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村晚》PPT模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村晚》PPT模版

的情景,这样就能突出重点,把文章写生动。
草满 水满

书 村 山衔落日
设 计

横牛背
景(美)
人(乐)
无忧无虑 悠闲自在
无腔信口吹
课 后 作 业
1. 背诵《村晚》。
课 后
2. 想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的意境,并体会其中的乐趣。
作 3. 这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都很美,都

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有趣可爱,古代田园生活
信口:随口。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 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动作
心情
感受
这时,一个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准备 回家,他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一边拿 出短笛,放在嘴边,随意地吹奏着不成曲 调的乐曲,他是多么的悠闲、快乐啊!
悠闲自在
轻松愉悦
古诗题目 村晚
不同点
《村晚》是通过描写 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来体 现牧童的快乐、可爱,体 现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在。
这三首古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时候儿童
课 生活的情景,只是写的事不同。三位诗人都
堂 小 结
善于捕捉儿童在做某件事时某一瞬间的情景, 来体现田园生活的美好。我们在今后的习作
中也要留心观察,捕捉某件事中的某一瞬间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之情。
对比阅读,感悟表达
比较本课三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 这三首诗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内容 写法 情感
古诗题目
相同点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
村晚
三首诗都描写了古时候儿 童的田园生活,都通过一件事 来表现孩子的天真可爱,而且 都抓住了儿童的动作进行描写, 都体现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和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描写儿童的古诗》课件

《描写儿童的古诗》课件

01
古诗的影响与启示
对后世的启示
传承文化
通过学习古诗,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状 态和情感世界,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VS
启发思考
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能 够启发后人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培养人 文素养。
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培养审美能力
古诗具有独特的韵律和美感,通过学习古诗 ,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象征
通过一个事物暗示另一个事物或抽象 概念。例如,杜牧的《秋夕》中“天 阶夜色凉如水”,用凉夜象征宫廷的 冷漠和寂寞。
拟人与夸张
拟人
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使其具有情感或行为。例如,杨万里的《小池》中“小荷 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将小荷和蜻蜓拟人化,生动地描绘了初夏的景象。
夸张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尺寸、数量、程度等来表达情感或强调特点。例如,李白的《望 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
主题目的
阐述《描写儿童的古诗》课件的目的 ,即通过古诗的赏析,引导学生感受 古代儿童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培 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目的与意义
目的
明确《描写儿童的古诗》课件的 教学目的,即通过学习古诗中的 描写手法、意境和情感,提高学 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意义
阐述《描写儿童的古诗》课件的 意义,包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 养等。
01
古诗内容解析
古诗背景
时代背景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于理解古诗中儿童形象的刻画 有重要影响。
个人经历
诗人的个人经历,特别是与儿童相关的经历,是古诗创作的 重要素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 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小孩子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 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昨晚冻结在 盆中的冰块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提在手中 ,轻轻地敲打。
《田园四时杂兴(其三十一)》 朗读基调是亲切自然,前两句要读出 农家人的忙碌,后两句要读出儿童的 天真可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 / 耘田 / 夜 / 绩麻, 村庄 / 儿女 / 各 / 当家。 童孙 / 未解 / 供 / 耕织, 也傍 / 桑阴 / 学 / 种瓜。
读完诗文,说说诗中描写的大人们在 干什么?小孩子又在干什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写乡 村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 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 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
成人
四时田园杂
兴(其三十
一)
儿童
耕田 绩麻 勤劳 各当家 负责
未解耕织 天真、好学
学种瓜
对劳动人 民的赞美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读完诗文,说说古诗描 写的是儿童在什么季节的什 么活动?
冬季里儿童玩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幼小的孩子。
脱:剜。
晓:早晨。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 Nhomakorabea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 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qìng):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 现在的玻璃。

古诗--牧童课件-PPT

古诗--牧童课件-PPT

铺:p√ū 把东西展开
或摊平
pù 商店;用
板子搭得床;现在多 用于地名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解诗题 知诗人 《牧童》从题目看是的
内容应该与(

有关。
吕岩,字洞宾 ,唐代诗人。因为唐 朝发生农民起义,时 局动荡,领家人到终 南山学道,后来不知 去向,是传说中的逍 遥大仙。
永远的童年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5 古诗词三首
学习古诗词的基本环节: 读诗文— 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默诗文
正确 通顺 断句
题意 作者 背景
字词句 诗人 大意 情感
背诵 默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读诗句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明诗意
牧童回来吃 饱了饭,已是黄 昏之后了,你看 他连蓑衣都没脱, 就躺在月夜里的 草地上了。是累 了,想躺下来好 好舒展一下身子 吧,还是喜欢这 宁静的夜晚,正 好好地欣赏明月 呢?你看,月亮 的清辉正照在他 身上,多么悠闲 自在啊!也或许 他正在想什么呢。
草铺横野六七里, 牧 童 笛弄晚风三四声。 [唐]吕岩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 蓑衣卧月明。

这是一个(

的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牧 童 笛弄晚风三四声。 [唐]吕岩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 蓑衣卧月明。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三首》【优质版】PPT课件(完整版)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三首》【优质版】PPT课件(完整版)

