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合集下载

长征路上爬雪山的历史典故

长征路上爬雪山的历史典故

长征路上爬雪山的历史典故爬雪山、过草地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长征路上爬雪山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长征路上爬雪山的历史典故爬雪山,过草地,红军长征所经过的地方,环境是那么恶劣,条件是那么艰苦,但就是在这些艰难困苦面前,才更显出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向前,坚韧不拔。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考验下,所有的红军战士都迸(bèng)发出了最大的力量,向党和国家交上了满分的答卷。

更值得一提的,是广大红军中的干部们,他们为红军革命的胜利,所付出的心血和代价,是永远值得我们铭(mínɡ)记的。

上至中央领导,下至班连负责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想办法让战士们生活得更好一点。

红军爬雪山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在那个时候,死亡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但这件事情却使小战士胡冬生记忆了一辈子,并发誓,要扛起指导员的枪,继续走长征的路!小战士胡冬生参加红军的时候,只有十六岁。

他看到红军队伍从家门口经过时,战士们都穿着军装,戴着军帽,挎着一支支长枪,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整齐的步子,心里十分羡(xiàn)慕。

他立刻找到红军的领导,要求参军,当时,指导员看他虎头虎脑的样子,没嫌他小,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胡冬生这可美了,他想象着自己穿上军装,戴上那缀(zhuì)着一个红五星的军帽,再配上一支长枪,多神气啊!可是,他刚一当上红军,红军就开始长征了,这下子转移得特别急,连粮食都没怎么带,谁给他发军服和军帽呢?更不用说枪了。

长征途中,跟在红军队伍里的胡冬生,在头上裹了一条毛巾,看着老战士们头上戴着的军帽,心里十分羡慕。

那缀着红五星的八角军帽,像小草在他的心里生了根,越看越痒痒,越看越觉得好看。

他想:长征走得急,来不及做军装。

枪支紧张,也不能发枪,但我当了红军,起码应该先发一顶军帽啊!头上裹着一条毛巾,算什么红军呢!没有老红军那么神气。

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

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
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的缩影,也是长征中最艰难、最漫长的旅程。 我们重新回顾历史,要继续继承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 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2-
1-2.爬雪山过草地路线图和时间表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路线图和时间表 红军进入四川后的爬雪山过草地是最艰苦的行军路段。 渡金沙——1935年5月初
抢渡金沙——1935年5月初 四渡赤水——1935年1月19日到5月9日 飞夺泸定——1935年5月25日
爬雪山——1935年6月8日到12日 过草地——1935年8月21日到27日
-3-
2-1.为什么要爬雪山
当时有三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走西面,从雪山西坡绕过去。这条路在当时是 商队走的小路,通往川北的阿坝地区。 二是走东面,走东侧的大路,沿途都是人口较多的 城镇可以通往成都。 三是走中间,直接翻越大雪山,克服低温低氧,高寒 高冷的气候环境。 红军选择的是第三条:爬雪山 翻过大雪山,中央红军成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爬雪山也是“出其不意”的决定,才收到了奇效, 成功保存住了中央红军的主力。
-11-
4.爬雪山过草地的人员损失
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雪山草地期间,非战斗减 员在万人以上数次过雪山草地期间,非战斗减员在万人以上年6月,近2万人

1935年6月,近2万人的中央红军开始翻越雪山,到8月下旬 穿越草地后,在右路的中央纵队和一、三军团只剩8000人, 在左路的五、九军团剩下约5000人,中央红军减员约7000 余人;1936年7月,二方面军过草地之前有1.6万人,走出 草地时为1.3万人,减员约3000人。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损失 最大,仅第三次过草地即损失近7000人。
-13-
谢谢聆听!
-14-
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

红军长征故事:爬雪山过草地牺牲了多少战士

红军长征故事:爬雪山过草地牺牲了多少战士

红军长征故事:爬雪山过草地牺牲了多少战

鸟兽绝踪的大雪山,荒无人烟的水草地,究竟吞噬了多少勇士?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党史研究室的研究表明,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雪山草地期间,非战斗减员至少在万人以上。

1935年6月,近2万人的中央红军开始翻越雪山,到8月下旬穿越草地后,在右路的中央纵队和1、3军团只剩8000人,在左路的5、9军团剩下约5000人,减员7000余人。

中央红军翻越的雪山主要有夹金山、梦笔山、达古山、亚克夏山、昌德山等5座;红二方面军翻越的有玉龙雪山,大、小雪山,海子山,马巴亚山,麦拉山,德格雀儿山等十几座雪山;红四方面军在历时1年多的长征中,翻越的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5座,其中梦笔山、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

