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鱼机器人课设报告(1)

合集下载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内容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内容

淮海工学院开放实验实验报告项目名称:慧鱼创意模型开放实验实验室:机器人室学生姓名:霍洋洋学号:021091208 专业班级:土木1022011年11 月22 日慧鱼创意模型开放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认识了解“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中的各种硬件;(2)了解ROBOPRO软件及编程;(3)了解慧鱼创意模型是如何控制和协调机构运动的;(4)锻炼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初步建立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认识。

二、实验器材(1)“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2)“慧鱼”专用电源;(3)个人计算机;(4)“慧鱼”专用智能接口板;(5)ROBOPRO软件;三、实验准备认识“慧鱼”创意模型使用手册中已搭建的示例模型。

四、实验内容2. 红绿灯(1)完成模型与接口板、接口板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2)分别测试马达、灯、信号开关;(3)编写控制程序,实现红绿灯通常情况为绿灯亮,当有行人按下按钮I1,3秒后绿灯灭,黄灯亮,4秒后黄灯灭,红灯亮,红灯持续亮10秒钟,接着红灯、黄灯同时亮3秒钟,随后红、黄灯灭,绿灯亮。

(4)写出实验报告:说明模型的工作原理,附上所编程序。

原理:利用计时器,当有人时,绿灯亮;当过一定时间后,红灯亮,绿灯灭;然后黄灯亮。

当程序如下:3.移动门(1)完成模型与接口板、接口板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2)分别测试马达、灯、信号开关、光电传感器,搞清马达、灯、光电传感器的作用;(3)编写控制程序,并运行使模型实现按下按钮I3,门打开,5秒钟后关闭。

编程注意事项:首先要关门,这是起始位置,马达旋转直到门碰到限位开关I1=0;查询按钮I3,如果按下,门打开,启动马达向左直到限位开关I2为1;5秒后再次关门(到程序开始处循环)(4)编写控制程序,并运行使模型实现:在作业一的基础上增加光传感器,防止顾客动作慢,门夹住他。

注意只有在光幕没有遮住时,门才能关闭;在关门时只要光幕被遮住,门应立即打开;只要光幕被遮住,即使按钮没有按下门也要打开。

机器人综合设计与实践之慧鱼机器人创意设计报告

机器人综合设计与实践之慧鱼机器人创意设计报告

机器人综合设计与实践之慧鱼机器人创意设计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报告提交时间:2017 年12 月18 日1、作品名称:承载汽车停车装置2、主要材料:慧鱼创意组合模型3、设计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家户户都有了小汽车,出行啊是越来越方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成为了热点话题,出行方面,还有限号等措施来进行限制,但一辆车,无论如何限号,停车总是一辆车要实打实的占一个车位的,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年代,停车位是越发珍惜。

我们小组就以此为契机设计了这款承载汽车停车装置,为的就是为解决停车难这一社会问题提供我们大学生的一点思路。

而理论上我们的这个装置思路,可将停车位土地的利用提高四倍左右。

切实解决了停车位稀缺引发争抢的问题。

4、设计与制作步骤□1计构思及设计草图:我们组五个人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最后选定做简易可实施的高空停车装置,并放弃了摩天轮式的传车和文具盒式的停车方式,最后选用可施行的货运传送方式。

□2基本骨架:我们组选用长条行快上下左右两层来模拟楼层,做到了简单,神似,美观的效果。

□3货运传送装置:□4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方面的问题我们组才用了电机动力,可施行,具有可靠性。

□5装运车辆的框架:这对于我们组来说是个难题,多次失败后,组长决定才用电梯式的方式将车辆运送到高空楼层进行停放。

可靠。

□6进行骨架,动力装置,传送装置的合并与组装。

□7进行局部修改,让装置高端大气上档次。

5、作品功能简述及其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我们作品是一个简易的汽车停泊装置,主要的功能是停放轿车、面包车等中小型汽车。

