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研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化学试题研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池哲海(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㊀363000)摘㊀要:核心素养背景下ꎬ高考化学试题转变了以往单纯知识考查的模式ꎬ将学科知识融合到生产生活㊁学科素养中ꎬ通过新情境的应用来体现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ꎬ要求学生能够创新性地应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试题分析框架ꎬ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化学试题从生活生产实际的试题情境创设ꎬ学科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拓展ꎬ问题与情境设计的创新意识激发等方面对高考试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关键词:核心素养ꎻ试题研究ꎻ高考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33-0076-02收稿日期:2020-08-25作者简介:池哲海(1986.5-)ꎬ男ꎬ福建省三明尤溪人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当下ꎬ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ꎬ使得高考逐渐从重视知识立意转变为注重能力立意ꎬ再转变到注重素养立意上来.在核心素养下ꎬ化学的高考试题不仅能促进新课改的开展ꎬ而且还能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实ꎬ以促使核心素养得到高效落实.根据对高考试题的分析显示ꎬ高考化学的试题更注重与实际生活与生产相联系ꎬ注重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相联系ꎬ通过知识点的覆盖面增大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ꎬ并通过实际问题与情境的设计ꎬ从而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的意识.因此ꎬ想要使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升ꎬ化学教师就需对核心素养各模块的要求进行明确ꎬ对教学广度与深度实施统筹规划ꎬ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ꎬ从而使学生形成学科的关键能力.㊀㊀一㊁核心素养下的试题分析框架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由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㊁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㊁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㊁ 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㊁ 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等五个维度组成的ꎬ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本质和学生化学学科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情境ꎬ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思考ꎬ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试题有效贴合了化学学科的关键知识和必备能力ꎬ对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它势必要求教师对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试题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ꎬ如图1.图1㊀㊀二㊁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化学试题研究1.基于生产生活实际的试题情境创设具体㊁真实的情境通常是学生自身的学科素养培养㊁发展与测试的最佳载体.试题情境创设与实际生活㊁生产相联系ꎬ并注重传统文化ꎬ呈现出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ꎬ以呈现出 有价值㊁真实性 的时候ꎬ促进学生自身化学学科的视野拓展ꎬ以促使学生自身学科自豪感得到有效增强.例如ꎬ在2019年全国卷的化学试题7中ꎬ其提及到 秦始皇兵马俑 ㊁ 瓷器 ꎬ且在全国卷Ⅱ中的11题中也提及到 春蚕到死丝方尽ꎬ蜡炬成灰泪始干 等等ꎬ这都展示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关的情境材料ꎬ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关注到文化当中的科学元素ꎬ而且还能实现古代的科学精神与科技文明的继承与弘扬.同时ꎬ全国卷Ⅰ化学7题结合新冠病毒ꎬ以国家卫健委提出能够灭活病毒的过氧乙酸㊁乙醚㊁含氯消毒剂㊁酒精(75%乙醇)为背景ꎬ考查学生基础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ꎻ28题中提及到我国67的化学人员在Science当中发表出 沉积于α-MoC上的单层金原子对于水煤气低温的催化反应 和水煤气的转换相关ꎻ在35题中提及到化学的研究团队中于Nature中发表出 双相纳米的结构实现高强度的镁合金 当中MgCu2的微小晶粒ꎬ其中充分呈现出最新的创新成果ꎬ呈现出化学工作者位于科研与工业上的贡献.通过真实的情境创设ꎬ不仅呈现出古代的辉煌成就ꎬ呈现出我国的雄厚科技实力ꎬ而且还能使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以及文化认同感得到有效增强ꎬ从而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化学知识对于社会进步㊁国家发展的贡献ꎬ并使学生充分理解到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化学试题的评析及其价值ꎬ并促使学生更加热爱化学知识ꎬ甚至将化学学习当做学生未来发展的事业ꎬ并促使化学学科实现繁荣发展.2.基于学科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拓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方法与思想ꎬ对试题实施分析与评价ꎬ最终实现知识的拓展.例如ꎬ2019年的全国卷Ⅰ当中的第8题ꎬ通常需学生进行官能团的识别ꎬ依据教材当中的各种类型的有机物性质ꎬ对试题中的化合物性质实施推断ꎬ以此对学生对于化学语言及其应用㊁化学方法及其分析的能力进行考查ꎻ在27题中提及的考点为: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㊁油脂水解㊁H2S气体吸收和防倒吸等装置选择㊁Fe3+水解㊁氧化还原的反应㊁信息化的化学式书写㊁物质结晶的过程㊁化学计算等ꎬ以此对学生的化学语言以及应用㊁化学分析与方法㊁化学实验与探究等各项能力进行培养.在全国卷Ⅱ中的28题提及到 从茶叶当中提取咖啡因 ꎬ通常要求学生明确了解到相关流程图ꎬ并推测出流程中各试剂㊁各步骤的作用ꎬ并对化学实验的基础及有机物性质进行考查的同时ꎬ注重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与探究㊁接受与整合信息的相关能力进行测试.2020年的全国1第10题ꎬ以[Rh(CO2)I2]催化甲醇羰基化的实际反应过程为背景ꎬ对学生相关化学知识进行测试.由此可知ꎬ高考化学的试题需立足于化学知识ꎬ明确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ꎬ以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同时ꎬ呈现出高考能力的立意价值.3.基于问题与情境设计的创新意识激发基于真实生活生产而设置的问题情境是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化学试题的新特点ꎬ在考查化学知识与原理的过程中融入相关的实际情境ꎬ更能够考查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基于问题与情境的高考化学试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2019年的全国卷Ⅰ中的12题提及到氨合成工业的生产中高能耗问题ꎬ以此对生物燃料的电池原理的合成氨进行创造性利用ꎬ以实现能耗的降低ꎬ以及氨转化率的提高ꎻ在27题中提及到通过废铁屑对硫酸铁铵制备的实验流程的情境ꎬ其不仅需呈现出化学实验的特征ꎬ而且还能满足节约资源㊁变废为宝的理念.同时ꎬ在全国卷中Ⅲ13题中ꎬ化学科学家通过三维多孔的海绵状Zn(3D-Zn)可高效的沉积ZnO特点设置试题背景ꎻ第28题中提及到工业生产当中氯气的实际需求量与氯气氢的具体产出量快速增长的问题ꎬ化学科学家积极主动的研究把氯化氢转变成氯气新技术ꎬ通过传统化电解氯气的回收氯气的技术上ꎬ大胆的运用碳基电极材料ꎬ通过电化学原理的运用ꎬ设计出新方案.化学试题将结构合理㊁复杂程度不同的相关问题作为基础ꎬ把化学知识的技能㊁学科素养㊁关键能力等进行有机结合ꎬ并通过有意义㊁真实的情境创设ꎬ调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与兴趣ꎬ并使学生积极关注环境保护㊁资源利用和人们生活与发展的关系ꎬ从而呈现出化学学科在社会中的价值ꎬ从而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意识得到有效发展.综上所述ꎬ核心素养下ꎬ高中化学高考试题立意于学生学科素养ꎬ从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为载体ꎬ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ꎬ情感与态度.高考更注重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测试的宗旨ꎬ并从实际问题㊁真实情境㊁必备知识㊁关键能力等各角度ꎬ对学科素养下的试题框架进行分析.教师要根据全国卷的化学试题中隐含的核心素养以及水平等级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究ꎬ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㊀㊀参考文献:[1]吴新建ꎬ张贤金ꎬ叶燕珠.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试题测量目标分析及启示 以2019年全国高考Ⅰ卷部分化学试题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ꎬ2020ꎬ41(17):31-34.[2]曾昭成.基于核心素养评价等级的分析与对策 以2019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Ⅱ)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ꎬ2020(05):147.[3]崔璨ꎬ王后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试题评析 以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为例[J].教育测量与评价ꎬ2020(04):10-16.[4]杨媛ꎬ孙歌阳ꎬ孔霞ꎬ曹思.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9ꎬ14(03):41-44.[5]陶勇ꎬ王后雄.基于课程标准的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ꎬ2019(09):45-51.[责任编辑:季春阳]77。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情境化试题的教学策略

