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
二章细菌感染实验诊断

二、标本的处理
1.标本保存在4℃环境中,在2h之内送检。 脑脊液则要在25 ℃保存,用于细菌培 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对环 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 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 标本运送时更要由专人运送,严格按规 定包装。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 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 器运送。
二、不染色细菌标本检查
1.主要用于检查生活状态下细菌的 动力及运动状况。可对某些病原 菌作出初步鉴定,如霍乱菌。
2.螺旋体由于不易着色并有形态特 征,故多用不染色标本作暗视野 显微镜检查。
三、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
细菌标本经染色后,除能清楚看 到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外, 还可根据染色反应将细菌进行分类。
(一)常用染料
分为碱性和酸性两大类。此外,还有复 合染料。 1.碱性染料 电离后显色离子带正电荷,
易与带负电荷的被染物结合。由于细菌 均带负电荷,易与染料结合而着色。常 用的有碱性复红、结晶紫、美蓝等。
2.酸性染料 电离后显色离子带负电荷, 易与带正电荷的被染物结合。细菌都带有 负电荷故不易着色。通常用来染细胞浆, 而很少用于细菌的染色。常用的酸性染料 有伊红、刚果红等。
第一节 临床感染性疾病 实验诊断要求
一、诊断的目的 1.以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为目的,只需鉴
定到细菌的种。 2.为提供治疗方案为目的,要进行临
床标本的直接药物敏感试验。
3.以流行病学研究为目的,要鉴定到型。 4.以了解细菌与感染的关系为目的,应
该做细致的鉴定。
二、诊断试验的选择
1.选择有鉴定价值的试验。 2.选择简易、快速、方便的试验,达
第二章细菌感染实验诊断
(完整版)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

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立即送检,其他所有采集后最好在2小时内送 检,不能及时送检,应注意保存
2. 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
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二、 检验方法
查病原体:形态与结构检查 分离培养和鉴定
检测病原体成分(抗原和核酸) 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代谢产物 (生化试验) 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SARS冠状病毒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二)按疾病特征分类 1. 病原体被清除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亦称亚临床感染
一般占人群的90%或以上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为临床感染
发病快慢和病程长短: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感染部位及性质: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全身感染: ①菌血症 ②败血症 ③毒血症 ④脓毒血症
革兰阳性
革兰阴性
抗酸染色
培养在McCoy细胞的沙眼衣原体 吉姆萨染 色的McCoy细胞,含大衣原体包涵体,使 部分细胞核不清楚。(吉姆萨染色,放大
1000倍)
狂犬病毒可于细胞浆中 可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新生隐球菌 墨汁负染
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
革兰染色
2.不染色标本
1) 检查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 2) 螺旋体由于不易着色并有形态特征
对某些病原菌作出初步鉴定,如霍乱弧菌
常用方法 压片法(压滴法)或悬滴法 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检查
体癣皮屑可见关节孢子
3. 直接电镜检测EM 免疫电镜技术IEM
HAV形态电镜图 粪便标本负染 X200000
HAV particles found in fecal extracts by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以检测致病菌及其抗原、产物或核酸为目的的细菌学诊断,以及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为目的的血清学诊断。
一、细菌学诊断(一)标本采集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质量、采集时间及方法、实验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经验。
临床医生应该知道何时和怎样采取标本,需作哪些实验室检查,以及如何解释结果。
为提高致病菌检出率,避免诊断错误或漏检,标本采集与送检过程应遵循下列原则: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患者正常菌群或外界环境中杂菌污染标本。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不可用消毒剂,必要时宜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材。
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伤口或体表分离可疑致病菌时,应与其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及临床表现一并加以考虑,因为目前内源性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
2.根据致病菌在患者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集不同的标本(表7-1)。
例如流行性脑膜炎患者取脑脊液、血液或出血瘀斑;伤寒患者在病程第1~2周内取血液,第2~3周时可取粪便。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3.应在疾病早期和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否则可能需停药数天后采集,或者在分离培养时加入药物拮抗剂。
4.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尤其是检测抵抗力弱的细菌。
若不能立即送检,应将标本置于特殊的转运培养基中,低温保存,以减缓致病菌的死亡,阻止杂菌的过度生长。
送检过程中,除不耐寒冷的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要保温外,多数菌可冷藏送运。
