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Ⅰ卷(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Al:27 K:39 Cu:64 C:12 O:16 S:32Cl:35.5 N:14 Mn:551.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从某种意义上可将P2O5、SO2、SO3、Cl2O7等归为—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类的是()A. COB. NOC. N2O5D. Na20 『答案』C『解析』【详解】P2O5、SO2、SO3、Cl2O7属于酸性氧化物,CO和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N2O5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是碱性氧化物,『答案』选C。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B.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C. 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D. KCl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散系『答案』D『解析』【详解】A、胶体可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不能,所以用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溶液,故A 正确;B、豆浆属于胶体,向其中加入盐卤,实质是电解质使胶体发生聚沉现象,故C正确;C、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粒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故C正确;D、纯水不是混合物,所以不属于分散系,错误,故D错误;故『答案』选D。
3.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A. 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 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C. 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 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答案』A『解析』【详解】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没有关系,A正确;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B错误;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C错误;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利用的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D错误;『答案』选A。
2022-2023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1. 下列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知识或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百炼成钢-通过反复锤炼,除去铁中部分杂质,使其转化为钢B. 水滴石穿−CO2+H2O+CaCO3=Ca(HCO3)2(以大理石为例)C. 恨铁不成钢-钢的性能远优于铁D. 真金不怕火炼-单质金的熔点很高2.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3+、Mg2+、Na+、Ba2+、Cl−、OH−、SO42−中的若干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最多有4种离子B. 若溶液有颜色,则一定没有OH−C. 若溶液呈碱性,则一定含有Na+D. 该溶液不可能溶解单质铜3. 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Mg粉中的Al 粉: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B. 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C. 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加适量稀盐酸D. 除去Al2O3中的少量Fe2O3: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4. 美国“海狼”级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做载热介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性:Na>AlB. 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可得到无色溶液,则n(Al)≤n(Na)C. 铝钠合金投入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产生,也可能有铜析出D. m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的盐酸中,若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5.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表中用途与其性质或原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6. 下列能使铁溶解,但不能生成沉淀的溶液是( )A. AgNO3溶液B. FeCl3溶液C. CuSO4溶液D. FeSO4溶液7. 钒的氧化物有“化学面包”之美称,这是因为钒的氧化物是化学工业中的最佳催化剂之一。
自然界中钒的同位素有 51V和 50V.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1V和 50V互为同位素B. 51V和 50V的质量数相同C. 51V和 50V是同一种核素D. 51V和 50V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均为238. 不能作为判断氯、磷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的是( )A. 氧化性:Cl2>红磷B. 单质沸点:红磷>Cl2C. 氢化物稳定性:HCl>PH3D. 酸性:HClO4>H3PO49.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22-2023学年天津耀华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天津耀华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 2Na+2H2O = 2Na+ +2OH-+ H2↑B、Ca(OH)2与Cl2制漂白粉的反应: 2OH-+Cl2 = Cl-+ ClO- + H2OC、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 2AlO2-+H2↑D、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参考答案:C略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为22.4LB. 1molH2和1molHe中,所含分子数、原子数、质量均相同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D. 体积为8L的O2,其质量可能为8g参考答案:D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L,A错误;B、1molH2和1molHe 中,所含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质量均不相同,B错误;C、硫酸是二元强酸,盐酸是一元强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C错误;D、满足一定温度和压强时,体积为8L的O2,其质量可能为8g,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选项D是解答难点和易错点,解答时需要注意气体体积的影响因素受温度和压强影响大,相同体积的气体,温度、压强不同时,物质的量不同。
另外也可以根据PV=nRT分析解答。
3.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被还原,作还原剂B. 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作氧化剂C. 失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被氧化,作还原剂D. 得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被氧化,作氧化剂参考答案:B4.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不能判断此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D.NO2, NO, O2的速率之比是2:2:1参考答案:D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改变,气体的质量不变,所以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改变,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二氧化氮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该反应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可能不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D正确;答案选D。