Teachingseafaring 教海探航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281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情境化试题的教学策略文/王平军摘要:核心素养通常涵盖了多方面,相较于单一的技能、知识、价值观,核心素养主要是将其进行结合而形成的综合体。
核心素养的发展通常就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应对种种挑战,属于学生必备的一种稳定、综合的品格和能力。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是高中生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新课程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当中提出的化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测试,也就是以核心素养作为导向的高考命题标准。
新一轮的考试改革中,高考的化学命题逐渐趋向于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与评价。
鉴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情境化试题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域;高中化学;情景化试题;教学策略新课改强调化学核心素养导向,彰显化学学科特质,倡导“教、学、评”一体化。
其中,“情境”成为高频关键词,“教学与评价建议”中“建议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获得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化学问题的大量经验,形成把情境与知识相关联的意识和能力”。
“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中提出“评价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应尽量创设类型多样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开放性的真实情境作为试题的任务情境”。
1 试题“情境”和教学“情境”的联系与区别新课的标准指出“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关键作用”。
教学中的“情境化”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为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感性经验,还原知识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把情境与知识相关联的意识和能力”。
试题中的情境与教学情境有联系又有区别,试题情境可以选用与教学类似甚至相同的情境,但试题情境侧重测评功能,要求学生在其中对已学过的若干知识和技能进行联接整合,把问题中的实际情境转化成解决问题的化学情境,建立相应的化学模型,通过实际问题解决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达成,核心素养本位的试题情境是核心素养测评的重要途径。
浅析核心素养下的化学高考热点题

查,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我国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
果纳入试题中,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STSE;工艺流程;电化学
一、体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STSE题
高考化学试题选材大量来自于实际应用情境,内容函盖医
药、材料、能源、生活与日用品、化工环境与环保、现代技术
等领域,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和实践性。不但注重了对
新进展;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④新成果:诺贝尔奖、高新科技等。
二、体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电化学题
电化学的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以选择题
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容有: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及根据
总反应方程式书写各电极反应式;根据电解时电极变化判断电
极材料或电解质种类;根据反应式进行计算、与电解池及电镀
力,体现化学为生产、生活、社会、环境服务的基本理念。
若想本题保证得分,需准确、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不
能死记硬背,做到分类识记,并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注意理
解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关注细节,搜集最新与中学化学知
识密切的化学事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化学与传统文化
①经典史籍中的化学成就和化学史。认真阅读题干中的文
②环境保护新进展: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的处理(上
海垃圾分类)等,废旧电池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绿色化学在
工农业生产中的导向作用
消毒(84消毒、过氧乙酸、CI0 等)水的杀菌消毒(Cl 、
2
2
漂白粉等) 水的净化化(明矾、 Na Fe0 等) 24
③新材与新能源: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符
合材料等,新型燃料电池、高能録色电池;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试题评析——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为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试题评析——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为例随着中国高考的改革,学科核心素养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的关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价值观的核心素养。
高考化学试题的出题也逐渐趋向于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为例,对其中的试题进行评析,探讨其是否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首先,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在题目设计上注重灵活性,突出学科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试题中的“表4中列出了一些能反映酸和碱性的物质的pH值和颜色变化,根据表格中pH值的变化及其颜色变化分别判断这些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
”这道题既考察了学生对pH值和酸碱性的理解,又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通过这样的题目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其次,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融合。
试题中经常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最新科技的综合应用。
例如,试题中的“下列关于荧光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这道题以荧光材料为例,既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掌握,又涉及到物理、光学等学科知识。