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一、对制作零件和安装零件的方法不熟悉。

在我们的小组当中,大多数人所在的专业与本课程的内容没有联系,因此也鲜少有机会能接触到此类装置的制作,所以对它们不太熟悉。

但是好在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的专业安装书集,并且给了我们一堂课的时间来熟悉并使用这些工具、零件,我们的小组通过积极参与这个活动,娱乐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在短时间内,顺利解决这这个问题的。

惠鱼实验报告

惠鱼实验报告

惠鱼实验报告篇一:慧鱼实验报告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慧鱼创意系统的实践与开发课程名称:科技创新实践3实验人:设制1301班施宗财 XX04410121输电1402班张志聪 XX04400231机电1401班侯文涛 XX044XX0成绩:优秀指导教师:房静实验日期:华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 || |隧道蔽障寻迹机器人作品设计说明一.研制背景及意义我们知道,隧道、涵洞、高楼等工程建筑物发生事故时会发生坍塌,此时,救援人员是无法直接进入这些建筑物中进行营救工作的。

同时,也没法得知里面的实际状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此次设计了这个隧道蔽障寻迹机器人,以期解决这个问题,以方便营救,代替人力进入这些复杂地段进行探测工作。

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先搭建了慧鱼模型,并进行了调试及简单的实地实验。

二、实验目的1、认识了解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中的各种功硬件。

2、了解ROBOPRO软件及编程。

3、了解慧鱼创意模型是如何控制与协调机构运动的。

4、锻炼机械创新能力,初步建立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认识。

三、实验原理隧道机器人是一种代替人力进入到坍塌建筑物中的机器。

能够进行蔽障、循迹,并且能够携带摄像头、红外探头、热敏、光敏、声敏电阻等的传感器进入复杂地段进行探测的机器。

拥有很大的市场开发前景。

四、实验器材1、“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

2、“慧鱼”专用电源、数据线。

3、计算机一台。

4、“慧鱼”专用智能接口板。

5、ROBOPRO软件。

五、实验准备认识“慧鱼”创意模型使用手册中已搭建的示例模型。

六、实验内容1、根据慧鱼”创意模型使用手册,使用各种构件逐步搭建示例模型。

2、模型搭建好后连接相应电路。

3、在计算机上应用ROBOPRO软件编写相应程序,并通过数据线将程序下载到接口板中。

4、接通电源,调试程序。

5、验收成果并拆卸构件,放回原处。

七、实物成品图片展示八、程序流程图九、简单介绍功能1、进入坍塌建筑物进行探测(可以加装摄像头以及探测头);2、寻找并避开障碍物;3、给定轨迹,能迎着所给轨迹进行运动(走出轨迹以后,灯亮,同时蜂鸣器发声)十、实物示范(实际效果图)篇二:慧鱼报告“慧鱼”机构组合模型创意设计塔接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目录(一)实验名称 (1)(二)实验目的 (1)(三)实验步骤 (1)(四)完成后项目的照片 (2)(五)塔接完成后结构的障碍分析 (7)(六)对结构的改进意见 (7)(七)实验心得体会 (8)(一) 实验名称本实验名称:珠子循环滚动轨道系统。

慧鱼实验报告

慧鱼实验报告

慧鱼实验报告慧鱼机器人模型组装综合实验项目的实施。

五、实验步骤(1)慧鱼模型名称及工作过程避障机器人(2)模型组件选择柱、块:固定支撑和机器人实体搭建;板:一侧具有平滑表面,通常用于制作平台或装饰;轮孔条:可用于轴、连杆等组件的支撑;连接件:在结构制作中起到衔接的作用。

连杆、链条、履带、齿轮、齿条、涡轮、蜗杆、凸轮、弹簧、曲轴、万向节等9V双向直流电机、按钮、灯、接线插头、光敏晶体管、电磁阀、接口板等储气罐、气缸、活塞、气弯头、电磁气阀、气管(3)模型组件组装【提示】:①各个组件之间是如何连接的;②组件连接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可以附模型装配图。

