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课程设计——炼油厂生产计划安排

运筹学课程设计——炼油厂生产计划安排
运筹学课程设计——炼油厂生产计划安排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运筹学课程设计2013/11/23

炼油厂生产计划安排

2010062037 张靖2010062036 张磊2010062035 刘宏

1 问题的提出

炼油厂输入两种(原油1和原油2).原油先进入蒸馏装置, 每桶原油经蒸馏后的产品份额见表1-29, 其中轻、中、重的分别为90、80和70.

石脑油部分直接用于发动机油混合, 部分输入重整装置, 得辛烷值为115的重整汽油.1桶轻、中、重石脑油经重整后得到的重整汽油分别为0.6、0.52、0.45桶.

蒸馏得到的和 , 一部分直接用于燃料油和燃料油的混合, 一部分经裂解装置得到和裂解油.裂解汽油的辛烷值为105.1桶轻油经裂解后得到0.28桶裂解汽油和0.68桶裂解油;1桶重油裂解后得到0.2桶裂解汽油和0.75桶裂解油.其中裂解汽油用于发动机油混合, 裂解油用于燃料油和燃料油的混合.

渣油可直接用于燃料油和燃料油的混合, 或用于生产润滑油.1桶渣油经处理后可得0.5桶润滑油.

混合成的发动机油高档的辛烷值应不低于94, 普通的辛烷值不低于84.混合物的辛烷值按混合前各油料辛烷值和所占比例线性加权计算.

规定燃料油的气压不准超过1kg/cm2, 而轻油、重油、裂解油和渣油的气压分别为1.0、0.6、1.5和0.05kg/cm2.而气压的计算按各混合成分的气压和比例线性加权计算.

燃料油中, 轻油、重油、裂解油和渣油的比例应为10:3:4:1.

已知每天可供原油1为20000桶, 原油2为30000桶.蒸馏装置能力每天最大为45000桶, 重整装置每天最多重整10000桶石脑油, 裂解装置能力每天最大为8000桶.润滑油每天产量应在500至1000桶之间, 高档发动机油产量应不低于普通发动机油的40%.

又知最终产品的利润(元/桶)分别为:高档发动机油700, 普通发动机油600, 燃料油400, 燃料油350, 润滑油150.试为该炼油厂制订一个使总盈利为最大的计划.

2 建立模型

1)定义变量

原油1 X1

中石脑油X2

重油X3

用于生产高档发动机油的轻石脑油 X4

用于生产高档发动机油的中石脑油 X5

用于生产高档发动机油的重石脑油 X6

用于裂化生产的轻油X7

用于裂化生产的重油X8

用于生产润滑油的残油X9

重整汽油X10

用于生产普通发动机油的重整汽油 X11

用于生产高档发动机油的裂化汽油 X12

普通发动机油X13

煤油X14

原油2 X15

重石脑油X16

轻油X17

用于生产普通发动机油的轻石脑油 X18

用于生产普通发动机油的中石脑油 X19

用于生产普通发动机油的重石脑油 X20

用于生产煤油的轻油X21

用于生产煤油的重油X22

用于生产煤油的残油X23

裂化油X24

用于生产高档发动机油的重整汽油 X25

用于生产燃料油的裂化油X26

高档发动机油X27

燃料油X28

轻石脑油X29

残油X30

用于生产重整汽油的轻石脑油X31

用于生产重整汽油的中石脑油X32

用于生产重整汽油的重石脑油X33

用于生产燃料油的轻油X34

用于生产燃料油的重油X35

用于生产燃料油的残油X36

裂化汽油X37

用于生产普通发动机油的裂化汽油 X38

用于生产煤油的裂化油X39

润滑油X40

2) 目标函数

所求目标为利润最大化:

max=0.7*X27+0.6*X13+0.4*X14+0.35*X28+0.15*X40

3) 约束条件

X1<=20000;

X15<=30000;

X1+X15<=45000;

X29-0.10*X1-0.15*X15<=0;

X2-0.20*X1-0.25*X15<=0;

X16-0.20*X1-0.18*X15<=0;

X17-0.12*X1-0.08*X15<=0;

X3-0.20*X1-0.19*X15<=0;

X30-0.13*X1-0.12*X15<=0;

X31+X32+X33<=10000;

X10-0.6*X31-0.52*X32-0.45*X33<=0;

X7+X8<=8000;

X37-0.28*X7-0.20*X8<=0;

X24-0.68*X7-0.75*X8<=0;

-X40<=-500;

X40<=1000;

X27-X4-X5-X6-X25-X12<=0;

X13-X18-X19-X20-X11-X38<=0;

X14-X21-X22-X23-X39<=0;

X28-X34-X35-X36-X26<=0;

X34/X26=10/4;

X26/X35=4/3;

X35/X36=3/1;

X40-0.5*X9<=0;

X27-0.40*X13 = 0;

84*X13-90*X18-80*X19-70*X20-115*X10-105*X37<=0; 94*X27-90*X4-80*X5-70*X6-115*X10-105*X37<=0;

-X14+1.0*X21+0.6*X22+1.5*X39+0.05*X23<=0;

X34/X26=10/4;

X35/X36=3/1;

X34-10*X36 = 0;

X26-4*X36 = 0;

X35-3*X36 = 0;

X4 +X18+X31-X29<=0;

X5+X19+X32-X2<=0;

X6+X20+X33-X16<=0;

X7+X21+X34-X17<=0;

X8+X22+X35-X3<=0;

X9+X23+X36-X30<=0;

X11+X25-X10<=0;

X38+X12-X37<=0;

X26+X39-X24<=0;

3 模型求解

1)利用LINGO软件编程求解

Max = 0.7 * X27 + 0.6 * X13 + 0.4 * X14 + 0.35 * X28 + 0.15 * X40;

X1 <= 20000;

X15 <= 30000;

X1 + X15 <= 45000;

X29 - 0.10 * X1 - 0.15 * X15 <= 0;

X2 - 0.20 * X1 - 0.25 * X15 <= 0;

X16 - 0.20 * X1 - 0.18 * X15 <= 0;

X17 - 0.12 * X1 - 0.08 * X15 <= 0;

X3 - 0.20 * X1 - 0.19 * X15 <= 0;

X30 - 0.13 * X1 - 0.12 * X15<=0;

X31 + X32 + X33 <= 10000;

