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扶梯对土建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电扶梯对土建技术要求

电扶梯对土建技术要求

电扶梯对土建技术要求自动扶梯、电梯、楼梯升降机初步设计、自动扶梯1.1 设计应全面符合 GB1689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及该规范中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的全部规定。

1.2 自动扶梯的基本参数为:运行速度 0.65m/s ,倾斜角度 30°,理论输送 能力: 11700人/ 小时,设计取用最大运量 9600人/ 小时。

1.3 自动扶梯外形尺寸、 安装吊钩位置、 受力负荷等主要结构参数见参考图FT-01、FT-02、FT-03、FT-04。

1.4 车站设计单位在验算紧急情况下乘客在规定的时间内疏散能力时, 优先 按全部扶梯停止作为固定楼梯计算。

若疏散能力不足,则按以下原则计算:对 于地下车站,站内上行的自动扶梯可继续向上运转,出入口扶梯停止作为固定 楼梯。

对于高架车站站内下行的自动扶梯可继续向下运转,出入口扶梯停止作 为固定楼梯。

1.5 站台与站厅之间宜设上、 下行扶梯, 当站台至站厅提升高度 H>12m 时设 2台上行、 1 台下行扶梯。

当出入口提升高度 H ≤ 5.5m 时,设 1 台上行扶梯;当 5.5m <H ≤12m 时,宜设上、下行扶梯各 1台;当 H>12m 设2台上行、 1台下行 扶梯。

“宜设”是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设,如条件不允许,请以工联单形式反馈原因) 为确保自动扶梯的安全并达到正常设计寿命, 设有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尽 量有盖。

自动扶梯穿过楼板处,沿洞口设置高度不小于 1200mm 的通透栏杆或透时设三角警示牌 , 以保证乘客安全。

1.8 自动扶梯的踏步面到顶部的建筑物吊顶面的垂直净空高度必须大于 2300mm 。

1.61.7 明栏板。

洞口边缘或柱子边缘与自动扶梯扶手带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小于 500m1.9扶梯下部机坑内不得积水。

优先考虑自流排水,无自流排水条件时,自动扶梯机坑外设集水井,机坑和集水井分开,中间用排水管相连,集水井警戒水位标高应低于机坑底面标高100mm以上。

扶梯选型及土建注意事项

扶梯选型及土建注意事项

扶梯选型、土建设计及安装应注意事项:(一) 类型及选型1、倾斜角度:30°,35°提升高度6米(含6米)之内时,30°、35°均可提升高度超过6米时,只能选择30°2、水平梯级提升高度6米(含6米)之内时,2个水平梯级(3水平也可,价格稍高)提升高度超过6米,只能3水平梯级(4水平也可,价格稍高)速度大于0.5m/s时,只能3水平梯级(4个也可,价格稍高)(二) 土建设计注意事项1、提升高度超过6米时须有中部支撑,应按照土建图要求设计中部支撑的位置和结构;无支撑位置时,扶梯桁架为重型加厚设计,价格较高,地坑长度和深度都要加大,具体见土建详图。

2、注意考虑楼板处的碰头问题;扶梯与楼板交叉处、扶梯之间交叉处,当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间距离小于0.5米时,须悬挂一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挡板标识,其高度大于0.3米3、注意考虑上下承重梁处的受力4、承重梁处的预埋钢板在土建施工时预埋5、土建图中的地面基准为完工后的最终地面6、注意考虑吊装梁(孔)位置7、特别注意土建图中的水平孔洞尺寸,该尺寸为正偏差8、扶梯出入口必须有充分通畅的区域以容纳乘客,纵深尺寸从扶手带转向端端部算起至少2.5米,两台扶梯串列布置时,两台扶梯扶手带转向端间尺寸至少为5米,宽度至少为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9、扶梯出入口有人员跌落的危险时,必须设置栏杆,栏杆应在扶手带外侧水平距离80mm至100mm范围内,并从扶手带转向端部向里延伸至少400mm,且栏杆下部应有防止人员踏空的设施。

10. 扶梯电源应为3相5线制,接地可靠。

(三) 安装注意1、现场复核各土建尺寸与土建图是否符合2、现场复核提升高度及水平孔洞尺寸3、与甲方确定最终地面标高,并复核标高间尺寸与提升高度是否有出入4、两梯并列或交叉时特别注意桁架应平齐、等高。

