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佑《无机化学》汇编
无机化学宋天佑版化学基础知识

§2-1 气体
2-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
理想气体: 分子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和排斥,分子本身的体积相对于气体所占体积可以忽略(具有质量的几何点 )。 实际气体在低压(<101.325kPa)和高温(>0℃)的条件下,接近理想气体。
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恒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其温度成正比。V∝T
✓ 蒸气压下降─拉乌尔定律 ✓ 沸点升高 ✓ 凝固点下降 ✓ 渗透压
如果将将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其蒸气压有何变化?
蒸气压下降:与纯溶剂相比,难挥发物质的溶液的蒸气压 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难挥发物质的稀溶液蒸气压会下降的原因:
溶剂的部分表面被溶质占据,单位时间,逸出液面的溶剂 分子数减少,即蒸发速率减小,使系统在较低的蒸气浓度或 压力下达到平衡。即溶液的蒸气压必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Pi P总
ni n总
i
Pi iP总
分压定律
注意:在PV=nRT公式中,不能同时代入分体积和分压。
例:潜水员携带的水下呼吸器中充有氧气和氦气的混合气体。将25 C,0.10 MPa的46 L O2和 12 L He充入体积为5.0 L的储罐中。请计算该温度下储罐中两种气体的分压和混合气体的总压。
2.21×107Pa
101325 610.5
b
s l
o
c
冰
点
273.16K
373.15K
a g 647K
沸点升高(液体饱和蒸气压=外压)
1.01
× 10 5
p/Pa
水
溶液
△T b
蒸气压
溶液
沸点
373 上升
T
T/K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纯溶剂沸点解释? △Tb=Kbm
《无机化学》第3版 宋天佑 18 氢和稀有气体

WO3 + 3 H2 —∆— W + 3 H2O TiCl4 + 2 H2 —∆— Ti + 4 HCl 氢气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
氢气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 料,如不饱和的有机分子的氢化等都 需要氢气。
氢气可迅速燃烧且无污染,这预 示着氢气可作为燃料。
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时,火 焰温度可以达到 3273 K 左右,工业 上利用此反应切割和焊接金属。
第 18 章 氢和稀有气体
氢 稀有气体 主族元素总结
18. 1 氢
氢H 电子构型 1s1 通常列在周期表 IA 族的顶端。 事实上,化学家对氢在周期表所 处的位置是有争议的。
它的 1s1 的电子构型与碱金属的价 电子构型 ns1 相同,
但却与碱金属没有多少化学类似性。
氢比稀有气体缺少一个电子也可 以归为第 VII A族。
As + 3 H —— AsH3 S + 2 H —— H2S
原子氢还能把某些金属氧化物 或氯化物迅速还原成金属,例如:
CuCl2 + 2 H —— 2 HCl + Cu
原子氢甚至能还原某些含氧 酸盐,例如:
BaSO4 + 8 H —— BaS + 4 H2O
2. 氢气的制备 (1) 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里,常利用稀盐酸或稀 硫酸与锌等活泼金属资源制取 H2 。
同温同压下,所有气体中氢气 的密度最小,常用来填充气球。
液态氢可把除氦以外的其它气 体冷却并转变成固体。
18. 1. 4 氢化物
氢化物可以分成: 离子型氢化物 分子型氢化物 金属型氢化物 3 大类
1. 离子型氢化物
氢气与碱金属及多数碱土金属在 较高的温度下直接化合时,H 原子获 得一个电子,成为 H- 离子,生成离 子型氢化物。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四版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四版1、南五味子保肝的主要效药效成分是()[单选题] *A蒽醌B香豆素C黄酮D木脂素(正确答案)2、与水不分层的溶剂是()[单选题] *A正丁醇B石油醚C三氯甲烷D丙酮(正确答案)3、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单选题] *A七叶内脂(正确答案)B大黄素C麻黄碱D大豆皂苷4、生物碱总碱的三氯甲烷溶液,用酸性不同的PH(由高到低)缓冲溶液萃取,最先萃取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碱性弱的B中等碱性C吡啶类D碱性强的(正确答案)5、游离生物碱和生物碱盐都易溶解的溶剂是()[单选题] *A三氯甲烷B正丁醇C乙醇(正确答案)D水6、颜色随pH值不同而变化的是()[单选题] *A黄酮B花青素(正确答案)C二氢黄酮D查耳酮7、阿托品是莨菪碱的()[单选题] *A左旋体B右旋体C同分异构体D外消旋体(正确答案)8、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是()[单选题] *A生物碱B苷C多糖D鞣质(正确答案)9、以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 