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

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
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

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常数

知识点:

1、平衡状态

(1)定义:

(2)平衡状态的特征

(3)平衡状态的判定

2:平衡常数:

(1)定义:

(2)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3)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 nB(g)pC(g)+qD(g),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公式可以表示为: ,各物质的浓度一定是平衡

..时的浓度,而不是其他时刻的. (4)、关于平衡常数的书写规则:

①在进行K值的计算时,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1”。例如:Fe3O4(s)+4H2(g)3Fe(s)+4H2O(g),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

②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当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增倍或减倍时,化学平衡常数也。

(5)平衡常数的意义和用途:

①平衡常数的意义:

②利用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吸热或放热:

③利用K值可判断某状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例如,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

mA(g)+nB(g)pC(g)+qD(g),平衡常数为K。若某时刻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如

下:,则有以下结论:

Q c=K ,V(正)=V(逆),可逆反应处于;

Q c<K ,V(正)>V(逆),可逆反应向;

Q c>K ,V(正)<V(逆),可逆反应向行。

2、两个重要的模型:

强化训练:

1、反应3Fe(s)+4H 2O(g)Fe 3O 4(s)+4H 2(g) 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列叙述能表明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B 、v (H 2O)=v (H 2)

C 、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 、反应不再进行

2、对于以下反应:A(s)+3B(g) 2C(g)+D(g),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就可确定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容器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

B .B 的生成速率和D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 .B 、C 、D 的分子数之比为3∶2∶1

3、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 Fe(s)+CO2(g) △H=a kJ/mol (a >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生成1 mol Fe ,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B. 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 (CO)=0.100 mol/L ,则c (CO 2)=0.0263 mol/L

4、某温度下,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 和2 mol B 发生反应:3A(g)+2B(g)4C(l )+2D(g)。

平衡时测得n(C)=1.6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为K =c 4

(C)c 2

(D)

c 3(A)c 2

(B)

B 、增大压强,平衡右移,K 平衡增大

C 、B 的平衡转化率是40%

D 、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 ,υ正、υ逆均增大

5、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L X 发生反应:3X(g) Y(g) + Z(g) △H <0,反应到5min 时达到平衡,在15min 时改变某一条件,到17min 时又建立新平衡,X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0~5 min 时,该反应的速率为v (X)=0.12 mol/(L ·min)

B .5 min 达到平衡时,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数值为0.625

C .15 min 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D .从初始到17 min 时,X 的转化率为30 %

6、在25℃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 ·L -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 ·L -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50%

B .反应可表示为X+3Y 2Z ,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7、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的A和0.8mol的B,反应初始4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 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s时c(B)为0.76 mol/L

B.830℃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反应C(g)+D(g) A(g)+B(g)平衡常数为0.4

8、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 + 3H2(g) 2NH3(g)△H=-92.4 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N2H2NH3

① 1 3 0 放出热量a kJ

② 2 3 0 放出热量b kJ

③ 2 6 0 放出热量c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关系:a < b < 92.4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 > ① > ②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 > ③ D.N2的转化率:② > ① > ③

9.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减小压强,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

10、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X和Y各4mol,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2X(g)+ 2Y(g) Z(g)+2 W(g)△H<0,反应进行到5s时测得X的转化率为25%,10 s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Z的浓度为0.5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s内平均反应速率为υ(Y)= 0.2 mol/( L·s)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0.5

C.保持容积体积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升高温度,当测得容器中密度不变时,表示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11、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mol Y发生反应:2X(g)+Y(g)3Z(g)△H<0,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B.W点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

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φ(X)

W M

T∕K

Q

12、2SO2(g) + O2(g) 2SO3(g)。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和O22

甲乙丙

起始物质的量n(SO2) / mol 0.4 0.8 0.8 n(O2) / mol 0.24 0.24 0.48

SO2的平衡转化率 / % 80 α1 α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该温度下,平衡常数值为400

C.平衡时,丙中c(SO3)是甲中的2倍 D.平衡时,甲中O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O2的转化率13、某温度下2 L密闭容器中,3种气体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n)如下表所示。下

X Y W n(起始状态)/mol 2 1 0

n(平衡状态)/mol 1 0.5 0.5

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2

3

()()

()

c X c Y K

c W

?

