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 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精品练习试题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精品练习试题

化学平衡常数1.反应FeO(s)+CO(g) ≒ Fe(s)+CO2(g),700 ℃时平衡常数为0.68,900℃时平衡常数为0.4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增大CO2浓度,平衡常数增大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2.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 N2(g)+ O2(g) K1=1×10302H2(g)+ O2(g)⇌ 2H2O(g) K2=2×10812CO2(g)⇌ 2CO(g)+ O2(g) K3=4×10﹣9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B.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4.一定温度下,将1molA(g)和1mol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 xC(g)+D(s)△H<0,在 t1时达平衡。

在 t2 、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 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2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B.t3时刻v(逆)可能小于t2时刻v(逆)C.t3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t1~t2、t2~t3平衡常数均为0.255.I2在KI溶液中存在平衡I2(aq)+I(aq)=I3—(aq)。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章 第二节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试题(含解析)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章 第二节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试题(含解析)

题号 1 1-1 1-2 2 3 4 5 6 7 7-1 7-2 8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高温1.反应NO2(g)+SO2(g)SO3(g)+NO(g)。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解析:反应NO2(g)+SO2(g)SO3(g)+NO(g)的特点是体积不变的、吸热的可逆反应,因此A项不能说明。

颜色的深浅与气体的浓度大小有关,而在反应体系中只有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所以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时即说明N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因此B项可以说明;SO3和NO是生成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二者的体积比总是满足11,C项不能说明;SO3和NO2一个作为生成物,一个作为反应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必然会生成1 mol NO2,因此D项也不能说明。

答案:B1题变式1-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⑤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A.①④⑤B.②③C.②③④D.只有④解析:①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但气体的总质量发生了变化,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可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②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时,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③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也始终保持不变;④由于容积恒定,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时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⑤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故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

答案:A1-2.向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H3、H2和N2三种气体。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训练6 化学平衡常数[基础过关]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1.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一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是一个常数B .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C .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D .浓度商Q c <K 时,v 正<v 逆2.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K 来表示,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 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B .K 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C .K 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D .K 与温度有关3.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 A(g)+n B(g)p C(g)的平衡常数为K ,下列对K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K 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 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B .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K 增大C .温度越高,K 一定越大D .如果m +n =p ,则K =14.当把晶体N 2O 4放入密闭容器中气化,并建立了N 2O 4(g)2NO 2(g)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若干N 2O 4气体,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则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其c 2(NO 2)c (N 2O 4)值( )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D .无法确定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5.将4 mol SO 2与2 mol O 2放入4 L 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2SO 2+O 22SO 3,测得平衡时SO 3的浓度为 mol·L -1。

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 为( )A .4B .C .D .6.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 2(g)+12X 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

若将 mol 的HX(g)通入体积为 L 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 .5%B .17%C .25%D .33%三、化学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7.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aq) I -3(aq)。

化学平衡常数课后

化学平衡常数课后

化学平衡常数课后习题1.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一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是一个常数B .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都不变C .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D .浓度商Q c <K 时,v (正)<v (逆)2.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 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 A .K 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 .K 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 .平衡移动,K 值可能不变 D .平衡移动,K 值一定变化3.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反应前后分子数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 值分别是①H 2+F 2 2HF K =1047②H 2+Cl 2 2HCl K =1017③H 2+Br 2 2HBr K =109④H 2+I 2 2HI K =1比较K 值大小,可知各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①④③② D .无法确定 4.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CO 和H 2反应生成甲醇:CO(g)+2H 2(g) CH 3OH(g)。

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 1>T 2B .该反应的ΔH >0C .T 1时的平衡常数K 1>T 2时的平衡常数K 2D .T 1时的平衡常数K 1<T 2时的平衡常数K 2 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 2O(g) CO 2(g)+H 2(g),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 2>t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在t 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v (H 2)=0.40t 1mol·L -1·min -1B .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66.67%C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D .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n (CO)=0.60 mol ,n (H 2O)=1.20 mol ,则平衡时n (CO 2)=0.20 mol6.对于可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C .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与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一定不相等D .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常数可能增大7.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2Y(g) 3Z(g)+Q(s) △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容器中X 与Y 的物质的量之比满足1∶2时反应达到平衡B .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常数K 为9/4C .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2v 正(Y)=3v 逆(Z)D .达到平衡后,加入Q ,平衡逆向移动8.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关系:x H 2O(g) (H 2O)x (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和Y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后Z的浓度为原来的1。