X10 - 0.6 * X31 - 0.52 * X32 - 0.45 * X33 <= 0;

X7 + X8 <= 8000;

X37 - 0.28 * X7 - 0.20 * X8 <= 0;

X24 - 0.68 * X7 - 0.75 * X8 <= 0;

-X40 <= -500;

X40 <= 1000;

X27 - X4 - X5 - X6 - X25 - X12 <= 0;

X13 - X18 - X19 - X20 - X11 - X38 <= 0;

X14 - X21 - X22 - X23 - X39 <= 0;

X28 - X34 - X35 - X36 - X26 <= 0;

X34 / X26 = 10 / 4;

X26 / X35 = 4 / 3;

X35 / X36 = 3 / 1;

X40 - 0.5 * X9 <= 0;

X27 - 0.40 * X13 = 0;

84 * X13 – 90 * X18 – 80 * X19 – 70 * X20 – 115 * X10 – 105 * X37 <= 0;

94 * X27 – 90 * X4 – 80 * X5 – 70 * X6 – 115 * X10 – 105 * X37 <= 0;

-X14 + 1.0 * X21 + 0.6 * X22 + 1.5 * X39 + 0.05 * X23 <= 0;

X34 / X26 = 10 / 4;

X35 / X36 = 3 / 1;

X34 – 10 * X36 = 0;

X26 – 4 * X36 = 0;

X35 – 3 * X36 = 0;

X4 + X18 + X31 - X29 <= 0;

X5 + X19 + X32 - X2 <= 0;

X6 + X20 + X33 - X16 <= 0;

X7 + X21 + X34 - X17 <= 0;

X8 + X22 + X35 - X3 <= 0;

X9 + X23 + X36 - X30 <= 0;

X11 + X25 - X10 <= 0;

X38 + X12 - X37 <= 0;

X26 + X39 - X24 <= 0;

2)数据求解结果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X27 7667.429 0.000000

X13 19168.57 0.000000

X14 15156.00 0.000000

X28 0.000000 0.6238095E-01

X40 500.0000 0.000000

X1 15000.00 0.000000

15 30000.00 0.000000

X29 6000.000 0.000000

X2 10500.00 0.000000

X16 8400.000 0.000000

X17 4200.000 0.000000

X3 8700.000 0.000000

X30 5550.000 0.000000

X31 0.000000 0.2514286

X32 0.000000 0.3017143

X33 0.000000 0.3457143

X10 0.000000 0.000000

X7 4200.000 0.000000

X8 3800.000 0.000000

X37 1936.000 0.000000

X24 5706.000 0.000000

X4 1739.872 0.000000

X5 2548.312 0.000000

X6 2523.973 0.000000

X25 0.000000 0.000000

X12 855.2720 0.000000

X18 4260.128 0.000000

X19 7951.688 0.000000

X20 5876.027 0.000000

X11 0.000000 0.000000

X38 1080.728 0.000000

X21 0.000000 0.2228571E-01

X22 4900.000 0.000000

X23 4550.000 0.000000

X39 5706.000 0.000000

X34 0.000000 0.000000

X35 0.000000 0.000000

X36 0.000000 0.000000

X26 0.000000 0.000000

X9 1000.000 0.000000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23005.74 1.000000

2 5000.000 0.000000

3 0.000000 0.2539429E-01

4 0.000000 0.4969600

5 0.000000 0.6285714

6 0.000000 0.6285714

7 0.000000 0.6285714

8 0.000000 0.4222857

9 0.000000 0.4000000

10 0.000000 0.4000000

11 10000.00 0.000000

12 0.000000 0.6285714

13 0.000000 0.2571429E-01

14 0.000000 0.6285714

15 0.000000 0.4000000

16 0.000000 0.6500000

17 500.0000 0.000000

18 0.000000 0.6285714

19 0.000000 0.6285714

20 0.000000 0.4000000

21 0.000000 0.4123810

22 0.000000 0.000000

23 0.000000 0.000000

24 0.000000 0.000000

25 0.000000 0.8000000

26 0.000000 0.7142857E-01

27 23988.49 0.000000

28 19673.22 0.000000

29 3429.500 0.000000

30 0.000000 0.000000

31 0.000000 0.000000

32 0.000000 0.000000

33 0.000000 0.000000

34 0.000000 0.000000

35 0.000000 0.6285714

36 0.000000 0.6285714

37 0.000000 0.6285714

38 0.000000 0.4222857

39 0.000000 0.4000000

40 0.000000 0.4000000

41 0.000000 0.6285714

42 0.000000 0.6285714

43 0.000000 0.4000000

3)最优生产方案

炼油厂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应计划原油1的使用量为15000桶、原油2的使用量为30000桶。共生产高档发动机油约7667桶,普通发动机油约19168桶,煤油约15156桶,润滑油500桶,不生产燃料油。利润约为23005.7400元。

运筹学

运筹学课程设计 报告书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10-1班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2012/07/12 黑龙江工程学院数学系 2012年07月12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运筹学是一门多学科的定量优化技术,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学 生应用运筹学方法与计算机软件的独立工作能力,本着“突出建模,结合软件, 加强应用”的指导思想,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对一些实际题目进行构模,再运 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求解,对解进行检验和评价,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时间 本课程设计时间1周。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由于不同的同学选择的方向不同,因此给出如下两种要求,完成其一即可: 1.选择建模的同学:利用运筹学基本知识对所选案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 型,然后利用winQSB、LINDO、LINGO或者其它数学软件进行求解; 2.选择编程的同学:根据运筹学基本原理以及所掌握的计算机语言知识, 对于运筹学中部分算法编写高级语言的具有可用性的程序软件。 四.课程设计的问题叙述 网络中的服务及设施布局 长虹街道今年来建立了11个居民小区,各小区的大致位置及相互间的道路距离(单位: 100 m)如图所示,各居民小区数为:①3000,②3500,③3700,④5000, ⑤30000,⑥2500,⑦2800,⑧4500,⑨3300,⑩4000,○113500。试帮助决策:(a)在11个小区内准备共建一套医务所、邮局、储蓄所、综合超市等服务设施,应建于哪一小区,使对居民总体来说感到方便; (b)电信部门拟将宽带网铺设到各小区,应如何铺设最为经济; (c)一个考察小组从①出发,经⑤、⑧、⑩小区(考察顺序不限),最后到小区⑨再离去,试帮助选择一条最短的考察路线。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工业工程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10级工业工程2班 姓名:尹立鹏 学号:101405061053 指导教师:王晶 日期:2012.12.18