=

B.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此反应△H>0

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该温度下,再向容器中通入3molW,达到平衡时,n(X)=2mol

14、硫酸工业用SO2制取SO3的反应为:2SO2+O2催化剂

加热

2SO3△H=-47kJ/mol。

温度200℃ 300℃ 400℃

平衡常数K1K2K3

(1)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填序号)

a.v(O2)正=2v(SO3)逆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18O2,当平衡发生移动后,SO2中18O的百分含量 (填增加、减少、不变)其原因是。

(4)一定温度下,把2molSO2和1molO2通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x。保持温度不变,若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当a、b、c的取值满足①

(填a与c的关系)、② (填b、c的关系)时,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仍为x。

(5)工业上用Na2SO3吸收尾气中的SO2,再用右图装置电解(惰性电

极)NaHSO3制取H2SO4,阳极电极反应式,

阳极区逸出气体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第14题

15、氨气是生产化肥、硝酸等的重要原料,围绕合成氨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N2、NH3、N2H4、NH4Cl 的电子式为:

(2)氢气既能与氮气又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条件却不相同。

计算断裂1 mol N≡N键需要能量 kJ ,氮气分子中化学键比氧气分子中的化学键键(填“强”或“弱”),因此氢气与二者反应的条件不同。

(3)固氮是科学家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自然界中存在天然的大气固氮过程:

N2 (g) + O2 (g) = 2NO (g) ΔH = +180.8 kJ/mol ,工业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

分析两种固氮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反应大气固氮工业固氮

温度/℃27 2000 25 350 400 450 K 3.84×10-310.1 5×108 1.847 0.507 0.152

A.常温下,大气固氮几乎不可能进行,而工业固氮非常容易进行

B.人类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是无意义的

C.工业固氮温度越低,氮气与氢气反应越完全

D.K越大说明合成氨反应的速率越大

(4)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甲、乙、丙三种方式分别投料(浓度关系), 发生反应:

3H2 (g) + N2 (g) 2NH3 (g)测得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40%。

N2H2NH3

甲 1 3 0

乙0.5 1.5 1

丙0 0 4

①判断乙容器中反应进行的方向。(填“正向”或“逆向”)

②达平衡时,甲、乙、丙三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大小顺序为。

(5)氨气是合成硝酸的原料,写出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6)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 2NH3 (g) △H<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平衡后加入N2,该反应的△H增大

B.若平衡后升高温度,则平衡常数K变大

C.平衡后再充入NH3,达到新平衡时,NH3的百分含量变大

D.若反应前充人的N2与H2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比H2的高

已知:2H2 (g) + O2 (g) = 2H2O (g) ΔH = -483.6 kJ/mol

3H2 (g) + N2 (g) 2NH3 (g) ΔH = -92.4 kJ/mol

16、下列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17、研究NO 2、SO 2 、CO 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制备NO 2

的方程式:

除去NO 中如果混有NO 2,设计实验验证NO 的方法是:

(2)实验室制备NO 2的方程式为: (3)NO 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反应

6NO 2+ 8NH 3

催化剂 加热

7N 2+12 H 2O 也可处理NO 2。当转移1.2 mol 电子时,消耗的NO 2在标准状况下是

L 。

(4)已知:2SO 2(g )+O 2(g )

2SO 3(g ) ΔH =-196.6 kJ ·mol -1

2NO (g )+O 2(g )

2NO 2(g ) ΔH =-113.0 kJ ·mol -1

则反应NO 2(g )+SO 2(g )

SO 3(g )+NO (g )的ΔH = kJ ·mol -1

一定条件下,将NO 2与SO 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的是 。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 .SO 3和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 .每消耗1 mol SO 3的同时生成1 molNO 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 2与SO 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 。 (5)CO 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 (g )+2H 2(g )

CH 3OH (g )。CO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

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ΔH 0(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

kPa 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

(1)3NO 2+H 2O=NO +2HNO 3 6.72

A

B C D

装置

实验 结合秒表测量锌与硫酸的反应速率

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铁的析氢腐蚀实验

硫酸

锌粒

食盐水 浸过的 铁钉

(2)-41.8 b 8/3

(3)< 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3分)

