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的分类

合集下载

危险品分类

危险品分类

危险品分类1类:爆炸品(Explosives)2类:气体(Gases)3类: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4类:易燃固体、易自然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flammablesolids,spontaeously combustible and substances which in contact with in contact with water emit flammable gases)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 peroxide)6类:有毒物质和感染物质(Toxic sub stances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7类: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8类:腐蚀品(corrosives)9类:杂类物质和物品(miscellaneous dangerous substances and articles)危险品是根据国联规定的根据物质的不同危险性分为9类,符合其中1类以上的物质均称为危险品.9种分类中,具有多种危险性的物质,进行再次分类,为以下表示.分类及区分的号码是为了方便使用,而非危险性的顺序排列.表示分类分类?区分ICAO/IATACODE分类?区分标识主要品名1火药类1.3G(RGX)1.4S(RXS)等放烟筒、花炮、导火线、爆发钉等(爆发性非常弱的物品可以装载)(只有区分1.4S的物品可装入客机)2引火性瓦斯 2.1(RFG)小型燃料瓦斯气瓶、抽烟用气体打火机、引火性烟雾气非引火性、非毒性瓦斯2.2(RNG)(RCL)消化器、压缩酸素、液体窒素、液体氨、非引火性烟雾气、冷冻用瓦斯类等深冷液化瓦斯(RCL)毒性瓦斯 2.3(RPG) 一氧化碳、氧化乙稀、液体氨等(只有货机可以装载)3引火性液体3(RFL) 汽油、油漆、印刷墨、香料、灯油、酒精、粘合剂等4可燃性物质 4.1(RFS)安全火柴、硝纤象牙、金属粉末、磷、硫黄等自燃性物质 4.2(RSC)活性炭、硫化钠、金属催化剂等与水反应的可燃性物质4.3(RFW)钙、碳化物、镁、钡、碱土金属合金等5氧化性物质 5.1(ROX)化学氧气发生器、?氧化水素水、盐素酸盐类、硫酸氨肥料等有机过氧化物 5.2(ROP)甲醇已基酮醅氧化物 (树脂或封印催化剂)等6毒物 6.1(RPB) 杀虫杀菌剂、消毒剂、染料、水银化合物、医药品等易染病毒物质 6.2(RIS) 细菌、病毒、医药用废弃物等-放射线物?L型运送物国际(ExceptedPackage)7(*RRE)*JAL内CODE空容器、机器内置放射能量非常少的物质、输送物表面最大线量当量率为5μSv/h以下A型运送物(第I类)7(RRW)输送物表面最大线量当量率500μSv/h以下输送指数0A型运送物(第II类)7(RRY)输送物表面最大线量当量率500μSv/h以下输送指数0.1~1.0A型运送物(第III类)7(RRY)输送物表面的最大线量当量率2mSv/h以下输送指数1.1~10.0 8腐食性物质8(RCM)酸类、碱类、电池 (内含电池液物质) 、人的皮肤?金属坏死?腐食物质等9其它的有害物件9(RMD)(ICE)(RSB)(MAG)RMD 除以下的危险物以外的物质、内燃机(车等)、少量化妆品等ICE 干冰RSBMAG 磁性物质-微量危险品(*REQ)*JAL内CODE根据内容物、一包内容量的一定值以下的物质使用标识深冷液化瓦斯专用RCL深冷液化过的窒素瓦斯、氩瓦斯等货机专用CAO内容物、一包的内容量、只有货机可能装载物质不可颠倒-装液体使用的组合0.0 非危险品1.1 具有同时爆炸危险物质和物品1.2 具有喷射危险但无重大爆炸危险的1.3 具有燃烧危险或者较小爆炸或者喷1.4 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5 具有同时爆炸危险但很不敏感货物1.6 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物品2.1 易燃气体2.2 非易燃气体2.3 有毒气体3 易燃液体4.1 易燃固体4.2 易自燃物质4.3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5.1 氧化物质5.2 有机或氧化物6.1 有毒物质6.2 感染性物质7 放射性物质8 腐蚀品9 杂类、海洋污染物。

危险品九大类别

危险品九大类别

危险品九大类别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国对化学品有着不同的分类,目前常用的分类一直在沿用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把危险化学品分为9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国对化学品有着不同的分类,目前常用的分类一直在沿用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把危险化学品分为9类。

第1类爆炸品,如硝铵炸药、梯恩梯等①第1.1 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②第1。

2 项有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③第1.3 项具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进射危险或者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④第1。

4 项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⑤第1.5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⑥第1。

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质.第2类气体①第2。

1 项易燃气体,如乙炔、丙烷、氢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甲烷等;②第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如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等;③第2.3项,毒性气体,如氯气、液氨、水煤气等。

