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新进展
股骨颈骨折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股骨颈骨折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发布时间:2021-08-31T10:58:57.09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月8期作者:吕鑫[导读]吕鑫(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康复医院;江苏无锡214181)【摘要】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中老年人骨折的高危型。
目前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有保守治疗、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等。
然而,不同年龄、不同症状的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外科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常用方法,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此次研究就股骨颈骨折的研究现状和治疗方法展开综述。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病机分析;治疗;进展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原因是股骨颈供血不足,由于股骨颈的血液供应较差,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发生许多并发症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不仅危害患者的健康,严重的情况下,还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
1.股骨颈骨折病因现状及病机分析据调查发现,股骨颈骨折占所有骨折的3.58%,老年人往往自身体能降低,股骨颈的血液供应较差,术后恢复较差,康复情况不佳。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高发疾病,老年患者股骨颈的血液供应较差,疾病往往会促使患者的身体机能迅速降低,常引起患者身体机能的迅速下降,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危及患者的安全。
股骨颈骨折是由创伤、超负荷、骨质疏松等因素导致的。
据研究发现,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导致骨小梁间隙增加和骨强度下降,所以更容易出现股骨颈骨折[2]。
老年人常常伴有各种基本疾病,可导致老年人晕厥和跌倒以及股骨颈骨折,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往往是由于髋部周围肌肉的退化,无法成功抵抗有害的应力,此外,髋关节本身需要承受上身的高应力,此少量的外力就可能导致骨折[3]。
2.股骨颈骨折治疗进展2.1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可以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分期开展治疗,早期中药治疗主要强调祛瘀止痛和消肿活血,中期中药治疗强调补充气血和疏经通络,晚期中药治疗强调强筋壮骨和益肾补肝。
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小结及措施

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小结及措施股骨颈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术后护理十分重要。
为了让患者能够尽快地康复,术后护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休息状态。
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休息状态,减少关节负担,避免剧烈活动和疲劳过度,预防肌肉和骨头的二次损伤。
术后第一天,要保持卧床休息和容易消化的饮食。
如患者活动过度,造成打滑或跌倒,会对伤口产生不良影响,延长康复时间。
2. 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
在康复期间,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包括针对性的运动、按摩和物理治疗等。
制定康复计划的目的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尽快恢复行动能力、提高身体的活动自由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 移动或翻身时的措施。
患者在移动或翻身时,应该注意减少对骨折区域的冲击和压力,尽可能避免和减轻疼痛。
移动和翻身时,将好侧下放在床上,然后利用手臂力量将体重转移到好侧,避免伤口处受力,以免造成骨折位置的进一步移位。
4. 皮肤护理。
皮肤护理是术后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患者需要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预防皮肤感染。
在患者的脚底、脚后跟等易受压部位放置护垫,以防止长时间压迫皮肤造成溃疡和皮肤坏死。
5.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丰富多样的食物能给患者的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恢复健康。
患者需要注重膳食的卫生,保持肠胃的健康,增加营养的摄入,提高免疫力,以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6. 定期复查。
术后恢复期间,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肢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
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让患者早日康复。
7. 心理关怀在疾病和手术的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也需要关注。
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和恐惧。
合适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和焦虑,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
在以上方面中,医护人员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护理,以便让患者能够尽快地康复,回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往往面临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通过优质的康复护理,可以显著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骨折后疼痛是患者最直观的感受之一,尤其是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较差,优质的康复护理可以通过有效的疼痛管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自信心。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康复,优质的康复护理可以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包括物理治疗、运动康复、心理辅导等,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通过优质的康复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最佳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也能够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可以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也在不断发展,然而,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康复护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进一步优化康复方案、加强心理干预、提高护理技能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来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在康复护理对缓解患者痛苦及功能改善的影响方面,有研究表明,康复护理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影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因素方面,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国外学者以33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分析其年龄与术后日常活动能力后发现,当患者年龄越大时,其术后日常活动能力恢复越差,表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对骨折的恢复能力和适应性相对较弱,需要更加细致和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老年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会对其康复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也至关重要,具体措施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应对策略的制定等,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信心,更好地进行术后康复。
