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模拟试题(一)

合集下载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模拟试题 高二语文 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模拟试题 高二语文 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模拟试题高二语文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命题范围:必修下册试卷难度:中档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A (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因为……所以”强加因果。

由原文“科学发现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这需要文化底蕴的涵养。

科学与人文传统、人文关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知,艺术人文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但“很多科学大师热爱文学艺术”和“艺术人文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A。

2.B (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人文则是主观感受,是从想象出发的”于文无据。

且人文艺术也源自生活,尊重客观事实。

故选B。

3.D (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观点:科学与人文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ABC均为科学家重视人文艺术;D只重人文传统,轻视科学技艺。

故选D。

4.①科学家具有理性(求真、怀疑、质疑)精神:袁隆平不迷信西方权威,下地观察,反复实验,最终攻克杂交水稻难关,体现了科学家的理性求真精神。

(或:屠呦呦通过反复实验,坚持研究,提高青蒿的抗疟效果,体现了科学家的理性求真精神。

或:钟扬已经成功地收集到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但他仍深入高原采集种子,体现了科学家理性求真的精神。

)②科学家具有创新精神: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时,采用了国内外没有先例的方法,坚持研究并取得成功,体现出他的创新精神。

(或:屠呦呦创建低温提取青蒿抗疟的方法,发现青蒿素,开发新抗疟药物,体现了科学家的创新精神。

或:钟扬作为植物学家,为人类建了一个种子的“宝库”,体现了他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

)③科学家具有爱国精神:袁隆平因我国的普遍饥荒投入农业研究,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体现出他的爱国思想。

(或:屠呦呦研发青蒿素,将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体现了科学家的爱国精神。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

我们今天如何借鉴这一传统呢?从艺术的角度说,我们能够借鉴的主要是诗的语言。

因为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舞台、表演等,而诗歌除了语言之外,什么都没有。

语言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创造,有了语言,才有充分的思维,才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使人类从本能向无限发展。

可是,艺术需要鲜明的感性,而语言中的感性却是间接的。

音乐可以使用音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觉。

而语言却不能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许多概念的间接认识。

所以,这是一个困难,诗歌的艺术就在于能充分地发挥语言的创造性来获得最新鲜、最丰富的感受。

杜甫的名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给我们何等深刻的印象!但诗人不过是使用了“落日”“大旗”“马”“风”这样一些意象。

这便是语言的艺术性,证明了诗歌创作的成功。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既不能舍弃语言,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这就要有特殊的处理办法,诗歌因此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最起码的一点,在形式上,诗歌要分行。

古典诗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了行。

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飞跃性。

富于跳跃感的节奏有利于诗歌语言的飞跃,从日常的语言中萌发出特殊的语言,捕捉到日常语言中难以捕捉到的新鲜感受。

唐诗在诗歌语言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那些为语法而存在的虚字都可以省略,因为这些虚字都没有什么实感,省略了就更有利于飞跃。

可是我们又不能失掉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因此,省略掉这些字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掌握过程。

我们新诗的这个过程还很短,就还不容易做到这一步。

高二模拟测试语文(附答案)

高二模拟测试语文(附答案)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模拟测试一、阅读部分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故都的秋郁达夫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高二语文上册模拟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模拟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模拟题及答案高二语文上册模拟题及答案一、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一)背诵(每题1分,共10分)1、,。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2、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相》)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书愤》)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春江花月夜》)5、,。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6、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梦游天姥吟留别》)7、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旅夜书怀》)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将进酒》)9、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李凭箜篌引》)10、秦人不暇自哀,;,。

(《阿房宫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稽之馀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注]①张君: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张梦得、苏轼都被贬至黄州。

张梦得在寓所西南筑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

②会稽:通“会计”,指征收钱谷之事。

③挹通揖,作揖,引申为观赏1、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4分)2、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5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共15分)1、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高二语文模拟试题

高二语文模拟试题

高二语文模拟试题第Ⅰ卷(36分)一、(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A.刊载/载体行伍/行若无事奢靡/靡不有初B.哄动/哄传上乘/千乘之国参与/与人为善C.殷切/殷红翘楚/翘首以待绿茶/绿林好汉D.镜框/框图当真/螳臂当车参差/斗转参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逾垣脉搏无瑕顾及委曲求全B.赧然诨号两全其美越俎代庖C.舂米蛊惑出言无状凭心而论D.详实诛连浑水摸鱼一锤定音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要把浓缩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鉴赏过程中必经的一道“工序”(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

