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提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提取车间提取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提取车间提取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提取岗位操作规程,使其操作规范化、合理化,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差错,防 止违规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2.责任:操作人员:按本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提取操作。

QA 现场监控员、技术员:按照本操作规程监督提取的生产全过程。

3.范围:本标准合用于提取车间提取岗位的操作。

4.内容4.1 生产前准备与检查4.1.1 确认操作间无尚次生产遗留物料、文件及与本批产品无关的物料。

4.1.2 确认操作间地面、门窗、内墙已清洁干净。

房间清洁状态标识为“已清场”。

4.1.3 确认TQ9.0 型多功能提取罐(或者 TQ6.0 型多功能提取罐)、DN800 型袋式过滤器(或者 DN600型袋式过滤器)、CG-10000 型煎液贮罐(或者 CG-5000 型煎液贮罐)、滤网、周转箱状态标识为 “已清洁”,且在清洁有效期内。

4.1.4 检查各蒸汽压表、压缩空气压力表、温度表、安全阀的校验合格证是否在规定有效期 内。

4.1.5 检查蒸汽管路的蒸汽压力是否在 0.2MPa 以上。

4.1.6 核对生产用文件,并根据批生产指令,填写好生产状态标识牌。

4.1.7 根据批生产指令确认待提取的物料名称、规格、数量、批号。

4.2 生产操作4.2.1 转运物料4.2.1.1 按投料提取罐次,将物料从称量配料暂存间转运至指定区域,必须分罐次转运。

不同罐次物料不得同时使用一台平板车或者叉车转运,以免发生混药。

题 目:修 订 人: 审 核 人: 修订日期: 审核日期: 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前提取车间 文件编写/修订历史:本文件为首次修订 制定日期:页 码: 1文件编码: 拷 贝 号: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生效日期:批 准 人: 批准日期:4.2.2 投料4.2.2.1 打开提取罐出渣门压缩空气总阀门,当压力达 0.8MPa 时,将对应提取罐的出渣门控制阀手柄调整到“关”的位置,此时出渣门关闭;将出渣门锁控制阀手柄调整到“关”的位置,此时门锁紧;再将出渣门密封控制阀手柄调整到“开”的位置,进气,此时密闭圈密封。

全自动沥青抽提仪操作规程

全自动沥青抽提仪操作规程

全自动沥青抽提仪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1、操作前穿戴好工作服、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2、检查接线是否可靠、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二、具体操作要求
3、把用于回收矿粉的保护纸放于离心杯,并称重,再打开离心机盖把离心杯放入离心机,盖紧离心机盖。

4、安装相应的套筛,将沥青混合料放在套筛顶部,把带有喷嘴的筛套盖紧,将螺丝杆的螺母上紧。

5、打开主电源开关,拧开冷却水笼头。

6、在控制盘上将时间记时器设置成30~40分钟。

7、按动“起动”纽,离心杯开始旋转,10秒钟后达到最大速度。

8、起动自动程序,按动“起动”纽,指示灯“程序”和“振捣器”亮起,程序使喷头自动间歇喷溶剂。

程序结束后,振捣器和泵自动停止,而“报警”器响起,将“报警”器关掉。

指示灯熄灭,松开筛子盖上的固定螺母,取下筛罩,斜放套筛经便将残留溶剂流出。

9、在离心机最后停止时,将离心杯取出。

10、把套筛和离心杯放入烘箱烘干。

三、注意事项
11、为了安全操作,仪器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12、通电前,先检查接线是否与铭牌符合,控制器上等
接线螺丝有否松落现象,待一切就绪,方可通电源。

13、应保持机械清洁,严禁溶液进入电机,以免造成损坏
四、异常情况及处理
14、在工作中若出现异常声响或其他故障情况,立即停止工作。

五、其他要求
15、试验完成后,切断电源,并做好仪器的清洁工作。

沥青离心式抽提仪的使用及操作规程

沥青离心式抽提仪的使用及操作规程

沥青离心式抽提仪的使用及操作规程沥青离心式抽提仪的使用沥青离心式抽提仪紧要用于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离心分别法)和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的沥青用量检测,以评定拌和厂产品质量。