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的大小关系是( )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25 80 230平衡常数5×104 2 1。

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 b>K c〉K aC.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越高D.a、b、c三点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最高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B.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发生反应:2HI(g)⇌H2(g)+I2(g) ∆H〉0,测得2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 1 2 3()n H/mol0.060.10.1 2A .2 min 内的HI 的分解速度为0.0511mol L min --⋅⋅B .该温度下,平衡时HI 的转化率为10%C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温度升高10℃后平衡常数为2K ,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c HI 不变6.关于 C (s )+H 2O (g )CO(g )+H 2(g )的平衡常数(K )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A .K=22c(C)c()c(CO)c O (H H )B .K=22c(CO)c()c(C)c(H H O)C .K=22c(CO)c()c(H H O)D .K=22c()c(C O O)c(H H )7.吸热反应N 2(g )+O 2(g )2NO(g),在2000℃时,K =6。

化学平衡常数例题

化学平衡常数例题

化学平衡常数例题1、800K 时一合成氨体系,将N 2和H 2按1:3充入,总压为2×107Pa ,反应达到平衡后,总压变为1.8×107Pa ,求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力平衡常数。

2、已知25℃时反应(1)2BrCl(g)= Cl 2(g) + Br 2(g) 的 K 1 =0.45 (2)I 2(g)+Br 2(g)= 2IBr(g) 的 K 2 =0.051 计算反应(3)2ClBr(g) + I 2(g) = 2IBr(g)+ Cl 2(g)的K 3 反应(1)+ (2)得:2ClBr(g) + I 2(g)=2IBr(g) + Cl 2(g) K 3=K 1×K 2=0.45×0.051=0.0233、反应 2SO 2+O 2==2SO 3 在25℃时向什么方向进行?已知:K =6.72×1024,p (SO 3)=1×105Pa , p (SO 2)=0.25×105Pa , p (O 2)=0.25×105Pa ,Q =[p (SO 3)/p θ]2/[p (SO 2)/p θ]2[p (O 2)/p θ]=( 1×105/105)2/ (0.25×105/105) 2( 0.25×105 /105)= 64 < K 反应正向进行4、CO(g)+Cl 2(g)=COCl 2(g)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已知 373K 时K q = 1.5´ 108. 反应开始时,c 0(CO) = 0.0350mol ·L -1, c 0(Cl 2) =0.0270mol · L -1, c 0(COCl 2) = 0. 计算373K 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种的分压和CO 的平衡转化率.解: CO(g) + Cl 2 (g) = COCl 2(g) 开始 c B /(mol ·L -1) 0.0350 0.0270 0 开始 p B /kPa 108.5 83.7 0 变化 p B /kPa -(83.7-x) -(83.7-x) (83.7-x)解: N 2 + 3H 2 = 2NH 3开始 P N2 =0.5×107 P H2 = 1.5×107平衡 P N2 =0.5×107-x P H2 =1.5×107-3x P NH3=2x x = 0.1×107Kp = 1.45×10-16Pa -2 Kc = 6.40×10-9mol -2.m 6平衡 p B /kPa 24.8+x x (83.7-x)为K q 很大, x 很小, 假设 83.7-x ≈ 83.7, 24.8+x ≈ 24.8平衡时: p (CO) = 24.8 kPa p (Cl 2) = 2.3 ´10-6 kPa p (COCl 2) = 83.7 kPa5、•773K 时,反应CO+H 2O=CO 2+H 2 Kc=9,求用原料比CO:H 2O=1:1和CO:H 2O=1:4时,CO 的转化率分别是多少?解:•设CO 开始浓度为x ,CO 2平衡浓度为y• CO + H 2O = CO 2+ H 2•开始 x x 0 0 •平衡 x-y x-y y y • y 2/(x-y)2=9 y/x=75%• 1:4时设CO 开始浓度为a ,CO 2平衡浓度为b •开始 a 4a 0 0 •平衡 a-b 4a-b b b • b 2/((a-b)(4a-b))=9 • b/a=97%某容器中充有N 2O 4(g) 和NO 2(g)混合物,n (N 2O 4):n (NO 2)=10﹕1. 在308K ,0.100 MPa 条件下,发生反应:N 2O 4(g)=2NO 2(g); K q (308)=0.315(1)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压(2) 使该反应系统体积减小到原来的1/2,反应在308K ,0.200 Mpa 条件下进行,平衡向何方移动?在新的平衡条件下,系统内各 组分的分压改变了多少?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 以1molN 2O 4为计算基准. n 总=1.10+x N 2O 4(g) 2NO 2(g) 开始时 n B /mol 1.00 0.100平衡时 n B /mol 1.00-x 0.10+2x 平衡时 p B /kPa (1.00-x/1.00+x )100 (0.10+2x /1.00+x )100X=0.234p (N 2O 4) =(1.00-x/1.00+x )100 =57.4kPa p (NO 2) =(0.10+2x /1.00+x )100=42.6kPap (N 2O 4)=2×57.4=114.8 kPa p (NO 2) =2×42.6=85.2 kPa p (N 2O 4) =135kPa p (NO 2) =65 kPa计算合成氨反应在25℃和427℃时的K θ,简单说明其意义。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_图文.doc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_图文.doc