5、注意做好扶梯防护作者: www9930@。

自动扶梯施工方案

自动扶梯施工方案

2.2.3施工方法1.桁架(de)水平运输用φ13mm钢丝绳将卷扬机牢牢固定在土建结构(de)柱子上.扶梯段下使用运输滚轮,用卷扬机等用两组三轮起重滑车复绕式牵引,将扶梯段拉入楼内准备拼装、吊装.2.桁架组装(图30-3-1)桁架组装可在地面上进行,也可悬吊于半空进行.组装时可用两个以上尖形定位销将相邻两个金属桁架段定位(定位销安装在桁架连接螺栓孔上其中部直径尺寸与桁架上(de)螺栓孔尺寸一致),定位后在其余螺栓孔插入高强度螺栓,然后将尖形定位销取出并装上连接用高强度螺栓,用测力扳手拧紧.整个桁架拼装螺栓(de)紧固力矩应达到设计要求.图30-3-13.桁架吊装(图30-3-2、图30-3-3、图30-3-4)图30-3-2图30-3-3图30-3-4(1)承重受力点选择(图30-3-5、图30-3-6)吊装时吊挂(de)受力点只能在自动扶梯两端(de)支承角钢上(de)起吊螺栓或吊装脚上.拉动、抬高自动扶梯时一律不得使其他部位受力和受到撞击.使用固定钢丝绳套环(de)步骤如下:拧出安全固定螺钉→拔出吊挂螺栓→嵌进1~2个绳头固定套环→推入吊挂螺栓→拧紧安全固定螺钉.图30-3-5图30-3-6(2)吊装顺序以设备地面运输进场所在楼层为基准,向上向下分别起吊.①向上:起吊最高层扶梯→起吊次高层扶梯→依次减低楼层直至基准层(de)上一层为止.②向下:起吊最底层扶梯,然后依次增加楼层吊装(即B4→B3→B2→B1…).③最后吊装基准层扶梯.2.2.4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1)核对各起重用具与被起重设备重量是否相符,起重用具(de)额定起重量应大于被起重设备重量且应考虑冲击载荷.(2)起吊前仔细检查各吊装用具是否完好.(3)起吊由专职起重工、信号工操作.(4)起吊过程中注意设备不要与其他物体刮碰.(5)起吊现场周围做好防护、标识,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2.3桁架(de)定中心(1)以上下楼层土建提供(de)基准线为基准,在上下支撑面钢板上标识清楚中心基准位置.(2)将自动扶梯吊起移至安装口内使之就位,再在扶梯两端支承角钢与支撑面预埋钢板之间各放一个滚子(滚子用钢管制作),用来校正自动扶梯桁架中心线与支撑钢板上所标基准中心.当桁架中心线与支撑钢板上所标识(de)中心线调到同一直线时,用自动扶梯调整螺钉将自动扶梯顶起并取出滚子.(3)调整调整螺钉,使自动扶梯两端升降平台上(de)楼面盖板与装修好(de)楼面平齐,然后垫入垫片,松开调整螺钉,复查扶梯楼面盖板与装饰后楼面(de)高差,合格后将垫片点焊在支撑面钢板上.(4)用L45角钢制作两个支架,分别置于机头、机尾.将~钢丝固定在支架上,用花篮螺栓调紧,钢丝左右位置与支撑钢板上(de)中心线一致.然后各安装尺寸以此线为基准线(图30-3-7).图30-3-7减速机(de)安装2.4.1常用机具锤子、线坠、扳手、钢板尺、水平仪.2.4.2施工条件(1)梯级链驱动装置(主传动机)定位完成.(2)施工现场有良好(de)照明.2.4.3施工方法(1)梯级链驱动装置定位装好后将中心线往后拉,安装驱动装置(图30-3-8).图30-3-8(2)驱动装置(de)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自动扶梯安装图纸(de)规定.驱动装置底座四脚要平稳,应有防振设置,不得有振动噪声.安装时应严格控制驱动装置输出轴上(de)双排链轮与驱动主轴上(de)驱动链在同一直线上,确保动作频率同步.驱动链张紧,调试靠机座前面(de)顶丝张紧,应以张紧至驱动链(de)挠度小于10mm 为宜.2.4.4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1)搬运减速机时,搬运人员应共同配合,防止减速机坠落伤人.