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上有一条大筋,捏一捏至少可调37种疾病
经常摩“三脖” 养生益健康

经常摩“三脖” 养生益健康作者:贺军成来源:《祝您健康》 2013年第9期按摩养生,简单易学,效果明显,是一些中老年朋友喜欢的养生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按摩“三脖”部位,有助于调理气血,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三脖”指的是手脖(手腕)、脚脖(脚踝)和颈脖(脖子)。
1手脖此处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脑,有6条经络通过,包括心、心包、肺、大肠、小肠、三焦经。
做好这一部位的保健工作,有助于充分调动身体正气,使元气通畅,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平时,老年朋友可用一只手对另一只手的手腕进行前后左右的按压,或沿某一方向做圆周运动;也可用双手手背进行相互按摩,或用双手交替对另一手腕周围进行捏按。
此外,还可经常做手指伸缩、互抓、互拍运动,同样能起到调理气血、畅通经脉的作用,对手麻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脚脖此处有6条经络通过,包括肝、脾、肾、胆、膀胱、胃。
经常按摩保健脚脖,有助于通达元气,使血脉通畅,调理相关脏器的功能,还能起到预防下肢血栓形成等作用。
建议老年朋友进行日常保健时,多做脚踝屈伸、旋转运动,还可用手按摩脚踝或脚趾。
此外,在小腿内侧脚踝上方4横指宽处,即为三阴交穴,按压此穴5~10次或持续5分钟,至小腿有酸胀感即可,能改善气滞血淤的情况。
经常活动脚踝同样有益筋骨,可以在平躺时,或坐在椅子上,用双脚进行画圈运动,左右脚画的圈方向相反。
3颈脖此处是人体阴阳大脉通过的地方,也是脏腑重要经络通过之处。
脖子两侧各有6条经脉,与身体中的胃、胆、小肠、大肠、膀胱等经络相通,做好脖子的保健,能够使血脉通畅,并有效预防颈椎病等。
平时可像乌龟似的对脖子进行内外伸缩活动,每次进行16~32个来回,这样可以起到预防脑血管堵塞的功效;还可用双手手掌拍后脑,每次拍数十下,轻重适度,以感觉舒适为宜,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头痛感冒。
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咽喉疼痛,可用双手交替对下巴正中进行揉捏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钟。
疏通十四条经络

疏通十四条经络,活到100岁不算什么事【1】督脉——主一身阳经。
人体太阳升起的地方,督脉强壮,才可以顶天立地穴位:大椎穴:祛除热毒,抵御风寒,感冒发烧的时候,不要吃药,就在次穴拨罐,刮痧。
1督脉手法;自长强风府向方向推动,【双拇指交替寸推,直推】,在筋节压痛处按揉片刻,【风府,大椎,至阳,筋缩,腰阳关有诊断治疗意义】1、督脉是人体所有阳经之海,掌管全身的阳气,并且心、肝、脾、肺、肾、小肠等,都在督脉上有反射区,所以调督脉可以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并且可以有效改善脊柱弯曲,颈椎,腰椎的问题,督脉是主管人体精气神的,调理督脉可以让您更有精气神;督脉的穴位虽然很多,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主要的一些穴位使用方法后,就能从根本上保护好我们的身体了。
督脉强壮,我们才能顶天立地。
因为督脉是人体总阳经之总脉。
1. 防治脱肛痔疮、大补腰肾:搓长强穴。
长强是督脉的第一个穴位,它在臀部的尾骨尖上。
方法是;把手搓热了,然后用热手再搓这个长强,顺着腰椎尾骨这块往下搓,每天搓100回。
2. 治腰痛:在腰俞穴拔罐。
3. 补肾强腰、治腰痛和男性前列线方面疾患及妇科病:在腰阳关拔罐。
4. 改变“先天之本”的第一步:在命门穴上艾灸或拔罐。
命门穴是人体补肾的大穴。
命门旁边是肾俞,我们从肾俞那边往命门挤压就可以达到补肾的功效,当你每天用手在命门穴搓两三分钟后,你会觉得腰越来越有劲,而腰一旦有劲儿,人的整个精神状态就不一样了。
5. 调节三焦:按揉悬枢穴;6. 补益脾胃:揉脊中穴。
从门往上的穴位叫悬枢、脊中。
7. 治胆糸统毛病:务必多揉中枢穴。
8.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小儿抽动症、癫痫:点揉筋缩穴。
9. 缓解心脏供血不足、心绞痛等心脏不适:多揉神道穴。
10. 让人快乐高兴:按揉陶道穴。
11. 祛除热毒、抵御风邪:在大椎穴刮痧或拔罐。
12. 治疗聋哑:剌激哑门穴。
这个穴位得小心点儿,揉没事儿,手揉不到这么深,但扎针的时候得小心,弄不好就变成哑巴了。
13. 抵御风邪、胃下垂、脱肛:针剌或按揉百会穴。
颈项强直推拿法(调和五脏六腑防百病)

颈项强直推拿法(调和五脏六腑防百病)养好后背活百岁捏脊法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推拿疗法,是一件祖宗流传给我们的养生法宝。
