ≤1,所以
2−5
4
-1≤
≤1,所以 ≤ y ≤6,因此原函数的最大值是6,最小值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函数f(x)=cos(2x+φ)(0<φ<π)在区间
π π
− ,
6 6
上单调递
π
− ≥ 0,
π
π
π

减,∴ − + , + ⊆[0,π],即ቐ 3π
解得 ≤φ≤ .令f(x)=cos
3
3
3
3
+ ≤ π,
3
π
π π
(2x+φ)=0,则2x+φ= +kπ(k∈Z),即x= - + (k∈Z),又函数f
4
解:(2)f(x)=-
1 2 5
sin−
+ +a.
2
4
17
, 5
4 ⇒൝4
()max ≤
由题意得ቐ
()min ≥ 1
17
,
4 ⇒2≤a≤3,
+ ≤
−1 ≥ 1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3].
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考向1 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求最值(范围)
【例4】 △ABC中,sin2A-sin2B-sin2C=sin Bsin C.
重难专攻(四)
三角函数与解
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主要涉及:
(1)三角函数式的最值(范围)问题;(2)利用三角函数性质求某些量的最
值(范围);(3)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周长、面积等),其求解方法多
样,一般常用方法有:(1)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
3
3
答案
3
3

3
3
2
1+ 2

|解题技法|
sin+

(word完整版)高中三角函数最值问题难题

(word完整版)高中三角函数最值问题难题

(word完整版)⾼中三⾓函数最值问题难题⾼中三⾓函数最值问题难题⼀、直接应⽤三⾓函数的定义及三⾓函数值的符号规律解题例1:求函数y =xx x x x x x x cot |cot ||tan |tan cos |cos ||sin |sin +++的最值分析:解决本题时要注意三⾓函数值的符号规律,分四个象限讨论。

解:(1)当x 在第⼀象限时,有sin cos tan cot 4sin cos tan cot x x x xy x x x x =+++=(2)当x 在第⼆象限时,有sin cos tan cot 2sin cos tan cot x x x xy x x x x =+++=----(3)当x 在第三象限时,有sin cos tan cot 0sin cos tan cot x x x xy x x x x =+++=--(4)当x 在第四象限时,sin cos tan cot 2sin cos tan cot x x x xy x x x x=+++=----综上可得此函数的最⼤值为4,最⼩值为-2. ⼆、直接应⽤三⾓函数的有界性(sin 1,cos 1x x ≤≤)解题例1:(2003北京春季⾼考试题)设M 和m 分别表⽰函数cos 13x -1y=的最⼤值和最⼩值,则M m +等于()(A )32(B )32-(C ) 34-(D )-2解析:由于cos y x =的最⼤值与最⼩值分别为1,-1,所以,函数cos 13x -1y=的最⼤值与最⼩值分别为32-,34-,即M m +=32-+(34-)=-2,选D.例2:求3sin 1sin 2x y x +=+的最值(值域)分析:此式是关于sin x 的函数式,通过对式⼦变形使出现12sin 3yx y -=-的形式,再根据sin 1x ≤来求解。

解:3sin 1sin 2x y x +=+,即有sin 23sin 1sin 3sin 12y x y x y x x y +=+?-=-12(3)sin 12sin 3yy x y x y --=-?=-。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典型题型)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典型题型)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求解三角函数最值问题不仅需要用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图象以及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还经常涉及到函数、不等式、方程以及几何计算等众多知识.这类问题往往概念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下面结合例子给出几种求最值的方法,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1、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例1:求函数x x x x x f 44sin cos sin 2cos )(-⋅-= ⎢⎣⎡⎥⎦⎤∈2,0πx 的最值 解:x x x x x x x x f 2sin 2cos 2sin )sin )(cos sin (cos )(2222-=--+=)42cos(2π+=x 45424,20ππππ≤+≤∴≤≤x x ,由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及图像知: 当442ππ=+x , 即0=x 时 ,)42cos(π+x 取最大值22; 当ππ=+42x ,即83π=x 时,)42cos(π+x 取最小值-1; 故2)(,1)(min max -==x f x f方法评析:本题虽然含有的三角函数的项的次数不尽相同,但最终能通过变形变为形如θθcos sin b a +的形式,再用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ϕθθθ++=+b a b a 化为标准形式结合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加以解决,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求最值的方法。