1.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C 70080083010001200 平衡常数K1.71. 11.00.6 0.4同答下列问题: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AH 0(填"V(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 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A的物质的量相等⑶1200C时反应C(g) +D(g)=A(g) +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A) -c(B) —c (0 -c (D)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C2.I .研究NO?、SO?、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⑴ 己知:2SO2(g) +02(g)-2SO3(g) AH-Q^J-mor12N0 (g) +O2 (g) =2NO2 (g) AH=-Q2kJ •mol1则反应N02(g)+S02(g)^S03(g)+N0(g)的kj・mo「.(2)—定条件下,将NO?与SO?以体积比1: 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当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0?与N0体积比为1: 3,则平衡常数K=.(3)C。

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片CH,OH(g).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0(填或“V” ).II.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草酸氢钠(NaHC2。

】)溶液显酸性.(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_________ ;(2)常温下,比较0. Imol-L^NaHGO,溶液中各种离了浓度的大小关系:III.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的BaSO;溶解度,分别将足量BaSQi放入:a. 5ml水;b.40ml 0. 2mol・I?的Ba(0H)2溶液;c. 20ml 0. 5mol*L-1的心0】溶液;d. 40ml 0. ImoPL-1 的H2SO4溶液中,溶解至饱和.⑴以上各溶液中,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b>a>c>dB. b>a>d>cC. a>d>c>bD. a>b>d>c(2)某同学取同样的溶液b和溶液d直接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值为(设混合溶液的体积为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0(g)和CH3OH⑴的燃烧热ZkH分别为-285. 8kJ•mol > ^283. OkJ e mol 和-726. 5kJ e mol'.请回答下列问题:⑴用太阳能分解lOmol水消耗的能量是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和也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L、L均大于30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填序号)%1温度为P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孵的平均速率为v(CH30H)Fol・L-'・niinT%1该反应在T.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1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L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4)在T:温度时,将Imo 1C0,和3D]O1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0? 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⑸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 ,正极的反应式为.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Ini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 IkJ, 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OE、«£蟹琴£定B-4,在体积为1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ImolCO和ImolIHXg)的混合气体,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0(g)+H20(g)=C0jg)+Hjg),反应物CO的物质的量在不同温度时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卜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OminlO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830°C ImolO. 