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刘闯;武勇;丁孟瑶【期刊名称】《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年(卷),期】2023(41)1【摘要】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免疫应答分子的影响。

选取80例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口服镇痛药物及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镇痛药物及抗病毒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的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逐渐降低,且观察组的VAS评分在治疗后第1~4周时刻均低于对应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IL)-10、IL-2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可减少操作时间,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调控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总页数】5页(P64-68)【作者】刘闯;武勇;丁孟瑶【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2.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3.超声引导下胸椎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对比4.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观察5.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临床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1月第28卷第3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8No.3January 2021带状疱疹是疱疹病毒Ⅰ病毒复发性后导致神经发炎疾病,其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最严重的后遗症状之一。

容易遗留严重神经痛的因素:①高龄原因;②疱疹发作面积的大小;③是否早期足量的抗病毒治疗;④是否同时罹患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⑤急性期是否伴随全身发热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手段还有9.0%~34%的患者并发后遗神经痛。

PHN 患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60岁以上老年人此并发症高达50.0%,7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为75%[1-2],有10%~25%的后遗神经痛患者可持续超过1年。

能否进行积极、科学、规范的治疗将决定后遗神经痛患者的预后。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显著提高治疗头颈部PHN 的疗效[3],且对预防PHN 有良好的作用[4]。

本研究通过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治疗PHN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西省九江市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余喻骆锦坤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麻醉科,江西九江3320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PHN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7、14及28d 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情绪评分(ES),评价两组的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14和28d 的VAS 和E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优良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针刺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疗效评价及其机制研究

针刺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疗效评价及其机制研究

学术论著[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that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nerve block in treating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of acute phase. Methods: The 60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of acute phase who admitted to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3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acyclovir with vitamin C,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with nerve block. Both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7 days. The differences of therapeutic effects, formation time of scab, removal time of scab and blister arres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hanges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serum substance P (SP)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levels between pre and post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96.6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3.33%) (x 2=4.706, P <0.05). The forming time of scab, removal time of scab and blister arrest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 =5.664, t =4.333, t =6.582, P <0.05). The VAS score of each group post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pre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t =19.798, control group: t =13.351, P <0.05), respectively. After treatment, the VA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 =7.490, P <0.05). And the serum SP and TNF-α of two groups post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pre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t =9.321, t =21.316, control group: t =5.028, t =11.239, P <0.05), respectively.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SP and TNF-α level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 =4.719, t =14.668, P <0.0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cupuncture with ultrasound-guided nerve block has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in treating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of acute phase, and it can relieve pain and reduce the levels of serum SP and TNF-α, and it is worthy to be referred in clinical practices.[Key words] Acupuncture; Ultrasound-guided nerve block;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at acute phase; Substance P (SP); T 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First-author’s address]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Huarun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 Wuhan 430080, China.*基金项目:2019年武汉市医学科研项目(WZ19C20)“针刺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孢疹性神经痛的疗效评价”①华润武钢总医院康复科 湖北 武汉 430080*通信作者:****************作者简介:汪文,男,(1975- ),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从事康复医学科的临床工作。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意义探析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意义探析
Study on the Significance of Ultrasound-guided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in Treatment of Postherpes Zoster Pain/YANG Yongwang,HUANG Zhiy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 16(03):099-1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ultrasound-guided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for postherpes zoster pain.Method: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postherpes zoster pai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drugs,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he therapeutic effect,side effect rate,time of relief and disappearance of postherpetic sequelae,substance P concentration,quality of life score,anxiety psychological score and p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及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及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第30卷 第15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Vol. 30 No.15 2020年 8月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Aug. 2020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5.010文章编号: 1005-8982(2020)15-0055-06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及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彭飞飞1,周脉涛2,司波2,李国威2,余天祥2(1.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麻醉科,江苏 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CRB)及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疼痛科确诊的60例头颈部及上肢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

