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火电厂的基本原理

火电厂的基本原理

火电厂的基本原理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其基本原理有以下几点:一、汽水系统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是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等组成,他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系统等。

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的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

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热效率,一般都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级后抽出作过功的部分蒸汽,用以加热给水。

在现代大型汽轮机组中都采用这种给水回热循环。

此外,在超高压机组中还采用再热循环,既把作过一段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高压缸的出口将作过功的蒸汽全部抽出,送到锅炉的再热汽中加热后再引入气轮机的中压缸继续膨胀作功,从中压缸送出的蒸汽,再送入低压缸继续作功。

在蒸汽不断作功的过程中,蒸汽压力和温度不断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

凝结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结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再经过除氧器除氧,给水泵将预加热除氧后的水送至高压加热器,经过加热后的热水加入锅炉,在过热器中把水已经加热到过热的蒸汽,送至汽轮机作功,这样周而复始不断的作功。

在汽水系统中的蒸汽和凝结水,由于疏通管道很多并且还要经过许多的阀门设备,这样就难免产生跑、冒、滴、漏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或多或少地造成水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向系统中补充经过化学处理过的软化水,这些补给水一般都补入除氧器中。

二、燃烧系统燃烧系统是由输煤、磨煤、粗细分离、排粉、给粉、锅炉、除尘、脱硫等组成。

是由皮带输送机从煤场,通过电磁铁、碎煤机然后送到煤仓间的煤斗内,再经过给煤机进入磨煤机进行磨粉,磨好的煤粉通过空气预热器来的热风,将煤粉打至粗细分离器,粗细分离器将合格的煤粉(不合格的煤粉送回磨煤机),经过排粉机送至粉仓,给粉机将煤粉打入喷燃器送到锅炉进行燃烧。

火力发电厂发电原理

火力发电厂发电原理

火力发电厂发电原理
火力发电厂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燃料,通过燃烧产
生高温高压的热能,进而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的电站。

火力发电厂
发电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燃烧、蒸汽发生和发电。

(一)燃烧
燃料在燃烧室内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的热能。

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
锅炉传递给水,在锅炉内形成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通过汽轮机驱动,产生机械能。

(二)蒸汽发生
发电厂锅炉内通过水管或水壁进行换热,将锅炉内的水加热。

当水升
温至一定温度时,水开始变成蒸汽,蒸汽经过一系列的加温、过热、
再加热、再过热等程度,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高温高压蒸汽带着
巨大的能量涌动着,冲击着汽轮机的叶片,促使汽轮机旋转。

(三)发电
蒸汽通过汽轮机转动,传递能量,带动发电机旋转,转速达到一定值
时,发电机就可以从机械能转变为电能,输出交流电,供电给电网。

电力经过变电站的变压变流处理后,最后送到用户手中。

总之,火力发电厂发电主要依靠化石燃料的燃烧,在高温高压的环境
下使水蒸汽化,驱动汽轮发电机来产生电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化石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严重。

因此,未来在能源发展方向上,应该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火力发电厂工作原理

火力发电厂工作原理

火力发电厂工作原理
火力发电厂是一种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热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燃料燃烧:在火力发电厂中,燃料被燃烧以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产物,通常为燃料燃烧室中的火焰。

2. 蒸汽发生:燃烧产物通过与水直接接触,将热量传递给水,使其蒸发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通常情况下,水与燃烧产物的接触发生在锅炉中。

3. 蒸汽推动涡轮:蒸汽进入涡轮机的高压部分,通过与涡轮叶片的相互作用,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动能,推动涡轮机旋转。

4. 产生电能:涡轮机的旋转带动发电机转动,通过磁场与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电流。

这些电流经过变压器进行电压转换,并输送到输电系统中供应给用户。

需要注意的是,火力发电厂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但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具体取决于使用的燃料类型和力量转换装置的设计。

火力发电是如何完成的原理

火力发电是如何完成的原理

火力发电是如何完成的原理
火力发电是一种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或天然气)的燃烧过程来产生蒸汽,进而驱动涡轮机产生电力的过程。

以下是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1. 燃烧过程:燃料在锅炉中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

常用的燃料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中煤炭是最常见的一种燃料。

燃料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2. 锅炉系统:燃烧的热能被传递给锅炉内的水,使其加热变为蒸汽。