(2)稳装减速机就位时人员间应配合好,防止手、脚挤压受伤事故发生.2.4.5质量要求(1)驱动装置安装必须符合设计及安装图纸(de)要求.(2)减速器链轮端面对驱动轴链轮端面平行度偏差严禁大于1mm.(3)驱动链(de)张紧适度,无过量磨损且润滑良好.(4)驱动轴(de)轴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000.2.4.6成品保护(1)驱动装置存放过程中应上盖下垫,避免水泡水淋.(2)驱动装置安装调整完毕后,不得蹬踏驱动链、驱动主轴.导轨类(de)安装2.5.1常用工具扳手、水平仪、锤子、线坠、钢板尺、塞尺、盒尺等.2.5.2施工条件桁架吊装就位完成.2.5.3施工方法(图30-3-9)(1)以钢丝基准线为中心,调整两个主轨及两个副轨(de)轨间距.(2)用调整垫片及水平尺分别调整两主轨及两副轨(de)水平度.(3)调整各轨道间(de)上下距离.图30-3-91-反轨;2-左主轨;3-左副轨;4-右副轨;5-右主轨;6-导向支架(支撑板)2.5.4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1)防止导轨段、工具等坠落伤人.(2)防止人员滑落碰伤、摔伤.(3)在钢丝基准线上每隔~2m系一明显标志,防止施工中不注意而被钢丝刮伤.2.5.5质量要求(1)主轨间距尺寸偏差不大于0~.(2)副轨间距尺寸偏差不大于0~.(3)导轨高差间距偏差不大于0~.(4)导轨接头台阶高差不大于.2.5.6成品保护(1)散装导轨及其他附件在露天放置必须有防雨、防雪措施.设备(de)下面应垫起,以防受潮.(2)导轨运输、存放、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其变形.(3)导轨安装完毕后要防止登踏变形.扶手(de)安装2.6.1常用机具扳手、螺丝刀、线坠、水平尺、1m钢板尺,橡皮锤.2.6.2施工条件(1)导轨安装调整完毕,检验合格.(2)施工照明应满足作业要求,必要时使用手把灯.2.6.3施工方法1.有支撑扶手安装(图30-3-10)图30-3-10在前面所述(de)作为基准中心线(de)钢丝上左右平行引出2~4条钢丝,然后按尺寸安装左右扶手(de)支柱,最后装上规定(de)面板.但在装内侧板之前必须先完成挂扶手带(de)作业.2.全透明无支撑扶手安装(图30-3-11)图30-3-11(1)松开夹紧螺母,放入中间衬垫,按夹紧螺母和支承型钢(de)所在位置放置.(2)将钢化玻璃徐徐地插入支承型材,初步拧紧螺母.(3)继续装入玻璃,并在相邻(de)玻璃之间装入玻璃充填片,待全部玻璃插入支承型材后,小心地将全部夹紧螺母拧紧.(4)将橡皮件装在玻璃板上端,同时,在玻璃(de)全长范围内以适当(de)力张紧以使橡皮件变薄.(5)在橡皮件上涂少量滑石粉,装上扶手支撑型材,并用橡皮锤砸实.图30-3-12(1)在扶手导轨和扶手带内侧清擦干净后将扶手带自上而下装上导轨并使它嵌入导轨.(2)在驱动端端部和张紧端端部间(de)区域内展开扶手带.将扶手带(de)一边套装在扶手带导轨型材上,另一边用安装工具套装上,使扶手带安装在驱动端(de)护壁端部.从驱动端开始将扶手带安装在返程轨道上(应确保扶手带对准摩擦轮法兰盘),并安装上摩擦轮和侧向导轮.然后将扶手带安装在张紧端(de)护壁端部,最后将扶手带安装在扶手带导轨型材上.(3)扶手带安装完毕后要对张紧度进行调整,张紧力以调至扶手带与转向端滑轮群接触为准,同时扶手带应具有一定(de)弹性.2.7.4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1)扶手带抬运过程中用力要统一,以防因抬运过程中扶手带滑落造成扭伤.(2)安装时防止挤夹手指.2.7.5质量要求(1)扶手带表面光滑无划伤.(2)全部扶手带均嵌入导轨.。