18、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19、氨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

(1)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N N键能为945 kJ/mol,N—H键能为391 kJ/mol。写出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键能计算说明此反应是反应(填“吸热”

或“放热”),合成氨反应(消耗1molN2 时)的△H = 。

(2)恒温下,向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2.6 mol H2,反应过程中对NH3的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5 10 15 20 25 30

c(NH3)/(mol/L) 0.08 0.14 0.18 0.20 0.20 0.20 5min内,用N2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容积不变,若向平衡体系中加入0.4 mol N2 、 1 mol H2和0.2 mol NH3 ,化学平衡将向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3)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向沉淀池中加入CaSO4悬浊液后,需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CO2的原因是。操

作Ⅰ的名称是。

②煅烧炉中产生的固态副产品为,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为。

20、合成氨工业在现代农业、国防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已知:N 2(g) + 3H2(g) 2NH3(g) △H = -92 kJ·mol-1

(1)下列有关该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a.升高温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b.增大压强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升高,加快反应速率

d.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催化剂颗粒的表面积大小,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2)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可知,对于该反应,温度越高,其平衡常数的值越__ ___ 。(3)某温度下,若把10 mol N2与30 mol H2置于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2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K=___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

21、

21、综合利用CO2对环境保护及能源开发意义重大。

(1)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 . 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 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 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2)Li2O吸收CO2后,产物用于合成Li4SiO4,Li4SiO4用于吸收、释放CO2。原理是: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说明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__。

(3)利用反应A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

反应A:

已知:

①反应Ⅱ是____ _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其原因是。

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 __。

(4)高温电解技术能高效实现(3)中反应A,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电极b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 CO2在电极a放电的反应式是__ ____。

(5)CO与H2在高温下合成C5H12(汽油的一种成分)减少碳排放。已知燃烧1 mol C5H12(g)生成H2O(g)放出约3540 kJ的热量。根据化学平衡原理,说明提高合成C5H12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 _。

20、(1)N2 + 3H22NH3

放热

△H == —93kJ/mol

(2)0.008mol/(L·min)

0.1

正反应

(3)①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大,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CO2,增大c(CO32-),促使CaSO4 转化为CaCO3,同时生成(NH4)2SO4

过滤

②CaO(或生石灰)

CO2(或二氧化碳)

化学平衡常数 专题

化学平衡常数题组 1、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2N2O5(g) 4NO2(g)+O2(g) ΔH>0 T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s 0 500 1000 1500 c(N2O5)/mol·L-1 5.00 3.52 2.50 2.5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温度下,500 s时O2的浓度为0.74 mol·L-1 B.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再平衡时c(N2O5)>5.00 mol·L-1 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T2>T3 B 正反应速率v(a)>v(c) v(b)>v(d) C 平衡常数K(a)>K(c) K(b)=K(d) D 平均摩尔质量M(a)M(d) 5、100 ℃时,若将0.100 mol N2O4气体放入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 2NO2(g), c(N2O4)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c N2O4 mol·L-1 0.100 0.070 0.050 0.040 0.040 0.040 (1)在0~40s时段,化学反应速率v(NO2)为__________ mol·L-1·s-1;此温度下的化学 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 (2)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2v(N2O4)=v(NO2) B.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3)该反应达到平衡后,降温至50 ℃,c(N2O4)变为0.080 mol·L-1,混合气体的颜色变__________(填“深”或“浅”),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只改变一个条件,达到新平衡时,能使NO2的体积分数增大的是。 A.充入一定量的NO2 B.增大容器的容积 C.分离出一定量的NO2 D.充入一定量的N2 (5)100 ℃时,若将9.2 g NO2和N2O4气体放入1 L密闭容器中,某时刻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则此时v正(N2O4)__________v逆(N2O4)(填“>”“=”或“<”)。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习题含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1.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 2CO 2(g)+N 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 时平 衡常数为1×105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B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 .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 或CO D .570 K 时,及时抽走CO 2、N 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 解析: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 正确,B 错误;题中反应为可逆反应,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仍然含有NO 或CO ,C 错误;改变浓度对平衡常数无影响,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 错误。 答案:A 2.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 (aq)I - 3(aq)。测得不同温度下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 5 15 25 35 50 K 1 100 841 689 533 409 A.反应I 2(aq)+I - (aq) I - 3(aq)的ΔH >0 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 (I - 3)减小 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I 2)·c (I -)c (I -3) D .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K 小于689 解析:A 项,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 <0,错误;B 项, 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 (I -3 )减小,正确;C 项,K =c (I -3) c (I 2)· c (I -) ,错误;D 项, 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仍然是689,错误。 答案:B 3.(2019·深圳质检)对反应:a A(g)+b B(g)c C(g)+d D(g) ΔH ,反应特点 与对应的图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化学平衡常数归纳及应用

