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看图说话写作方法指导共资料

合集下载

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看图写话

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看图写话

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看图写话一般来说,要抓住“看——想——说——写”四个环节:1、仔细观察,明确四要素,先把基本图意说清楚。

只有看得仔细,才能写得准确。

出示图片后,我请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确定四个基本要素,即人物、事情、时间、地点。

请学生先来看图上画的是谁和谁?根据容貌判断年龄?推测她们的关系。

给小男孩子起名小军,那图上就是小军和妈妈。

再观察图上人物在干什么?两个人的动作不一样,妈妈洗衣服的事先做先说,小军端茶的事在后就后说,思考妈妈和小军做的事之间的联系。

学生观察后判断妈妈在洗衣服。

小军给妈妈端来一杯茶。

至于妈妈洗衣服的时间和地点图上没有过多提示,我就请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想自己的妈妈平时什么时候洗衣服?在哪里洗?四个基本要素明确了,最后请学生用个两个完整的句式来说图意:什么时候,妈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小军怎么做?学生就会说:一天晚上,妈妈在卫生间里洗衣服。

小军给妈妈端来一杯茶。

再引导学生用上衔接词“小军看见了”,把前后的语句连贯了起来。

这样,语句虽简单,但基本图意就说清楚了。

那怎样写具体,写生动呢?2、问题引导,合理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把图意说具体。

单幅图上是静止的人和物,比较单调,如果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丰富起来。

根据这幅图,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妈妈衣服洗累了会有怎样的表现?小军看到了会怎么想?他会怎样端来一杯水?他和妈妈之间会说什么话?我告诉学生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内容,就说一句话。

因为这幅图意学生一般都有生活经验,所以,我请学生回忆自己妈妈做家务累了时的表现来说,学生就说道:妈妈洗了好久的衣服后觉得腰酸背痛,便用手捶着自己的腰,嘴里说着:“我的腰啊快断了。

”再请学生把自己当成小军来说说看到自己妈妈累得得腰酸背疼时心里怎么想?学生联系实际,揣摩萧军的心理活动,会说出心疼妈妈的想法——妈妈真辛苦,也许她嘴巴渴了,我去给她端杯水来吧!接下去要说——小军是怎样给妈妈端来水的,图上只有端水一个静态的动作,其他动作都要靠想象来补充。

看图写话指导方法(市教研室 徐光华)

看图写话指导方法(市教研室 徐光华)

低年级看图写话指导方法利川市教学研究室徐光华收集整理一年级看图写话训练方法(一)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

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

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

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

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

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

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

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3、事情的观察分析。

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

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

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

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

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看图写话 方法与技巧

看图写话 方法与技巧

一年级看图写话训练方法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

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

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

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

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

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

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

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

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3、事情的观察分析。

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

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

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

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

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小学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技巧指导+范文参考建议学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技巧指导+范文参考建议学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技巧指导+范文参考,建议收藏学习!看图写话技巧(一)看图写话四步曲:1、认真看图,训练观察力;2、边看边想,培养想象能力;3、大胆表达,培养口头表达能力;4、下笔成文,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二)常见表达:1、练写“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三素句——谁在哪干什么四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五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2、练写 10 种句式(句式例句)(1)……有……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

(2)……在……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3)……听……我听见了一阵敲门声。

(4)……看……我看见他把地上的纸捡了起来。

(5)……是……我是小学生。

(6)……把……老师把作业改完了。

(7)……被……艾乐乐没写完作业被老师批评了。

(8)……感……今天听写我全对,我感到很高兴。

(9)……想……我心想:我们班一定要得第一呀!(10)……说……老师说:“咱们班的同学真棒!”(三)看图写话口诀看图写话并不难,仔细观察放眼前。

一看环境和人物,二看动作和表情。

一丝一毫看得准,融入生活来想像。

原因经过加结果,事情过程才完成。

口头说通莫忘记,时间地点要说清。

心理想法和语言,二者一样不能丢。

记住看图写话歌,下笔流畅有神功。

看图写话范文1、图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正在干什么呢?认真看图,写几句话吧。

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

这天,明明、冬冬和红红拿着铁锹、扛着青青的小树苗,提着水桶到山坡上去植树。

他们来到山坡上,明明先用铁锹挖了一个坑,冬冬把树苗放进坑里,双手扶着小树苗,明明给树苗培土,红红提着水桶到河边打来水给树苗浇上。

小树栽好了,他们三个看着刚栽好的小树苗,开心地笑了。

2、仔细看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春天来了,老师带领大家去郊外。

郊外的景色真美啊!树绿了,草青了,花儿也长出了小花苞,燕子叽叽地叫着,小朋友开心地笑着。

3、图上到了哪个节日?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请你写一写。

小学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指导(句式、口诀、步骤)

小学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指导(句式、口诀、步骤)

小学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指导(句式、口诀、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看看图上面有什么人,什么时候,干什么。