报告正文 一、设计目的 这次课程设计是《生产计划与控制》这门学科的实践环节,是学习《生产计划与控制》课本理论知识后的实际操作性锻炼。通过这次课设,要能够掌握生产与运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且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地了解,可以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设计思想 生产作业计划可以分为大量流水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量生产三种类型,本次课程设计为大量间断流水线设计。其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工艺过程封闭;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生产对象在工作地间单向移动;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生产具有节奏性;各工作地间有传送装置连接。流水线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比例性、平行性。 生产组织方式有两种,以工艺为中心和以产品为中心,以工艺为中心生产,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在生产单位内,集中着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只完成产品的部分工艺阶段或部分工序的加工。一般与订单生产方式,小批量生产结合在一起。以工艺为中心生产,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在生产单位内,集中着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只完成产品的部分工艺阶段或部分工序的加工。一般与订单生产方式,小批量生产结合在一起。所以本次设计将采用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生产作业计划的设计要在工厂、车间布置满足生产过程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资源、设备以及人员的利用率,车间作业系统方便人与机器的操作,缩小设备与人员的占地面积,避免相互交叉与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开支。 三、基本原理 根据设计内容,我需要对四个不同型号的零件进行车间作业系统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大量流水线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产品形状、尺寸或材料对产品的不同生产或工艺特点进行分类。

运筹学课程设计报告(附代码)范文

《运筹学》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问题描述 1、机型指派问题 机型指派优化设计是航空公司制定航班计划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在满足航班频率和时刻安排以及各机型飞机总数约束的条件下,将各机型飞机指派给相应的航班,使运行成本最小化。本课程设计要求建立机型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应用优化软件Lindo/Lingo进行建模求解,给出决策建议,包括各机型执行的航班子集和相应的运行成本。 2、问题描述 已知某航空公司航班频率和时刻安排如《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中表1所示,航班需求数据和运输距离如表2所示,其中,OrignA/P表示起飞机场,Dep.T.表示起飞时间,Dest.A/P表示目标机场,Dist表示轮挡距离,Demand表示航班需求量,Std Dev.表示需求的标准差。该航空公司的机队有两种机型:9架B737-800,座位数162;6架B757-200,座位数200。飞八个机场:A,B,I,J,L,M,O,S。 B737-800的CASM(座英里成本)是0.34元,B757-200是0.36元。两种机型的 RASM(座英里收益)都是 1.2元。以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机型指派,在成本方面不仅考虑运行成本,还必须考虑旅客溢出成本,否则将偏向于选取小飞机,使航空公司损失许多旅客。 旅客溢出成本是指旅客需求大于航班可提供座位数时,旅客流失到其他航空公司造成的损失。旅客需求服从N(μ,σ)的正态分布。如果机票推销工作做得好,溢出旅客并不全部损失,有部分溢出旅客将该成本航空公司其他航班,这种现象叫做“再获得”(Recapture)。设有15%的溢出旅客被再获得。 将飞机指派到航班上去,并使飞机总成本最小。 二、分析建模 1.确定决策变量 经过对问题描述的分析得出,要解决飞机机型指派问题,我设定了两类变量: (1)针对各条航线的机型,令B737-800和B757-200分别为机型1和机型2,设变量Xi,j.其中101≤i≤142,j=1或2。且对于变量Xi,j=0或1,当Xi,j=1,表示第i条航线由第j 种飞机运营。例如,X101,1=1,则第101号航班由第1种机型飞行,且X101,2=0 (2)针对机场时间节点飞机流的变量,设变量Gm,j.表示对于第m个节点上第j种机型的数量,例如,G A1,1表示A机场第1个节点上第1种机型的数量。 2.目标函数 以飞机总成本最小为指派目标,而单个航班的飞机总成本包括两个部分:1.运输成本;2. 旅

运筹学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题 (2) 案例题一:线性规划 (2) 案例题二:运输问题 (3) 第二部分练习题 (5) 线性规划问题 练习题一 (5) 练习题二 (5) 练习题三 (6) 练习题四 (7) 练习题五 (8) 运输问题 练习题六 (9) 练习题七 (10) 练习题八 (11) 练习题九 (12) 练习题十 (13) 练习题十一 (13) 练习题十二 (14) 最短路问题 练习题十三 (15) 练习题十四 (15) 练习题十五 (16) 最小支撑树问题 练习题十六 (17) 练习题十七 (18) 最大流问题 练习题十八 (18) 练习题十九 (19) 练习题二十 (20) 参考文献: (21)

案例题一 某工厂拥有A 、B 、C 三种类型的生产设备,生产甲乙两种设备元件,每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占用的设备台数、每件元件可获得的利润以及三种设备可以用的时数如下表所示: 元件甲 元件乙 设备能力(h ) 设备A 2 4 80 设备B 1 2 42 设备C 2 1 50 利润(元/件) 120 160 问题是:工厂应生产多少单位元件甲和元件乙才能使获利最多?为多少? 线性规划模型: 目标函数: Max z =120x 1+160x 2 约束条件: 2x 1 + 4x 2 ≤ 80 s.t x 1 + 2x 2 ≤ 42 2x 1 + x 2 ≤ 50 x 1 ,x 2 ≥ 0 在上述约束条件中一次分别加入松弛变量 54321,,,,x x x x x ,将其化为标准型: 目标函数: Max z =120x 1+160x 2 约束条件: 2x 1 + 4x 2 + x 3 = 80 x 1 + 2x 2 + x 4 = 42 s.t. 2x 1 + x 2 + x 5 = 50 x 1 ,x 2 ,x 3 ,x 4 ,x 5≥ 0 以x 3 ,x 4 ,x 5,为基变量,则x 1 ,x 2 为非基变量,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为: X (0)=(0 0 80 42 50)T 经手算得到最优解为: X 1 = 20 X 2 = 10 X 4 = 2 (松弛标量,表示B 设备有2个机时的剩余)

运筹学课程设计

目录 一问题提出 (1) 二问题分析 (1) 三模型建立 (1) 3.1模型一的建立 (3) 3.2模型二的建立 (5) 3.3模型三的建立 (6) 四结果分析 (8) 五模型评价 (8) 5.1模型优点 (8) 5.2模型缺点 (8) 六参考文献 (9)

