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批评孩子的6个技巧(图)
惩罚孩子最正确的10个方法

惩罚孩子最正确的10个方法
1.对孩子进行引导:给孩子一定的指导,引导他们去做正确的事情,
把不可取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道路。
2.提出鼓励:对孩子表现良好的行为给予鼓励,给予他们正面的激励,让他们坚持正确的行为。
3.对不可取的行为进行讨论:对于孩子的不可取的行为,可以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把不可取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让他们能够从自己的经
历中学到正确的道理。
4.给予惩罚:对孩子不可取的行为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让他们能够
体会到不正确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也可以促使他们更加注重行为。
5.给予奖赏:发现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给他们奖赏,给予他们正面
的激励,让他们能够走向正确的行为。
6.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示范:作为家长,要注重自己的行为,让孩子通
过自己的行为学习正确的行为。
7.保持积极的心态: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情况下,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对孩子有责任感,帮助他们看到正确的行为。
8.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如果发现孩子行为不好,应
该及时处理,不要拖延,要帮助他们尽快找到正确的行为。
9.多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给自己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让他们
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处理自己表现不好的情况。
10.给孩子安全感。
父母批评孩子的5大策略

父母批评孩子的5大策略
批评是一门艺术。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将这门艺术运用得恰到好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第一,正面引导。
有些家长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没出息”。
”你真下争气”,…“你真不要脸”……有的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
如此责骂不休,真不知究竟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还是往邪路上推。
应该是,在简明扼要抓往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等,给予正确引导,指明出路。
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好的行为。
第二,尊重人格。
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
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
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
第三,避免当众批评。
有的父母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孩子,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批评孩子单独进行,这是极可取的。
第四,看准时机。
孩子一旦有错,通常要及时批评。
“你等着,晚上爸爸回来再收拾你!”这策略是一种失误。
您想,本是上午的事,到晚上再批评,这中间孩子还要干好多事,那错事也许淡忘了。
当然,所谓及时批评也应视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有个时间跨度,要抓住时机“冷处理”。
第五,相互配合。
孩子有了过错,爸爸批,妈妈护,岂不效果相互抵销,何谈教育?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方式可有差别,但必须口径一致,配合默契。
8个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

8个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
1、允许孩子解释: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不能听信某一方的指责,要允许孩子自己解释。
家长保持中立,客观评价孩子是否做错,为什么做错。
2、学会换位思考:
家长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找准批评的切入点。
并且让孩子换位思考,“假设你是那个人,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3、首先自我批评:
批评孩子前,家长先进行自我批评,放低身段,迅速拉近跟孩子的关系。
家长的自我批评,也能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
4、只对事不对人:
孩子做错了或者没做好,家长第一反应不是责骂,而是指导。
就事论事,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5、教会孩子改错:
不能盲目地批评,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井且找到改错的方法。
利用批评再给孩子上一课,是批评的意义所在。
6、选择恰当的时机:
不能在孩子起床时、睡觉前、吃饭时、生病时批评他,这会直接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最好和孩子坐下来平静交流, 父母可以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意见。
7采用和善的态度:
批评孩子≠骂孩子,父母更不能向孩子宣泄情绪,应该简明扼要地指出错误,然后再教育。
也不要动不动就翻旧账,让孩子抵触认错,不服管教。
8、尊重孩子的自尊:
别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更不要在该子的同学、老师面前对他又打又骂。
不只大人需要被尊重,孩子同样需要被尊重。
孩子的内心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脆弱敏感。
父母批评孩子有哪些方法

父母批评孩子有哪些方法
1、低声: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
2、沉默:孩子如何做错事,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3、暗示: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4、适时适度:小孩子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
因此,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事倍功半。
5、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要帮助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温馨地与孩子道别,而不是让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受气。
6、很多父母平时不抽时间陪孩子,只有吃饭时专心面对孩子,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教育孩子。
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破坏本来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第 1 页共1 页。
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一、冷静理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轻易发脾气或情绪化。
批评孩子时,要尽量避免情绪化的言辞和过激的行动,以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具体明确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具体明确,指出孩子错误的行为和原因。
避免使用笼统的语言或攻击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以免让孩子感到被误解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三、尊重孩子
在批评孩子时,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尊严,不要使用侮辱或贬低的语言。
要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
四、以引导为主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以引导为主,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引导孩子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避免仅仅强调孩子的错误和缺点,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五、重视反馈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重视反馈和互动,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要让孩子感到被倾听和理解,同时也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六、坚持原则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坚持原则和底线,不要轻易妥协或放弃。
对于一些严重的错误行为,家长需要坚决制止并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以免孩子误以为自己的行为得到了默许或认可。
七、示范作用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批评教育的六个技巧