沥青离心式抽提仪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一)准备工作1、按T07722—93沥青混合料含量试验(离心分别法),在拌和厂从运料卡车取沥青混合料试样,施在金属盘中适当拌和,待温度降100℃以下时,用大烧杯取混合料试样质量1000g左右(M)(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用高限,细粒式用低限,中粒式用中限)精准至0.1g。

2、如从路上用钻机法或切割法取得试样应用电风扇吹使其完全干燥,置微波炉或烘箱中适当加热成松状态时取样,但不得用锤击,以防集料碎裂。

(二)试验步骤:1、向装有试样的烧杯中注入三氯乙烯溶剂,将其浸没,记录溶剂用量,浸泡30min,用玻璃棒适当搅动混合料,使沥青充分溶解。

注:也可直接在离心分别器中浸泡。

2、将混合料及溶液倒入离心分别器,用少量溶剂将烧杯及玻璃棒上的粘附物全部洗入分别器中。

3、称取干净的圆环形滤纸质量,精准至0.01g。

注意,滤纸不宜多次反复使用,有破损者不能使用,有石粉粘附时应用毛刷清除干净。

4、将滤纸垫在分别器边缘上,加盖紧固,在分别器出口处放上回收瓶,上口应注意密封,防止流出液成雾状散失。

5、接通电源,打开开关,三位数码显示000表示机器正常。

按启动键,分别机开始工作,工作过程为低速20秒(这时从机器中部看到电机转动,如不转,可微调后面板低速调整,使之渐渐转动)中速20秒(同低速相同,调整中速使之转速高于低速)高速140秒,合计180秒后自动停机。

6、从上盖的孔中加入新的溶剂,稍停3—5min后,按复零键再按启动键,分别机重新自动完成,如此操作数次直到流出的抽提液成清亮淡黄色为止。

注意:每次加入三氯乙烯不得超过浸泡容量,一般200毫升左右。

每小时启动不得超过10次。

7、卸下上盖,取圆环形滤纸,在通风橱或室内空气中蒸发干燥后,然后放入105±5℃烘箱中干燥,称取质量,其增重部分(m2)为矿粉的一部分。

沥青抽提仪操作规程

沥青抽提仪操作规程

沥青抽提仪操作规程
1、将混合料及溶液倒入离心分离器,用少量溶剂将烧杯及玻璃棒上的粘附物全部洗入分离容器中。

2、称取洁净的圆环形滤纸质量,准确至0.01g。

3、将滤纸垫在分离器边缘上,加盖紧固,在分离器出口处放上回收瓶,上口应注意密封,防止流出液成雾状散失。

4、开动离心机,转速逐渐增至3000r/min,沥青溶液通过排出口注入回收瓶中,待流出停止后停机。

5、从上盖的孔中加入新溶剂,数量大体相同,稍停3min~5min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数次直至流出的抽提液成清澈的淡黄色为止。

6、卸下上盖,取下圆环形滤纸,在通风橱或室内空气中蒸发干燥,然后放
)为矿粉的一部分。

入105℃±5℃的烘箱中干燥,称取质量,其增重部分(m
2
7、将容器中的集料仔细取出,在通风橱或室内空气中蒸发后放入105℃±
)。

5℃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入大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质量(m
1
8、用压力过滤器过滤回收瓶中的沥青溶液,由滤纸的增重m
得出泄漏入滤
3
液中矿粉,如无压力过滤器时,也可用燃烧法测定。

9、试验完毕,关闭电源,将试验设备擦拭干净。

沥青混合料离心式快速抽提仪操作规程1

沥青混合料离心式快速抽提仪操作规程1

沥青混合料离心式快速抽提仪操作规程一、试验步骤:1、向装有试样的烧杯中注入三氯乙烯溶剂,将其浸没,记录溶剂用量,浸泡30min,用玻璃棒适当搅动混合料,使沥青充分溶解。