备课组 高三化学 主备人 陈倩倩 审核人 杜红星 课题 化学平衡常数间相互联系及考查方式 时间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3、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完成基础回顾1 1、对于可逆反应:a A(g)+ b B(g) ? c C(g)+d D(g),其中a 、b 、c 、d 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如CH 3COOH ? CH 3COO -+ H +,电离平衡常数 。 3、K w 的数学表达式是K w= 。 4、Fe(OH)3(s) ? Fe 3+(aq )+ 3OH -(aq ), 溶度积常数 。 思考在相同温度下,对于同一个可逆反应,若书写方式不一样,平衡常数表达式是否一样?以合成氨反应为例进行说明。 K 1 、K 2 、K 3间的相互关系为 。 活动二 完成基础回顾2。思考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5、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NO(g)+CO(g) 12 N 2(g)+CO 2(g) ΔH =-373.4 kJ·mol -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活动三 分析以下数据,总结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表1:卤化氢生成反应的平衡常数(25°C ) 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 F 2 + H 2 ? 2HF 6.5×1095 Cl 2 + H 2 ? 2HCl 2.57×1033 Br 2 + H 2 ? 2HBr 1.91×1019 I 2 + H 2 ? 2HI 8.67×102 表2: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25°C ) 难溶物 K sp 溶解度/g 难溶物 K sp 溶解度/g 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表达式 N 2 + 3H 2 ? 2NH 3 K 1= 1/2N 2 +3/2 H 2 ? NH 3 K 2= 2NH 3 ? N 2 + 3H 2 K 3=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 1.O 3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 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① O 3 2 +[O] ΔH >0 平衡常数为K 1; 反应② [O]+O 32 ΔH <0 平衡常数为K 2; 总反应:2O 3 2 ΔH <0 平衡常数为K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总反应K 减小 B .K =K 1+K 2 C .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 .压强增大,K 2减小 解析:选C 降温,总反应平衡向右移动,K 增大,A 项错误;K 1= c 2 c c 3 、 K 2= c 2 2 c c 3 、K =c 3 2c 2 3 =K 1·K 2,B 项错误;升高温度,反应①平衡向右移动, 反应②平衡向左移动,c ([O])增大,可提高消毒效率,C 项正确;对于给定的反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 项错误。 2.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 2COONH 4 3 (g)+CO 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 数(-lg K )值随温度(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ΔH >0 B .NH 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 .A 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 (A)的值为10-2.294 D .30 ℃时,B 点对应状态的v 正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v 正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平衡常数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应用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 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是大还是小,最后都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 表示。例如:mA(g) + nB(g) pC(g) + qD(g),K = c p (C)·c q (D) c m (A)·c n (B) (式中个浓度均为平衡浓度)。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常数,只要温度不变,对于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就对应一个具体的常数值。 二、 应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其浓度可看做“1”,因而不用代入公式(类似化学反应速率中固体和纯液体的处理)。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三、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它能够表示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一个可逆反应的K 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2)可以利用平衡常数的值作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如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在一定温度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 = c p (C)·c q (D) c m (A)·c n (B) ,Q c 叫该反应的浓度熵。若Q c >K ,反应向逆向进行;若Q c =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Q c <K ,反应向正向进行。 (3)利用K 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温度升高,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温度升高,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四、具体应用举例分析 1. 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的判断 化学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即可判断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 【例题1】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 CO(g) 1 2 N 2(g)+ CO 2(g);△H =-373.4kJ/mol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该反应为气体计量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平 衡常数减小,A 选项错误;同理,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 的转化率减小,B 选项错误;平衡常数只与热效应有 关,与物质的量无关,C 选项正确;增加氮气的 物质的量,平衡逆向移动,NO 的转化率减小,D 选项错误。 