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I卷(50分)★请同学们将试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Al-27 Si-28 S-32Cl-35.5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 B.盐酸 C.氯水 D.液溴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A.Na和O2 B.NaOH溶液和CO2C. Na2O2和CO2 D.AlCl3溶液和NaOH溶液3.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等浓度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4.要鉴别浓H2SO4和HNO3浓两种溶液,不能选用的试剂是A. BaCl2溶液 B.蔗糖 C.铜片 D. Al2O3粉末5.“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l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分散系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具有丁达尔现象④不能透过半透膜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止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⑥6.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7.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①硫酸②硝酸锌③氯化铜④氯水,产生的Fe3+是A.①④ B.②④ C.只有④ D.①③8.在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A. 36: 30B. 60: 36C.2:1D. 1:29.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把浓硝酸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保存B.把AgNO3放在棕色瓶中保存C.把NaOH溶液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把Na保存在煤油中10. 45mL某气体,可能含有CO2、O2、NH3将其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无变化,通过足量的Na2O2后,体积变为30mL,则该气体的组成为A. CO2为30mL,为15mL B.NH3为30mL,O2为15mLC.CO2为15mL,O2为30mL D.CO2为30mL,O2为15mL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学科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学科试卷Ⅰ卷(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O-16 N-14 Na-23 Cl-35.5 K-39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BF3B. H2OC. SiCl4D. PCl5【答案】C【解析】【详解】A、BF3中B与F共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所以B原子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结构,错误;B、水分子中的H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错误;C、四氯化硅分子中,Si与4个Cl原子形成4个共用电子对,所以Si原子达到8电子结构,每个Cl原子与Si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达到8电子结构,正确;D、五氯化磷分子中,每个Cl原子与P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Cl原子达到8电子结构,而P原子形成5对共用电子对,大于8电子,错误;答案选C。
2.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下列关于7834Se和8034Se的说法正确的是A. 7834Se和8034Se互为同素异形体 B. 7834Se和8034Se互为同位素的C. 7834Se 和8034Se 分别含有44个和46个质子D. 7834Se 和8034Se 都含有34个中子 【答案】B【解析】 【详解】A. 4822Ti 和8034Se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而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 4822Ti 和8034Se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故B 正确;C. 4822Ti 和8034Se 分别含有44个和46个中子,质子均为34,故C 错误;D. 4822Ti 和8034Se 都含有34个质子,分别含有44个和46个中子,故D 错误;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以及原子符号的意义,对于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种物质等概念的区别是考试的热点问题。
天津市部分区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
版)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B D B A B B D D A C C D 16.(13分)
(1)Fe (1分,以下各2分)(2)b (3)a
(4)c (5)d (6)1:1 (7)KAl(SO4)2=K++Al3++2SO42-
17.(14分)
(1)第三周期ⅢA族(2分)(2)O2->Na+(2分)
(3)离子键共价键(2分)(4)146C(1分)
(5)Cl(1分) bd(2分)
(6)①(2分)②NaH+H2O=NaOH+H2↑(2分)
18.(14分)
(1)检查装置气密性(1分)
(2)C l2+2O H-=Cl-+ClO-+H2O(2分)
(3)①H+(2分)②试纸先变红后褪色(2分)
(4)2H ClO=2HCl+O2↑(2分)
(5)①氯水中酸性物质中和了氢氧化钠(1分)
②次氯酸将酚酞氧化(1分)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原因①,若溶液不变
红说明是原因②(1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6)ClO2、O3(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19.(14分,每空2分)
Ⅰ.(1)2Fe3++Cu=2Fe2++Cu2+(2)Fe2+(3)c
Ⅱ.(4)250mL容量瓶(1分)、胶头滴管(1分)
(5)Fe3++3NH3·H2O=Fe(OH)3↓+3NH4+
(6)7b/a×100%
(7)偏大。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SO2属于()A. 单质B. 酸性氧化物C. 碱性氧化物D. 混合物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 胶体和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静置不易产生沉淀C. 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D. 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3.下列现象不能用胶体知识进行解释的是()A. 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形成红褐色的分散系B. 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子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C. 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易有三角洲形成D. 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4.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 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C. NaHSO4溶液与KOH溶液混合D. H2SO4溶液与Fe(OH)3胶体混合5.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NH4+、SO42−B. Ag+、Fe3+、Cl−C. K+、Ba2+、HCO3−D. Ba2+、K+、NO3−6.下列检验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体产生,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HCO3−B. 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一定呈碱性C.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D.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加热,生成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NH4+7.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金属的化合物灼烧时才会有不同的颜色B. 每次实验后,铂丝都要用水洗净C. 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只看到紫色,说明样品中含钾元素而一定不含钠元素D. 若样品灼烧呈黄色,判断一定有钠元素,但不能排除含其他金属元素8. 下列有关金属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B. 