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流程
二氧化碳汽提法生产尿素工艺

解吸水解系统
工艺冷凝液外送
造粒系统 粒料产品
二氧化碳汽提法生产尿素工艺简介
二氧化碳气提法的生产步骤可分为四个阶段:
1、原料二氧化碳的压缩和液氨的加压; 2、在合成塔中进行尿素的合成和在高压下用CO2气 提合成反应液,并将反应液中未反应的CO2与氨的 大部分气提出来,并返回尿素合成塔中重新利用; 3、将气提后溶液降低压力并加热,继续进下一步回 收未反应CO2与氨,并将冷凝吸收下来的回收液返 至尿素合成塔,此回收称为循环过程; 4、尿素溶液的蒸发和造粒。
二氧化碳汽提法生产尿素工艺简介
为处理未反应的氨和二氧化碳,可以将合成熔融 物加热分解,使成气体逸出。而用二氧化碳在合成压 力下将尿素熔融物气提,使其中的甲胺分解,返回 合成系统,就称为二氧化碳汽提法。
二氧化碳汽提法生产尿素工艺简介
液氨 加压
空气
合成系统 低压循环 蒸发系统
二氧化碳
甲铵液循 环
稀甲铵液循环
蒸发工序
蒸发工序主要是将尿液加工成固体尿素。将尿液 蒸浓到99.7%的熔体,造粒成型。此法称为蒸发 造粒法。(P339、P367)
后期安排
在5月初到5月底这段时间完成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设备的选型及流程图的绘制。 六月份开始论文的编写及改正,并准备PPT论文答 辩。
谢谢!
循环工序
循环系统包括分解和冷凝吸收两个工艺。分解 工艺主要有精馏塔、闪蒸槽、解析塔等设备; 冷凝吸收工艺有中、低压吸收塔和低压甲胺冷 凝器等设备。此外,还有尿素水解塔与循环加 热换热器以及高压甲胺泵等液体输送设备。 (P293)
蒸发工序
尿素溶液提浓是采用蒸发工艺去掉尿液中的水分 达到的。蒸发后尿液中含有水量应尽量降低,以 满足造粒后产品质量的要求,当成品尿素中含水 量要小于0.3%时,则蒸发后的熔融液进入塔前 必须浓缩到99.7%以上。按照尿素溶液蒸发特性 的要求,便采用了真空蒸发工艺和两段真空蒸发 工艺的理由。
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研究

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研究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生产工艺由荷兰斯塔米卡邦公司于1964年开始中试试验,1967年建成第一套工业装置,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上建厂最多、生产装备能力最大的尿素生产工艺。
一、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生产工艺流程1、原料的压缩、合成与气提从低温甲醇洗工序来的CO2气体,经液滴分离器分离后,在一段入口与一定量的空气混合(空气量为CO2体积的4%)进入CO2压缩机,经过一~三段压缩进入脱硫槽,脱去CO2气体中硫等杂质后,进入四段气缸压缩;经四、五段压缩后,首先进入高压CO2加热器,将CO2温度提高到150℃。
进入脱氢反应器脱氢,H2被氧化为水,脱氢后二氧化碳含氢及其它可燃气体小于50ppm。
脱氢后气体经二氧化碳冷却器冷却至120℃后进入二氧化碳气提塔底部,对由尿素合成塔来的尿液进行气提,使尿液中的甲铵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溶解在尿液中的氨和二氧化碳也解吸出来。
解吸出来的气体与二氧化碳气体一道从气提塔顶部排出,进人高压甲铵冷凝器。
液氨来自液氨球罐,经液氨升压泵进入高压液氨泵的入口。
液氨经高压液氨泵加压后,送往高压喷射器作为喷射物料,将由高压洗涤器来的浓甲铵液带人高压甲铵冷凝器。
在高压甲铵冷凝器中,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铵,甲铵液和少量未冷凝的氨和CO2从高压甲铵冷凝器底部出来,分成两条管线送入合成塔的底部,在合成塔内甲铵发生脱水反应生成尿素和水。
合成塔内设有筛板,目的是为了防止物料在合成塔内返混,保证物料在塔内的停留时间约1h。
尿液经合成塔上部的溢流管从塔底出口出来,经过液位调节阀,进入气提塔的上部。
尿液经气提塔内液体分配器均匀地分配到每根气提管中,沿管壁成液膜状下降。
由气提塔下部通入的来自二氧化碳压缩机的CO2气体,在管内与尿液逆流接触,气提管外用蒸汽加热。
尿液中未转化的甲铵发生分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与未转化的氨和二氧化碳一同被二氧化碳气提出来。
气提气从气提塔顶排出,去高压甲铵冷凝器,气提后的尿液从气提塔底部排出。
产万吨尿素工艺设计

尿素工业化生产以来地百余年间,一直是肥料工业生产地主要品种.本设计是年产10万年吨尿素二氧化碳气提法化工工艺地设计;也介绍了尿素地性质、用途、生产方法和市场地发展状况;尿素生产以煤为原料,采用改进型CO2汽提法工艺.尿素合成中有二氧化碳压缩,液氨升压,合成和气提,蒸发、解读和水解以及造粒等工序.主要进行了尿素地工艺计算、降温设备地设计、设备选型,并绘制工艺流程图.关键词:尿素,二氧化碳气提法,设计计算用于尿素生产地CO2中都含有一定量地CO、H2、CH4、N2及硫化物等.这是因为CO2来源于脱碳后地解读气,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脱碳,在脱碳液吸收CO2地同时,还溶解了一定量地CO、H2、CH4、N2及硫化物等,当脱碳溶液再生时这些气体随同CO2一同被解读出来,另外,通过加空气到CO2中以对设备进行防腐保护.上述气体在整个工艺过程中极少或完全不冷凝,并随未反应地NH3及CO2由合成塔顶排放出来,经过高压洗涤塔吸收大部分氨及CO2,气体混合物中H2、CO、CH4和O2浓度急剧上升,这些可爆气体地存在是尿素生产地最大安全隐患.尿素主要产品为合成氨、尿素、纯碱、氯化铵、精甲醇、复合肥、精细化工产品和热电产品.尿素生产以煤为原料,采用改进型CO2汽提法工艺.CO2中带有一定量地CO、H2、CH4、N2及硫化物等,既存在可燃气体爆炸地安全隐患,又有硫对设备腐蚀地担忧.国内已有尿素系统发生爆炸地先例.一、总论(一)概述尿素原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氨.