(二)致病菌的检验程序主要有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有的尚需作动物试验等。
细菌学快速诊断新技术主要有核酸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等。
敏感性、特异性和检测效率是影响临床诊断程序选择的重要因素。
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法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致病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和染色特点。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的 Logistic回归分析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的 Logistic回归分析王春晖;刘露;吴学朕;廖惠贞【摘要】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investigating the diagnostic values in the de‐tec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serum amyloid A (SAA) and procalcitonin (PCT)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ethods 230 cases of virus infections ,245 cases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200 cases of healthy control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 single factor and multiple factors analysis method were adopted to conduct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laboratory tests results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of infectious disease diagnosis method was established and ROC curve was drawn according to the model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CRP ,SAA , PCT ,WBC and SAA/CRP ratio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infec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The levels of CRP ,SAA ,PCT ,WBC and NEU% in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virus infec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ut serum LY% and SAA/CRP ratio in the virus infec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P<0 .01) .The four indicators in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were screened into the Logistic regressionmodel:CRP ,SAA ,PCT and WBC ,in which the areas under ROC curve of CRP ,SAA and PCT were more than 0 .9 ;only SAA and WBC in the virus group were entered in‐to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in which the area under ROC curve of SAA was 0 .859 .Conclusion The Logistic regressionmodel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iagnostic technology is helpful for clinical early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 ,especially the joint detection of SAA and CRP or PCT is more meaningful .%目的:建立Logistic 回归模型,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降钙素原(PC T )在感染性疾病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性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及应用

梅毒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与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流程
梅毒产妇所生新生儿
不能开展暗视野、IgM
能开展暗视野、IgM
阴 性
连续2次阴性
采静脉血、RPR定量
每3个月RPR
定量,观察 症状
预治疗
阴
阳
性
性
滴度﹤母亲 4倍,无症
状
滴度﹤母亲 4倍,有症
状
治疗、随 访
6月后RPR未阴, 滴度低水平
RPR滴度不下降
或上升,结合症 状
硬下疳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 验阳性源自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 例)
同上
同上
暗视野检查阳性; 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 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 原血清试验阳性;
分期/ 病例分类 类
二期梅 疑似病例 毒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 例)
三期梅 疑似病例 毒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 例)
病史
性接触史, 或性伴感染 史 同上
EIA+:confirm with TPPA or TPHA。 • 2个试验不一致:免疫印迹。 • VDRL/RPR滴度1:16、IgM阳性为梅毒活动的标志之一。 • 治疗当天滴度为判断疗效的最佳依据。 • 梅毒早期VDRL/RPR 滴度可能较低。
二、淋病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淋病诊断要点: 淋病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淋病诊断标准》(WS268-2007)。淋
1:8习 惯?
第2 次收 费?
原血清