旅游最短路 一 问题提出 周先生退休后想到各地旅游。计划从沈阳走遍华北各大城市。请你为他按下面要求制定出行方案: 1. 按地理位置(经纬度)设计最短路旅行方案; 2. 如果2010年5月1日周先生从沈阳市出发,每个城市停留3天,可选择航空、铁路(快车卧铺或动车),设计最经济的旅行互联网上订票方案; 3. 设计最省时的旅行方案,建立数学模型,修订你的方案; 二 问题分析 第一问要求按地理位置(经纬度)设计最短路旅行方案,求最短路径是一个典型的旅行售货商(TSP )模型。TSP 模型可解的是知道任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华北各个城市所在的经纬度,所以首先就需要通过经纬度计算出任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得到一个距离矩阵,再建立()TSP 模型, 对模型进行求解。问题的目标函数为 ij n i n j ij x d z ∑∑==1min ( )j i ≠ 其中10或=ij x , 若1=ij x 表示周先生直接从i 市到j 市。建立整数目标规划,用Lindo 软件求解,找出所有1=ij x ,确定最短路的旅行方案。 第二问要求最经济,所以应从票价方面进行考虑,通过查阅资料可得各城市之间航空、铁路(快车卧铺或动车)的不同票价,由于要求最经济的旅行互联网上订票方案,所以选取三种类型票价中最低的票价,构建票价矩阵。用票价矩阵代替第一问中的距离矩阵,求解出一条最经济路径。 第三问要求设定省时的方案就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因为以上三种交通工具中航空用时最短,选择飞机作为旅行交通工具。通过查阅资料得到各城市间航班的时间矩阵,用时间矩阵代替第一问中的距离矩阵,求解一条最省时的路径。 三 模型建立 在具体的实现上,我们采用了整数规划法,并辅以LINGO 软件编程实现 在下述意义下,引入一些0—1变量: ???≠=其他情况 且到巡回路线是从0,1j i j i x ij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 XXX 专业班级: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工作单位:XXXXXXXXX 题目: 某机械公司2009年度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部份) 一、原始资料 1.该公司主要产品CWJ型机械的有关资料: ⑴该产品2009年度各月出产计划(见表1); ⑵该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及各环节的生产周期(见图1); ⑶该产品的投入批量为月批,投入间隔期为30天,每月按标准日历时间 30天计算,暂不考虑保险期,上年度出产累计编号为2210号。 2.承担该产品生产任务的加工车间设备的有关资料: ⑴该车间一工段原有设备的布置顺序(图2); ⑵该工段生产该产品零件的工艺路线(图3)。 3.机加工车间主要产品甲、乙、丙三种零件的有关资料: ⑴三种零件在主要工序上的加工时间(表2); ⑵三种零件在各道工序的生产周期(表3); ⑶三种零件的月产量分别为2000,3000和1000件,每月工作25天,两班 制生产,每班8小时,设备损失系数为0.05。 4.CW6163型产品代表零件的有关资料: ⑴ CW6163型系列产品A、B结构层次图(图4); ⑵ A、B产品零部件其它有关资料(表4、表5)。 5.WJ产品的有关资料(表6、表7) 6.该公司某工程各工序之间关系(表8)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采用累计编号法编制CWJ型产品的投入产出计划(全年): ⑴计算出各生产环节的投入产出提前期; ⑵计算全年各月份的出产投入累计编号; ⑶计算各车间的出产投入累计编号; ⑷编制各车间投入产出计划表(填入附表1中)。

运筹学课程设计

运筹学

案例6.1网络中的服务及设施布局 (a)在11个小区内准备共建一套医务所,邮局,储蓄所,综合超市等服务设施,应建于哪一个居民小区,使对居民总体来 说感到方便; ●问题分析 为满足题目的要求。只需要找到每一个小区到其他任何一个小区的最短距离。然后再用每一小区的人数进行合理的计算后累加,结果最小的便是最合理的建设地。 ●以下表中数据d ij表示图中从i到j点的最短距离

设施建于各个小区时居民所走路程

由以上数据可知。各项服务设施应建于第八个居民小区。 (b)电信部门拟将宽带网铺设到各个小区,应如何铺设最为经济 ●问题分析 要解决这个问题时期最为经济。只需要找到图找的最小部分树便可以。 ●以下是最小部分树。 起点终点距离 1 4 4 4 2 5 4 5 5 5 6 4 6 3 5 4 8 6 8 7 4 8 9 4 7 10 5 10 11 0 所以按照以上路径进行线路铺设,就可达到最经济。总的距离为42 (c)一个考察小组从小区1出发,经5.8.10。小区(考察顺序不

限),最后到小区9再离去,请帮助选一条最短的考察路线。 问题分析 找出这几个小区通过的不同组合,计算出路程总和,最短的就是最优路线。 以下是不同组合以及各个路程 一·1→5(11)5→8(8)8→10(9)10→9(12)40 二·1→5(11)5→10(17)10→8(9)8→9(4)41 三·1→8(12)8→10(9)10→5(17)5→9(6)44 四·1→8(12)8→5(8)5→10(17)10→9(12)49 五·1→10(13)10→5(17)5→8(8)8→9(4)42 六·1→10(13)10→8(9)8→5(8)5→9(6)36 由以上数据可知最短的考察路线是 1→10→8→5→9 案例8.2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最短路问题 说明:为了解题的方便,现将图中的代号修改如下。A、B1、B2、B3、C1、C2、D1、D2、D3、E.修改为1、2、3、4、5、7、8、9、10。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11104080209 专业:工业工程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学校:重庆理工大学 指导教师: 日期:2014 年 6 月 16 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学生在学完《生产计划与控制》专业课程后,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和掌握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二、课程设计内容、基本要求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设计任务要求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并在两周内独立完成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 具体要求: ⑴对各类原始资料进行分析; ⑵掌握各有关主要期量标准及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 ⑶掌握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⑷掌握各有关生产计划表格的计算和填写; ⑸掌握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编制方法; ⑹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时间——资源的优化。 三、题目 南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2013年度生产计划的编制(部份)。 四、原始资料 1.该公司主要产品CWJ型机械的有关资料: ⑴该产品2013年度各月出产计划(见表1); ⑵该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及各环节的生产周期(见图1); ⑶该产品的投入批量为月批,投入间隔期为30天,暂不考虑保险期,上年度出产累计编号为号。 2.机加工车间主要产品甲、乙、丙三种零件的有关资料: ⑴三种零件在主要工序上的加工时间(表2); ⑵三种零件在各道工序上的台时定额及设备数(表3、表4);

