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

1、结合课程所学理论与个人工作实际,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一观点的认识。答:

国企改革成为了2016年的关键词,在新的2017年,面对国有企业改革这一长久形势,要想创办特色企业,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实事求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具体的解决办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要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适应我国的国情发展,并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企业凝聚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强化以人为本,增强企业向心力。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人的作用,企业员工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中的领导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道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点机制,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力争把企业各层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

优化企业干部队伍,建高素质企业团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党员素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正步入国企改革的大潮,企业改革发展影响着党员的思想变化。因此,在企业中要加强对共产党员的思想教育,在思想上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时刻牢记共产主义的崇高使命,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②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企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作为一种领导素质来提高,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目前,在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适应新形势,跟上新要求,善于提出新思路、新点子,才能创新企业发展。

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主体责任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建设成效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迫在眉睫。要确保国有企业

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在日益残酷的竞争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发挥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要想确保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就必须加强党的对企业的领导监督。总的说来,只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和内容;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加强以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为核心的党内监督,使企业党的组织和其成员之间产生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杜绝滥用职权、腐败现象的产生。

总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

2、联系实际、谈谈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与体会。

答:

《共产党宣言》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的理论精髓对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探索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今天,尽管世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宣言》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闪耀出炫目的光芒。《宣言》中关于通过消灭产生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和最高价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这一理想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伟大使命,为达到这一目标,不仅在战争年代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也仍然坚持不懈的努力。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推进,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我们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是一切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如何更好更快的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③习近平的系列讲话对《共产党宣言》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做出了新的诠释

习近平系列讲话内涵丰富,核心内容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正好契合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的、核心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中国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社会的物质财富,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政治和社会进步,增加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权益。

我们应当像《宣言》所阐明的那样,从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来深刻领会习近平的系列讲话精神。社会发展首先注重民生,要使每个人都能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因此发展必须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着眼点,始终围绕改善人民生活搞建设、谋发展,尽快使人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推进。在生活上得到满足后,人民群众会对自己的政治文化权益和自身素质更加关注。所以,社会经济发展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努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要,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结合《论粮食税》及新经济政策的实践、试析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思考及其当代价值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科学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5、1991年8月,一个有着93年历史、执政74年并且掌握着国家全部权利的苏共解散了。结合苏共从辉煌到凄凉的教训,谈谈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答:

如今,中国共产党发展迅速,至今已有8000多万党员。数量上却是占据很大优势。自建党以来,各种腐败份子层出不穷,使得我党在群众心中威信受影响,严重的违背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不可少。

习近平总书记对从严治党的思想,是对我国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分析,为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力支柱。从“八项规定”到“四风”整治,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和行动,严格党内生活是从严治党的关键点,整治了一些不良之风和腐败分子,党风整治还不能停止,仍然有一些腐败分子在侵害群众的利益,从严治党的脚步需要时刻进行,不能停止。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群众

的仆人,没有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没有共产党的今天。不忘当初建党时许下的诺言,继续前进。

针对从严治党,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①治党首先在于治人。“老虎”、“苍蝇”一起打,以儆效尤的示范效应很有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惩治的同时,治理党员和优化党员队伍至关重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及时发现和大胆起用那些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合理选拔任用到才岗相适、岗尽其才的领导岗位上。严格控制入党条件,把那些违反党规的党员干部踢出我党,没有党性意识的群众坚决不能入党。

②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每位党员始终都要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工作的第一位,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是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认真研究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③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不能闭门造车和盲目的去追求发展,要适应当今迅猛发展的新形式,不能再生搬硬套以前的工作方法和发展经验,懂得创新发展、创新思想、创新工作。每个党员要立足本职工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高标准、高质量的去完成群众交给的每一个要求,在严以律己的基础上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

6、结合实际,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全球化时代如何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包括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基本方向、基本宗旨以及由此决定所必须采取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方式、发展方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确定。

第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必须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的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第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十六大报告在这一基础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制度又做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就是“两个必须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第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正确认识和有效调控收入差距。特别注意:效率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初次分配为主要效率;公平要通过政府调控来实现,再分配注重公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是从经济发展的全局而做出的,具有长期指导性的筹划和决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指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老公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