A葛根B黄芩(正确答案)C槐花D陈皮10、游离木脂素易溶于下列溶剂,除了()[单选题] *A乙醇B氯仿C乙醚D水(正确答案)11、木脂素母核结构中的C6-C3单体数目为()[单选题] *A1个B2个(正确答案)C3个D4个12、能溶于水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莨菪碱B小檗碱(正确答案)C长春新碱D长春碱13、以葛根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 A葛根(正确答案)B黄芩C槐花D陈皮14、美花椒内酯属于()[单选题] *A呋喃香豆素B吡喃香豆素(正确答案)C环木脂素D环木脂内酯15、二氢黄酮类专属性的颜色反应是()[单选题] *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正确答案)C硼酸显色反应D锆盐-枸橼酸反应16、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成分可以直接由固态加热变为气态的原理()A [单选题] * A升华法(正确答案)B分馏法C沉淀法D透析法17、在分配色谱中,属于反相色谱的是()[单选题] *A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B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正确答案)C固定相的极性等于流动相D以上都不是18、结晶法一般是在分离纯化物质的哪个阶段常常使用的()[单选题] * A开始B中期C最后(正确答案)D以上均可19、香豆素母核为()[单选题] *A苯骈-A-吡喃酮(正确答案)B对羟基桂皮酸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D顺式邻羟基桂皮酸20、连续回流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比较,其优越性是()[单选题] *A节省时间且效率高B节省溶剂且效率高(正确答案)C受热时间短D提取量较大21、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苦参碱B莨菪碱C麻黄碱(正确答案)D小檗碱22、淀粉含量多的药材提取时不宜用()[单选题] *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正确答案)D回流提取法23、下列含香豆素类成分的中药是(多选)()*A秦皮(正确答案)B甘草C补骨脂(正确答案)D五味子24、从香豆素类的结构与分类看,下列属于简单香豆素类的是()[单选题] *A龙脑B七叶内酯(正确答案)C薄荷醇D西瑞香素25、阿托品的结构类型是()[单选题] *A喹啉类B异喹啉类C莨菪烷类(正确答案)D苄基异喹啉类26、碱水提取芦丁时,若PH过高会使()[单选题] *A产品质量降低B产品收率降低(正确答案)C苷键水解断裂D内酯环开环27、水提醇沉法可以沉淀下列()等成分()[单选题] * A葡萄糖B多糖(正确答案)C树脂D生物碱28、能提取出中药中的大部分亲水性成分和绝大部分亲脂性成分的溶剂是()[单选题]* A乙醚B乙醇(正确答案)C水D苯29、在结晶溶剂的选择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是()[单选题] *A成分的纯度(正确答案)B相似相容原理C冷却热饱和原理D以上都不对30、木脂素是苯丙素衍生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多为()[单选题] *A二聚体(正确答案)B三聚体C四聚体D五聚体。
《无机化学》第3版 宋天佑 13 硼族元素

其他硼氢化物可由硼氢化钠制得。
硼氢化物是重要的还原剂,例 如硼氢化锂与水激烈反应:
LiBH4 + 2 H2O —— LiBO2 + 4 H2 硼氢化钠可以在冷水中重结晶, 硼氢化钾在水中很稳定。
碱金属的硼氢化物为白色离子 型化合物。
BCl3 + NH3 —87—3 K— BN + 3 HCl
它与石墨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
大分子氮化硼(BN)x 具有层状结构, 层间距 333 pm,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
层内有六元环,B、N原子间距离远小 于 B—N 共价单键,说明层内有π键存在。
(BN)x 层与层之间,原子的位置 是对齐,但原子的种类不同。
H HB
H
H HB H
B
B
BH
H BH
H
HB
BH
硼桥键
B BB
2个
硼桥键与氢桥键不同的是,处于 桥上的是硼原子而不是氢原子。
这个硼原子在形成硼桥键时提供 一个原子轨道及其中的一个电子。
HB
BH
H HB
H
H HB H
B
B
BH
H BH
H
HB
BH
闭合式硼键 B
4个
BB
闭合式硼键中成键的 3 个硼原 子彼此等价,没有哪一个属于桥上 的原子。
(1) Mg3B2 + H3PO4 —— 硼烷 混合物 —— B2H6
(1) Mg3B2 + H3PO4 —— 硼烷 混合物 —— B2H6
中间产物是以 B2H10 为主的硼烷 混合物,加热可得乙硼烷。
《无机化学》第3版 宋天佑 第2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此时,可以设计一个假想界面, 从分体积的概念出发,认为 VO 以内 是体系,以外是环境。
宇宙 体系和环境放在一起, 在热力学上称为宇宙。
按照体系和环境之间的物质及能量 的交换关系,可以将体系分为三类:
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和孤立体系
敞开体系 体系和环境之间 既有能量交换, 又有物质交换
封闭体系 体系和环境之间 有能量交换, 无物质交换;
折线 ABC 即是过程的 p-V 线。
p
16
1
V
1
16
图中两轴所表示的物理量的
单位之积为
105 Pa 10-3m3 =1.0 × 102 J
