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
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

借阅管理模块
实现图书的借阅、归还和 续借功能,记录借阅历史 和当前借阅状态。
系统管理模块
实现用户管理、权限管理 、日志管理等功能,保障 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4
系统实现
开发环境搭建
开发工具
Visual Studio Code、MySQL Workbench
运行环境
Windows 10、MySQL 5.7
息。
借阅数据
包括借阅编号、读者 编号、图书编号、借 阅日期、归还日期等
信息。
系统用户数据
包括用户编号、用户 名、密码、角色和权
限等信息。
性能需求
响应时间
01
系统响应时间应小于2秒。
并发用户数
02
系统应支持至少100个并发用户。
数据备份与恢复
03
系统应具备定期自动备份和手动备份功能,同时能够在需要时
数据库课程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系统需求分析 • 系统设计 • 系统实现 • 系统测试与优化 •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设计目的
01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流程, 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等阶段,并掌握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模块实现
图书管理模块
实现图书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功能 ,提供对图书信息的全面管理。
借阅管理模块
实现图书的借阅、归还等功能,记录 借阅历史,方便管理员和读者查看。
读者管理模块
实现读者的注册、登录、个人信息管 理等功能,提供对读者信息的全面管 理。
系统管理模块
实现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查看等 功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1 需求分析1.1系统目标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为广大大学师生提供了便利的图书借阅服务。
本系统面向全体教职职工与学生,该系统根据不同的操作者,提供不同的服务,以实现图书管理系统的科学化、系统化、自动化,最大限度地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方便和提供管理效率。
1.2功能分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1.1所示。
图1.1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1)读者管理1)新增读者。
新增读者时要求填写其基本的信息,包括读者号、密码、读者姓名、性别、读者类型、单位、电子邮箱等。
2)读者信息维护。
读者可以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修改,图书管理员有权限对已有读者的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
3)借阅历史查看。
注册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查询自己的图书借阅情况,一般读者只可以查阅到自己的借阅情况和图书的信息,而图书管理员可以查看任何读者的信息、借阅情况、任何图书的信息和借阅情况。
(2)书籍管理1)新增书籍。
图书管理员对新增的入库文献资料按规定进行编目、编录、加工、建库。
对每本图书、杂志要登记其基本信息,包括图书名称、图书作者、ISBN号、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字数、单价、内容简介、所属分类号,馆藏地、入库时间等。
2)书籍信息维护。
图书管理员可以对入库的书籍信息进行修改,或是删除该书籍信息,如采购书籍册数。
3)书籍类别管理。
新增书籍按照中图法分类规则进行分类。
(3)借阅管理1)书籍借阅管理。
图书管理员根据不同类型读者的借阅情况,对书籍进行管理。
(4)查看1)书籍信息查询。
登陆本系统的读者或是图书管理员可以查看现有图书系统中任何书籍的信息。
2)读者信息查询。
一般的读者只能查看自己在该系统上的信息,如借阅的书籍等,而图书管理员可以查看任何读者的信息情况。
3)借阅信息查询。
读者或是图书管理员可以查看每本书籍的在图书馆的状态,是借阅中还是在馆藏地等。
1.3数据需求及业务规则分析(1)图书馆为全校的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学生分为高职生、本科生(含一本、二本、三本)、硕士研究生(含MBA)和博士研究生等多种层次。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1. 简介图书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图书馆或其他图书资源机构的软件系统。
它旨在提供一个方便的途径来管理图书的借阅、归还、查询等操作。
数据库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用于存储和管理图书、用户、借阅记录等相关数据。
本文将介绍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包括数据库的结构和主要表的字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数据库结构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图书信息表(book table)•用户信息表(user table)•借阅记录表(borrow table)•书架信息表(shelf table)•图书分类表(category table)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表的字段和关系。
图书信息表存储了图书的基本信息,包括图书的编号、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价格等。
字段如下:字段名类型说明book_id int 图书编号(主键)name varchar(100) 图书名称author varchar(100) 作者publisher varchar(100) 出版社pub_date date 出版日期price decimal(10,2) 价格用户信息表存储了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的编号、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字段如下:字段名类型说明user_id int 用户编号(主键)name varchar(100) 用户姓名age int 用户年龄gender char(1) 用户性别(M/F)contact varchar(100) 联系方式2.3 借阅记录表借阅记录表存储了用户借阅图书的相关信息,包括借阅记录的编号、用户编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等。
