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论文

合集下载

师爱点燃学生心中火炬论文

师爱点燃学生心中火炬论文

师爱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师爱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的奇效。

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师的心应当充满对每一个他要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爱。

”这足以证明师爱是博大的爱,是理智的爱,它包含着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

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

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让学生特别是那些有个性缺点的学生始终生活在充满爱的教育环境中,使他们的人格得以正常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心理相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让每一个学生埋藏在心底的求上进的火炬熊熊燃烧。

那么,如何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我认为要用深刻而崇高的师爱。

一、真诚相待,让学生体会到师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有一份调查,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测试者回答“是”,然而向这12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

可见热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然后内化为学生的自觉主动行为很困难,而这困难问题的解决既是师爱的关键,又是师爱的归宿。

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接触和情感交流,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传达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

如果老师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思想,像平时与人交流谈话那样,真挚热情,心平气和,课堂气氛就会生动有趣得多,当老师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就会不由自主地去爱他们。

那么怎样在教学实际中做到真诚呢?1、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做到热情、诚恳、和蔼,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明确教育是唤醒,而不是对学生的给予,少说教而多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多换位思考,满足学生的自尊心,用真诚的心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简谈班主任工作中师爱论文

简谈班主任工作中师爱论文

简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西方教育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

”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者具备一颗爱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见,师爱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师爱在班主任工作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1.师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和认同的出发点(动机)就是主体企图与榜样一致。

榜样不仅仅是行为规范的倡导者,更是主体仰慕的对象,使主体产生对它追求的意识。

这就是人们愿意模仿所崇敬、爱戴的人的原因。

青少年更是如此,教师要教育他们,就必须建立爱的关系。

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这种工作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班主任必须不断地去接触和面对自己的学生,长期接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反应,这种反应往往表现为一种情感反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处理这些反应时,能融入自己的感情,以诚相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自己的学生,从心灵上去感化自己的学生,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这样,班主任的表扬,学生会认为是鼓励;班主任的批评,学生会视为是爱护,班主任的工作因得到学生的支持而变得顺利和轻松,教育所期待的结果也会如愿以偿。

相反,如果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不重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对学生的态度冷漠,缺乏热情和关心,这样,班主任的表扬,学生会认为是讽刺,班主任的批评,学生会认为是对自己的挖苦和惩罚,班主任的谆谆教诲,往往会引发学生的反感。

教育当然得不到预期的目的,弄不好甚至会事与愿违,老师的“一片好心”,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实际效果却是“好心得不到好报”,大大削弱了班主任的威信。

相同的个案,班主任采取的态度是“爱”还是“厌”,往往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

师爱开启心灵之门论文

师爱开启心灵之门论文

师爱开启心灵之门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虽然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满天下”这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为师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师爱乃师德之魂,才可以开启孩子那纯真的心灵,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师爱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

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在于,教育者必须热爱他的教育对象,否则教育就无法进行。

正像有人说的那样,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这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职业也就不存在了。

师爱是教师的天职。

我从小就梦想自己能成为一名教师。

我崇敬老师们那睿智闪亮的眼神,羡慕老师那儒雅恬淡的谈吐。

长大后,我成为了一名教师,如今已从教二十几年,用粉笔与黑板在三尺讲坛间诠释着生命的执着与涵义,时常对那些受毒害而扭曲了灵魂的学生感到痛心,对那些被社会和家庭所抛弃的学生深深的同情,对那些已经悲观失望的学生给予慈母般的温暖,对那些自己心灰意冷并且周围人也对他不抱任何希望的学生仍充满热情期待……真正体味到了粉笔生涯的艰辛,品尝到了心灵劳作的甘美,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看到了自己职业的伟大与崇高。

二、文明从自己开始教育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教”。

上课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看见黑板没有擦,不声不响拿起黑板擦,擦干净了黑板,轻轻地提醒道:“以后值日生别忘记在上课前将黑板擦干净”,然后开始了上课;走进教室,我看见地上有几片纸屑,径直走上前弯下身,将纸屑拾起,放进了墙角的簸箕里;有一次上自习,我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突然一位学生的铅笔盒掉到地上,学生的注意力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吸引了,我立即走上前帮助那位同学将散落的东西捡拾起来;冬天来了,我患了重感冒,声音沙哑,不时地咳嗽,时不时地捂住胸口,但是没缺过一堂课,没有迟到过一次……。

师爱是教育成功金钥匙论文

师爱是教育成功金钥匙论文

师爱是教育成功的金钥匙[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会爱就不会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不断提升师爱的层次,教育才能获得成功。

师爱是寓教育之中的,教师要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中完善师爱,师爱才能逐步完善。

[关键词]师爱教育灵魂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

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此话道出了爱的教育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教师应有与学生沟通的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正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也是这一意思,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育上的巨大推动力。