自动扶梯安装工艺

自动扶梯安装工艺

自动扶梯安装工艺1.设备性能要求进入建筑工程现场的扶梯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GB7588、GB10060、GB16899的规定,且应组织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验收。

扶梯的种类、型号、驱动控制方式、技术参数等符合设计要求;所有的设备、零部件、安全材料应与装箱单内容相符,应有完整的土建布置图和产品出厂合格证、梯级或踏板的型式试验报告复印件,或胶带的断裂强度证明文件复印件,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应有扶手带的断裂强度证书复印件。

使用说明书,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设备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损坏。

2.安装作业条件(1)相关土建施工已完成,混凝土强度、机座、预埋件、地脚螺栓的规格尺寸、位置、中心线、标高等已经检查验收,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安装施工现场应洁净、作业面无任何杂物并有足够的空间,且有良好的照明。

(3)已按有关规定进行土建交接检验:1)自动扶梯的梯级上空,垂直净高度严禁小于2.3m;2)在安装之前,井道周围必须设有保证安全的栏杆或屏障,其高度严禁小于1.2m。

3)土建工程应按照土建布置图进行施工,且其主要尺寸允许误差应为:提升高度-15~+15mm;跨度0~+15mm。

4)根据产品供应商的要求应提供设备进场所需的通道和搬运空间。

5)在安装之前,土建施工单位应提供明显的水平基准线标识。

6)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3.施工工具与机具(1)电焊机、电锤、手枪电钻。

(2)钢锯、气割设备、倒链、千斤顶、圆手锤、钢直尺、钢卷尺、水平仪、塞尺、线坠、活动扳手、套筒扳手、剥线钳、摇表、电工刀、钢丝钳。

4.安装工艺流程:设备进场检查→土建交接验收→金属结构骨架安装→驱动主轴、张紧轴安装→上部转向臂安装→下部转向臂安装→上部曲线导轨安装→下部曲线导轨安装→导轨连接板安装→直线导轨安装→扶手带驱动装置安装→曳引机安装→主承座安装→扶手装置安装→梯级及曳引链条安装→扶手上部装置安装→梯级导向轮安装→上、下前沿板安装→围裙板安装→斜角盖板安装5.施工要点(1)测量放线时注意控制标高、中心线、水平度和斜度及夹角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自动扶梯安装图集规定的技术参数。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土建交接检验分项工程质量管理-secret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土建交接检验分项工程质量管理-secret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土建交接检验工程质量管理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10-20022、施工准备3、操作工艺4、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自动扶梯的梯级或自动人行道的踏板或胶带上空,垂直净高度严禁小于 2.3m。

2.在安装之前,井道周围必须设有保证安全的栏杆或屏障,其高度严禁小于 1.2m一般项目:1.土建工程应按照土建布置图进行施工,且其主要尺寸允许误差应为:提升高度-15~15mm跨度O~+15mm。

2根据产品供应商的要求应提供设备进场所需的通道和搬运空间。

3.在安装之前,土建施工单位应提供明显的水平基准线标识。

4.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土建交接检验工程质量检验标准5、成品保护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一、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10-2002主控项目:1.在下列情况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必须自动停止运行.且第4款至第11款情况下的开关断开的动作必须通过安全触点或安全电路来完成。

(1)无控制电压;(2)电路接地的故障:(3)过载;(4)控制装置在超速度和运行方向非操纵逆转下动作:(5)附加制动器(如果有)动作;(6)赢接驱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部件(如链条或齿条)断裂或过分伸长;(7)驱动装置与转向装置之间的距离(无意性)缩短;(8)梯级、踏板或胶带进入梳齿板处有导物夹住,且产生损坏梯级、踏板或胶带支撑结构;(9)无中间出口的连续安装的多台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中的一台停止运行;(10)扶手带入口保护装置动作;(11)梯级或踏板下陷。