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通常很高,一般会达到数百摄氏度和几兆帕的级别。

3. 涡轮机系统: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涡轮机旋转。

涡轮机由转子和叶轮组成,蒸汽的能量转化为旋转机械能,推动涡轮旋转。

4. 发电机系统:涡轮机连接到发电机,通过转动发电机的转子产生电流。

涡轮机的旋转动能被转化为电能,并由发电机输出到输电网中。

5. 冷却系统:经过涡轮机驱动后已转化为旋转机械能的蒸汽会进入冷凝器,通过冷却冷凝,从而变为液体水。

之后,水被泵送回锅炉再次加热,形成循环。

总的说来,火力发电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将其转化为蒸汽的机械能,再通过涡轮机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这是一种常见的发电方式,但也会对环境造
成一定程度上的污染。

火力发电厂原理

火力发电厂原理

火力发电厂原理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燃烧煤炭、天然气或石油等化石燃料来产生蒸汽,然后利用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设施。

在火力发电厂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被转化为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供给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使用。

下面将从火力发电厂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和环保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火力发电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利用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转动,最终产生电能。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燃料燃烧、蒸汽发生、汽轮机转动和发电四个主要步骤。

其中,燃料燃烧是通过燃烧炉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热能,然后将水加热成蒸汽。

而汽轮机则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其次,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

锅炉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成蒸汽的设备。

汽轮机是利用蒸汽的压力和流速来推动转子旋转的设备。

而发电机则是将汽轮机转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这些设备共同协作,完成了火力发电厂的发电过程。

另外,为了减少火力发电厂对环境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首先是在燃料燃烧过程中,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来降低环境污染。

其次是在燃烧废气的处理上,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设备来净化废气,减少大气污染。

此外,火力发电厂还会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水体污染。

总的来说,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设施。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燃料燃烧、蒸汽发生、汽轮机转动和发电四个步骤。

主要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而环保措施则包括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气、废水处理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火力发电厂可以更加环保地产生电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火力发电运行原理

火力发电运行原理

火力发电运行原理
火力发电是一种常见的发电方式,它利用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然后通
过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发电机,最终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火力发电的运行原理。

首先,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
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具体来说,火力发电站通常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或石油作为燃料。

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将水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

其次,高温高压蒸汽被输送到汽轮机中。

汽轮机是火力发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类似于内燃机,但是工作介质是蒸汽而不是燃料。

蒸汽进入汽轮机后,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轮机的转子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当汽轮机转动时,发电机也会随之转动。

然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的转子由导体绕组和磁场组成,当
转子旋转时,导体绕组与磁场之间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使电子在导体中流动,产生电流。

这样,机械能就被转化为电能。

最后,通过变压器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升压,然后输送到输电网中。

变压器能
够将电能的电压提高到合适的水平,以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输电网将电能传输到各个用户,供其使用。

总结起来,火力发电的运行原理可以概括为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
驱动汽轮机转动发电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终将电能输送到用户。

这种发电方式具有稳定可靠、高效节能等优点,是目前全球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

电力系统火力发电

电力系统火力发电

电力系统火力发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而火力发电作为一种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火力发电的定义、工作原理、环境影响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对电力系统火力发电进行探讨。

一、火力发电的定义火力发电是指利用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驱动汽轮机或内燃机产生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火力发电厂通常以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作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转化为蒸汽,驱动汽轮机旋转,进而产生电能。

二、火力发电的工作原理火力发电厂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燃烧系统、发电系统和供能系统三个部分。

1.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由燃料供给系统、燃烧器、燃烧室和烟气处理系统等组成。

燃料经过供给系统送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烟气。

燃烧室内的燃烧器起到燃料燃烧的作用,确保燃料充分燃烧,提供足够的热能。

2. 发电系统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和辅助设备等。

高温、高压的烟气进入锅炉,通过热交换生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蒸汽驱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的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发电系统还包括辅助设备,如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等,确保发电过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供能系统供能系统主要包括给水系统、燃料处理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等。

给水系统负责向锅炉供给水源,燃料处理系统用于对燃料进行处理和准备,废气处理系统则对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影响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污染排放,二是资源消耗。

1. 污染排放火力发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其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质。

这些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此外,火力发电厂的废水排放也需要进行处理和净化,以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2. 资源消耗火力发电以燃烧化石燃料为主要方式,会消耗大量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

火力发电机原理

火力发电机原理

火力发电机原理
火力发电机是一种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热能,通过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燃料燃烧:火力发电机使用各种常见燃料,如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

燃料被送入锅炉,然后点燃并燃烧。

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

2. 热能转换: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锅炉内的传热管传递给锅炉内的水,使水升温并转化为蒸汽。