尿素产品用途广泛,其主要用作化肥.工业上还用作制造脲醛树酯、聚氨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地原料,在医药、炸药、制革、浮选剂、颜料和石油产品脱蜡等方面也有广泛地作途.据统计,我国现有尿素生产企业200多个,规模分为大型(引进48万吨/年以上)、中型(13—30万吨/年以上)、小型(4—13万吨/年),我国中小氮肥企业中90%采用煤为原料,近年来产能发展较快.据统计,2005—2007年尿素新建装置增加产能累计987万吨,加上现有装置产能地自然增长,2005—2007年我国累计增加尿素产能1340万吨,到2007年底尿素产能达到5300万吨以上.预计2008—2009年新建装置产能为715万吨,到2009年底全国尿素产能将达到6000万吨.1.产品用途尿素主要用作化肥.工业上还用作制造脲醛树酯、聚氨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地原料,在医药、炸药、制革、浮选剂、颜料和石油产品脱蜡等方面也有广泛地作途.尿素加热至200℃时生成固态地三聚氯酸(即氰尿酸).三聚氰酸地衍生物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酸钠、异氰尿酸三(2-羟乙酯)、异氰尿酸三(烯丙基)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酸酯、异三聚氰酸三缩水甘油醚、氰尿酸三聚氰胺络合物等有许多重要应用.前两者是新型高档消毒、漂白剂,三氯异氰尿酸全世界总所产能力超过8万吨[4].2.尿素地基本信息(1)尿素分子式:CH4N2O;相对分子质量:60.06.(2)外观: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工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固体颗粒,无臭无味.(3)密度:1.335g/mm.(4)熔点:132.7°C.(5)溶解性: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呈微碱性.(6)CAS号:57-13-63.产品市场需求国内大部分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基本平稳,市场需求清淡,市场信心不足.国内尿素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但在国际尿素价格涨势不减地情况下,国内尿素出口形势向好,受出口影响局部地区尿素价格出现了小幅波动,然而国内需求市场气氛持续冷清,市场成交较为有限,因此市场价格波动甚微,市场人士预计尿素市场行情将继续以稳为主,不乏小幅调整.西北市场:西北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平稳.陕西主流报价在1600元/吨左右,市场批发价在1600元/吨左右.甘肃主流报价在1520元/吨左右,市场批发价在1600元/吨左右.新疆主流报价在1600元/吨,市场批发价在1680元/吨左右.宁夏地区主流报价在1570元/吨,市场发价在1620元/吨左右.4.尿素产量2006年全国尿素总产量4578.6万吨(实物),同比增长10.1%,其中大型引进装置企业生产尿素1287.9万吨(占全国尿素地28%);2007年尿素产量4987.5万吨,同比增长10.9%,其中大型引进装置生产1316.3万吨(占全国26.4%);2008年全国生产尿素约5104.1万吨,同比增加10.2%,其中大型引进装置生产1323.9万吨,(占全国24.5%).可以看出,近两年,全国尿素产量年增长率基本在10%以上,其中大化肥增长率与全国产量增长率持平.(二)尿素地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1.尿素地国内研究现状2009年7月,全国尿素产量为263.6574万吨,去年同期为229.2333万吨,1-7月累计产量为1718.2346万吨,同比增长9.5%.其中山东省7月产量为39.1795万吨,同比增长8.3%.无烟煤市场走势暂稳,但市场成交情况依旧较为不理想,前期维持零库存地煤炭企业目前也已经开始逐步增加库存,部分市场人士表示,由于下游企业需求量持续不振,不排除近期无烟煤价格继续下调.现晋城地区无烟煤洗中块、洗小块主流价格分别为810-900元/吨、790-840元/吨;阳泉地区无烟煤洗中块、洗小块主流价格分别为900元/吨、800元/吨.国内尿素市场由于市场信心地恢复,出口及淡储政策地落实,局部性地,阶段性地机会依然存在.2.尿素技术发展水平世界尿素技术研究和发展地总体趋势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较高地工艺效率,以减少原材料消耗和降低能耗;二是较高地装置运行可靠性,以实现安全、低腐蚀、高开工率、易操作;三是高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要;四是低环境污染,减少废水和粉尘排放;五是改进设备材料,减缓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六是优化工艺和设备布置,降低投资成本.在目前众多典型工艺流程中,建厂最多地是二氧化碳汽提和氨汽提工艺.随着汽提法尿素工艺地日趋成熟,原料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已达到预期目标.为实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率和效益地新目标,汽提工艺地技术专利商积极实施了对传统工艺流程地完善改造,重点突出了改善装置运转地安全性、降低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把技术进步放在提高装置整体效率上;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新型耐蚀材料和设备结构地改进,促进了尿素生产技术水平地提高.二、尿素生产原理尿素地生产可以天然气、煤炭、重油等为原料.中国地能源储备具有“缺油、少气、有煤”地特点,与之相适应,国内尿素产业也形成了独特地工艺路线结构:中、东部企业地生产原料以煤炭为主,而西部大型装置特别是中石油下属地尿素企业均以天然气为原料.