注:也可直接在离心分离器中浸泡。

2、将混合料及溶液倒入离心分离器,用少量溶剂将烧杯及玻璃棒上的粘附物全部洗入分离器中。

3、称取洁净的圆环形滤纸质量,准确至0.01g。

注意,滤纸不宜多次反复使用,有破损者不能使用,有石粉粘附时应用毛刷清除干净。

4、将滤纸垫在分离器边缘上,加盖紧固,在分离器出口处放上回收瓶,上口应注意密封,防止流出液成雾状散失。

5、接通电源,打开开关,三位数码显示000表示机器正常。

按启动键,分离机开始工作,工作过程为低速20秒(这时从机器中部看到电机转动,如不转,可微调前面板低速调节,使之慢慢转动)中速20秒(同低速相同,调节中速使之转速高于低速)高速140秒合计180秒后自动停机。

6、从上盖的孔中加入新的溶剂,稍停3—5min后,按复零键再按启动键,分离机重新自动完成,如此操作数次直到流出的抽提液成清澈淡黄色为止。

注意:每次加入三氯乙烯不得超过浸泡容量,一般200毫升左右。

每小时启动不得超过10次。

7、卸下上盖,取圆环形滤纸,在通风橱或室内空气中蒸发干燥后,然后放入105±5℃烘箱中干燥,称取质量,其增重部分(m2)为矿粉的一部分。

8、将容器中的集料仔细取出,在通风橱或空气中蒸发后放入105±5℃烘干箱中烘干(一般需4h),然后放入干燥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质量(m1)。

9、用压力过滤器过滤回收瓶中的沥青溶液,由滤纸的增重m3得出泄露入滤液中矿粉,如无压力过滤器时,也可用燃烧法测定。

a.用燃烧法测定抽提液中矿粉质量步骤如下:1、将回收瓶中的抽提液倒入量筒中,准确量至M1(Va)。

2、充分搅匀抽提液,取出10ml(Vb)放入坩埚中,在热浴上适当加热使溶液试样发成暗黑色后,置高温炉(500-600℃)中燃烧成残渣,取出坩埚冷却。

脂肪SOX406抽提萃取操作规程

脂肪SOX406抽提萃取操作规程

脂肪测定操作规程脂肪萃取抽提的基本原则:在加热源加热、冷却循环的条件下使溶剂能正常反复回流,从而保证脂肪的正常萃取。

溶剂选择:建议用石油醚,相对安全。

不建议用乙醚或丙酮。

1、冷却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循环水不结冰造成损坏仪器器件。

冷却循环水量要充足。

因为各类溶剂的沸程不一样,环境温度不一样,没有办法要求具体的冷却温度。

如果使用沸点在30-60度的低沸点溶剂时,建议尽量控制冷却水温在10℃以下。

冷却不足会造成试剂挥发损失严重。

2、加热温度设定原则:设定温度足够使容积迅速挥发,使溶剂能在一小时内回流6-10次(各类文述标准不一)。

设定温度可能会与溶剂标称温度相差很多。

比如标称30-60度,设定可能是需要50度,也可能是需要80度。

不同厂家、批次生产的溶剂沸点有很大差异。

使用新溶剂时设定温度值建议从溶剂沸点值逐步10度增加,尝试一下,最后确定最佳温度。

3、仪器底部的萃取杯(80ml左右)在摆放时要放置适宜。

放置不好会造成溶剂泄露。

4、仪器回流时间设定一般建议:一个循环的时间控制在6-8分钟左右。

样品不熟悉情况下萃取时间3-5个小时尝试一下。

萃取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脂肪萃取完全为原则。

5、不同样品前处理大不相同。

但是都要求最大程度的粉碎、混匀。

称量一般1克左右(可酌情增减)。

为增大溶剂和样品接触面可以混入适量填充物(金刚砂、脱脂海砂、玻璃细珠等等)。

样品包裹可以不用滤纸筒,若用滤纸包裹要至少两层,并用脱脂棉线捆绑,包裹中的样品要有能晃动的空间,使溶剂接触充分。

包裹要严密。

掉落、露出的样品或异物会影响正常实验计算。

6、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溶剂减少可以从仪器上部管口添加。

以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7、一般实验步骤建议:代表性取样——前处理(粉碎、混匀等)、清洗烘干萃取杯——称量样品、称量恒重萃取杯——包裹、放入样品并加入溶剂至完全浸泡,放置仪器底部的萃取杯并压紧——设置参数运行萃取——运行结束后取下萃取杯——烘干萃取杯——恒重萃取杯——计算——回收溶剂、清理废弃样品。