通过跨学科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再次,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注重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试题中常常设置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分析的问题,要求学生对实际操作进行推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例如,试题中的“将0.5mol/L的硫酸铜溶液依次滴加至含有数滴浓盐酸的培养皿中,会发生下列哪种变化”这道题考察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以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通过这样的题目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践能力,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最后,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试题评析——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为例

黑龙江科学HEILONGJIANG SCIENCE第12卷第9期2021年5月Vol. 12May. 202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试题评析——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为例叶怡芬,谢琼仪,欧虹,杨清云,林晓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广州510006)摘要: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出发,结合真实情境、实际问题、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这几个角度对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进行分析。
从试题分析结果可知: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注重创设真实情境,突出学科育人价值;知识点覆盖面广,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为依托,全面评价学科核心素养。
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教学建议:重视知 识的结构化,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看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考化学试题;2020年高考全国卷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46(2021)09 -0107 -02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Chemistry Based on Discipline Core Literacy------Through Taking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Chemistry in 2020Ye Yifen , Xie Qiongyi , Ou Hong, Yang Qingyun , Lin Xiaoming(College of Chemistry ,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Abstract :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chemistiy curriculum standards ,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Chemistry in 2020 through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 practical problem , essential knowledgeand key ability. The analysis of the test paper shows that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Chemistry in 2020, the creation of actual situation and discipline education value is extmded ; the knowledge points cover widely , an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examination of the students are focused on ; real problem situation is relied 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core literacy is evaluated ・ Some reasonable teach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 i ・ e. to payat!ention to the knowledge stmcturing ,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chemical problems in their daily life , and infiltratestudent chemistry discipline core literacy training into their daily teaching ・Key words : Discipline core literacy ;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Chemistiy ; Nationa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20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高考命题提出了要求,明确指出试题命制必须坚持以化学 学科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 具门。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实验题中的体现——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实验题为例

2切年第07期总第5。
期----------数理化解题研究---------------------------------@O=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实验题中的体现——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I理综化学实验题为例玉桂凤(广东省河源市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517500)摘要:对2019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化学实验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实验题中的体现,明确了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方向与策略,同时要求实验课堂教学中注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实验;2019年全国卷I;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7-0099-02“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基础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也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因此,研究化学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既是研究高考试题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又有利于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评价,有利于高考试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与考查,是今后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那么高考试题怎么考查?化学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如何体现?通过2019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化学实验题,分析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如何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思考今后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落实及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一、2019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化学实验试题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分析1.第9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分析第9题是化学实验选择题,是对实验室制备漠苯的反应装置及原理考查,分值6分.试题A选项设置的情境是保证溶液能够顺利的流下的情境,考查容器内气体压强平衡问题;B选项设置除去漠蒸气情景,考查卤素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问题;C选项设置吸收HBr尾气情境,考查HBr和Na2CO3的化学性质;D选项设置漠苯的提纯的情境,考查漠苯的物理性质.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核分析如下,见表1.表1第9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分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表现对应的试题考点命题的角度题号分值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在探究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容器内气体压强平衡问题基本实验操作能力9A6分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卤素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基本实验操作能力9B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HBr和Na2CO3的化学性质基本实验操作能力9C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漠苯的物理性质基本实验操作能力9D2.