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PPT膀胱癌

课件PPT膀胱癌

遗传因素
其他因素
家族中有膀胱癌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 对较高。
如慢性感染、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环磷 酰胺)、不良饮食习惯等也可能与膀胱癌 的发生有关。
2024/1/27
5
病理分型与分期
病理分型
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两大类。其中非肌层浸 润性膀胱癌包括原位癌(Tis)、乳头状癌(Ta)和固有层浸润癌(T1);肌 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肌层浸润性癌(T2以上)。
18
放疗和化疗相关并发症
放射性膀胱炎
免疫功能下降
放疗可能导致膀胱壁血管损伤和炎症 ,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需对 症治疗。
放化疗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易感染,需加强免疫支持和抗感染治 疗。
化疗药物毒性反应
化疗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骨髓 抑制等毒性反应,需密切监测并及时 处理。
2024/1/27
膀胱黏膜血管。
2024/1/27
膀胱刺激症状
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表明 肿瘤可能已经侵犯膀胱三角区 或合并感染。
排尿困难
肿瘤较大或位于膀胱出口处, 可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
上尿路梗阻
当肿瘤浸润输尿管口或长在输 尿管口,可引起输尿管扩张和 肾积水,出现腰部酸痛不适等
症状。
8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等因素而异。
在发达国家,膀胱癌的发病率较 高,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早期诊断 的普及,膀胱癌的死亡率已有所
下降,但仍需引起足够重视。
2024/1/27
4
病因及危险因素
吸烟
职业暴露
长期吸烟是膀胱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者患膀胱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2-4倍 。

膀胱癌课件ppt课件

膀胱癌课件ppt课件

➢ X线检查
排泄性尿路造影,可了解肾盂、输尿管情况, 肾积水或显影不良,提示肿瘤浸润尿管口。膀胱 造影可见充盈缺损。
➢膀胱镜检查
最直观、可靠。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其它:CT检查--用于膀胱肿瘤分期,骨扫描等。
·
8
诊断
诊断:
✓ >40岁 ✓ 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 血尿伴有膀胱刺激征 →进一步检查,膀胱镜确诊,影像学检查 分期。
Ⅰ期 T1 Ⅱ期 T2a
T2b Ⅲ期 T3a
T3b
T4a Ⅳ期 T4
任何T 任何T
N
M
N0 M0
N0 M0
N0 M0
N0 M0
N0 M0
N0 M0
N0 M0
N0 M0
N0 M0
N1~3 M0
任何N11 M1
治疗原则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 Ta T1)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T4a)
• 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 • 术前化疗(铂类为基础)+根治性膀胱
·
10
分期 2010年AJCC膀胱癌的分期
分期
标准
原发肿瘤(T)
•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 T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 Tis 原位癌(扁平癌)
• T1 肿瘤侵及上皮下结缔组织
• T2 肿瘤侵及肌层
• T2a 肿瘤侵及浅肌层 (内1/2)
• T2b 肿瘤侵及深肌层 (外1/2)
➢ 剂 量 : 整 个 膀 胱 ± 盆 腔 45~50Gy , 单 次 1.8~2Gy,肿瘤加量至60~66Gy。
·
13
放射治疗

