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缩句微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缩句》微课讲稿范本(三篇)

2024年《缩句》微课讲稿范本(三篇)

2024年《缩句》微课讲稿范本缩句是一种古代汉字写作形式,通过去掉一部分字句而减少篇幅,突出主题,富有古韵和意境。

在2024年的今天,我们将重拾这一古老的写作技巧,借助现代科技,以微课的形式向大家分享《缩句》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XXX,欢迎来到今天的微课《缩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量越来越庞大,但人们的时间却越来越有限。

如何用短小精悍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缩句》正是一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写作方式。

首先,我将向大家解释什么是《缩句》。

顾名思义,缩句就是将句子中的一部分文字去掉,保留重要信息,从而减少篇幅。

缩句需要注意去留的平衡,不能过多地去掉字句,以至于引起理解困难,也不能去掉过少,否则无法起到减少篇幅的效果。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例子向大家展示《缩句》的魅力。

比如,一句名句“春江花月夜”,如果我们要进行缩句,可以是“春夜”,“花夜”或者“月夜”,以此来减少篇幅,突出主题。

通过去掉一部分字句,我们可以将读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主题上,从而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此外,《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加作品的古韵和意境。

古人崇尚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他们通过巧妙运用《缩句》来达到这个目的。

比如一句诗经中的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经过缩句可以变成“青衿,我心”,通过去掉一些字句,使诗句更显古韵和意境。

此外,缩句也可以用在创作中。

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小说,但篇幅有限,如果能够运用《缩句》的技巧,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描写和细节,将重点放在情节和人物性格上,就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故事的内涵。

最后,我想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建议。

在运用《缩句》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主题突出,不能去掉关键信息。

虽然要减少篇幅,但我们不能牺牲主题的清晰度和表达的准确性。

二是平衡去留,缩句的关键是抓住重点,留下核心信息,但不能过多地缩减,以至于丢失了语境和逻辑。

三是保持句子的流畅和连贯。

微课缩句的方法教案缩句微课

微课缩句的方法教案缩句微课

微课缩句的方法教案缩句微课
教案名称:微课缩句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缩句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掌握缩句的常用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缩句的方法进行句子的改写和表达。

教学内容:
1. 缩句的定义和作用。

2. 缩句的常用方法:删减词语、替换词语、变换句式。

3. 缩句的练习和作业。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缩句的定义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缩句的兴趣和好奇。

Step 2:学习缩句的常用方法(10分钟)
教师通过例句和实际语料材料,给学生展示常用的缩句方法,包括删减词语、替换词语、变换句式等,同时解释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效果。

Step 3:练习缩句(15分钟)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要求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缩句方法进行改写和表达。

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尝试,也可以交流讨论与合作。

Step 4:展示与总结(5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改写的句子,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澄清学生对于缩句方法的疑问和困惑,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Step 5:课后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实际的语料材料,运用缩句的方法进行改写和表达,并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上交作业。

教学资源:
1. 课件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2. 缩句的例句和实际语料材料
3. 学生笔记本和纸质材料
教学评估: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改写句子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以及对于缩句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等,进行评估和反馈。

同时,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缩句方法的掌握程度。

缩句及病句(教案)

缩句及病句(教案)

缩句及病句(教案)第一章:缩句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缩句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缩句的基本技巧;3. 能够运用缩句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1.2 教学内容1. 缩句的定义和作用;2. 缩句的基本技巧;3. 缩句的实践应用。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缩句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缩句实例;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缩句。

1.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缩句的定义和作用;2. 讲解:详细讲解缩句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技巧;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缩句实例,让学生理解缩句的应用;4. 实践练习:学生动手练习缩句,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缩句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第二章:缩句技巧2.1 教学目标1. 掌握缩句的基本技巧;2. 能够灵活运用缩句技巧进行写作。

2.2 教学内容1. 缩句的技巧;2. 缩句技巧的运用。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缩句的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缩句实例;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缩句。

2.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缩句的技巧;2. 讲解:详细讲解缩句的技巧,包括省略、替代、压缩等;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缩句实例,让学生理解缩句技巧的应用;4. 实践练习:学生动手练习缩句,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缩句技巧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第三章:缩句在写作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1. 了解缩句在写作中的应用;2. 能够灵活运用缩句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3.2 教学内容1. 缩句在写作中的应用;2. 缩句的应用实例。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缩句在写作中的应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缩句应用实例;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缩句。

3.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缩句在写作中的应用;2. 讲解:详细讲解缩句在写作中的应用,包括句子简化、段落压缩等;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缩句应用实例,让学生理解缩句在写作中的重要性;4. 实践练习:学生动手练习缩句,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缩句在写作中的应用价值和技巧。

缩句微课教案

缩句微课教案

微课教案:缩句方法指导(五)——缩句应遵守的原则(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缩句的对与错,优与劣应遵守以下原则:(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例:放假了,孩子们十分乐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缩句:A、孩子们做家务活。