由于是按一定的方法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所以叫“捏脊”,因为对治疗“积滞”一类病症效果特别好,又称“捏积”。
“捏脊”是相对部位来说的,“捏积”是相对功效来说的。
由于捏的部位又是华佗夹脊穴所在,所以还叫华陀捏脊法“。
如果经常把这个地方提一提,不仅能够治各种疼痛!还能调和五脏六腑,防治百病,尤对治局部的肩、颈、背、腰疼痛更是效果显着。
捏脊法简单易学、方便易行、安全无碍、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合小孩,而且适合成人。
不仅能够治疗多种疾病,而且更能增强体质、养生防病。
特别适合家庭保健,非常值得推广、普及。
捏脊法最早见于晋朝著名养生家、医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在《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曰:“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其中的“拈取其脊骨皮”即后世之捏脊。
此法从明代后期起广泛流传于民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夹脊,是经外奇穴,乃古代名医华佗所创。
夹,相对的方向固定不动。
脊,指脊柱。
夹脊穴位于脊柱两旁,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就好像将脊柱固定,故名夹脊。
【取穴位置】夹脊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功能主治】治疗心肺部及上肢病证。
【穴位配穴】配风池、大杼、阳陵泉,可以治肢体痿痹。
【养生保健】怎么捏脊呢?具体操作手法有两种:捏脊时一定要按着一条直线捏,从上往下捏为泄法,要轻捏;自下而上捏为补法,要重捏。
一、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腰椎两旁的皮下组织(也可从尾椎开始),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腰部开始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
最好不要中途间断,让“气”能上下贯通,不致堵在处。
二、到颈部时,手顺着脊椎滑下来,把气由上导到下,再重覆第一步,由腰或尾椎往上捏脊,至少做三次,之后再针对患处局部加强。
脖子拧筋快速解决方法

脖子拧筋快速解决方法脖子拧筋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通常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过度使用颈部肌肉或受伤引起。
这种疼痛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对缓解脖子拧筋症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快速解决脖子拧筋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热敷是缓解脖子拧筋疼痛的有效方法。
您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热水浸泡来进行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在进行热敷时,需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其次,适当的颈部按摩也可以帮助缓解脖子拧筋的症状。
您可以用手轻轻按摩颈部肌肉,或者使用按摩器进行按摩。
按摩可以舒缓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感,但需要注意力度不要过大,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另外,正确的姿势和休息也对缓解脖子拧筋症状至关重要。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者不良的坐姿都会增加颈部肌肉的负担,导致脖子拧筋。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者仰头,同时也要适时休息,避免长时间对着电脑或手机。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缓解脖子拧筋症状。
颈部慢速转头、上下转动、左右摆动等运动可以有效舒缓颈部肌肉,缓解疼痛感。
但需要注意运动时幅度不要过大,避免造成额外的伤害。
最后,如果脖子拧筋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疼痛感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
