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禅诗赏析

合集下载

宋代高僧写了首绝美禅诗,淡定从容,在喧嚣浮华的时代必须读一读

宋代高僧写了首绝美禅诗,淡定从容,在喧嚣浮华的时代必须读一读

宋代高僧写了首绝美禅诗,淡定从容,在喧嚣浮华的时代必须读一读释守净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僧人和诗人,虽然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寥寥无几,但是他现在流传下来并有迹可循的诗词却大约有43篇之多,我们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偈二十七首》就是他的代表作品。

《偈二十七首·其一》宋代·释守净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这首诗只是释守净《偈二十七首》中的一篇,但是清新典雅的风格、从容淡定的智慧却足以让我们受用终生。

这首诗是诗人在爬山悟道的过程中创作的。

言语平淡,让人瞬间感到轻松愉快,躁动不安的心也渐渐安静下来。

诗人没有使用任何特别深刻的文字和写作手法,而是描述了他用眼睛看到的非常普通的自然景色,引发了对生命及其意义的感叹。

当诗人看到山上的流水顺势而下的时候,他感叹人的一生就应该顺势而为,万不可因循守旧;当诗人发现漂浮的白云被风吹进洞穴时,他告诉我们,这并不是白云刻意追求的,只是顺着风的方向。

这两句诗的意思很好理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种随波逐流的人生哲学。

也许这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和一个穷人的区别。

但是很多人会反驳说,如果人生不能追求目标,不能实现理想,那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一种消极的避世思想,是不可尊重的。

但诗人在最后两句给出了答案,也让这首禅诗的境界更加深邃。

诗人说他所提倡的顺势而为并非是在懦弱退让,他希望人生就像流水和白云一样,在奔腾不息、踏遍天空之后也就能够获得淡定从容的力量了,没有必要执着于前尘往事苏铁开花是一种罕见的景象,但诗人将其扩展到生活中的所有兴趣和追求。

当我们努力之后能遵从自己的初心,看淡过去,一切的结果自然就来了。

这首诗没有使用任何生僻的词语和深刻的典故,但却字字珠玑,意境深远。

佛教不入红尘,不向往名利,但也要辩证看待。

或许真的就是“大道至简”,人生中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就隐藏在最简单的话语当中,只不过太多人没有读懂而已。

每次读到这些优美的诗句,我都会忍不住感叹,也许少一些敌意和浮躁,我们的社会会更好。

中华精选禅诗赏析三百首

中华精选禅诗赏析三百首

禅诗赏析禅诗赏析(上)★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佑进士,曾任礼部尚书、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官职。

因“乌云台”事件被诬下狱,屡次被贬谪外放。

学识渊博,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文纵横恣意,有如行云流水,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题材广阔,清雄旷放,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为宋代四人书法家之一,可谓旷古罕见的文诗书画的全才。

常与吴越名僧交往,还曾与许多禅师斗试机锋;列东林常总禅师嗣下,曾自言前身是个僧人。

着有《苏轼诗集》、《东坡文集》、《东坡乐府》等。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赏析】严羽曾言:“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本诗结句好,发句更妙,是一首备受称道的怀旧七律诗。

着名的成语“雪泥鸿爪”,就来自这一名诗。

,首联,诗人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

人一生飘浮,到底像什么?诗人认为,人生无常,飘泊不定,就像雪泥鸿爪一样。

可想而知雪泥上的爪印是难以久存的,更不用说那飞翔的鸿雁,早已不知西东。

回首往事,不正是如此吗?你看老僧业已寂灭,墙垣已颓,你往日的即兴挥题已不见了踪影。

1056年诗人与其弟苏辙赴汴京应试过河南渑池,1061年赴陕西任时再过渑池。

时隔五年,早已物是人非。

不过,在达者看来,这是生命的宿命,是生命的规律。

还记得那时候的崎岖路途么?路长人困,连跛驴都疲倦了。

回想起来,历历如昨,还蛮有意思呢!安命知天者,对人生有一番彻悟后,就要达观地对待一切。

诗人正是以这一心胸直面人生沉浮,并达到了他人生的完满。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禅理诗。

黄庭坚谓之“吐此不传之妙”。

庐山是这位可爱的东坡居士的心灵故乡,他对山是如此的迷恋:横看、侧视、远眺、近观、高瞻、俯瞰,对庐山诸峰奇妙的造化与形态感到意趣盎然。

禅诗200首暨赏析

禅诗200首暨赏析

禅诗200首暨赏析天地悠悠,禅机无限每天读几首,心湖从此波澜不惊!1、禅诗一百首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分庵主开悟诗)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7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最美禅诗28首