2.应测量不同回路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

测量时,电子元件应断开。

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大于1000Ω/V.且其值必须大丁:(1)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0.5MΩ:(2)其他电路(控制、照明、信号等)O.25MΩ。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条文说明主编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01 北京1 范围1.0.1本规定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工艺专业在为运行和检修服务而设计的操作、维护及联络的钢制平台扶梯。

也可作为采购设备的平台扶梯的最低标准。

1.0.2下列情况可应用本规定:1 在不违背核电安全条件下,核电站的常规岛;2 涉外工程经商定执行中国标准时;3 锅炉本体或其它设备增补平台扶梯时可应用本规定,但风格应与原有的一致。

1.0.3本规定不适用于土建及其它民用交通、消防、通讯塔、电线杆、烟囱等上用的平台扶梯。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的条文。

在本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053.1—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2—93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3—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4—8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安全技术条件GBJ 17—88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9—8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205—83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81-91.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DL 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3 术语、符号3.1 术语3.1.1 平台:为工作人员通行、维护、检修所提供的高于相对基准面的水平场所。

3.1.2 通行平台:只供人员通行的平台。

3.1.3 检修平台;供检修时使用的平台。

3.1.4 梯间平台:在梯段之间供休息或改变行进方向的平台。

3.1.5固定式钢斜梯:固定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成30°~75°角的钢梯。

3.1.6 梯梁;钢斜(直)梯两侧的边梁。

3.1.7踏板(棍):供上、下梯时脚踏的水平构件。

自动扶梯结构及相关标准要求

自动扶梯结构及相关标准要求

减速度的大小与扶梯运行的质量(空载或满载)有关, 而减速度的大小则 反映在制停的距离上;
·标准规定: 在空载和满载载下,自动扶梯的制停距离均必须满足: 当V=0.5m/s 制停距离: 0.2 ~ 1.0m 当V=0.65m/s 制停距离: 0.3 ~ 1.3m 当V=0.75m/s 制停距离: 0.35 ~ 1.5m 且减速度≤1 m/s2
关动作切断安全回路电源,扶梯停止运行。 要求:主机驱动链保护开关圆轮触头与打杆凹点有效连接且水平伸出,打杆
与正上方的驱动链垂直间距约20-30mm。
(七)安全装置)
2、梳齿保护开关。 位置:自动扶梯的上部和下部装有梳齿保护装置。 作用:当踏板进入与梳齿板啮合处时有异物夹住,梳齿板与梯级或踏板不能
正常啮合,发生碰撞,触动保护开关动作切断安全回路电源,扶梯 停止运行。 要求:梳齿保护开关圆轮触头与沿动作方向接触面间距约1mm。
·所谓“满载”指:在2/3梯级上站满人,每人按60kg; 梯级宽600 ---每级站1人; 800 --- 每两级站3人; 1000 --- 每级站2人;
(一)驱动装置(主机)
C、减速器
多数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 – 结构紧凑、运行平稳、但效率低;
D、传动环节 ·非摩擦传动:多排链、双排链传动; 齿轮传动; ·摩擦传动:三角皮带传动(不得使用平皮带);
轴垂直距离约3mm。
(七)安全装置)
6、踏板链断链延长保护开关 位置:自动扶梯的下部装有踏板链保护装置。 作用:当踏板链在使用中断裂或在张紧装置移动超过±20mm之前,踏板链
保护装置动作,,触动保护开关动作切断安全回路电源,扶梯停止 运行。 要求:踏板链保护开关圆轮触头与波浪板沿动作方向的接触面间距1mm。
3)自动扶梯基本结构

自动扶梯土建技术以及技术参数

自动扶梯土建技术以及技术参数

自动扶梯土建技术以及技术参数型号FGL30-1000/0.5输送力量人/小时9000运行速度M/S 0.5倾斜角度30梯级宽度mm 1000运转型式上,下连续运行电源容量KW 15电源电压(AC)V 380电源频率HZ 50自动扶梯土建技术要求:1.自动扶梯上,下承重梁应给出标高和吊装中心基线。

2.承重梁上的预埋钢板应水平,其误差不大于1/500。

3.底坑必需是防水,防潮的。

4.电源为三相五线,电源出线口设在上承重梁右侧,留出线长度为2.5m,地线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5.使用单位应向安装部门供应承重梁的承载力和接地阻值的报告。

