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基差交易案例
期货套利策略利用基差交易获利

期货套利策略利用基差交易获利期货套利是投资者利用合约价格差异进行买卖交易的一种策略。
基差交易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套利策略,通过短线交易期货合约与现货之间的价差变动来获利。
本文将详细介绍期货套利策略利用基差交易获利的原理与操作技巧。
一、期货套利策略概述期货套利策略是指投资者通过同时买卖期货合约与现货资产来获得差价利润的一种交易策略。
而基差交易则是以基差为基础,通过买卖期货合约与现货之间价差变动的套利策略。
基差是指期货合约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
它反映了远期交割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
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基差为正数;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基差为负数。
二、基差交易原理基差交易利用了期货合约与现货之间价格发散与回归的特点。
正常情况下,期货合约价格会受到现货价格的影响而变动,当期货合约价格偏离现货价格时,就会出现基差。
当市场预期出现基差时,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基差交易:1. 步骤一:分析市场趋势和基差变动的原因,选择适合的期货品种和现货资产。
2. 步骤二:确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措施,设置止损点位和止盈目标,控制风险。
3. 步骤三:根据市场走势,买卖期货合约和现货资产,利用基差差价进行买卖操作。
4. 步骤四:在基差回归正常水平时及时平仓,实现利润。
基差交易需要投资者具备良好的市场监测和分析能力、风险管理意识和交易实践能力。
三、基差交易案例假设某投资者发现A市场的小麦现货价格为每吨1000元,而同样期限的小麦期货合约价格为每吨1100元,基差为正100元。
投资者根据市场分析认为,基差将会回归到正常水平,即为0元。
此时,投资者采取基差交易策略,同时做多1手小麦期货合约,做空1吨小麦现货。
如果市场预期成立,在小麦期货合约到期前,基差回归到0元,此时投资者可以分别进行平仓操作,即卖出期货合约和买回现货。
假设此时基差回归到0元,投资者完成平仓交易。
假设期货合约每手盈利100元,在期货市场上获利100元;同时现货价格下跌至1000元,投资者买回现货获利100元。
基差实操案例

基差实操案例
实操案例:基差交易
基差交易是指在期货市场上,同时进行期货合约和现货合约的交易,通过利用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差价来获取利润。
案例背景:
假设某农产品的期货合约为A,现货市场上的该农产品的价格为B,且A的价格往往高于B。
投资者C观察到这一现象,并希望通过基差交易来获取利润。
具体操作:
1. 投资者C购买一份A的期货合约,同时在现货市场上卖出一份相同数量的该农产品。
2. 等到交割日,C将期货合约交割,同时将现货市场上购买的农产品交割给买家。
3. 由于期货合约价格高于现货市场价格,C可以获得期货合约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差价作为利润。
案例分析:
基差交易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期货合约与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如果价格波动较大,可能会导致交易亏损。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基差交易时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和对农产品市场的深入研究。
结论:
基差交易是一种利用期货合约和现货市场之间的差价进行交易的策略,可以在合适的时机获取利润。
然而,投资者在进行基差交易时需要谨慎操作,并进行风险管理。
棉花基差买卖分析案例

棉花基差交易分析案例财务管理三班:刘东风 1014060317常亚萍 1014060302宋盼盼 1014060322谢文华 10140603262013年4月24日数据源:生意社和讯网公司名称:滨州东纺有限责任公司交易品种:棉花1309(CF309)交易场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假设身份: 棉花购买者棉花期货市场价格数据来源:生意社、和讯网时间区间:2013年4月1日~2013年4月20日应用理论:对于套期保值交易来说,基差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在做了套期保值交易后,交易者必须随时观察基差的变化情况。
由于基差的变动相对稳定一些,这就为套期保值交易者来观察现货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幅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需仔细观察基差的变动,才可知道期货与现货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结束套期保值交易时的基差等于开始套期保值交易时的基差,那么,就能取得十分理想的保值效果。
我们选取的是郑州棉花期货1309主力合约每天的收盘价,共38个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马柯维茨组合投资收益风险分析,分析了棉花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和影响的因果关系,并对其基差的变动情况及效果预期做出评价,利用基差交易获取保值,在复杂的市场供求关系下,将价格拉回到正常水平。