试验 (TPPA)
阳 性
阴 性 报告:RPR
阴性 阴 性
?前带、早 期
报告:RPR阴性 滴度
TPPA阳性
报告:RPR阳性 TPPA阴性
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
【医院科室学习-实验诊断学】_14-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1 病毒性感染的血清学检测—TORCH试验 2 细菌性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3 寄生虫病的血清学检测
一、病毒性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TORCH试验
v TORCH(1971,Nahmias)
T:Toxoplasma(TOXO,弓形虫) O:others(syphilis, HIV, varicella, parvovirus B19) R:Rubella virus(RV,风疹病毒) C:Cytomegalovirus(CMV,巨细胞病毒) H:Herpes simplex virusⅠ、Ⅱ(HSV,单纯疱疹病毒
一、病毒性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TORCH试验
vRubella virus(风疹病毒)检测
l Type: • antigen: virus(繁,贵,慢),羊水穿刺,
PCR
• antibody: 检测的主要方法。血清。
一、病毒性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TORCH试验
ü IgM antibody:出现早(病期2w),3w达到高峰,持续 6~7周。
ü 胎儿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生长迟缓和发 育畸形
ü 新生儿感染:累及神经系统,造成智力障碍以及各种瘫 痪、失聪、失明等严重后遗症。
一、病毒性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TORCH试验
vClinical Application
• 欧美等发达国家:七十年代起,列为孕期筛查 项目
• 我国:近年来,成为孕期常规筛查项目(孕16 周,“优生四/五项”)
v Toxoplasma(弓形虫) • Pathogenicity :
• 母亲感染:多数无症状,但会传给胎儿(30~46%) • 胎儿感染:先天性弓形虫病
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意义-257-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57-感染性疾病的实验
室诊断及临床意义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1、患者HBsAg(+)、HBeAg(+)、抗-HBe(-)、抗-HBcIgM(+)、抗-HBs(-),正确的判断是()
A、患慢性乙型肝炎
B、患急性乙型肝炎[正确答案]
C、患慢性迁延性肝炎
D、乙肝恢复期
E、患慢性活动性肝炎
2、常用于乙肝治疗过程中疗效监测的是()
A、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
B、乙肝病毒耐药检测
C、乙肝病毒培养
D、乙肝核酸定量检测[正确答案]
E、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
3、临床上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酶,下列那组检测最恰当()
A、CKGGTALPAMS
B、ASTALTALPGGT[正确答案]
C、AMYLDHGGTα-HBD
D、ACPASTLDHCK
E、TnIASTACPALP
4、可引起碱性磷酸酶升高的疾病不包括()
A、骨肿瘤
B、肝实质疾病
C、肝癌
D、恶性贫血[正确答案]。
临床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课件

ABCD
诊断方法
通过病毒分离、抗原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等实验 室手段,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治疗原则
病毒性感染通常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同时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真菌性感染
真菌性感染概述
真菌性感染是由各种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诊断方法
通过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学检 测等实验室手段,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通过实验室检测,还可以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和疫苗接种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数 据支持。
05 新技术在临床感染性疾病 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基因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基因测序技术
局限性
通过分析病原体的基因序列,快速准 确地检测和鉴定病原体,为临床诊断 提供有力支持。
基因测序技术成本较高,需要专业人 员操作,且对数据分析要求较高,目 前尚未普及。
详细描述
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这些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 播,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特性,感染性疾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总结词
流行病学是研究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传播和影响因素的学科。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了解 疾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3
此外,还可以通过细菌培养、病毒分离等方法, 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为治疗提供更有 针对性的方案。
感染性疾病的病情监测与疗效评估
实验诊断在感染性疾病的病情监测与疗效评估中也具 有重要作用。通过定期检测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可以
了解病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片不染色 可观察病原体的生长、运 对螺旋体、梅毒、真菌的 显微镜检查 动方式、螺旋体形态和运 诊断比较有意义
动
组织细胞形 可以根据包涵体的特点, 多数病毒在组织细胞呈非 态学检查 初步怀疑病毒或衣原体感 特异性,难以判断种属
染
复染标本电 可以用来观察病毒颗粒 镜观察和免 疫电镜技术
临床上不疾病的病原检测
编辑ppt
13
一、标本采集和运输