提上升度H(mm) 承重梁间距L(mm) B(mm) E(mm) 承重载荷KNP1 P2 P36100 16485 8138 1717 77.3 82.5 766200 16658 8224 1767 78.1 83.3 776300 16831 8311 1817 78.9 4.1 786400 17005 8397 1867 79.7 84.9 796500 17178 8484 1917 80.5 85.7 806600 17351 8571 1967 81.3 86.5 816700 17524 8657 2021 82.1 87.3 826800 17698 8744 2067 82.9 88.1 836900 17871 8830 2117 83.7 88.9 847000 18044 8917 2167 84.5 89.1 857200 18390 9090 2267 85.3 91.3 877400 18737 9263 2367 86.1 92.9 897600 19083 9437 2467 86.9 94.5 917800 19430 9610 2567 87.7 96.1 938000 19776 9783 2667 88.5 97.7 958200 20212 9956 2767 90.1 99.3 978400 20469 10129 2867 91.7 100.9 998500 20642 10216 2917 92.5 101.7 100H(m) L(m) A(mm) B(mm) C(mm) D(mm) E(mm) 吊装承重力P4(KN)6.1~7 1.732H+5920 4900 2855+0.866H 2571 33490.5H-1333 1007.1~8 1108.1~8.5 1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扶梯对土建技术要求自动扶梯、电梯、楼梯升降机初步设计、自动扶梯1.1设计应全面符合 GB1689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 全规范》的要求,及该规范中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的全部规定。

1.2自动扶梯的基本参数为:运行速度 0.65m/s ,倾斜角度30°,理论输送 能力:11700人/小时,设计取用最大运量 9600人/小时。

1.3自动扶梯外形尺寸、安装吊钩位置、受力负荷等主要结构参数见参考图 FT-01、FT-02、FT-03、FT-04。

1.4车站设计单位在验算紧急情况下乘客在规定的时间内疏散能力时, 优先 按全部扶梯停止作为固定楼梯计算。

若疏散能力不足,则按以下原则计算:对 于地下车站,站内上行的自动扶梯可继续向上运转,出入口扶梯停止作为固定 楼梯。

对于高架车站站内下行的自动扶梯可继续向下运转,出入口扶梯停止作 为固定楼梯。

1.5站台与站厅之间宜设上、下行扶梯,当站台至站厅提升高度H>12nfl 寸设 2台上行、1台下行扶梯。

当出入口提升高度 H< 5.5m 时,设1台上行扶梯;当 5.5m v H < 12m 时,宜设上、下行扶梯各1台;当H>12mi 殳2台上行、1台下行 扶梯。

(“宜设”是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设,如条件不允许,请以工联单形式 反馈原因)为确保自动扶梯的安全并达到正常设计寿命, 设有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尽 量有盖。

自动扶梯穿过楼板处,沿洞口设置高度不小于1200mm 的通透栏杆或透 时设三角警示牌,以保证乘客安全。

1.8自动扶梯的踏步面到顶部的建筑物吊顶面的垂直净空高度必须大于 2300mm1.9扶梯下部机坑内不得积水。

优先考虑自流排水,无自流排水条件时,自 动扶梯机坑外设集水井,机坑和集水井分开,中间用排水管相连,集水井警戒 水位标高应低于机坑底面标高 100mm 以上。

1.10自动扶梯桁架下是三角形空间的,则应设计成封闭式房间,其布置详 见参考图FT-01、FT-05、FT-06。

如站内扶梯桁架下为斜坡,为节省空间,可参 考FT-02要求布置。

对地下车站,出入口扶梯在桁架底部留有清扫维修通道, 通道踏面至自动扶梯底部1.6 1.7 明栏板。

洞口边缘或柱子边缘与自动扶梯扶手带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小于 500m垂直净高不小于 1.7m,通道设有供检查人员出入的检查孔,检查孔可选在与扶梯并列布置的步行梯中部平台。

检查孔至扶梯桁架底清扫维修通道之间设联络通道,其布置详见参考图FT-03、FT-04、FT-07若自动扶梯下部空间受限制,清扫维护通道可设在两并列扶梯之间;或通道配置在靠墙步行楼梯一侧,通道宽度不小于500mm通道踏步至扶梯扶手带处水平外包板净空高度不小于1.7m,且自动扶梯倾斜部分桁架至地坑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700mm详见参考图FT-08、09。