钠与稀盐酸反应时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 再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C. 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Na +2H 2O =Na ++2OH −+H 2↑D. 钠与CuSO 4溶液反应:2Na +Cu 2+=Cu ↓+2Na +9. 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l 2在化学反应中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B.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C. Cl 2通入到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红色褪去,因为氯气有漂白性D. 将S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10.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A. MnO 2、CuO 、FeOB. (NH 4)2SO 4、K 2SO 4、NH 4ClC. AgNO 3、KNO 3、Na 2CO 3D. Na 2CO 3、NaHCO 3、K 2CO 3 11.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被还原的物质是还原剂B.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C. 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D. 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12. Cl 2在70℃的NaOH 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为NaClO 、NaClO 3、NaCl 。
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19届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金榜题名,高考必胜!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
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完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今天走1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最新试卷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B.盐酸C.氯水D.液溴2.(2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A.Na和O2B.NaOH溶液和CO2C.Na2O2和CO2D.A lCl3溶液和NaOH溶液3.(2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等浓度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4.(2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要鉴别浓H2SO4和HNO3浓两种溶液,不能选用的试剂是()A.B aCl2溶液B.蔗糖C.铜片D.A l2O3粉末5.(2分)(2011秋?大港区校级期末)“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具有丁达尔现象④不能透过半透膜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止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⑥6.(2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A、H+、Na+、Si032﹣、Cl﹣B.A l3+、Fe3+、SO42﹣、SCN﹣C.M g2+、Na+、NO3﹣、SO42﹣D.H+、K+、NO3﹣、AlO2﹣7.(2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①硫酸②硝酸锌③氯化铜④氯水,产生的Fe3+是()A.①④B.②④C.只有④D.①③8.(2分)(2012秋?朝阳区期末)在SiO2+3C SiC+2CO↑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A.36:30 B.60:36 C.2:1 D.1:29.(2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把浓硝酸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保存B.把AgNO3放在棕色瓶中保存C.把NaOH溶液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把Na保存在煤油中10.(2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45mL某气体,可能含有CO2、O2、NH3将其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无变化,通过足量的Na2O2后,体积变为30mL,则该气体的组成为()A.CO2为30mL,O2为15mL B.NH3为30mL,O2为15mLC.CO2为15mL,O2为30mL D.CO2为30mL,O2为15mL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若正确选项有两个,只选一个且正确者得1分,有错误选项则不得分.)11.(3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向某溶液A中逐滴加入或通入B物质至过量,反应过程中加入或通入B的量(用横坐标表示)与生成沉淀的量(用纵坐标表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符合图象的物质A与B为()A B C D溶液A 澄清石灰水AlCl3溶液H2S Na2SiO3过量B CO2KOH SO2H2SO4A.A B.B C.C D.D12.(3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2NaCl(s)+H2SO4(浓)Na2SO4+2HCl↑B.C+2H2SO4(浓)CO2↑+2SO2↑+2H2OC.Cu+2H2SO4(浓)CuSO4+SO2↑+2H2OD.2FeO+4H2SO4(浓)Fe(SO4)3+SO2↑+4H2O13.(3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常温下将盛有10mL NO2和10mL NO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并向其中通入O2一段时间后,试管内还剩余2mL气体,则通入O2的体积为()A.8mL B.8.5mL C.l0mL D.12mL14.(3分)(2013秋?赣州校级期末)实验室里可按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A.HCl B.Cl2C.CO D.NH315.(3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①1:3 ②2:3③1:4 ④2:7.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3分)(2013秋?桥东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能使KMnO4水溶液迅速褪色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D.少量SO2通过浓的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17.(3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NH4+和1mol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 AB.14gC2H4和14gC3H6所含原子数均为3N AC.1L l mol/LH2SO4溶液与Zn反应生成22.4LD.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分子数为0.5 N A18.(3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下列物质的检验或提纯,其结论或方法正确的是()A.某物质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中含有Ag+或SO42﹣中的至少一种B.CO2混有少量HC1.可用饱和NaHCO3除去C.Cl2中混有少量HCl可用通入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除去D.N2混有少量NO2,可用水洗法除去19.(3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Ca2++2OH﹣+2HCO3﹣=CaCO3↓+2H2O+CO32﹣B.过量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2Fe2++4Br﹣+3Cl2=2Fe3++2Br2+6Cl﹣C.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碘水中:SO2+I2+2H2O=2H++SO42﹣+2HID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 (OH )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Al3++2SO 42﹣+2Ba 2++4OH ﹣=AlO2﹣+2BaSO 4↓+2H 2O20.(3分)(2014?七里河区校级模拟)由Al 、CuO 、Fe 2O 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g ,放入500mL 某浓度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mL 2.0mol/L 的NaOH 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该盐酸的浓度为()A .0.5 mol/LB .3.0 mol/LC .2.0 mol/LD .1.0 mol/L三、填空题21.