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专题案例分析精
民法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乙二人系邻居,甲有一套闲置的房屋,乙计划租用该房屋用于经营一家小商店。
双方于2018年10月1日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租金为每月3000元,乙在签订合同时一次性支付了三个月的租金,共计9000元。
合同中还约定,租赁期满后,乙有权优先续租。
2019年3月,乙在经营过程中发现,房屋的墙壁出现了严重的裂缝,且存在漏水现象。
乙立即通知甲,要求甲进行维修。
甲以房屋为老旧房屋,维修费用过高为由,拒绝承担维修责任。
乙遂停止支付租金,并提出解除合同。
甲不同意解除合同,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二、案例争议焦点1. 甲是否应当承担房屋维修责任?2. 乙是否有权解除合同?3. 租赁合同解除后,乙应否退还部分租金?三、案例分析(一)甲是否应当承担房屋维修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出租人应当保证其符合租赁合同约定的用途。
因租赁物不符合约定,致使承租人不能实现约定目的的,出租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甲作为出租人,其提供的房屋存在严重的裂缝和漏水现象,已影响乙的正常经营。
因此,甲应当承担房屋维修责任。
(二)乙是否有权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租赁物不符合约定,致使承租人不能实现约定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甲未能履行维修义务,导致乙无法实现租赁合同约定的经营目的。
因此,乙有权解除合同。
(三)租赁合同解除后,乙应否退还部分租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租赁合同解除后,出租人应当退还承租人已经支付的租金。
”在本案中,乙已经支付了三个月的租金,共计9000元。
由于合同解除,乙有权要求甲退还已支付的租金。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甲作为出租人,未能保证房屋符合租赁合同约定的用途,构成违约。
乙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甲退还已支付的租金。
据此,法院判决:1. 甲承担房屋维修责任,立即对房屋进行维修;2. 乙有权解除合同;3. 甲退还乙已支付的租金9000元。
民法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李某(原告)与王某(被告)于2018年5月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李某承租王某的房屋一套,租赁期限为一年,租金为每月5000元。
合同中还约定,若李某在租赁期间违反合同规定,王某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
2019年3月,李某在未经王某同意的情况下,将房屋转租给第三人张某,并收取了张某的租金。
王某得知此事后,认为李某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约定,遂要求李某解除合同,并支付违约金。
李某则辩称,其转租行为是为了解决家庭住房困难,且已提前告知了王某,王某不应追究其违约责任。
二、争议焦点1. 李某是否构成违约?2. 王某是否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三、案例分析1. 李某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使用租赁物,不得擅自转租。
”本案中,李某在未经王某同意的情况下,将房屋转租给张某,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2. 王某是否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出租人有权在下列情况下解除合同:(一)承租人未按照约定支付租金的;(二)承租人擅自转租的;(三)承租人擅自改变租赁物的用途或者造成租赁物损坏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案中,李某擅自转租房屋,符合上述规定,王某有权解除合同。
关于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照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王某有权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在租赁期间擅自转租房屋,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王某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
据此,法院判决:1. 解除李某与王某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2. 李某支付王某违约金人民币10000元。
五、案例启示1. 在签订合同前,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2. 租赁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以保障合同双方的权益;3. 承租人在租赁期间应遵守合同约定,不得擅自转租、改变租赁物用途等,以免造成违约。
法律民法案例分析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甲与被告乙系邻居,甲在自家的院落内种植了一片果树,果实累累,吸引了周围居民的喜爱。
然而,在果实成熟之际,乙却以影响其采光为由,要求甲砍伐果树。
甲不同意,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乙遂将甲诉至法院,要求甲砍伐果树,并赔偿因其影响采光所造成的损失。
二、案件事实1. 甲在自家院落内种植果树,果树位于甲的北面,乙的南面。
2. 甲种植的果树高度约为5米,树冠直径约为4米。
3. 乙居住在甲的东侧,其房屋的南侧与甲的果树相邻。
4. 乙称,甲的果树严重影响了其采光,尤其在白天,阳光无法照进其家中。
5. 甲称,其已尽到管理义务,且果树种植位置合法,并未侵犯乙的权益。
三、法律问题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1. 甲种植果树的行为是否合法?2. 甲的果树是否侵犯了乙的采光权?3. 若甲的果树侵犯了乙的采光权,乙是否可以要求甲砍伐果树并赔偿损失?四、案例分析1. 甲种植果树的行为是否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对其使用的土地,享有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但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甲在其院落内种植果树,并未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甲种植果树的行为合法。