构件连接方式:基本构件采用燕尾槽插接方式连接,可实现六面拼接,可多次拆装。

确保构件要到位,不滑动;注意电子元件正负极,接线稳定可靠不松动;整体美观,布线规范。

(4)接线电路连接:通信线路连接:①USB口连接方式:需要安装硬件驱动;②串口连接:硬件不支持热拔插,须关闭计算机后再进行硬件连接。

(5)端口设置及硬件调试路径一、菜单“选项”下的“设置接口”菜单;路径二、工具条上“检查接口和终端”按钮。

弹出端口设置对话框,在“端口”下拉列表中选择连接的接口,其他参数默认。

如果不知道端口号,可以在系统硬件信息中查看。

完成端口设置之后,可进行硬件的测试:路径一、菜单“选项”下的“检查接口”菜单;路径二、工具条上“检查接口和终端”按钮。

弹出“检查接口”对话框:M1~M4用鼠标点击,如果输出组件是电机,可以用左键和右键分别点击测试按钮,可以实现电机的不同转动方向;E1~E8连接按钮,E1~E8连接光敏晶体管(分别演示)。

在后面的编程中,需要使用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号,因此硬件测试不仅仅是为了测试电路、通信线路连接是否正常,同时也是记录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号与机器人关节控制之间的关系。

(6)程序设计打开LLWin软件,点击新建按钮,进入程序编辑界面。

右侧有一个浮动的窗体,窗体名为工具箱。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一、引言。

慧鱼机器人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具有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运动控制等功能。

本实验旨在测试慧鱼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以及对其进行性能评估。

二、实验目的。

1. 测试慧鱼机器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识别能力;2. 评估慧鱼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语音识别准确度;3. 检验慧鱼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和避障能力。

三、实验方法。

1. 图像识别测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使用慧鱼机器人进行物体识别测试,记录其识别准确率;2. 语音识别测试,在嘈杂环境中进行语音控制实验,评估慧鱼机器人的语音识别准确度;3. 运动控制和避障测试,在复杂环境中设置障碍物,测试慧鱼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避障能力。

四、实验结果。

1. 图像识别测试结果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慧鱼机器人的图像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5%、92%和90%,表现稳定且良好;2. 语音识别测试结果表明,在嘈杂环境下,慧鱼机器人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5%,满足一般应用需求;3. 运动控制和避障测试显示,慧鱼机器人能够稳健地避开障碍物,并且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运动控制能力。

五、实验分析。

慧鱼机器人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运动控制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考虑到环境的复杂性对其性能的影响。

例如,光照条件的变化、嘈杂环境下的语音识别等都可能对慧鱼机器人的表现产生一定影响。

六、结论。

慧鱼机器人在实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运动控制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然而,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表现仍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未来,我们将继续对慧鱼机器人的性能进行评估,并不断改进其技术,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七、致谢。

感谢所有参与本实验的工作人员和支持单位,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也感谢慧鱼机器人的开发团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款优秀的智能机器人。

慧鱼拼装实验报告(3篇)

慧鱼拼装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了解并掌握机器人拼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慧鱼专用控制器和RoboPro软件,实现对机器人的编程和控制。

二、实验器材1. 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2. 慧鱼专用电源3. 个人计算机4. 慧鱼专用控制器5. RoboPro软件三、实验原理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是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机器人拼装套件,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可以拼装出各种形态的机器人。

慧鱼专用控制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指令,并控制机器人执行相应的动作。

RoboPro软件是机器人编程的工具,用户可以通过该软件编写程序,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基础模型首先,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使用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搭建一个基础模型。

基础模型通常包括底板、动力模块、传动模块、传感器模块等。

在搭建过程中,需要注意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方向。

2. 安装传感器在基础模型的基础上,安装距离传感器。

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前方物体的距离,并将距离信息传递给控制器。

安装过程中,要确保传感器能够正常工作,并与控制器连接良好。

3. 连接电源和控制器将慧鱼专用电源连接到控制器上,并将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

确保电源、控制器和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

4. 编程控制打开RoboPro软件,根据实验要求编写程序。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了解各种模块的功能和编程语法。

编写完成后,将程序上传到控制器中。

5. 测试运行启动电源,观察机器人是否按照程序要求执行动作。

如果机器人运行正常,则实验成功。

如果存在问题,需要检查程序和硬件连接,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成功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搭建了一个基础模型,并安装了距离传感器。