字段如下:字段名类型说明borrow_id int 借阅记录编号(主键)user_id int 用户编号(外键)book_id int 图书编号(外键)borrow_date date 借阅日期return_date date 归还日期2.4 书架信息表书架信息表存储了图书馆中的书架信息,包括书架的编号、位置、容量等。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大作业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作业数据库原理及应⽤课程设计报告题⽬:学号:姓名:提交时间:⼀、需求分析1. 系统需求与功能分析图书馆作为⼀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甚⾄尚未使⽤计算机进⾏信息管理。
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式是基于⽂本、表格等纸介质的⼿⼯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对借书卡的⼈⼯检查进⾏,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计算、⼿抄进⾏。
数据信息处理⼯作量⼤,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段。
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资源闲置⽐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要为每位读者建⽴⼀个帐户,帐户中存储着读者的个⼈信息和借阅信息。
读者借阅图书要通过管理员来实现,即读者并不直接与系统进⾏交互,⽽是管理员充当读者的代理与系统进⾏交互。
在借阅图书时,第⼀步需要输⼊图书ID与读者ID,输⼊完成后系统提交所填表格信息;第⼆步系统将验证读者是否有效,并查询数据库以确认借阅图书是否存在。
只有这两个条件都被满⾜时,借阅请求才被接受,读者才可以借出图书。
同时,系统还要保存读者的借阅记录,以便读者归还图书后,系统可以删除被借阅图书的借阅记录。
2. 概要设计1.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包括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
2.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等。
3.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4.书籍类别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5.书籍库存信息的输⼊,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期、登记⽇期。
6.书籍库存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期登记⽇期等。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图书馆系统管理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1、系统简要分析1。
1图书资料基本管理(1)、新书编号、登记、入库:将新购入的书籍按照国家统一的分类编号;登记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将新购图书入库.(2)、检索查询:按照各种组合条件对书库图书进行查询,也可以进行模糊查询.(3)、图书资料统计:根据要求对图书总数、各类图书数以及图书单价合计统计,打印日常报表。
(4)、旧书出库处理:通过查询确定过期期刊杂志、旧书籍以及由于丢失等其他原因需要从书库中撤销的图书资料,并从书库中撤除。
1.2图书资料借阅管理(1)、借还书管理:主要负责日常的借书登记、还书登记,和逾期未还图书的催还工作。
(2)、检索查询:按照各种组合条件对图书借阅情况查询,也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3)、借书统计:统计各类书借阅情况,借阅次数;统计个人借书情况,打印日常报表。
(4)、定期整理图书借阅信息:将还书情况总结整理后彻底删除。
此外,图书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做整理图书资料的全部图书清单、分类印图书清单、借阅清单以及整理填写各种报表等工作。
2、业务流程分析2。
1 借书业务流程2。
2 新书购进入库业务流程2。
3 还书业务流程2.4 销书业务流程3、数据流程图符号说明:实体处理逻辑数据流数据存储3. 1 系统的总数据流程图3。
2 借书处理数据流程图3。
3 还书处理数据流程图3.4 购书处理数据流程图4、数据字典4.1 数据项的描述数据项名:学号数据项含义说明:学生的唯一编号别名:数据类型:字符型长度:10取值范围:‘0000000000’-‘9999999999’取值说明:第1位为校区代码,2—3位为入学年份,.。
..与其他数据项的关系表4-1 数据项的定义表4-2 数据流的描述表4—3 处理逻辑的描述表4—4 数据存储的描述表4—5 外部实体的描述数据流编号:D1数据流名称:借书单简述:借阅者所要借的图书信息单数据流来源:借阅者数据流去向:借书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书名+借阅证号等数据流量:200张/天高峰流量:400张/天数据流编号:D2数据流名称:图书简述:借阅者从图书馆所借的图书数据流来源:借书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借阅者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条形码号+出版社+出版日期+入库日期+作者+单价等数据流量:300本/天高峰流量:500本/天数据流编号:D3数据流名称:图书简述:借阅者要准备归还给图书馆的图书数据流来源:借阅者数据流去向:还书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条形码号+出版社+出版日期+入库日期+作者+单价等数据流量:300本/天高峰流量:500本/天数据流编号:D4数据流名称:不合格借书单简述:经借书处理模块验证不合格的借书单数据流来源:借书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借阅者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书名+借阅证号等数据流量: 50张/天高峰流量:100张/天数据流编号:D5数据流名称:借书清单简述:经借书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借书情况数据单数据流来源:借书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图书库存情况存档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借阅日期+借阅证号+管理员编号等数据流量: 