⑶采用两班制生产,每班8小时,设备损失系数为0.05。 3.CW6163型产品代表零件的有关资料: ⑴ CW6163型系列产品A、B结构层次图(图2); ⑵ A、B产品零部件其它有关资料(表5)。 4. 该公司某工程各工序之间关系(表6)。

运筹学课程设计

运筹学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姓名:潘园园 班级:信管1班 学号:1108210127

1. 杂粮销售问 一贸易公司专门经营某种杂粮的批发业务,公司现有库容5127担的仓库。一月一日,公司拥有库存1000担杂粮,并有资金20000元。估计第一季度杂粮价格如下所示:一月份,进货价2.85元,出货价3.10元;二月份,进货价3.05元,出货价3.25元;三月份,进货价2.90元,出货价2.95元;如买进的杂粮当月到货,需到下月才能卖出,且规定“货到付款”。公司希望本季度末库存为2000担,问应采取什么样的买进与卖出的策略使三个月总的获利最大,每个月考虑先卖后买? 解:设第一月买进a x 1卖出b x 1,第二个月买进a x 2卖出b x 2,第三个月买进a x 3卖b x 3 MaxZ=3.1*b x 1+3.25*b x 2+2.95*b x 3-2.85*a x 1-3.05*a x 2-2.9*a x 3 1000-b x 1+a x 1≤5127 1000-b x 1+a x 1-b x 2+a x 2≤5127 b x 1≤1000 1000+a x 1-b x 1+a x 2-b x 2+a x 3-b x 3=2000 1000+a x 1-b x 1≥b x 2 1000+a x 1-b x 1-b x 2+a x 2≥b x 3 20000+3.1*b x 1≥2.85*a x 1 20000+3.1*b x 1-2.85*a x 1+3.25*b x 2≥3.05*a x 2 20000+3.1*b x 1-2.85*a x 1+3.25*b x 2-3.05*a x 2+2.95*b x 3≥2.9*a x 3 a x 1, b x 1……. b x 3≥0 利用winQSB 求解1x ,2x ,3x ,4x ,5x ,6x 分别代表a x 1,b x 1,a x 2,b x 2,a x 3,b x 3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正文 一、设计目的 这次课程设计是《生产计划与控制》这门学科的实践环节,是学习《生产计划与控制》课本理论知识后的实际操作性锻炼。通过这次课设,要能够掌握生产与运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且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地了解,可以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设计思想 生产作业计划可以分为大量流水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量生产三种类型,本次课程设计为大量间断流水线设计。其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工艺过程封闭;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生产对象在工作地间单向移动;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生产具有节奏性;各工作地间有传送装置连接。流水线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比例性、平行性。 生产组织方式有两种,以工艺为中心和以产品为中心,以工艺为中心生产,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在生产单位内,集中着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只完成产品的部分工艺阶段或部分工序的加工。一般与订单生产方式,小批量生产结合在一起。以工艺为中心生产,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在生产单位内,集中着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只完成产品的部分工艺阶段或部分工序的加工。一般与订单生产方式,小批量生产结合在一起。所以本次设计将采用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生产作业计划的设计要在工厂、车间布置满足生产过程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资源、设备以及人员的利用率,车间作业系统方便人与机器的操作,缩小设备与人员的占地面积,避免相互交叉与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开支。 三、基本原理 根据设计内容,我需要对四个不同型号的零件进行车间作业系统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大量流水线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产品形状、尺寸或材料对产品的不同生产或工艺特点进行分类。

运筹学课程设计

运筹学课程设计

运筹学是一门以人机系统的组织、管理为对象,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等工具来研究各类有限资源的合理规划使用并提供优化决策方案的科学。通过对数据的调查、收集和统计分析,以及具体模型的建立。收集和统计上述拟定之模型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数据,并最终将数据整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型。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某食品企业希望向消费者推销低脂类早餐谷物,希望通过广告来吸引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消费者,这些广告投放在不同的电视节目上,价格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同,在既能满足观众的要求,又为广告支出的费用最低的情况下做出一个规划。根据各种限定性因素得出目标函数和各个约束条件,运用运筹学计算软件(主要是指Lindo软件)求解所建立的线性规划模型。另外利用LINGO软件求解某摩托车厂四个季度生产量的分配问题,使得每个季度的生产量合理安排,达到生产成本最少的目的。然后利用Lingo求解某游戏机厂运输问题,得到一个最优运输方案。 所以对基本情况的分析,经过抽象和延伸,建立起了购买电视广告的线性规划模型。结合模型的特点,对模型的求解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将模型应用于案例的背景问题,得出相应的最优解决方案,就可以对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关键词:线性规化软件;Lingo;Lindo软件;数据分析;灵敏度分析。

1.购买电视广告问题 (4) 1.1.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4 1.1.1.问题提出 4 1.1. 2.问题分析 6 1.2.问题求解 7 1.3.结果分析 8 2.运输问题 (11) 2.1.提出问题 11 2.2.问题分析 12 2.3.结果分析 1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汇总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生产计划与控制 课程设计指导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工业工程系 2013年5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与《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配套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完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理论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实际操作性锻炼。通过本环节的设计锻炼,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生产管理中的企业生产组织、计划与控制方面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产管理问题,提高生产管理能力。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 从设计题目1、2中任选一个,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1:捷安特山地车装配线改善与生产计划制定 设计题目2:捷安特山地车生产计划制定及装配线改善 三、课程设计要求 1 成员组成 本课程设计实行团队合作方式,每个团队由6-7名同学组成,团队成员通力合作完成任务书要求的设计任务。 2 设计过程 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善于动手动脑,应用相关理论知识指导设计任务。设计过程中的数据要如实记录,分析,不得随意杜撰和更改。 3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要真实记录和总结设计过程,做到思路清晰,数据真实,分析全面,结果合理。 1) 课程设计报告项目要齐全。并按以下顺序装订: 封面:写明报告名称,班级、姓名、学号及完成时间,统一格式。见附件1。 设计任务书:说明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完成的设计任务。 摘要:高度概括课程设计正文内容,字数不少于200字,关键词3-5个。 目录:报告正文目录,展现整过报告思路。 报告正文:报告应包括设计目的、设计思想、基本原理、分析与设计过程、结果分析,有关说明等。报告应说明设计思路、依据、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设计方案应有一定的可行性,数据必须真实。设计报