8mol 0. 65mol0. 55mol0. 5mol0. 5mol1100°Clmol0. 75mol0. 6mol 0. 6mol 0. 6mol0. 6m o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0°C时,前lOmin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v(C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30°C平衡后CO转化率的为⑵noorw化学平衡常数K二,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和“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 (00)不变(c) v 逆(H2) =V正(H20) (d) c (C02) =c (CO)(4)1100°C时达到平衡后,若向容器中再充入2molC0和ZmolHjXg),平衡移动(选填“向正反应方向"或“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再达到平衡时,也百分含量 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5)830°C时,若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02和lmolH2的混合气体,60min时反应达平衡状态,画出c(CO)和c(HD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图.c(molL)A 他1 ] ] [ ]0.9 ——————,:0.8 --------------------------------------------------------0.7 --------------------------------------------------------0.6 ——————,,0.5 ————————0.4 ---------------------- ——「「03 ---------------------------------- —— ----------------0.2 --------------------------------------------------------0.1 --------------------------------------------------------- :::♦ t(min)0 20 40 60 80 1005.合成氨反应N2(g) +3H2 (g) ^=fe2NH;1 (g) AH<0具有至要的意义.(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T/K473 573673-K 4.4X10% K2…其中,Ki ______ W填">”、“二”或“V”).6.研究NO?、SO2、C0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有重要意义.⑴皿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利用反应催化剂6NO2+8NH3 △ 7N2+I2H2O也可以处理N02.当转移1. 2mol电子时,消耗的间2在标准状况下是 _____ L.(2)已知:2S02(g) +O2 (g片2SO3 (g) AH=-196. 6kJ*mor,2N0 (g) +02 (g) ^2N02 (g)AH=-113. OkJ^mol'1则反应N02 (g) +SO2 (g)-SO3 (g) +N0(g)的=kj*mol 1一定条件下,将与体积比1: 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映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0,与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S03的同时生成lmolN0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的NO:;与SO?体积比为1: 6,则平衡常数K=.(3)C0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 (g)MClWH (g).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AH _____ 0(填“〉”或“V”).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C、1.3X10'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7.850°C 时反应A(g)+B(g)=C(g)+D(g)Z\HVO,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l. t °C lit,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t°C时物质的浓度变化时间/mi nA BCD0. 2000. 30020. 1380. 2380. 0620. 06230. 1000. 2000. 1000. 10040. 1000. 2000. 1000. 10050. 1160.2160. 08460. 0960. 2660. 104(1)计算t,C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2)t°C()850°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断依据是()(3)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可能的原因是()a.增加A的浓度b.增加D的浓度c.加压d.