200张/天高峰流量:400张/天数据流编号:D6数据流名称:还书清单简述:还书信息清单数据流来源:还书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图书库存情况存档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借阅证号+还书日期+管理员编号等数据流量:150本/天高峰流量:400本/天数据流编号:D7数据流名称:订书单简述:订购新书的信息单数据流来源:采购员数据流去向:购书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名+图书数量+价格+采购员姓名+采购单位名称+图书出版社+出版日期等数据流量:1张/3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数据流编号:D8数据流名称:购书清单简述:购买图书后的信息单数据流来源:购书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管理员数据流组成:图书名+图书数量+价格+采购员姓名+采购员编号+出版社+出版日期+供货商名称+采购日期等数据流量:1张/3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数据流编号:D9数据流名称:入库新书清单简述:准备入库图书信息单数据流来源:管理员数据流去向:新书入库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数量+管理人员编号+入库日期等数据流量:1张/3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数据流编号: D10数据流名称:入库清单简述:刚新入库图书的信息单数据流来源:新书入库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图书库存情况存档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数量+管理人员编号+入库日期等数据流量:1张/3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数据流编号:D11数据流名称:销书计划简述:准备从书库中撤除一部分图书的计划数据流来源:管理员数据流去向:销书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入库日期+管理员编号+日期+数量等数据流量:1张/6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数据流编号:D12数据流名称:销书清单简述:通过销书处理刚从书库中撤除的图书信息单数据流来源:销书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图书库存情况存档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入库日期+管理员编号+出库日期+数量+总价等数据流量:1张/6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数据流编号:D13数据流名称:借书单简述:借阅者所要借书的信息单数据流来源:借阅者数据流去向:审核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借阅证号等数据流量:200张/天高峰流量:400张/天数据流编号:D14数据流名称:不合格借书单简述:经审核处理模块处理后,不合格的借书单数据流来源:审核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借阅者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借阅证号等数据流量:50张/天高峰流量:100张/天数据流编号:D15数据流名称:合格的借书单简述:经审核处理后符合规定的借书单数据流来源:审核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书借出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借阅证号等数据流量:200张/天高峰流量:400张/天数据流编号:D16数据流名称:借书清单简述:图书馆所借出图书信息单数据流来源:图书借出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图书库存情况存档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借阅证号+管理员编号+日期等数据流量:200张/天高峰流量:400张/天数据流编号:D17数据流名称:借书清单简述:图书馆所借出图书信息单数据流来源:图书借出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借阅者借阅情况存档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借阅证号+管理员编号+日期等数据流量:200张/天高峰流量:200张/天数据流编号:D18数据流名称:图书简述:借阅者从图书馆借出的图书数据流来源:图书借出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借阅者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条形码号+出版社+出版日期+入库日期+作者+单价等数据流量:300本/天高峰流量:500本/天数据流编号:D19数据流名称:图书简述:借阅者准备归还给图书馆的图书数据流来源:借阅者数据流去向:审核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条形码号+出版社+出版日期+入库日期+作者+单价等数据流量:150本/天高峰流量:400本/天数据流编号:D20数据流名称:罚款通知单简述:审核处理后,发现借阅超期或损坏要求罚款的通知单数据流来源:审核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罚款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借阅证号+管理员编号+金额+日期数据流量:20张/月高峰流量:50张/月数据流编号:D21数据流名称:罚款单简述:对借阅者进行罚款的信息单数据流来源:罚款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借阅者数据流组成:借阅证号+管理员编号+金额+日期数据流量:20张/月高峰流量:50张/月数据流编号:D22数据流名称:应付罚款简述:借阅者因借书超期或损坏图书应该作的赔偿数据流来源:借阅者数据流去向:罚款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金额数据流量:40元/月高峰流量:100元/月数据流编号:D23数据流名称:图书简述:罚款处理后准备入库的图书数据流来源:罚款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图书入库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条形码号+出版社+出版日期+入库日期+作者+单价等数据流量:20本/月高峰流量:50本/月数据流编号:D24数据流名称:图书简述:审核处理后合格的图书数据流来源:审核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图书入库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条形码号+出版社+出版日期+入库日期+作者+单价等数据流量:150本/天