只有师生情感互通,老师对学生的爱,才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一位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使一些学生因为仰慕他的魅力而喜欢其教授的课程,中国有句古话叫“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此话后来就演化为爱屋及乌这一成语,也是这一意思,所以,一位受学生尊敬的好教师,永远是学生心中的人生路标,引领学生一生健康成长。

正如有些广告标语或学校校训所言: “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爱护别人的孩子是神”、“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

“以爱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这话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

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笔者明白: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在学生眼里,教师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范,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在三尺讲台这块半亩方塘里勤耕力作,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丰富的知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化学生的行为,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用为师之责塑造学生的灵魂。

教资师爱作文

教资师爱作文

教资师爱作文教资师爱作文1如果说“爱”是人类的灵魂,万物的精华,那么对于教师的用心工作来说就是教育事业的命脉。

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并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一个具有献身教育、用心工作的教师,事业上必然表现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师爱之美才会熠熠生辉。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呵护、关照、关心、关怀。

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师生的关系必然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爱是实施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更蕴含生本教育之内涵。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的环境、家庭结构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在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

如:“三人家庭”的增多,离婚率的增多,使得一些孩子们变得孤独、冷漠;生活优裕,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宠爱,使得一些孩子心理脆弱、意志力不强;学习生活枯躁,社会竞争激烈,使得一些孩子生厌世心理;信息、经济、商品化的社会发展带来些消极影响,也使得部分孩子变得狭隘、自私等等。

为此,在工作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情感的投入,用师爱浇灌孩子的心田,切实做到以爱育人。

正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无可置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到学生健康和发展、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以至于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

有这种爱,才能够实施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资师爱作文2热爱学生是做一名教师的天职,也是人格魅力的体现。

台湾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我们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一切对教师的要求,都可以集中到教师的人格上。

这是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魅力主要是通过人格来体现出来的。

历代教育家所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等的说法,它即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又是教师良好的人格体现。

关于师德师风教育论文3000字

关于师德师风教育论文3000字

关于师德师风教育论文3000字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

总之,这学期我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对新的工作我充满了信心,也有许多自己的设想,我将带着我的激情步入教育教学,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成长。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师德师风教育论文3000字【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师德师风教育论文3000字至今无论是小学、初中、大学,甚至幼儿园,班集体还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教育教学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

班集体生活是学生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而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工作的重要环节,关乎班级建设成败的关键。

因为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征管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而产生一种自责的内疚感,从而使每个学生为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而服从集体的决定,克服自身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完美的人格。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集体感不强,合作意识浅薄。

因此,培养学生班集体荣誉感,是班级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当务之急。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呢本人通过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班干部实行竞选制,让学生管理学生。

每学期的第一次班队会上,我都组织学生进行班干部的竞选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把班级中富有爱心、能以身作则的同学选拔出来。

根据班级情况,把班级工作具体化,增设了多种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如“值周、值日班长”“语文课代表”“数学课代表”“英语课代表”“文体委员”“劳动委员”“宣传委员”等职务,通过竞选让有能力、愿意为集体出力的优秀同学担任,激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二、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榜样好比人生的向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班级中树立好榜样就会促进班级的管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

把“师爱”播撒在学生心田里论文

把“师爱”播撒在学生心田里论文

把“师爱”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怎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接受教师的塑造,有时坚硬得像一块合金,难以雕塑。

在二十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思想教育之船必须借助感情之水,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老师交给学生一颗赤诚的师爱之心,他们一旦感受理解到这种伟大的师爱之时,就会转化为老师的教育相适应的自觉行动,从而收到以“春风化雨,点石成金”的效果。

一、亲近了解关心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为了教育好学生,教育的前提和开端则是了解关心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真诚善良是教师应有的美好的心灵,做到无私而坦诚,平时注意多走、多看、多听、多转、多与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爱好、个性、思想状况,为他们解难释惑,与他们交谈理想、人生、实事、国事,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是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

在学习上经常了解每一个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当他们学习顺利的时候,要及时鼓励,有了困难时不厌其烦地去诱导,平心静气地剖析,不断的启迪他们心灵中闪光的智慧,直到教学弄懂为止;在思想上学生有了进步要表扬,有了思想疙瘩,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开;特别是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这是建融洽师生关系的桥梁,当学生身体不适时,总是问寒问暖,如学生流鼻血时,我马上去拿湿毛巾放在学生的额头上,并为他倒开水,学生患了重感冒,叫他回家服些药,学生脚扭伤了,我就说:“你别去大扫除了”,有一次,我班的一位平时较顽皮的××学生从楼梯上摔下来,晕倒过去了,我发现后马上按住他的人中,等他醒过来,把他扶到自己办公室,然后通知其家长,我并送这位学生去医院检查治疗,此后,我提出的要求他都能做到,每逢节日,这学生常给我送贺卡,还写上“你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我感到无限的欣慰,当学生经济上有困难,及时给予帮助解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引起心灵的共鸣,做到我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有我,我爱学生,学生爱集体,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参加各项比赛都名列前芧,到初三毕业时共获得十六张班级集体奖状,其中有十一张获第一名,连续27个学期被评为先进班级和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而且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有关师德师爱的议论文