最美禅诗28首

最美禅诗28首一、引言禅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的禅悟和生活哲理。

禅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独树一帜,更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8首最美的禅诗,通过分析诗中的意境、修行理念和禅悟,带领读者领略禅宗的深邃和美丽。

二、梦幻山水1. 登鹳雀楼任务名称注释:表达了登高远望的禅悟,借景抒发内心平和与宁静。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王之涣创作的经典之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以及登高远望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洞察和对生活的超越。

诗人借景抒发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同时表达了想要达到更高境界的愿望。

2. 静夜思任务名称注释:觉察内心的清醒,意识到凡尘俗事的虚幻和无常。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李白创作的经典之作,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里对明月的赞美和思考。

通过凝视明月的行为,诗人觉察到内心的清醒,意识到凡尘俗事的虚幻和无常,进而思念故乡和追求超越。

3. 清明任务名称注释:通过观察春天一切万物的萌发、育长和蓬勃发展,传达了禅宗修行的思考和态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宋代杜牧创作的名篇,通过观察春天一切万物的萌发、育长和蓬勃发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禅宗修行的态度。

诗人以自然景物作为表现对象,揭示了禅宗思想对世界真实性的理解。

三、人生感悟1. 登高任务名称注释:借高处远望的视角,思考人生的真谛。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是唐代杜甫创作的名篇,通过借高处远望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谛的追求。

诗人将风景和自然景观作为表现手法,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无常。

2. 夜泊牛渚怀古任务名称注释:通过回忆古代辉煌的事迹,触发对世事变迁的思考与感悟。

牛渚西江夜,泊船独听钟。

千山远寺掩,一月夜航空。

这首诗是唐代杜甫创作的名篇,通过回忆古代辉煌的事迹,触发对世事变迁的思考与感悟。

现代禅诗欣赏

现代禅诗欣赏

现代禅诗欣赏
以下是一首现代禅诗,供你欣赏:
《禅意》
静坐孤山林间,远离尘嚣烦忧。

风吹枯叶落地,万物皆有情意。

莲花池畔古梦,禅房林间遗章。

忧愁喜乐皆是,安然自在内宽。

青山依旧翠绿,流水依旧潺湲。

禅心寂然不动,世间繁华皆淡。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山林、枯叶、莲花池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禅意的理解和追求。

他认为,禅意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是对世间万物的感悟和领悟。

只有在寂静的环境中,才能体会到禅意的真谛,远离尘嚣和烦忧,回归自然和本心。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禅意的向往和追求。

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三)

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三)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三)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三】隋唐五代时期【2】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699—7467)洛阳人。

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进士,一生仕途坎坷。

晚年隐居汝水边,以渔樵自终。

与王维友善,属诗唱和。

诗歌多写景状物,描绘隐居生活的闲适,亦有少量写立功壮志之作。

《全唐诗》仅存其诗一首。

【赏析】这是一首世所公认的描写雪景的佳作。

据传此诗是诗人考举应试时而作。

他并没有按要求写十二句的五言律诗,而是写了四句即称“意尽”而交卷。

本诗的前三句写望中所见,却见得不俗,亦绘得不凡。

北岭秀丽全在它的余雪皑皑,仿佛浮在云端;更无奈那一抹斜阳,使久雨新晴后的林表,更为明丽,实在令人眼清心净;末句写望中所感:斜暮余雪,寒光闪耀,令人徒添寒意。

“秀”字用得简洁,“浮”字用得生动,“明”字透出灵秀,“寒”字暗诉心曲。

一个“寒”字,正所谓“好将寥落意,指点到人间”(明僧大健《见远山残雪》),暗示他归隐山林、结交僧友,“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苏氏别业》),“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贾岛《雪晴晚望》)的将来。

示法诗希迁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能明?希迁(700-790)石头希迁,俗姓陈,广东高要人。

年轻时坚决反对乡民迷信与祭祀神鬼。

后往曹溪参谒慧能,慧能西逝后师事青原行思而悟玄旨。

后住持南岳衡山,结庵石台,世称石头和尚,与江西的马祖道一并称当世两大禅匠。

著作有《参同契》、《草庵歌》各一篇。

名徒有药山惟俨、天皇道悟、丹霞天然等21人。

圆寂后赐无际禅师。

【赏析】这是一首佛法哲理诗。

为赞扬药山惟俨禅师悟道而作。

有一天,药山端坐在石头上。

石头问他:“你在这里干什么?”“什么也不做。

”石头便说:“那么你这是闲坐了。

”药山答:“闲坐还是有为。

”石头便问:“你老是说不为不为,到底不为个什么?”药山答道:“这个不为,千圣也不识。

”石头知其颖悟,便做了这首诗赠给他。

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十二)