第27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分析27题通过探究废铁屑制备硫酸铁铵相关的实验基本操作的过程,考查了学生除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水解平衡、水浴加热、防止倒吸的装置、尾气吸收、铁离子、亚铁离子性质、实验目的判断、实验条件的选择、实验步骤及操作的评价、化学计算、化学式书写等.化学收稿日期:2020-12-05作者简介:玉桂凤(1967.1-),女,广西柳州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河源市市级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号:Hyl9064)的研究成果之一.—99—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年第07期总第500期核心素养在本题的考核体现具体见表2.表2第27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分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表现对应的试题考点命题的角度试题号分值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体现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用废铁屑制备硫酸铁铵,变废为宝去油污的方法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评价和语言表达能力27(1)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加热的目的及加热方法实验评价和语言表达能力27(2)A、B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收集和表述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选择净化的装置实验评价和实验设计能力27(2)C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提出可能的假设,并进行分析和解决.用足量比O2的理由实验评价和语言表达能力27(3)A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分批加入h2o2的理由实验评价和语言表达能力27(3)B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提出可能的假设,确定探究目的和探究方案并实验探究.从硫酸铁铵溶液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的实验操作步骤基本实验操作能力27(4)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计算结晶水数并书写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定量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27(5)2二、分析高考化学实验题在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体现得到的启示1.高考化学实验,指明了化学教学改革方向2o19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化学实验试题,很好地体现了“2019年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考核要求,充分落实了化学—100—学科核心素养,对指导化学实验教学及高考备考复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高中的化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2.加强实验教学,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不仅注重对实验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考查,还重视了对实验基本操作、基础知识以及数据的推理和分析、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实验双基教学,重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要加强实验探究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共同策划探究方式、共同实施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3.重视课本实验,培养实验设计及创新能力这几年的高考实验题都是“常规加创新”,都是以课本实验为基础的.如2o19年高考全国I卷第9题实验选择题,是对实验室制备漠苯的反应装置及原理考查,是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漠苯制取的实验.因此,对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弄明白其实验目的、反应原理、装置特点,操作要求,现象及结论.而且要对课本每个实验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要启发学生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步骤和装置,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4.认真分析考纲,进行有效的高考实验备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具体表现,为高中化学教学及备考指明了方向.近几年考试大纲中对学生的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要认真分析考纲,总结化学实验题的复习策略.在高考实验复习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实验试题考查的特点,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进行有效的高考实验备考.总之,通过对2o19年高考全国卷I理科综合化学实验试题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分析,从中领略了实验考查的意图和改革的方向,不管在以后的实验教学还是实验高考备考过程中,重视实验教材、重视实验基础、重视实验能力,鼓励学生动脑又动手,提高化学实验课堂及备考效果,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是现在教学教研的重点与方向.参考文献:[1]段博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选修5教学策略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o19.[2]蒋霜霜.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o19.[责任编辑:季春阳]。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电化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电化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摘要: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应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因此,高考化学试题中增加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尤其是在电化学方面。
所以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电化学试题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其特点十分有必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电化学试题分析以及教学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电化学;试题分析;教学启示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电化学试题将实际问题作为引导,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测试题目,从多个方面着手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各项能力。
原电池以及电解池作为高考电化学中重要的考核知识点,需要学生明确题目设计特点,并通过利用多领域知识予以解答,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电化学试题分析(一)试题情境与时俱进为促使考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电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充分了解电化学知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高考试题中融入了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同时试题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近。
将社会发展中取得的科研成果作为基础,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试题内容,如包含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等相关内容试题[1]。
(二)试题必备知识面不断扩大在现阶段的高考电化学试题中,通常重点关注电子和离子的运行轨迹,以及如何正确地选择和测量它们的双重性。
此外,探究金属的腐蚀和如何进行保护,以及如何冶炼、加工也是考察重点。
要想成功解决类似试题,需要学生掌握一系列基础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元素化合价变化和规律、离子反应和实验设计,甚至与物理电化学知识学科融合等。