在RoboPro 软件中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按照预定路径移动。

实验结果表明,慧鱼机器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编程性。

2. 问题分析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1)部分模块连接不稳定,导致机器人运行时出现抖动现象。

慧鱼报告

慧鱼报告

“慧鱼”机构组合模型创意设计塔接实验报告姓名:班级:T1113-4学号:20110130412目录(一)实验名称 (1)(二)实验目的 (1)(三)实验步骤 (1)(四)完成后项目的照片 (2)(五)塔接完成后结构的障碍分析 (7)(六)对结构的改进意见 (7)(七)实验心得体会 (8)(一) 实验名称本实验名称:珠子循环滚动轨道系统。

实验介绍:本实验主要是塔接一个由架子支撑轨道的系统。

并由电机带动履带,履带上的磁铁吸附落到轨道末端的钢珠,重新运输到轨道的始端,珠子通过轨道又回到轨道末端;如此循环下去。

(二)实验目的1.熟悉慧鱼模型的各个模块,了解轨道系统的基本结构。

2.通过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技能,对创新技法有一定的了解。

3.了解实验结构的建立的方法和结构的协调性。

(三)实验步骤1.确定创新方案,对方案的各个部分结构进行了解。

2.对方案的各个结构进行分类。

3.把模型的各个零件按种类和颜色分类,方便搭接的时候快速取用。

4.按照指导图书先搭接部分小结构。

5.将各个小结构装配起来,完成初步搭接。

6.放上珠子试验。

7.对错的地方进行分析和改进。

8.试验成功结束实验。

.9.注意问题:(1)注意小零件的拼接方向。

(2)注意指导图结构方向和实际模型的结构的方向。

(四)完成后项目的照片(五)塔接完成后结构的障碍分析1.地板和四个主要柱子的连接部分不够稳固,这样会造成上部结构不够稳定。

2.链条上的磁铁磁力不够。

3.链条的磁铁和轨道的始末段接触的距离不够近。

4.加强强度的横条不够稳定。

5.转轴不够光滑,造成齿轮转动不够顺畅。

6.电机坏了,只能手动摇动齿轮。

7.链条上的磁铁太少。

(六)对结构的改进意见1.地板的连接孔增多,和主要的连接部分进行多孔连接,增加连接强度。

2.增加链条上传动吸附磁铁部分的磁力。

3.转轴抛光,更有利于转动。

4. 链条的磁铁和轨道的始末段接触的距离设计适合的距离。

5.增加链条上的磁铁。

6.增加加强强度的结构,主要是四个主要柱子之间的强度。

慧鱼机器人创新设计报告书

慧鱼机器人创新设计报告书

目录摘要 (2)1. 模型的设计分析 (2)1.1机械模型的装配构成分析 (2)1.2驱动部件和传动机构的分析 (5)1.2.1 蜗轮蜗杆传动 (7)1.2.2机械手前后运动的传动机构 (6)1.2.3机械手上下运动的传动机构 (6)1.2.4机械手的夹紧放松的传动机构 (7)1.3控制器技术的分析 (9)1.3.1控制器技术分析 (9)1.3.2运动轨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形式等参数的控制 (9)2. 机器人总体结构设计 (9)2.1机器人总体结构设计 (9)2.2机器人机构设计 (10)3. 三维建模和机器人系统的总调试 (10)4. 项目感想 (11)5. 参考文献 (11)摘要采用德国慧鱼(fischertechnik)公司生产的创意教学组合模型来进行实验课程。

这些模型通过演示程序控制过程和机械结构中的传动,位研究设计工业自动化设备提供模拟示范。

模型有许多形状各异的仿真的机械零部件与电子驱动元件组成,可以进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装配,从而得到多样式、多功能的模拟机械装置。

教学模型具有驱动、感应识别、信息处理等功能。

因此还需通过计算机控制软件系统和智能信号接口盒,把几何造型、三维拼装和计算机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