膀胱癌健康宣教PPT课件

膀胱癌健康宣教PPT课件

总结
总结
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但通过预防、早期发现和细 心治疗,患者有望获得良好的 预后。
患者家属和社会大众应加强膀 胱癌的认识和宣传,共同努力 预防和控制膀胱癌的发病率。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症状与诊断
症状与诊断
症状表现:膀胱癌的症状包括 血尿、尿频、尿急、排尿疼痛 等。
诊断方法:膀胱镜检查、尿液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膀 胱癌诊断方法。
症状与诊断
早期发现:重要的早期发现和 早期治疗对膀胱癌的治疗和预 后至关重要。
治疗和康复
治疗和康复
治疗方法: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包括 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 等。
膀胱癌健康宣 教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症状与诊断 治疗和康复 生活指导 预防措施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膀胱癌:膀胱癌是一种常见 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多发生在膀 胱黏膜组织。
发病原因:膀胱癌的发病原因多种 多样,包括吸烟、环境暴露、感染 等。
引言
疾病预防:通过健康的生活方 式和定期体检可以减少患膀胱 癌的风险。
康复护理:膀胱癌患者在治疗过程 中需要细心护理,保持积极的心态 。
治疗和康复
膀胱癌预后:膀胱癌的预后因 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而异,及 时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生活指导
生活指导
饮食建议:合理的饮食结构对 膀胱癌患者的康复有重要影响 ,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锻炼建议:适当的锻炼和体育 活导
心理护理:膀胱癌患者需要积 极面对疾病,建立良好的心理 支持系统。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不吸烟:吸烟是膀胱癌的主要危险 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病风险 。
饮食健康:均衡饮食、减少肉类摄 入和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预 防膀胱癌。

泌尿系统肿瘤—膀胱癌(病理学课件)

泌尿系统肿瘤—膀胱癌(病理学课件)

五、临床病理联系
➢ 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血尿。 ➢ 肿瘤如侵犯膀胱壁,刺激膀胱黏膜或并发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和 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 肿瘤阻塞输尿管开口时可引起肾盂积水、肾盂肾炎甚至肾盂积脓。 ➢ 手术后容易复发,部分复发肿瘤的分化可能变差。
六、转移
淋巴道转移:局部淋巴结 血胺 ➢ 埃及血吸虫感染、辐射 ➢ 膀胱粘膜的慢性刺激 ➢ 吸烟可明显增加膀胱癌发病的危险性
三、病理变化
肉眼:
➢ 好发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开口处和侧壁 ➢ 单个或多发性 ➢ 分化好呈乳头状、息肉状有蒂 ➢ 分化差呈扁平状突起,切面灰白色,坏死
膀胱癌的肉眼类型模式图
镜下:
根据WHO和国际泌尿病理学会,分为: ➢ 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 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 ➢ 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 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移行细胞癌(Ⅰ级):癌组织呈乳头状结构,细胞层次增多, 极向紊乱,癌细胞轻度异型性.
移行细胞癌(Ⅱ级):癌组织呈不规则乳头状结构,有实性癌巢, 癌细胞排列紊乱,异型性明显。
泌尿系统疾病
——膀胱癌
一、概述
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 率较高,是女性2-3倍,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相应增长,膀胱癌的发生与饮 食、吸烟、饮水等因素密切相关。
病变部位:膀胱侧壁和膀胱三角区 典型临床表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 血尿,尿频、尿急、尿痛。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移行细胞癌(Ⅲ级):不规则癌巢,癌细胞异型性显著,病理性核 分裂多见,浸润到肌层深部。
四、诊断
对于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特别 是膀胱癌。综合患者既往史、家族史,结合症状和查体做出初步判断,并进一 步进行相关检查。

膀胱癌护理PPT课件

膀胱癌护理PPT课件
01
膀胱镜检查:通 过膀胱镜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膀 胱内肿瘤的情况
03
肿瘤标志物检查: 如CEA、CA125 等,可以辅助诊 断膀胱癌
05
02
影像学检查:如B 超、CT、MRI等, 可以检查膀胱内 是否有肿瘤
04
病理学检查:通 过活检,可以确 定肿瘤的性质和 类型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尿频、尿急、尿 痛、血尿等
或每季度
2
评估方法:采 用问卷调查、 访谈、观察等
方式进行
4
评估结果:根 据评估结果调 整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质量
谢谢
护理原则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戒烟、
限酒、保持良好 1
的饮食习惯等
及时就医:出现 4
症状时,及时就 医,避免延误病