专业的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帮助您更快地缓解脖子拧筋的症状。
综上所述,脖子拧筋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但我们可以通过热敷、按摩、正确的姿势和休息、适当的运动等方法来快速解决脖子拧筋的症状。
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能够帮助您缓解脖子拧筋的疼痛,恢复健康。
大通筋的功效与作用

大通筋的功效与作用大通筋是一种中药材,也被称为红狗脖子。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痛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大通筋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大通筋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疼痛、肿胀、淤血等问题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来缓解。
大通筋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例如大通根素、水杨苷等,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消散淤血,加速伤口愈合。
因此,大通筋被广泛用于治疗创伤、淤血、疼痛等疾病。
其次,大通筋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湿邪和风邪是造成风湿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大通筋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特殊的抗炎作用,可以祛除湿邪和风邪,改善风湿性疾病的症状。
研究表明,大通筋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的痛苦。
因此,大通筋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中。
此外,大通筋还具有止痛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疼痛是机体受到伤害或疾病的信号,而止痛就是减轻或消除这种信号的过程。
大通筋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刺激人体内部的止痛系统,促进内脏和组织的舒张,减轻疼痛的感觉。
此外,大通筋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减少组织缺氧,从而减轻疼痛感。
因此,大通筋对于疼痛症状的缓解具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大通筋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抗病原菌的一种保护机制,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
大通筋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大通筋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因此,大通筋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
此外,大通筋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氧化应激是导致人体老化和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通筋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膜和DNA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大通筋还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细胞对抗氧化损伤的能力。
因此,大通筋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
手法治疗颈椎病舒筋治血理筋整复

手法治疗颈椎病舒筋治血理筋整复编辑:陈远丽岐黄讲堂颈椎病是由于颈肩部肌肉劳损、颈椎问盘膨出或突出、颈椎骨质增生及颈项部韧带劳损后继发的肥厚或钙化,刺激压迫与之相邻的血管(主要是椎【知识扩展】颈椎病的分型穴、合谷穴等。
颈椎病分为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提旋法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3型,具体临床表现及诊治注意事项如下。