B.对于恶意的中伤,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奋起自卫和“迎头痛击”呢?我的体会是,仍然尽可能地宽容。

C.时下,许多报刊都反映这样一种现象:公安干警出警次数多,出警时间长,这些情况在全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D.“新婚宴尔”的“宴尔”是什么呢?《新编成语词典》的解释是“也作‘燕尔’,快乐愉悦,”《诗经•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B.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D.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2006年,值得媒体强烈关注的就是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一个维和工兵营,这是中国首次派出营规模的维和部队。

B.德国科学家日前发明了一种具有密码保护功能的子弹,能有效的防止枪支因操作不当走火,提高了武器的安全性。

C.我虽然并没有资格评定动物的贵贱,但是我清楚地知道,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动物,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爱心。

高二语文模拟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模拟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2019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尽管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超越时代、具有永恒意义的作品,但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人无论如何都难以脱离自己生活的土地而飞翔。

创作也同样如此,企图漠视、回避、拒绝现实都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个时代的优秀文艺都是这个时代现实精神及其发展必然性的表现。

它们或者呼唤新的社会理想出现,或者表现特定现实中人们的生活与努力,或者揭示出这一时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追求。

有一种观点认为,表现现实,就不能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以批判的眼光来揭露现实中的负面现象。

对这样的观点需要进一步分析。

一种立场是为批判而批判,为揭露而揭露,看不到战胜这些困难、挑战的强大力量。

这样的作品与现实不符,难免片面、浅薄,会消损其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

另一种立场是,在直面问题的同时,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爱、正义、理想,并给人以未来与希望。

对这些负面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

而真正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作品总是要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还有的人认为,创作最关键的是要写出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状态,至于是不是表现了现实生活,并不重要。

这种观点当然是有问题的。

我们提倡艺术表达的百花齐放,也倡导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

但是,不论什么样的题材与手法,都难以脱离作家艺术家生活的现实。

即使是那些历史题材、魔幻题材也是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映。

它们并不一定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但依然彰显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精神与智慧,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情怀。

存在上面错误观点的原因,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急遽变化的疏离、隔膜与迷茫。

高考高二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高二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ng jīng yíng)B.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C. 雨后春笋(yǔ hòu chūn sǔn)D.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将越来越深。

C.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故事。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星期天,我和小明、小红、小刚一起去了公园。

”B. “这次考试,我得了100分,爸爸妈妈都非常高兴。

”C. “请把这份文件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

”D. “我国科学家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B. 这座城市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上。

C. 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D. 那条小河像一条绿色的飘带,蜿蜒在田野间。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用电。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可以说是大放异彩。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

D. 他的演讲非常生动,把听众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境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写的词语是:a. 我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难题,感到十分困惑。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

高考模拟语文试卷高二上册

高考模拟语文试卷高二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15分)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诗歌以春江、明月、花林、江潭、月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春江花月夜图。

B. 诗歌通过对江月、明月、江水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C.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 诗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生与宇宙的永恒与短暂。

2.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诗歌开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江潮与月光的互动。

B. 诗歌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诗歌结尾“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寓意着人生的未知与迷茫。

D.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15分)谈读书[清] 梁启超读书之乐,乐在寻味。

味得深时,乐亦深;味得浅时,乐亦浅。

此其所以为乐也。

读书之乐,乐在知新。

新者,未知也。

未知之境,人心所向;既知之境,人心所恶。

故读书之乐,乐在知新。

读书之乐,乐在会友。

会友者,心交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模拟试题(一)(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赎.罪/渎.职犬吠./肺.腑和.面/曲高和.寡B.啜.泣/辍.笔对峙./稚.嫩揣度./度.德量力C.烙.印/落.枕蓓.蕾/胚.芽商贾./余勇可贾.D.纤.细/阡.陌彤.云/憧.憬抹.布/转弯抹.角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梁实秋散文的成就,当然得益于他对人性百态的洞察,因此能够在作品中层层剥视,侃侃而谈。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中西文化领域的精湛造诣。

梁实秋认为,中国文化有些地方优于西方,西方文化也有些地方优于东方,因此,他既反对妄自尊大,又反对妄自菲薄,而主张虚心接纳外来文化,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融解一起。

A.洞察 B. 造诣 C. 侃侃而谈 D. 妄自菲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C.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恰当的一项是()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这话确有见地,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外,友情更是不可缺的。