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包括尿液检
2 查、B超检查等
3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避 免焦虑和抑郁
护理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保 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等
膀胱癌的症状包括血尿、 尿频、尿急、尿痛等
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 术、化疗、放疗等
膀胱癌的病因
吸烟:吸烟是膀胱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 吸烟者患膀胱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芳香胺、 染料、橡胶、塑料等,可能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膀胱癌病史的人,患膀胱癌 的风险相对较高。
0 5 体重下降:膀胱癌可能导致体重 下降,因为肿瘤消耗身体能量
0 6 疲劳:膀胱癌可能导致疲劳,因 为肿瘤消耗身体能量
2
膀胱癌的诊断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膀胱癌 PPT课件

膀胱癌 PPT课件

治疗原则
♦ 手术治疗
可控膀胱术
回肠膀胱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治疗原则
♦ 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
常用丝裂霉素、长春新碱、表柔比星等抗癌药物以及卡 介苗等免疫抑制剂。
药物灌注每周一次,每个疗程6~8次,以后每月 灌注1次维持1~2年。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辅助检查 心里-社会状况
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焦虑、恐惧 与对癌症的恐惧、害怕手术等有关
腹痛 与手术后膀胱痉挛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 消耗、手术床上有关
与血尿、癌肿
自我形象紊乱 与膀胱全切、尿道改变有关
潜在并发症:术后出血、感染
护理目标
病人焦虑、恐惧、腹痛程度症状减轻; 营养状况有所改善; 能正确对待和接受尿流改道后的状况; 潜在并发症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
►预防复发
保留膀胱的膀胱癌术后,应遵医嘱进行膀胱灌注化疗。以预防复发。 一般术后2周后开始灌注,开始每周灌注一次,共8次,持续1~2年; 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功能,以及以及早发现和处理骨髓抑制,还 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膀胱镜检查,2年无复发者,改为半年1次,若复 发以及采取进一步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09级实习小组 张明会 李倩 周方丽 指导老师 罗蕊
能直接观察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形态、基地状 况、浸润范围等,并可取 活组织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及治疗方案。
尿液检查
膀胱肿瘤抗原(BTA)
影像学检查
B超、CT、MRT等
治疗原则
♦ 手术治疗
1、经尿道膀胱切除术(TURBt术):适用于肿瘤直径在
2mm以下的表浅肿瘤,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优点,是治 疗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 2、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不能经尿道切除的较大肿瘤。 3、全膀胱切除术:常用于瘤体大、浸润深,恶性度高的膀 胱癌。常用方法有回肠膀胱术、可控盲肠(或回肠)膀胱 术以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膀胱癌PPT精选课件

膀胱癌PPT精选课件
(1)化疗(根据病人身体条件制定方案) (2)化疗+放疗
39
转移性膀胱癌,不能耐受手术或者不愿意接受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治疗
全身化疗+放疗
40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随访
终身随访: PT1每年随访一次, PT2每6个月随访一次, PT3每3个月随访一次。
41
尿流改道术
1.不可控尿流改道术

回肠膀胱术(bricker operation)
膀胱癌90%—95%以突向膀胱腔内的方式, 形成菜花状肿瘤,少数以地毯状生长,极少 数呈向膀胱壁内的内翻形肿瘤。
6
1、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分级:
WHO1973分类法

按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核改变、分裂相可分为三级:

Ⅰ级(G1):细胞分化良好,结构及核的异型性与正常稍有差异,
偶见核分裂,属低度恶性。
2.膀胱刺激症状 肿瘤坏死、溃疡、合并感染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他 疼痛、排尿困难、尿潴留、肾积水等 。
11
诊断
1.症状:间歇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 2.体征: 3.实验室检查: (1)B超 (2)KUB+IVU (3)CT或MRI (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5)膀胱镜检查及活检 (6)TUR
12
诊断
.病史 任何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 出现无痛性血尿时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
部进行组织活检。 2. 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继续膀胱灌注化疗,
6-12个月。或者采用BCG灌注治疗至少维持 一年。
32
高危险度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3. Tis的治疗: 彻底的TUR-BT, BCG或者药物膀胱灌注治疗3个月 术后3月膀胱镜检查, 阳性:即前治疗,无效改行根治性膀 胱切除术。 阴性:BCG灌注3月*2次,6月*4次。

