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考点复习

文学概论考点复习

文学概论考点复习
文学概论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创作方法、理论和发展规律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学科。

它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其他文学类学科的基础课程。

一、文学的定义和特征
1.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人类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形式的艺术性表达,诉诸于想象力和情感的一种创作活动,也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产物。

2.文学的特征
(1)艺术性:文学通过艺术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展现独特的审美价值。

(2)虚构性:文学创作通常以虚构的人物、事件和环境为基础,通过想象力呈现出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对独立的世界。

(3)情感性: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唤起读者的各种情感,包括愉悦、悲伤、愤怒等。

(4)普遍性: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具有普遍性,能够触动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体验。

(5)多元性:文学包括多种文体和流派,以及各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和风格。

二、文学的分类
1.根据叙事方式的分类
(1)史诗:叙述英雄事迹和民族历史,常以韵文形式进行。

文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梳理一、知识点速记1.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作家创作个性。

2.独特风格的成型,乃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3.人类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还有人类自身的生命生产,文学属于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

4.当代文学消费具有两重性。

5.文学流派的形成的有关因素:相近的题材,相近的艺术风格和相应的文体,相近的艺术方法和技巧,相近的社会身份和社会阶层,自觉结成的文学社团,相近的理论主张。

二、名词解释1.五四文学潮:指的是1917年前后兴起的崇尚民主与科学启蒙、倡导进化论历史观、推崇白话文写作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陈独秀、胡适、鲁迅、郭沫若等。

2.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在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多种文学思潮的统称,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面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及荒诞派等。

3.文学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即文学阅读或欣赏。

狭义的文学消费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三、简答论述1.风格作为文学中体现作家创作个性的东西,具有哪些特征?答案: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

(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是指风格体现出作家独一无二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性;(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是指作家的风格从形成时起会在一定的时间里保持基本稳定和延续;(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是指由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形成的总体上的风格差异性和丰富性。

2.浪漫主义思潮的基本特征。

(1)崇尚想象。

浪漫主义作家总是喜欢在作品中张扬主体的想象、幻想以及相伴随的情感,表现了鲜明的主体意识,从而透露出强烈的主观性。

(2)主张回到自然。

他们大都把自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主张回到自然、回到中世纪的田园牧歌生活。

同时,认为人不仅是有机体,而且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

(3)倡导象征与神话。

他们大量采用象征手段,使平凡、粗俗的现象作为生活整体而进入文学的象征系统中。

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

(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eg: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

“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

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

(池塘生春草不隔,“家池上,江淹浦畔”,隔)文学创作过程(创作动因、艺术构思、语言呈现)、文学创作心理机制(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艺术理解)、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作家与生活体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素养、创作个性与独创性、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创作动因: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

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

(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内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eg :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

“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

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方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

《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

(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内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eg: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

“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

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方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

文学概论知识点重难点考点_最新修正版

文学概论知识点重难点考点_最新修正版

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重难点考点导论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文学学)文艺学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

文学发展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规律为研究对象。

文学批评:以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为评论对象。

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学方法论为总指导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基本内容分为:文学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文学四个要素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组成的。

1.世界拥有的生活是文学的源泉,研究作家艺术创造的过程规律就形成创作论。

2.作家创作出文学作品是一个层面结构,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是最基本层面,研究作品的语言、形象、类型和风格构成作品论。

3.作品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接受才能变成审美对象,研究读者消费传播接受的过程规律就形成接受论。

4.不同时代、时期、群体、观点的人堆文学的性质看法不同,就形成文学观念论。

5.人类的文学活动有其来源,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宏观角度研究恩学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就形成文学源流论。

文学理论的四大分支: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语言学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相互联系渗透作用。

文学理论的研究,要以文学发展史所提供的材料经验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论著汉代:《毛诗序》——魏晋南北朝:曹丕《典论.论文》、陆机《诗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唐宋时期: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苏轼的文论诗论、严羽《沧浪诗话》——明清时期:金圣叹小说点评、王夫之《姜斋诗话》、叶燮《原诗》、刘熙载《艺概》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王国维《人家词话》、《文学小言》、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鲁迅《摩罗诗力说》、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论诗》、宗白华《美学散步》、钱钟书《谈艺录》、王元化《文心雕龙创造论》、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蒋孔阳《文学新论》西方的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狄德罗《论戏剧艺术》、莱辛《拉奥孔》、歌德《歌德谈话录》、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美学》、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章文学观念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四要素和三过程最具影响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伽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

文学概论知识点简易整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简易整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简易整理第1章文学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和具体地考察文学发展状况、经验和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3、文学批评:是一门及时地评论同时代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也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4、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

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5、广义文化概念提出者: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英国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中国梁漱溟。