1936年7月,当红2、6军团经过一个月的雪地行军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时,1万多人的队伍减员了2000多人。

海拔4800米的亚克夏山北坡的垭口上,一座红军烈士墓静静地躺在积雪云雾之中。

1936年,12名红军战士在长征胜利前夕,长眠在这座雪山之巅,直到16年后,他们的尸骨才被发现。

于是,便有了这座世界上最高的红军墓。

红军精神三句半

红军精神三句半

红军精神三句半
爬雪山,过草地,红军精神代代传
我们敲锣又打鼓歌颂红军两万五精神抖擞说长征不怕苦红军长征真艰苦处处都有大险阻特别雪山和草地人烟无风雪严寒风萧萧红军旗帜高高飘雪山迎来钢铁汉过难关山高路险过难关红军官兵心相连突破敌人封锁线不简单跨过高山笑开颜红星点点写满天白雪皑皑点头赞英雄汉刚过雪山是草地一望无际水连天漫漫沼泽没人烟怎么办红军战士钢铁汉不怕艰险不怕难紧紧跟着共产党闯险关千年草地人绝迹迎来工农好子弟草根树皮来充饥求胜利走出草地回头望敌人远远甩一旁革命旗帜在飘扬向前方歌颂长征两万五红军不怕苦革命历史记心中受鼓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精神代代传代代传。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爬雪山、过草地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爬雪山、过草地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爬雪山、过草地秦为胜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以后,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

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那么红军长征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是什么山,经过的充满死亡陷井的草地又在哪里?中央红军飞夺泸定桥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叫夹金山。

红军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

一开始见到雪山,觉得非常壮观。

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

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

夹金山位于四川雅安市宝兴县,这里是通往著名的四姑娘山的必经之路,说来也巧,夹金山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大雪山,平均海拔4500余米,主峰高达4930米,山顶终年积雪。

当地流传“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畜不敢攀,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的歌谣。

到了夹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

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

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

爬雪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和雪的世界。

风雪刺得红军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在这样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又缺医少药,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在长征期间,夹金山可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去看夹金山风景,恶劣的气候让国名党军队的飞机大炮在此都无用武之地,“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就是夹金山留给红军最深刻的感受。

不过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茂密的原始森林,旖旎的自然风光,晶莹的雪峰,构成一幅幅令人向往的山水画卷。

,主峰海拔为4930米,是青衣江的发源地,逆流而上,两岸悬崖陡峭,谷幽峡深,湖泊明净,瀑布飞溅,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如今大雪山早已没有当年那般令人胆寒,很多游客对夹金山的美景倒是赞不绝口。

过草地爬雪山的故事

过草地爬雪山的故事

过草地爬雪山的故事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我们的红军战士们经历了艰难的行军和战斗。

他们穿越了大片大片的草地,爬过了高高的雪山,历经千辛万苦,为了实现革命的理想和人民的解放。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故事——过草地爬雪山的故事。

一、过草地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夏天,红军战士们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他们要穿越一片茫茫的草地,而草地上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

战士们不得不面对饥饿、寒冷、疾病和敌人的围追堵截。

在草地中,红军战士们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他们缺乏食物和水源,不得不靠吃野草和昆虫来维持生命。

他们在泥泞中挣扎,有时一连几天都看不到前进的希望。

然而,即使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们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

二、爬雪山在穿越了草地之后,红军战士们又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爬越雪山。

这些雪山高耸入云,山势陡峭,气温极低,空气稀薄。

红军战士们在缺氧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懈地攀爬,终于成功地翻越了这座雪山。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红军战士因为严寒和疲劳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了我们的心中。

这些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证明了革命的伟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总结过草地爬雪山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坚韧和信念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志,我们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

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像过草地爬雪山时的红军战士一样勇敢、坚韧和乐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让我们一起铭记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故事

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故事

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故事
1935年9月,洪学智(建国后被授予上将)率红四方面军不畏艰辛,再次经过草地。

10月,红四方面军发动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强渡大金川江,继而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夹金山上气温在摄氏零下二三十度,或大雪,或狂风,或冰雹,变化莫测。

由于空气稀薄,再加上长途行军,人乏马困,人走在山上,头晕脑涨,腰酸腿软,力不从心,稍有不慎就永远留在山上。

为此,洪学智组织了一个收容队,走在队伍后边,专门收容那些掉队的和冻得不能走的战士。

近午时,部队接近夹金山主峰,一片冰雪世界。

突然,乌云翻滚,天暗下来,接着一阵大风雪席卷过来。

有6个红军战士在风雪中倒下了,停止了呼吸。

洪学智不忍心把战友的遗体留在冰冷的雪山上,就让大家克服困难,把他们抬下了山。

下山后走了一程,红军找了一个磨房休息,烧水煮青稞,战士们把冻“死”的战友也抬进屋里。

后半夜,磨房内温度升高,几个冻“死”的战士竟然被奇迹般地救活了。

红军经过五岭山的故事

红军经过五岭山的故事

红军经过五岭山的故事爬雪山、过草地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红军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

