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110:《中微子,关乎宇宙起源之谜》

合集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宇宙选文(word版有答案)(1)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宇宙选文(word版有答案)(1)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宇宙选文(word版有答案)(1)阅读文字,回答问题中微子,关乎宇宙起源之谜曹俊①日本“顶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项目已正式启动,计划于2027年开始收集数据。

该项目由日本主导、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参与,目的是阐明物质的起源及基本粒子的“大统一理论”,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②中微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基本粒子之一。

基本粒子是已知的最小粒子,它们不能像原子那样被分成更小的粒子,是构造宇宙中一切的基本元素。

而中微子又是最轻的物质粒子,迄今还未能测出它的确切质量,但至少比电子还要轻100万倍。

它们无处不在,如太阳发光、核反应堆发电、岩石的天然放射性衰变等核物理过程中都会产生,就连我们每个人也会因体内的钾-40衰变而每天发射约4亿个中微子。

③中微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不管是人体还是地球,在它看来,都是极为空旷、可以自由穿梭的空间。

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科学上探测也极为困难。

因此,中微子的发现和研究过程,饱含着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④1930年,奥地利科学家泡利为了解释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似乎不守恒的现象,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认为就是这种“永远找不到的粒子”偷偷带走了能量。

经过20多年的寻找,美国科学家科万和莱因斯终于在核反应堆旁探测到中微子,证明了它的存在。

莱因斯因此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⑤1968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在地下1500米深的废弃金矿中进行实验,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的中微子,证实太阳无穷无尽的能量来自氢核聚变。

1987年,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第一代神冈实验中,探测到了来自超新星的中微子。

他们二人因此都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戴维斯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却发现太阳中微子的数量比理论预言的要少得多,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

此后,小柴昌俊的学生梶田隆章发现,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产生的中微子也比预期少,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⑥中微子为什么比预计的少?1998年,梶田隆章在升级后的第二代神冈实验中发现,大气中微子比预期少,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自发变成了其他种类的中微子,这一现象就是中微子振荡。

《宇宙生命之谜》练习及答案

《宇宙生命之谜》练习及答案

类文阅读-10 宇宙生命之谜未知生命起源(节选)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

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 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

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 35 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 5.4 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选自《古生物王国》)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切——()复杂——()沸腾——()2.生命的构成元素有、、、、、等,它们来自于“”后元素的演化。

3.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

4.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疏远简单冷却2.碳氢氧氮磷硫大爆炸3.原始地壳的出现4.短文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密切相关的。

宇宙是什么梁建为了更有效地探索生命的起源,根据目前人类对宇宙有限的认识所反馈.(kuìguì)的数.(shùshuò)据,下面着重从恒星系这一范畴.(chóu zhòu)去打开探索生命起源的大门。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说明文阅读5篇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说明文阅读5篇

说明文阅读5篇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

(15分)中国“天眼”出手,找到“外星人”还会远吗齐健①9月10日,从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上传回令人振奋的消息,“天眼”于8月22日和8月25日在南天银道面扫描到的两颗脉冲星候选体得到确认,这是中国人利用自主研制的天文望远镜发现的第一批脉冲星。

②从预研究到建成,历时22年,中国科技工作者克服了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关键材料急需攻关、核心技术遭遇封锁等困难,把一台设计和结构均无先例可循的可变反射面射电望远镜从图纸变为现实,在望远镜口径、灵敏度、分辨率、巡星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全面超越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将大幅提升我国在天文科学与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能广泛应用于导航、定位、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

③xx年8月,“天眼”成功实现了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

“天眼”工程副总工程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李菂领衔的团队,在短短一个月内就通过漂移扫描发现了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但仍处于调试期的“天眼”不具备认证脉冲星的资格,直至“天眼”发现的两颗脉冲星候选体在今年9月得到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的确认。

④中科院国家天文台10月10日宣布,“中国天眼”发现2颗新脉冲星,距精品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