狭义文化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符号论文化概念: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

6、马克思、恩格斯在哪些著作中提出意识形态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7、提出文学中“心”与“物”的关系理论的作者与论述:刘勰“心物交融说”;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

诗人对于外物的感受,所引起的感想是无穷尽的,描写事物的神情和外貌要根据景物写,辞藻和音调的运用则要联系自己的心情反复斟酌。

“与心徘徊,随物婉转”。

德国古典作家歌德,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奴隶,现实是客观的,作家对现实的反映是能动的。

补充1.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2.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3.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4.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5.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体验和现创造。

文学概论入门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入门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入门知识点总结一、文学的概念和定义1. 文学的概念文学是指人类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和经验的艺术形式,包括诗、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种文体。

2. 文学的定义文学有多种不同的定义,通常包括作品的创作、受众的阅读、作品的主题、情节和结构等方面。

二、文学的分类1. 文学的体裁文学作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的体裁。

2. 文学的流派文学作品可以按照表现形式、主题内容、风格特点等分类,比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等流派。

三、文学的特点与功能1. 文学的特点文学具有语言艺术性、想象力、表现力、文化传承等特点。

2. 文学的功能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娱乐、审美、思想交流、传统传承、社会反思等多种功能。

四、文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主要包括先秦文学、汉代文学、唐宋文学等,具有丰富的文学遗产和文化底蕴。

2. 近现代文学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包括了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阶段,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文学的关键概念1. 文学的主题文学作品反映了作者对生活、情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思考和体验,这些思考和体验构成了作品的主题。

2. 文学的形式文学作品不仅仅表达内容,也包括了其语言、表现形式和结构等方面的设计和呈现。

3. 文学的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审美意义、道德意义、社会意义等多重意义。

六、文学的批评方法1. 传统文学批评传统文学批评方法主要包括了评注、鉴赏、评论、评说等形式,重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效果。

2. 现代文学批评现代文学批评方法更加重视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例如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等。

七、文学的文化与社会意义1. 文学与文化传承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承载了特定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思想、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2. 文学与社会变革文学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启迪人心、引发社会变革的力量,对社会变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

(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内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eg :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

“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

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方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

(池塘生春草不隔,“谢家池上,江淹浦畔”,隔)文学创作过程(创作动因、艺术构思、语言呈现)、文学创作心理机制(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艺术理解)、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作家与生活体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素养、创作个性与独创性、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创作动因: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精品文档内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

这是文学创作的开端。

9.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

作家有某种思想感情需要传达,或要赞美、批评某种现存事物,或要互换某种新的社会变革等,心中有所积郁,不吐不快,于是产生了创作动机。

10.创作冲动:创作冲动主要是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躁动。

创作冲动推动着作家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没有创作冲动也就不会产生艺术创作活动。

11.艺术构思是作家在创作动机的指引和创作冲动的驱使下,运用艺术概括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14.艺术构思的过程①形成作品整体框架-②设计具体艺术形象-③ 安排情节的演变(eg.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以解放军一个军为单位设置故事的整体构架,围绕涟水战役及孟良崮战役而编织故事情节,塑造了以军长沈振新为核心的层次分明、生动感人的革命军人群像。

)15.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是艺术概括。

艺术概括是指创作主体对选定的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是生活素材上升为艺术形象的必经之途。

一般说来艺术概括包括艺术综合、艺术简化和艺术变形三种方式。

艺术综合:是作家对各种材料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完整艺术形象的过程。

eg《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之智,写关羽张飞之勇,都是集中了发生在许多人身上的事情。

(eg:《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之智,写关羽张飞之勇,都是集中了发生在许多人身上的事情。

)艺术简化:是作家对材料进行简略化处理的过程。

eg: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少总多。

(eg:“以少总多”,如《诗三百》里“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艺术变形:是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不同于生活常态的变异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过程。

(eg:卡夫卡的《变形记》写主人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大甲虫,或,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16.艺术(文学)情感:艺术情感是指作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艺术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

这种艺术情感被很多作家视为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的灵魂。

17.艺术想象:艺术想象是指文艺活动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通过艺术加工而创造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特点:超越时空的特性、是形象与情感相互交织的过程)18.艺术想象的特点(基本特征):①艺术想象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

(eg.《青海的草》里由马蹄声联想到捣衣声,把人的思维从草原这个环境立时拉到长安。

)②艺术想象是形象与情感相互交织的过程。

(eg.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9.艺术想象的类型:(再现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相似性想象)根据艺术想象在创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三大类:(1)再现性想象是主体对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进行回忆的过程。

(2)创造性想象是指在再现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作家还要对它们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熔铸,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其生活原型的艺术形象来(3)相似性想象是作家由一物触发而想到另一物的心理过程。