答案:C 【例题2】在一定条件下,Na 2C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32-+ H 2O HCO 3-+ 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O 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c(HCO 3- ) c(CO 32-) 减小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 解析: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故稀释时是不变的,A 项错;CO 2通入水中,相当于生成H 2CO 3,可以与OH - 反应,而促进平衡正向移动,B 项正确;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表达式的结果是增大的,C 项错;D 项,加入NaOH,碱性肯定增强,pH 增大,故错。 答案:B 【例题3】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 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右图是N 2和H 2反应生成2 molNH 3 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在 E 1 E 2 能量 生成物 反应进程 kJ/mol 平衡常数K A 2N O 转化率 D C O 转化率 B 平衡常数K C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练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 1.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热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H22+H2,且K=1。若用2molCO和10mol H2O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则CO的转化率为 ( ) A.16.7% B.50% C.66.7% D.83.3% 2.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装有4molNO2,在一定温度时进行下面的反应: 2NO22O4(g),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则平衡时该容器中NO2的物质的量为A.0mol B.1mol C.2mol D.3mol 3.某温度下H2(g)+I2的平衡常数为50。开始时,c(H2)=1mol·L-1,达平衡时,c(HI)=1mol·L-1,则开始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4mol·L-1 B.0.5mol·L-1 C.0.54mol·L-1D.1mol·L-1 4.在一个容积为 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X(g)+n+6R(g)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 加了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的n值为( ) A.3 B.4 C.5 D.6 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十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与Y的转化率之比为1∶2,则起始充入容器中的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3 C.2∶3 D.3∶2 6.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2(g)+H2(g),反应至4min时,得知CO的转化率为31.23%,则这时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A.11.5 B.23 C.25 D.28 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 L X(g)和6 L Y(g),发生如下反应:X(g)+n +W(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知X和Y的转化率分别为25%和50%,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为A.4 B.3 C.2 D.1 8.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3(g)+HI(g), 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 NH3的浓度为( ) A.3.5mol·L-1 B.4mol·L-1 C.4.5mol·L-1D.5mol·L-1 9.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2V L 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1V L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 D.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10.在n L密闭容器中,使1molX和2molY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 X(g)+b c Z(g)。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20%,混合气体压强比原来下降20%,Z的浓度为Y的浓度的0.25倍,则a,c的值依次为( ) A.1,2 B.3,2 C.2,1 D.2,3 11.在一定条件下,1mol N2和3mol H2混合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同温同压下氢气的5倍,则氮气的转化率为( ) A.20% B.30% C.40% D.50% 12.已知CO(g)+H22(g)+H2(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850℃时K=1。 (1)若温度升高到900°C,达平衡时K_______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mol·L-1,c(H2O)=0.03mol·L-1,c(CO2)=0.01mol·L-1,c(H2)=0.05mol·L-1。则反应开始时,H2O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________(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a)已知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求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 例1:对于反应2SO 2(g)+ O2(g) 2SO3(g)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0.1mol的SO2(g)和0.06mol O2(g)注入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有0.088mol的SO3(g)试求在该温度下(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求SO2(g)和O2(g)的平衡转化率。 (b)已知平衡转化率和初始浓度求平衡常数 例2:反应SO 2(g)+ NO2(g) SO3(g)+NO(g)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的SO2(g)和NO2(g)注入一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SO2(g)的转化率为60%,试求:在该温度下。 (1)此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 (2)若SO2(g) 的初始浓度均增大到3mol/L,则SO2转化率变为多少? (c)知平衡常数和初始浓度求平衡浓度及转化率 练习1、在密闭容器中,将NO2加热到某温度时,可进行如下反应:2NO 2 2NO+O2,在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是:

[NO2]=0.06mol/L,[NO]=0.24mol/L, [O2]=0.12mol/L.试求: (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2)开始时NO2的浓度。 (3)NO2的转化率。 练习2:在2L的容器中充入1mol CO和1mol H2O(g),发生反应:CO(g)+H 2O(g) CO2(g)+H2(g) 800℃时反应达平衡,若k=1.求:(1)CO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 (2)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的是1mol CO和2mol H2O(g),CO 和H2O(g),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3)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的是1mol CO和4mol H2O(g),CO 和H2O(g),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4)若温度不变,要使CO的转化率达到90%,在题干的条件下还要充入H2O(g) 物质的量为多少。 练习1、 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 CO + H 2O(g) CO2 + H2 在427℃时的平衡常数是9.4。如果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1mol/L,计算一氧化碳在此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 练习2、 合成氨反应N 2+3H22NH3在某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N2]=3mol·L-1,[H2]=9 mol·L-1,[NH3]=4 mol·L-1。求该温度时的平衡常

难点3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解析版)

难点3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命题规律】 化学平衡常数及与化学平衡有关的计算属高频考点。本考点往往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等综合考察,解题通常需运用“三段式”。题型以填空题为主,选择题较少,难度中等偏上。考查的核心素养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为主。 【备考建议】 2020年高考备考应重点关注分压平衡常数(K p)的计算。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 1.(2018·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模拟)T℃,分别向10ml浓度均为1mol/L的两种弱酸HA、HB中不断加水稀释,并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所得溶液pH的两倍(2pH) 与溶液浓度的对数(1gc)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己知:(1)HA的电离平衡常数K a=[c(H+)·c(A-)]/[c(HA)-c(A-)]≈c2(H+)/c(HA);(2) pK a=-lgK a A. 弱酸的K a随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大 B. a 点对应的溶液中c(HA)=0.1mol/L,pH=4 C. 酸性:HAHB,C错误;根据图像看出,当1gc=0时,c(HB)=1mol/L, c(H+)=1×10-5mol/L,HB的电离平衡常数K a=c2(H+)/c(HB)=(1×10-5)2/1=1×10-10, pK a=-lgK a=-lg×10-10=10,D错误。 2.(2019·北京市朝阳区高考联考模拟)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 2H4(g)+H2O(g) C2H5OH(g)。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2O)=n(C2H4)=1 mol,容器体积为1 L)。

(完整版)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 K=c p?C?·c q?D? c m?A?·c n?B?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3.意义及影响因素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4.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化学反应a A(g)+b B(g)c C(g)+d 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Q c=c c?C?·c d?D? c a?A?·c b?B? 。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2.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Cl2+H2O HCl+HClO (2)C(s)+H2O(g)CO(g)+H2(g) (3)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4)CO2-3+H2O HCO-3+OH- (5)CaCO3(s)CaO(s)+CO2(g) 3.一定温度下,分析下列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 ①N2(g)+3H2(g)2NH3(g)K1 ②1 2N2(g)+ 3 2H2(g)NH3(g)K2 ③2NH3(g)N2(g)+3H2(g)K3 (1)K1和K2,K1=K22。 (2)K1和K3,K1=1 K3。 题组一平衡常数的含义 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K1 2NO(g)+Cl2(g)2ClNO(g)K2 则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用K1、K2表示)。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0.6 0.9 1.0 1.7 2.6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 1.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是一个常数 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 C.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D.浓度商Qc

8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mol/l)-2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9在10 L 容器中,加入2 mol SO2(g)和2 mol NO2(g),保持温度恒定,发生反应:SO 2(g)+ NO2(g) SO3(g)+ NO(g),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 SO2(g)的转化率为50%,该温度下的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算出数值) 10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L CO和20 mL水蒸气,使其反应,当反应CO(g)+H 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的体积分数相等,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 B.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 C.平衡后水的转化率为50% D.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

备战2020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及应用(含解析)