2. 甲的果树是否侵犯了乙的采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相邻权利人之间,应当相互尊重,不得相互妨碍。
一方因使用自己的土地、建筑物等设施,对相邻权利人造成损害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排除。
”在本案中,甲的果树并未对乙的采光造成实质性损害,乙的房屋南侧与甲的果树相邻,且甲的果树高度和树冠直径并未超过合理范围。
因此,甲的果树并未侵犯乙的采光权。
3. 若甲的果树侵犯了乙的采光权,乙是否可以要求甲砍伐果树并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相邻权利人之间,因土地、建筑物、设施的使用、收益、处分等问题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本案中,甲的果树并未侵犯乙的采光权,因此乙无权要求甲砍伐果树并赔偿损失。
法律民法法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某与被告李某某于2019年5月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张某某将位于某市某区的房屋出租给李某某使用,租赁期限为一年,租金每月人民币5,000元,支付方式为每月一付。
合同中还约定了房屋的用途、押金金额及退还条件、违约责任等内容。
在租赁期间,李某某按照约定支付了租金,但张某某发现李某某在使用房屋期间对房屋进行了擅自装修,严重影响了房屋的结构和使用功能。
张某某多次与李某某协商,要求其恢复房屋原状,但李某某置之不理。
张某某遂将李某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某恢复房屋原状,并赔偿因其擅自装修造成的损失。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李某某擅自装修房屋的行为是否违反了租赁合同的约定?2. 张某某是否有权要求李某某恢复房屋原状?3. 李某某是否应承担因其擅自装修造成的损失?三、法律分析1. 关于李某某擅自装修房屋的行为是否违反了租赁合同的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
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承租人不得擅自对租赁物进行改造、翻修或者变更用途。
”在本案中,租赁合同中并未对房屋的装修进行特别约定,因此,李某某擅自装修房屋的行为违反了租赁合同的约定。
2. 关于张某某是否有权要求李某某恢复房屋原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
因使用不当造成租赁物损坏的,承租人应当负责修复或者赔偿。
”在本案中,李某某擅自装修房屋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合同约定,还可能对房屋的结构和使用功能造成损害。
因此,张某某有权要求李某某恢复房屋原状。
3. 关于李某某是否应承担因其擅自装修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因承租人的原因造成租赁物损坏的,承租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李某某擅自装修房屋的行为可能对房屋造成损害,因此,李某某应承担因其擅自装修造成的损失。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某擅自装修房屋的行为违反了租赁合同的约定,侵犯了张某某的合法权益。
民法法律小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甲,男,35岁,某市居民。
被告乙,男,45岁,某市居民。
甲与乙于2019年5月1日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甲租赁乙位于某市的一套住房,租赁期限为一年,自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
租金为每月3000元,一次性支付全年租金。
合同签订后,甲按时支付了全年租金,并于2019年5月1日入住该房屋。
二、争议焦点1. 乙是否有权将房屋出租给甲?2. 甲是否有权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三、案例分析(一)乙是否有权将房屋出租给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规定:“租赁物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将租赁物出租给他人。
”乙作为房屋所有权人,有权将房屋出租给甲。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房屋租赁合同签订前,乙应当确保房屋不存在法律禁止出租的情形,如房屋属于违法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等。
在本案中,乙在签订租赁合同前,未告知甲房屋存在安全隐患,且在甲入住后,房屋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因此,乙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存在欺诈行为,甲有权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二)甲是否有权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存在欺诈行为,导致甲在签订合同时未能充分了解房屋的真实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欺诈行为的,对方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因此,甲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乙赔偿损失。
四、判决结果经法院审理,判决如下:1. 解除甲与乙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2. 乙退还甲已支付的租金;3. 乙赔偿甲因合同解除造成的损失。
五、案例启示1. 房屋租赁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充分了解房屋的真实情况,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损失。
民法热点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王某,女,35岁,汉族,某市居民。
被告某房地产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业务。
2019年,王某在被告公司购买了一套位于某市新开发区的住宅。
购房时,被告公司承诺该住宅所在小区绿化率高达40%,且配有高档健身设施。
然而,王某入住后却发现,绿化率不足30%,健身设施也仅是简易的健身器材。