(6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l )工业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2)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lCl 3溶液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22.(5分)(2013秋?万州区期末)NaCl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都有广泛的用途.I 从海水中提取的粗盐含有Ca 2+、Mg2+、SO 4﹣等离子,为制备精盐可使用以下四种试剂:①Na 2CO 3溶液②BaCl 2溶液③NaOH 溶液④盐酸(用于沉淀的试剂均稍过量).(1)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是(填选项).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②①③④d .③②①④(2)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的作用是.II .实验室要配制100mL 0.2mol ?L﹣1NaCl 溶液.(1)用托盘天平称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g .(2)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3)下列操作中,可能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填选项).a .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 .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残留少量蒸馏水.23.(5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在①H 2S ②SO 2③CO ④Cl 2⑤HI ⑥CO 2六种气体中,符合下列要求的是:(填序号)(1)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3)通入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是;(4)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5)能与Br 2水反应的是.24.(8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a 、b 、c 、d 、e 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5种物质,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a 是单质,b 是气体,c 、d 是氧化物,e 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1)如果a 是一种黄色粉末固体,则a 、d 分别为、(填物质名称)写出c →d 的化学方程式.(2)如果.a 是一种常见气体,则a 、d 分别为(填物质化学式)写出a →b 的化学方程式.25.(9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常温下X和H是固体,B是液体,G是一种溶液,其余均为气体,1mol X 分解得到A、B、C各1mol.试解答下列各题:(l)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B.(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G→A+F:.C+D→E:.(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X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4)工业上合成C,合成后采用加压降温液化方法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能用上述方法分离出C的原因是.四、实验题26.(10分)(2011秋?大港区校级期末)如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1)仪器a的名称是.(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①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装置B中的溶液为;烧杯中溶液的作用为.(3)利用上图装置证明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及生成气体中含有CO2.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B、D中匀为少量品红溶液,C中为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E中为澄清石灰水.①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装置是,现象是②证明SO2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③证明生成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④D装置的作用是.五、计算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Ⅰ卷(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O-16 N-14 Na-23 Cl-35.5 K-39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 BF 3B. H 2OC. SiCl 4D. PCl 5『答案』C 『解析』『详解』A 、BF 3中B 与F 共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所以B 原子的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结构,错误;B 、水分子中的H 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错误;C 、四氯化硅分子中,Si 与4个Cl 原子形成4个共用电子对,所以Si 原子达到8电子结构,每个Cl 原子与Si 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达到8电子结构,正确;D 、五氯化磷分子中,每个Cl 原子与P 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Cl 原子达到8电子结构,而P 原子形成5对共用电子对,大于8电子,错误;『答案』选C 。
2.Se 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下列关于7834Se 和8034Se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7834Se 和8034Se 互为同素异形体B. 7834Se 和8034Se 互为同位素 C.7834Se 和8034Se 分别含有44个和46个质子 D.7834Se 和8034Se 都含有34个中子『答案』B 『解析』『详解』A. 4822Ti 和8034Se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而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 错误; B. 4822Ti 和8034Se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故B 正确; C.4822Ti 和8034Se 分别含有44个和46个中子,质子均为34,故C 错误;D.4822Ti 和8034Se 都含有34个质子,分别含有44个和46个中子,故D 错误;故选B 。
3.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A. 0.080 nmB. 0.110 nmC. 0.120 nmD. 0.070 nm『答案』B 『解析』『详解』P 与N 同一主族,半径大于0.075,与Si 和S 处于同一周期,半径介于0.102和0.117之间,故选B 。
4.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 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 只有④ B. 只有⑤ 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⑤『答案』C 『解析』『详解』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与氢气化合就越容易,因此甲比乙容易与氢气化合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正确;②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能够把活动性弱的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甲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正确;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因此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能够证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④不能根据非金属与某金属反应时,得电子数目的多少来平衡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错误; ⑤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与物质的晶体结构有关,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无关,因此不能根据单质熔沸点的高低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错误;因此正确的说法是①②③,选项是C。