精品⑤脉冲星是宇宙中除了黑洞以外密度最高的天体,每个立方厘米的质量相当于地球上的一亿吨。

脉冲星的磁场达到万亿高斯,比地球磁场高万亿倍。

有的脉冲星每秒旋转能达到数千次,且发射极其稳定的脉冲,是宇宙中最精确的时钟。

因为脉冲星的这些特性,它被科学家们誉为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

⑥至今,人类发现了2700余颗脉冲星,它们都位于银河系内。

但科学家们相信,受制于射电望远镜的灵敏度,这只是冰山一角。

由于发现脉冲星越来越困难,脉冲星计时阵、脉冲星导航等相关应用研究也进入瓶颈期。

⑦“天眼”的灵敏度是此前最强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的2倍。

科学家们预计,它能使人类发现的脉冲星增加1至2倍。

《宇宙生命之谜》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宇宙生命之谜》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类文阅读-10 宇宙生命之谜未知生命起源(节选)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

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

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选自《古生物王国》)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切——()复杂——()沸腾——()2.生命的构成元素有、、、、、等,它们来自于“”后元素的演化。

3.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

4.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疏远简单冷却2.碳氢氧氮磷硫大爆炸3.原始地壳的出现4.短文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密切相关的。

宇宙是什么梁建为了更有效地探索生命的起源,根据目前人类对宇宙有限的认识所反馈.(kuì guì)的数.(shù shuò)据,下面着重从恒星系这一范畴.(chóu zhòu)去打开探索生命起源的大门。

贵州省遵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贵州省遵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贵州省遵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晕(yùn)禁锢(gù)气冲斗牛人声顶沸B.濒临(bīn)懦夫(nuò)人情世故强词夺理C.校补(jiào)贮蓄(chǔ)李代桃僵无精打采D.矗立(chù)荣膺(yīng)浮光略影郑重其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反中乱港分子如果一意孤行,继续从事分裂国家的活动,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B.我们要加强禁毒宣传,加大执法力度,让贩毒分子走投无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C.个别西方政客对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为富不仁,这太让民众失望了。

D.在遵义工作过的作家何士光先生博览群书,又深入生活,信手拈来都是好文章。

3.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塑造了众多知识分子的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摧残读书人的罪恶,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B.“人民艺术家”巴金的小说《骆驼祥子》,讲述了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遭遇,塑造了一个从勤劳朴实蜕变成麻木堕落的人力车夫形象。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十五从军征》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壁”。

D.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子夜》《春蚕》《秋收》《残冬》,长篇小说《林家铺子》《腐蚀》等。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或一茎枯枝;看它,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①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②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③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政策支持力度的大小,营商环境的好坏,是遵义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B.傍晚,我们登上娄山关观景台,映入眼帘的是似海苍山、如血残阳和阵阵涛声。

六年级部编版宇宙生命之谜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六年级部编版宇宙生命之谜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六年级部编版宇宙生命之谜课外阅读题及答案未知生命起源(节选)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

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

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选自《古生物王国》)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切——()复杂——()沸腾——()2.生命的构成元素有、、、、、等,它们来自于“”后元素的演化。

3.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

4.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疏远简单冷却2.碳氢氧氮磷硫大爆炸3.原始地壳的出现4.短文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密切相关的。

宇宙是什么梁建为了更有效地探索生命的起源,根据目前人类对宇宙有限的认识所反馈.(ku ì guì)的数.(shù shuò)据,下面着重从恒星系这一范畴.(chóu zh òu)去打开探索生命起源的大门。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0课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交了颜色。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

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1.用“”画出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2.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

B.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为66度1分。

C.火星和地球一样有四季,但没有昼夜。

3.对于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的论述,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

《宇宙生命之谜》阅读答案

《宇宙生命之谜》阅读答案

《宇宙生命之谜》阅读答案《宇宙生命之谜》阅读答案11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2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sù shù]。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3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4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5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gēng gèng]替。

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微子,关乎宇宙起源之谜
①日本“顶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项目已正式启动,计划于2027年开始收集数据。