正确选择、采集与运输标本是病原学实验 诊断的第一步,留取标本的质量关系到实验诊 断的结果正确与否。
错误的检验结果主要是发生在检验前,所 以对不合格的标本要拒收并及时和临床沟通!
编辑ppt
14
二、病原检测的方法
根据对与病原体相关的不同成分的检测,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直接显微镜检测 病原体分离培养和鉴定 病原体抗原检测 病原体抗体检测 病原体核酸检测 细菌毒素的检测
编辑ppt
15
1、直接显微镜检查
包括以下四种方式:
检测方法 主要用途
方法评价
涂片染色显 可以观察细菌、真菌的形 简便快速、能提供初步诊 微镜检查 态、染色性、排列和特殊 断,对无菌体液尤其有诊
结构,也可检查寄生虫 断价值,应用很广泛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
珠江医院微生物室
编辑ppt
1
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
掌握:
感染性疾病的常用实验检测项目及其临床
意义和评价;各系统病原体检查的处理步骤;
熟悉:
各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常见疾病及病
原学检测;
了解:
当今感染病特点与感染类型,常见医院感
染病原体及特点。
编辑ppt
2
第一节 概述
编辑ppt
3
一、感染性疾病的定义
16
2、病原体分离培养和鉴定
病原体
方法
评价
细菌
真菌 病毒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培养,然后根据菌 病原体的分
落性状和细菌的形态染色性作出初诊,离和鉴定是
最后可用自动化鉴定系统鉴定
细菌、真菌
接种于沙氏或脑心琼脂,根据真菌的
和病毒感染 性疾病诊断
菌落性状及菌丝孢子形态鉴定到种 的金标准
将标本接种于体外培养细胞、易感动
道菌群和口咽部菌群是最重要的内源性感染源。
编辑ppt
5
三、感染类型
1、按病原体分类:可分为细菌、病毒和真菌; 2、按病原体来源分类: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
性感染; 3、按疾病特征分类:A.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B.潜伏感染、C.显性感染(包括急性感染、慢性 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带菌状态、不感 染。
编辑ppt
6
四、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来自医院或医疗机构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
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的 感染 ,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通常认为是医院感染。
编辑ppt
7
四、医院感染
院感的特点:
1、院感的感染链由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 构成,细菌是主要病原体,且多为异位菌和耐药 菌;为此,采集时要防止人体定值菌及环境污染 菌对标本的污染;鉴定时要鉴定到种并提供药物 敏感性试验结果;
物或鸡胚,然后根据动物的发病情况
或鸡胚中形成的特殊病灶作出初诊,
最后用血清学鉴定
编辑ppt
17
3、病原体抗原检测
用已知抗体,借助金标免疫、荧光免疫、酶免 疫等技术检测未知的病原体抗原;
病原体
主要用途
评价
细菌 真菌 病毒
脑脊液脑膜炎奈瑟菌、痰液中结核 杆菌、衣原体、幽门螺旋杆菌等抗 原
在无菌或很少其他微 生物的标本中较有意 义
病原体
常用方法
评价
细菌 病毒 真菌
常用方法有凝集试验(肥达试验、 特异性免疫学实验很有
外斐试验等)、胶体金标志试验、 诊断价值,但其特异性
ELISA、间接免疫实验
不能等同病原菌检出
ELISA应用最广泛,适用于大多数 可用来检测急慢性病毒
病毒,此外还有中和试验、补体结 感染,同时检测双份血
合试验、免疫印迹法等;
1、C—反应蛋白:鉴别诊断细菌或病毒感 染的首选指标,还可判断抗生素疗效和预后;
2、前降钙素原:PCT的升高程度与感染严 重度及预后相关,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血症 的诊断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编辑ppt
10
五、一般实验检测
3、白细胞常规检查:
A.白细胞上升:急性细菌感染(如G+C)、
某些病毒感染(如传单);
2、所有分离自无菌部位的菌株、重要的耐药株和
流行病学重要的菌株都要保存3—5年;
编辑ppt
8
四、医院感染
院感的特点: 3、当院感发生率增加而超过该时期的预计值
时就称为爆发,爆发时应当及时进行环境 卫生学检测。
编辑ppt
9
五、一般实验检测
感染病的实验诊断包括一般实验室检查和 病原学实验诊断,前者是感染病的首要 检测项 目,具有初筛的作用 ,常见项目如下:
清或lgM抗体较有意义
可用ID、CF、LA、EIA等检测曲霉、有初筛意义,但敏感性 新型隐球菌、念珠菌等,但免疫低 和特异性均不高 下患者检测往往无价值;
编辑ppt
19
5、病原体核酸检测
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主要有PCR、实时荧 光定量PCR和DNA探针杂交技术;
评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用来判断病 毒的活动性感染,细菌的鉴定、耐药基因检测 和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但容易造成假阳性 或假阴性。
B.白细胞下降:G+b(如伤寒、副伤寒沙门
菌)、疟疾、病毒感染;
C.嗜酸性粒细胞:寄生虫病;
D.单核细胞增多: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
E.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某些杆(如
百日咳鲍特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
编辑ppt
11
五、一般实验检测
4.器官功能改变的检测:不同系统感染导致检 测其器官功能改变的项目不一,如诊断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的还需做脑脊液常规检测。
G实验、隐球菌和曲霉抗原的检测
隐球菌抗原检测可作 为确诊依据,其它的 不可以
肝炎病毒抗原、AIDS的p24抗原、 有助于病毒的早期诊
轮状病毒抗原、CMVpp65抗原、呼 断,但需注意交叉反
吸道病毒抗原
应
编辑ppt
18
4、病原体抗体检测
用已知抗原,借助ELISA、凝集试验、胶体金 标记EIA等技术检测病原体的抗体
又称感染病,是由微生物(细菌、病毒、 真菌)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机体组织细胞受到 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 征。其中,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编辑ppt
4
二、感染病特点
1、微生物变异所出现的新亚型、亚性、不典型株 及耐药株已成为当今主要的病原体;
2、感染患者多因免疫防御能力的下降感染; 3、内源性感染与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增加,其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