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9.3环境污染的防治学案

合集下载

推荐学习九年级化学全册《9.3 环境污染的防治》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推荐学习九年级化学全册《9.3 环境污染的防治》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主要内容】1.了解使用天然气(或沼气)、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2.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会区分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3.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认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知道“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9.31 环境污染的防治【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土壤、水污染的现况,以及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

2.通过探究,知道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和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 1.空气污染物及其主要来源,硫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酸雨的形成2.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废水净化的简单原理【学习难点】认识酸雨的成因及形成过程导学过程【活动一】自读课本P107---110,认识空气的污染1.认识中国环境标志(详见教材P107),了解其寓意。

2.在当今十大环境问题中,、、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3.目前我国大部分空气中、、和(尤其是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简称PM2.5)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4.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活动二】观察实验,交流分析两个探究实验1.检验二氧化硫实验(参阅教材P108)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火柴中含有____元素,点燃后会产生______________气体。

2.“酸雨”模拟实验(1)点燃硫粉,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火焰;(2)二氧化硫有气味;(3)注射器中发生的现象;(4)溶液的pH ;(5)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是。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硫在氧气中燃烧;②在尘埃的催化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③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④亚硫酸和氧气作用生成硫酸;⑤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⑥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3.酸雨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活动三】自读课本P111---113,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1.水污染主要来自、、;2.“赤潮”和“水华”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水中元素含量过高引起的;3.水的净化方法有:①静置沉淀②_______吸附③过滤④_________吸附⑤蒸馏。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全册9-3环境的污染和防治2 学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全册9-3环境的污染和防治2 学案

A淘米水用来浇花B开发利用地下水C使用节水龙头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5、有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乳酸,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分解,使用这种塑料制品主要可减少()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生物污染6、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说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产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A全部 B ②④⑥⑧ C ①②③④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⑦7、广东省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

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A山上的树木B小桥的铁栏杆C路灯的玻璃罩D大理石雕像8、“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回收处理垃圾 B 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C为了牟取暴利。

捕杀、贩卖野生动物 D 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9、固体废弃物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对它的处理最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废弃凹地填埋 B 扔到公海中C扔到深山老林中D分类回收并进行无公害处理10、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⑦易拉罐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铝在上述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A.③⑤⑦⑧B.⑥⑦⑧C.③⑤⑧D.③④⑤⑥⑦⑧11、某地新辟工业开发区,为保护环境,政府部门发放了“环保措施建议表”,广泛听取意见。

现请你就为了避免水的污染,主要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谈谈措施或建议。

⑴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学案.doc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学案.doc

环境污染的防治课堂探究第一课时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点拨: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危害减少和防治措施二氧化硫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生产硫酸等工厂排放的废气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研究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研究燃料除硫技术;研究针对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技术等一氧化碳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氮氧化物机动车辆等排放的废气可吸入颗粒物地面扬尘、燃烧排放的粉尘等【例】湛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我们更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的是( )A.臭氧层空洞——氧气B.光化学烟雾——氢气C.温室效应——二氧化碳D.酸雨——二氧化硫答题关键:不同的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只有正确了解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我们才能够采取合理、正确的措施来加以防治。

因此正确理解某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臭氧层空洞与氟利昂等物质的排放有关,会使臭氧转化为氧气,并不是氧气造成的。

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 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由此可见与氢气无关。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能使温度升高。

答案:CD第二课时水的污染与防治点拨:1.水污染的来源:(1)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

(2)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3)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以上三点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2.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水质监测,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2)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

(3)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4)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严禁使用含磷洗衣粉。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知道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

2.了解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3.利用实验探究,认识酸雨、臭氧层空洞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学习重点】1.了解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了解温室效应、酸雨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认识酸雨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活动过程】活动一:认识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的形成阅读课本107-110页,完成下列问题:见学案1.当今十大环境问题中,、、等全球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2.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很多,其中、、、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活动二:认识硫酸型酸雨的成因教师演示110-111页活动与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探究:1.硫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火焰呈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火焰呈色,产生气味的气体。

2.SO2溶于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原因是。

用pH试纸测该溶液的pH 7。

加入石灰水,pH 值变。

3.形成酸雨的过程可用下列化学反应概括,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2)在空气中尘埃等作用下,SO2与O2反应生成SO3;(3)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4)亚硫酸与O2反应生成硫酸;(5)SO3溶于水生成硫酸。

4.治理酸雨可用碱中和,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正常雨水的pH大小为,pH小于的雨水定为酸雨。

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为、等。

酸雨的危害有: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防治酸雨的措施有、、等。

6.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空气质量状况是:0-50为,51-100为,101-200为。