高峰流量:400本/天数据流编号:D25数据流名称:还书清单简述:所还图书进行入库信息单数据流来源:图书入库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图书库存情况存档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管理员编号+日期等数据流量:150本/天高峰流量:400本/天数据流编号:D26数据流名称:还书清单简述:所还图书进行入库信息单数据流来源:图书入库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借阅者借阅情况存档数据流组成:图书编号+图书名+管理员编号+日期等数据流量:150本/天高峰流量:400本/天数据流编号:D27数据流名称:订书单简述:购买图书计划单数据流来源:采购员数据流去向:判定定货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名+图书数量+价格+采购员姓名+采购单位名称+图书出版社+出版日期等数据流量:1张/3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数据流编号:D28数据流名称:订书单简述:购买图书计划单数据流来源:判定定货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开付款通知单数据流组成:图书名+图书数量+价格+采购员姓名+采购单位名称+图书出版社+出版日期等数据流量: 1张/3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数据流编号:D29数据流名称:付款通知单简述:通知采购方支付货款的信息单数据流来源:开付款通知单数据流去向:采购员数据流组成:货物编号+数量+价格+总金额+供货商编号+供货商名+日期数据流量:1张/3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数据流编号:D30数据流名称:订书单简述:购买图书计划单数据流来源:判定订货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开发货票模块数据流组成:图书名+图书数量+价格+采购员姓名+采购单位名称+图书出版社+出版日期等数据流量:1张/3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数据流编号:D31数据流名称:订书单简述:购买图书计划单数据流来源:开发货票模块数据流去向:仓库数据流组成:图书名+图书数量+价格+采购员姓名+采购单位名称+图书出版社+出版日期等数据流量:1张/3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数据流编号:D32数据流名称:发货单简述:通知采购方供货单位开始发货的信息单数据流来源:仓库数据流去向:采购员数据流组成:货物编号+数量+价格+总金额+供货商编号+供货商名+发货日期+采购员编号+采购员姓名等数据流量:1张/3个月高峰流量:1张/月4。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

摘要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来管理自己的书籍,会方便许多.对图书管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得不到高效的管理效率.为了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需要有效的图书管理软件,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对它的操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做到高效、智能化管理,达到提高图书借阅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
采用数据库技术生成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将会极大地方便借阅者并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工作人员从繁忙、复杂的工作进入到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作中关键字:图书借阅;人员管理;图书维护;目录1.引言 (1)2。
需求分析阶段 (2)2.1 引言 (2)2.2 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2)2。
2.1处理对象 (2)2。
2.2处理功能及要求 (3)2.2。
3。
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3)2.3 需求分析阶段成果 (3)2.3。
1 体会与收获 (3)2。
3.4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字典 (4)3 概念设计阶段 (7)3。
1 引言 (7)3。
2 任务与目标 (7)3.3 阶段结果 (8)4.逻辑设计阶段 (9)4.1逻辑设计的任务和目标 (9)4.2数据组织 (10)4.2.1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10)4.2。
2模型优化 (11)4。
2.3数据库模式定义 (11)5.物理设计阶段 (14)6.数据库实施阶段 (14)6.1建立数据库、数据表、视图、索引 (14)6.1.1 建立数据库 (14)6。
1。
2 建立数据表 (14)6。
1。
3 建立视图 (16)6.1.4 建立索引 (17)6.2 应用举例 (17)7.结束语 (22)参考文献 (23)1.引言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与日俱增,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
作为信息存储的主要媒体之一图书,数量、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的多,不论个人还是图书管理部门都需要使用方便而有效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书籍。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A》实验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第 2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年级2010 专业班级网络B10—3班学生姓名安志欣学号200907024320 任课教师郭红实验成绩计算机系制《数据库系统B》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借阅执行后的读者信息状态:图书归还后的读者信息状态:创建存储过程后,对dm为1003的读者的借阅信息进行查询后的结果:四、实验结果及分析数据库创建后,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对图书借阅表进行更改,执行语句后,触发器t2首先工作,看读者是否还具有借阅权限,当有借阅权限时对读者信息进行更改,将读者的借阅次数加1,以此来实现对读者以后借书数量的限制。