1、棉花现货与期货市场价格比较(2013年1月1日~4月1日)2、对比以前月份期货与现货走势,分析棉花价格变动对公司影响4月1日我们发现,当时的棉花价格为19300元/吨,市场有短缺的迹象,预计到4月20日公司的库存将要降至低点,需要补库。
所以我们担心到4月中下旬价格出现上涨,因此,我们公司与4月1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20200元/吨的价格买入100手5月棉花和约,做多头套期保值。
考虑到若以后基差增大对己不利,为了避免基差变动影响,我公司保值后还需要寻求基差交易。
三、寻求基差交易4月1日棉花期货、现货市场价格均出现了上扬,并且期货市场的涨幅大于现货市场,此时: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19300-20200=-900我们估计,对冲时基差走弱减小,即期货价格上升幅度大于现货价格上升幅度,如果由-900到-1000,即对冲基差达到-100/吨时,可以弥补仓储、交易手续费以及运费等成本费用,并可以保证合理利润。
棉花基差交易分析案例

棉花基差交易分析案例财务管理三班:刘东风 1014060317常亚萍 1014060302宋盼盼 1014060322谢文华 10140603262013年4月24日数据源:生意社和讯网公司名称:滨州东纺有限责任公司交易品种:棉花1309(CF309)交易场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假设身份: 棉花购买者棉花期货市场价格数据来源:生意社、和讯网时间区间:2013年4月1日~2013年4月20日应用理论:对于套期保值交易来说,基差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在做了套期保值交易后,交易者必须随时观察基差的变化情况。
由于基差的变动相对稳定一些,这就为套期保值交易者来观察现货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幅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需仔细观察基差的变动,才可知道期货与现货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结束套期保值交易时的基差等于开始套期保值交易时的基差,那么,就能取得十分理想的保值效果。
我们选取的是郑州棉花期货1309主力合约每天的收盘价,共38个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马柯维茨组合投资收益风险分析,分析了棉花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和影响的因果关系,并对其基差的变动情况及效果预期做出评价,利用基差交易获取保值,在复杂的市场供求关系下,将价格拉回到正常水平。
一、棉花现货与期货市场价格比较(2013年1月1日~4月1日)二、对比以前月份期货与现货走势,分析棉花价格变动对公司影响4月1日我们发现,当时的棉花价格为19300元/吨,市场有短缺的迹象,预计到4月20日公司的库存将要降至低点,需要补库。
所以我们担心到4月中下旬价格出现上涨,因此,我们公司与4月1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20200元/吨的价格买入100手5月棉花和约,做多头套期保值。
考虑到若以后基差增大对己不利,为了避免基差变动影响,我公司保值后还需要寻求基差交易。
三、寻求基差交易4月1日棉花期货、现货市场价格均出现了上扬,并且期货市场的涨幅大于现货市场,此时: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19300-20200=-900 我们估计,对冲时基差走弱减小,即期货价格上升幅度大于现货价格上升幅度,如果由-900到-1000,即对冲基差达到-100/吨时,可以弥补仓储、交易手续费以及运费等成本费用,并可以保证合理利润。
基差贸易风险案例

基差贸易风险案例话说有个老张,他是个做粮食生意的小老板,一直对基差贸易跃跃欲试。
基差贸易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把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结合起来做买卖的方式。
老张听说大豆的基差贸易有不少赚钱的机会,就一头扎了进去。
他跟一个大供应商签了一份基差贸易合同。
合同约定,基差是固定的,最后成交价格就根据期货市场价格加上这个基差来定。
老张觉得自己挺聪明的,这大豆价格要是涨了,他就可以低价买入,然后转手在市场上高价卖出。
可他没料到,风险这只“小怪兽”就悄悄潜伏在旁边了。
一开始,期货市场上大豆价格还比较稳定,老张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稳赚不赔。
但是呢,突然有个关于大豆产区的坏消息传来。
说是大豆主产区遭遇了罕见的虫灾,这下可不得了。
期货市场上的大豆价格就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
这时候,老张开始有点慌了。
按照合同,虽然基差固定,但是期货价格涨得这么厉害,他得花比原来预期高得多的价格去买大豆。
他本来想着靠这个基差贸易赚一笔小钱,好给老婆换个新包包呢,现在看来,可能连自己的老本都要搭进去了。
更糟糕的是,老张之前算好了自己的仓库容量,还预定了运输车辆等一系列配套的东西。
可因为价格上涨,他资金压力变得超级大,那些预定的东西都要交不少定金,他手头的钱根本不够。
老张想跟供应商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调整一下合同。