使用催化剂(4)某温度下反应C(g) +D(g)-A (g) +B (g)的平衡浓度符合c(C)-c (D) =2c (A)-c(B),则此时的温度()850°C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研究NO?、SO2、C0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有重要意义.(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反应催化剂6NO2+8NH3 △ 7将+12田。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 习题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 习题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1已知某反应的3H ∆> 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H ∆值…………………………… ( ) (A) K > 0 (B) K < 0 (C) K > 1 (D) K < 12500 K 时,反应SO 2(g) +21O 2(g)SO 3(g) 的K p = 50,在同温下,反应2SO 3(g)2SO 2(g) + O 2(g) 的K p 必等于……………………………………………( )(A) 100 (B) 2 ⨯ 10-2(C) 2500 (D) 4 ⨯ 10-4 3某温度时,化学反应A +21B A 2B 的平衡常数K = 1 ⨯ 104,那么在相同温度下,反应 A 2B2A +B 的平衡常数为………………………………………………… ( ) (A) 1 ⨯ 104 (B) 1 ⨯ 100(C) 1 ⨯ 10-4(D) 1 ⨯ 10-8 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 各物质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C)m r G ∆= 0(D) 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5反应 Ag 2CO 3(s)Ag 2O(s) + CO 2(g),在110℃时的K p = 5.1 ⨯ 10-4,今在110℃的烘箱内干燥Ag 2CO 3,为防止其分解,必须使烘箱内空气中CO 2的摩尔分数大于………( )(A) 5.1 ⨯ 10-4 % (B) 5.1 ⨯ 10-2 %(C) 1/5.1 ⨯ 10-4 % (D)1.5⨯ 10-2 %6在523 K 时,PCl 5(g)PCl 3(g) + Cl 2(g),p K = 1.85,则反应的m r G ∆(kJ ·mol -1)为…………………………………………………………………………………………… ( )(A) 2.67 (B) -2.67 (C) 26.38 (D) -2670 7已知在20℃,H 2O(l)H 2O(g),m r G ∆= 9.2kJ ·mol -1,H 2O(l)的饱和蒸气压为2.33 kPa ,则………………………………………………………………………………………( )(A) m r G ∆> 0,H 2O(g)将全部变为液态 (B) 20℃,H 2O(l)和H 2O(g)不能达到平衡(C) 20℃时,O H 2p = 2.33 kPa ,体系的Δr G m = 0(D) 水蒸气压为100 kPa 时,平衡向形成H 2O(g)的方向移动8某一气相反应A=B ,同一温度下 A G =B G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p K 是……………( ) (A) 0 (B) 大于1 (C) 小于1 (D) 1 9硫酸铜有多种不同水合物,它们脱水反应的K p 分别为 CuSO 4·5H 2O(s)CuSO 4·3H 2O(s) + 2H 2O(g) K p 1 CuSO 4·3H 2O(s)CuSO 4·H 2O(s) + 2H 2O(g) K p 2 CuSO 4·H 2O(s) CuSO 4(s) + H 2O(g) K p 3为了使CuSO 4·H 2O 晶体保持稳定(不风化也不潮解),容器中水蒸气压O H 2p 应为……( ) (A) K p 1 <O H 2p < K p 3 (B)O H 2p 必须恰好等于K p 2 (C) K p 1 >O H 2p > K p 2 (D) K p 2 >O H 2p > K p 310已知在20℃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 kPa ,试求H 2O(l)=H 2O(g) 的K p 和m r G ∆;在100℃,101.3 kPa 时 m r G ∆等于多少?11已知298 K ,100 kPa 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2 kPa ;CuSO 4·5H 2O(s)、CuSO 4(s)、H 2O(g)的m f G ∆(kJ ·mol -1) 分别为 -1880.06、-661.91、-228.50; (1)在此条件下,下述反应的 m r G ∆和 p K 各是多少?CuSO 4·5H 2O(s)CuSO 4(s) + 5H 2O(g)(2)若空气中水蒸气相对湿度为60.0%,上述反应的Δr G m 是多少? CuSO 4·5H 2O 是否会风化? CuSO 4是否会潮解? 12已知在298K ,100 kPa 下PCl 3(g) P(白) P(红) Cl 2(g)m f H ∆/ kJ ·mol -1 -287.0 0 -17.6 0 m S / J ·K -1·mol -1 311.67 41.09 22.80 222.962P(s ,白) + 3Cl 2(g)2PCl 3(g)m r H ∆(1) 2P(s ,红) + 3Cl 2(g)2PCl 3(g) m r H ∆(2)问:(1) m r H ∆(1) 和m r H ∆(2) 哪个大?