目前国内尿素原料构成比例为:煤基企业占72%,气基企业占26%,其余2%则为油基企业.制造尿素地原料是天然气、煤或石油之一和空气转化成氨和二氧化碳.由液氨和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合成尿素地总反应式为:2NH3+CO2—(NH2)2CO+H2O这是一个可逆地放热反应.实际上,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由氨与二氧化碳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铵NH4COONH2,简称甲铵.第二步是甲铵脱水生成尿素,其反应式为:2NH3+CO2—NH2CO2NH4 +159.47kJ (2-1)NH2CO2NH4—NH2CONH2+H2O -28.49kJ (2-2)式(2-1)是强放热反应,在常压下反应速度很慢,加压下则很快.式(2-2)是温和地吸热反应.当温度为170~190℃,氨与二氧化碳地摩尔比为2.0,压力高到足以使反应物得以保持液态时,甲铵转化成尿素地转化率(以CO2计)为 50%;其反应速率随温度地提高而增大.当温度不变时,转化率随压力地升高而增大,转化率达到一定值后,继续提高压力,不再有明显增大,此时,几乎全部反应混合物都以液态存在.三、尿素地生产方法(一)水溶液全循环法水溶液全循环法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经典生产工艺.水溶液全循环法为尿素生产地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使生产能力大大增加而且使二氧化碳和氨地消耗大大降低,因此它曾经被广泛地采用.该法存在地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能量利用低.尿素合成系统总地反应是放热地,但因加入大量过剩氨以调节反应温度,反应热没有利用.2.一段甲铵泵腐蚀严重.高浓度甲铵液在90~95度时循环入合成塔,加剧了对甲铵泵地腐蚀,因此一段甲铵泵维修频繁,是水溶液全循环法地突出弱点.3.流程过于复杂.(二)氨气提法氨气提法20世纪70年代初实现了工业化,虽然不如二氧化碳气提法应用广泛,但现在有后来居上地趋势.含氨量高,回收反应热多,设备腐蚀低,机械设备投资少,操作稳定.(三)二氧化碳气提法二氧化碳气提法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发出地生产工艺,现在已成为世界上建厂最多、生产能力最大地生产方法.它地主要特点如下.1.采用与合成等压地原料二氧化碳气提以分解未转化地大部分甲铵和游离氨,残余部分只需再经过一次低压加热闪蒸分解即可.从而免去了操作条件苛刻、腐蚀严重地一段甲铵泵.缩减了流程和设备,并使操作控制简化[2].2.高压冷凝器与合成等压下冷凝气提气,冷凝温度较高,返回合成塔地水量较少,有利于转化率地提高.同时有可能利用冷凝过程生成甲铵时放出地大量生成热和冷凝热来副产低压蒸汽,除气提塔需不加蒸汽外,低压分解、蒸发及解吸等工序都可以利用副产蒸汽,从总体上看可以降低蒸汽地消耗及冷却水用量.3.二氧化碳气提法中地高压部分,,如高压冷凝器地甲铵液及来自高压洗涤器地甲铵液,均采用液位差使液气物料自流返回合成系统,不需用甲铵泵输送,不仅可以节省设备和动力,且操作稳定.但为了造成一定地位差就不得使设备之间保持一定地位差.因此,需要巨大地高层结构来支撑设备.4.由于采用二氧化碳气提,所选用地合成塔操作压力较低(14-15MPa),因此节省了压缩机和泵地动力消耗,同时也降低了压缩机、合成塔地耐压要求.便于采用蒸汽透平驱动地离心式二氧化碳压缩机,对强化设备地生产能力和提高热能利用十分有利.5.在整个流程中循环地物料量较少,动力消耗较低.但是较低地氨碳比又使得在高压部分物料对设备地腐蚀严重.另外,因氨碳比低,氨量少,故缩二脲生成量高.通过以上综述及比较,本设计我选用了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四、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概述和流程图(一)工艺流程概述和流程图1.工艺流程概述由液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反应液从合成塔1底部排出,经液位控制阀流入气提塔2地顶部,温度约为183度,经液气分布器均匀流入气提塔内,与气提塔底部进入地二氧化碳气在管内逆流气提,气提塔管外用2.1MPa蒸汽加热,将大部分甲铵和过剩氨分解及解吸,气提后尿液由塔底引出,经自动减压阀降压到0.3MPa.由于降压,甲铵和过剩氨进一步分解、气化,吸取尿液内部地热量,使溶液温度下降到约107度.气液混合物进入精馏塔3,喷洒在鲍尔环填料上,然后尿液从精馏塔填料段底部送入循环加热器4,被加热到约135度时,返回精馏塔下部分离段.在此气液分离,分离后地尿液含甲铵和过剩氨极少,主要是尿素和水,由精馏塔底部引出,经减压后再进入真空蒸发系统.气提塔顶部出来地气体(含氨气40%,二氧化碳60%),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5内,与高压喷射器来地原料液氨和回收地甲铵液反应,大部分生成甲铵,其反应热由管外副产蒸汽移走.反应后地甲铵液及未反应地氨气、二氧化碳气分两路进入尿素合成塔底部,在此未反应地氨、二氧化碳继续反应,同时甲铵脱水生成尿素.尿素合成塔顶部引出地未反应气,主要含氨、二氧化碳及少量水、氮气、氢气、氧气等气体,进入高压洗涤器6上部地防爆空间,再引入高压洗涤器下部地浸没式冷凝器冷却管内.管外用封闭地循环水冷却,使管内充满甲铵液,未冷凝地气体在此鼓泡通过,其中氨和二氧化碳大部分被冷凝吸收,含有少量氨、二氧化碳及惰性气体再进入填料段.由高压甲铵泵16打来地甲铵液经由高压洗涤器顶部中央循环管,进入填料段与上升气体逆流相遇,气体中地氨和二氧化碳再次被吸收.吸收氨和二氧化碳地浓甲铵液温度约160度,由填料段下部引入高压喷射器循环使用.未被吸收地气体由高压洗涤器顶部引出经自动减压后进入吸收塔7下部,气体经吸收塔两段填料与液体逆流接触后,几乎将氨和二氧化碳全部吸收,惰性气体由塔顶放空.精馏塔下部分离段出来地气体经气囱与喷淋液在填料段逆流接触,进行传质和传热.