;t3工作,对图书基本信息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当读者归还图书时,t1工作,删除图书借阅表中的图书信息,图书的库存量相应增加,t4工作,使读者的借书次数减1,使读者可以以后继续借书.用存储过程p1,实现读者对借书信息的查询。
输入语句,并对语句执行后,显示出所输入编号对应读者的借阅信息;p2用于查询每本图书的借阅情况.相对来说,这个数据库的功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读者不能对自己的登录密码进行更改,当有人知道某个读者的编号后,就可以对读者的信息查询,这些都使这个数据库不够完美。
但,这个数据库可以使读者对自己的借书信息,归还信息,个人信息进行查询,在对图书借阅的时候,自动对读者,图书馆藏信息进行更改,在归还图书时,可以对读者和馆藏信息更改,从而减少了图书管理员的操作内容,避免了由于人员输入出错导致数据不能操作的现象.用存储过程减少了临时对语句输入所耗费的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操作效率.体会:对于这次综合实验的设计,最开始没有担心太多事情,因为时间给的很多,而且对于图书馆的一些管理内容的东西有比较多的经历,所以最开始就只是先对图书管理的需求进行了下简单的分析,同时进入学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体会已经设计好的数据库系统所应包含的功能与信息。
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馆管理系统

目录1 前言 (1)2 需求分析 (1)2.1 课程设计目的 (1)2.2 课程设计任务 (1)2.3 设计环境 (2)2.4 开发语言 (2)3 分析和设计 (2)3.1 系统E-R模型 (5)3.2 表空间及表的设计 (6)3.3 视图设计 (14)3.4 存储过程、函数、包的设计 (15)3.5 触发器设计 (22)3.6 角色、用户、权限设计 (24)3.7 备份方案设计 (25)4 课程设计总结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8)1 前言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包括图书馆内书籍的信息、学校在校师生的信息以及师生的借阅信息。
此系统功能面向图书馆管理员,可以完成书籍和读者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制定借阅规则,以及对读者借阅、续借、归还、预约的确认。
2 需求分析2.1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专业课程设计Ⅱ,即大型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据库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要求对实际问题进行需求分析,提炼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建立关系模型,并在大型数据库中得以实现。
同时要求对数据库的运营、管理及使用上进行必要的规划和实现。
2.2 课程设计任务(1)图书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名称、所属类别等;(2)读者信息:包括读者编码、姓名、性别、专业等;(3)借还书信息:包括图书当前状态、被借还次数、借阅时间等。
基本要求:(1)根据需求,补充必要的数据库实体,建立ER模型,通过ER图表示。
(2)在Oracle中创建该系统的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实现各表,写入一定的数据。
(3)从实际查询应用出发,为一些主要的应用模块设计至少3个参数化视图。
(4)从数据检验的角度出发,为相关的表建立至少1个触发器。
(5)从数据更新或修改的角度出发,设计至少1个存储过程。
(6)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规划系统的角色、用户、权限,并通过相关的SQL实现。
(7)预计每个表的大致容量和增长速度,指定备份的方案,写出相关的备份命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实验报告数据库分析与设计------图书管理系统一、需求说明要实现一个简化的图书管理系统,在此图书管理系统中只涉及学生信息、借阅信息和管理者信息的管理。
此系统要求能够记住书籍的基本信息、学生的信息和管理者的信息。
该系统的业务要求为:◆一名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日期多次借阅同一本书。
◆一名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不同的图书。
◆一本书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借给不同的学生。
◆一名学生不能在同一天对同一本书借阅多次。
◆一名管理员可以同时管理多本图书。
该系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信息:姓名,学号,学院,专业,年级。
◆图书信息:图书名称,图书编号,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作者,是否可借。
◆管理员信息:管理员姓名,管理员编号。
除上述要求外,该系统还需产生如下报表:◆学生借阅图书信息表:学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应归还日期。
◆图书管理表:管理日期,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姓名。
二、数据库结构设计2.1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产生概念结构设计的E-R模型。
由于这个系统比较简单,因此这里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自顶向下设计的关键是首先要确定系统的核心活动。
所谓核心活动就是系统中的其他活动都要围绕这个活动展开或与此活动密切相关。
确定了核心活动之后,系统就有了可扩展的余地。
对于这个图书管理系统,其核心活动是图书,学生与图书之间是通过学生借阅图书发生联系的,管理员与图书之间是通过管理员管理图书发生联系的。
至此,此系统包含的实体有:◆图书:用于描述课程的基本信息,用图书编号标识。
◆学生:用于描述学生的基本信息,用学号标识。
◆管理员:用于描述管理员的基本信息,用管理员编号标识。
由于一名学生可以借阅多本图书,并且一本书可以在不同时间借给不同的学生。
因此,学生与图书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
又由于一本图书可以由多名管理员管理,而且一名管理员可以管理多本图书。
因此,管理员与图书之间也是多对多的联系。
其基本E-R模型如图1所示:m n m n学生借阅图书管理管理员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该E-R模型模型中个实体所包含的属性如下:◆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年级。