王某认为被告公司存在欺诈行为,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公司是否存在欺诈行为,以及如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明知绿化率和健身设施不符合承诺,却故意隐瞒真相,使原告王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该住宅。
被告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关于欺诈行为的规定,构成欺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被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被告公司应承担因欺诈行为给原告王某造成的损失。
综上,法院判决:1. 撤销原告王某与被告某房地产公司签订的购房合同;2. 被告某房地产公司退还原告王某购房款及利息;3. 被告某房地产公司赔偿原告王某因欺诈行为造成的损失。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被告某房地产公司存在以下欺诈行为:1. 故意隐瞒绿化率信息。
被告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明知绿化率不符合承诺,却未向原告王某如实告知,使原告王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该住宅。
2. 故意隐瞒健身设施信息。
被告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明知健身设施不符合承诺,却未向原告王某如实告知,使原告王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该住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被告公司的行为构成欺诈。
具体分析如下: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小区业主李某被告:某物业管理公司案由:物业服务纠纷基本案情:李某是某小区的业主,自从入住小区以来,李某一直与物业管理公司存在物业服务纠纷。
物业管理公司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小区绿化带养护不到位、公共设施损坏无人维修、物业服务费收取不规范等。
李某多次与物业管理公司沟通协商,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无奈之下,李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物业管理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其损失。
二、争议焦点1. 物业管理公司是否履行了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义务?2. 物业管理公司收取的物业服务费是否合理?3. 原告李某的损失如何认定?三、案例分析(一)物业管理公司是否履行了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八条规定:“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合理利用物业,维护物业的安全、整洁、有序。
”第九百四十条规定:“物业服务人应当根据物业的性质和特点,采取合理措施,确保物业的安全、卫生和舒适。
”本案中,物业管理公司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存在绿化带养护不到位、公共设施损坏无人维修等问题,明显违反了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未履行其义务。
(二)物业管理公司收取的物业服务费是否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六条规定:“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收取物业服务费,物业服务费的标准和收取方式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定。
”本案中,物业管理公司收取的物业服务费是否合理,需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 物业服务项目的种类和内容: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务项目是否齐全,服务质量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2. 物业服务费的计算方式:物业服务费的计算方式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是否存在乱收费、重复收费等问题。
3. 同类物业的收费标准:同类物业的收费标准是否与本小区的收费标准相当。
综合以上因素,本案中物业管理公司收取的物业服务费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原告李某的损失如何认定原告李某在诉讼中提出其因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不到位而遭受的损失,包括:1. 因绿化带养护不到位导致其居住环境恶化的损失;2. 因公共设施损坏无人维修导致其生活不便的损失;3. 因物业服务费收取不规范而遭受的损失。
民法法律责任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某(甲方)与李某(乙方)于2019年3月1日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张某将其位于某市某区的房屋出租给李某,租赁期限自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8日,租金为每月5000元,每月支付一次。
合同中约定,乙方在使用房屋期间应爱护房屋,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不得转租、转借房屋,不得进行非法经营活动。
合同还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
2019年9月,李某未经张某同意,擅自将房屋转租给第三人王某。
张某发现后,要求李某立即停止转租行为,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李某未予理睬,张某遂将李某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李某擅自转租房屋是否违反了租赁合同的约定?2. 李某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与李某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
李某在租赁期间擅自转租房屋,违反了租赁合同的约定,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如下:1. 李某立即停止转租行为,并将房屋返还给张某。