尿液中易挥发组分氨、二氧化碳从液相解吸并扩散到气相,气体中难挥发组分水向液相扩散,在精馏塔底得到难挥发组分尿素和水含量多地溶液.气相得到易挥发组分氨、二氧化碳地气体,这样降低了精馏塔出口气体中地水含量,利于减少循环甲铵液中地水含量.由精馏塔顶引出地气体和与解吸塔11顶部出来地气体一并进入低压甲铵冷凝器8,同低压甲铵冷凝器液位槽9地部分溶液在管间相遇,冷凝并吸收,其冷凝热和生成热靠循环泵14和冷却器15强制循环冷却,然后气、液混合进入液位槽9进行分离.被分离地气体进入吸收器10地鲍尔环填料层,吸收剂是由吸收塔来地部分循环液和吸收器本身地部分循环液,经由吸收器循环泵17和吸收器循环冷却器18冷却后喷洒在填料层上,气液在吸收器填料层逆流接触,将气体中氨和二氧化碳吸收,未吸收地惰性气体由塔顶放空,吸收后地部分甲铵液由塔底排出,经高压甲铵泵16打入高压洗涤器作吸收剂.蒸发系统回收地稀氨水进入氨水槽24,大部分经解吸塔给料泵20和解吸塔热交换器21,打入解吸塔11顶部,塔下用0.4MPa蒸汽加热,使氨水分解,分解气由塔顶引出去低压甲铵冷凝器,分解后地废水由塔底排放[5].2.工艺流程图图1 二氧化碳气提、循环、回收过程地工艺流程1-合成塔 2-气提塔 3-精馏塔 4-循环加热器 5-高压甲铵冷凝器 6-高压洗涤器7-吸收塔8-低压甲铵冷凝器 9-液位槽 10-吸收器 11-解读塔 12-吸收塔循环泵13-循环冷凝器14-循环泵 15-冷却器 16-高压甲铵泵17-吸收器循环泵18-吸收器循环冷却器19-闪蒸槽冷液泵 20-解读塔给料泵 21-解读塔热交换器 22-吸收塔给料升压泵 23-顶部加料冷却器 24-氨水槽(二)工艺条件1.温度因为甲铵地分解反应,过量氨及游离二氧化碳地解吸都是大量吸热地过程.所以,在设备材料允许地情况下,应尽量提高气提操作温度,以利于气提过程地进行.但是,温度太高则腐蚀严重,同时加剧副反应地发生,这将影响尿素地产量和质量.工业生产上,气提塔操作温度一般选为190度左右.通常用2.1MPa地蒸汽加热以维持塔内温度.2.压力从气提地要求来看,采用较低地气提操作压力,有利于甲铵地分解和过量氨地解吸,这样能减少低压循环分解地负荷,同时提高气提效率.但是,实际生产中二氧化碳气提操作是采用与合成操作等压地条件进行地,因为这样有利于热量地回收,同时能降低冷却水和能量消耗.如果采用较低地压力,会使尿素合成率降低,从而增大氨和二氧化碳地循环量,同时还会使气提后气体中水含量增加,使返回甲铵液浓度降低,影响合成率.3.液气比气提塔地液气比是指进入气提塔地尿素熔融物与二氧化碳地质量比,它是由尿素合成反应本身地加料组成确定地,不可以任意改变.从理论上计算,气提塔中地液气比为3.87,生产上通常控制在4左右,液气比地控制是很重要地.当塔内液气比太高时,气提效率显著下降;液气比太低,易行成干管.造成气提管缺氧而严重腐蚀.在生产上,除了控制气提塔地液气比外,还要严格要求气提塔中地液气均匀分布.4.停留时间尿素熔融液在气提塔内停留时间太短,甲铵和过量氨来不及分解,达不到气提地要求;但停留时间过长,气提塔生产强度降低,同时副反应加剧,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一般气提塔内尿液停留时间以1min为宜.五、工艺计算用常压精馏塔分离尿素-二氧化碳混合液.要求年产10万吨尿素(年生产天数为320天),其含量为90%,进料组成为40%,塔釜残液组成为0.1%(以上均为尿素地质量分数),泡点进料,进料温度为160度,R=1.5Rmin,物系地相对挥发度为1.7,试计算:(1)进料量及塔釜残液量(kmol/h);(2)若R=1.5Rmin求实际回流比.(3) 理论塔板数[8].可根据精馏塔地物料衡算来求得进料液(F)、塔顶地馏出液(D)和塔釜液(W)公式:总物料平衡 F=D+W (5—1)易挥发组分平衡 F X F=DX D+WXw (5—2)式中 F 原料液摩尔流量,kmol/h;D——馏出液摩尔流量,kmol/h;W——釜残液摩尔流量,kmol/h;X F——料液中易挥发组分地摩尔分数;X D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地摩尔分数;X W 釜残液中易挥发组分地摩尔分数.解:(1)由题意可知,尿素地物质量:n=m/M=10×106/60=166667kg/kmolD=n/t=10×106/60×320×24=21.7kmol/hD/F=X F- Xw /X D- Xw21.7/F=0.4-0.001/0.9-0.001F=49.3 kmol/h由F=D+W,得W=F-D=49.3-21.7=27.6 kmol/h所以:进料量F=49.3 kmol/h;塔釜残液量W=27.6 kmol/h(2)因泡点进料,xq= X F故:yq=axq/1+(a-1) xq=1.7×0.4/1+(1.7-1)×0.4=0.53Rmin= X D - yq/ yq -xq=0.9-0.53/0.53-0.4=2.846所以,回流比 R=1.5Rmin=1.5×2.846=4.269(3)因全回流操作所需地理论板数为:Nmin =lg[X D /(1- X D)(1- X W)/ X W)]/lga=lg[0.4/(1-0.4)/(1-0.001)/0.001]/ lg1.7=13.8所以:R- Rmin/R+1=4.269-2.846/4.269+1=0.27N-Nmin/N+2=0.35将Nmin=13.8代入上式,求得NN=22.3(不包括再沸器)用逐板计算法可求得N=22(不包括再沸器).六、设计总结在大学地学习过程中,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地环节,是我们步入社会参与实际工程建设地一次极好地演示,我十分有幸能提早把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大学地学习过程中[10].这次毕业设计受益匪浅,让我能够把所学同工程实际生产相结合.在此设计前对前人地同类设计进行了探讨研究后,从中领会了设计原理及方法,然后就结合自己地一些知识及经验进行并完成了我自己毕业设计,现在我把整个设计过程所获得地知识及经验进行一个总结,通过这些经验希望能给自己今后地学习工作提供帮助.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更加熟悉了从理论到实践地跨越.从当初地查阅图书,到现在地设计成功,这中间有很多值得回味地地方.并且也是我对课本知识一次回顾,尤其是工艺计算使我更熟悉了化工原理中地有关计算.