总结:《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和《村晚》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气氛上有什么 不同?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村晚》
一片繁忙的景象 悠闲的景象
再读这两首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并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
你能想象孩子们
也傍桑阴学种瓜。 学种瓜的样子吗?
读完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 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课后第2题)
小牧童( 横骑 )在牛背上,(慢悠悠) 地走着;他手里拿着一支短笛,(有模有样 ) 地吹着自己编的( 小曲 )。那头老牛似乎 听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着。
朗读指导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伴读音乐
昼出/耘田/夜绩麻, 语速稍快些,表现出乡村 村庄/儿女/各当家。 耕种劳作的繁荣景象。
背诵指导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 敲成(玉磬 )(穿林响), 忽作(玻璃 )(碎地声)。
找出三首诗中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通过这些词, 你发现不同诗人笔下的儿童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古诗
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学种瓜
共同点
稚子弄冰
脱晓冰
朗读指导
村晚
[宋]雷震
伴读音乐
草满/池塘/水满陂, 语速稍缓,重读“ ”的字,
山衔/落日/浸寒漪。
画线词语尾音拉长,表现出 恬静悠远的感觉。
牧童/归去/横牛背, 画线字词尾音略微拖长,表
短笛/无腔/信口吹。 现出牧童的悠闲自在。
背诵指导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 水满陂), 山衔(落日)( 浸寒漪)。 牧童( 归去)横( 牛背), 短笛(无腔)( 信口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稚子弄冰》PPT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稚子弄冰》PPT
对宋代以后诗人创作的影响
杨万里的诗歌风格对宋代以后的诗人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一些诗人学习他平易自然、清 新活泼的语言风格,以及从日常生活中发现 诗意的创作方法。
对儿童题材诗歌创作的影响
杨万里的《稚子弄冰》等作品在儿童题材诗 歌创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示范性,为
后世诗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05
跨文化对比: 东西方童年题材诗歌比较
环保意识启示
通过描绘儿童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启 示现代人要珍惜自然资源,培养环保 意识。
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精神体现
传承传统文化
作为一首古诗,《稚子弄冰》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诵读和欣赏,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
创新精神体现
诗人在描绘儿童玩冰的场景时,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体现了创新精神。
通过翻译和传播,东西方童年题 材诗歌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共鸣

东西方童年题材诗歌的对比研究 ,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
06
当代意义推广及教育应用
《稚子弄冰》在当代社会中推广价值
传承传统文化
通过推广《稚子弄冰》等经典古 诗,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华传
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审美教育
古诗具有独特的韵律和意境美,推 广《稚子弄冰》有助于培养人们的 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 击鼓迎春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 这一场景触动了诗人的诗思,于是写 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稚子弄冰》。
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
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 繁荣,文化艺术得到长足发展。
当时的文学氛围浓厚,诗人辈出 ,形成了多种诗歌流派和风格。
杨万里作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之一,其诗歌创作受到了时代
与其他作品比较分析

古诗词三首《牧童》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牧童》PPT课件
饱饭:吃饱了饭。 卧月明:躺在月夜底下
2021/7/22
13
咏雪诗
郑板桥
• 一片二片三四片, • 五六七八九十片。 • 千片万片无数片, • 飞入芦花总不见。
2021/7/22
14
• 自由读诗 讨论交流: • 1、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 *这是一个( )的牧童。(用
一个词来概括)
2、这个牧童在干什么?
优美 恬静
牧童: 弄笛 卧
表现出牧童的 天真.悠闲. 自在.无拘无束
2021/7/22
17
悟诗情:
自由读读,说说你从牧童 这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童 年生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说说你对这种童年生活的 感受。
2021/7/22
18
小结:
《牧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童 真、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牧童,让 我们体会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对美 好童年生活的无尽怀念。
2021/7/22
11
• 1.请找出前两句诗中出现的两个动词,并思 考这两个字的意思。
• 2.六七里、三四声是确切的数字吗?
• 3.饱饭、卧月明的意思?是谁饱饭后卧月明 呢?
2021/7/22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铺:铺开,写出了草的茂盛 和草原给
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 弄:逗弄,写出了风中笛声时断时续、
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 六七里、三四声:不是确切的数字,只是 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3、哪些句子是写景的?
2021/7/22
15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 晚风中牧笛声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他连 蓑衣也有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 息了。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课件(共22张PPT)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课件(共22张PPT)
等。
创作背景
范成大早年游宦四方,57岁以后 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度过 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在这段时间,他写下《四时田园杂 兴》,这是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 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
创作背景
这组诗分为春日、晚春、夏 日、秋日和冬日共五个篇章,各 12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 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 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 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课文结构
四 时 田 园 杂 兴
昼耘田 夜绩麻
未解供耕织 傍阴学种瓜
农事繁忙 儿童可爱
大人勤劳 孩子可爱
田园风光
整体感知
写的都是古代乡村儿童生活。
品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走近作者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风格平易浅
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 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 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石湖诗集》《石湖词》《吴郡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_怪__生__无__雨__都__张__伞__,__不__是___学__归__来__早__,__忙__趁__东__风__放__纸__鸢__。__
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概念:边读边想象画面是指我们可以在读熟的基础上,结合诗的意思, 在我们头脑中展现一幅画面。通过感受画面,体会诗句中所体现出的乐 趣,进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如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我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小孩子还不懂 耕地织布,你瞧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在桑树旁看着大人的模样学 起了种瓜。想象着这个 情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了:赞 美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2020/4/10
3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2020/4/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儿童生活古诗
2020/4/10
1
小儿垂钓
夜书所见
唐·胡令能
宋·叶绍翁
蓬头稚子学垂纶, 萧萧梧叶送寒声,
侧坐莓苔草映身。 江上秋风动客情。
路人借问遥招手, 知有儿童挑促织,
怕得鱼惊不应 人。 夜深篱落一灯明。
2020/4/10
2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020/4/10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