第3类易燃液体,如油漆、香蕉水、汽油、煤油、乙醇、甲醇、丙酮、甲苯、二甲苯、溶剂油、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

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①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如硝化棉、硫磺、铝粉等;②易于自燃的物质,如保险粉等; ③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金属钠、镁粉、镁铝粉、镁合金粉等。

5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①氧化性物质,如双氧水、高锰酸钾、漂白粉等;②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①毒性物质,如氰化钠、氰化钾、砒霜、硫酸铜、部分农药等;②感染性物质。

危险品等级分类

危险品等级分类

危险品级别第一类「爆炸物」Class 1:Explosive第1、1组具有巨量爆炸危害的物质与物品。

火药第1、2组具有射出危害,但无巨量爆炸危害的物质与物品。

飞弹第1、3组具有射出危害,以及轻微的爆破危害、或者轻微的射出危害,或者两者皆俱,但无巨量爆炸危害的物质与物品。

燃烧弹第1、4组不致引起重大危害的物质与物品。

爆竹第1、5组具有巨量爆炸危害,但很不敏感的物质。

爆破用炸药第1、6组无巨量爆炸危害,且极不敏感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的、液化的或受压溶解的气体」Class2:Flammablegas第2.1组易燃气体UN1950喷剂、乙炔第2、2组非易燃、无毒性气体UN1002压缩空气第2.3组毒性气体UN1062溴甲烷第三类「易燃液体」Class3:Flammable liquid -第三类危险品没有更细的分组。

易燃液体指可燃蒸气之闪火点温度於闭杯测试≦60、5℃,或在开杯测试温度时≦65、5℃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混合液体、固定的溶液或悬浮液。

本类易燃液体的包装等级依其闪点与沸点来划分。

详如IATA DGR3、3A表:包装等级闪点(闭杯)初始沸点Ⅰ- ≦35℃Ⅱ<23℃>35℃Ⅲ≧23℃but≦60.5℃※注:易燃液体的闪点就是指,液体释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一种会起火的混合物时的最低温度。

此性质可以用来衡量液体逸出包装时,造成爆炸或起火的混合物的风险大小。

UN1155乙醚IUN1294甲苯IIUN1223煤油III第四类「易燃固体、起火物质、与水反应物质」Class4:Flammable solid 第4、1组易燃固体、自我反应物质、去敏固体爆炸物UN1944安全火柴第4、2组起火物质、自燃物质UN1362活性碳白磷、黄磷第4.3组遇水释出易燃气体之物质,与水作用物质UN1418镁粉第五类「氧化物质及有机过氧化物」Class5:Oxidizingsubstances and Organicperoxides第5、1组氧化物质UN1498硝酸钠漂白水第5、2组有机过氧化物UN1301有机过氧化物B型态第六类「毒性物质及感染性物质」Class6:Toxic&infections第6、1组毒性物质UN1558砷砒霜、农药第6、2组感染性物质UN3291医疗厂弃物;滤过性病毒,细菌第七类「放射性物质」Class7:Radioactive material - 放射性材料UN2979铀、钸、镭第八类「腐蚀性物质」Class8:Corrosives- 腐蚀性物质UN1830硫酸(含酸超过51%)电池酸液、汞第九类「其她危险物质或物品」Class 9:Miscellaneousdangerous goods-其她危险物质或物品UN3268气囊模组UN3082环境危害物质液体UN3077环境危害物质固体释义:(1)毒性气体: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之毒性及腐蚀性。

危险品九个分类

危险品九个分类

危险品九个分类危险品是指具有一定危害性的物质或物品。

根据国际危险品运输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的定义,危险品被分为九个主要分类。

1. 爆炸品(Class 1):包括爆炸物质和爆炸装置,如炸药、火药和雷管等。

这些物质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具有极高的爆炸性。

爆炸品(Class 1):包括爆炸物质和爆炸装置,如炸药、火药和雷管等。

这些物质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具有极高的爆炸性。

2. 压缩气体(Class 2):这一分类包括可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例如,液化石油气(LPG)和氯气属于该分类。

这些物质需要特殊的储存和运输措施,以避免泄漏和安全事故。

压缩气体(Class 2):这一分类包括可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例如,液化石油气(LPG)和氯气属于该分类。

这些物质需要特殊的储存和运输措施,以避免泄漏和安全事故。

3. 易燃液体(Class 3):该分类包括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和溶剂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低的闪点,易燃易爆,需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特别小心。

易燃液体(Class 3):该分类包括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和溶剂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低的闪点,易燃易爆,需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特别小心。

