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动机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教育学
成就动机理论

三:该理论对影响成就和行为的内部因素的分析也是 不完善的
谢谢观赏
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可以促使学生树立学习上 的自信心,发挥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促进了学 生的发展。
内在的成就动机是一种学生自觉追求成功的动机,具有这种动机 的学生往往能够为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达 到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无需别人的监督、鼓励,能够持之以 恒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这种内在的成就动机具有稳定 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激励作用。
默里.亨利
默里▪亨利(Murray▪Henry A,1893~?)美国心理学家。1893年生于美国纽约市, 1915年获哈佛大学历史专业学士学位。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任内 科和外科医生。后入英国剑桥大学专攻生物化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因在求学期间 受S.弗洛伊德与C.荣格心理学说的影响,开始转向人格心理学研究。后应哈佛大学之聘 任心理学讲师、临床心理学教授,直至1962年退休。
亨利.默里
成就需要:克服障 碍,施展才能,力 求尽快尽好的解决 某一难题
阿金特森
期望——价值理 论(微观角度)
麦克利兰
社点会击添成加就标动题机理论 (宏观角度)
约翰·威廉·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的概念:
阿金特森认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 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力。
成就动机理论
教育科学研究院 应用心理学 覃丽萍 20165443
目 录
01
02
03
人
成
成
物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及代表人物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1、神话发源说——2、生物发源说——利托尔诺(法国)3、心剪发源说——孟禄(美国)4、劳动发源说——马克思(前苏联)5、中国史上第一部教育文件——《学记》——乐正克6、西方较早议论教育问题的着作——《论演说家的培育》(《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古罗马)7、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库姆斯、伊里奇8、雄辩与问答法——苏格拉底(古希腊)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10、《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古希腊)1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大教课论》——夸美纽斯(捷克)班级讲课制,泛智教育。
12、初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培根(英国)13、自然主义教育——《爱弥儿》——卢梭(法国)14、教育学进入大学讲坛——康德(德国)、《林哈德与葛笃德》——裴斯泰洛齐(瑞士)15、科学教育思潮的盛行,课程系统——《教育论》——斯宾塞(英国)16、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德国)17、发展性教课理论——《教育与发展》——赞科夫(前苏联)高难度进行教课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课的原则、理论知识主导作用原则(重理性原则)、理解学习过程原则、对差等生要下功夫的原则18、典范教课——瓦 . 根舍因(德国)19、和睦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20、《教育漫话》——洛克(英国)“白板说”、绅士教育、公民教育思想与民主教育思想。
22、规范教育学的成立——《一般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讲堂中心、四段教课法、统觉观点。
23、适用主义教育学——《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现代教育学代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在做中学、少儿中心主义。
24、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教育学》——凯洛夫(前苏联)25、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新教育纲领》——杨贤江26、设计教课法——克伯屈(美国)27、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纲领》—— 1903 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定人——桑代克(美国)3、20 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24 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重点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个体初期生命中比较短暂的期间,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期间,相同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教育基础所有名人观点总结

教育综合1、朱熹————宋代理学、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居正持志,神话起源说。
2、孟子————教育一词首次提出。
孟子————性善论、明人伦,学习过程。
内发论。
个人本位论。
3、力拓尔尼诺、沛西能————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提出有关教育起源说)。
4、孟禄————心理起源说(否认社会性)。
5、凯洛夫、杨贤江————劳动起源说。
6、孔子————仁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行思相结合、启发诱导(世界做早提出)。
7、荀子————性恶论,闻见知行,直观性教学原则。
外铄论,社会本位论。
8、墨子————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
量力、发展性原则。
9、老子————道法自然。
10、苏格拉底————产婆术,助产术。
11、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史上三大里程碑。
12、亚里士多德————百科是的哲学家,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首次提出)。
13、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第一本教学法论著。
14、弗兰西斯.培根————现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5、夸美纽斯————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直观性、巩固性教学原则。
16、卢梭————坚持性善论,儿童归于自然。
17、康德————康德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18、乌申斯基————提出直观性、巩固性教学原则。
19、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口号。
个人本位论。
20、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德智体)。
21、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代表,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西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教学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形成课堂、教材、教师三中心。
22、杜威————现代教育学派代表,实用主义,儿童、活动、经验新三中心。
教育无目的论。
民主主义、经验、设计教学法。
23、梅伊曼、拉伊————实验教育学(最早提出),实验教育学之父(著作拉伊)。
成就动机理论

3. 亲和需求: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求。
亲和需求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 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高亲和需求者渴望亲和, 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 际关系更为敏感。有时,亲和需求也表现为对失去某些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对人际冲 突的回避。亲和需求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成组在能成功成图性功中适概可绩我中率能 最们的太性好可两高以个或适,看组太中成到成低的功,绩时成最成两概功好绩个率可,都 太高或太会低下时降。成绩都会 下降。
成 55 绩 53 水 51 平 49
47
45
1/20 1/4 1/2 3/4
获胜的希望(概率)
成就动机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一)为学生 (二)对学
确定适合自 生进行
己的优异目 独立训
标。
练
三)实施 鼓励性教 育
(四)实现由 外在的成就 动机向内在 的成就动机 的转化
如果当学生在成就动机形成的初期能够确定一个适合 自己情况的较高的起点,往往就会对其以后的发展提供 一个良好的基础
按照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在实训期间运用理论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施独立训练和成就训练 对其将来的成就水平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 成就需求: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
①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 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
是唾手可得没有一点成就感,也不是难得只能凭运气。他们会揣度可能办到的程度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与答案