空气等级越低,则空气质量越。

【课堂检测】1.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稀有气体2.引起酸雨的有害物质是()A.CO2B.SO2和NO2C.CO和粉尘D.CO2.SO2和NO23.与大气污染无关的是()A..酸雨B.赤潮C.臭氧层破坏D.全球性气候变暖4.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不包括()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悬浮颗粒5.中国曾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在我国燃煤占能源消耗中的70%,这主要是因为煤炭中含有()A.碳元素B.氢元素C.硫元素D.氧元素6.使城市天空变蓝的措施,不可取的是()A.限制燃油助力车,发展电力B.将裸露地面铺上水泥、沥青C.停止用含铅汽油,使用绿色能源D.禁止燃烧垃圾和废塑料7.同学们提出了有关改善空气质量的大量建议,其中不科学的是______。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九单元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九单元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教学设计

第 3 节环境污染的防治长久以来,人们在发展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的同时,忽略了环境保护,任意排放“三废”,严重污染了空气、水源和土壤,损坏了生态均衡。

人类要能够连续生存和发展,就一定保护和改良我们的自然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 1)认识环境污染的现状,感觉化学在改变环境方面的重要责任。

(2)知道酸雨、水污染的原由。

(3)认识固体荒弃物的危害,知道一些常有的回收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必需性,意会化学在环保中的作用。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家园人人有责的思想,产生社会责任感。

【教课重难点】1.研究酸雨形成的原由,研究净水的原理。

2.培育优秀的环保习惯和环保技术。

【教课方法】实验、研究、解说、议论、练习。

一、导入新课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描述出如诗如画漂亮的大自然;但是,因为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任意愿大自然排放或倾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已造成严重污染与损坏,防备环境污染已成为保护人类生计环境,保障社会连续发展的全世界性大事。

本节课我们学习“环境污染的防治”。

二、推动新课活动 1: 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防备方法【板书】还人类干净的空气【回想】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所学到的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并分析各样污染物产生的门路和根源。

【议论】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沟通】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议论】空气污染的根源有哪些?【沟通】污染源:化石燃料焚烧 ;工厂废气、汽车尾气任意排放 ;丛林面积减少等。

【议论】空气污染造成哪些危害?【沟通】危害有毒气体不单危害人体健康,还形成酸雨( Ph<5.6),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化建筑及文物遗迹、加快金属制品的锈蚀等。

【议论】如何防治空气污染?【沟通】研究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化石燃料的除硫方法,经济高效地回收二氧化碳的技术,车辆尾气的净化催化剂等。

【解说】现在天气变暖、臭氧层损坏、酸雨等全世界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的污染有关。

沪教版九年级下化学第九章9.3.1环境污染的防治精品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下化学第九章9.3.1环境污染的防治精品教案

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感受化学在改善环境方面的重大责任。

2、道酸雨成因和危害以及防止方法。

能力目标: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领悟化学在环保中作用;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家园人人有责的思想,产生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探究酸雨的形成原因。

2.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环保技能。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图9—16是中国环境标志,你知道图标的创意吗?图标的含义是:让天更蓝、让空气更清新、让水更清、让山绿起来……(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环境问题与危害议一议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点拨环境问题主要是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2.空气污染物、污染源及危害交流与讨论图片展示:工厂烟囱冒出“黑龙”、拖拉机喷吐出的黑烟、裸露土壤产生的地面扬尘、石化厂烟囱喷出“火龙”和白雾等。

空气污染物有哪些?主要来源哪儿?小结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可吸入的颗粒物质等。

空气污染带来了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出现空洞等严重问题,同时危害人的健康。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不合理使用,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大规模的不规范的城市建设带来大量粉尘污染。

3.一氧化碳的来源、危害和防治问题情景:在一个狂风呼啸的冬天的夜里,在一户鱼船上发生惨剧,一家人全部丝于煤气中毒,公安局在调查中证了实死因,这家人为了取暖,将煤炭炉放在密不通风的船舱里,煤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大量一氧化碳,导致惨剧的发生。

讨论:刚开始制造出燃气热水器的那几年,每年都有人很多死于煤气中毒,为什么?怎样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点拨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剧毒气体一氧化碳,充足的氧气是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气的200多倍,人吸了含一氧化碳的空气,一氧化碳优先与血红蛋白结合,使组织细细胞缺氧而中毒。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学案.doc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学案.doc

环境污染的防治课堂探究第一课时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点拨: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危害减少和防治措施二氧化硫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生产硫酸等工厂排放的废气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研究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研究燃料除硫技术;研究针对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技术等一氧化碳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氮氧化物机动车辆等排放的废气可吸入颗粒物地面扬尘、燃烧排放的粉尘等【例】湛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我们更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的是( )A.臭氧层空洞——氧气B.光化学烟雾——氢气C.温室效应——二氧化碳D.酸雨——二氧化硫答题关键:不同的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只有正确了解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我们才能够采取合理、正确的措施来加以防治。