提取岗位操作规程

提取岗位操作规程

提取岗位操作规程标题:提取岗位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提取岗位操作规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要求,对提取岗位的操作流程、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进行详细规定和说明,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生产质量的稳定。

一、操作规程的编制1.1 确定提取岗位的操作流程: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要求,确定提取岗位的操作流程,包括提取的时间、数量、频率等。

1.2 制定操作规范:根据生产设备的特点和操作要求,制定提取岗位的操作规范,明确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1.3 确定安全措施:在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取岗位的安全措施,包括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等。

二、操作规程的执行2.1 培训操作人员:对提取岗位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提高操作技能和意识。

2.2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提取岗位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操作规程的有效执行。

2.3 做好记录和归档:对提取岗位的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建立档案,以备查阅和追溯。

三、操作规程的调整3.1 根据生产需求:根据生产需求的变化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及时对提取岗位的操作规程进行调整和更新。

3.2 与相关部门协调:在调整操作规程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操作规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3 做好培训和宣传:对调整后的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和宣传,使所有操作人员都能及时掌握并执行新的规程。

四、操作规程的监督4.1 设立监督机制:建立提取岗位操作规程的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责任人和监督频率,确保操作规程的有效实施。

4.2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提取岗位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操作规程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4.3 加强沟通和协调: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监督提取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保障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操作规程的效果评估5.1 定期评估效果:定期对提取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不断提高操作规程的质量和效果。

提取岗位操作规程

提取岗位操作规程

提取岗位操作规程一、引言岗位操作规程是指为了保证岗位操作的安全、高效和规范,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步骤。

本文将针对提取岗位操作规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说明。

二、背景提取岗位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将原料或物品从某个地方提取出来的操作。

这个岗位的操作规程对于保证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安全性非常重要。

三、操作规程1. 岗位描述提取岗位位于生产车间的指定区域,负责从仓库或其他存储地点中提取所需的原料或物品。

2. 岗位责任- 负责根据生产计划和指示提取所需的原料或物品。

- 确保提取的原料或物品的数量和质量与生产需求一致。

-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 及时向上级汇报提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3. 操作流程- 根据生产计划和指示,了解所需提取的原料或物品的种类、数量和存放位置。

- 检查所需提取的原料或物品的质量和包装是否完好。

- 准备所需的提取工具和设备,如叉车、托盘等。

- 前往仓库或存储地点,根据存放位置找到所需的原料或物品。

- 使用提取工具将原料或物品从存放位置取出,注意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将提取的原料或物品运输到指定的地点,如生产线或其他仓库。

- 将提取的原料或物品交接给相应的责任人,并确保交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清理工作现场,保持岗位的整洁和安全。

4. 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等。

-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操作手册、安全标识等。

-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周围的安全环境,避免与其他车辆或人员发生碰撞。

- 操作人员在使用提取工具时要注意操作的稳定性,确保原料或物品不会掉落或破损。

- 操作人员在提取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如避免过度劳累、不搬运过重的物品等。

5. 岗位培训- 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相关的岗位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措施等内容。

- 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以确保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达到要求。