运筹学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总说明/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与高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高效率”问题将是我们研究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我们研究的初衷及最终的落脚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在以各项高科技产品及先进的科研方法为依托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来完成最多的任务;研究如何在任务确定的条件下,利用最小的资源来完成这个确定的任务。 在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的映射下,在校大学生们也同样必须得紧跟时代高速前进的脚步。大学一学期所学的课程是我们用高中三年所学课程的总和,而且大学里更多的时间需要我们自己去支配,特别是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在仅有的复习时间内,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把时间安排到很理想的状态,希望自己的复习能够带来最大的回报。所以,我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内容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以期最终的考试成绩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关键词:高效率,有限资源,安排,最理想的状态

目录 1.问题描述 (1) 1.1背景描述 (1) 1.2主要内容与目标 (1) 1.3研究的意义 (1) 1.4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思路 (2) 2 模型的建立 (2) 2.1 基础数据的确定 (2) 2.2 变量的设定 (2) 2.3 目标函数的建立 (3) 2.4 限制条件的确立 (3) 2.5 模型的建立 (3) 3 软件的应用及计算结果 (4) 3.1 模型的求解 (4) 3.2 解的分析与评价 (7) 4 程序编写及验证 (8) 4.1 程序的流程结构及算法设计 (8) 4.2 程序的实现 (9) 4.3 程序的验证 (10) 5 结论与建议 (13) 5.1 研究结论 (13)

运筹学课程设计- 题目是《某厂生产Ⅰ、Ⅱ、Ⅲ三种产品,都分别经A、B两道工序加工》

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 运筹学课程设计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7月8日

1.设计进度 本课程设计时间分为两周: 第一周(2011年6月27日----2011年7月1日):建模阶段。此阶段各小组根据给出的题目完成模型的建立。 主要环节包括: (1) 6月27日上午:发指导书;按组布置设计题目;说明进度安排。 (2) 6月27日下午至28日:各小组审题,查阅资料,进行建模前的必要准备(包括求解程序的编写与查找)。 (3) 6月29日至7月1日:各个小组进行建模,并根据题目及设计要求拟定设计提纲,指导教师审阅;同时阅读,理解求解程序,为上机求解做好准备。 第二周(2011年7月4日---7月8日):上机求解,结果分析及答辩。 主要环节包括: (1) 7月4日至7月6日:上机调试程序,完成计算机求解与结果分析。并撰写设计报告。 (2) 7月7日下午:检查设计报告初稿。 (3) 7月8日: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2.设计题目 某厂生产Ⅰ、Ⅱ、Ⅲ三种产品,都分别经A、B两道工序加工。设A工序可分别在设备A1或A2上完成,有B1、B2、B3三种设备可用于完成B工序。已知产品Ⅰ可在A、B任何一种设备上加工;产品Ⅱ可在任何规格的A设备上加工,但完成B工序时,只能在B1设备上加工,产品Ⅲ只能在A2与B2设备上加工。加工单位产品所需工序时间及其它各项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安排最优生产计划,使该厂获利最大。 按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分析:(1)产品Ⅱ的售价在何范围内变化时最优生产计划不变?(2)B1设备有效台时数在何范围内变化时最优基不变?(3)设备A2的加工费在何范围内变化时最优生产计划不变?(4)产品的生产量至少为80件时的最优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范文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摘要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生产管理的首要环节。它为计划期规定生产活动的目标和任务,包括计划期生产的产品品种、产量、质量和时间进度,以指导企业的生产工作按照经营目标的要求进行。 目前,发达国家的生产厂商已经基本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零配件采购上实现了全球化和模块化;生产管理上采用“准时制生产技术”和“敏捷生产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式。柔性生产计划是前沿的理念,它很好的解决了订单变动和生产计划之间的矛盾,帮助企业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低成本、高顾客满意度的运作。而我国工业的发展大部分还局限在国内,由于条件分割,即使是在国内也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企业都有独立的生产体系,零部件工业存在多种标准体系和配套体系,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管理粗放、水平不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 面对如此多变的制造行业,许多管理者认识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重要性。另外,生产计划管理是现代企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中小型制造企业,在短时间跳跃式发展中,生存让企业不得不重视短期效益。再生产计划管理中,长期性和预见性不足,缺少制度规范和科学的方法。随着进一步发展壮大,无法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开始困扰企业。 下面对一家生产模具的工厂进行现状报告整理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并对下一年的需求进行预测,做出下一年的生产计划,以是生产更加条理化,高效。 关键词: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管理准时制生产敏捷生产柔性计划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 1.1 课题概述 (1) 1.1.1 研究内容 (1) 1.1.2 模具工作原理 (1) 1.1.3 模具零件明细表 (1) 1.1.4 模具总装配图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第二章市场需求预测 (3) 2.1 历史数据 (3) 2.2 需求预测 (3) 第三章生产工艺路线与生产方式 (5) 3.1 生产工艺路线 (5) 3.2 生产方式选择 (5) 3.2.1 均衡生产与市场匹配生产的比较 (5) 3.2.2 外协与加班生产方式比较 (6) 3.2.3 生产方式的选择 (6) 第四章综合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粗平衡 (8) 4.1 综合生产计划 (8) 4.2 生产能力粗平衡 (8) 第五章主生产计划 (9) 第六章制定MRP和CRP与生产能力精平衡 (10) 6.1 产品结构图 (10) 3