该项目由日本主导、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参与,目的是阐明物质的起源及基本粒子的“大统一理论”,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②中微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基本粒子之一。

基本粒子是已知的最小粒子,它们不能像原子那样被分成更小的粒子,是构造宇宙中一切的基本元素。

而中微子又是最轻的物质粒子,迄今还未能测出它的确切质量,但至少比电子还要轻100万倍。

它们无处不在,如太阳发光、核反应堆发电、岩石的天然放射性衰变等核物理过程中都会产生,就连我们每个人也会因体内的钾-40衰变而每天发射约4亿个中微子。

③中微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不管是人体还是地球,在它看来,都是极为空旷、可以自由穿梭的空间。

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科学上探测也极为困难。

因此,中微子的发现和研究过程,饱含着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④1930年,奥地利科学家泡利为了解释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似乎不守恒的现象,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认为就是这种“永远找不到的粒子”偷偷带走了能量。

经过20多年的寻找,美国科学家科万和莱因斯终于在核反应堆旁探测到中微子,证明了它的存在。

莱因斯因此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⑤1968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在地下1500米深的废弃金矿中进行实验,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的中微子,证实太阳无穷无尽的能量来自氢核聚变。

1987年,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第一代神冈实验中,探测到了来自超新星的中微子。

他们二人因此都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戴维斯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却发现太阳中微子的数量比理论预言的要少得多,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

此后,小柴昌俊的学生梶田隆章发现,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产生的中微子也比预期少,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⑥中微子为什么比预计的少?1998年,梶田隆章在升级后的第二代神冈实验中发现,大气中微子比预期少,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自发变成了其他种类的中微子,这一现象就是中微子振荡。

他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⑦中微子振荡现象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尽管质量极其小,但会影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根据已知的物理规律,在宇宙早期,正反物质应该成对产生,数量是一样的。

但在现在的宇宙中,并没有发现大量反物质存在的迹象。

为什么宇宙只由正物质构成?反物质到哪里去了?这是宇宙起源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

中微子振荡会带来一个意外的结果,即正反粒子的行为可以不一样,很有可能造成反物质消失。

因此,全面了解中微子振荡,是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的重要一环。

⑧由于中微子难以探测,解决这些谜团需要巨大的探测器,获取更精确的数据。

日本前两代神冈实验坚持自己的优势方向,掌握核心技术,持之以恒地探索,取得了巨大突破。

此次启动的第三代实验“顶级神冈”将建造一个26万吨的水探测器,造价约8亿美元。

此前,中国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和美国的深层地下中微子实验也已开始建设。

三个实验间既竞争又互补,联合分析能显著提高发现能力。

新一代的中微子实验,也许有一天可以揭开宇宙起源的谜题。

11.(3分)①-③段,概括中微子的三个特点。

12.(3分)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每空只填一项。

(1)但至少比电子还要轻100万倍。

()()(2)它们无处不在,如太阳发光、核反应堆发电、岩石的天然放射性衰变等。

()
13.(3分)莱因斯、戴维斯和小柴昌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4.(2分)中微子和揭开宇宙起源谜题有何关系?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提炼。

答案版:
11.(3分)①-③段,概括中微子的三个特点。

(1)质量轻。

最轻的物质粒子。

(2)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3)它们无处不在,却难以探测。

12.(3分)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每空只填一项。

(1)但至少比电子还要轻100万倍。

(作比较)(列数字)(2)它们无处不在,如太阳发光、核反应堆发电、岩石的天然放射性衰变等。

()
13.(3分)莱因斯、戴维斯和小柴昌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莱因斯:在核反应堆旁探测到中微子,证明了它的存在。

戴维斯: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的中微子,证实太阳无穷无尽的能量来自氢核聚变。

小柴昌俊:探测到了来自超新星的中微子。

14.(2分)中微子和揭开宇宙起源谜题有何关系?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提炼。

反物质到哪里去了?这是宇宙起源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而全面了解中微子振荡,是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的重要一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