2. 李某赔偿张某因此造成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租金损失、维修费用等。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租赁合同中转租的合法性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
1. 转租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
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李某未经张某同意擅自转租房屋,违反了租赁合同的约定,属于违法行为。
2. 违约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李某擅自转租房屋的行为构成违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本案中,法院判决李某立即停止转租行为,并将房屋返还给张某,同时赔偿张某因此造成的损失,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案例一2011年11月1日,某小学一堂体育课下课前,体育老师让学生自由活动,然后离开学生活动场所。
自由活动期间,学生张某与许某在校内的沙坑边拿砖头当作铅球扔,当许耀在捡砖头时,被张某所扔的砖头砸中头部,被同学们送至该校的医务室包扎,之后被送至某市医院住院24天。
后经鉴定,许某的损伤构成十级伤残。
问:1.学校是否要担责理由是什么答:学校要担责。
理由是:公民的身体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未尽到相应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2.本案侵权责任应如何分担理由是什么答: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尚未下课时,擅自离开学生活动场所,未尽到相应管理职责,以致于学生拿沙坑里的砖头当作铅球扔,致使许某在上课期间受伤,学校应当承担主要民事责任。
张某的行为与许耀的伤情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张某应当对许某承担次要责任。
被告某中学、某建筑公司、某建筑三明分公司案例二2010年7月29日,被告某建筑公司委托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负责被告某中学挡墙维护工程项目的有关一切事务。
7月30日,被告某中学确定被告某建筑公司为“某中学挡墙维护工程”的中标人。
同日,被告某中学与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签订《某中学挡墙维护工程合同》,合同对工程概况、发包人义务、承包人义务、工期延误、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了约定。
2010年7月30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原告叶某在某中学A段挡墙维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挡墙突然倒塌并压在原告的身上,造成原告受伤。
事故发生后,原告即被送往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经诊断,原告的伤情为右小腿毁损伤;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因伤情过重,原告右小腿膝关节下方截肢。
2010年10月14日,原告经治疗出院,共住院治疗76天。
原告在住院治疗期间,共支出医疗费46920.75元。
原告的伤情经福建时代司法鉴定所鉴定,鉴定意见为:伤者叶某伤残等级评定为一处伤残Ⅵ级(六级。
原告为此支出了伤残鉴定费700元、护理依赖鉴定费600元。
原告主张的住院伙食补助费1140元,三被告均无异议。
2011年2月17日,三明市三元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元劳伤不认字[2011]01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核实情况为:经调查核实叶某属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因被告某中学维护修缮挡墙临时用工,与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没有形成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
并作出不予认定叶某所受到的伤害是因工负伤的结论。
原告在住院治疗过程中,被告某建筑公司、某建筑三明分公司垫付了医疗费47910.75元(含殡葬收费830元及不锈钢腋拐费160元及借给原告生活费5000元。
被告某建筑公司主项资质等级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承包工程范围为:一、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二级。
三、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二级。
三、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二级。
被告丰泽建筑分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接受总公司委托,为总公司联系业务。
关于于本案的责任承担主体问题法院内部产生了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原告所受到的伤害应由某建筑公司、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承担责任。
理由为:原告所受的伤害是原告承接围墙工程后,在拆除挡墙的施工过程中受到的伤害。
根据被告某中学与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签订的合同约定,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由承包人负责。
同时,事故发生时,围墙不在其控制及支配下,而是由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实际使用和管理支配,原告所受的伤害理应由被告某建筑公司、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承担。
被告某中学对原告受到的伤害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种观点认为,原告因伤害造成的损失应由被告某中学负担。