一开始见到雪山,觉得非常壮观。

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

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

夹金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

他们告诉红军,只有神仙才能登越夹金山。

总之,夹金山是一座不可思议的山。

鸟儿都飞不过去,人最好是别靠近它,但无畏的红军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

到了夹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

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

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红军不得不退入深山区,翻越老山界,进入湘西南。

老山界——五岭山脉之一的越城岭,是红军出江西后第一座难行的高山,前往华南第一高峰的五岭主峰猫儿山必须通过它。

这里山势陡峭,群峰林立,国民党军很难上来。

饥寒交加的红军,不得不爬这座大山,找到新的退却路线。

从大余去南雄距离只有40公里,这条路开通以后,梅关古驿道彻底成了风景。

我们步行过梅关。

现仍完好保存的8公里山道很好走,而且景色优美。

跨过梅关,即进入广东,的确是非常轻松、便捷的山道。

可惜红军长征没有走过这条路。

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根据和广东军f陈济棠达成的协议——尽量不进入广东——红军刚到南雄境内的油山,即刻北上翻越大庾岭回到江西境内,而后经崇义、聂都到广东北部长江镇、城口镇借路北上。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 地 —— —— 地
食物(青稞面、肉干、野菜、烧酒和 辣椒等御寒食品)
行 前 准 备
数量
多则8~10斤 少则3、 4斤
1935年8月21日 红军长征过草地
1935年8月21日,右路军在毛泽东等率领下开始向草地进军。 部队离开毛儿盖以后,向北行走40里就进入了草地。草丛里河沟 交错,积水泛滥,水呈淤黑色,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在这广阔无 边的千里沼泽中,根本找不到道路,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中拔 不出腿。红军指战员们踩着草墩一步一步地探索前进。越是往草 地中心走,困难就越严重。时风时雨,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 骤下。红军个个都是英雄汉,他们忍受着寒冷、饥饿的折磨,以 坚强的革命意志,坚持每天按计划的路程前进。经过七天的艰苦 努力,右路军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战胜了严寒饥饿,历尽千辛 万苦,终于走出了人迹罕至、气候变化异常的茫茫草地,于8月27 日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左路军也同时到达阿坝地区。
长征行进途中坚强的红军的故事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O(∩_∩)O谢谢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长 征 路 线
翻 越
1935年6月8日 开始进军
雪 山 的 时 间
6月12日 先头部队翻过几座大雪山
红 一 军
在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先后翻越 了夹金山、梦笔山、雅克夏山、昌德 山、打古山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 山。爬 雪 山 的 路 线
夹金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这里地 势陡险,山岭连绵,重峦叠嶂,危岩耸突,峭 壁如削,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当地流传 着的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 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 间!”就是对此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他们告 诉红军,只有神仙才能登越夹金山。如果你能 在山上张开嘴,山神就会把你掐死。总之,夹 金山是一座不可思议的山。鸟儿都飞不过去, 人最好是别靠近它,而红军中的大多数人都来 自亚热带地区,别说爬雪山了,就连见都没见 过,但无畏的红军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
草 地 —— —— 地
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 海韭菜等,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 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 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 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 茫无限。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 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 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草地区域气候恶 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 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 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第 一 座 雪 山 —— 山
过 草
右路军 1935年8月21日 左路军
6天左右 天左右 7天 天
地 的 时 间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 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讲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 地区。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 泽。黑白两河纵穿其间,两河的河道迂回曲 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 泽。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 潴(zhū)水。
行难 食难 御寒难 宿营难
四 ﹃ 难 ﹄
为了生存和革命,红军们 饱尝了人间的一切奇味怪食, 利用了一切能充饥果腹的“佳 品”,如飞禽走兽、皮张革履 、死牛烂马、野果蔬菜、树皮 草根等,甚至食用了“神仙土 ”和马粪中残留的粮粒。
据老红军文炳清回忆 :“我们在草地上行 军70多天,一路上都 吃野菜。起初,每人 每天还能吃四两肉松 ,或几两粮食。最末 一个星期,肉松、干 粮、盐巴都没有了, 全靠吃野菜度日”。
第 一 座 雪 山 —— 山
到了夹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 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 大片的积雪并不远。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 到要爬这么高。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 也筋疲力尽。爬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 来突然进入了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们睁 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 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 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