◆图书:图书名称,图书编号,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作者,是否可借。
◆管理员:管理员姓名,管理员编号。
各联系本身应具有的属性为:◆借阅:学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应归还日期。
◆管理:管理日期,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姓名。
2.2逻辑结果设计这个E-R模型转换出的关系模式如下,其中主码用下划线标识:◆学生(学号,姓名,学院,专业,年级)◆图书(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作者,是否可借)◆管理员(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姓名)◆借阅(学号,图书标号,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应归还日期),其中图书编号为引用“图书”关系模式的外码;学号为引用“学生”关系模式的外码。
◆管理(管理日期,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姓名),其中管理员编号为引用“管理员”关系模式的外码。
(1)确定各管是模式是否属于第三范式经过分析发现,“学生”、“图书”、“管理员”、“借阅”和“管理”5个关系模式中,都不存在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关系,因此都属于第三范式。
(2)确定信息的完整性该教学管理系统要产生:学生借阅图书信息、图书管理2个报表,分别分析如下:◆“学生借阅图书信息表”包括学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应归还日期。
其中“学号”可由“学生”关系模式得到,“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应归还日期”可由“借阅”关系模式得到,因此可以满足学生借阅图书信息表的要求。
◆“图书管理表”包括管理日期、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姓名。
其中“管理日期”可由“管理”关系模式得到,“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姓名”可由“管理员”关系模式得到。
因此,所有关系模式满足所有报表的信息要求。
至此,关系模式设计完毕。
下面给出创建这些关系表的SQL语句示例,其中的数据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方便理解,表名、列名均用中文表示。
CREATE TABLE 学生表(学号char(10) PRIMARY KEY,姓名char(10) NOT NULL ,学院char(20) NOT NULL ,专业char(20) NOT NULL ,年级char(8) NOT NULL)CREATE TABLE 图书表(图书编号char(20) PRIMARY KEY,图书名称char(20) NOT NULL ,出版社名称char(20) NOT NULL ,出版日期datetime NOT NULL ,作者char(10) NOT NULL)CREATE TABLE管理员表(管理员编号char(10) PRIMARY KEY,管理员姓名char(10) NOT NULL)CREATE TABLE借阅表(学号char(10) NOT NULL ,姓名char(10) NOT NULL ,图书编号char(20) NOT NULL ,图书名称char(20) NOT NULL ,借阅日期datetime NOT NULL ,应归还日期datetime NOT NULL ,PRIMARY KEY (学号,图书编号),FOREIGN KEY (学号) REFERENCES 学生表(学号),FOREIGN KEY (图书编号) REFERENCES 图书表(图书编号))CREATE TABLE管理表(管理日期datetime NOT NULL ,管理员编号char(10) NOT NULL ,管理员姓名char(10) NOT NULL ,PRIMARY KEY (管理日期,管理员编号),FOREIGN KEY (管理员编号) REFERENCES 管理员表(管理员编号))2.2.2设计外模式(1)学生借阅图书信息表我们将该报表直接用查询语句的形式生成,将动态查询条件作为查询语句中的数据筛选条件。
例如,假设要为大三学生生成借阅图书情况的报表,则语句如下:SELECT 学号,姓名,图书名称FROM 借阅表WHERE 年级= ‘大三’(2)图书管理表该表可以查询出在哪一天由哪位管理员借出了哪些图书,因此,直接用查询语句生成。
SELECT 图书编号,图书名称,管理日期,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姓名FROM 借阅表JOIN 管理表ON 借阅表.借阅日期= 管理表.管理日期三、数据库行为设计对于数据库应用系统来说,最常用的功能是安全控制功能,数据的增、删、改、查功能以及生成报表的功能。
本系统也应包括这些基本的操作。
3.1 安全控件任何数据库应用系统都需要安全控件功能,这个图书管理系统也不例外。
假设将系统的用户分为如下几类:图书馆系统管理人员:具有系统的全部操作权限。
◆教务部门:具有对学生基本信息、图书信息和管理员信息的维护权。
◆学生:具有对图书信息的查询权。
在实现时,可将每一类用户定义为一个角色,这样在授权时只需对角色授权,而无需对每个具体的用户授权。
3.2 数据操作功能数据操作功能包括对这些数据的录入、删除、修改功能。
具体如下:(1)数据录入包括对这5张表的录入。
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录入相应表中的数据。
(2)数据删除包括对这5张表的删除。
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删除相应表中的数据。
数据的删除要注意表之间的关联关系。
比如在删除“学生表”中的数据之前,应先删除该学生在“借阅表”中的信息,然后再学生表中删除该学生,以保证不违反参照完整性约束。
另外,在实际执行删除操作之前应该提醒用户是否真的要删除数据,以免发生误操作。
(3)数据修改当某些数据发生变化或某些数据录入不正确时,应该允许用户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修改,修改数据的操作一般是先根据一定的条件查询出要修改的记录,然后在对其中的某些记录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再回到数据库中。
同数据的录入与删除一样,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修改相应表中的数据。
(4)数据查询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数据查询是最常用的功能。
数据查询应根据用户提出的查询条件进行,在设计系统时应首先征求用户的查询需求,然后根据这些需求整理出系统应具有的查询功能。
一般允许所有使用数据库的人都具有查询数据的权限。
本系统提出的查询要求有:◆根据学号、学院、专业等信息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
◆根据图书编号查询图书的基本信息。
◆根据管理员编号查询管理员的基本信息。
◆统计各个年级学生借书的总数量。
等等。
3.3应用程序实现3.31语言及DBMS的选择制作这5个表的数据库使用DBMS的是ACCESS,然后用VB 语言编写程序代码,实现程序的各个功能。