因为。

A.友情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B.友情是一种纯度,爱情是一种深度,而亲情则是一种广度C.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D.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公讳云飞,姓葛氏,浙江山阴人。

父承升,江南长淮卫千总,授武略都尉。

公幼读书成童①,赴试郡中,闻母疾,弃归。

武略公尝率家人十数骑猎,顾谓公曰:“弧矢,男子事也,汝能之乎.?”公援弓矢,六发皆中。

武略喜曰:“我弓六石而能挽中,当弃儒为将,其可成父志乎!”公跪受命。

年三十,中嘉庆己卯科武举人。

道光癸未科成进士,官营守备,五擢至定海镇总兵。

丁.父忧,去官一年,浙江巡抚乌尔恭额复奏公署.定海镇总兵。

及英吉利兵船突据定海城,巡抚乌公先见,驰书要公诣镇海,计防御。

公督耕陇上,得书白母太夫人,遂行。

公至镇海,请尽出劲兵扼金鸡、招宝两山间,集定海溃兵,大阅海上。

归与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偕往复定海城。

七月,夷袭厦门,公闻之,立牒告大府:土城守单,筱峰背负海有间.道,宜增炮及以.营船备水剿。

又执不与。

八月癸巳,夷果复犯定海,攻竹山门,败走,明日窥东港浦,皆击退之。

戊戌,天大雾,夷始全队逼土城,公倚睥睨,闻风帆海水声,微辨贼舻将近城,炮击沉之。

夷分道攻峰、竹山,筱峰无炮,夷众夺间道下,攻破竹山门,背薄.土城。

公手掇四千斤炮回击之.,血流成渠。

贼殊死进,公率所部二百余卒,持刀械步斗。

夷首安突得执大绿旗麾兵进,遇公,骂曰:“逆贼,终污吾刀!”斩之。

刀折,复拔所佩刀二,冲贼队中,至竹山门,方仰登,贼刀劈公面去其半,血淋漓,径登贼駴迸间②,而.有炮背击公,洞胸穴如碗,前后枪铳雨集,中伤数十,遂卒。

(选自《后期桐城派文选译·葛公墓志铭》,巴蜀书社,有删减)【注】①童:指尚未通过考试成为生员(秀才)的读书人。

②駴迸间:猛烈击鼓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丁.父忧,去官一年 丁:遭逢 B .复奏公署.定海镇总兵 署:代理 C .筱峰背负海有间.道 间:中间 D .攻破竹山门,背薄.土城 薄:靠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宜增炮及以.营船备水剿 公手掇四千斤炮回击之. 娘以.指叩门扉曰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駴迸间,而.有炮背击公 汝能之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儿寒乎?欲食乎.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 .公督耕陇上 B .劲兵扼金鸡、招宝两山间C .大阅海上D .复拔所佩刀二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葛公出身官员家庭,幼年读书成为童生,去参加科举考试,听到母亲生病的消息,没有考试就回家了。

B .等到英国兵船突然占据了定海县城,巡抚乌尔恭额先发现,急速送信要葛公到定海去谋划防御事务。

A .B .C .D .C.葛公听到英夷袭击厦门的消息,立刻书面报告上级防守的形势和策略,但是上级固执而没有同意他。

D.在与英军的土城之战中,葛公率领部下,顽强抵抗,最后惨死在敌人的枪炮中,表现出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1)我弓六石而能挽中,当弃儒为将,其可成父志乎!(3分)(2)公督耕陇上,得书白母太夫人,遂行。

(3分)(3)夷果复犯定海,攻竹山门,败走,明日窥东港浦,皆击退之。

(4分)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7分)临平①道中道潜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注:①临平:山名,在今浙江杭州市。

(1)简析“弄”字在首句中的表达效果。

(3分)(2)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 分)(6分)(1)夫仁者,,。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2)而,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4),,吟赏烟霞。

(柳永《望海潮》)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论友谊蒙田人类钟情于交往超过任何其他活动,这或许是本能赋予我们的。