膀胱癌课件PPT课件

膀胱癌课件PPT课件

04
疼痛
腰部或下腹部疼痛。
诊断方法
尿液检查
尿常规、尿细胞学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MRI等。
内镜检查
膀胱镜检、输尿管镜检等。
病理学诊断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进行病理 组织学检查。
病理学诊断
组织学类型
腺癌、鳞状细胞癌、移行细胞癌 等。
分级
G1、G2、G3等,反映肿瘤恶性程 度。
分期
TNM分期,反映肿瘤浸润深度和淋 巴结转移情况。
发病机制
01
02
03
遗传因素
膀胱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 集性,部分患者存在基因 突变或染色体异常。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 质、吸烟、慢性感染等环 境因素与膀胱癌的发生密 切相关。
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职业暴露等 也可能影响膀胱癌的发病 风险。
流行病学
发病率
膀胱癌在男性中的发病率 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 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 果和全谷类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热 量食物的摄入。
控制慢性炎症
积极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等炎症疾病, 预防炎症恶化为癌症。
定期 以便早期发现膀胱癌的迹象。
康复护理
手术后的护理
药物治疗
手术后定期回诊复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 行康复训练和生活调整。
临床实践指南
基于最新的研究进展,医学专家们正在制定和更新膀胱癌的临床实 践指南,以指导医生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膀胱癌的治疗
手术疗法
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和部分膀胱组 织,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肿瘤高发于50-70岁,男:女为3.3:1。
3
病因
膀胱癌与所有肿瘤一样,至今病因仍未明 确。病因学的可能因素有下列几种。 遗传因素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膀胱肿瘤在不同的 国家和地区,其发病率有明显差异。西欧和 北欧发病率较高,东欧及亚洲国家发病率较 低。
4
后天性危险因素
1.吸烟 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 因素,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 可使膀胱癌的危险性增加2-4倍。
2.环境和职业 现已肯定β-萘胺,联苯胺, 4-氨基双联苯等是膀胱癌致癌质(长期接 触工业化学产品,20%,染料,橡胶塑料制 品,油漆,洗涤剂等工种,易发膀胱肿 瘤)。
3.感染炎症
4.结石
5
病理
膀胱肿瘤,以恶性为绝大多数。其中尿 路上皮细胞癌(移行细胞癌)约占90%以上, 鳞癌约3~7%,腺癌约2%,腺鳞混合癌约 1.5%,以及为数极少的转移性癌、小细胞癌 和癌肉瘤。
2.膀胱刺激症状 肿瘤坏死、溃疡、合并感染 。
3.其他 疼痛、排尿困难、尿潴留、肾积水等 。
11
诊断
1.症状:间歇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 2.体征: 3.实验室检查: (1)B超 (2)KUB+IVU (3)CT或MRI (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5)膀胱镜检查及活检 (6)TUR
12
诊断
.病史 任何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 出现无痛性血尿时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
不建议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正常粘膜进 行常规的随机活检或选择性活检。
15
(1)尿路上皮细胞癌
1)乳头状瘤: 良性,有蒂,肿瘤
呈长的绒毛状或水 草样,表明分化良 好,绒毛为粉色, 尖端近半透明,可 随冲水漂动
16
2)内翻性乳头状瘤
良性,位于三角区、 膀胱颈,呈结节状 突起或乳头状,有 细蒂,表面覆盖光 洁的正常粘膜;位于 膀胱颈时可被误认 为增生的前列腺中 叶结节。
膀胱癌90%—95%以突向膀胱腔内的方式, 形成菜花状肿瘤,少数以地毯状生长,极少 数呈向膀胱壁内的内翻形肿瘤。
6
1、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分级:
WHO1973分类法