可是供应商也是按合同办事呀,怎么可能轻易松口呢?供应商还指着这个合同赚钱呢。
结果呢,老张最后硬着头皮按照高价买了大豆。
但是市场价格虽然涨了,涨得没有他成本增加得那么多。
他最后卖出去的时候,根本没赚到钱,还亏了不少运费和仓库保管费,老婆的新包也泡汤了,只能回家吃泡面反省自己当初没考虑周全就贸然进入基差贸易的莽撞行为。
这就是老张的基差贸易风险故事,告诉我们在做基差贸易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影响价格的因素,不能只看到赚钱的一面,风险防范可是相当重要的哦!。
基差交易案例

基差交易案例基差交易是指利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的一种交易策略。
下面是一个基差交易案例。
某投资者注意到了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基差存在较大的波动,于是决定利用这一价格差异进行套利。
他首先在期货市场买入了小麦期货合约,然后在现货市场卖出了相同数量的小麦。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合约是远期合约,意味着他需要在未来的某个指定日期交付相应数量的小麦。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投资者发现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基差经常在正数和负数之间波动。
当基差为正数时,现货市场的价格高于期货市场,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买入的小麦要比在现货市场卖出的价格低,这时投资者会获得利润。
当基差为负数时,现货市场的价格低于期货市场,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买入的小麦要比在现货市场卖出的价格高,这时投资者同样会获得利润。
在这个案例中,假设投资者买入了1000吨小麦期货合约,并在现货市场卖出了相同数量的小麦。
当基差为正数时,投资者会在期货市场买入小麦,价格为1000美元/吨,然后在现货市场卖出小麦,价格为1050美元/吨,从而获得50美元/吨的利润。
当基差为负数时,投资者会在期货市场买入小麦,价格为1000美元/吨,然后在现货市场卖出小麦,价格为950美元/吨,同样获得50美元/吨的利润。
通过这样的基差交易,投资者可以在小麦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获得低风险的套利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基差交易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基差的波动可能会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其次,投资者需要考虑期货合约的交割问题,确保在到期日前能够及时交付或接收相应的现货。
此外,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也需要投资者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
总的来说,基差交易是一种利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价格差异进行套利的交易策略。
在合理的风险管理和充分的市场分析基础上,投资者可以通过基差交易获得相对低风险的收益。
论基差交易在贸易中的运用

论基差交易在贸易中的运用一、引言基差交易作为衡量商品实际价格和期货价格差距的重要交易形式,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交易形式之一。
除了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外,基差交易还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市场定价与高效的市场交易手段。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基差交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二、论文报告的5个主要标题1. 基差交易的概念与原理2. 基差交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3. 基差交易的优势与风险4. 基差交易市场的现状与发展5. 基差交易在某个特定案例中的应用三、基差交易的概念与原理基差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中,通过买入或卖出现货商品,同时持有相应数量的期货合约,从而实现规避市场波动、获取收益的交易策略。
其实质是利用现货与期货价格差异之间的变化,实现利润的增长。
以原油市场为例,假设现货原油价格为每桶50美元,而期货市场的最新合约价格为每桶52美元,这时候基差就是2美元。
如果某个交易者认为市场出现了错误的价格,预测未来基差会继续增加,那么他可以采取基差做多的策略。
即在现货和期货市场同时买入,持有现货和期货头寸,根据市场变动选择增加或减少持仓,从而实现利润的增加。
四、基差交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1. 用基差合约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在国际贸易中,基差合约不仅能够弥补市场对冲工具的不足,还能够实现外汇风险的套期保值。