1.11自动扶梯所在位置必须避开变形缝,如确实无法避免,需提前与扶梯专业和总体总包部沟通,并向扶梯专业提供变形缝的位置、水平和沉降变形量的范围。

1.12由于自动扶梯水平板上面不允许加装护栏,因此严禁自动扶梯水平段与楼梯倾斜段或自动扶梯水平段与自动扶梯倾斜段交叉布置,以防止乘客从自动扶梯水平段跌落楼梯或另一扶梯。

由此,自动扶梯与楼梯并列布置时,楼梯上端部行人扶手应与自动扶梯扶手带相接,即上端部第一个楼梯梯级边与扶梯上工作点距离必须小于2.65m。

1.13自动扶梯开孔尺寸,考虑包容设计,宽度不超过1800mm1.14参考图中要求的扶梯开孔宽度并不包括装修层厚度的尺寸,车站装修层厚度由车站建筑装修专业统一考虑,由设计工点设计时预留。

1.15自动扶梯的提升高度应为扶梯上端部与装修后的地面相连处的绝对标高与扶梯下端部与装修后的地面相连处的绝对标高之差。

由于车站地面有一定坡度,用层高作为自动扶梯的提升高度是错误的,宜用下列计算公式计算:1)扶梯与地面坡度为顺坡时,H= 0.5 X[ (L 平上+L 平下)x sin a +H 层]/ sin (30- a)2)扶梯与地面坡度为逆坡时,H = 0.5 X[ H 层-(L 平上+L 平下)x sin a] / sin (30+a)其中H扶梯提升高度,a—— atctg (2/1000 ); 2/1000为车站内地面的坡度,L 平上+L平下:当提升高度w 13m时,等于7500;当提升高度〉13m时,等于7985,H 层——车站层高。

1.16当提升高度大于5.5m时,必须设中间支撑。

施工单位应在建筑图和结构剖视图中标注中间支撑面的绝对标高,支撑尺寸,以便施工准确放线。

在平面图纸中必须标注各中间支撑的距离及定位尺寸。

中间支撑面的标高计算公式参考如下:/ 中仁/下端绝对标高+〔( L2-3500 )X tg30 ° -1850〕/1000/ 中2=/ 下端绝对标高+〔( L3-3500 )X tg30 ° -1850〕/1000/ 中3=/ 下端绝对标高+〔( L4-3500 )X tg30 ° -1850〕/1000L2——扶梯下端孔洞边至第一个中间支撑的距离。

L3——扶梯下端孔洞边至第二个中间支撑的距离。

L4——扶梯下端孔洞边至第三个中间支撑的距离。

1.17扶梯底坑要平整,当扶梯提升高度w 13m时,底坑净深度要求站内扶梯不小于1500mm出入口扶梯不小于1600mm当扶梯提升高度〉13m时,底坑净深度要求站内扶梯不小于1600mm出入口扶梯不小于1700mm相关专业的管线严禁进入上述范围内底坑,若必须进入,则在保证扶梯的上述安装尺寸前提下加深底坑深度。