动脉)、神经(主要是脊神经及迷走神经)、脊髓以及食管及气管等,影响了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引发出一系列肌肉、韧带、血管、神经、脊髓等临床症状的综合症候群。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原则是舒筋活见图2。
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后,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一手托住后枕颈型颈椎病多属功能性颈椎病范部,嘱患者一定要放松颈肩部肌肉,医者双手柔和用力,将患者头部尽量上提,让患者颈部向一侧缓慢旋转,此时可闻及小关节弹响声,如未闻及弹响声,可于患者转头至最大幅度时,医者双手向相反方向快速柔和发力,可闻及咔咔弹响声。
此手法可使椎问孔有所扩大,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提示应用此手法时,必须在上提畴,其主要病因是低头过久后引起的颈肩部肌肉劳损、紧张,痉挛的颈肩部肌肉刺激、压迫脊神经后支引起。
其表现常为一侧或两侧颈肩部肌肉僵硬、疼痛并多伴有沉重、寒凉感。
这些症状在低头伏案过度血,理筋整复。
治疗过程中,手法要轻巧渗透,避免医源性损伤。
另外,改善生活习惯也是重点,应教育患者避免长时(女Ⅱ长时间玩麻将、操作电脑、驾车最易出现。
起病时症状多较轻微,痛点少,时间低头伏案工作,适当进行头部后仰旋转活动;枕头高度要适宜,不要过经过休息及自我调整后多能自行缓解。
提示此时若不及时采取适当措高、过低或过软。
手法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力量保持同时进行颈部旋转动作;颈部旋转角度要控制在生理活动范围内。
施,则症状会逐渐加剧,表现为痛点增多、程度加重、症状期延长、缓解期(无症状期)变短,常被误认为是经常反复的按揉弹拨法仰卧拔伸法“落枕”或久治不愈的“落枕”,此时若见图1。
按手腕一个地方,搞定十大疾病!几秒钟学会,一按就灵

按手腕一个地方,搞定十大疾病!几秒钟学会,一按就灵这个地方就是神门穴。
神门穴,顾名思义,是安定心神的门户。
神门穴位于人体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神门穴是于少阴心经的原穴,具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作用,临床验证以下10种疾病或症状,按压神门穴就能轻松搞定,太神奇了!一定要学会~心痛、心悸,就按神门穴神门穴能调节心脏功能,治疗心脏相关疾病如:心痛、心烦、心悸等。
按压神门穴,就能缓解心痛、心悸等症状。
焦虑、心神不宁,刮拭神门穴神门穴具有安神、定志的效果,按压、刮拭神门穴,能够即刻缓解心神不宁的问题。
防晕车,按揉神门穴中医认为,肠胃功能弱的人容易出现晕车,这是因为吃下去的食物不能消化,浊气上头导致的。
如果出现晕车症状,不妨按按神门穴,它可以帮助将过多血液补到肠胃:肠胃安定,气血充足,晕车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了。
睡不着、失眠,按按神门穴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侯中伟建议,晚上经常睡不好,容易失眠的人,不妨试试睡前点按“神门穴”。
按摩此穴有泄心火、和脾胃,可以增加困意,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用指腹轻轻按揉,感觉有酸胀感为好,约5~6分钟。
今晚就试试消化不良、便秘,按神门!神门是心经的原穴,心属火,脾胃属土,火生土,所以按神门可以让心脏的血液供应给脾胃,促进消化,缓解便秘。
具体方法为:在神门穴上做按掐,一掐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胸闷,也要按压神门穴神门是心神出入之门,体表和体内的心经气血在此交会,按压神门穴有助于保护人的神气,因此也能保护心脏。
更年期,神门穴是救星!更年期常有心悸、失眠、手掌发热、焦虑等问题,透过按摩神门穴有助于改善。
另外像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痴呆、癫狂痫、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症状,通过按压神门穴也能不同程度的改善。
多按神门穴,预防老年痴呆50岁以后可以多按神门穴预防老年痴呆。
因为心主神志,聪不聪明就要看心的功能,多按神门穴可以大补心气,心气足了,老年痴呆的机会也就少了。