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十二)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二)两宋时期(4)赞师偈★守端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

从兹不出茶川上,吟啸无非罗里罗。

★守端(1025—1072)湖南衡阳人。

宋杨岐派禅师。

20岁出家,圆具后参临济宗杨岐方会禅师。

28岁住持江州(今江西九江)承天寺,安徽舒州白云山海会寺,所至禅众云集。

胆识过人,学众敬而畏之。

著有《白云守端禅师语录》2卷、《白云守端禅师广录》4卷。

【赏析】守端一日乘驴度桥,一踏桥板而堕,忽然大悟。

从此更不游方。

且出语洒脱,诗中有诗,意中有意,韵味无穷。

《赞师偈》便是守端的开悟偈。

首句写他决心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只是理入,还须行入;一天当他骑驴过桥时,桥板断了,他猝然跌到了桥下,一时间什么都消失了,包括大地山河,遑论玄理虚论,他也就猝然颖悟了大法。

从此他闭门不出,善加护持;闲来吟啸,也是不成腔不成调但古风犹存的“啷格啰里啰”。

诗如其人,从此白云守端踏上了宗林吟啸的大舞台,其语录、颂偈皆另有一种风骨。

蝇子透窗偈★守端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赏析】这是禅师对著名的神赞禅师古雅指化的赞颂。

全诗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对一只追求光明的蝇虫的描写,象征了追求禅道的衲子的探索与觉悟过程。

“光”在此处代指心珠、佛如意、禅心。

多少次在迷中求悟,不懈地上下而求索。

忽然,因缘时节成熟了,不经意间撞着飞进来时的通道,才明白平生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受了肉眼的蒙蔽。

如今,心眼打开了,第三只眼时刻“惺惺着”,他将是一位永远清醒的觉者。

守端禅师精妙的颂古偈众多,下面略举一例:“五陵公子游花惯,未第贫儒自古多。

冷地看他人富贵,等闲不奈幞头何。

”此为《颂古联珠》中所载守端颂云门“北斗里藏身”公案的偈子。

笑的是“冷地看他人富贵”的幞头世人,包括未悟的僧人,不知自己正是“游花惯”的“五陵公子”,因为佛性本自具足嘛!一拳拳倒★守端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

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看透人生禅诗七绝

看透人生禅诗七绝

看透人生的禅诗七绝
人生如梦,万象皆空,禅诗七绝以简洁、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以下是一首看透人生的禅诗七绝:
人生如梦莫留恋,
万象皆空幻影般。

处世待人宽容态,
心中泰然任岁月。

这首诗表达了以下几个观点:
1. 人生如梦:人生如同梦境,短暂而虚幻。

我们应该认识到生命的无常,珍惜当下,不为过去和未来忧虑。

2. 万象皆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而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认识到这一点,便能看透世间的纷扰,心境自然宽广。

3. 宽容待人:在人际交往中,应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宽容能使我们与人和谐相处,收获更多的友谊和快乐。

4. 心中泰然: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扰和压力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只有心中泰然,才能在面对人生起伏时保持冷静,化解困境。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和、宽容的心,更好地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禅诗赏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开善寺
梁·阴铿
鹫岭春光遍,王城野望通。

登临情不极,萧散趣无穷。

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

栋里归云白,窗外落晖红。

古石何年卧,枯树几春空?
淹留惜未及,幽桂在芳丛。

2、赠法和颂
后秦·鸠摩罗什
心山育明德,留熏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3、陵峰采药触兴为
晋·帛道猷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

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

始知百带下,故有上皇民。

4、祖道赋
隋·慧晓
平生本胡越,闽吴各异津。

联翩一倾盖,便作法城亲。

清谈解烦累,愁眉始得伸。

今朝忽分手,恨失眼中人。

子向径何道,慧业日当新。

我住邗江侧,终为松下尘。

沉浮从此隔,无复更有因。

此别终天别,迸泪忽沾巾。

5、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题峰顶寺
唐·李白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0、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2、阙题
唐·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3、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14、杳杳寒山道
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15、无心恰恰用
唐·牛头法融
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16、碧涧泉水清
唐·寒山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17、远观山有色
唐·大川禅师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

如何言不会,只为转分明。

18、闻钟
唐·皎然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水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

19、上牛头寺
唐·杜甫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地幽。

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休。

20、游开元精舍
唐·韦应物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