借助于设置动态变量参数则可设定机构运动方向并建立运动数学模型。

通过系统自带的计算机语言对任务进行编程,使生成的指令数据作用于模型。

它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使由一套完整的机械电子系统组成的。

关键词:运动模型、装配、驱动部件、传动机构分析、自由度1.模型的设计分析1.1机械模型的装配与构成分析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拼接,得到的机器人模型如图1所示,这种机器人主要由底座(或躯干)、上臂和前臂构成。

上臂和前臂可在通过底座的垂直平面上运动。

在前臂和上臂间,机械手有个肘关节;而在上臂和底座间有个肩关节。

在水平平面上的旋转运动,既可由肩关节进行,也可以绕底座旋转来实现。

这种机器人的工作包迹形成球面的大部分,称为关节式球面机器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 慧鱼机器人 21.3 走进实验室 31.4 按键式传感器 31.5 设计工作原理 41.6慧鱼模型操作规程 52. 仿生机器人62.1仿生机器人迈克仿真示意图 62.2仿生机器人迈克仿真程序图示 62.3仿生机器人结构简图73. 移动机器人83.1 移动机器人基础模型83.2 移动机器人仿真图83.3移动机器人结构简图93.4移动机器人仿真程序框图104.工业寻光机器人104.1 寻光机器人仿真图114.2寻光机器人结构简图114.3寻光机器人仿真程序125.躲避障碍机器人145.1 躲避机器人仿真模型145.2连线图和结构简图155.3躲避机器人仿真程序166.工业寻踪机器人186.1寻踪机器人仿真模型196.2寻踪机器人仿真图一、绪论1.1课题背景由机器人的发展和快速广泛的被使用,可知科学家对于机器人的功能也相提高,除了超强的逻辑运算、记忆能力及具备类似的自我思考能力,另外在机器人的外表及内部结构,科学家更希望能模仿人类。

对于外在资讯的选集,也透过各种感应器,企图达到类似人类各种触觉的功能,选集了外在环境的资讯,一旦外在环境起了改变,机器人一定要能随着变化,做出该有的反应动作,更新自己的资料库,达到类似人类学习的功能。

移动式机器人形态分为车轮式、特殊车轮式、不限轨道式、不行式等,若是在平坦的地面上移动时,车轮式是最具效率的,不懂机构简单,且具实用性,但其缺点是在凹凸不平的岩地上便不能行走。

此外,因普通车轮无法在阶梯及有段差的地外行走,因此积极研究一种有车轮、三辆以上连结构的特殊形态,及特殊组合的不限轨道式机器人,最近亦努力开发步行机器人,使其能登上阶梯。

本次研究即为移动机器人设计及其在控制器的实现,是说明当移动机器人在轨行动作中若遇到障碍物时会透过微动开关将讯息传回电路板中进行判断,再配合计数器的动作使机器人能避开障碍物并往下个路径前进,知道要到远的目标。

无疑,自动化控制理论本来是要使机器人变聪明。

但是如何实现呢?我们先用一个启发式实验进行说明。

我们可能都观察过飞蛾趋光的特点,飞蛾找到光源,向那里飞去,即使非常近的距离,也绝不会拍打到光源。

显然飞蛾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它发觉光源,划出路线然后再向其扑去。

这本领是基于这种昆虫自身具备的机敏的行为模式。

现在我们将上述能力应用到一个技术系统中。

先用光学传感器探测到光源,马达执行动作,这样,我们必须在发现信号和执行信号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连接,即程序。

20世纪50年代,一位名叫沃特格雷(Walter Grey)的英国人将上述引人思考的实验付诸于实践。

借助于几个简单的传感器,马达和电路,他创作出多种自动化动物,可以准确模仿出飞蛾的动作。

左图所示的是“自动”海龟的复制品,展示在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里。

鉴于上述的奇思妙想,我们也要为我们的机器人建立起类似的行为模式,并用程序来和机器人进行交流。

但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可移动机器人?让我们试着将“虚拟的飞蛾”的动作应用到技术装置上。