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

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一)一般护理:(1)体位护理:患者取去枕仰卧位,下肢稍外展,穿丁字鞋防旋或两腿间置外展支架,避免屈曲,内旋动作。
6〜8 h后可低枕平卧,术后第二天可半靠坐起。
(2)生命体征护理:密切观测生命体征直至稳定,必要时ICU监护24〜48 h,观察电子镇痛泵的使用效果,老年患者对失血敏感,手术耐受性差可及时给予少量、多次输血,及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易消化食物。
糖尿病患者术后有发生全身情况恶化的危险,要控制好糖的摄入量,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8.0 mmolL以下。
( 3)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切口负压引流管,保持切口负压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脱落、扭曲,定时挤压引流管,每2 小时1次,每班观察负压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并记录,保持引流口敷料清洁,如有渗出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更换术区辅料,对于皮肤敏感的患者准备防过敏纸质胶布,防止皮肤破溃给患者带来的疼痛。
引流液减少至〈50 ml/d 可拔除引流管,并将引流管残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 4)患肢护理:密切注意伤口和肢端血循环情况,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敷料包扎松紧度,伤口周围皮肤张力,待患者麻醉药作用消退后及时评估患肢感觉和运动功能。
( 5)疼痛的护理: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心里护理,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因此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的人格主动询问,相信患者的主诉,并表示理解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感到护士在分担他们的痛苦,让患者有信任感、依赖感、安全感,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
同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舒适的卧位。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有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合理用药尽量早用止痛药,控制疼痛的有效方法是及早使用止痛药物,而不是等到疼痛难忍时再给药。
预防性用药较疼痛剧烈时用药量小,镇痛效果好。
分散注意力,如:与患者谈论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
也可听听音乐,音乐有刺激和分散注意力的作用,具备镇痛及松弛的能力,鼓励患者听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可“忽视”疼痛感觉,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从而忘记手术造成的疼痛。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进展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进展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杨琴1 张明月2 孙启媛3 严静1 张锐1 付晓凡31.贵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贵州省贵阳市,550025)2.贵阳康养职业大学(贵州省贵阳市,550081)3.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贵州省贵阳市,550081)【摘要】 目的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今后该领域的临床实践及护理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上检索“老年股骨颈骨折”AND “护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段设置为2013年1月—2023年4月,语言限定为中文,将所有符合标准的文献以Refworks 格式导出,以“download _XX ”命名并保存至input 文件夹中,利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进行参数设置,时间跨度(time sliceing )为2013—2023年,时间切片(year per slice )为1年,图谱剪裁方式(pruning )以寻径网络(pathfinder )进行结果视图的裁剪,以保证视图的可读性,其他参数均为默认值。
使用Excel 表格绘制年发文量的折线图;对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形成网络分析图谱,并研究和解读图谱的相关内容。
结果 最终纳入882篇文献,该领域近10年的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发文量122篇的高峰;发文量≥3篇的作者仅3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是该研究领域发文最多的机构,可见该领域的作者群体及研究机构联系都较为分散,缺乏合作。
研究热点集中于老年人群、术后并发症、不同护理方式及模式等方面,研究趋势集中于心理状态、中医情志护理、术后康复、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
结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及时关注该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有利于推动临床实践的发展及护理科研的进步。
2024版年度股骨颈骨折护理

股骨颈骨折护理目录CATALOGUE•骨折概述与分类•术前护理措施•术后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总结回顾与展望01CATALOGUE骨折概述与分类骨折定义及原因骨折定义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
骨折原因骨折可由创伤、骨骼疾病等引起,其中创伤性骨折占多数。
股骨颈骨折类型按骨折线方向分类可分为内收型骨折和外展型骨折。
内收型骨折的远端有向内收的特点,而外展型骨折的远端有向外展的特点。
按骨折部位分类可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
头下型是指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经颈型是指骨折线通过股骨颈中部,基底型是指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小转子间连线处。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临床表现患者伤后髋部疼痛,髋关节任何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
患肢出现外旋畸形,通常在45°~60°之间。
若发生嵌插性骨折或无明显移位的骨折,症状可能较轻。
诊断方法通过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复杂的股骨颈骨折,CT和MRI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02CATALOGUE术前护理措施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