其中用到了ADO数据控件和DataGrid控件。
3.32应用程序的编写(1)学生表VB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添加"命令按钮AdodcStudent.Recordset.AddNew' 使"添加"和"删除"按钮成为不可用状态Command1.Enabled = FalseCommand3.Enabled = False' 使"更新"按钮成为可用状态Command4.Enabled = True' 清空文本框中显示的内容Text1.Text = ""Text2.Text = ""Text3.Text = ""Text4.Text = ""Text5.Text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 "退出"命令按钮End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 "删除"命令按钮Dim res As Integerres = MsgBox("确实要删除此行记录吗?", vbExclamation + vbYesNo + vbDefaultButton2) ' 提示用户If res = vbYes Then ' 如确实要删除AdodcStudent.Recordset.DeleteAdodcStudent.Recordset.MoveNextIf AdodcStudent.Recordset.EOF = True ThenAdodcStudent.Recordset.MoveLastEnd If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 "更新"命令按钮' 将文本框中的当前值写入结果集中相应字段中AdodcStudent.Recordset.Fields("学号") = Trim(Text1.Text)AdodcStudent.Recordset.Fields("姓名") = Trim(Text2.Text)AdodcStudent.Recordset.Fields("学院") = Trim(Text3.Text)AdodcStudent.Recordset.Fields("专业") = Trim(Text4.Text)AdodcStudent.Recordset.Fields("年级") = Trim(Text5.Text)' 使更新生效AdodcStudent.Recordset.Update' 使"添加"和"删除"按钮成为可用状态Command1.Enabled = TrueCommand3.Enabled = Tru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5_Click() ' "上一条"命令按钮AdodcStudent.Recordset.MovePrevious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6_Click() ' "下一条"命令按钮AdodcStudent.Recordset.MoveNextEnd Sub(2)图书表VB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 "添加"命令按钮AdodcBook.Recordset.AddNew' 使"添加"和"删除"按钮成为不可用状态Command2.Enabled = FalseCommand3.Enabled = False' 使"更新"和"取消"按钮成为可用状态Command4.Enabled = TrueCommand5.Enabled = True' 清空文本框中显示的内容Text1.Text = ""Text2.Text = ""Text3.Text = ""Text4.Text = ""Text5.Text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 "删除"命令按钮Dim res As Integerres = MsgBox("确定要删除此行记录?", vbExclamation + vbYesNo + vbDefaultButton2) ' 提示用户If res = vbYes Then ' 如确实要删除AdodcBook.Recordset.DeleteAdodcBook.Recordset.MoveNextIf AdodcBook.Recordset.EOF = True ThenAdodcBook.Recordset.MoveLastEnd If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 "更新"命令按钮' 将文本框中的当前值写入结果集中相应字段中AdodcBook.Recordset.Fields("图书编号") = Trim(Text1.Text) AdodcBook.Recordset.Fields("图书名称") = Trim(Text2.Text) AdodcBook.Recordset.Fields("出版社名称") = Trim(Text3.Text) AdodcBook.Recordset.Fields("出版日期") = Trim(Text4.Text) AdodcBook.Recordset.Fields("作者") = Trim(Text5.Text)' 使更新生效AdodcBook.Recordset.Update' 使"添加"和"删除"按钮成为可用状态Command2.Enabled = TrueCommand3.Enabled = True' 使"取消"按钮成为不可用状态Command5.Enabled = Fals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5_Click()Command2.Enabled = TrueCommand3.Enabled = TrueCommand5.Enabled = Fals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6_Click() ' "上一条"命令按钮AdodcBook.Recordset.MovePrevious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7_Click() ' "下一条"命令按钮AdodcBook.Recordset.MoveNextEnd Sub(3)管理员表VB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退出"命令按钮End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 "添加"命令按钮AdodcManager.Recordset.AddNew' 使"添加"和"删除"按钮成为不可用状态Command2.Enabled = FalseCommand3.Enabled = False' 使"更新"按钮成为可用状态Command4.Enabled = True' 清空文本框中现实的内容Text1.Text = ""Text2.Text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 "删除"命令按钮Dim res As Integerres = MsgBox("确实要删除此行记录吗?", vbExclamation + vbYesNo + vbDefaultButton2) ' 提示用户If res = vbYes Then ' 如确实要删除AdodcManager.Recordset.DeleteAdodcManager.Recordset.MoveNextIf