5.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 O、S、Na、K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 Na、Mg、A1、S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C. 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 KOH、Ca(OH)2、Mg(OH)2、A1(OH)3的碱性依次增强『答案』A『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金属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O原子核外有2层电子,Na和S原子核外有3层电子,且S在Na的右边,K的原子核外有4层电子,所以O、S、Na、K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A正确;B. Na、Mg、A1、Si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他们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还原性依次减弱,故B错误;C.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Cl、S和P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它们对应氢化物HF、HCl、H2S、PH3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C错误;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的变化规律是:同一周期从右到左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增强,故D错误。
综上分析,『答案』是A。
6.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A. 6和8B. 11和9C. 19和16D. 13和17 『答案』A『解析』『详解』A. 6和8分别为C和O,能形成的CO2为共价化合物,故A选;B. 11和9分别为Na和F,能形成的NaF为离子化合物,故B不选;C. 19和16分别为K和S,能形成的K2S为离子化合物,故C不选;D. 13和17分别为Al和Cl,能形成的AlCl3为共价化合物,且不是AB2型,故D不选;故选A。
7.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A. 质子数:c>dB. 离子的还原性:Y2->Z-C. 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D. 原子半径:X<W『答案』B『解析』『分析』已知aW3+、bX+、c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序数:c<d<b<a;『详解』A. 质子数=原子序数,则质子数:c<d,A错误;B. 非金属性:Y<Z,非金属性越强,其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还原性:Y2->Z-,B正确;C. 非金属性:Y<Z,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C 错误;D. 原子序数:b<a,且为同一周期,则原子半径:X>W,D错误;『答案』为B。
8.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A、B、C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位置,它们分别与D形成的分子中都有10个电子,且A和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E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E和C只能形成E2C 一种化合物B. 由B、D组成的物质是电解质C. A和C能形成共价化合物D. 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属于离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分析』E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则E为Na元素;A、B、C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位置,他们分别与D形成的分子中都有10个电子,A、B、C位于第二周期,且A 和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则A的原子序数为6,是C元素,C的原子序数为8,为O 元素;B的原子序数只能为7,是N元素;D能够与C、N、O形成10电子的分子,则D 为H元素。
『详解』A.E、C分别为Na、O元素,二者可以形成氧化钠、过氧化钠,故A错误;B. 由B、D组成的物质NH3,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 A和C分别是C和O,能形成CO2、CO,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D. 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如碳酸铵,故D错误;故选C。
9. 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 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 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D. 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是N,W是P,Y是S,Z是Br,R是Ar。
『详解』A. 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S单质的沸点最高,故A错误;B. Y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但溴离子是4个电子层,与Ar原子的电子层不同,故B错误;C. 氨气分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高于PH3的沸点,故C错误;D.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D正确;『答案』选D。
10. 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微粒的关系可能是:(1)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2)不同元素的原子,(3)两种不同的分子,(4)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5)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6)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7)两种不同的阳离子,(8)两种不同的阴离子,(9)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其中正确的是()A. (1)(3)(4)(7)(8)B. (1)(2)(5)(7)(9)C. (1)(2)(5)(7)(9)D. (1)(2)(3)(4)(5)『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若为原子,因为质子数相同,则一定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②若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则为分子或原子;③若质子数与电子数不同,则都是阳离子或都是阴离子,所以(2)(5)(6)(9)是不可能存在的『答案』选A。
1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 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B.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D. 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答案』B『解析』『详解』A. 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分子,故A错误;B.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故B正确;C. 非极性键除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外,也可能存在于多原子的共价化合物中,如H2O2,或离子化合物中,如Na2O2,故C错误;D. 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不一定是极性键,也可以有非极性键,如H2O2,故D错误;故选B。
12.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A. NH4Cl NH3↑+HCl↑B. NH3+CO2+H2O=NH4HCO3C. 2NaOH+Cl2=NaCl+NaClO+H2OD. 2Na2O2+2CO2=2Na2CO3+O2『答案』D『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化学变化中一定含化学键断裂和生成,以此来解答。
『详解』A.无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没有离子键的形成,选项A不选;B.无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没有离子键的断裂,选项B不选;C.有非极性键(Cl﹣Cl)的断裂但无非极性键的形成,选项C不选;D.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CO2中有极性共价键,O2中有非极性共价键,Na2CO3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中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选项D选;『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