疼痛评估药物镇痛物理治疗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可采用冷敷、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
030201疼痛管理与药物应用使用支具、石膏等固定患肢,限制活动,避免骨折端移位。
患肢制动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方式,如皮肤牵引、骨骼牵引等,以保持骨折端的稳定。
牵引技术牵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防止牵引过度或不当导致并发症。
注意事项患肢制动与牵引技术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预防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渣屑;定期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使用气垫床等减压装置。
股骨颈骨折中康复护理的应用论文(共2篇)【护理医学论文】

第1篇:康复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股骨颈骨折具体是指股骨头下直到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老年人由于股骨颈骨质萎缩,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降低,较小的扭转就能够导致老年人股骨颈发生骨折。
因患者年老体弱,长时间卧床,并发症比较多,因此在骨伤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和护理二者不可或缺。
我们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共48例,均为年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男30例,女18例;年龄51~88岁,平均60岁;跌伤28例,车祸伤11例,其他伤9例。
住院时间最短3h,最长21d。
2护理方法心理护理。
老年人意外致伤,心理上常常会产生自责内疚等情绪,担心术后效果,极易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临床护理人员要对病情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反应,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
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饮食护理。
注意膳食的合理调配,合理的营养搭配可改善体质,有利于伤口愈合,缩短骨折恢复期。
应补充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注意保护胃气。
与此同时,还应补充足够的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
骨伤前(伤后1~2周),伤口肿胀,出现失水、失盐状况,情绪低沉,胃肠功能减弱,食欲不振、便秘、腹胀等现象频繁发生。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健脾开胃为原则。
可食用低脂、高钠、高铁、水分多、清淡可口、富含胶原纤维的食物,例如粥、面条、萝卜、豆制品、香蕉、蔗糖等都可刺激肠蠕动。
决明子、蜂蜜有润肠通便作用,也可适当饮用。
在此期间应嘱咐患者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如苹果、白菜、生菜等,多喝水,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mL,不能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禁止吸烟喝酒。
骨伤中期(伤后3~4周),疼痛稍微减轻,脏腑不协调,气血不足,疲血未尽,骨痂始生。
在此期间,应该选用有健脾和胃、调和营血、接骨续筋、消肿利尿的饮食。
医生应当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蛋白及热量的饮食,如羊肉、木耳、瘦肉、鸡汤、排骨汤及海产品等,以保证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足够的营养,利于益气血壮筋骨,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摘要: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于患者而言,反而能够改善髋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让患者能够自如行走。
在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通过专业医疗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病症认知,加强自我管理;通过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通过并发症防护,可以降低术后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保证髋关节功能恢复速率;通过综合康复训练指导,循序渐进,可帮助置换髋关节逐渐发挥功效,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进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逐步退化,骨骼韧性和坚硬程度下降,骨折的发生率比较高[1]。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发于老年群体的骨外科病症,在传统治疗过程中,难以彻底治愈,容易遗留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两大后遗症,对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2]。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疗技术,能够有效恢复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功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治疗过程的结束,在围术期,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求,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理状态及心理状态进行调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这样能够有效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保证手术治疗效果[3]。
1.股骨颈骨折概述老龄人口的逐步增长,给各大医疗机构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因为老年人的免疫机能较差,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各类骨科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4]。
股骨颈骨折就是一种老年发病率较高的髋部骨骼疾病,本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整体结构变得更为脆弱,再加上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髋关节活动灵活度将受到限制,在受到外力撞击(比如摔跤、车祸等)后,将直接引发股骨颈骨折[5]。
该疾病由于发生条件易达成,发生几率较高,在临床上表现为轻度屈髋屈膝或外旋畸形、髋部疼痛、肿胀,患者无法坐立、站立,患侧大粗隆升高,在确诊后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新进展
随着国内外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护理的新进展,临床工作中不断应用新技术。
笔者从牵引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纵观了解国内外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的新进程,同时查阅循证医学的相关资料,共同关注和研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发展和研究方向,现作如下综述。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端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在老年骨折中占比例较大[1]。
该病以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和要求高为特点。
1牵引的护理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不完全性或嵌顿性骨折,此类骨折相对比较稳定,可通过下肢牵引或穿丁字鞋维持骨折的原始位置,平均愈合时间为5~6个月。
