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教案一【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⒈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

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⑵会读、写生字词。

⑶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烙饼发霉麦囤⒉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⒊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⑵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

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词语:烙饼发霉麦囤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精读课文内容。

⒈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怎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关键词语。

⒋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课堂作业: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⒉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⒈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⒉练习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⒈理解课文内容。

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习。

土地爷爷夸___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怎么样)讨论并理解有关词语: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

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部分全是人物对话,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每个人说话时四什么语气,说话时地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得地方。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课文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道具(如小袋子、麦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小麦袋子,引发学生好奇心,导入新课《三袋麦子》。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提示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组内交流,教师讲解生字词含义。

4. 讲述故事: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情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

5. 分析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6.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 总结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道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故事内容,画一幅插图。

2. 拓展作业:(1)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珍惜粮食”主题活动,如:制定家庭粮食节约计划。

(2)学生尝试创编类似的故事,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和家庭活动参与度。

3. 拓展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创编故事和家庭粮食节约计划中的表现,鼓励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袋麦子》教案

《三袋麦子》教案

《三袋麦子》教案【必备】《三袋麦子》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内容三袋麦子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脉络,了解三个动物的不同做法。

4. 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朗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读好课文。

难点:理清课文脉络,了解动物们的不同做法,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资源1.习字册、小黑板。

2.童话故事是孩子们十分喜欢读的一种体裁。

课文涉及的憨厚的小猪、节俭的小牛和聪明能干的小猴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物形象。

预习设计1. 自主练习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和词语,通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地意思。

(烙饼发霉麦囤)2.找出小猪、小牛、小猴不同做法的句段画下来,练习感情朗读。

3.思考:假如你也得到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读课题(“子”字读轻声)学生针对课题自由发表自己的疑惑。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预习作业1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 预习作业2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 预习作业3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袋麦子》。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小猪、小狗和小猫的不同表现。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互相帮助,培养团队精神。

(3)教育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尝试,培养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2)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三袋麦子》课文。

2. 教具:PPT、图片、实物等。

3.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动物。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角色朗读,培养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与分享(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小猪、小狗和小猫谁的做法最正确?为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珍惜粮食、分享和勇于尝试的重要性。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练习。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把课文《三袋麦子》讲给家长听。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满意、滋润”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学会复述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人分享,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朗读与角色情感的体会。

3. 复述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字新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 理解故事中角色的心情与选择。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故事角色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麦子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与麦子有关的词语,如“麦田、麦粒”等,进而引出今天的课文《三袋麦子》。

2. 学习课文: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b.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c.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猪、小牛和小羊分别做了什么?他们的结果怎样?d.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重点词语。

3. 理解课文:a. 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b. 学生讨论:为什么小猪、小牛和小羊的结果不同?4. 拓展延伸:教师出示情景: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猪、小牛或小羊,你会怎么选择?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来说说你的理由。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a. 抄写生字新词。

b. 家庭作业: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珍惜劳动成果,与人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较好地把握角色情感。

但在生字新词的学习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七、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新词。

2. 家庭作业: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珍惜劳动成果,与人分享”的作文。

八、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9课《三袋麦子》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9课《三袋麦子》原文及教案

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口袋麥子。

小豬看著黃燦燦的麥子,開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愛吃白麵饅頭和烙餅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麥子磨成麵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

小牛捧起飽滿的麥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麥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來,等家裏的草料和雜糧都吃完了,再慢慢吃這好東西。

為了防止發黴和蟲蛀,小牛經常把那袋麥子搬到屋外透透風,曬曬太陽。

小猴呢,他覺得面前的這袋麥子上等的麥種,便把一口袋麥子全種下了地。

一年以後,土地爺爺又來拜訪小豬、小牛和小猴。

他先到小豬家,小豬說:“感謝您去年送給我那袋麥子,讓我吃到了吃的東西。

”說著,不由得舔了舔舌頭。

看著小豬憨厚可愛的樣子,土地爺爺忍不住哈哈大笑。

告別了小豬,土地爺爺來到小牛家。

小牛告訴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麥子至今還沒吃完呢。

”小牛抱出那只口袋,裏面仍有半袋麥子。

老人點點頭。

最後,土地爺爺又來到小猴家。

談起去年那口袋麥子,小猴拉著老人的手,神秘地說:“請跟我來。

”土地爺爺跟著小猴到裏屋一看,啊,麥囤裏堆得滿滿的。

小猴說:“我把麥子種下了地,這都是我的收穫。

您帶一些回家吧。

”老人撫摸著小猴的頭,興奮地說:“你真聰明!真能幹!”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並根據課文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表演故事內容。

4.品析重點詞句,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

在閱讀過程中尊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引導學生各抒已見,讓學生懂得只有播種才有收穫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1.品析重點詞句,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

2.分角色朗讀課文,並根據課文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表演故事內容。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遊戲激趣,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指導書寫生字“麥”:mài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由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讀生字、詞語,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讀准破音字“興”“幹”“磨”在本課的讀音。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袋麦子》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袋麦子》

教案名称:《三袋麦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行为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激发学生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教学准备:课文《三袋麦子》的教材。

相关的生字卡片。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趣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麦子是什么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麦子是一种农作物,可以用来做面包、面条等食物。

2. 揭示课题: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麦子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三袋麦子》。

二、初读课文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 检查朗读:老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3. 学习生字: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三、细读课文1. 理解内容:老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做了什么?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动物,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四、角色扮演1. 角色分配:学生自愿选择角色,准备角色扮演。

2. 准备道具:学生准备相应的动物头饰。

3. 表演展示:每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五、拓展延伸1. 讨论主题:老师:通过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2. 联系实际: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勤俭节约。

3.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如何节约粮食,并记录下来。

六、课堂小结1. 总结课文:老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 表扬表现: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七、布置作业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概括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2)引导学生懂得分享,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3)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努力付出才能收获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故事情节的概括与理解。

1. 教材:《三袋麦子》课文。

2. 教学课件:故事情节图片、生字词卡片。

3. 教学道具:麦子实物、思维导图模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麦子的了解,引出课题。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生字词,组内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4. 课堂小结:(1)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他们对故事中道理的理解。

2. 拓展作业:(1)以“我眼中的麦子”为主题,绘画一幅画。

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
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
食品。

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
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

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小猴呢,他觉得面前的这袋麦子上等的麦种,便把一口袋麦子全
种下了地。

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

他先到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
到了吃的东西。

”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

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

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送
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

”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

老人点点头。

最后,土地爷爷又来到小猴家。

谈起去年那口袋麦子,小猴拉着
老人的手,神秘地说:“请跟我来。


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

您带一些回家吧。

”老人抚
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字词:
礼物、黄灿灿、麦子、馒头、烙饼、迫不及待、面粉、食品、饱满、麦粒、杂粮、发霉、虫蛀、麦种、憨厚、舔、神秘、麦囤、收获、聪明
重点句子: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
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
食品。

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

您带一些回家吧。

”老人抚
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
会讲述故事。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准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
性思维。

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
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
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四、三读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练习题
一、多音字。

在线字典查询
干gān()种zhǒng()磨mó()
干gàn()种zhòng()磨mò()
二、找出四对近义词写在括号中。

兴奋礼物保存草料节俭保管杂粮高兴节约礼品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猴_________,地说:“请跟我来。


(2)老人_________,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3)小猪看着_________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_________地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又做成_________的食品。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麦子
()的食品
()地喊
()地说
()的麦粒
()的样子
()地看
()地吃
五、排列句子顺序。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道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起来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越打越响,哗,哗,哗,下起大雨来了。

()逐步地,逐步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雨越下越大,往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