4. 易燃固体和自燃物质(Class 4):包括易燃固体和可自燃物质,如火柴、火灾催化剂和镁粉等。

这些物质容易因摩擦、热量或自我反应而引发火灾。

易燃固体和自燃物质(Class 4):包括易燃固体和可自燃物质,如火柴、火灾催化剂和镁粉等。

这些物质容易因摩擦、热量或自我反应而引发火灾。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Class 5):该分类包括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过硫酸铵和氯酸等。

这些物质能引发或助长火灾,需要谨慎储存和运输。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Class 5):该分类包括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过硫酸铵和氯酸等。

这些物质能引发或助长火灾,需要谨慎储存和运输。

危险品9大分类明细

危险品9大分类明细

危险品9大分类明细危险品是指在运输、存储、使用等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对人类、动植物、环境、财产等造成损害的物质。

根据危险性质的不同,危险品可以分为9大分类,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9大分类。

一、爆炸品爆炸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迅速放出大量热、气体和光、声能,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和冲击波,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质。

爆炸品的危害极大,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格外谨慎。

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是指在常温下,通过压缩或制冷等方法将气体压缩成液态或高压气态,具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等特点。

运输和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泄漏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三、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在常温下,易于燃烧和蒸发的液体,具有易燃、易爆、毒性等特点。

这类物质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格外小心,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

四、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是指在常温下,易于燃烧的固体物质。

自燃物品是指在空气中能够自行燃烧的物质。

这类物质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五、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是指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氧气并促进燃烧的物质。

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燃烧反应的物质。

这类物质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特别注意防止与易燃易爆物质混合,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六、毒害品毒害品是指具有毒性或放射性的物质,能够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损害的物质。

这类物质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格外小心,避免造成危害。

七、腐蚀品腐蚀品是指能够破坏或腐蚀其他物质的物质,具有强酸、强碱等特点。

这类物质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特别注意防止泄漏和腐蚀事故的发生。

八、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和辐射性质,能够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这类物质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特别小心,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

九、其他危险品其他危险品是指不属于以上8类的物质,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纳米材料、生物制品等。

危险品9大分类明细

危险品9大分类明细

危险品9大分类明细危险品是指在运输、储存、操作、使用或处理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威胁生命、健康、财产或环境安全的物质。

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和特点,国际上将危险品分为9大类,分别是:1. 爆炸品(Explosives):可在自身的化学反应中释放大量能量,产生爆炸的危险物质。

如火药、炸药、烟火等。

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ompressed Gases and Liquefied Gases):具有高压和易于液化的特点,可能在储存、运输、操作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爆炸或火灾等危险。

如煤气、液化石油气、氧气、氮气、氢气等。

3. 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易于燃烧、挥发或蒸发的液体危险品,可能会引起爆炸或大火等危险。

如汽油、煤油、柴油、溶剂等。

4. 易燃固体(Flammable Solids):易于燃烧、氧化或发生反应的固体危险品,可能会引起火灾或爆炸等危险。

如木材、纸张、硫磺、镁等。

5. 氧化剂(Oxidizing Substances):具有氧化性能,可能加速其他物质的燃烧或爆炸。

如硝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6. 毒害品(Toxic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可能对人体、动物、植物或环境产生毒害、损害或污染的物质。

如有毒化学品、臭氧、生化制品等。

7. 腐蚀品(Corrosives):具有腐蚀性能,可能对金属、塑料、橡胶、皮肤和眼睛等造成伤害。

如硫酸、盐酸、氢氟酸等。

8. 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 Materials):具有放射性能,可能对生命和健康造成伤害和污染。

如铀、钴60、铯137等。

9. 其他危险品(Other Dangerous Goods):不属于以上8类、但在储运中可能具有危险性的物质。

如电池、农药、胶水等。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物质可能具有多种危险品属性,例如可能同时具有易燃、毒害、腐蚀等多种特性。

此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标识。

危险品运输中的危险品分类与识别

危险品运输中的危险品分类与识别

危险品运输中的危险品分类与识别危险品运输是一个关乎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对于减少事故风险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危险品运输过程中,正确的分类和识别危险品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准确掌握了危险品的特性和危害程度,才能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本文将从危险品的分类以及识别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危险品的分类危险品根据其特性和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爆炸物品:包括火工品和防爆器材等。

这类物品具有爆炸性能,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爆炸反应,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2. 易燃液体:这类物品具有较低的闪点和易燃性能,如汽油、酒精等。

它们在受到热源或明火引燃时,能够很快发生燃烧。

3. 高压气体:包括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等。

这类物品具有高压状态,具有爆炸和强烈气体冲击风险。

4. 腐蚀品:这类物品具有强腐蚀性,包括酸、碱等。

它们能够侵蚀和破坏其他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5. 毒害品:包括毒性气体、毒性固体和毒性液体等。