友谊各种各样,通常由欲望、利益、公众或私人的需要建立和维系。

因此,越是掺杂着其他的动机、目的和利益的友谊,就越难有其美好和真诚的东西,也就越无友谊可言了。

父子之间没有友谊,因为孩子对于父亲,多半是尊敬。

友谊需要交流,父子之间差距最巨大,难以有这种交流,也许还可能伤及父子间天然的义务。

父亲不应向儿子袒露所有内心的秘密,以致父子间产生不适宜的关系;同时儿子也不能责备和指出父亲的错误,这是友谊最重要的职责。

男女的爱情也不属于友谊之列。

尽管爱情的火焰更活跃、更炽热、更勇猛,但它让我们处于紧张之中,有时是一种想急切去追求得不到的东西的狂妄。

然而友谊却是一种普通的温热,它平稳宁静、持久不变;它温柔平和,不会让人感到伤痛和难受。

爱情倘若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彼此赏识阶段,它便会慢慢消退,进而消逝。

友谊在得到之后便会进一步滋长、健壮、发展,因为它是精神上的,心灵也会由此而得以升华。

友谊除了自身之外,不涉及其他任何的交易存在。

友谊实际上是由心灵相通的机遇相联结的频繁交往和亲密无间。

罗马执政官在处死提比略•格拉库斯之后,继续迫害与他相识的一些人,他最要好的朋友凯厄斯•布洛修斯便是其中之一。

莱利马斯当着罗马执政官的面,问布洛修斯愿意为朋友做些什么,布洛修斯的回答是一切事情。

莱利马斯又说:“什么?一切?如果他要你烧掉我们的神庙呢?”布洛修斯反驳说:“他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但他坚持这样要求呢?”莱利马斯接着问。

布洛修斯答道:“那我会照办。

”谴责他言辞的人,并不懂其中的秘密,也不知道布洛修斯所持的看法。

实际上他们俩相交甚深,由于深交,他们互相信任,互相钦佩。

让道德和理性来引导这样的信赖,你就会发现布洛修斯应该这样回答:“假如我们的行动和思想不一致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再是朋友。

”千万不要把普通的友谊和这里的友谊相提并论。

对于一般的友谊,人们像提着智慧的绳索小心翼翼地前行,绳索须小心地呵护才不至于出现可能的断裂。

“爱他时,就要想到有一天你会恨他;恨他时,又要想到你可能会再次爱他。

”奇隆这样说道。

这一规则对崇高的友谊而言是极其令人厌恶的,可对于普通的友谊来说,却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

对于后者我们必须用上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哦,我的朋友们,世上并没有一个是朋友。

”恩惠和利益孕育这普通的友谊,然而在至高无上的友谊中,却找不到它的踪迹,因为我们的意志已完全交融。

在必要时,我们会得到朋友的救助,我们也不会因为自己尽了什么职责而感到庆幸。

朋友这样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朋友间没有了义务的感觉,他们所讨厌的引起分歧和争端的字眼,如利益、义务、感激、祈求等等都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其实,他们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共同拥有的。

他们行动一致,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他们是一个灵魂占据两个躯体,所以他们之间不能给予或得到任何东西,这就是为什么立法者们为使婚姻与这神圣的友谊有某种想象上的相似,而禁止夫妻双方相互馈赠。

普通的友谊是可以分享的。

你可以欣赏这个人的美貌,那个人的风流和智慧;你也可以喜欢这个人慈父般的胸怀,那个人兄弟般的情谊,如此等等。

然而至高无上的友谊却统领和控制着我们的灵魂,是不可以和别人分享的。

假如两个朋友同时求你帮忙,你会帮谁?假如有两个人要求你做的事性质相反,你将听谁的?独一无二的高尚的友谊会解除所有的职责,免除所有的义务。

古人米南德认为,只需遇见朋友的影子便算是幸福的了。

(选自《蒙田随笔集》,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友谊源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建立在各种外在需求之上,这是由人的本能赋予的。

B.在父子交流的过程中,父亲不能向孩子诉说内心的秘密,以避免产生不适宜的关系。

C.勇猛、炽热的爱情区别于温柔、平和的友谊,它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便会慢慢消逝。

D.心灵相通、亲密无间的友谊不同于普通的友谊,需要人们有智慧地、小心翼翼地呵护。

E.立法者希望婚姻与至高无上的友谊相仿,没有恩惠和利益,因而禁止夫妻间的馈赠。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合理的一项是(3分)A.爱情不属于友谊之列,相爱的双方有时会互相伤害,这是人们追求友谊的缘故。

B.作者用布洛修斯愿为朋友火烧神庙的事例来证明友谊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

C.那些真正得到至高无上友谊的人,能够共同拥有彼此之间的思想、观点和荣誉。

D.假如两个朋友同时求你帮忙,你帮了其中的一个,说明你们之间存在崇高友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