(2)温度升高时, m r G ∆(2) 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3)温度升高时,反应(2)的平衡常数 p K 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 13在673K 时,合成氨反应: N 2(g) + 3H 2(g)2NH 3(g)p K = 1.64 ⨯ 10-4,m r H ∆= -92.4 kJ ·mol -1,计算在873K 时的 p K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1已知某反应的3H ∆> 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H ∆值…………………………… ( ) (A) K > 0 (B) K < 0 (C) K > 1 (D) K < 12500 K 时,反应SO 2(g) +21O 2(g)SO 3(g) 的K p = 50,在同温下,反应2SO 3(g)2SO 2(g) + O 2(g) 的K p 必等于……………………………………………( )(A) 100 (B) 2 ⨯ 10-2(C) 2500 (D) 4 ⨯ 10-4 3某温度时,化学反应A +21B A 2B 的平衡常数K = 1 ⨯ 104,那么在相同温度下,反应 A 2B2A +B 的平衡常数为………………………………………………… ( ) (A) 1 ⨯ 104 (B) 1 ⨯ 100(C) 1 ⨯ 10-4(D) 1 ⨯ 10-8 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 各物质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C)m r G ∆= 0(D) 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5反应 Ag 2CO 3(s)Ag 2O(s) + CO 2(g),在110℃时的K p = 5.1 ⨯ 10-4,今在110℃的烘箱内干燥Ag 2CO 3,为防止其分解,必须使烘箱内空气中CO 2的摩尔分数大于………( )(A) 5.1 ⨯ 10-4 % (B) 5.1 ⨯ 10-2 %(C) 1/5.1 ⨯ 10-4 % (D)1.5⨯ 10-2 %6在523 K 时,PCl 5(g)PCl 3(g) + Cl 2(g),p K = 1.85,则反应的m r G ∆(kJ ·mol -1)为…………………………………………………………………………………………… ( )(A) 2.67 (B) -2.67 (C) 26.38 (D) -2670 7已知在20℃,H 2O(l)H 2O(g),m r G ∆= 9.2kJ ·mol -1,H 2O(l)的饱和蒸气压为2.33 kPa ,则………………………………………………………………………………………( )(A) m r G ∆> 0,H 2O(g)将全部变为液态 (B) 20℃,H 2O(l)和H 2O(g)不能达到平衡(C) 20℃时,O H 2p = 2.33 kPa ,体系的Δr G m = 0(D) 水蒸气压为100 kPa 时,平衡向形成H 2O(g)的方向移动8某一气相反应A=B ,同一温度下 A G =B G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p K 是……………( ) (A) 0 (B) 大于1 (C) 小于1 (D) 1 9硫酸铜有多种不同水合物,它们脱水反应的K p 分别为 CuSO 4·5H 2O(s)CuSO 4·3H 2O(s) + 2H 2O(g) K p 1 CuSO 4·3H 2O(s)CuSO 4·H 2O(s) + 2H 2O(g) K p 2 CuSO 4·H 2O(s) CuSO 4(s) + H 2O(g) K p 3为了使CuSO 4·H 2O 晶体保持稳定(不风化也不潮解),容器中水蒸气压O H 2p 应为……( ) (A) K p 1 <O H 2p < K p 3 (B)O H 2p 必须恰好等于K p 2 (C) K p 1 >O H 2p > K p 2 (D) K p 2 >O H 2p > K p 310已知在20℃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 kPa ,试求H 2O(l)=H 2O(g) 的K p 和m r G ∆;在100℃,101.3 kPa 时 m r G ∆等于多少?11已知298 K ,100 kPa 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2 kPa ;CuSO 4·5H 2O(s)、CuSO 4(s)、H 2O(g)的m f G ∆(kJ ·mol -1) 分别为 -1880.06、-661.91、-228.50; (1)在此条件下,下述反应的 m r G ∆和 p K 各是多少?CuSO 4·5H 2O(s)CuSO 4(s) + 5H 2O(g)(2)若空气中水蒸气相对湿度为60.0%,上述反应的Δr G m 是多少? CuSO 4·5H 2O 是否会风化? CuSO 4是否会潮解? 12已知在298K ,100 kPa 下PCl 3(g) P(白) P(红) Cl 2(g)m f H ∆/ kJ ·mol -1 -287.0 0 -17.6 0 m S / J ·K -1·mol -1 311.67 41.09 22.80 222.962P(s ,白) + 3Cl 2(g)2PCl 3(g)m r H ∆(1) 2P(s ,红) + 3Cl 2(g)2PCl 3(g) m r H ∆(2)问:(1) m r H ∆(1) 和m r H ∆(2) 哪个大?(2)温度升高时, m r G ∆(2) 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3)温度升高时,反应(2)的平衡常数 p K 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 13在673K 时,合成氨反应: N 2(g) + 3H 2(g)2NH 3(g)p K = 1.64 ⨯ 10-4,m r H ∆= -92.4 kJ ·mol -1,计算在873K 时的 p K 。

