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23《京剧趣谈》课后拓展训练案

六年级上册23《京剧趣谈》课后拓展训练案
六年级上册23《京剧趣谈》课后拓展训练案

课题:第七单元艺术之旅

第23课京剧趣谈

使用人:班学号姓名

第一课时【建议十分钟完成】

◆能力题

一、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全面的,充分的。( )

唯独害怕;只怕。( )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

彻底唯恐无穷无尽

二、根据原文回答问题。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古诗七彩园:(填色彩)

1、乌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2、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总是春。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四、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红。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4、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提升题

五、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或成语。

()的景色()地工作严厉的()

交换()()的态度()地讨论

严厉地()交流()

六、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好之后,()能发现真理。

(2)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上帝的恩赐,()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3)花儿()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4)邱少云()牺牲自己,()挪动一寸地方。

(5)()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我们一定能够克服。

(6)()雪下得多大,大家()坚持到校。

七、加标点。

(1)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说这一切都是我编造出来的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2)每个角落里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邻来的农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改成“把”字句)

(2)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改成反问句)

(3)我们的操场很小,怎能踢球呢?(改成夸张句)

(4)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来,好听极了。(改成比喻句)

六年级数学上册拓展专题讲义

六年级数学上册拓展专题讲义 比的应用(一) 例题1。甲数是乙数的23 ,乙数是丙数的4 5 ,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 )。 1、 甲数是乙数的45 ,乙数是丙数的5 8 ,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 )。 2、 甲数是乙数的45 ,甲数是丙数的4 9 ,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 )。 3、 甲数是丙数的37 ,乙数是丙数的21 2 ,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 )。 例题2。 光明小学将五年级的140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植树活动,已知第一小组和 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2: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4:5。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1、 某农场把61600公亩耕地划归为粮田与棉田,它们之间的比是7:2,棉田与其他作物面积 的比6:1。每种作物各是多少公亩? 2、 黄山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与第二组的人数的比是5:4,第二组与第 三组人数的比是3:2。已知第一组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的总和少15人。六年级参加植树的共有多少人?

3、科技组与作文组人数的比是9:10,作文组与数学组人数的比是5:7。已知数学组与科技 组共有69人。数学组比作文组多多少人? 例题3。乙两校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7:5,如果甲校给乙校650本,甲、乙两校图书本数的比就是3:4。原来甲校有图书多少本? 1、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读30页,则已读和未读的页数之 比为3:5。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1。从甲包取出13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为 7:5。原来甲包有多少克糖?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练习选编

xx~xx年小学数学六年级应用题竞赛题 时间:40分钟(每题5分)满分:100分班级:姓名: 1、全世界有桦树40种,我国桦树的种类占其中的11 20.我国有多少种桦树?解:根据题意列式得:40×11/20=2×11=22(棵) 答:我国有桦树22棵. 2、校园里有杨树20棵,柳树是杨树的9 10,槐树是柳树的 2 3。槐树有多少棵? 解:槐树20x9/10x2/3=18x2/3=12 答槐树12棵 3、一杯250ml的鲜牛奶大约含有3 10g的钙质,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 3 8。一个成年人一天大 约需要多少钙质? 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2:3,乙数和丙数的比是4:5。甲数和丙数的比是多少? 解:甲:乙=2:3=8:12 乙:丙=4:5=12:15 所以,甲:丙=8:15 5、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树? 解:先把三个班的人数加起来:46+44+50=140棵再分别把三个班的人数除以总人数,乘以棵树:一班:46/140×70=23棵二班:44/140×70=22棵三班:50/140×70=25棵 6、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cm,经过30分钟后,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 解:走一圈的路程:20×2×π=125.6厘米30分钟:125.6×30/60=62.8厘米 45分钟:125.6×45/60=94.2厘米 7、用10m长的铁条做直径是50cm的圆形铁环,最多可做多少个? 解:10米=1000厘米1000÷(3.14×50)=1000÷157≈6个 8、百花胡同小学有480人,只有5%的学生没有参加意外事故保险。没有参加意外事故保险的学生有多少人? 解:480×5% =480×0.05% =24(人); 答:参加保险的学生有24人 9、一个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如果用它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体积要比原来减少百分这几? 解:正方体的棱长是3厘米正方体的体积是3×3×3=27(立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5×4×3=60(立方厘米)体积减少了(60-27)÷60=55% 答:体积要比原来减少55%. 10、小明统计了自己的储蓄罐里有125枚硬币,其中1元硬币的数量占44%,5角的占20%,1角的占36%。储蓄罐里共有多少钱? 解:一元的:125×44%×1=55(元)五角的:125×20%×0.5=12.5(元)一角的: 125×36%×0.1=4.5(元)储蓄罐里共有:55+12.5+4.5=72(元) 答:储蓄罐里共有:55+12.5+4.5=72元。

2021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五》教案【二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五》教案【二篇】【 -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你在阅读鲁迅作品之后,有怎样的体会和 ___?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五》教案【二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顾拓展五》教案一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___鲁迅的敏捷才思。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___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___上下文。 ___生活实际。 结合时代背景。 展开丰富联想。 ……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千夫:众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无异:没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 1、合唱队原来女生人数占1/3,后来又有3名女生加入,这样女生就占合唱队的4/9。现在合唱队多少人?(也可列方程解) 2、奶奶今年65岁,妈妈的年龄是奶奶的3/5,小红的年龄是妈妈的1/3。小红今年多少岁? 3、馨馨家园去年有96户家庭中拥有电脑,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4。今年有多少户家庭、拥有电脑? 4、光头强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正好是6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5、六(2)班有72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为5∶4,六(2)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6、操场上有408名学生,老师的人数是学生人数的1/8。操场上师生一共有多少人? 7、一份稿件1/3小时打完,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3份。如果1/3小时打完这份稿件的1/2,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份。 8、一件工作,甲先单独完成2/3用了1/5小时,如果全完成,