论述题1.试述成就动机理论(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把个体的成就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功,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的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
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喝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景、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量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景,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与强化,平定分数是要求稍稍放宽些,并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期望价值理论,因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
阿特金森重视冲突的作用,尤其重视成就动机与害怕失败之间的冲突。
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
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
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
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
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③成功的诱因值Is。
Ps值在0至1之间。
Ps = 1,表示确信会取得成功;Ps = 0.5,表示估计成功的可能性是50%;Ps = 0,表示确信必然失败。
教育学、心理学名人及其主要成就

1.夸美纽斯(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2.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长”。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
3.孔子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4.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5.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6.洛克(英国哲学家)提出的“白板说”是外铄轮论的典型代表。
他的《教育漫话》是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
7.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原则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原则相一致。
8.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基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他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9.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育过程。
他著有《普通教育学》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与系统化过程。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观

关于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观的评述学号:1204010124 姓名:林金颖12级教育学班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期望价值理论,因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
阿特金森遵循托尔曼和勒温的足迹与逻辑,强调内部的认知过程,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期待——价值”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重视冲突的作用,尤其重视成就动机与害怕失败之间的冲突。
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即把人的情感与认识统一起来,并用数学模式简明地表述出来。
他还提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源于孩子所在的家庭或文化群体,尤其是幼儿期。
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
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
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③成功的诱因值Is。
Ps值在0至1之间。
Ps = 1,表示确信会取得成功;Ps = 0.5,表示估计成功的可能性是50%;Ps = 0,表示确信必然失败。
用公式可表示为:Ts=Ms*Ps*Is在这个公式中,Ms代表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这是用TAT主题统觉测验得到的);成功的可能性Ps指的是认知目标的期望,或是主体理解到的成功的可能性;Is为成功的诱因值,这一项被认为是与Ps有相反的关系,也就是Is = 1 − Ps,即当Is值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
目标的诱因值是一种叫做对成绩自豪的感情。
他认为,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以后所体验到的自豪比一个容易任务成功后体验到的自豪感更强,比如说,在经过了几天冥思苦想后解出的数学题比轻而易举地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要高兴得多。
阿特金森认为:在与成就有关的情景中既能引起对成功的期望,也能引起对失败的担心。
教育心理学记忆口诀

教育心理学口诀(2019)1.教育心理学发展初创时期代表人:“陪儿撕扑克”---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乌申斯基、卡普捷列夫、桑代克2.完善时期布鲁纳成果:“会煮(主)盒(合)饭(反)”--社会文化研究、主动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布鲁纳发现纳米结构,之后会煮盒饭了)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煎(前)巨(具)蟹(形)”--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加涅关于学习的分类:A.学习水平:“心(信)机(激)所(锁)言,别(辨)改(概)原题”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B.学习结果:“加胭脂太晕人”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态度运动技能认知策略5.程序教学的原则:“一律2步2级”(桑代克教孩子)低错误率>小步子自定步调积极反应及时反馈6.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冻结成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7.加涅学习过程的8个阶段:“冻了得煲会盖炒饭”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鸡舍校训”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归因B.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外表期望美的反馈”外部奖赏表扬明确的期望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C.学习动机的激发:“开启空瓶都能中奖的境界”启发式教学控制动机水平恰当的评定\妥善进行奖惩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设置课堂环境正确指导结果归因1.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口诀是:感知寄相思,分别对应一个字(下同)2.联想的4个规律:对比律、因果律、相似律、接近律。
口诀:联想一下鼻音相近3.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准确性,准备性,持久性,敏捷性口诀:记住准备吃米4.防止遗忘的方法:(1)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及时)?(3) 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集散中心)(4)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约会)(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感官)(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方法)(2) 合理分配时间(分配)口诀:及时到集散中心约会,用感官方法分配时间5.思维的八大品质: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严谨性口诀:思维光着身子,肚皮灵敏,逻辑还很严谨6.思维的八个过程: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口诀:分综比分抽更概括具体和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的强度(用T来表示)由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一是成就需要,即个体稳定的追求成就的倾向,它是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人格特性(用M来表示);二是对成功的期待,即人对某一任务是否能够成功的概率的认知,表现为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用P来表示);三是成功的诱因值,即成功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用I来表示)。
影响动机强度三个因素的关系可表现为下面的公式:
T=M×P×I。
对成功的期待和成功的诱因值之间具有互补的关系,即成功可能性越小,这时成功带来的满意感越强,即I=1-P。
人在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畏困难、达到目标的追求成功的倾向,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害怕失败、避免屈辱的回避失败的倾向,即避免失败的动机。
追求成功的动机可以用下式表示,即:Ts=Ms×Ps×Is;
避免失败的动机公式为:Tf=Mf×Pf×If。
其中成功的可能性与失败的可能性相加为1,因此,Pf=1-Ps。
个体追求某一目标的总动机强度T就是由Ts和Tf共同决定的。
用公式表示为:T=Ts-Tf =(Ms×Ps×Is)-(Mf×Pf×If)
因为Is=1-Ps, Pf=1-Ps,If=Ps,那么,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T=Ms×Ps×(1-Ps)-Mf×(1-Ps)×Ps
=(Ms-Mf)〔Ps×(1-Ps)〕
合成成就动机的强度和方向依赖于Ms和Mf的强度以及个体对成功可能性的估价(Ps)。
当Ms>Mf时,T是正值,这类人的成就动机就高,表现为趋向成就活动,而且当Ps=0.5时,成就动机最高。
当Mf>Ms时,T是负值,这类人的成就动机就低,表现为逃避或抑制参与成就活动。
当Ps=1或Ps=0时,成就动机最低。
当一个人面临任务时,两种动机通常是同时在起作用。
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那么这个人便将努力去追求特定的目标;反之,他就会去选择那些减少失败机会的目标。
当两种动机力量势均力敌时,便会感受到心理冲突的痛苦。
因此,每个人的成就行为最终要受到这两种动机的综合作用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