p
16
1
V
1
16
故图中的单位面积代表
1.0×102 J 体积功。
p
16
1
V
1
16
而 p-V 线下覆盖的面积即图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16 -1)=15 个 单位
p = 1105 Pa
恒温过程
p = 2105 Pa
V = 2 dm3
V = 1 dm3
V = V终 - V始 =1-2
= - 1 (dm3)
体积功 在热力学过程中, 体系对抗外压改变体积,产生体 积功。
在一截面积为 S 的 圆柱形筒内,理想气体 体系经历一热力学过程
截面积 S
I
受恒外力 F
蓄电池充电的化学反应, 是为了储存能量。
化学热力学,就是从化学反应的 能量出发,去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 进行的限度的一门科学。
2.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2. 1. 1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体系 热力学中研究的对象, 称为体系。
环境 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 称为环境。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简介《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天佑主编的无机化学教材的第三版上册。
该教材是无机化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适用于大学本科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与学习。
目录1.第一章:化学量与计量2.第二章:化学反应及其速率3.第三章:化学平衡4.第四章:离子水解与溶液pH5.第五章:弱电解质及其溶液的pH计算6.第六章:共沉淀和氧化还原反应平衡与倾向性7.第七章:无机络合物化学基础8.第八章:无机均相催化剂9.第九章:金属元素的化学品种与应用10.第十章:固体的结构第一章:化学量与计量1.1 物质的质量与量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质量和量的概念。
质量是一个物质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性质的量的度量,质量单位是克。
质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天平来测量。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用符号n表示,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它用来表示物质的量。
1.2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量关系的重要分支。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变化的。
化学计量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比关系的方法。
化学计量中主要涉及到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等概念。
原子量是一个元素中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是一个元素的相对质量。
分子量是一个分子中原子质量的总和,是一个分子的相对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物质的分子质量与碳-12的相对质量之比,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数量之比,是一个量的单位是克/摩尔。
1.3 配位化学基础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合成方法。
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或多个配体与一个或多个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
配位化学中涉及到配位数、配位物、配位键等概念。
配位数是指周围配位原子或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的配位键数。
配位物是由一个或多个配位体和一个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配位键是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二版习题选解

LOGO
3.当NO2冷却到室温时发生聚合反应:2NO2=N2O4。 高温下将15.2 g NO2 充入10.0 L容器中,然后冷
却到25℃,测得总压为0.500 atm. 计算NO2、 N2O4的摩尔分数和分压。
解:
Va
na Ca
0.06944 6
0.01157L
计算下列混合溶液的pH
LOGO
20 mL 0.1 mol/L NaOH与20 mL 0.2 mol/L NH4Cl溶液混合
NaOH+ NH4Cl=NH3·H2O +NaCl 得到40 mL 0.05 mol/L NH4Cl - 0.05 mol/L NH3·H2O 根据平衡: NH3·H2O=NH4+ +OH-
LOGO
解:溶液H3PO4=0.3*0.5=0.15mol,NaOH=0.075mol
混合后溶液为0.075molH3PO4 -0.075molNaH2PO4的混合 溶液,总体积0.55L,二者浓度均为0.1364mol/L.