运筹学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劳动力安排 戴维斯仪器公司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有两家制造厂。每月的产品需求变化很大,使戴维斯公司很难排定劳动力计划表。最近,戴维斯公司开始雇佣由劳工无限公司提供的临时工。该公司专长于为亚特兰大地区的公司提供临时工。劳工无限公司提供签署3种不同合同的临时工,合同规定的雇佣时间长短及费用各不相同。3 司更困难。 司1月份雇佣了5名符合第二项选择的员工,劳工无限公司将为戴维斯公司提供5名员工,均在1、2月份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戴维斯公司将支付5*4800=240000美元。由于进行中的某些合并谈判,戴维斯公司不希望任何临时工的合同签到6月份以后。 戴维斯公司有一个质量控制项目,并需要每名临时工在受雇的同时接受培训。即使以前曾在戴维斯公司工作过,该临时工也要接受培训。戴维斯公司估计每雇佣一名临时工,培训费用为875美元。因此,如一名临时工被雇佣一个月,戴维斯公司将支付875美元的培训费用,但如该员工签了2个月或3个月,则不需要支付更多的培训费用。 管理报告 构造一个模型,确定戴维斯公司每月应雇佣的签署各种合同的员工数,使达到计划目标的总花费最少。确定你的报告中包括并且分析了以下几项:1.一份计划表,其中描述了戴维斯公司每月应雇佣签署各种合同的临时工总数。 2.一份总结表,其中描述了戴维斯公司应雇佣签署各种合同的临时工数、与每种选择相关的合同费用以及相关培训费。给出合计数,包括所雇佣临时工总数、合同总费用以及培训总费用。 3.如每个临时工的每月培训费降至700美元,雇佣计划将受何影响?请加以解释。讨论减少培训费用的方法。与基于875美元培训费用的雇佣计划相比,培训费将减少多少? 4.假设戴维斯公司1月份雇佣了10名全职员工,以满足接下来6个月的部分劳工需求。如果该公司可支付全职员工每人每小时16. 50美元,其中包括附加福利,

运筹学课程设计

设计总说明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基本营养的需求。人们都希望一日三餐的食物既能满足基本营养的需求并且合理搭配又能经济实惠。我们在选择不同食物组合作为日常食谱的想法可归纳如下:首先,以最小的消费来满足人体每天基本营养要素的需求;其次,避免人们对食物单一性的厌倦。 根据相关资料得知,人体每日必需的七大营养素及营养标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维生素A、B、C、D、E、K)、碳水化合物、矿物质(钾、钙、钠、镁、氯及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素、水。每日需求量分别为,蛋白质1—1.2g/每人.公斤,脂肪1—1.5g/每人.公斤,维生素4000国标单位,矿物质2.5g,膳食纤维24g,水1200g。现在我根据本人身体情况和学校食堂饮食情况通过线性规划建立模型并用计算机相关软件求解出自己对基本营养素摄取的最佳搭配数量和最小的消费,最终设计出适合自己的食谱和优化方案。 关键字:基本营养需求,合理搭配,最小消费,运筹学,线性规划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健康与饮食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一日三餐的营养和搭配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在探索着食谱搭配与优化问题。 俗话说“病从口入”,资料显示,现在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或者说是由于营养搭配不均衡和饮食结构不完善导致的。这些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可怕的杀手,例如高血压、脑血栓、冠心病等各种心脑血管病,它们正吞噬着人类宝贵的生命。 合理的营养搭配和膳食结构对于健康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一日三餐的搭配和营养对我们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消费金额一定的情况下怎样搭配食物才能既健康有满足人体基本营养的需求成为许多人们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我此次的课设课题为:根据本人实际身体情况和本校的实际饮食情况研究食谱设计与优化问题。 1.2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每种食物的营养元素的含量都不同,其原材料的价格也各有所异,经查阅资料,下表-1是我根据学校食堂(夏季)情况列出的部分食物及其所含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我自己的体重取55kg,计算出自己一天必须摄取的营养物质的多少,使营养达到最佳搭配且使花费达到最小。 现已知学校提供的部分食物有米饭、面条、猪肉、鸡蛋、西红柿、白菜、西瓜。我自己一天基本营养需求为蛋白质62g、脂肪55g、维生素0.0747g、碳水化合物80g、纤维素14g、矿物质1.5g。 按照常理,主食即米饭和面条的总摄入量不超过2kg,为了保持营养均衡,肉蛋奶的摄入量应该在1-2kg,在夏天应摄入大量水,应多吃蔬菜瓜果,并且买菜和水果的钱不超过10元。 研究的目的是,根据以上的设想,如何对以上8种食物进行合理的搭配,能满足人体基本所需,确定各种食物的用量,并且以最小的消费金额满足每日定额,从而达到食谱的优化。 1.3研究的意义 健康对于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合理的膳食与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合理膳食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导致一些疾病,例如:缺钙会导致抽搐,脂肪摄入过盛会导致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营养科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食物都可以提供某些营养物质,关键在于调配多种具有不同特点的食物组成合理的饮食。各种事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必须合理的搭配才能得到全面营养。才有利于健康。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可以了解到部分食物的营养物质的含量,了解到人体对七大基本营养物质的最低需求。按照自身具体情况和实际情况,通过所学的运筹学知识对现有食物进行合理搭配,使摄入的食物能满足人体营养物质的基本需

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工业工程11-1班 姓名:段丽玮 学号:111405061006 指导教师:王晶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第一部分 1、课程设计目的 2、课程设计思想 3、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 4、设计过程 5、具体计算分析 6、绘制图表及车间平面分布图 第三部分 7、心得感想

报告正文 一、设计目的 这次课程设计是《生产计划与控制》这门学科的实践环节,是学习《生产计划与控制》课本理论知识后的实际操作性锻炼。通过这次课设,要能够掌握生产与运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且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地了解,可以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设计思想 生产作业计划可以分为大量流水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量生产三种类型,本次课程设计为大量间断流水线设计。其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工艺过程封闭;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生产对象在工作地间单向移动;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生产具有节奏性;各工作地间有传送装置连接。流水线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比例性、平行性。 生产作业计划的设计要在工厂、车间布置满足生产过程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资源、设备以及人员的利用率,车间作业系统方便人与机器的操作,缩小设备与人员的占地面积,避免相互交叉与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开支。 三、基本原理 根据设计内容,我需要对四个不同型号的零件进行车间作业系统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大量流水线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2)计算工作地数、设备负荷系数、流水线负荷系数等,确定生产类型;(3)绘制间断流水线标准计划工作指示图表; (4)绘制车间设计图; (5)绘制在制品周转占用量变化图表。 四、分析过程 根据选题要求,我所选的四种零件情况如下表:

运筹学课程设计要点

《运筹学》课程设计 网络的数据传输 最大流问题的模型探讨 院(系)名称 xxxxxx 专业班级xxxxx 学号xxxxxx 学生姓名 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2014年05 月26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班级:xxxxx 学号:xxxxx 姓名:xxxxx 课程设计名称:运筹学 设计题目:网络的数据传输最大流问题的模型探讨 完成期限:自2014 年05 月19 日至2014年05 月26 日 1 周 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设计目的 一个网络中流量的最大值对企业尤为重要,而一个具体量化的解决方案的制定是一 个很棘手的问题.本论文结合建模知识,建立实际最大流问题的合理正确的模型,利用 线性规划和最大流的知识,对上述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借助LINGO软件求 解.对上述问题给出一个量化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使网络中的流量达到最大化,从而 更好的合理的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的服务于实践. 二、设计要求 结合实际问题的例子,以线性规划理论和最大流理论为基础,建立最大流问题的模 型,利用LINGO软件求解,探讨网络中最大流的问题.给出一个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使网络中的流量达到最大. 三、参考文献 [1] 刁在筠,刘桂真,宿洁,马建华.运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韩中庚,郭晓丽,杜剑平,宋留勇.实用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1. [3] 谢金星.数学模型与LINGO软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计划答辩时间:2014年05月26日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年月日

运筹学课程设计报告-机械产品生产计划问题分析报告

机械产品生产计划问题分析报告

目录 一、模型构造 (3) 1.1 变量设置 (3) 1.2 模型构建 (4) 1.2.1单期模型 (4) 1.2.2 多期模型 (5) 二、LINDO模型和求解结果 (8) 2.1、LINDO模型 (8) 2.2、LINDO求解结果 (15) 三、最优生产、销售、库存计划的说明和分析 (28) 3.1在最优生产计划中,提高哪几个月中哪些产品的市场销售量上限可以增加利润?其 中对利润影响最大的销售量是哪些?在保持最优生产计划不变的前提下,这些市场销售量上限提高的幅度是多大? (29) 3.2哪几个月中哪些产品的最大库存量对增加利润构成限制?库存费用的变化是否会导 致最优生产—库存-销售计划的变化? (30) 3.3 哪几个月哪些设备的能力是紧缺的,哪些设备的能力是冗余的?列出设备能力的优 先顺序? (33) 3.4 现有的设备检修计划是否合理?列出其中不合理的因素 (33)

一、模型构造 1.1 变量设置 设7种产品代号分别为P1,P2,P3,P4,P5,P6,P7。每种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和库存量分别用SC,XS,KC表示。1—6月份7种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和库存量分别在后面加1—6表示。 产品1六个月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共有17变量, 其中,六月末的存储量为50. 产品2六个月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共有17变量, 其中,六月末的存储量为50. 产品3六个月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共有17变量, 其中,六月末的存储量为50. 产品4六个月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共有17变量, 其中,六月末的存储量为50. 产品5六个月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共有17变量, 其中,六月末的存储量为50. 产品6六个月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共有17变量, 其中,六月末的存储量为50.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 小组成员 (3) 1.2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3) 1.3自行车装配基本数据 (6) 第二章生产线布置设计 (7) 2.1生产线布置的基本方式 (7) 2.2生产线平衡优化布置方案 (7) 2.3方案选择 (8) 第三章自行车综合生产计划制定 (9) 3.1 车间库存采购基本费用及计划方案 (9) 3.2 方案基本数据 (9) 3.3 方案选择 (10) 第四章自行车主生产计划制定 (11) 4.1车间月生产能力指标确定 (11) 4.2 总装车间主生产计划的制定 (12) 第五章自行车物料需求计划制定 (12) 5.1 MRP的制定 (12) 5.2 计划表汇总 (16) 第六章总结 (17) 课程设计答辩评语 (18)

第一章绪论 1.1 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共十位。见表1-1所示。 表1-1 小组成员 姓名学号尾数姓名学号尾数 栾飞100510217 10217 王俊玲100510225 10225 齐庆雨100510221 10221 王娅100510228 10228 申大林100510222 10222 岳保祥100510234 10234 石东东100510223 10223 张辽100510235 10235 宋奥奇100510224 10224 郑晨凯100510237 10237 1.2自行车的基本结构*13 1.2.1自行车结构简介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驶、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图1-1 自行车结构图

运筹学课程设计报告个人学习时间优化分配

个人学习时间优化分配 设计总说明(摘要) 合理的安排时间方案,采取最优化的时间组合,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各个时间阶段的学习效益。同时可以使我们的学习符合日常行为及自身特点,不仅使时间得到有效安排,也使得我们的身心得到和谐。此次,研究分配一天中四个阶段四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阶段对各课程学习的收获程度,采取获得程度量化的方法,设计出一个最优的时间组合方案,从而获得最大的收获效益。即获得学习的最大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要将运筹学的各种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首先是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考虑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所需要的数据和模拟量化的数据。将数据整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型。其次对已得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得出方程的最优解。最后结合所研究问题的实际背景,对模型的解进行评价、分析以及调整,并对解的实施与控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时间优化,线性规化,最优解,获得效益最大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3) 1.2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3) 1.3研究的意义 (3) 1.4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思路 (3) 2. 理论方法的选择 2.1 所研究的问题的特点 (4) 2.2 拟采用的运筹学理论方法的特点 (4) 2.3 理论方法的适用性及有效性论证 (5) 3. 模型的建立 3.1 基础数据的确定 (5) 3.2 变量的设定 (6) 3.3 目标函数的建立 (6) 3.4 限制条件的确定 (6) 3.5 模型的建立 (7)

4. 模型的求解及解的分析

4.1 模型的求解 4.2 解的分析与评价 (9) 5. 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 (11) 5.2 建议与对策 (11) 个人学习时间优化分配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占领绝对的主动权。因此,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各门功课的进度和深度,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对于学习,不仅讲究的是质量,更追求的是效益。在同一个平台上,在相同的时间内,如果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获取最佳的时间方案,无疑会赢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时段,对自己而言适合不同功课的学习,所以需要针对实际需要合理的分配各个时间段的学习情况。那么针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现状,如何去分配各门功课在不同阶段的时间,从而得到最大的效果那?如何分配,这些都要求我们运用运筹学中线性规划的方法来研究解答。 1.2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此次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在给定的时间和需要的时间下,通过各门课程各个阶段的获得系数,分配各阶段各功课的学习时间,从而达到最大的获得效益。亦即,达到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