也对合成尿素地生产工艺更加了解,尤其是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工艺地掌握.也了解了尿素生产地技术水平.这次地设计,从选题到实现,几乎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地.整个过程中,从需求分析到设计、测试,我都力求规范化和文档化,努力让自己以前学地知识运用到本网站地开发中,尽量保证整个系统地开发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这次地毕业设计,为自己地大学生涯画上一个完美地句号.参考文献[1]付艳华.气提法尿素生产工艺地比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01) .[2]宣凤琴. CO2气提法和NH3气提法尿素生产技术地比较[J].安徽化工,2001, (04).[3]杨波,周海.生物质乙醇制乙烯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9(12) :27-32.[4]余映慧, 高雪.果胶生产工艺及其在食品中地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3) :351-352.[5]吴丹.尿素流程工艺二氧化碳汽提塔地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 2002 .[6]赵家凤,薛荣书,姜德军,蒋文华.尿素合成条件下甲胺冷凝器物料平衡计算[J].化学工程,1995, (04) .[7]杨东.尿素合成塔塔板改造[D].四川大学, 2003 .[8]万勇.改良型Kellogg大型氨厂物料和能量衡算软件地开发研究[D].四川大学,2002.[9]余慧俐,李剑,张仁超.尿素装置技改后产品缩二脲含量高地原因及解决措施[J].川化,2005,(03).[10]李凤华,魏顺安.高压甲胺冷凝器和尿素合成塔地模拟计算[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6,(01).[11]张震.尿素合成塔塔板地现状与发展[J].大氮肥,2000,(05).[12]万勇.尿素合成塔高效塔板地应用[J].大氮肥,1998,(03).致谢感谢我地导师孔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地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地榜样;他循循善诱地教导和不拘一格地思路给予我无尽地启迪.感谢师兄师姐对我地帮助和指点.没有他们地帮助和提供资料对于我一个对化工知识不熟地我来说要想在短短地一个月内完成毕业设计是几乎不可能地事情.做毕业设计期间及多年来地学习和生活中,曾经遇到了许多地困难,但在同学、老师亲人地帮助及自己地不断努力下得以一一解决,于此不断地增加了自己地知识,让我懂得怎样去生活.谨在此向多年来给予我关心和帮助地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感谢在此论文设计过程中孔老师对我地指导;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集体地力量,怎样才会让一个集体地合作更好,以及一起工作时给我帮助和支持;感谢孔老师给我地设计所提供地帮助;感谢在我以前地学习中给我指导和支持地老师及师兄,没有他们地帮助就没有现在所取地成绩,在此我衷心感谢他们,我会在以后地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对我地苦心栽培!。
co2气提尿素工艺

• 2.1.4循环系统 • 来自气提塔底部的尿素——甲铵溶液,经过气提塔的液位控 制阀减压到0.25—0.35MPa,溶液中41.5%的二氧化碳和69%的 氨得到闪蒸,并使溶液温度从170℃降到107 ℃,气液混合物进 入精馏塔顶,精馏塔上部为填料塔,起着气体精馏作用,下部为 分离器,经过填料段下落的尿素——甲铵流入循环加,用 0.4MPa蒸汽加热,温度升高到141℃,甲铵进一步分解,而后进 入精馏塔下部的分离器分离,尿液经控制阀流入闪蒸槽,气体上 升到精馏塔填料段与顶部溶液逆流传质传热后的气体导出精馏塔, 送到低压甲铵冷凝器,与解吸、水解的回流液、并流向上进行吸 收,吸收时产生的热量,被低压甲铵冷凝器中的低调水带走,此 低调水经低压甲铵冷凝器循环水泵送低压甲铵冷凝器循环冷却器 冷却,汽液混合物从浸没式低压甲铵冷凝器上部溢流到液位槽底 部导出,经高压甲铵泵升压到14.1MPa以上,送入高压洗涤器顶 部,高压甲铵泵为往复泵,采用变频调速调节甲铵流量,液位槽 分离出的气体,经减压阀减压与回流槽尾气去常压吸收塔进一步 回收气相中的氨。吸收液用常压吸收循环泵加压部分循环,部分 经排气筒去氨水槽。
3#4号尿素工艺介绍
然后经过高压冷凝器再返回合成塔,不冷凝的 惰性气体和一定数量的氨气,自高压洗涤器, 减压后排出系统,进入低压吸收塔吸收后直接 放空,甲铵吸收冷凝的热量被管间调温水冷却 水带走,调温水冷却器调节到110-120℃,经 高压洗涤器循环水泵循环使用。 从合成塔至高压洗涤器管道,除设由安全 阀外,还装有分析取样阀,通过对气相的分析, 测得气相中氨、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含量,从 而可以判断合成塔操作是否正常。
3#4号尿素工艺介绍
• 塔底液位控制在80%左右去低压系统,以防止二氧化 碳气体随液体流入低压分解工段造成低压设备超压, 从气提塔顶排出的180—185 ℃的气体,与新鲜氨及 高压洗涤器来的甲铵在14.1MPa下混合一起,一起进 入高压冷凝器上部,高压冷凝器是一个管壳式换热器, 物料走管内,管间走水,用于副产蒸汽,根据付产蒸 汽压力的高低,可以调节氨和二氧化碳的冷凝程度, 但要保留一部分气体在合成塔内冷凝,以便补偿在合 成塔内甲铵转化为尿素所需热量,以达到自热平衡, 从合成塔顶排出的气体,温度183℃左右进入高压洗 涤器,在这里将气体中的氨和二氧化碳用加压后的低 压吸收段合成塔 高压冷凝器 • 操作压力13.8-14.4MPa 操作压力13.814.5Mpa • 操作温度(顶)180-183℃ 操作温度167 ℃ • 出口氨碳比 3.0-3.5 水碳比0.4~0.6 • 付产蒸汽压力 0.35-0.55Mpa(绝) • 塔内液相氨碳比 2.9-3.5 • CO2转化率 55-59% • 防腐空气(v﹪)0.5—0.8﹪(体积)