(三)试题考查关键能力要求逐渐提高通常,电化学考题会将实验设计和实验条件紧密联系起来,而实验条件通常非常复杂。
因此,需要学生掌握如何提炼实验设计和实验条件,并将其转换为有用信息。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探析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探析【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命题框架;测试目标;体现方式《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达成程度”。
笔者以2022年高考化学学科(江苏卷)试题为例,试图梳理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是如何建构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框架的,其具体的测试目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学业质量标准)又是如何体现的。
一、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化学高考试题重在根据学生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分析推理学生学习化学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就是要考查学生在真实的化学情境中,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所获取的学科知识与方法、学科思维等,分析并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这既能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引导基础化学教育重视现实情境教学,在解决现实情境问题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所必备的关键能力。
2022年高考化学学科(江苏卷)试题的情境与立意见表1。
二、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考查学业质量水平2022高考化学(江苏卷)第16题(题目略)是以“高硫铝土矿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和四氧化三铁”为背景设计的侧重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的综合性试题。
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Al、Fe、S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物质转化的条件与原理、转化反应的化学符号表征等内容的掌握程度,亦考查学生对图表等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化学语言的识别、转换、表达和应用能力,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等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试题以“焙燒”(除硫)、“碱浸”、“过滤”(除铝、除硅)、“焙烧”和“磁选”(获得Fe3O4)几个实际工艺环节设计测试任务。
侧重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这三个方面化学学科素养。
考查的学业质量水平层次清晰、梯度明显。
2022年高考化学学科(江苏卷)第16题与学业质量水平关系见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研究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是当前学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在梳理当前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及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构成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提出了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科学交流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等四个核心素养在高考化学实验中的具体体现和测评方法。
此外,本文还通过实验编写与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案例分析,验证上述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化学实验;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科学交流能力;信息获取能力1. 前言近年来,教育领域内不断探索“素养”概念的内涵和应用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化学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推广成为当前学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通过将化学实验纳入高考考试体系中,高中阶段化学实验教学和评价也更加突显了其重要性。
因此,设计和编写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加强化学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当前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出发,详细阐述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构成与评价体系,进而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提出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科学交流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等四个核心素养在高考化学实验中的体现和测评方法。
最后通过实验编写与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案例分析,验证上述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建议。
2. 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构成与评价体系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实验题常常作为其中的一道试题,也是学生获取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考化学实验试题通常由实验题目、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实验原理等几部分组成。
这些组成部分中,实验步骤是实验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梦娇,2017),也是实验能力体现的重要环节,同时还需通过数据处理和实验原理等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科学交流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等核心素养。
在评价体系上,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将以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评判标准,但是这些标准与核心素养评价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考试评价应该更侧重于学生实验操作的结果,并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成功率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价。
而核心素养评价则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并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方法、设计、沟通能力及信息获取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水平。
(刘梦娇,2017)3.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设计原则与方法3.1 实验操作能力的具体体现与测评方法实验操作能力是学生实验操作的基础能力,也是一切实验能力的基础。
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教师应从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等方面加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验操作能力在高考化学试卷中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如学生是否能正确的操作实验仪器、应用实验步骤处理实验结果、以及如何处理实验测量结果等等。
为了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可以针对学生实验操作事项制定出完整的操作流程或操作流程步骤,并且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可根据操作流程或操作流程步骤进行评分。
(王晓峰,2018)3.2 实验设计能力的具体体现与测评方法实验设计能力是学生在实验前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和制定实验步骤的能力,也是创新和发明能力的实质。
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关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评估能力和实验修改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实验设计能力在高考化学试卷中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改进能力,如学生能否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改进与优化等等。