批评教育的六个技巧关于批评教育的六个技巧对于犯错的孩子,父母的批评是少不了。
但是怎样的批评教育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呢?以下六个批评教育孩子的技巧要掌握喔。
1)批评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孩子犯了错,尤其是较严重或屡错屡犯时,父母难免会心生怒火,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做出过火的举动,这很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甚至酿成大错。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在批评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才能对孩子的错误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帮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
2)给孩子申诉的机会孩子犯错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
因此,不管怎样,都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想说的话全盘托出,这样,也许父母会对孩子的犯错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孩子的批评也会更有针对性,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3)父母要统一战线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若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尤其是面对孩子犯错后批评教育,父母态度不统一,就会使孩子积极寻求一方的庇护,而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
4)父母先进行自我批评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够先自我批评一番,如“这事妈妈也有责任,只怪我们平时工作太忙,对你关心不够”等,这样会让父母和孩子的心一下子拉近很多,孩子会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敢于承担责任,和进行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
5)批评后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孩子犯错,受到父母的批评后,难免会情绪会比较低落,这时候,父母可以语言上安慰孩子,如“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的”“爸妈也会有犯错的时候,重要的是知错能改”等等;也可以从行动上给孩子一些安慰,如拍拍他的肩、给他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
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虽然自己犯了错,可父母还是爱自己的,从此,他会对父母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家长应该掌握的批评孩子八大技巧

家长应该掌握的批评孩子八大技巧批评孩子要注意方式。
1、对于孩子的错误,不要经常数落不要把错误叠加起来,这样会让孩子反感,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既然摆不脱,改又有何用。
2,要想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公正的,就应该少批评孩子,多表扬孩子。
如果只批评不表扬,孩子会因你只看到他的缺点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不满,从而不愿意接受批评。
3为了不伤害孩子,我们批评孩子时可以用凝重表情、严肃的表情来显示我们对待孩子的错误的态度,语调可以比平常的声音更低沉一些,缓慢地如谈心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注意用眼睛一直看着孩子的眼睛4批评孩子时要注意场合,要给孩子留面子。
5、对于孩子的错误,父母批评时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
告诉孩子错误带来的后果。
6因为孩子爱睡懒觉就说孩子懒。
、不要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
如不要因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就给孩子下结论说孩子笨。
7、父母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要一致,如果父母的看法都不能统一,孩子就更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8有的家长总是批评孩子这样容易影响孩子的反感,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儿父母总喜欢拿别的小朋友和自家孩子比较,可能会让自己出现心理落差,从而在教养上对孩子过于严苛,让自己的孩子顺其自然,不要把别人作为自己成长的对照。
“原先在小学成绩很好,可一上初中成绩就出现滑坡,这该如何是好?”……在找初一学生家长“取经”的时候,不少小六的家长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升入初中,将面临着诸如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科目设置的不同,家长应针对小学和初中几个方面的不同做好调整,让孩子提前适应初中的生活。
学习方法:从传授性到理解性提前改变: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市区一所中学初一年段班主任刘老师告诉记者,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
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应做出调整。
研究小升初工作多年的福州某中学副校长吕卫平表示:“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
如何批评孩子