2、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或数形结合求最值例2:求1cos 2sin --=x x y 的最小值 解:(方法一)由1cos 2sin --=x x y 得:y x y x -=-2cos sin ,y x y -=-+∴2)sin(12ϕ 即212)sin(y yx +-=-ϕ,故11212≤+-≤-y y ,解之得43≥y , 故y 的最小值为43 方法评析:通过变形,借助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函数最值是一种很常见的方法,一般在分式型且对自变量无特殊限制条件下使用。

(方法二)设),(),sin ,(cos 21M x x P ,则1cos 2sin --=x x y 表示单位圆上的动点P 与平面内定点M 连线的斜率,当斜率存在时,设过P 、M 两点的直线方程为)1(2-=-x k y ,由距离公式得1122=+-k k ,解之得43=k ,结合图形可知函数的最小值为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三角函数求解最值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以圆的内接矩形的最大面积的求法作为引例,使学生逐步探究在半圆,四分之一圆的内接矩形相关最值问题,学会用三角函数求得内接矩形面积的最大值,能够总结求解最值问题基本思路。

2、过程方法目标:在恰当引进自变量、建立函数关系式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图形,文字,符号这三种数学语言的联系,培养学生讲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化归能力。

同时增强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逐步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个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通过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是以三角函数中的三角公式、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的性质为必要基础。

属于人教版高中《数学》第四册(必修B)第一、三章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函数作为一种基本的初等函数,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各种三角公式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三角函数的具体应用涉及较少。

而新课程标准提倡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课为此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设计层层探究,促使学生出于证明或求解需要而思考引进自变量的特点,通过对常量和变量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三角函数的优势所在。

(3)对知识的处理:本节课在设计上以“创设情景、揭示矛盾(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展开讨论(形成数学概念)——反思总结、归纳提升(获得数学结论)——巩固深化、学以致用(运用数学知识)”为教学模式。

本课从教材中的一道习题出发,以最常见、最熟悉的例子—锯木料为切入点,对教学内容层层分析挖掘,促使学生思考探究,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表达等机会。

同时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存储记忆,并通过解题运用不断加深对知识本质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深入研究的优秀学习品质。

(4)教学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形成和深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充分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发现、判断、归纳证明等研究问题的方法。

5、学情与学法指导学情分析:一方面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刚学完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对这一知识体系的综合运用能力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但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师生之间比较熟悉,课堂沟通不成问题,在进度上可适当加快,但结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要注重对学生观察,归纳能力的培养,而且要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学法指导:通过对圆、半圆、四分之一圆的内接矩形面积最大值的探索,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增强化归意识。

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发掘,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研究的良好学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利用三角函数将实际问题化归难点:寻找恰当自变量,建立函数关系式关键:准确把握常量和变量之间的密切关系三、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四、学生的思维过程设计1.设置情境,引入探究问题师: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森林资源非常短缺,面对这种,我们只能更充分地利用有效的资源,让它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率。

今天我们也从节约木材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以下问题,大家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现一批圆木,然后出现一根圆木的截面)师:这是一根圆木的截面,根据生产需求,要把它锯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木材,那么怎样锯法使得矩形面积最大?(大屏幕展示下图)师:像这样在截面内画矩形,它的面积最大吗? 生:不是师:若想使面积最大,矩形还需满足什么条件? 生:这个矩形要内接于圆。

(大屏幕展示下图)师:圆的内接矩形不止一个,究竟哪一个面积最大?生:我们可以设这个内接矩形为ABCD ,它的对角线BD 就是圆的直径,我猜想矩形ABCD 是圆的内接正方形时,面积能达到最大。

(大屏幕展示下图)师:这是个很好的想法,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呢?(同学们开始动笔证起来,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 生:此时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名同学又举手,她有另一种解法)生:我的自变量设的是矩形的边CD,已知ABCD 横截面圆的半径为R ,则BD=2R 设CD=x , 则 于是所以当 即,S 矩形ABCD 最大值为2R2 此时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师:这两种证法都很好,一种方法是设角,引进三角函数;一种方法是设边,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都能解出矩形面积的最大值,它们的结果还验证了刚才那位同学的猜想。

结合这两种解法,我们来比较哪一种更简洁。

生:设角的方法师:对,恰当地设角,引进三角函数可以简化问题的解决过程。

这正是三角函数的魅力所在。

这个问题还要我们的具体操作,你现在知道怎样来锯这根圆木了吗?生:过圆心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连接直径与圆的四交点,就是我们要求得内接正方形,沿着正方形的边来锯木料。