6. 监督和改进- 上级领导应定期对提取岗位的操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万吨/年重芳烃抽提装置安全操作规程山东菏泽德泰化工2008年9月目录第一章装置概况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设计数据 (11)第三节装置流程简介 (17)第四节工艺卡片 (20)第二章岗位安全操作法和管理范围 (23)第一节岗位分类 (23)第二节岗位操作和管理范围 (24)第三章岗位安全操作法 (27)第一节抽提岗位安全操作法 (27)第二节回收岗位安全操作法 (32)第三节机泵安全操作法 (47)第四章专用设备安全操作法 (51)第一节导热油炉安全操作法 (51)第二节:加热炉安全操作法 (55)第三节煤气发生炉安全操作法 (62)第四节:冷换设备安全操作法 (67)第四节:水环真空泵安全操作法 (67)第五章:装置开停工安全操作法 (68)第一节:装置正常开工 (68)第二节装置正常停工 (82)第六章装置事故处理安全操作法 (86)第一节状况和基本原则 (86)第二节装置停电安全操作法 (87)第三节装置停净化风 (89)第四节装置停水 (90)第五节装置停1.0M P a蒸汽 (91)第六节导热油炉熄火安全安全操作法 (91)第一章装置概况第一节:概述一、概况由于石油资源的紧缺,催化裂化装置原料油的质量越来越差,山东省的地方炼油企业的原料油特点密度大、残碳高、氢含量低、S含量高、Ni、V、Fe、Na含量高,重质芳烃、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经催化反应后,轻油(汽油+柴油+液化气)收率低,大致70%左右,外甩油浆量大,达到14%左右。

一套60万吨/年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每年外甩油浆约6-8万吨/年,仅山东炼油企业外甩油浆约讦180万吨/每年。

催化油浆中的饱和烃,大致占30%-40%,三环以上的芳烃(重芳烃)大致60%-70%,这类重芳烃如果回炼大部分要变成焦碳和干气,少量生成轻油。

如果能设法把催化油浆中的30%-40%的饱和烃和重质芳烃(60%-70%)分离开,将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饱和烃是催化裂化的理想原料,它的价值与催化蜡油的价值相当,重芳烃是种重要的橡胶工业原料,还原可以利用重芳烃生产针状焦,炭纤维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德泰化工公司的芳烃抽提装置,即是以催裂化外甩油浆做为原料,原料经切尾后,再利用到糠醛做溶剂,利用液液萃取的方法,进行芳烃抽提,抽提塔顶抽出的抽余油,经抽余液蒸馏塔后,塔底出产品抽余油,抽余油中因芳烃含量低,可作为品质较好的催裂化装置原料。

抽提塔底的抽出液经蒸发、蒸馏后得到高纯度的重质芳烃(芳烃纯度可达95%),作为化工产品销售。

切尾油是很好的沥青调和料。

目前,德泰化工公司在芳烃抽提装置建成后,将陆续建设针状焦装置和炭纤维装置,从而形成催化油浆到重芳烃、针状、炭纤维的产业链。

未来还可上马催裂化装置,焦化装置及抽提装置的蜡油,可经催化装置再加工。

其油浆回抽提装置,从而形成优异的闭环产业链,取得最大的企业效益。

二、工艺基本原理。

油浆芳烃抽提的实质是一种溶剂精制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油浆中大部分多环短侧链芳香烃和胶质,为催化裂化提供优质原料;同时,油浆中大部分含S、含N化合物及重金属,随之被除去。

溶剂精制过程的实质是选用一些对油中理想组分和非理想组分具有选择性溶解能力的溶剂,对油料进行萃取,一般是把非理想组分抽出,理想组分留在抽余液中,然后再进一步分离出溶剂,即可得到抽余油和抽出油。

溶剂可循环使用。

回炼油芳烃抽提是液一液萃取,属于物理过程,它不能使回炼油中的非理想组分进行化学转化,这一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萃取(抽提)和溶剂回收两个方面。

1、溶剂(糠醛)的性质、糠醛是由农作物的副产品如玉米芯、谷糠等在酚的作用下制成的。

糠醛是杂环呋喃族醛类,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苦杏仁味,其分子量为96.08;分子式为:糠醛能与水部分互溶,当温度超过121℃时,糠醛和水完全互溶,这个温度为最高临界溶解温度。