B、孩子们乐意做家务活。

原句是说“孩子们”乐意干什么,“乐意做家务活”不等于“做家务活”,A句把谓语“乐意”改成了“做”,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孩子们乐意干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

B句是准确的。

(二)不改变原句的结构。

“凶恶的敌人被英勇的红军消灭了”如果缩为“红军消灭了敌人”就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是不行的。

(三)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勤劳的蚕农高兴地采摘着鲜嫩的桑叶”不能缩成“蚕农采摘着叶”,而应缩成“蚕农采摘着桑叶”。

因为“桑叶”是一个完整的词,不能拆开。

类似的如“公园里的菊花开得十分艳丽”中的“菊花”和“皎洁的月光照进了我的房间”中的“月光”等。

(四)要合情合理地实行缩句。

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合情合理实行缩句。

如:“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

”一句,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

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所以,例句的准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又如:“我班勤奋好学的李佳可能有一把漂亮的雨伞。

”一句如果缩成“李佳有雨伞”就违背了句子原意,原句中“可能”一词并不确定李佳有雨伞,所以“可能”一词不能缩掉。

句子缩成后应是“李佳可能有雨伞”。

再如:“我班先进学生热情地协助后进学生。

”一句如果缩成:“学生协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总之,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

缩句微课程设计方案 (1)

缩句微课程设计方案 (1)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缩句的方法
选题意图本节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有关缩句的知识。

内容来源容易出错的练习题
适用对象语文中高段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缩句的相关知识
2.了解什么是缩句,从实例中弄清怎样“减少、压缩”
3.让学生正确缩句,掌握常用的缩句技巧
预计时间6分钟左右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缩句是小学中高年级常见题型。

缩写句子的
训练,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可很多同学对缩句感到
头痛,老师现将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总结如下。

二、讲解关于缩句的知识
1.什么是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繁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而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出示两幅图片作比较:说明缩句就是删去枝叶,保留主干。

2.缩句的原则
①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②不改变原句的结构;
③缩写后仍是句子。

3、方法技巧
①抓住主干来缩简。

②“的”“地”前面修饰成分都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也删去。

③“着”“了”“过”要保留。

④句子中的否定词要保留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对缩句有初步的概念性的认识。

运用图片直观形象的向学生说明缩句就是删去枝叶,保留主干。

通过具体例句的讲解,让学生弄清怎样“减少、压缩”长句。

枝繁叶茂
主主
干。

(完整word版)六年级缩句教案

(完整word版)六年级缩句教案

专题复习缩句教案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缩句是他们已经很熟悉的题型,之前他们也接触过很多这样的句型了,做起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但还是有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他们不小心可能会做错。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1、对学过的改写句子的方法进行复习;2、掌握缩句的要领,能正确熟练地变换句子;3、运用学过的句式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及提高理解语言,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经过六年的学习,积累了很多知识,也接触过许多改写句子的形式,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句子,想请同学们观察是你们见过的哪种形式,让学生读两个例句由此引出缩句。

出示例句:1、患病的母亲正在注视着年轻的护士。

母亲注视护士。

2、我养成了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

我养成了习惯。

(二)缩句的含义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

(三)缩句的方法1.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删掉次要部分;2.检查是否缩写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明确方法后,出示句子让学生口头训练。

1、一个小小的音符打乱了和谐的乐曲声。

2、温暖的春风轻轻吹进我们的校园。

3、深蓝的夜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4、美丽的姑娘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放羊。

5、壮士们不顾一切地从峰顶纵身跳下。

6、翠绿的颜色明亮第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四)缩句注意事项。

缩句要注意:1、不改变原句的意思;2、保留句子的主要部分;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 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若去掉,可能会颠倒句子原意;4、句子中的“着、了、过”和“啊、吗、呀、呢” 等语气词要保留,若去掉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和语气。

(五)当堂训练: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缩句及病句(教案)

缩句及病句(教案)

缩句及病句(教案)章节一:缩句概述1. 理解缩句的概念:将长句子压缩为只保留主要信息的短句子,保持原句的主要意思和结构。

2. 掌握缩句的基本方法:去枝减叶,保留主干。

3. 练习缩句:将给出的长句子进行缩句处理。

章节二:缩句技巧1. 定语的缩减:去除不必要的定语,保留核心的定语。

2. 状语的缩减:去除不必要的状语,保留核心的状语。

3. 补语的缩减:去除不必要的补语,保留核心的补语。

4. 练习缩句:利用缩减技巧,将给出的长句子进行缩句处理。

章节三:常见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等成分。

2. 成分赘余:句子中有多余的成分,导致句子冗长或意义不清。

3. 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合适,导致句子意义不通或产生歧义。

4. 语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顺序排列不正确,导致句子意义混乱。

5. 练习病句修改:对给出的病句进行识别和修改。

章节四:病句修改技巧1. 补充残缺成分:根据句子意义,添加缺少的主语、谓语或宾语等成分。

2. 删除多余成分:找出句子中的多余成分,进行删除。

3. 调整搭配:根据句子意义,调整词语的搭配关系。

4. 调整语序:根据句子意义,调整词语的顺序排列。

5. 练习病句修改:利用修改技巧,对给出的病句进行修改。

章节五:综合练习1. 缩句练习:将给出的长句子进行缩句处理。

2. 病句修改练习:对给出的病句进行识别和修改。

3. 结合缩句和病句修改:对给出的长句子先进行缩句处理,再进行病句修改。

4. 总结缩句和病句修改的技巧和方法。

5. 练习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六、缩句与病句的实操案例分析1. 分析长句子中的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