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工艺学习笔记

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工艺学习笔记第一章概述一、尿素的情况:尿素的化学名称:碳酰二胺,分子式:CO(NH2)2 分子量60.056 易溶于水和液氨,熔点132.7是无色或白色的针状结晶,含氮量46.65%,高温高压下生成缩二脲,缩三脲,三聚氰酸,三聚氰胺。
生成尿素的反应方程式:2NH3+CO2=CO(NH2)2+H2O吨耗理论值为NH3566kg CO2733kg实际吨耗值为NH3580kg CO2770kg二、生产方法:辽化:CO2汽提全循环法锦西:NH3汽提全循环法三、工厂情况:引进荷兰大陆公司日产1620吨,年产48万吨的尿素生产装置,现有设备157台,静设备82台,动设备75台。
第二章二氧化碳汽提法尿素工艺一、常用的仪表符号1、第一个字母一般表示参数T:温度P:压力F:流量L:液面H:手动A:分析S:速度D:密度V:粘度Z:定位C:电导X:信号2、后面的字母A:报警C:控制I:指示R:记录X:信号H:高限L:低限T:变送E:元件G:视镜S:开关Q:累计Y:转换V:阀O:节流小孔例:TRC-207:温度记录控制FI-303:流量指示ZRC-201:位置记录控制3、工序号及设备的类型工序号:100号:压缩200号:合成及汽提300:号循环400:号蒸发600号:造粒700号:冷凝解吸900号:公用工程设备类别:A:基础类指造粒塔C:换热设备D:反应设备E:传质设备F:槽和罐J:泵和压缩机JS:备用泵)V:机械JT:透平L:特殊设备(喷头、喷射器)例:102JT: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601A:造粒塔201D:合成塔301E:精馏塔401F:蒸发分离器601L:喷头701F:氨水槽902F:蒸汽饱和器二、工艺说明:1、尿素的生成是由CO2和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反应而得到的,具体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CO2与氨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甲铵)故称为甲铵生成反应:2NH3(液)+CO2(气)=NH4COONH2(液)+119.2KJ/mol第二步:甲铵脱水反应得到尿素:NH4COONH2(液) CO(NH2)(液)+H2O(液)-15.5KJ/mol2、生产方法:CO2汽提法(1967年荷兰斯达米卡帮公司)(1)反应温度:181℃~189℃; (2)反应压力:13.5 MPa~15MPa;(3)反应时间:45~60分钟 (4)有效反应容积:177m3 ;(5)NH3/CO2=2.89(设计值) 3.0~3.3(实际值);(6)H2O/CO2=0.37(设计值) 0.5左右(实际值)(7)转化率:58%(设计值)61%~62%(实际值);(8)汽提效率:83%(设计值) 78%~83%(实际值)3、尿液浓度变化:(1)尿素合成后的尿液:34.43%(2)汽提后的尿液:57.89%(3)精馏后的尿液:69.313%(4)闪蒸后的尿液:72%(5)一段蒸发后的尿液:95%(6)二段蒸发后的尿液:99.7%4、尿素工艺流程方框图:三、流程分解1 氨的输送:氨和CO2是尿素生产的两大原料,保证供给十分重要。
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工艺学习笔记

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工艺学习笔记第一章概述一、尿素的情况:尿素的化学名称:碳酰二胺,分子式:CO(NH2)2 分子量60.056 易溶于水和液氨,熔点132.7是无色或白色的针状结晶,含氮量46.65%,高温高压下生成缩二脲,缩三脲,三聚氰酸,三聚氰胺。
生成尿素的反应方程式:2NH3+CO2=CO(NH2)2+H2O吨耗理论值为NH3566kg CO2733kg实际吨耗值为NH3580kg CO2770kg二、生产方法:辽化:CO2汽提全循环法锦西:NH3汽提全循环法三、工厂情况:引进荷兰大陆公司日产1620吨,年产48万吨的尿素生产装置,现有设备157台,静设备82台,动设备75台。
第二章二氧化碳汽提法尿素工艺一、常用的仪表符号1、第一个字母一般表示参数T:温度P:压力F:流量L:液面H:手动A:分析S:速度D:密度V:粘度Z:定位C:电导X:信号2、后面的字母A:报警C:控制I:指示R:记录X:信号H:高限L:低限T:变送E:元件G:视镜S:开关Q:累计Y:转换V:阀O:节流小孔例:TRC-207:温度记录控制FI-303:流量指示ZRC-201:位置记录控制3、工序号及设备的类型工序号:100号:压缩200号:合成及汽提300:号循环400:号蒸发600号:造粒700号:冷凝解吸900号:公用工程设备类别:A:基础类指造粒塔C:换热设备D:反应设备E:传质设备F:槽和罐J:泵和压缩机JS:备用泵)V:机械JT:透平L:特殊设备(喷头、喷射器)例:102JT: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601A:造粒塔201D:合成塔301E:精馏塔401F:蒸发分离器601L:喷头701F:氨水槽902F:蒸汽饱和器二、工艺说明:1、尿素的生成是由CO2和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反应而得到的,具体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CO2与氨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甲铵)故称为甲铵生成反应:2NH3(液)+CO2(气)=NH4COONH2(液)+119.2KJ/mol第二步:甲铵脱水反应得到尿素:NH4COONH2(液) CO(NH2)(液)+H2O(液)-15.5KJ/mol2、生产方法:CO2汽提法(1967年荷兰斯达米卡帮公司)(1)反应温度:181℃~189℃; (2)反应压力:13.5 MPa~15MPa;(3)反应时间:45~60分钟 (4)有效反应容积:177m3 ;(5)NH3/CO2=2.89(设计值) 3.0~3.3(实际值);(6)H2O/CO2=0.37(设计值) 0.5左右(实际值)(7)转化率:58%(设计值)61%~62%(实际值);(8)汽提效率:83%(设计值) 78%~83%(实际值)3、尿液浓度变化:(1)尿素合成后的尿液:34.43%(2)汽提后的尿液:57.89%(3)精馏后的尿液:69.313%(4)闪蒸后的尿液:72%(5)一段蒸发后的尿液:95%(6)二段蒸发后的尿液:99.7%4、尿素工艺流程方框图:三、流程分解1 氨的输送:氨和CO2是尿素生产的两大原料,保证供给十分重要。