1.18扶梯上下端部,若存在横向客流,在条件许可的车站,扶梯上下端部处宜加设长度不小于1.5m (高度同扶梯扶手带高度)的不锈钢扶栏。

1.19当车站顶板设有横向梁且梁与梁之间净距小于2m时,在按参考图要求布置吊钩出现吊钩位于梁与梁之间的凹处时,则应将吊钩移至最近处梁底。

1.20参考图中吊钩的受力为单个吊钩的受力,若吊钩设计计算尺寸小于© 32时取© 32,吊钩外露长度120mn为结构面至吊钩内径尺寸。

1.21从满足工期要求出发,设计中要考虑自动扶梯从出入口进入的条件,对设备运输通道要求如下:1) 要保证吊车和设备运输车能进入吊装点的通道,吊装点地面为实地。

2) 扶梯运输需通过的地方,要考虑扶梯桁架最重为12吨的负载要求。

3)每站至少保证一个出入口满足吊装要求。

遇到拐弯时,要满足图一三尺〜图寸要求。

4)当桁架只需水平移动时,通道的高度必须〉2.5m;当通道有等级落差时,桁架需要提升,此时运输通道的净空高度必须》3.5m。

扶梯最大件(上梯头部分)平立面尺寸见图四。

1.22从满足工期要求出发,设计中要考虑自动扶梯从出入口进入的条件,对设备运输通道要求如下:1)要保证吊车和设备运输车能进入吊装点的通道,吊装点地面为实地。

2)扶梯运输需通过的地方,要考虑扶梯桁架最重为12吨的负载要求。

3)每站至少保证一个出入口满足吊装要求。

遇到拐弯时,要满足图一〜图三尺寸要求。

4)当桁架只需水平移动时,通道的高度必须〉2.5m;当通道有等级落差时,桁架需要提升,此时运输通道的净空高度必须》3.5m。

扶梯最大件(上梯头部分)平立面尺寸见图四。

L扶皿怀头平而图丄I扶欄梯头立弘195)高架车站站房若顶部为轻质屋面,无法设置扶梯吊钩时,扶梯上端需采用龙门架作吊点,其扶梯井道上端周围地面荷载大于150kN,同时上机坑周边留有设置龙门架的位置。

6)高架车站主体站房若设于道路上方,为满足扶梯吊装需要,设计时,需满足以下两种吊装方案中的一种:(1)直接用大型吊车由主体站房侧面向里吊运。

该方案主体站房外墙柱间距需能满足吊入8.5m长的最大扶梯桁架,同时侧墙和顶棚需扶梯吊装完后方可施工。

(2)从某一地面站房的底层向顶层吊运,通过天桥至主体站房。

该方案应考虑站厅层、天桥等扶梯运输需通过的地方,满足扶梯桁架最重为12吨的负载要求。

二、电梯2.1电梯设计应满足GB7588-20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相关要求。

2.2无机房电梯的基本参数为:额定载重量1000kg(13人),提升速度1m/s 轿箱门尺寸1000mmc2100mm轿箱门为单开双扇中分式。

2.3出入口至站厅,优先考虑设置电梯作为无障碍通道,在出入口不具备设置电梯的车站,可考虑设置楼梯升降机。

2.4电梯分为透明型(四面或三面透明)和普通型(仅电梯轿门和层门透明)两种型式,与此相对应的电梯井道也分为透明井道和普通土建结构井道两种型式。

布置在站台中部且四周无其他建筑与电梯井道相连,通常宜采用透明型电梯;布置在站台一端周围有其他建筑与电梯井道相连,则可采用仅电梯轿门和层门透明的普通型电梯。

透明井道中透明安全玻璃由电梯供货厂家负责供货安装,不透明面由土建专业完成,普通土建结构井道由土建专业完成。

两种类型电梯主要结构图(包括井道尺寸、开孔要求、地坑承载力、安装吊钩位置及负荷等详见参考图DT-01、DT-02。

2.5地面至站厅间的电梯设置在非付费区,站厅至站台间的电梯设置在付费区。

电梯主要供老弱病残乘客使用,也可兼作提升车站备品备件用。

因此除地面、站台、站厅层设有厅门和通道外,在有单独设备层的车站,设备层也必须留有厅门和通道。

2.6电梯厅门避免面向轨道布置,且每层电梯厅门开门方向应一致。

若实在无法避免厅门面向轨道,则应避免厅门正对屏蔽门的滑动门。

厅门至前方障碍物距离不得小于2.1m。

2.7由于无机房电梯的控制系统和电机设备均放置在井道上端,故井道内受热温度不能超过45C。

要求井道顶部能避免阳光直射,高架车站工点在布置电梯位置时,必须考虑井道上部有遮挡,能避免阳光直射。

2.8电梯地坑内不得积水,地坑按不渗水设计施工,或能自流排水,地坑内不设机械排水装置。

2.9电梯井道内严禁通过与电梯无关的电缆、水电管道等管线。

2.10电梯地坑尽量避免设置在人们能到达的空间下面,如实在无法避免,则对地坑下部空间进行封闭,并且还需按相关规范进行处理。

2.11当相邻两层间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