备战2020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及应用 题型一“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 1.(2019·烟台调研)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g)+2B(g)2C(g)+D(g)。现将5 mol A和10 mol B加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至10 min时改变某一条件,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5 min内,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B.反应从起始至5 min时,B的转化率为50% C.5 min时的平衡常数与10 min时的平衡常数不相等 D.第15 min时,B的体积分数为25% 2.(2018·福建高三三模)如图,甲容器有一个移动活塞,能使容器保持恒压。起始时向甲中充入2 mol SO2、1 mol O2,向乙中充入4 mol SO2、2 mol O2。甲、乙的体积都为1 L(连通管体积忽略不计)。保持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关闭活塞K,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2SO2(g)+O2(g)2SO3(g)。达平衡时,甲的体积为0.8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小于60% B.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 C.打开K后一段时间,再次达到平衡,甲的体积为1.4 L D.平衡后向甲中再充入2 mol SO2、1 mol O2和3 mol SO3,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将4 mol CO(g)和a mol H2(g)混合于容积为4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H2为0.5 mol·L-1。经测定v(H2)=0.1 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 K=c p?C?·c q?D? c m?A?·c n?B?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3.意义及影响因素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4.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化学反应a A(g)+b B(g)c C(g)+d 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Q c=c c?C?·c d?D? c a?A?·c b?B? 。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2.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Cl2+H2O HCl+HClO (2)C(s)+H2O(g)CO(g)+H2(g) (3)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4)CO2-3+H2O HCO-3+OH- (5)CaCO3(s)CaO(s)+CO2(g) 3.一定温度下,分析下列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 ①N2(g)+3H2(g)2NH3(g)K1 ②1 2N2(g)+ 3 2H2(g)NH3(g)K2 ③2NH3(g)N2(g)+3H2(g)K3 (1)K1和K2,K1=K22。 (2)K1和K3,K1=1 K3。 题组一平衡常数的含义 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6-1 :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2SO2(g) + O 2(g) = 2SO 3(g) (2)NH4HCO3(s) = NH 3(g) + CO 2(g) + H 2O(g) (3)CaCO3(s) = CO 2(g) + CaO(s) (4)Ag 2O = 2Ag(s) + 1/2 O 2(g) (5)CO2(g) = CO 2(aq) (6)Cl 2(g) + H 2O(l) = H +(aq) + Cl -(aq) + HClO(aq) (7)HCN(aq) = H +(aq) + CN - (aq) (8)Ag 2CrO4(s) = 2Ag +(aq) + CrO 42- (aq) (9)BaSO4(s) + CO 32-(aq) = BaCO 3(s) + SO 42-(aq) 2+ + 3+ (10)Fe 2+(aq) + 1/2 O 2(g) + 2H +(aq) = Fe 3+(aq) + H 2O(l) 6-2: 已知反应 ICl(g) = 1/2 I 2(g) + 1/2 Cl 2(g) 在 25℃ 时的平衡常数为 K θ = 2.2 × 10-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1)ICl(g) = I 2(g) + Cl 2(g) (2)1/2 I 2(g) + 1/2 Cl 2(g) = ICl(g) 6-3: 下列反应的 Kp 和 Kc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1)4H 2(g) + Fe 3O4(s) = 3Fe(s) + 4H 2O(g)

(2)N 2(g) + 3H 2(g) = 2NH 3(g)