H3PO4 = H2PO4 -+ H+
K稳
[Ag(NH3 )2 ] [Ag ][NH3 ]2
0.10 x x(0.3 2x)2
1.6107
0.10 x 0.302
1.6107
x 6.9108(mol dm 3 )
∴C(Ag+)=6.9×10-8(mol·dm-3) C(NH3)≈0.30(mol·dm-3) C[Ag(NH3)2+]≈0.10(mol·dm-3)
H3PO4+2NaOH=Na2HPO4+2H2O y 2y y
可推出:x=0.05mol,y=0.1mol 即混合后溶液组成为0.05molNaH2PO4-O.1molNaHPO4 总体积0.8L
《无机化学(一)》教学大纲

三、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章或节
主要内容
学时安排
绪论
1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1.1 热力学基本概念: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力学第一定律。
1.2 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恒容反应热Qρ和恒压反应热Qν;焓与反应焓变ΔH;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几种反应焓的计算方法:盖斯定律、由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应焓、由燃烧热计算反应焓、由键能估算反应焓。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与讨论,理解和掌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构型、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初步了解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构型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共价小分子构型判断、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
3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
3.1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法:平均速率;瞬时速率。
3.2反应速率理论简介: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
3.3影响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零级、一级反应、二级反应);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3 化学反应的方向:反应的自发性;熵的初步概念;Gibbs自由能与ΔG;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ΔG=ΔH-TΔS应用。
5
2
第二章化学平衡
2.1 化学平衡常数: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定律;经验平衡常数与热力学平衡常数;转化率。
2.2 化学平衡常数和自由能变:等温方程;
化学平衡常数和标准自由能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N2)= 2 105 Pa p(O2)= 1 105 Pa
p(N2)= 2 105 Pa p(O2)= 1 105 Pa 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3 105 Pa 亦有 p总 = p(N2)+ p(O2)
道尔顿(Dalton) 进行了大量 实验,提出了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 气体的分压之和
故有
pi = p总 • xi
pi = p总 • xi 即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与 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之积。
例 1. 1 某温度下,将 5 105 Pa 的 H2 2 dm3 和 4 105 Pa 的 N2 5 dm3 充 入 10 dm3 的真空容器中。
求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及 混合气体的总压。
可见 p总 = p(N2) + p(O2)
再考察一个实验
N2 +
O2
N2 + O2
1 dm3
2 dm3
8105 Pa 2105 Pa
4 dm3
p总
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3 105 Pa
N2 +
O2
N2 + O2
1 dm3
2 dm3
4 dm3
8105 Pa 2105 Pa
p总
根据分压的定义,由波义耳定律得
第一章 化学基础知识
本章作为化学课程的基 础,包括 5 部分内容。
(1) 气体 (2) 稀溶液的性质 (3) 晶体结构基本概念 (4) 酸碱理论 (5) 化学反应速率
1. 1 理想气体
1. 1. 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符合下面两条假定的气体,叫做 理想气体:
(1) 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可以 忽略,分子可看成有质量的几何点。
中学阶段的物理课程和化学课程 中,曾学习过理想气体的经验公式
Boyle 定律
n,T 一定时
1 V p
读做 “正比于”
Gay - Lussac 定律 n,p 一定时 V T
Avogadro 定律 p,T 一定时 V n
1 V p VT Vn
综合以上三式,得
V
nT p
以 R 做比例系数,比例式
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分压与总 压的关系
N2
+
O2
2 dm3 2 105 Pa
2 dm3 2 105 Pa
N2+ O2
2 dm3
p总
N2
+
O2
N2+ O2
2 dm3 2 105 Pa
2 dm3 2 105 Pa
2 dm3
p总
将 N2 和 O2 按上图所示混合。 测得混合气体的 p总 为 4 105 Pa。
R = 8.314 103 Pa•dm3•mol-1•K-1
R = 8.314 103 Pa•dm3•mol-1•K-1
这个 R 值用于处理压力与浓度 的关系时,十分方便。
如用在下面的公式中 n
p = RT V
p = c RT 式中 c 是以 mol•dm-3 为单位 的浓度。
1. 1. 2 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p总 = pi i
此即道尔顿分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理想气体混合时,由于分子间无 相互作用,故碰撞器壁产生的压力, 与独立存在时是相同的。即在混合气 体中,组分气体是各自独立的。
这是分压定律的实质。
同样基于上述原因,各组分
气体的分压 pi 在混合气体的总 压 p总 中所占有的比例,应该与 其摩尔分数 xi 一致。
(2) 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 忽略,分子与分子之间、分子与 器壁之间的碰撞,可认为是完全 弹性碰撞 —— 无动能损失。
在高温和低压下,实际气体分 子间的距离相当大,气体分子自身 的体积远远小于气体占有的体积。
这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弱。
高温和低压下的实际气体很 接近理想气体。
故理想气体的这种假定是有 实际意义的。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在 一起,组成的体系,称为混合气体。
组成混合气体的每种气体,都 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显然,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 的 O2,N2,CO2 等,均为空气这 种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 用 ni 表示,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用 n 表示,
显然有 n = ni i
N2
+
O2
N2+ O2
2 dm3 2 105 Pa
2 dm3 2 105 Pa
2 dm3
p总
按分压的定义
p(N2)= 2 105 Pa p(O2)= 2 105 Pa
p(N2)= 2 105 Pa p(O2)= 2 105 Pa 测得混合气体的 p总 为 4 105 Pa。
从式 R = pV
和
nT
R = 8.314 J•mol-1•K-1
看出 pV 乘积的物理学单位为 焦耳 (J)
p
Pa N•m-2
V
m3
所以 pV 的单位为 N•m-2•m3
= N•m
=J
从物理学单位上看 pV 是一种功。
pV R = nT 若压力 p 的单位为 Pa 体积 V 的单位为 d m3 温度 T 的单位为 K 物质的量 n 的单位为 mol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用
xi 表示,则
xi =
ni n
例如,由 4 mol N2 和 1 mol O2 组成的混合气体, 则其中
x(N2)=
n(N2) n
=
4 5
x(O2)=
n(O2) n
=
1 5
显然有
xi = 1
i
混合气体的体积称为总体积, 用 V总 表示。
当第 i 种组分气体单独存在, 且占有总体积时,其具有的压力, 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分压,用 pi 表示 应有关系式 pi V总 = n i R T
混合气体所具有的压力,称为总 压,用 p总 表示。
当第 i 种组分气体单独存在,且 具有总压时,其所占有的体积,称为 该组分气体的分体积。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分体积,用 Vi 表示。 Nhomakorabea应有关系式
p总Vi = n i R T
V
nT p
则变成等式
nRT V= p
由
nRT V= p
得
pV = nRT
此式即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上式中
pV R = nT
若压力 p 的单位为 Pa 体积 V 的单位为 m3 温度 T 的单位为 K 物质的量 n 的单位为 mol 则 R = 8.314 J•mol-1•K-1 R 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解:根据分压的定义求组分气体的分压,
H2 V1 = 2 dm3 , p1 = 5 105 Pa , V2 = 10 dm3 , p(H2)=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