基差合约比纯粹的期货合约更具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制。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使用基差合约进行交货和结算,能够有效的避免交易中双方由于价格波动而导致的损失。
2. 基差交易在商品交易中的应用在国际贸易中,传统的贸易商经常利用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差价进行基差交易。
例如,一个贸易商收到了一笔由于价格波动而导致的赔偿款项,在必须迅速将资金投入到下一笔订单之前,他可以利用现货和期货市场之间的差异进行基差交易,从而保证自己在市场上的参与有一定的风险控制。
三、基差交易的优势与风险1. 优势:(1)可以利用基差交易来规避市场波动的高风险;(2)采用基差交易的优势在于能够建立有效地市场定价体系,并确立其在经济中的地位;(3)基差交易能够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
案例4:基差交易案例

案例4:基差交易案例我国玉米大豆国际贸易的定价近几年来~国内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融合度显著提高~玉米、大豆、铜等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关性都在95%以上。
但是~我们在制度建设、投资者结构、以及经营融合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在大豆和玉米品种上~目前有1万4千多家现货企业参与避险交易。
”在国内期货市场~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包括玉米、大豆等品种在内的许多品种的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农民和企业经营的“望远镜”、“风向标”和“避风港”。
但是~对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产业发展的认知还处于不断深化过程中~让更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让更多人认识市场功能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为了做好期货市场在产业中的应用与推广工作~今年交易所专门成立了产业拓展部。
今年~大商所将深入开展“千厂万企”市场服务工程~建立行业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加大对企业利用市场情况调研、上门业务服务等~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工作。
同时在大连、广州和杭州举办三个国际水准的大型产业论坛和基差交点价:“大棒”还是“胡萝卜”,点价~是目前中国企业在进口大宗商品时惯用的定价方式~指在进口商品时~并不直接确定商品价格~而是只确定升水多少~然后在约定的点价期内以国外期货交易所,通常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等,的某天的期货价格作为点价基价~加上约定的升水作为最终的结算价格。
国内进口商通常要预先付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履约保证金。
点价这种贸易方式最初为中国企业带来滚滚利润~而后又让中国企业受尽苦头。
据介绍~最初中国企业采购大豆的方式并非点价~而是传统的由国外贸易商直接报出,,,价格~油厂如果对价格满意~就签订合同~开出信用证。
1999年以后中国大豆需求量增加~国外贸易商看到中国巨大的市场~于是开始互相竞争。
在竞争的过程中~开始逐渐采用“点价”方式。
由于竞争激烈~国外贸易商开出的条件很宽松~最初装船前必须结价~而后发展成到岸前必须结价,保证金也一降再降~由最初的20,降到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玉米大豆国际贸易的定价
近几年来,国内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融合度显著提高,玉米、大豆、铜等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关性都在95%以上。
但是,我们在制度建设、投资者结构、以及经营融合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在大豆和玉米品种上,目前有1万4千多家现货企业参与避险交易。
”在国内期货市场,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包括玉米、大豆等品种在内的许多品种的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农民和企业经营的“望远镜”、“风向标”和“避风港”。
但是,对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产业发展的认知还处于不断深化过程中,让更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让更多人认识市场功能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为了做好期货市场在产业中的应用与推广工作,今年交易所专门成立了产业拓展部。
今年,大商所将深入开展“千厂万企”市场服务工程,建立行业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加大对企业利用市场情况调研、上门业务服务等,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工作。
同时在大连、广州和杭州举办三个国际水准的大型产业论坛和基差交
点价:“大棒”还是“胡萝卜”?