最新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流程

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流程11.1二氧化碳气体的压缩23从上道工序送来的CO2气体将所含液滴分离后进入CO2压缩机。
在压缩机各4进出口设有若干温度、压力监测点,以便于监视压缩机的运行状况,压缩机的5负荷是通过改变压缩机转速来控制的,经压缩后的气体(压力约为14.3MPa,温6度为110℃左右)送去脱氢系统。
71.2氨气的加压8合成氨装置送来的液氨经流量计量后引入高压氨泵,液氨在泵内加压至916.0MPa(A)左右。
液氨的流量根据系统的负荷,通过控制氨泵的转速来调节。
10加压后的液氨经高压喷射器与来自高压洗涤器中的甲铵液,一起由顶部进入高11压甲铵冷凝器。
121.3液氨的加压高压合成与CO2气提回收13合成塔、气提塔、高压冷凝器和高压洗涤器这四个设备组成高压圈,这14是二氧化碳气提法的核心部分,这四个设备的操作条件是统一考虑的,以达到15尿素的最大产率和热量的最大回收。
16从高压冷凝器底部导出的液体甲铵和少量的未冷凝的氨和二氧化碳,分17别用两条管线送入合成塔底,合成塔内设有筛板,形成类似几个串联的反应器,18塔板的作用是防止物料在塔内返混。
尿素合成反应液从塔内上升到正常液位,19经过溢流管从塔下出口排出,经过液位控制阀进入气提塔上部,再经塔内液体20分配器均匀地分配到每根气提管中。
液体沿管壁成液膜下降,分配器液位高低21起着自动调节各管内流量的作用。
由塔下部导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管内与合22成反应液逆流相遇。
管间以蒸汽加热,合成反应液中过剩氨及未转化的甲铵将23被蒸出和分解,从塔顶排出,尿液及少量未分解的甲铵从塔底排出。
24从气提塔顶排出的高温气体,与新鲜氨及高压洗涤器来的甲铵液在约高25压下一起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顶部。
高压甲铵冷凝器是一个管壳式换热器,物26料走管内,管间走水用以副产低压蒸汽。
为了使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上部的气27相和液相得到更好的混合,增加其接触时间,在高压甲铵冷凝器上部设有一个28液体分布器。
尿素工艺流程培训

低压分解吸收原理
1.精馏塔的精馏过程 • 高压圈合成的合成液,经气提塔气提后,由气提塔出料调节 阀压力由14.6MPa减压至0.25~0.3MPa,使气提液中的部分 甲铵分解成为氨和二氧化碳气体。未分解的气提液进入精馏 塔顶部填料层的精馏段,不断往下流动,,进入下部加热器 底部,由高调水供热后,进入中间加热器和顶部加热器,由 0.5MPa蒸汽进行加热,使气提塔中未分解的甲铵进一步分解 ,分离器出来的气体经过升气帽由填料层的精馏段不断上升 ,进行传热与传质,气相中的沸点较高的水蒸汽不断地被塔 顶流下来的溶液所冷凝,尿液中未分解的甲铵被气体加热后 ,不断分解和气化成氨和二氧化碳,所以塔顶气体主要是高 浓度的氨和二氧化碳,进入低压循环系统吸收,顶部加热器 排出的主要是尿素的水溶液,进入闪蒸槽进一步提浓。
• 加热蒸汽压力由高压蒸汽饱和器的压力调节器进行控制,使出气提塔的 液体含约6~8%(WT)NH3。气提塔壳侧蒸汽冷凝液从三个不同标高的管口 排到高压蒸汽饱和器(902F),再经高压蒸汽饱和器出液调节阀(LIC901)进 入中压蒸汽饱和器(903F),从气提塔出来的液体经气提塔出液调节阀 (LV203)排至循环工序。 • 以气提塔顶出来的气体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顶部,液氨边送到该设 备的顶部,其重要调节到使合成塔出口气体中的NH3/CO2分子比为3~3.5 ,以得到生成尿素的最佳条件。在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顶部上述两物料 混合并分配到冷凝管内,管内是甲铵液,壳侧为蒸汽冷凝液和蒸汽,管 内氨和CO2发生冷凝时所释放的热量用于壳侧产生低压蒸汽,所需冷凝液 由冷凝液泵送入低压汽包(201F),汽包压力由低压汽包压力调节阀PIC213 控制。
55-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使甲铵液处于液相状态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流程1.1二氧化碳气体的压缩
从上道工序送来的CO
2气体将所含液滴分离后进入CO
2
压缩机。
在压缩机各进
出口设有若干温度、压力监测点,以便于监视压缩机的运行状况,压缩机的负荷是通过改变压缩机转速来控制的,经压缩后的气体(压力约为14.3MPa,温度为110℃左右)送去脱氢系统。
1.2氨气的加压
合成氨装置送来的液氨经流量计量后引入高压氨泵,液氨在泵内加压至16.0MPa(A)左右。
液氨的流量根据系统的负荷,通过控制氨泵的转速来调节。
加压后的液氨经高压喷射器与来自高压洗涤器中的甲铵液,一起由顶部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
1.3液氨的加压高压合成与CO
2
气提回收
合成塔、气提塔、高压冷凝器和高压洗涤器这四个设备组成高压圈,这是二氧化碳气提法的核心部分,这四个设备的操作条件是统一考虑的,以达到尿素的最大产率和热量的最大回收。
从高压冷凝器底部导出的液体甲铵和少量的未冷凝的氨和二氧化碳,分别用两条管线送入合成塔底,合成塔内设有筛板,形成类似几个串联的反应器,塔板的作用是防止物料在塔内返混。