有关师德师爱的议论文

有关师德师爱的议论文师德师爱是教师队伍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准,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有关师德师爱的议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有关师德师爱的议论文一寒暑易节,岁月如歌!来到土门镇中学,从事英语教育以及班主任以来,我虽然付出了数不清的心血和汗水,但我收获的是我们彼此心中无尽的惦念和牵挂,是经岁月流逝而在心底越来越醇的师生情爱。

与同学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铺就了我的又一条生命旅程,那就是充满爱的心灵之旅!今天,就在这个讲台上,我再次回首离我最近的却是最不平常的一段心灵旅程!200XX年夏天,我调入土门镇中学,接任初一63班的班主任工作。

土门镇中学是全封闭全住宿管理,学校教学秩序井然,管理严格科学。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我离开家、离开父母,毅然住进了学校。

走进我接管的63班,我看到的是双年轻的眼睛,那是一双双充满个性、张扬、挑剔、怀疑、调皮、冷漠甚至还有挑衅的眼睛,凭我的经验,我知道,这个班不好带,但我胸有成竹,我一定会把这个班带好。

因为我深深知道:我有这样一种力量,可以给顽劣以理智,可以给懦弱以坚强,可以给浮躁以沉稳,可以给颓唐以激昂,可以给迷惘以理想,它可以穿越再遥远的心灵的距离,那就是博大无私的师爱。

我把我的爱无私地给了我的学生。

我要让我所有的学生眼中都充满自信,充满宽容,让我所有的学生都充满对未来的追求和渴望,要让学生知道,为了明天,无论是何时何地,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在心里,给自己一轮太阳,有了它的照耀,何时何地都不会绝望,老师就是他们的太阳!在寒冷时给他们以温暖,在黑暗时给他们以光明!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用自己的人格和做事原则影响着我的学生。

我跟我的学生说,我们每天都有许多的约会,谁都不能失约!每天,在晨曦中,我第一个推开教室的门,我想让每一个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我的身影,冬天,我的爱就是浓浓的火焰,夏天,我的爱就是丝丝的清凉,我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苦,学习是累,但老师是跟他们一起的!风中雨里,我都跟在学生队伍的后面,和他们一起,在清晨的操场上跳跃生命的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师爱”
【摘要】教育工作的成功来源于最根本的教师素质——师爱。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没有师爱的教育是苍白的。

有时,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师爱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职业道德;师爱;动情效应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82-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期。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不能想象,一个没有良好师德和优秀素质的教师,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教育工作的成功来源于最根本的教师素质——师爱。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没有师爱的教育是苍白的。

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这些话,从师生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

有时,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

如果教师用这股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感情,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
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师爱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

师爱,有助于促进学生奋起直追,也有助于师生情感的发展。

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了哪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

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老师的关爱,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

有一位在初中各方面都非常突出的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慢慢地变得厌学了。

家长问她原因,她说是老师不爱她,不像初中老师那样关注她,觉得学起来没劲。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多么重要!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里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

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学生的表现是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般的亲人。

他们愿意展示内心世界,袒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师爱,不仅要求教师有爱学生的感情,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这种爱,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爱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体现。

那么,如何更好地体现这种师爱呢?
1 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学生常说,老师要尊重我们,因为我们也是人。

这里的人,指的是学生的人格。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

在这种教育模
式下,教师,尤其是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不惜扼杀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而将学生纳入单纯应试的轨道;不惜占有学生自由发展与休息的时间尽量多布置作业;更有甚者对学生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做法,将吹牛拍马、打击报复这一套也引入师生关系,迫使学生接受“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的现实。

其实,师爱是最初的启动情感或者激发情感。

在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对学生的“滋爱”激发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并导致学生引起教师的快乐情绪,进而进一步强化师爱,由此形成积极的情感交互影响的正循环过程,以达到最终的师生情感交融的结果。

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才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相处。


2 要理解学生
师爱是一种情感,她必须在教师与学生的实际交往中,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对象的可爱之处,才能引发真情实感。

“知之深,爱之切”,教师要全面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

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之中,是远未成熟的个体,是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个性。

他们的不成熟使他们表现出许多不讨人喜欢,甚至令人烦恼的习性:淘气、贪玩、倔强、散漫、不听话、不自觉、恶作剧等。

但是如果教师认识到这是学生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是发展中的缺点,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它,并能由此看到不成熟性使他们表现出许多惹人喜欢、可爱的品质:
纯洁、天真、稚气、善良、富于幻想、勇于创新等。

3 要为人师表,作风民主
为人师表是师爱的重要表现。

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情操的人。

教师树立自身美好形象最重要的是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像。

做教师的,加强思想修养,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还有谈吐的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是绝不为过的。

综上所述,师爱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责任。

“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爱孩子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才能无愧于“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