首先,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寻光。

我们将一个光条粘在地上作为光源,把传感器面朝下并排放在一起,而非面向前。

这样,如果是在仓库,移动机器人就会从中找到自己的行进路线。

沿着这条线,还有一些特殊的信息采集点,如条形码,将引导机器人进行下一步的动作,比方说到达这些点时,抓取和放下货盘。

事实上,这样的机器人系统到今天已经存在了。

在很多大医院里,通常需要走很远的路来运送日常所需的消耗品,比如被单枕套等,让护理人员运输这些物资无疑是既耗时、耗财又费力的事情。

当然,也大大减少了对病人照顾的时间。

最近今年里,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另一种本质上非常相近的动作形式,走或跑。

开发出的机器人具备了用腿移动的能力。

由布鲁塞尔皇家军事研究院研制的电气气动步行机器人“阿基里斯”(Achille)就是一个六足步行机器人的典型。

头上和六条腿上分别都配备了照相机,阿基里斯能够机械的对提起或放下的障碍(物体或者坑)能够机械的做出反应。

这种步行机器人能运用到各个地方,比如轮轨式车辆不可能通过的坎坷或松软的地带,它翻越障碍,攀爬楼梯,跨越壕沟进入诸如核电站、煤矿隧道等危险地带作业或者进行营救。

1.2慧鱼机器人怎样用慧鱼创意模型的构件大家我们自己的机器人呢?传感器(如:接触传感器)和动力装置(如马达)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加上许许多多的机械部件,组成所需的模型。

慧鱼ROBO 移动机器人组为此提供了理想的模式。

本设计是以德国慧鱼创意积木所组成的仿生模拟机器人为其基本架构,透过圈形式人机介面LLWin,经由智慧型微电脑介面板去驱动机器人,使机器人细部动作很容易达到我们需求,进而取代以往由硬体描述语言所驱动架构,不但操作简易,更可使我们了解机械运作的原理。

1.3走进实验室先从一个简单测试安装来检查接口板和各个传感器的基本功能。

然后,搭建出简易模型,让其具备特定的功用,再渐渐尝试越来越复杂的系统。

你是不是觉得有时候编制自己的程序要么太难,要么太浪费时间?你可以先下载软件中提供的一些现成程序到接口板,控制机器人。

该接口板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输入量的逻辑连接。

这就需要程序来完成,程序决定输入数据和传感器信号如何处理并转换为适当的输出数据,电机控制信号等等。

有了ROBO接口板,我们就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来设计和处理最复杂的程序。

搭建和最初控制机器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定要格外认真才行。

连接各个电气元件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然后检查两三遍以确保准确无误。

在进行机械构件搭接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连接的平滑度,尤其是齿轮与紧固件的连接,不要太用力。

好了,现在让我们发挥自己无穷的创造力为机器人“谱写”新的动作程序啦!1.4按键式传感器(接触传感器)举例说明,将一个接触传感器接在数字输入口I1,观察一下当键按下去时,输入端状态框的变化。

虽然极性在连接电机或接触传感器不起作用(充其量电机旋转方向错误),准确接通光电传感器是至关重要的。

晶体管有红标的接点应连接红色接头,没有标注的接点连接绿色接头。

第二个绿色接头要插在输入端AX 的插孔中(靠近接口板边缘的那个孔),第二个红色的插头要插在靠近里面的AX的插孔中。

(注意:连接光电传感器到数字输入端I1——I8,红色接头需插在紧靠接口板边的插孔中。

现在,我们用一个手电来改变光电传感器光的亮度。

这将改变AX蓝色状态条的读数。

如果指示器从其最大值没有变动,那就得检查一下光电传感器的连接情况。

如果即使手电筒灭掉,指示仍为零,那有可能是房间里的光太亮了。

我们遮住光电传感器,状态条的位置就会变化。

再回到红绿接线头上来:装配时,要红色接头接红线,绿色接头接绿线。

当电路配线时必需极性正确的话,通常我们将红线作为正,绿线为负。

这样,非常细心的配线,将使得线路走势更系统,更一目了然,自然更方便了我们排除故障。

1.5设计工作原理机器人指的是可程式控制的机械,整体来说可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机械架构及软体的控制的两大部分。