按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核改变及核的异型性与正常稍有差异,
偶见核分裂,属低度恶性。
T(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is 原位癌(“扁平癌”)
T1 肿瘤侵入上皮皮下结缔组织
T2 肿瘤侵犯肌层

T2a 肿瘤侵犯浅肌层(内侧半)

T2b 肿瘤侵犯深肌层(外侧半)
T3 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a 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瘤诊断上有一定意义,一般阳性率为80%。 分化越良好的肿瘤细胞间粘附力大,不易脱 落。原位癌几乎100%。 近年应用尿检查端粒酶、BTA、NMP-22、 BLCA-4等可提高膀胱癌检出率。
14
2.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为首要手段,明 确肿瘤的数目、大小、形态,初步可以鉴别 肿瘤是良性或恶性,良性的乳头状瘤容易辨 认,它有一清楚的蒂,从蒂上发出许多指头 状或绒毛状分支在水中飘荡,蒂组织周围的 膀胱粘膜正常。若肿瘤无蒂,基底宽,提示 恶性肿瘤的存在。从肿瘤顶部取材活检 。
17
3)原位癌Tis
表现为粘膜粗糙、稍厚、苔藓样的红色 区域,其下血管纹理不清,外观与粘膜 充血或增生类似。常伴发于浸润性移行 细胞癌附近。如明显膀胱刺激症状,而 抗炎治疗无效者,提示广泛原位癌的可 能,须取随机活检证实.
一般分化差,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向 肌层浸润性进展的概率要高得多。
18
能,而其中膀胱肿瘤尤为多见。

膀胱肿瘤多见于老年男性,易误诊为良
性前列腺增生(BPH),有时BPH可合并膀胱
癌,膀胱镜检查可确诊。

如果血尿伴有膀胱刺激症状,则易误诊
为膀胱炎。膀胱炎的膀胱刺激症状较重,且
骤然发病,血尿在膀胱刺激症状之后出现。
13
二. 实验室检查 1.尿细胞学检查:尿细胞学检查在膀胱肿

T3b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膀胱外肿块)
T4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

T4a 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T4b 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
8
N(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cm N2 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cm但<5cm,或多个淋巴
膀胱肿瘤 bladder carcinoma
1
膀胱肿瘤
1. 概述 2. 病因 3. 病理 4. 临床表现 5. 诊断 6. 治疗
2
概述
膀胱癌是尿路上皮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发病率较高。国外, 其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仅次于前 列腺癌,居第二位;在国内则占首位。
我国,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居全身恶性肿瘤 的第7(8)位,女性排在第10(12)位以后。
4)乳头状癌Ta、T1或G1:
单发或多发,粉红 色。呈细长的绒毛 状或乳头状,绒毛 相互分离,尖端透 明,有细蒂,周围 粘膜光洁.
19
5)乳头状癌T2或G2:
绒毛较短且融合成 簇,呈乳头状,基 底广或有短粗的蒂, 活动度小,瘤体较 大时不易见到蒂
结转移,最大径<5cm N3 淋巴结转移,最大径≥5cm M(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9
膀胱癌根据浸润深度可分为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a、T1)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
10
临床表现
1.血尿 无痛性肉眼血尿,可间歇出现,常能 自行停止或减轻,容易造成“治愈”或“好 转”的错觉。

Ⅱ级(G2):除上皮增厚外,细胞极性消失,中度核异型性出现,核
分裂常见,属中度恶性。

Ⅲ 级(G3):为不分化型,与正常上皮无相似之处,核分裂多见,属
高度恶性。
WHO2004 新分类法分为3级: 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肿瘤 低级别尿路上皮癌 高级别尿路上皮癌
7
2、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分期
采用国际抗癌协会2002年TNM分期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