这类物品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人体器官具有毒性,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二、危险品的识别方法为确保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得到适当的处理和安全措施,识别危险品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识别方法:1. 标签和标志:各类危险品在包装上都有相应的标签和标志,用于警示人们注意其特殊性质和危险性。

通过仔细观察标签和标志,可以初步了解该物品是否属于危险品。

2. 外观和包装:危险品通常具有一些特殊的外观特征,如鲜艳的颜色、特殊的形状等。

此外,危险品的包装也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如防爆、防漏等,通过观察包装的完整性和符合性,可以判断其是否是危险品。

3. 物理性质:不同的危险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等。

通过测量和测试这些物理性质,可以初步推断出该物品的类别。

4. 安全数据表:危险品通常都有相应的安全数据表,上面详细记录了物品的特性、危害性和处理方法等信息。

通过查阅安全数据表,可以准确了解该物品的危险性。

危险品的定义分类

危险品的定义分类

危险品的定义分类
危险品通常根据其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危险品分类:
1. 爆炸品:能够产生剧烈爆炸的物质,例如炸药、火药等。

2. 氧化剂:能够支持燃烧的物质,在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加剧燃烧反应,例如硝酸、过氧化物等。

3. 易燃物:具有易燃性的物质,能够在常温下燃烧或导致火灾,例如汽油、酒精、液化石油气等。

4. 毒物:对生命体有害或具有毒性的物质,能够引起中毒、伤害或危害人体健康,例如剧毒药物、化学物质等。

5. 腐蚀品:能够腐蚀其他物质、组织或材料的物质,例如浓硫酸、盐酸等。

6. 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能够释放出辐射能量,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例如铀、钚等。

7. 有害物质:对环境、健康或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例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8. 压缩气体:处于高压状态的气体,能够引起容器爆破或泄漏,例如液化气体、压缩空气等。

9. 蓄电池:包含有害物质(例如铅酸)的电池。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危险品分类系统和标准。

在进行危险品运输、储存或处理时,必须遵守相应的法规和安全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品的分类
第一类:爆炸品
一类货物按其危险性分为五项:
1、第1类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2、第1类第2项,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3、第1类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
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4、第1类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本项货物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5、第1类第5项,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本项货物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二类货物按其化学性质分为三项:
1、第2类第1项:易燃气体。

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燃烧
时其蒸气对人畜具有一定的刺激毒害作用。

2、第2类第2项:不燃气体。

是指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但高浓度时有窒
息作用。

助燃气体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遇油脂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3、第2类第3项:有毒气体。

本项货物的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

对人畜有
强烈的毒害、窒息、灼伤、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有易燃、氧化、腐蚀等性质。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三类物品按其闪点高低(闭杯试验)分为三项:
1、第3类第1项,低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低于-18℃的液体。

2、第3类第2项,中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在-18℃至低于23℃的液体。

3、第3类第3项,高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在23℃至61℃的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四类货物按其燃烧条件不同的特点分为三项:
1、第4类第1项,易燃固体,本项货物燃点低(低于400℃),对热、撞击、摩擦敏感,
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燃烧速度大于s),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2、第4类第2项,自燃物品,本项货物是指自燃点低(自热自燃点低于200℃),在空
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自行燃烧。

3、第4类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本项货物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即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五类货物按其化学特性分为两项:
1、第5类第1项,氧化剂,本项货物是指处于高氧化状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
放出氧和热量,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2、第5类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本项货物是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易
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第六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六类货物分为两项:
1、第6类第1项,毒害品
2、第6类第2项,感染性物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
第七类货物按其放射性强度和品种分为:
1、放射性同位数——一般放射性比活度较大,半衰期有长有短。

2、放射性化学试剂和化工制品——一般放射性强度较小,半衰期较长。

3、低比放射性物质——放射性在物质内分布均匀,放射性比活度较小,半衰期较长。

一般是指铀、钍矿石及其浓缩物,氧化氚水溶液等。

4、低水平固体放射性物质——大多是将放射性废物比较均匀分布粘结在水泥、陶瓷、
沥青等固体物质中,整块固体的放射性较小。

5、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仪器、仪表。

6、可裂变物质——指钚238 、钚239 、钚241 、铀233、铀235及含有上述任一物质的物品
(不包括未照射过的天然铀与贫化铀)。

第八类:腐蚀品
第八类货物分为三项:
1、第8类第1项,酸性腐蚀品
2、第8类第2项,碱性腐蚀品
3、第8类第3项,其它腐蚀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