水和蒸汽之间的热交换提高了水的热能。

3. 高压蒸汽:蒸汽在锅炉内被加压到一定的水平,通常是高压状态。

高压蒸汽具有较高的热能,可以用于产生更多的机械能。

4. 机械能转换:高压蒸汽进入汽轮机中,使得汽轮机的转子开始旋转。

汽轮机通过运动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然后将其传递给发电机。

5. 电能产生:发电机的转子通过磁场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交流电。

交流电经过变压器的升压处理后,通过电力线路传输到各个需要电能的地方。

通过这样的过程,火力发电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了电力的产生。

火力发电机的原理简单而可靠,因此在许多地方被广泛应用。

然而,燃料的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
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发电过程中也需要控制和减少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系统:完成燃料燃烧过程,使燃料化学能 转化为蒸汽热能的系统。主要有燃烧器、炉膛、 送风机、引风机、除尘器、除灰设备等。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4、火力发电厂组成



汽水系统:完成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系统。 主要有锅炉的汽水部分、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 如凝汽器、除氧器、回水加热器、给水泵、循 环水泵、冷却设备等。 电气系统:完成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主 要有发电机、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 母线等。 控制系统:完成生产过程中的参数测量及自动 化监控操作的系统。




火电厂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安全性、经济性和电能的质量。
电厂在安全、经济运行的情况下,还要保证电能的质量指标, 即在负荷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以保持电压和频率的额定 值,满足用户的要求。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6、火力发电厂的运行

就安全性而言,火电厂如不能安全运行,就会造成人 身伤亡、设备损坏和事故,而且不能连续向用户供电, 酿成重大经济损失。保证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是:
加强燃料管理和设备的运行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状态、运行工
况,进行各种热平衡和指标计算,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热损 失。
根据各类设备的运行性能及其相互间的协调、制约关系,维持
各机组在具有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的工况下运行;在电厂负荷变 动时,按照各台机组间最佳负荷分配方式进行机组出力的增、 减调度。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生产的电能供给比较集中的用户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4、火力发电厂组成
现代化的火电厂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生产电 能与热能的工厂。它由下列5个系统组成。

燃料系统:完成燃料输送、储存、制备的系统。 燃煤电厂具有卸煤设施、煤场、上煤设施、煤 仓、给煤机、磨煤机等设备;燃油电厂备有油 罐、加热器、油泵、输油管道等设备。
工质的热能
汽轮发电机 组的机械能
给水泵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5、火力发电厂基本过程
锅炉
汽轮机
水泵
换热器
工 质:水和水蒸汽
锅 炉:燃料燃烧产生热 量,将水变成蒸汽 (吸热过程) 汽轮机:将蒸汽携带的 热能→动能→转子旋转 机械能 (对外作功过程) 换热器:将作功后的低 温低压蒸汽凝结成水 (对外放热过程) 水 泵:提高水的压力, 将水送入锅炉 (消耗外功)

机、炉协调控制方式:将机、炉、电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
控制,以机、炉共同调整机组的负荷来适应外界负荷变化的 要求。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7、火力发电厂的保护与控制

现代化电厂多采用程序控制,以提高自动化水平。 程序控制是将生产过程中大量分散的操作,按辅机 与热力系统的工艺流程划分为若干有规律的程序进 行控制,并结合保护、联锁条件,使运行人员通过 少数开关式按钮,即可由程控系统自动完成控制系 统的操作。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6、火力发电厂的运行

就经济性而言,火电厂的运行费用主要是燃料费。因此,采用 高效率的运行方式以减少燃料消耗费是非常重要的。 带负荷早、汽水损失少等优点。滑参数停机可以使机组快速冷 却,缩短检修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性。
滑参数起停。滑参数起动可以缩短起动时间,具有传热效果好、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7、火力发电厂的保护与控制
基本的控制方式有以下3种。

就地控制: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辅助设备就地单 独进行控制。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型电厂。
集中控制:将锅炉、汽轮机、发电机联系起来进行集 中控制。例如大型电厂采用的机、炉、电单元的集中 控制。