为了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方案的改进与优化。
(王晓峰,2018)3.3 科学交流能力的具体体现与测评方法科学交流能力是学生通过口头和文字表述,用科学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向别人传递和交流科学信息的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科学交流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考化学试卷中,科学交流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表述、分析和解释能力以及交流、讨论等方面的能力。
为了考查学生的科学交流能力,可以在考试中设置交流、讨论等环节,并要求学生用科学语言,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清晰和全面的表述,以体现学生的科学交流能力。
(薛冰枫,2016)3.4 信息获取能力的具体体现与测评方法信息获取能力是学生获取和类比所有信息的基础能力,也是学生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专业技术知识,还包括阅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并能合理运用信息进行实验设计。
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信息获取能力,并能运用信息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为了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可以设计相应的实验文本材料与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在考试中正确分析实验文本材料并提出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案。
(薛冰枫,2016)4. 实验编写与实践教学的案例分析本文选取常用试剂的序贯沉淀能力进行实验和试题的编写和练习。
实验组通过实验操作可分析出5种离子的序贯沉淀能力、反应类型以及沉淀离子种类;控制变量后对试验组分别加入离子后分析各离子的沉淀过程并记录下来,最后进行记录和分析数据等工作;同时设立了交流与讨论场合,让学生通过沟通交流,知识互补的方式提升科学交流能力。
实验的评价有固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实验内容选择、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从而实现对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科学交流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评价。
研究表明,该实验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评估学生的实验苏州江苏诚信度水平和实验素养水平,是一种有效提升学生素质的新型实验教学方式。
(聂微微,2017)5. 结论与建议本文在对当前核心素养研究的总结和对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构成与评价体系的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提出以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科学交流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为评价体系的具体测评方法。
最后通过实验编写与实践教学的案例分析,验证了上述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加强化学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建议今后在高中化学教育和实验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考查,加强实验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同时,也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设计和指导实验的水平。
此外,建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探究性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来掌握知识,提高实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设计和评价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素质,推动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值得在实践中加以探究和应用在实践中,需要落实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设计和评价体系。
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实验方案,注重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需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实验安全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再次,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开放、合作、创新的实验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提高实验教育的实效性和效果。
此外,需要注重实验教学的与时俱进和创新,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和方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验研究和开发,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
同时,需要加强实验和理论的结合,把实验教学作为理论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并且将实验教学作为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实践证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设计和评价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建立健全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对于实验试题的评价体系,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是客观性,即评价标准应该公正、全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水平。
其次是合理性,评价标准应该与实验目的和内容相匹配,能够评价学生在实验中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避免偏颇和片面性。
再次是科学性,评价标准应该基于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能够反映实验教育的最新发展和前沿领域。
此外,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反馈和改进,及时总结和反思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正和提升。
为了有效地实现实验试题的评价体系,应该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常用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基于能力层次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基于素质层次的综合评价体系。
能力层次的综合评价体系将实验教学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三个层次,通过阶段性的实验试题来评价学生在不同能力层次的掌握程度。
素质层次的综合评价体系则将实验教学能力划分为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层次,通过多维度的实验试题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综合评价体系在实验试题的设计和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水平,反映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表现和不足,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和指导。
同时,它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验试题评价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实验教育的关键。
在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应注重客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建立起综合评价体系,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撑。
同时,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验试题评价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实验教育的关键。
综合评价体系具有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水平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和指导。
在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应注重客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