理由为:根据《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的规定,被告某中学作为挡墙的所有人与管理人,依法应对挡墙倒塌给原告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被告某中学违反合同约定,未尽创造安全施工条件的义务,也未派员监督施工,未尽监督管理的义务,被告某中学对原告的损害存有过错,理应对原告受到的伤害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某建筑公司、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对原告受到的伤害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第三种观点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可证明原告受到的伤害系原告在被告某中学A段挡墙维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挡墙倒塌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被告某中学与被告某建筑公司作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对原告受到的伤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问:1.本案适用何归责原则答:从适用的归责原则看。
本案是因挡墙倒塌致人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6条的规定,适用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即建筑物等倒塌致人损害的,是严格责任,只要受害人证明其所受损害系因建筑物等倒塌造成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无论是否有过错,都必须先直接承担责任。
2.本案承担责任的方式是什么答:从承担责任的方式看。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6条的规定,建筑物等倒塌致人损害责任,侵权人主体之间承担的是法定的连带责任,受害人有权向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中的任何一方主张全部赔偿责任,这是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的法定义务。
同时,作为赔偿义务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理应对原告的损失承担法定的连带责任。
3.如何处理本案答:本案中,原告所受伤害系因被告某中学A段挡墙倒塌所致,被告某中学作为建设单位,理应对原告受到的伤害承担赔偿责任。
因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系原告叶某的雇主,而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是被告某建筑公司的分公司,又是企业非法人机构,所以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在本案中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应由被告某建筑公司承担。
因此,被告某建筑公司作为施工单位应与被告某中学连带赔偿原告所受到的损失。
至于本案中原告所受的伤害系因谁的过错所致,被告某中学与被告某建筑公司可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权依法另行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案例三2010年8月9日,原告张瑞萍及其爱人王浚与被告江苏中旅签订《江苏省出境旅游合同》一份,合同主要内容为:甲方(指原告及王浚参加乙方(指江苏中旅组织的团号为“ZYX100815FM直飞巴厘岛”旅行活动,行程共计4晚6天,时间为2010年8月15日至2010年8月20日,旅游费为每人6880元,该费用包含往返机票含税费用、酒店住宿、团队餐食、游行社责任险费用,等等。
合同签订当日,被告江苏中旅向原告出具的安全告知书,对于旅游中存在的风险及注意事项进行告知。
原告向被告江苏中旅支付旅游费13820元。
2010年8月17日,原告在巴厘岛的金银岛自由活动时选择香蕉船旅游项目,香蕉船共坐五人,当地教练怀抱一儿童坐在船头,原告紧挨着教练乘坐。
香蕉船快到岸边时,为增加旅游活动的趣味性,香蕉船在教练的控制下进行翻船动作。
在乘坐人员落水时,教练踢伤原告右膝关节处,致原告右膝“右胫骨平台后缘撕脱骨折伴后十字韧带损伤”,治疗终结后,经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鉴定,原告右下肢功能丧失10%构成十级伤残。
2010年1月13日,被告江苏中旅与被告上海中妇旅签订《出境旅游互为代理合同》一份,合同约定,两家旅行社就中国公民的出国旅游自愿成为对方的接待社或组团社,互为代理出境游旅产品。
原告在与被告江苏中旅签订旅游合同后,本次旅游活动实际由被告上海中妇旅组织实施。
被告江苏中旅就本次旅游活动在第三人太保江苏分公司投保了旅行社责任险,被告上海中妇旅在第三人人保上海分公司处投保旅行社责任险。
经核算,原告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损失共计97322元。
诉讼中,原告就上述损失向被告及第三人主张违约责任。
问:1.张瑞萍与被告江苏中旅签订的《江苏省出境旅游合同》是否有效江苏中旅是否该承担责任答: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原告张瑞萍与被告江苏中旅签订的《江苏省出境旅游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
被告江苏中旅应按约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旅游合同的约定,被告江苏中旅应向原告提供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的旅游服务,因被告江苏中旅的原因未达到或未完全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而致原告损失,被告江苏中旅应承担赔偿责任。
2.金银岛上香蕉船项目属于旅游合同约定的旅游项目,被告江苏中旅在签订旅游合同时的安全告知能否作为免责依据答:金银岛上香蕉船项目属于旅游合同约定的旅游项目,原告在乘坐香蕉船过程中,其右膝被当地工作人员踢伤,原告对此并无过错,该情形不属于合同约定的减免旅游经营者责任的事由。
被告江苏中旅在签订旅游合同时的安全告知,系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的自然风险及注意事项的告知,原告无法预测亦难以避免他人侵害致损的风险,风险告知不能免除旅游经营者的合同责任。
因此,原告在旅游过程中因他人侵害致损,被告江苏中旅作为旅游经营者,应对原告全部损失承担违约责任。
原告损失共计97322元,被告江苏中旅应予赔偿。
3.本案被告上海中妇旅和第三人人保上海分公司是否要担责答:被告江苏中旅依据与被告上海中妇旅签订的《出境旅游互为代理合同》,将本案的旅游业务转让给被告上海中妇旅,被告上海中妇旅为旅游服务的实际提供者。
该旅游业务的转让行为未经原告同意,被告上海中妇旅并未成为旅游合同的相对方,该转让行为并不对原告发生法律效力,被告上海中妇旅的行为应视为江苏中旅履行合同的行为。
因此,被告上海中妇旅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人太保江苏分公司与人保上海分公司分别与两被告存在保险合同关系,但与原告并无合同关系,因此,第三人亦不应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