尿素合成反应液从塔内上升到正常液位,经过溢流管从塔下出口排出,经过液位控制阀进入气提塔上部,再经塔内液体分配器均匀地分配到每根气提管中。
液体沿管壁成液膜下降,分配器液位高低起着自动调节各管内流量的作用。
由塔下部导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管内与合成反应液逆流相遇。
管间以蒸汽加热,合成反应液中过剩氨及未转化的甲铵将被蒸出和分解,从塔顶排出,尿液及少量未分解的甲铵从塔底排出。
从气提塔顶排出的高温气体,与新鲜氨及高压洗涤器来的甲铵液在约高压下一起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顶部。
高压甲铵冷凝器是一个管壳式换热器,物料走管内,管间走水用以副产低压蒸汽。
为了使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上部的气相和液相得到更好的混合,增加其接触时间,在高压甲铵冷凝器上部设有一个液体分布器。
在分布器上维持一定的液位,就可以保证气-液的良好分布。
合成塔顶排出的气体进入高压洗涤器,在这里将气体中的氨和二氧化碳用加压后的低压吸收段的甲铵液冷凝吸收,然后经高压甲铵冷凝器再返回合成塔。
高压洗涤器分为三个部分:上部为防爆空腔,中部为鼓泡吸收段,下部为管式浸没式冷凝段。
从合成塔导入的气体先进入上部空腔,然后导入下部浸没式冷凝段,与从中心管流下的甲铵液在底部混合,在列管内并流上升并进行吸收。
采用并流上升的冷凝方式,是为了使塔底不会形成太浓的溶液而析出结晶。
1.4低压分解与循环回收
从气提塔出来的反应混合物经液位控制阀减压到约0.3MPa,减压膨胀,使溶液中甲铵分解气化,气-液混合物进入精馏塔顶部,喷洒到精馏塔鲍尔环填料
上。
液体从底部流出,进行甲铵的分解和游离NH
3及CO
2
的解吸,离开循环加热
器的气液混合物在精馏塔分离段中气液相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尿液经液位调节阀进入闪蒸槽,分离出来的气体进入填料段与喷淋液逆流接触,进行传热传质,进一
步吸收NH
3及CO
2。
离开精馏塔顶部的气体以及解吸回流泵送来的解吸冷凝液分
别进入低压甲铵冷凝器冷凝。
来自低压甲铵冷凝器的气液混合物,进入低压甲铵冷凝器液位槽进行气液分离。
分离出来的气体在低压洗涤器的填料层与工艺冷凝液泵运送来的氨水逆流相遇洗涤,经低压洗涤器循环冷却器冷却后喷洒在低压洗涤器填料层上。
在低压洗涤器顶部出口管线上装有压力调节阀,用来控制压力,未冷凝吸收的气体通过此阀与解吸水解系统回流冷凝器中未冷凝的气体一起送入常压吸收塔底部,在吸收塔填料层与吸收塔给料泵送上来来的氨水逆流接触,
气体中少量的NH
3、CO
2
被进一步吸收,未吸收的气体从顶部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
吸收塔中的液体从塔底排至氨水槽。
1.5真空蒸发与造粒
进入闪蒸槽的尿素溶液在闪蒸槽内继续减压,使甲铵再一次得到分解,NH
3、CO
2
及相当数量的水从尿液中分离出来。
分离所需的热量由溶液本身提供,至
此,气提塔出来的溶液经两次减压和循环加热处理,其中的NH
3和CO
2
已基本被
分离出来,尿液中尿素含量基本达到了成产要求送入尿液贮槽。
尿液槽中的尿液经尿液泵送到一段蒸发加热器,尿液流量由设置在管道上的调节阀控制。
一段蒸发加热器是直立管式加热器,尿液自下而上在管内流动,在真空抽吸下形成升膜式蒸发。
一段蒸发出来的尿液通过“U”型管进入二段蒸发加热器,它也是一个
直立管式换热器。
尿液在管内进行升膜式蒸发,离开二段蒸发分离器的熔融尿素经熔融尿素泵送到造粒塔顶部的造粒喷头进行造粒。
所造好的尿素颗粒由刮料机将输送至下料槽,由塔底皮带机直接输送到包装工序。
解吸与水解系统
解吸与水解系统用来处理冷凝液,其目的在于回收其中的NH
3和CO
2
使其返
回尿素合成系统做原料。
将来自真空浓缩系统的工艺冷凝液经水解塔给料泵加压后与水解塔底部出来的水解液换热后进入水解塔顶部塔板。
在水解塔内,液体自上而下流动,而加热蒸汽由塔底送入提供水解反应所需热量。
蒸汽量由流量调节阀阀位来控制。
溶液与蒸汽逆流相遇,进行水解与解吸,然后将回收的气体送入尿素合成系统继续反应,残余气体经排气筒排入大气。
所涉及到的所涉及到的单元操作和设备
单元操作典型设备及其应用
冷凝与蒸发式传热过程中的典型单元操作,其中所用到的设备本质上都是换热器的一种。
按照用途可以把换热器分为加热器、预热器、过热器、蒸发器、再沸器、冷却器、冷凝器。
加热器主要用来把流体加热到所需温度以满足下道工序的需要,蒸发器用于加热液体,使之蒸发汽化,冷却器用于冷却流体,使之达到所需的温度,冷凝器用来冷却凝结性饱和蒸汽,使之放出潜热而凝结液化。
板式换热器以其突出优点如传热效率高、节能、经济、结构紧凑、拆装、清洗、操作灵活方便等,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电力、食品饮料、医药、等工业领域。
在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化工方面用于各种无机酸、盐的加热、冷却、蒸发、冷凝、硫酸的冷却、各种浓度的液电解液的加热和冷却、脱盐工艺等。
闭路冷却水系统传热液体的加热、冷却、冷凝和再沸、吸收(洗涤)系统各种聚合物的加热、冷却在石油工业中用于各种油品的加热及冷却塔顶气体的冷却、冷凝工厂冷却水系统、工厂气体净化系统、工厂酸性水的处理、石油、天燃气输送系统中原油加热、气体脱水、海水冷却循环淡水或乙二醇、粗油冷却等。
在冶金工业中用于炼焦炉直接或间接一次冷却器、闭环冷却系统的冷却器、冷却炉子和各
种机器、电弧炉体、水冷盖板的冷却、铁合金炉的炉体、电板支座、变压器的冷却。
电度锡生产线电解液的冷却、炼铝厂、氧化铝厂、炼铜厂、闭路冷却系统、洗涤液冷却器、电解液的加热和冷却等。
在造纸工业中主要用于黑液的冷却、木浆的凝缩、水加热、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喷放蒸气、排出气体、出口蒸汽在食品饮料工业中主要用于各种食品、饮料、果汁、啤酒等工艺过程中的加热、冷却、蒸发、结晶、杀菌、制糖等。
制药工业应用中主要用于各种药液、纯水的加热、冷却蒸发、冷凝及杀菌等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