它在心理学上的依据是联想,也有人将这种想象称为类比性想象。

20.再现性想象:是主体对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进行回忆的过程。

21.艺术理解:艺术理解,是指创作主体融合了形象和情感的理性思维活动。

22.构思:构思是作家调动各种心理机能将纷乱的材料组织成有序的艺术世界的过程。

23.回忆:从文学创作角度来看,回忆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积极地和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常用的回忆方式:①直接回收法②依次序扫描法③按层次推论法。

24.沉思: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内心某个形象或意念的深沉思索。

25.艺术沉思的本质:是艺术情感的酝酿过程。

(不是外在客观环境,而是内心体验。

)26.生活体验:生活体验是指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亲身体察与感受。

27.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具有的独特的创作心理特征,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

28.独创性:独创性是文学艺术的生命,没有独创性的作品是没有艺术价值的。

作家的创作个性与独创性直接相关。

(eg:孙犁《荷花淀》里描写的水乡美景,如诗如画饱含情感的文字是独属于孙犁的。

)西方的形式主义:科学研究文学作品的发展-语言:①俄国:(雅克布逊:有了转喻能交流,艺术作品多富有隐喻性——文学性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主要研究共识性②法国:研究语言深层结构-分为表层与深层—可写新文本,可读新文本—古典经典③新批评—(A. 英:瑞恰兹、燕卜逊-语言的奇异性 B.美:耶鲁四人帮-反讽、张力-形成特有的语言形式)小题:29.马恩的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0.马恩文艺思想的来源:马恩文艺思想总体上是对再现论文艺观的继承和创造。

31.马克思的作品:写给燕妮的爱情诗、《斯科尔皮昂和菲利克斯》、《乌兰内姆》32.恩格斯的作品:《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致斐拉萨尔》、《致敏考茨基》《致玛哈克奈斯》《致保恩斯特》文学价值的多样性和主导价值33.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1)文学功能的整体性。

(eg:孔子说“兴观群怨”,讲的就是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功能。

)(2)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最基本的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此外还有凝聚功能、益智功能、心理补偿功能等。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功能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具有整体性,体现在文学对人的情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①认识功能,是指文学具有帮助人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深对人和社会理解的功能。

(eg:《儒林外史》《红楼梦》中发掘的史料,极具史学价值。

)就作家方面来说,文学的认识功能是通过作家在饱含情感的审美状态中进行文学创作来实现的。

就读者方面来说,文学的认识功能是通过读者的审美活动和获得的体验来实现的。

②教育功能: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影响思想情感、净化心灵世界、增强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功能。

广义地讲文学的教育功能还包括文学具有政治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启蒙和教化功能在内。

(eg: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对于小说《红楼梦》里所描写的时代来讲,显然具有某种违背领教道德的反叛性,林黛玉听后才产生了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的审美体验。

获得“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的教育意义。

吴丹婷在某种程度上,唱出了女性的自我觉醒和人性自由的赞歌。

这种超越于历史局限之上的道德眼光,使《牡丹亭》具有震撼人心的教育力度。

)文学的教育功能与文学表现的内容是一致的。

(eg:爱国主义教育,读《正气歌》,为文天祥的气节折服,民众的爱国热忱从而被唤醒。

)文学的教育功能植根于文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文学反映和表现的对象本身具有教育意义。

另一方面在于文学对生活的反应和表现中渗透着作家爱憎赞否等思想感情倾向,自然成为一种对读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③审美功能:a.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指文学具有沟通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和情感需求,使人获得精神对现实的超越、实现审美理想,推动促进个性和才能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功能。

文学的审美功能具有历史性。

因为文学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的特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文学审美功能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趣、健全审美观念、升华精神境界、优化心理结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文学的审美功能,实际上是文学实现其他功能的中介。

另一方面,文学的审美功能又是以情感为中心的整体性概念,它是文学各种功能协调统一的重要条件。

文学审美功能的类型:①悲剧型②喜剧型③优美型④阳刚型(豪放派, 边塞诗)(诗经中的《硕鼠》,对统治者坦率的控诉,从而在读者心中形成巨大的情感张力,使这首诗在审美上的力度得到了加强。

)@)娱乐功能:文学的娱乐功能指的是文学可以给人带来身体快适、心情愉悦、精神文学娱乐功能的主要特点是让接受者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快乐感。

主观动机并不在于直接获取某一门类的知识,也不是为了接受作家的训诫,而往往是为了获得身心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

(eg: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里就借顽石之口说“市井俗人爱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

”)娱乐功能的含义是多方面的:a.它具有生理满足的意义,并主要是一种想象化的满足。

b.文学的娱乐功能有着益智的特点。

c.文学的娱乐功能最终应该指向高雅的格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