颈部筋膜炎的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颈部筋膜炎的治疗导语:颈部筋膜炎可能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比较影响身体的疾病,如果在日常出现了颈部活动困难可能就是这类疾病所引起的,我们应该及时的舒缓颈部的不颈部筋膜炎可能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比较影响身体的疾病,如果在日常出现了颈部活动困难可能就是这类疾病所引起的,我们应该及时的舒缓颈部的不适,如果出现了过度的劳累也会加重这类疾病的症状,所以我们发现了这类疾病应该及时的休息,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颈肩肌筋膜炎(此症牵扯病区极广),发病原因除了您所说的劳累,还可能与外伤或感染有关。
该病病变处伴有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也有患者有肿块)。
人体生理学证明,颈椎是脊柱中活动范围最大,也是最为灵活的部位。
为了能在活动时精确平衡,颈部肌筋膜层次众多,深浅重叠。
人低头俯身时,颈肩肌筋膜就会受到牵拉,时间一长容易发生退变,造成纤维弹性降低,以至肌肉活动时不能协调地同步伸缩,甚至不能回缩。
于是,颈椎活动时,肌肉与筋膜不断发生摩擦牵扯,最终引起无菌性炎症。
在其它诱发因素作用下,这种炎症会加重,造成局部水肿,甚至粘连,引起疼痛。
颈肩肌筋膜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专家们认为,要减缓这种病的症状最好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注意不要长时间低头工作。
如难以避免,那么在低头工作20分钟至半小时后,一定要起身活动,挺胸抬头,伸臂摆动,或者上下左右转动头部,或者双手撑腰,同时应该服用抗风湿药物或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中成药。
此外,还可外贴伤湿止痛膏或麝香追风膏。
当然也可到医院理疗,但效果比较有限,容易反复。
往往治疗时,感觉很好,可是过一会儿症状如旧。
因此,目前市场上一些理疗仪的说明书上说,可以治愈颈肩肌筋膜炎,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脖子上有一条大筋,捏一捏至少可调37种疾病
1、耳后高骨下大筋
方法:用捻、捏、弹、捋、点、揉。
都行
该法对感冒十分显著,大部分可以手到病除,可以从翳风穴开始往缺盆穴那个方向捏提即可。
两边都做,从上至下,连续不断,中等力度,持续五至十分钟。
可两手轮换操作,直到脖子与前额同时微微出汗为止,做完后全身顿时就会有轻松的感觉。
可治头面部眼耳鼻口疾患。
如头疼,头晕,头皮麻木,头皮发凉发烧,头皮痒,头闷,前额恶感,眼红流泪,鼻酸鼻塞,鼻干鼻烧,嗅觉异常,口干口烧,舌僵流涎,口臭,面容紫白寒,嘴歪眼斜,面部抖动,恶心呕吐,中暑休克,晕车晕船,失音嗓哑,颈肩不适,颈部强直酸困,咳嗽,精神病,记忆力减退,精神衰弱,多睡或不睡,促进大脑供血,防脑溢血,手足发凉发烧,半身麻木无汗,全身酸困无力,两腿软如棉,感冒,发烧,消化功能减退等。
记住:此部位为头面部疾病的重要开关,多做有益。
2、颈前大筋
上下捏颈前大筋,主治范围很广,而且方便。
1、落枕:患者自己捏,可很快解除痛苦,
有立竿见影之效。
2、咳嗽。
3、脑供血:对头痛头晕等疾病有很好的
治疗作用。
4、对颈椎不适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捏此筋要点:目平视前方,左或右转头稍下倾,此筋即露出。
长按或扫描加入中医群聊..
3、腋筋
1、前腋大筋。
肩胸关节交界之处,此为心肺、肩胸之锁,此处不打通,疾病易反复。
凡心肺有疾此处必见紫黑点或瘀疮成串,揪此大筋意义非凡。
(1)治心肺之疾。
(2)乳腺疾病,疼痛胀揪几下可立解。
(3)揪此筋与点按百会穴按膻中穴结合,
可治胸部百疾。
(4)治肩关节疼痛。
2、腋下极泉大筋
拨极泉大筋会有电麻感传至手,拨此筋可治疗。
(1)治心脏疾病。
(2)治飞蚊症,久视伤血劳于心,拨极
泉大筋会有意想不到之效。
(3)肩关节疼痛,尤其对伤于风寒之肩
疼疗效显著。
(4)压腋下极泉穴(有脉跳动处)40秒
至1分钟,手有麻感热感松开,热流直冲手指,
此法可治整个手臂病变,与曲池下1.5寸痛点
合用,效果更佳。
也可一手拇指压极泉(腋动
脉)一手拇指压太渊,一压一放,对改善手臂
血液循环疗效甚佳。
3、后腋大筋
按摩经云:脊腋后有筋通肾俞,令患者正坐取上,抓起有声,顺筋揪十数把,患者痛楚,使脏气流行各为其经,闭塞凝滞,暴疾不省
人事,心胸气闷,胀痛难言,感冒伤风,脊强背痛皆可。
(1)背痛,尤其是膏肓穴附近痛,连揪
几下即可。
(2)腰腿之疾。
(3)肩背关节交界处之肩胛骨之侧,此
处为治坐骨神经痛之特效点,凡坐骨神经痛,
采取左治右,右治左方法,点压5-8分钟与
尺泽或昆仑,揪带脉并用,效力更持久。
让病人自己压也可以,只要刺激此点就有效,点压准确均有立竿见影之效。
(仅供专业人士参考)友情提醒: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所以,如果您想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需要在阅读后,在文末右下角点一下“在看”。
这样,每次更新推送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