因此正确理解某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臭氧层空洞与氟利昂等物质的排放有关,会使臭氧转化为氧气,并不是氧气造成的。

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 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由此可见与氢气无关。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能使温度升高。

答案:CD第二课时水的污染与防治点拨:1.水污染的来源:(1)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

(2)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3)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以上三点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2.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水质监测,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2)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

(3)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4)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严禁使用含磷洗衣粉。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九章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导学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九章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导学案

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感受化学在改善环境方面的重大责任。

2.知道酸雨成因和危害以及防止方法。

3.知道水污染的成因,探究净水的原理。

4.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知道一些常见的回收方法。

二、学习重点
1.探究酸雨的形成原因,净水的原理。

2.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环保技能。

三、教学内容
(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
(1):
(2):
(3):
(4):
2.酸雨
(1)危害:、、
、。

(2)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硫在空气中燃烧。

b.途径一:
在空气中的尘埃等作用下,二氧化硫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
、。

途径二:
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
、。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二)保护水资源:
1.水污染的来源:、、。

2.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等。

3.污水的净化:
4.水体富营养化-- 。

“赤潮”、“水华”--。

(三)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2.垃圾处理方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
2.了解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和防治措施,知道赤潮、水华的成因和危害;
3.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和有用性,知道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
4.认识中国环境保护标志和物品回收标志,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学习难点】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你所知道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它们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2.你知道右图所示标志吗?它有哪些寓意?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认识空气质量对我们重要性
阅读P107-110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空气污染?
3.空气质量报告中五个等级对应的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有哪些?
4.当今十大环境问题中,、、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1). 根据P110【活动与探究】
①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②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2)臭氧层空洞
①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
②臭氧层被破坏的危害
③解决的方法:
(3).温室效应
①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②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
③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活动二、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阅读P111-113完成下列问题
2.水污染的危害:
⑴危害人体健康:被污染的水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⑵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
华”、赤潮等现象;⑶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

3.水的净化方法、、、等
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
活动三、认识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的意义
阅读P111-113完成下列问题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2.右图是什么标志?怎样理解垃圾也是一种资源?
、、
3.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2.水的污染源是什么?如何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3.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下列物质使用,能减轻污染的:①无铅汽油②无氟制冷剂③无磷洗衣粉④脱硫煤()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某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学校人行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下列物质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①旧书、旧报纸;②废铝线;③一次性塑料饭盒;④口香糖;⑤果皮;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⑧易拉罐()
A.①③⑤⑦⑧ B.③④⑤⑥⑧ C.①②⑤⑦ D.①②⑥⑦⑧
3、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A.潮汐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工业三废
A、火山爆发
B、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C、动、植物的呼吸
D、植物的光合作用
5、为防止大气污染,开展“还我丽日蓝天”工程,其中有效的措施是()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B、减少工业烟尘和各种废气的排放
C、推广无污染能源
D、建造氧化塘和污水处理厂
6、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对于这一类纯净水的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PH等于7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C、导电能力很强
D、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7、下列操作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B、往饮用水加入少量二氧化氯或漂白粉
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任意施用
8、下列各项操作或措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是()
A、过量砍伐森林树木
B、某化工厂大量使用含硫的煤作燃料
C、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
D、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中
【课后作业】1、被污染了的空气会:①损害人类健康;②影响作物生长;③造成自然资源破坏;④损坏建筑物。

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CO2
B、SO2
C、CO
D、SO2和CO
3、下列物质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煤
B、柴油
C、氢气
D、硫
4、下列各项操作或措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是()
A、过量砍伐森林树木
B、某化工厂大量使用含硫的煤作燃料
C、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
D、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中
5、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①工业废水、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
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6、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做
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北东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生活、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D、沿海地区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的问题
7、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大类。

其中可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
气体有、和,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的燃烧和
的废气。

8、燃烧散煤有大量SO2产生,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青岛市已颁布地方法规,
规定在市区内禁止燃用散煤,推广使用型煤。

请举出两例你所了解的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或措施:
①;②。

(选做题)9、正常的雨水因溶有而呈弱酸性,通常将PH小于的雨、雪、雾、雹、露、霜等称为酸雨。

SO2、、NO x、含氯化合物等物质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我国主要是型
酸雨,其形成过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SO2在空气中的飘尘做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SO3,
溶于水生成硫酸,写出有关的反应化学方程
式、;另一种是SO2溶于水生
成亚硫酸,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写出有关的反应化学方程
式、。

由于SO2的氧
化非常缓慢,故后一种途径是其主要形成过程。

姓名成绩日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