对照组:超声引导下SGB联合药物治疗;实验组:超声引导下CRB及SGB联合药物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l周、4周、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睡眠自评量表(SR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神经阻滞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VAS、SRSS、SDS评分有差异(P <0.05);治疗前后两组的VAS、SRSS、SDS评分有差异(P <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VAS、SRSS、SDS评分较低;治疗前后两组的VAS、SRSS、SD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

两组患者只有声音嘶哑、轻度头晕的并发症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CRB及SGB联合药物可有效治疗PHN,是安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颈神经根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超声引导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AEfficacy of ultrasound-guided cervical nerve root and stellate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medical administration for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Fei-fei Peng1, Mai-tao Zhou2, Bo Si2, Guo-wei Li2, Tian-xiang Yu2(1. Medical College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Anesthesiology, The 904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 of PLA,Wuxi, Jiangsu 21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ltrasound-guided cervical nerve root block and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medical administr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Methods Sixty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HN in head, neck and upper limbs in the pain department of the 904th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 of PL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groupC, n = 30) with ultrasound-guided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medical administration, and test group(group S, n = 30) with ultrasound-guided cervical nerve root and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medicaladministration.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with 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 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 (SRS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t the time of pre-treatment, 1 week, 4 weeks and 3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And the safety of nerve block therapy was assessed. Results The V AS, SRSS, and SDS scores were different at收稿日期:2020-02-03*基金项目:无锡市科技发展医疗卫生项目(No:CSZON180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院管科研课题(No:2017YG05)[通信作者] 周脉涛,E-mail:******************;Tel:189****0312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第30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指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的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体会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体会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体会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技术,用于手术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管理。

本文将分享我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体会与经验。

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来阻断神经传导的方法,从而达到局部麻醉的目的。

传统的神经阻滞依靠解剖标志和组织层面的感觉,存在定位不精准和成功率低的问题。

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则利用超声影像技术,实时观察神经和周围组织,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优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备以下优势:1.定位准确:通过超声影像,医生可以精确地定位到要阻滞的神经,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伤害。

2.可视化:超声影像实时显示神经和针头的位置关系,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注射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3.安全性高:由于定位准确,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相较传统方法更加安全,减少了误伤神经和血管的风险。

4.成功率提高: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

实践体会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我在临床实践中频繁使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

在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中,我了以下体会和经验。

准备工作在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需要检查和熟悉超声设备的操作,保证其正常工作。

其次,要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其病情和相关的影像学资料。

最后,要和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定位与操作在定位神经前,要确保超声设备的探头消毒干净,并涂抹适量的凝胶。

之后,将探头放置在预定区域上,调整超声图像的深度和增益,以便清晰可见神经和周围组织。

在定位到神经后,需要根据患者的体位和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并将穿刺点消毒。

之后,取适量的局麻药,并逐渐将针头推入组织中,同时观察超声影像,确保针头准确进入到神经周围。

最后,缓慢注射局麻药,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有效的阻滞效果。

注意事项在实践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事项:1.保持稳定: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时,手持探头需要保持稳定,避免晃动或压力过大,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和准确性。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显瘢痕,患者较难接受,且手术伤口大影响恢复,加大了感染、肠梗阻风险。

相较于开腹手术,TVH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利用阴道这一天然通道,最大程度减少对机体表面皮肤的创伤。

但是由于TVH具有手术视野狭窄,暴露部位不充分缺点,给手术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LAVH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式子宫切除术,在腹腔镜的辅助下通过阴道切除病变子宫的手术[5]。

能够有效放大手术视野,能更清晰直观地观察腹腔内情况,及时解决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LAVH组术中出血量较TVH组明显少(P<0.05)。

提示LAVH组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

究其原因是,该种手术模式微创且术野清晰,既能大幅度减少手术创伤,又有利于医生在切除子宫及周围组织过程中准确避开出血点。

本研究还发现,LAVH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较TVH组短(P<0.05),推测其原因是LAVH在腹腔内操作,手术范围扩大从而降低手术难度以及手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利于术后恢复,从而减少住院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LAVH组患者术后盆腔血肿、盆腔积液等术后并发症少于TVH组(P<0.05),提示LAVH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不会增加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LAVH与TVH治疗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均具良好效果,其中LAVH手术时间长于TVH,对手术器械设备及熟练度要求较高,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对患者预后康复有利。