平衡常数K(Kp)的计算和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K(Kp)的计算和应用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三中学魏勤 高考情况分析: 在近几年全国卷中,直接计算平衡常数K的题目有8道。它们在《题型训练》中的位置分别是: 原理题1(2013全国甲卷28题)P178 原理题3(2014全国甲卷26题)P182 原理题4(2014全国乙卷28题)P183 原理题5(2015全国甲卷27题)P185(只写表达式) 原理题6(2015全国乙卷28题)P187(只写计算式) 原理题8(2016全国乙卷27题)P191 原理题11(2017全国乙卷28题)P196 原理题12(2017全国丙卷28题)P198 专题目标 习惯依赖计算器的学生,对于化学试卷中的计算有一种恐惧,经常是直接放弃,特别是二卷中的计算。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还涉及转化率等有关平衡的相关计算,既是化工生产中必须关注的,也是高考的必考考点和热点。 不管是速率、起始(或平衡)浓度(或物质的量)、转化率,还是平衡常数的计算,都涉及到三段式,这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通过本训练,希望学生能够熟练应用三段式,掌握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从而克服对计算的恐惧心理。 引出问题1——直接利用数据或列三段式计算K或K p 例1.题型训练P182(2014全国甲卷26题)——直接代数型 在容积为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②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2:。 答案:L L 【变式训练1】 上题(1)中, 若起始压强为MPa,则平衡压强p总= ;分压p(NO2)= ,p(N2O4)= ,压强平衡常数K p= 。 答案: 方法指导:根据压强平衡常数的公式,分别求出总压强分压Kp 例2.题型训练P191 (2016·新课标全国Ⅰ,27)——给出三段式部分数据 (2)CrO2-4和Cr2O2-7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 m 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2-7)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常数 考纲要求: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高考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高考的必考容,其主要命题的容有: ①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及其计算; 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③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⑤转化率、平衡常数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与化工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是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高考的热点。 学情分析: 从解题得分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不能灵活的利用平衡移动的规律解决有关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复杂点的问题往往感到触手无策;对平衡常数的理解仅停留在概念定义层面,不能充分发挥它解决平衡问题的功能。 复习目标: 1.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并熟练的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提高解题技能。 2.帮助学生将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 教学过程: 1.展示考纲要求: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讲解: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是高考的热点。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Ⅱ卷均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这一知识点。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目标设置】 1.会列各种平衡常数表达式 2.了解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3.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 4.能利用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判断反应的热效应、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平衡; 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解答相关问题;能进行溶度积的相关计算和应用。 题型1:请列出下列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A(s)+2B(g)==C(g)+3D(g) (2)AgCl(s)===Ag+(aq)+Cl-(aq) 问题1:列平衡常数表达式要注意什么? 题型2.(海南高考题改编)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B.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若把X、Y的初始浓度分别改为0.2、0.4,平衡常数不变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问题2:是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就发生改变?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是什么? 题型3:(2012海南高考改编)己知A(g) + B(g) C(g) + 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2) 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的A和0.80mol的B,若反应经一段时间 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700℃时,A的转化率比830℃时(填“大”或“小”) (3)若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同时加入1mol B和1mol C,该平衡是否发生移动?如果移动往哪个方向移动? (4) 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问题3:要解决本题需要用到哪些知识?你能否回忆出并归纳出这些知识? 问题4:对于化学平衡常数同学们还有什么疑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5.电离平衡常数、容度积常数和化常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影响因素等都是类似的,你能否回忆起它们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容度积常数有什么应用? 课堂检测: 1.(2013海南卷节选)15.(9分) 反应A(g) B(g) +C(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初始浓度 为0.050mol/L。温度T1和T2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温度T1T2,平衡常数K(T1) K(T2)。(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2)若温度T2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则: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2014·全国理综II化学卷,T26节选)(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 (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题 1.将固体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4I(s)3(g)+(g) ②2(g)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 ,c()=4 ,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B.16 C.20D.25 解析:根据题意 2(g)H2(g)+I2(g) 平衡浓度:4 0.5 起始浓度:c()=平衡量+变化量 =4 +0.5 ×2=5 则c(3)=c()起始浓度=5 根据平衡常数定义:K=c(3)·c() =5 ×4 =20 ()2,故C项正确. 答案:C 2.硝酸生产工艺中,在吸收塔里发生如下反应:32+H2O2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提高2的转化率,理论上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压B.增压 C.升温D.加催化剂 解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且放热,为提高2的转化率,可采用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的方法. 答案:B 3.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2+H2 解析:由题中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该反应为:2(g)+H2(g)(g)+H2O(g),D 项错误;升高温度,H2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右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项正确;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对该反应的平衡无影响,增大压强氢气浓度相应增大,B项错误;对任何反应来说,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增大,C项错误.答案:A 4.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 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解析:自发进行只能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而不能判断反应的热效应,A项错;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低能量的石墨转化为高能量的金刚石,是一个非自发的化学反应,B项错;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中,气态的混乱度最大,熵值最大,D项错.答案:C 5.将H2(g)和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2(g)2(g)ΔH<0,平衡时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2(g)的转化率为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答案:A 6.反应(g)+(g)(g)ΔH=Q,生成物C的质量分数与压强p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和Q值符合图象的是 () A.a+b0 B.a+b>c Q<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