AdodcManager.Recordset.EOF = True ThenAdodcManager.Recordset.MoveLastEnd If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 "更新"命令按钮' 将文本框中的当前值写入结果集中相应字段中AdodcManager.Recordset.Fields("管理员编号") = Trim(Text1.Text)AdodcManager.Recordset.Fields("管理员姓名") = Trim(Text2.Text)' 使更新生效AdodcManager.Recordset.Update' 使"添加"和"删除"按钮成为可用状态Command2.Enabled = TrueCommand3.Enabled = Tru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5_Click() ' "上一条"命令按钮AdodcManager.Recordset.MovePrevious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6_Click() ' "下一条"命令按钮AdodcManager.Recordset.MoveNextEnd Sub(4)借阅表VB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退出"命令按钮End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 "上一条"命令按钮AdodcBorrown.Recordset.MovePrevious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 "下一条"命令按钮AdodcBorrown.Recordset.MoveNext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 "添加"命令按钮AdodcBorrown.Recordset.AddNew' 使"添加"和"删除"按钮成为不可用状态Command4.Enabled = FalseCommand5.Enabled = False' 使"更新"按钮成为可用状态Command6.Enabled = True' 清空文本框中现实的内容Text1.Text = ""Text2.Text = ""Text3.Text = ""Text4.Text = ""Text5.Text = ""Text6.Text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5_Click() ' "删除"命令按钮Dim res As Integerres = MsgBox("确实要删除此行记录吗?", vbExclamation + vbYesNo + vbDefaultButton2) ' 提示用户If res = vbYes Then ' 如确实要删除AdodcBorrown.Recordset.DeleteAdodcBorrown.Recordset.MoveNextIf AdodcBorrown.Recordset.EOF = True ThenAdodcBorrown.Recordset.MoveLastEnd If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6_Click() ' "更新"命令按钮' 将文本框中的当前值写入结果集中相应字段中AdodcBorrown.Recordset.Fields("学号") = Trim(Text1.Text)AdodcBorrown.Recordset.Fields("姓名") = Trim(Text2.Text)AdodcBorrown.Recordset.Fields("图书编号") = Trim(Text3.Text)AdodcBorrown.Recordset.Fields("图书名称") = Trim(Text4.Text)AdodcBorrown.Recordset.Fields("借阅日期") = Trim(Text5.Text)AdodcBorrown.Recordset.Fields("应归还日期") = Trim(Text6.Text)' 使更新生效AdodcBorrown.Recordset.Update' 使"添加"和"删除"按钮成为可用状态Command4.Enabled = TrueCommand5.Enabled = TrueEnd Sub(5)管理表VB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退出"命令按钮End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 "添加"命令按钮AdodcManagement.Recordset.AddNew' 使"添加"和"删除"按钮成为不可用状态Command2.Enabled = FalseCommand3.Enabled = False' 使"更新"按钮成为可用状态Command4.Enabled = True' 清空文本框中现实的内容Text1.Text = ""Text2.Text = ""Text3.Text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 "删除"命令按钮Dim res As Integerres = MsgBox("确实要删除此行记录吗?", vbExclamation + vbYesNo + vbDefaultButton2) '提示用户If res = vbYes Then ' 如确实要删除AdodcManagement.Recordset.DeleteAdodcManagement.Recordset.MoveNextIf AdodcManagement.Recordset.EOF = True ThenAdodcManagement.Recordset.MoveLastEnd If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 "更新"命令按钮' 将文本框中的当前值写入结果集中相应字段中AdodcManagement.Recordset.Fields("管理日期") = Trim(Text1.Text) AdodcManagement.Recordset.Fields("管理员编号") = Trim(Text2.Text) AdodcManagement.Recordset.Fields("管理员姓名") = Trim(Text3.Text)' 使更新生效AdodcManagement.Recordset.Update' 使"添加"和"删除"按钮成为可用状态Command2.Enabled = TrueCommand3.Enabled = Tru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5_Click() ' "上一条"命令按钮AdodcManagement.Recordset.MovePrevious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6_Click() ' "下一条"命令按钮AdodcManagement.Recordset.MoveNextEnd Sub3.33应用程序的使用说明为数据库中5个表设计的VB工程中,其基本类型相似,由于涉及到参照完整性约束,因此这里将重点说明“学生表”和“借阅表”的使用说明,“图书表”和“管理员表”参照“学生表”,“管理表”参照“借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