14已知在298K ,以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1) HNO 2H + +-2NOK 1= 4.5 ⨯ 10-4 (2) NH 3 + H 2O +4NH +OH - K 2= 1.8 ⨯ 10-5 (3) H 2O H ++ OH - K w = 1.0 ⨯ 10-14 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NH 3 + HNO 2+4NH +-2NO15已知m f G ∆(ICl ,g) = -5.5 kJ ·mol -1 (298K) 及I 2(s) Cl 2(g) ICl(g)m S / J ·mol -1·K -1 116.8 223.0 247.3 求 (1) 298K 时反应 I 2(s) + Cl 2(g)2ICl(g) 的平衡常数p K ;(2)m f H ∆(ICl, g) (298K)16在597K 时NH 4Cl 分解压是100 kPa ,求反应 NH 4Cl(s)HCl(g)+NH 3(g) 在此温度下的m r G ∆。

17100℃时,光气分解反应 COCl 2(g)CO(g)+Cl 2(g) p K = 8.00 ⨯ 10-9,m r S ∆= 125.5J ·K -1·mol -1,计算(1) 100℃ p 总 = 200 kPa 时COCl 2 的解离度α;(2) 100℃ 时,上述反应的m r H ∆。

18将1.00 mol SO 2 和1.00 mol O 2 的混合物在600℃ 和总压力为100 kPa 的恒压下,通过 V 2O 5 催化剂使生成SO 3,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物中剩余的氧气 (O 2) 为0.62 mol ,求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p K 。

19298K 时在1.0 dm 3 容器中,1.0mol NO 2分解发生下列反应: 2NO 2(g)2NO(g) + O 2(g)达平衡时,若有3.3 ⨯ 10-3% 的NO 2 发生分解,求平衡常数K c 。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含0.075mol ·dm -3 HCl(g)和0.033mol ·dm -3 O 2(g),在480℃ 时发生下列可逆反应:4HCl(g) + O 2(g)2Cl 2(g) + 2H 2O(g),平衡后产生0.030 mol ·dm -3 Cl 2(g),求算:(1) HCl(g)、O 2(g) 和H 2O(g) 的平衡浓度 (mol ·dm -3); (2) 该浓度下此反应的K c 。

21已知反应CO(g) + H 2O(g)H 2(g) + CO 2(g) 的m r H ∆= -41.2kJ ·mol -1,在总压为100 kPa 温度为373K 时,将等摩尔的CO 和H 2O 反应。

待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 2 的分压为49.84 kPa ,求该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

22已知N 2(g) + O 2(g)2NO(g) 是吸热反应,它在2000K 时,K c = 2.3 ⨯ 10-4,如果氧气和氮气的原始浓度都是1.0mol ·dm -3,试求平衡混合物中NO 的浓度;从计算结果说明单质直接生产NO 是否可取? 23250℃ 时,PCl 3(g) + Cl 2(g)PCl 5(g) 的 p K = 0.54,在一密闭容器中装入1.00 mol 的 PCl 3 和1.00 mol 的Cl 2,若达到平衡时,总压力为100 kPa ,求各物质的摩尔分数。

24300℃ 时反应 PCl 5(g)PCl 3(g) + Cl 2(g) 的p K = 11.5。

取2.00 mol PCl 5 与1.00mol PCl 3 相混合,在总压为200 kPa 下反应达平衡,求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压。

25已知800℃ 时,反应CaCO 3(s)CaO(s) + CO 2(g) 的K p = 1.16,若将20 g CaCO 3 置于10.0 dm 3容器,并加热至800℃,问达到平衡时,未分解的 CaCO 3 百分率是多少? (CaCO 3 的化学式量为100) 26将0.6310克光气(COCl 2)放在472.0cm 3 的密闭容器中,在1000K ,达平衡后,测得其总压力为220.3 kPa ,求反应COCl 2(g)CO(g) + Cl 2(g) 在1000K 时的平衡常数K c 。

(COCl 2 的化学式量98.9) 2718.4 g NO 2 在容器中发生如下聚合反应,2NO 2(g)N 2O 4(g),在27℃ 100 kPa 下测得总体积为 6.0 dm 3。

(1) 求27℃ 时此反应的 p K ;(2) 又知在111℃ 时此反应的 p K = 0.039,问此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为什么? 28已知在250℃,气相反应:PCl 5PCl 3 + Cl 2 的 K p = 1.85若等摩尔的PCl 3 和Cl 2 在5.0 dm 3容器中在该温度下达平衡,测得PCl 5 的分压为100 kPa ,求PCl 3 和Cl 2 的原始物质的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