先让孩子说,自由地说,师生随时纠正不足之处。

第二歩,鼓励孩子写,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

写完之后,教师可以挑选出优秀的和差的作品,让孩子们说说那个好,好在哪里。

让孩子写完后认真的读一读自己写的短文。

指导孩子如何修改。

第三步,平时多让孩子读书,尤其是绘本阅读。

读书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孩子的词汇,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

注意事项:写话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

一年级才开始学写话,只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写清楚图的大意,标点正确就可以了。

(这个大意包括写清楚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谁或谁和谁,在干什么),培养孩子的写话兴趣的意识,增强写话的自信心。

1、格式:开头空两格,一行写完后从下一行开头写起。

2、标点:标点符号占一个格,一行的开头不能出现标点,一句话结束后才能用句号。

3、内容:写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干的事情,但不能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出现,要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形成几句有条理的话写出来,然后根据图画的意思发挥想象再写下来。

4、看清要求:要求是看图写一句话,还是看图写几句话。

“看图写话”万能句式句型组织“三素句”—谁在哪儿干什么“四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五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如何/心情怎样10大万能句式“...在...”——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听...”——我听见了一阵敲门声。

“...看...”——我看见老师正在批改作业。

“...是...”——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把...”——她把地上的纸捡了起来。

“...被...”——小夏没写完作业被老师批评了。

“...感...”——今天考试我得了满分,我感到很高兴。

“...想...”——我心想:我们班一定要得第一!“...说...”——老师说:“咱们班的同学真棒!”“看图写话”七大口诀看图写话并不难,仔细观察放眼前。

一年级看图写话写作技巧

一年级看图写话写作技巧

一年级看图写话写作技巧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仔细观察,判定时间。

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

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

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

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

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

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

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3、事情的观察分析。

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

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

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

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

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二、常见的句式练习1练写“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一年级看图说话写话指导方法

一年级看图说话写话指导方法

一年级看图说话写话指导方法一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中高段‘写作’的基础,它既为写作积累方法,同时也写话的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资源。

在一年级只要打好写话的基础,学生到了中高段,写作就可以顺利过渡,而且不会对写作产生畏惧,还会非常喜爱作文。

那怎样在一年级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应该怎样做呢?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认为我还是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在这里我就谈一谈,与大家分享。

首先以方法为路径,引领学生学习看图、说话和写话。

课堂上老师在导入课题后,要引导学生复习看图说话写话的方法:“看仔细,想明白,说清楚,写完整。

”,接着以这种几乎等同于说写要求的学法为路径,指导学生先观察画面,练习用简单而完整的句式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具体,并巧妙地积累有关描写当天写作内容的词语,还注意让“学习小助手”为学生提供优美词句,尽量扫除写作中的障碍后,才让他们动笔写。

在动笔前,从学生的发言当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口头表达水平的差距,如果老师能“采访”说得好的学生:“你说的那么好,肯定是仔细观察了图画。

你是怎样仔细看图画的?”,再相机点拨,比如注意观察画面人物表情和动作,想象他们当时的不同表现。

这样,会有助于学生懂得怎样观察画中人物的不同之处,进而指导该怎样“想明白”,在此基础上,去练习把话说清楚就不会很难了。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每个孩子都有展示和表达自我的内心需求,关键是老师要以激励、赏识的态度去指导与帮助他们。

老师在课堂上能要以学生为主体,注意通过点评学生的发言去鼓励他们敢想会说。

在导入环节中,老师对回答对的孩子说:“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对回答错的孩子态度也要很友善:“原来你是这么想的。

”之后再要求学生:“如果能回答出来又表达清楚就更棒了。

”这样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乐在其中。

在交流、评议学生习作时,老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优秀习作的精彩之处,如描写人物的语言,运用优美词句,老师还要帮助学生纠正写作格式(每小节开头空两格),指导标点符号的运用了。

看图说话指导方法

看图说话指导方法

看图说话指导方法看图说话,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一张图片来进行言语表达。

这是一种既有趣又富有创意的方式,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指导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看图说话。

第一步:观察图片首先,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给出的图片。

注意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包括人物、场景、物体等等。

我们可以注意到每个细节的表情、动作或者颜色,这些都会给我们后续的表达提供线索。

第二步:分析图片在观察图片之后,我们需要分析图片所传达的信息。

思考图片中发生的情节、故事或者与当下社会相关的主题。

同时也要留意图片中可能存在的隐喻、象征或者冲突等等因素。

第三步:构思内容在分析图片之后,我们可以开始构思我们的表达内容。

想一想我们要传达的主题、要表达的感情或者想要给人们带来的思考。

这一步可以结合之前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自由发挥,尽情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第四步:展开表达在构思内容之后,我们可以开始编写我们的表达文字。

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可以是故事、诗歌、议论文等等。

在表达时,注意语句通顺、表达流畅,同时也要充分体现个人的思考和感情。

第五步:再次观察和修改在完成表达之后,不要忘记再次观察图片,看是否有遗漏的细节可以加强表达效果。

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文字进行修改,使其更加准确、简练和生动。

以上就是通过图片进行看图说话的指导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构思和表达,我们可以将一幅静止的图片变成生动的语言。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开拓思维,培养创意和想象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更好地进行看图说话,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