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先行牵引治疗7~10 d。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管是手术还是保守治疗,牵引的护理至关重要。
牵引的力量、角度是护理中应注意观察的问题。
特别是牵引物的重量,应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
2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影响着术后的成败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2]。
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帮助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3]。
2.1术前护理股骨颈患者大多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心脑等重要器官疾病,术后耐受性差,而且由于创伤后机体反应、卧床等因素,还可使身体状况恶化,因而术后风险较高[4]。
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能力十分重要。
2.2术后护理老年患者身体脏器代偿能力下降,麻醉和手术后很可能出现异常情况,术后应加强各种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原有的内科疾病要继续控制和治疗。
2.2.1术后体位指导与护理术后患肢仍为外展中立位,不盘腿,不侧卧,仰卧时两大腿之间放一软枕。
并根据手术类型采取不同的体位。
向患者说明正确卧位是防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重要措施,帮助其提高认识并详细指导,以避免置换的关节外旋和内收而致脱位。
侧卧时患侧在上,两腿之间放一厚垫或大枕头,避免发生脱臼,因患肢髋关节内收内旋,屈曲90°就有发生脱臼的危险。
不屈身向前及向前拾物件,一旦发生脱位,立即制动,以减轻疼痛,防止血管神经损伤,然后进行牵引或手法复位甚至第2次手术。
2.2.2术后出血观察与护理行截骨、植骨、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手术创伤大,应严密观察局部和全身情况。
术后24 h内患肢制动,避免加重出血,严密观察切口血量,引流液的颜色、量,并确保引流管不受压,不扭曲。
如引流通畅,积血积液明显减少,可在术后48 h拔除。
2.2.3术后防止血栓形成护理肺栓塞一般发生在术后24 h内,来势凶猛,较少见;静脉栓塞尤其是深静脉栓塞,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率较高。
血栓关键在预防,应严密观察患肢血循环变化,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皮肤温度是否下降、厥冷,肤色是否苍白,有无青紫发绀、麻木不适等感觉。
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
并指导患者活动足趾关节,幅度逐渐加大。
术后第3天即可使用持续被动活动(CPM)机及压力治疗仪,在较松弛的状态下进行髋、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5]。
2.2.4术后饮食指导加强患者饮食指导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宜进食钙蛋白、高糖、富含胶原、微量元素及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忌辛辣、油腻食物,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6]。
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增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对于纳差、进食少者,可输注氨基酸、白蛋白等,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平衡,促进骨折及伤口愈合[7]。
2.2.5预防感染护理因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创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加之手术的双重刺激,使机体的抗病能力进一步下降,很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8]。
首先是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指导有效咳嗽,适应翻身,用手掌拍击胸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必要时给予消炎化痰药物雾化吸入[9]。
2.2.6预防褥疮护理预防褥疮的常用方法:(1)减轻局部压力。
使用棉垫或气垫床,经常改变体位,1次/2 h;(2)减轻局部物理性刺激。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减少摩擦和局部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患足穿防旋转鞋,足跟部垫棉垫,每日用温水擦洗足2次,并按摩足跟与足背部[10]。
3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耐心的开导并悉心照顾,减轻或消除心理负担。
有关治疗的方案,要向患者介绍,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例如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股骨颈骨折以早期手术为妥,尽可能在24 h完成,不能早期手术者,应及时做骨牵引,排除囊内积血,减轻压力。
4功能锻炼
骨折早期: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骨折断端不稳定,应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及足趾的伸屈运动,并逐渐活动踝关节[11]。
骨折中期:局部疼痛消失,肿胀基本消退,骨折断端初步稳定,骨痂开始生长。
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踝关节伸屈、牵拉引锤运动以及髋、膝、踝关节的运动,注意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并保患者安全[12]。
总之,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很常见的疾病,由于骨折后需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护理全程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不同治疗阶段的特征分别给予正确指导,缜密的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福权.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81例报道[J].中华外科杂志,1994,32(4):204-206.
[2] 闫素云.温馨服务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5):1350-1351.
[3] 李冰,薛敏,卜彩红.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5):376-377.
[4] 黄河,宋涛,吴永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特点及并发症[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8(2):53-55.
[5] 韩壮华,李素红,冯晓华.老年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08,2(12A):3155-3156.
[6] 郝素芳.34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37-38.
[7] 张艳姿.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1,1(3):28-30.
[8] 吴贵亮,林昂如.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新进展[J].医学文选,2003,22(1):99-101.
[9] 胡曙荣,梁惠钦,黄俊文,等.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J].广州医药,2001,32(2):28-29.
[10] 谢坤南,王志强,李琪佳.骨移植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新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4):641-643.
[11] 侯淑娟.浅谈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3):536-537.
[12] 吴凤玲.股骨颈骨折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18):63-65.
(收稿日期:2012-02-10)(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