如何批评孩子1、最好单独进行,勿使孩子当众丢脸,伤害心灵。
2、批评前,先表扬一些优点,用优点消灭缺点,孩子乐于接受。
3、对事不对人,勿过分强调孩子的过失,重点应放在如何改上。
4、态度要和善,用词可严但不能说脏话;声音可高但不能大喊大叫;应庄重但不可失态,切勿盛气呵斥,咄咄逼人。
5、简明扼要,抓住要害,严肃指出错误,不要说个没完,唠叨不止。
6、一旦有错,及时批评,日后多提醒,防患于未然。
7、批评时全家意见要统一,但不要七嘴八舌一块训斥,孩子有悔改意时就要原谅,鼓励其上进,坚持耐心说服,不可多次责备。
8、要根据孩子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性格外向的孩子受责备后会产生羞愧、痛苦但很快就会恢复常态;而性格内向、胆小敏感的孩子受到责备后会产生失望、压抑的情绪,批评时对他们尤其要注意态度温和,语气婉转,否则,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疏远、反抗。
9、批评应从爱护孩子,提高其品德的愿望开始,以信任孩子能改正错误的态度结束。
10、成功的批评应达到让孩子明辨是非,内化为自我批评和激励的目的候批评孩子时,你的态度和内容一样重要,可以遵循以下批评三原则:1,事情做错了,改正就好。
2、你是个好孩子,永远都是。
2、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在批评之后,可以一再重申,或在平时也可着重强调,孩子会渐渐明白,他只是这个行为不妥当,但他的自我价值感和被爱感是充盈的,这样的孩子,就像一颗茁壮的树苗,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中,渐渐成长为茂盛的大树。
最好的批评就是不批评,光表扬。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个办法,这在心理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正强化。
孩子准时上床了,孩子考试成绩提高了,孩子愿意做家务了,只要你细心观察,总能找到孩子值得表扬和肯定的地方。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作文不好,当他绞尽脑汁写好一篇文章给你看时,你只要圈出你认为他写的好的地方,而忽视他不足的地方,引导他,“这个词用得很生动,妈妈相信你会越写越好。
”再举个例子,也许你会这么抱怨孩子:“你从来就不能帮我干点家务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批评孩子的6个技巧(图)
父母批评孩子的6个技巧(图片来源:资料图)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间,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父母找到平衡。
批评孩子的三大原则
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
儿子哭闹着不肯放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个大包。
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了一顿了事,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心软了,开始后怕,自己这样批评孩子,会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批评是不可能的,可我的批评会不会过火呢?或者说,怎样批评,才能既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
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教育专家宫老师说,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她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
并且,在孩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
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
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
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
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批评,往往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是什么。
就拿青琳的例子来说,孩子打了妈妈,我们可能一时气极说,你竟敢打妈妈,真是个坏孩子!但这样会把一件具体的事,扩大到“坏”和“好”的区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影响。
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宫学萍建议,我们的批评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又忘记洗手,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对的,而不要扩大到其它事情上。
而当孩子的错误举动涉及人际关系时,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两个步骤去“完成”一次批评——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
除了掌握以上三个批评的原则外,学会批评孩子,掌握批评孩子的技巧,是做父母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批评孩子有以下六个技巧: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批评孩子不应在下列场合: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二、批评孩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三、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四、批评孩子之前可先进行自我批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责任。
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等,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父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五、父母在批评孩子方面要形成“统一战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还沿袭着这一传统,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因为如果这样,当孩子犯错后,他们所想的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积极去寻求一种庇护,寻求精神的“避难所”,他们甚至可能因此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父母一定要旗帜鲜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努力,让孩子能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六、批评孩子之后要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
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说些“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新再来”之类的话;也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他们会对家长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不同年龄批评方式不同
批评孩子除了掌握以上的技巧,结合孩子的年龄也是很重要的,同样的事,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好的批评方法也是不同的。
2岁以下,不主张直接批评
桌上一杯温开水,被宝宝一不小心碰到了,这时候,任何形式的批评和紧张,例如“怎么这么不小心”、“烫到没”都是不适合的。
最好的做法是,把孩子抱开,收拾好桌面,父母提供一个安全环境,为孩子的不小心犯错负责。
3-5岁,直接告诉孩子结果
让孩子自己体会行为的后果,分两种情况,一是像打碎杯子之类的小事,你可以告诉他,“看,杯子碎了。
”而另外一种情况是人际之间的纠纷,比如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你可以告诉他,“被打是会痛的。
” 对三到五岁的孩子,批评时最好不要以正确或错误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让孩子给自己打上“我很坏”、“我就是不会做事”的标签。
6岁到小学期间,适当惩罚
6岁后的孩子犯错时,适当的惩罚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提前约定规则。
比如,孩子上同学家玩,你跟他约定好,“6点回来吃饭,如果没回来,星期六就不可以出去了。
”如果孩子一个没忍住贪玩回来晚了,告诉他事先说好的惩罚,“好吧,这个星期六不出去了。
”不要没讲好任何规则,事后就直接惩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