2. 运用缩句技巧,将长句子缩减为简洁的短句子。

3. 识别并修改句子中的病句,确保句子表达清晰、准确。

4. 分析实际案例,理解缩句与病句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七、复杂句式的缩句与病句处理1. 掌握复杂句式的结构,了解其表达的意思。

2. 运用缩句技巧,将复杂句式缩减为简洁的短句子。

缩句教学设计(共3篇)

缩句教学设计(共3篇)

缩句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缩句教学设计《缩写句子》微课教学设计2014-6-22 篇2:缩句教案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教师:学生时间:2012年月篇3:扩句缩句教学设计扩句、缩句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扩句是给句子“添加枝叶”,使句子表达得更加清楚、生动、具体。

是写作中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一种练习,更是一种表达方法。

缩句则是把句子删去“枝叶”,保留“主干”,以便更好地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

但是扩句和缩句千变万化,尤其是扩句。

所以,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扩句和缩句。

教学目标:1、2、让学生学会扩句,了解扩句的的要求和技巧。

让学生学会正确缩句,掌握缩句的几种技巧。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扩句能准确缩句教学难点:正确缩句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二、学习扩句1、出示句子,让学生观察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进而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扩句。

学生交流师总结2、练习扩句,在练习中找到扩句的方法小鸟唱歌。

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扩句?3、扩句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交流全班总结4、扩句练习出示学生思考交流全班完成三、学习缩句1、请同学生们说一说,你知道的缩写句子的方法有哪些?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总结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几种常见而且好用的缩句方法。

a、去“枝”留“干”法出示句子并讲解,让学生体会什么叫去“枝”留“干”法。

b、借助“的”、“地”、“得”法出示句子并讲解让学生体会什么叫借助“的”、“地”、“得”法。

c、自我提问法让学生学会三种提问缩句的方法,并放到句子中让学生体会如何用提问法来缩句。

3、补充:在缩句的时候,还要注意:(1)保留句子中的“着”、“了”、“过”出示句子让学生在句子中体会为什么必须保留句子中的“着”、“了”、“过”(2)去掉“在……(里、中、上、下…)表示特定环境的词语出示句子,让学生体在句子中体会为什么必须去掉“在……(里、中、上、下…)表示特定环境的词语 4总结缩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练习缩句出示句子学生思考汇报全班完成练习四、总结方法比较扩句和缩句总结课堂五、板书设计扩句和缩句扩句恰当不改变句子原意缩句最简篇4:缩句和扩句教学设计缩句扩句教学设计教学设想:缩句、扩句教学设想扩句是给句子“添枝加叶”,使句子表达得更清楚、具体、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缩句妙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缩句概念、做题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缩句的概念、注意事项。

2、掌握缩句的要求和常用的缩句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缩句的方法技巧。

教学过程:
一、缩句概念:
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
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缩句是小学中高年级常见题型。

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可很多同学对缩句感到头痛,老师现将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总结如下。

二、【方法技巧】
一、去“枝”留“干”法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形容词、数量词、
表示程度、时间、地点、借词的词。

如:在草地上,盛开着许多美丽的花儿。

句中,“在草地上”是介词作状语可删去;“许多”是数量词修饰“花儿”可以删去;“美丽的”是形容词修饰“花儿”的,也可删去。

缩写为:盛开着花儿。

二、借助“的、地、得”。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得”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如:矫健的秃鹰飞起来。

句中的“矫健的”用来修饰“秃鹰”的应删去。

弟弟高兴得跳起来。

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缩写为:弟弟高兴。

三、“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

六(2)班的学生正在认真地听课。

句中说的是“谁”、是“学生”,在“做什么”、在“听课”。

所以句子缩写为:学生在听课。

四、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他勇敢地跨过这条小沟.
因为“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一定不能删的。

所以缩写为:他跨过小沟
五、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

句中“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是用来强调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取得了进步,可以删除。

所以缩写为:我们取得了进步。

六、在缩句中,要注意的原则有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
(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总之,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发放进行缩句,而在要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进行缩句。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先讲扩句规则,学生在掌握了扩句规律后再进行扩句练习,集中教学“火力”突破的好处是使学生的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性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领会和识记,特别有利于下层学生的掌握。

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

我在扩句的时候要重点强调扩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例如用词恰当、搭配得当,不改变句子原意。

缩句应注意保持句子最简而且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