(大屏幕显示下图)2. 自主探索、展开讨论师:很好。

今天,我们继续从节约木材的角度出发,再来探求几个问题 探究1:若把上述问题中的圆木改换成半圆木,怎样截法得到面积最大的矩形? 生:矩形应当是半圆的内接矩形(大屏幕显示下图),我们来求内接矩形的最大值。

,20)(设πθθ<<=∠DBC θθsin 2,cos 2R CD R BC ==则θθθ2sin 2cos sin 422ABCD R R S ==∴矩形。

最大值为时,S4=,即当矩形2212sin R ABCD πθθ=2R)x 0422<<-=,(x R BC 时R x 2=()422242222ABCD 4244R R x x x R x R x CD BC S +--=-=-=⋅=矩形222R x =师:怎么求内接矩形的最大值呢?我们观察矩形长和宽的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生:连接OC, 设∠COB=θ ,θ的变化引起这个内接矩形的面积发生改变师:在半圆里,我们抓住了半径这个不变的常量,再观察出内接矩形的面积是随着半径OC 与半圆的底边直径的夹角而变化的,这样问题就能迅速解决。

师:探究2:若把半圆木改成四分之一圆木,,截得矩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学生开始动手画四分之一圆木的内接矩形,经过学生的亲自动脑思考和讨论后,教师提问画法)生:有两种截法,一种是让矩形一边在一条半径OP 上;另一种截法,让矩形一组对边与弦PQ 平行。

(大屏幕显示下图)师:对于第一种截法,内接矩形的长和宽随着哪些量在变化?能不能求出这个矩形面积的的最大值?生:连接OC ,矩形的长和宽都与∠COB 有关,设∠COB=θ,则(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多同学看不出常量和变量的关系)师:我们来看大屏幕这个内接矩形是怎么变化的?(观察几次后,教师让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1.矩形面积变化时哪些量始终不变?2.哪些点的位置变化引起矩形面积改变且与常量相关?3.选择哪个量为自变量?(经过小组的讨论以及不断的交流,大家达成共识,并推举一名同学进行阐述)ABOCDθθθ2sin cos sin 222R R S ==。

时,当2max 4R S ==πθO PQ OPQB CDθθθ2sin 21cos sin 22R R S ==生:如图设∠MOB=θ,则(大屏幕显示下图)生:因为()22122/R R ->,所以探究2的结论是让矩形一边在一条半径OP 上可以得到内接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话音刚落,班级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师:同学们想得很周密,运算得也很准确,经过大家的一致努力,我们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这说明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地认真思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学习的主宰者!3.反思总结、归纳提升师:下面我们总结这类问题的解法,以便于在后续学习中借鉴 (学生初步总结,教师适当补充) 小结:第一 选择适当的“变量”作为函数自变量,寻求函数关系。

第二 注意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定义域。

第三 熟练进行代数式恒等变换。

最终得出结论。

A 组练习:(1)求60°扇形(120°扇形)的最大内接矩形面积。

(2)在Rt ∆ABC 中,AB=2a ,AC=a ,∠A=90,当A 、B 两点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移动,且点C 与原点O 在AB 的两侧时,求OC 长的最大值。

B 组练习:半圆O 的直径为2,A 为直径MN 延长线上一点,且OA=3,B 为半圆上任意一点,以AB 为边作正三角形ABC 。

问∠AOB 为多少时,四边形OACB 面积最大?并求出它的最大值。

4.巩固深化、学以致用作业:某体育馆用运动场的边角地建一个矩形的健身房,如图所示。

ABCD 是一块边长为50mOQ θsin 2R BC =()2max 128RS -==时,当πθ ABCDMOPQ OABC()()()()2222222242sin 22cos 2sin 12cos 2sin sin 2cos sin 2sin cos sin 2R R R R R R R S -⎪⎭⎫ ⎝⎛+=-+=-+=-=-=π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sin cos sin cos -=-=R R R AB的正方形地皮,扇形CEF 是运动场的一部分,其半径为40m ,矩形AGHM 就是拟建的健身房,其中G 、M 分别在AB 和CD 上,H 在弧EF 上,设矩形AGHM 的面积为S ,∠HCF = θ ,请将S 表示为θ 的函数,并指出当点H 在弧EF 的何处时,该健身房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H A B C D F E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