糠醛中含水对其溶解能力影响很大,当其含水量大于1%时,对溶剂精制效果有较大影响。

糠醛能与水形成共沸物,在常压下共沸物的组成是:糠醛35%(重)、水65%(重),共沸温度是97.45℃。

糠醛的化学稳定性比较差,在空气、光线的作用下,易发生氧化,并很快变色,先由淡黄、黄色、棕色一直变到黑色。

特别是在受热超过230℃时,易发生分解生成胶质。

糠醛氧化时生成糠醛酸(CHCOOH ),这种酸性物质对糠醛的氧化反过来又起催化作用。

因此,在装置的溶剂回收系统注入碱性物质以中和酸性物质,是必要的。

为防止糠醛氧化,装置上需采取一定的密封措施。

在醋酸的存在下,苯胺与糠醛作用生成鲜红色的物质,此反应可以作为日常生产中用来检验油品中是否含有糠醛和糠醛冷却器是否泄漏的依据。

糠醛具有毒性,对皮肤有刺激性。

当呼吸糠醛气过多时,神经系统将会中毒,其症状为:头晕、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恶心等。

空气中糠醛允许浓度不应超过0.01mg ╱l 。

糠醛的有关性质列表如下:HCOHC OCCHHC①糠醛的理化性质②糠醛和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相互溶解度③糠醛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和比容④糠醛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⑤糠醛液体及其饱和蒸汽的热焓⑥糠醛的质量指标2、溶剂抽提原理糠醛是一种选择性较强、溶解能力中等的溶剂,密度较大(其比重为1.15左右)。

它对油浆中的不同烃类有显著不同的溶解度。

由于油浆中的多环短侧链芳香烃类(油浆中的理想组分)在糠醛中的溶解度则很小。

在低于油品的临界溶解温度下,将糠醛与油浆在抽提塔内逆向接触,进行液液萃取,由于二者比重不同,就可在塔上下部分别形成理想组分相和非理想组分相,从而将油浆中的大部分重芳烃抽提出来。

3、溶剂回收原理(1)蒸发回收原理油浆的初馏点一般在320℃以上,远远高于糠醛的沸点(161.7℃)。

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将它们组成的混合液加热到适当温度时,糠醛溶剂得到蒸发,从而达到与油浆组份分离,继而进行回收的目的。

(2)汽提回收原理根据分压定律,汽提塔内总压力为水蒸汽分压和溶剂分压之和,即“P总=P水+P油+P剂。

在P总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塔内通入水蒸汽后,P水分压增大,(P油+P剂)分压相应减小。

因溶剂的沸点(沸程)比油浆组份的沸程低,易挥发,因而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剂得以汽化,继而回收利用。

三、主要工艺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溶剂抽提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抽提温度、溶剂比、原料性质、界面等。

1、抽提温度要使油浆中的理想组份和非理想组份分离,其必要条件是油和溶剂必须分成两相。

因此,抽提过程的温度必须低于临界溶解温度。

抽提温度(精制温度)的上限是临界溶解温度,下限是油浆与溶剂的凝固点。

在此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加,这是有利的一面;因为单位溶剂可以溶解更多的油,一般说来,可以增加精制深度。

但是温度的增高,溶剂的选择性的减少,在达到临界溶解温度时,油品全部溶解,也就没有选择性了,因而,不能起到抽提作用。

在抽提塔内进行抽提时,塔顶温度与塔底温度应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习惯上称之为温度梯度。

就抽提塔而言,其塔顶温度最高、溶解能力最强,从而保证了抽余油的质量。

糠醛进入抽提塔后,在逐步溶解非理想组分的同时,也会溶解一些理想组份,然而由于自上而下,温度逐渐降低,理想组份就会从糠醛中分离出来,这样,塔底的抽出液在较低的温度下排出,保证了抽余油的收率。