点价,是目前中国企业在进口大宗商品时惯用的定价方式,指在进口商品时,并不直接确定商品价格,而是只确定升水多少,然后在约
定的点价期内以国外期货交易所(通常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等)的某天的期货价格作为点价基价,加上约定的升水作为最终的结算价格。
国内进口商通常要预先付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履约保证金。
点价这种贸易方式最初为中国企业带来滚滚利润,而后又让中国企业受尽苦头。
据介绍,最初中国企业采购大豆的方式并非点价,而是传统的由国外贸易商直接报出CIF价格,油厂如果对价格满意,就签订合同,开出信用证。
1999年以后中国大豆需求量增加,国外贸易商看到中国巨大的市场,于是开始互相竞争。
在竞争的过程中,开始逐渐采用“点价”方式。
由于竞争激烈,国外贸易商开出的条件很宽松,最初装船前必须结价,而后发展成到岸前必须结价;保证金也一降再降,由最初的20%降到5%。
“当时的市场在跌势之中,我今天买了一船五万吨的大豆,不和你结价,可是我已经把豆粕卖出去了,跌价了以后,再和你结价,我怎么做都赚钱。
这种局面维持了近两年。
这两年,油厂赚足了钱。
”李宣生说,“这个办法只适合熊市,价格下跌的时候可以;价格上涨的时候,情况就相反了,所以这两年国内企业吃亏了。
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国外贸易商会不断提高保证金,国内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补充保证金,就要被迫砍仓结价,被迫购买高价大豆。
”
据了解,2004年上半年,由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价格波动剧烈,导致中国企业亏损严重,甚至出现大面积“洗船”(违约)事件。
点价也让国内企业在其他大宗商品的进口上吃亏不少。
经易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曹胜对记者说,“点价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遭遇滑铁卢。
”
国外贸易商:旱涝保收
国外的贸易商利用发达的衍生品市场,通过点价这种方式向中国出口大宗商品,可以实现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稳定收益。
以大豆贸易为例,美国的大豆贸易主要被嘉吉公司、ADM公司、邦吉公司等几大公司控制,他们在美国粮食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
国外(包括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农民将大豆卖给嘉吉等贸易商,再由贸易商将大豆运到港口或者仓库,这个过程产生的储运费等费用就是所谓的升贴水,也即从产地到港口的费用。
李宣生说,国外贸易商买入大豆后,为了防止价格下跌,通常会做期货的卖出保值,那么国外贸易商就没有风险了。
曹胜详细介绍了国外贸易商的操作方式。
国外贸易商从农民手中购买大豆后,会立即在期货市场做相应的卖出保值,然后核算储存、内运、装港和大洋运费等成本,加上套保基差和预期利润,得出所谓的升水,然后将这个升水卖给中国企业。
在中国企业点价买进后,国外贸易商会立即在期货市场平仓,获得预先确定的利润,而此时的大豆价格是多少对其利润没有影响。
练好硬功,不怕“点穴”
反观中国企业,在同国外贸易商的博弈中,就显得稚嫩很多。
很
多企业缺乏利用衍生品市场的意识和经验,发展滞后的国内衍生品市场也缺少丰富的衍生工具供企业利用。
中国企业从事境外衍生品交易也存在很多困难,包括交易成本、资金承受能力和交易人才等因素。
中国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张邦辉在今年6月份曾表示,国务院已经批准试点国内符合条件的期货经纪公司代理国内企业从事境外期货交易,这或许能对进口商有所帮助。
“不要抱怨国外企业狙击中国,其实和我们自身有关系,形势不同了,我们的企业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思路来应对。
”李宣生说,“在熊市中,点价对我们有利,而现在形势变了,价格不断上涨,我们就不能抱着点价不放了。
我们可以继续采用传统的由国外贸易商直接报出CIF价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国内的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或者利用国外衍生市场的期货、期权等工具来规避风险。
”
曹胜说:“有些油厂在点价进口大豆时已经开始利用国外的期权保值,降低自己的风险。
”他向饲料企业建议,在进行国内贸易时也可以借鉴点价方式,作为供应方,利用大商所的期货合约做卖出保值,同客户签订升水合同,实现稳定的低风险利润。
事实上,在国内的铜市场,贸易商已经开始利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货合约进行点价交易,金瑞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南昌营业部总经理杨建辉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国内铜加工企业都是以点价的方式购入原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