参考文献[1]刘亚敏,吴和子,余海洋.改良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治疗非子宫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效果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7,26(4):51-54. [2]胡茜茜,陶应珍.两种术式治疗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680-4682.[3]周玲.阴式与腹腔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4):37-39. [4]蔺明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刊,2018,53(6):626-628.[5]李子军,郑雅琴,徐仙凤,等.顺行式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9):1200-1204.(收稿日期:2020-12-25)【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路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

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具体临床价值

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具体临床价值

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具体临床价值发布时间:2021-10-19T02:51:24.134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6期作者:刘双磊[导读] 目的分析和探讨了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值术在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刘双磊乳山市人民医院山东威海 264500【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值术在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7.7-2019.7月份收治到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6例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平均的分成了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采用到推拿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到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进行治疗。

结果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应用到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能够有效改善到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为此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字】超声引导;神经根阻滞术;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价值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颈椎病,其病情主要是在老年人长期处于易弯曲的体位,导致其产生椎间关节紊乱、组织狭窄、组织粘连、椎间孔及组织肿胀,本研究将重点放在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实际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到我院在2017.7-2019.7月份收治到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6例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平均的分成了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2:16,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1:17,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为此有着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的患者给予到了推拿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坐姿,通过滚动、揉捏等按摩手法放松肩部肌肉。

然后,他们在猴溪、曲池、凤池等穴位施压半分钟。

之后,他们用右手握住颈枕,左手握住下颌部分进行牵引。

牵引时间维持在1分钟左右,协助患者完成旋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急性带状
疱疹神经痛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CNRB)治疗急性带状疱
疹神经痛(HZN)的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
例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药物
治疗,n=50例)和观察组(药物治疗联合超声引导下 CNRB 治疗,n=50例),
对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

结果:不管在显效、有效的例数中,还是在无效的例数中,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其中,观
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6.00%,对比差异明显(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4例,对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这
与对照组22.00%的并发症发生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0.05。

结论:在治疗急性
带状疱疹神经痛方面,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
将临床治疗效果提升上来,有效改善和控制并发症情况。

关键词:超声引导;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
针对于带状疱疹(HZ),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比较常见。

带状疱疹神经痛,
作为典型症状之一,经常发生于带状疱疹发作的情况之下,一旦治疗不及时,病
情会持续性地蔓延与拓展。

现阶段,在急性期 HZN 的基础治疗过程中,药物治
疗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具体实践的角度,药物治疗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


经阻滞,在疼痛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显著【1】,而且也比较适用于HZN的治疗。

超声引导下行颈神经根阻滞(CNRB)时,可以与食管、神经等重要结构保持安全
距离,保证注射的药液向神经根附近顺利传输,防止疼痛感觉传递到中枢神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男女患者各为30例、20例,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0岁和50岁,
平均年龄为(60.25±5.14)岁。

对照组男女患者各为29例、21例,最大与最小
年龄分别为71岁和50岁,平均年龄为(60.36±5.85)岁.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各
项数据对比结果均为 P>0.05(即本次研究分组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取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如给予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给药时间间
隔8个小时,3次/天;普瑞巴林,给药2次/天,每次的剂量在75 mg左右;甲
钴胺片的给药时间与间隔时间与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相同,剂量为
0.5mg/次。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 CNRB 治疗为观察组。

具体来说:
(1)超声下,对患侧颈横突后结节和神经根出口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将靶
神经根在体表对应的位置高度明确化。

(2)面对相应范围内疼痛及肌肉跳动的
出现,是穿刺成功的征兆。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到位后,目标颈神经根注射消炎镇
痛液,其剂量在2 mL左右【2】。