(一)机械架构本设计移动机器人之机械构架采用德国慧鱼创意积木所组成,它的优点在于方便组装,能在设计阶段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减少设计成本以及更好的观察到设计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以便更好改进设计中的缺点。

一般机械所用到的零组件如齿轮、马达、光电开关等,都可以在慧鱼创意积木中找到,且功能毫不逊色。

首先针对我们所需的机械架构做规划,收集所需用到之慧鱼创意积木零件,将其组装机械架构。

该架构主要是由两个丝杆与一个马达连接,两丝杆再平均接上传动齿轮实现此仿生机器人的运动及其开关所组成,而这个开关主要用于判断机器人的开关及其运动方向。

(二)软体控制在控制软体方面,我们使用圆形式人机介面软体LLWin(Lucky Logic for Windows),LLWin是一种新控制语言,它的特色在于使用了创新的程式模块,你只需事先将机器人行动流程规划好,再配合所需用到的程式模块,将内部参数设定好即可,不但避问了以往繁杂的程式语言,更让使用者不再被要求学习程式语言的复杂语法,使之达到更为快速和方便的效果。

图1为智慧型微电脑界面板,它的主要功用在于储存LLWin之程式,使程式经由此介面板驱动机器人,达到预设之动作。

图1-1智慧型微电脑介面板细部说明如下:1、此装置是所有电脑控制套件的控制逻辑核心,他负责与PC间的通讯和运算,将电脑所编辑的程式转换成控制命令来控制马达等。

2、此装置有八个数位输入,两个类比输入可接收0~5欧姆的电阻值,四个可逆马达输出控制,控制马达dc relay等。

3、电源供应电池或充电器的方式,大小为9伏特5瓦。

4、可在On-line(以传输线与PC连线),也可在Off-line(不需与电脑连线)两种模式下作业。

5、与电脑连接时不需额外插卡,利用CMOM2通讯即可。

1.6慧鱼模型操作规程:1、实验前先按照清单清点零件个数;2、熟悉零件分装方式,了解零件分装的大致规律;3、检查袋子的封口;4、每次仅取出要用到的零件;5、每次取用零件后勿忘将袋子封口封好;6、拆除模型后将零件放回相应的袋子;7、按照清单清点零件。

二、仿生机器人(迈克)机械迈克,即仿生态六足爬行机器人,是一种基于仿生学原理研制开发的新型足式机器人,仿生态六足爬行机器人比传统的轮式机器人有更好的移动性,自动化程度高,具有丰富的动力学特性。

此外,足式机器人采用类似生物的爬行机构进行运动,比其他机器人具有更多的有点:它可以较易的跨过比较大的障碍,并且机器人足所具有的大量自由度可以是机器人的运动更加灵活,对凹凸不平的地形的适应能力更强;足式机器人的立足点是离散的,跟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因而可以在可达到的地面上选择最优支撑点。

图2-1 仿生机器人(迈克)仿真示意图图2-2 仿生机器人(迈克)仿真程序图示图2-3 仿生机器人结构简图三、移动机器人为了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各种传感器式必不可少的。

下面所介绍的几个不同的移动机器人就让我们看到了传感器的区别。

机器人必需要有外部信号,比如寻光、寻色或者寻轨迹;也需要有内部信号,如用脉冲齿轮来测量所行距离。

因此每个机器人我们都分配了不同的任务,会给你很多启发,让你更加了解任务的主题。

所有任务的相应程序都可以在ROBO Pro目录中\Sample Programs\ROBO Mobile Set\ 下找到。

3.1基础模型比起第一个“仿生机器人”,这个基础模型更稳定更坚固。

而且,它有两个传感器来测量所行距离,都含有一个接触式开关和一个脉冲齿轮。

脉冲齿轮连接到电机的减速轴上,使得电机旋转一圈,接触开关启动四次。

这个模型可成为其他移动机器人的基础。

参照装配手册,组装这个基础模型。

搭建时要特别留意,机械构件搭接完成后,不用接口板,直接用电池连接电机,检查其运行是否顺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