综合自动控制:将电厂的整个生产过程作为一个有机 整体进行控制,以实现全盘自动化。
四、按原动机分
凝气式汽轮机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 蒸汽—燃气轮机发电厂等;
五、按输出能源分
凝汽式发电厂(只发电),热电厂(发电兼供热);
六、按服务规模分
区域性火电厂:装机量较大,一般建造在燃料基地如大型煤
矿附近。这类电厂又称为坑口电厂,其电能通过长距离的输电线 路供给用户
地方性火电厂:多建造在负荷中心,需经长距离运进燃料,它
首先由锅炉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通过受热面使给水加热、 锅炉 汽轮机 发电机 蒸发、过热,转变为蒸汽的热能;再由汽轮机将蒸汽的热 能转变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然后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将 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机械能转变为源源不断的向外界输送的电能。
汽轮机 煤 锅炉 发电机 换热器
燃料化学能 燃烧(锅炉) 烟气的热能 传热(锅炉) 转换(汽机) 转换(发电机) 电 能
固定的保护装置:有机械的、电动的保护装置,如锅炉的
安全门、汽轮机的危急保安器、电机的过电压保护器等。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7、火力发电厂的保护与控制
近代的单元机组均采用综合保护连锁系统,即将机、 炉、电的分别保护与单元的整体保护系统相互协调,形成 一个完善的保护系统。 单元机组:每台锅炉向所配汽轮机供汽,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机所发电功率直接经一台升压变压器送往电力系统,本机组所需厂用 电取自发电机电压母线,这种机-炉-电纵向联系的独立单元称单元 机组。 优点: 单元机组系统简单(管道短,管道附件少),投资省,系统本身 的事故可能性少、操作方便,便于滑参数启停,适合机炉电集中控制。 缺点: 单元机组任一主设备发生故障时,整个单元机组就要被迫停运。 当系统频率发生变化时,没有母管的蒸汽容积可利用,锅炉调节 反应周期较长,会引起汽轮机入口压力波动,单元机组对负荷的适应 性受到影响,对电力系统调频不利,需要在调节系统上采取措施。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5、火力发电厂基本过程
中温中压蒸汽 450℃ 过 热 器 锅 炉
热网循环水
汽 轮 机
发电机
给水泵
换热器
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 使成蒸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然后汽轮机 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5、火力发电厂基本过程
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需要经过多次能量转换过程?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5、火力发电厂基本过程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示意图
1-锅炉;2-汽轮机;3-发电机;4-凝汽器;5-凝结水泵;6-低压加热器; 7-除氧器;8-给水泵;9-高压加热器;10-汽轮机抽气管道;11-循环水泵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6、火力发电厂的运行

近代火电厂由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械装置和电工设备所构成。 为了生产电能和热能,这些装置和设备必须协调动作,达到 安全经济生产的目的。这项工作就是火电厂的运行。 为了保证炉、机、电等主要设备及各系统的辅助设备的安全 经济运行,就要严格执行一系列运行规程和规章制度。 火电厂的运行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起动和停机运行、经济运 行、故障与对策。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扩大,特别是微机及微处理 器的发展,现代火电厂的自动化已实现以小型机、 微机和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层综合控制方式。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3、火力发电厂分类
一、按蒸汽压力和温度分 中低压发电厂 高压发电厂 超高压发电厂 (3.92MPa,450度) (9.9 MPa,540度) (13.83MPa,540度)
亚临界压力发电厂
超临界压力发电厂
(16.77MPa,540度)
(22.11MPa,550度)
火力发电是利用煤、石油或天然气等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的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2、我国电力发展状况
火力发电是现在电力发展的主力军

“十五”期间中国火电建设项目发展迅猛。 2001年至2005年8月,经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火电项目 达472个,装机容量达344382MW,其中2004年审批项 目135个,装机容量107590MW,比上年增长207%;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7、火力发电厂的保护与控制
对于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的主要控制方式有:

锅炉跟踪调节方式:由电力负荷指令操作调节汽轮机的阀门,
以控制发电机的出力。而在锅炉方面则调节燃料输入,保证 其产生的蒸汽在流量和参数方面满足汽轮机的需要。

汽轮机跟踪调节方式:以电力负荷指令控制燃料的输入,改 变锅炉出力;对于汽轮机,则通过调节汽压以决定负荷。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2、我国电力发展状况

2007年1-10月,全国火电发电量为2.17×108万千瓦 小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04%。8月份的火电发
电量最高,为2.39×107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了
10.19%。

2008年1-12月,全国火力发电量累计产量为 2.79×108万千瓦小时,2009年1-5月,全国火力发电 量累计产量为1.09×108万千瓦小时。
火力发电
一、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二、锅炉设备
目录结构
三、汽轮机设备 四、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
五、火力发电厂投资——评估和使用
火力发电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1、火力发电厂概述
煤、石油、 天然气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
发电的动力设施,包括燃料燃烧释热、热能电能
转换以及电能输出的所有设备、装置、仪表器件, 以及为此目的设置在特定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 和所有有关生产和生活的附属设施。 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 使成蒸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然后汽轮机 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2.1 火力发电基本原理
2、我国电力发展状况

虽然当前火电发展增速减慢,但长远来看,在环保技术进步、
发电成本降低、电力需求增加等积极因素的推动下,火电行 业未来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