对消炎镇痛液配制方法进行分析,2% 利多卡因
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倍他米松磷酸钠、维生素 B6等,其剂量分别为3mL、5mg、
1mL、0.1 g。

1次/周,1个疗程的时间为28天。

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

在临床疗效的
评价标准方面,主要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3】,其中,VAS改善率在75%以上,属于显效;VAS改善率在50%~75%之间,属于有效;VAS 评分改善率在50%以下,属于无效。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研究应用 RCT 研究原则,研究数据处理应用 spss20.0 软件进行处理,数
据处理过程基于数据类型,采用不同检验方式,其中对于百分数数据应用 x2 检验,均数应用 t 值检验。

在数据处理期间 p<0.P5 则证明数据差异达标统计学
标准。

1.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不管在显效、有效的例数中,还是在无效的例数中,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6.00%,对比差异明显(P<0.05)。

如表1所示: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
效率(%)
观察组5044
(88.00)
5
(10.00)
1(2.00)49
(98.00)
对照组5038
(76.00)
5
(10.00)
7(14.00)43
(86.00)
X2 4.891
P<
0.05
2.2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4例,对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这与对照组22.00%的并发症发生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0.05。

如表2所示:
表2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神经
损伤
轻度头

胸闷并发症发
生率
观察组
5
2
(4.00)
1
(2.00)
1(2.00)4
(8.00)
对照组
5
4
(8.00)
4
(8.00)
3(6.00)11
(22.00)
X2 3.843
P<0.05
1.讨论
现如今,HZN的出现,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
加强早期积极治疗。

超声引导下 CNRB,作为治疗 HZN微创技术之一,具有较强
的新型化特点,其侧重于治疗神经病变靶点【4】,其安全性显著,且创伤范围和
面积均比较小,有助于顺利恢复,现已经成为了医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超声可视化指导下,药液应与接近发生炎症的神经根部位进行输入,每周在
规律的阻滞的作用下,可以给予疼痛恶性循环有效的阻断作用,将周围神经及中
枢神经敏感性降至最低。

在注射药液中,利多卡因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大局
麻药,在注射后,可以迅速缓解疼痛;复方倍他米松在抗炎、抗过敏方面起到了
重要的优势,可以防止出现异位神经放电,而且也可以避免产生组胺、前列腺素等,使神经根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得到有效控制【5】,将微循环血流改善到最佳,从而避免病变神经根的炎性水肿的发生;维生素B6,其营养神经作用凸显,在参
与相关神经递质的合成方面,如5- 羟色胺、多巴胺等,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功能
得到有效改善。

上述药物在超声引导CNRB 给药的支持下,可以给予病变神经根
部位有力的保障,发挥出对神经修复的促进作用,从而使神经根或神经节的炎性
水肿处于可控范围内。

除此之外,在穿刺过程中,难免会损伤到患者神经根、气管等重要器官。


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超声引导下
CNRB 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优势,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通过多普勒超声成像,可以对血管、靶神经根、针头位置予以准确定位【6】,实现药液向颈神经根附近的顺利注入,将较高浓度的局麻药物、营养修复神经药物等在病变神经附近发生作用,切实维护好神经、神经周围血管,将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付文华,李玉娥.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老年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07):194-196.
[2]王一一,李晓红,刘鹏,王雅辉,林学武.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利多卡因凝胶贴膏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J]. 中华全科医
学,2023,21(03):401-404+497.
[3]徐幼苗,刘婷婷,张志利,杨旭,李丽梅,刘悦,王维彬. CT引导下脉冲射频调节术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23,30(01):49-54.
[4]苗羽,刘波涛,王海宁,樊碧发,司马蕾.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02):127-132.
[5]彭飞飞,周脉涛,司波,李国威,余天祥.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及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学杂
志,2020,30(15):55-60.
[6]陈霞,范玉江. 毫火针围点刺结合椎旁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J]. 新疆中医药,2018,36(03):2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