2、溶剂比加入的溶剂量和油量之比称之为溶剂比。

用公式可以表示,即为:溶剂比=溶剂量╱油量溶剂比可以是体积比,也可以是重量比。

本装置使用的是重量比。

浓度差是抽提过程的推动力,为了增加浓度差,除采用逆流抽提外,还可用增大溶剂比来达到。

当糠醛溶剂比增加时,糠醛量增加,非理想组份的溶解量增加,同时,理想组份的溶解量也增加,抽余油纯度提高,收率降低。

溶剂比过大,处理量会降低;同时,回收系统的负荷增加,操作费用随之增加。

提高溶剂比和提高抽提温度都能提高精制深度,在一定的精制深度范围内,可用较低温度、较大溶剂比;也可用较高温度、较小溶剂比。

一般采用前者时,抽余油收率高,这是因为在低温下,糠醛的选择性较好的缘故。

3、原料性质、原料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抽提塔的操作和循环溶剂的性质。

如果原料性质过重,其中的胶质、沥青质几乎不溶于溶剂中,而且它的比重介于糠醛溶剂和原料之间,在抽提塔内容易集聚在界面处,从而增加了油与溶剂通过界面时的阻力。

同时,油与溶剂的细小颗粒表面易被胶质、沥青质污染,而不易集聚成大的颗粒,沉降缓慢,严重时会使抽提塔无法维持正常操作。

4、抽提塔界面控制抽提塔界面一般控制在塔的中上部。

界面过高,可能使抽出液进入抽余液系统,从而对抽余油质量存一定影响,而且由于糠醛在浓缩段没有足够的时间凝聚、沉降,塔顶会带出较多的溶剂,进而使抽余液溶剂回收负荷增加。

界面过低,说明溶剂比小,油浆中的非理想组没有得到完全溶解和充分分离,对抽余油质量和收率有一定影响。

四、装置工艺和设备上的主要特点1、工艺主要特点(1)抽提部分采用溶剂抽提新工艺,即糠醛、与原料油在同一塔内进行抽提。

(2)循环溶剂使用湿糠醛。

湿糠醛对抽余油质量无明显影响,同时还简化了溶剂回收部分的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

节约了投资。

(3)为实现节能,装置采用热进料和热出料,即催化油浆以60℃送到本装置,装置产品抽余油以90℃左右直接返回罐区。

(4)为防止溶剂汽提塔顶、脱水塔顶管线及设备腐蚀,采用了注碱措施。

(5)为防止糠醛溶剂危害人体健康和糠醛溶剂氧化腐蚀设备,对水溶剂分离罐、糠醛缓冲罐等设备采用了氮气密封措施。

(6)为适应处理量变化和不凝气量的变化,溶剂回收部分减压抽空可自由调节。

2、主要设备的特点(1)为满足沉降分离的要求,延长抽余液在抽提塔内的停留时间,抽提塔塔底沉降段采用扩径;(2)为提高和改进液一液接触,塔均采用不锈钢环填料。

第二节、设计数据一、原料与溶剂性质二、产品性质三、主要工艺操作条件四物耗与能耗 1、物耗2、能耗五、物料平衡第三节装置流程简介一、原料预处理部分油浆作为原料油经与E113(抽出油—原料油换热器)换热至80℃,进原料油加热炉F101加热至380℃,自原料油切尾塔(T101)中部进料,汽提蒸汽自T101底部进塔。

经汽提后,切尾塔顶油经T101回流泵(P101A/B)进入E102(抽提塔进料-抽余液换热器),降温后经E103(抽提塔进料一抽出液换热器)与再换热,再经A101(A-D)空冷至50℃。

其中一部分从T101上部回流至塔内重新切尾.另一部分以经E104(抽提塔进料冷却器)冷却至40℃,做抽提塔(T102)进料(中部进塔)。

切尾塔(T101)最顶部的切尾塔油气以75℃,进入增压器(EJ101),增压后,并经药剂加入泵(P114)加入气氨水或缓释剂后自流入增压器冷凝器(E122A,,B)壳程经冷凝后,液相部分进入切尾塔回流罐(V101),气相部分自(E122A,B)进入一级抽空器(EJ102),增压后,自流入二级抽空器冷凝器(E123),冷凝后的液相部分进入V101,气相部分再进入二级抽空器(EJ103),同样经二级抽空器冷凝器冷凝器(E124)冷却后,液相自进入V101,气相部分放空或至导热油炉燃烧,或者进入V101.V101分离后,轻油组分经轻油泵(P103)以40℃出装置.污水以40℃排入含油污水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