要用()小时。 9、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10、学校买来300盆花美化环境,其中150盆布置校园花坛,其余的按3∶2分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到多少盆? 11、用来消毒的碘酒是把碘和酒精按1:50的比混合配制的,现在有35克碘,能配制这种碘酒多少克? 12、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4/7,差和减数的比是() 13、A是B的2倍,B是C的2/3,A:B:C=() 14、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15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两人合作3小时后,由甲继续做几小时才能完成这件工作的4/5? 15、打一份稿件,甲单独打18小时完成,乙单独打30小时完成,甲先打3小时后,剩下的任务由两人合打,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16、一个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从上层搬4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书架上的书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多少本?

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五 教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五》教案设计

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五教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五》教 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身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逾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同学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外表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 (2)同学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时代背景。 展开丰富联想。 ……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同学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千夫:众多的人。 孺子:小小朋友。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拓展百分数讲义 苏教版

百分数j 千克可以写成50%千克。() 1.判断:50 100 2.指出下面哪些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1)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1 。 100 千克。 (2)一袋食盐的质量是50 100 。 (3)男生人数约占全班人数的5 8 3.五年级一班的男生人数占全班的55%,女生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 几?谁占的百分比多?多多少? 4.一个分数,分之加1后,变成了75%;分子减1后,变成了50%。 这个分数是多少? 5.一个百分数,去掉百分号后比原数多49.5。这个百分数是多少? 6.一个分数,分子加1后,变成了80%,分子减1后,变成了60%。 这个分数是多少? 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后变成了60%,同时加上这个数7.7 15 是多少? 8.把百分数m%(m是小于100且不为0的自然数)改写成分数后, 不用约分就是最简分数。分子是什么数?这样的分数有多少个? 9.判断:1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10%。() 10.填空:六年级三个班共有124人,今天出勤124人,出勤率是 ()。 。求二年11.实验小学二年级一班今天没到校的人数是到校人数的1 19级一班今天的出勤率。 12.乐乐玩具店的一种遥控汽车进价是50元,店主以65元的价格卖 出。这种遥控车的利润率是多少? 13.有含糖量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其含糖量增加到10%,需要 加入多少克糖?

14.甲杯里有300克水。乙杯里有200克水。 (1)如果往两杯里各加入30克盐,那么那杯盐水咸一些? (2)如果往甲杯里加入40克盐,往乙杯里加入25克盐,那么 哪杯盐水咸一些? 15.某超市有一种葡萄酒,每瓶的进价是20元,每瓶的利润率是 35%。这种葡萄酒的售价是多少元? 16.把100千克含盐15%的盐水调制成含盐20%的盐水,可以怎么办? 17.小亚和小斌都是集邮爱好者,小亚的邮票数比小斌多1 4。小斌的 邮票数是小亚的百分之几?小亚的邮票数占两人邮票总数的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18.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面 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9.甲数比乙数多25%(甲、乙两数均不为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 之几? 20.李叔叔和张叔叔都是集邮爱好者,李叔叔现有的邮票数是张叔叔 的7 4 倍,李叔叔的邮票数比张叔叔多百分之几? 21.一种机械零件,成本从4.5元降低到2.5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 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2.一种机械零件,成本是4.5元,后来降低了2.5元,成本降低了 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3.甲数比乙数多乙数的2 3(甲、乙两数均不为0),乙数比甲数少百 分之几? 24.已知a是b的2 5,a是c的2 7 (a、b、c均不为0),求c比b多百 分之几。 25.昨天和今天,学校食堂买了同样多的蔬菜和肉,昨天付了250元, 今天付了280元,原因如下图所示。今天买蔬菜用了元。26.兄弟三人,老大的年龄比老二的年龄大20%,老二的年龄比老三 的年龄大20%。老大的年龄比老三的年龄大百分之几?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回顾拓展五

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学习重点] 1.交流如何培养科学精神。 2.积累理解日积月累中16个成语。 [学习难点] 了解培养科学精神的方法,掌握日积月累中16个成语,并能学以致用,灵活运用。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回顾单元,走入交流平台。 1.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波义尔等人的事迹,了解了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事迹,还认识了一位普通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他们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他们都是为推动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交流一下学习的收获与体会。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交流平台。 2.出示交流平台要求,自己读。 反馈交流:“交流平台”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回顾·拓展五》的“交流平台”有针对性地为我们设计了两个话题: 一是让同学们结合本组课文以及课外的学习,谈谈对科学精神的认识,这是本组课文主题的小结与延伸。 二是让大家交流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收获,或知识能力,或方法习惯,也可以倾诉语文学习中的酸甜苦辣,还可以对自己的六年

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自评与反思…… 3.师生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这节课我们主要针对第一个话题展开讨论交流。请同学们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四人小组成员交流) ②指名学生说自己小组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4.出示课前搜集的名言,进一步感悟科学精神。 5.师生交流:如何培养科学精神? 二、学习“日积月累” 1.读词语。 2.师生交流词意。 ①大家读得很准确,那么能说一说这16个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是关于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 ②交流成语的意思。 3.根据意思分类。 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 “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 4.选择成语练习说话。 5.练习背诵。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入了本组课文的交流平台,畅谈了对科学精神的认识,交流了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的好的做法,也学习了日积月累中的有关科学精神的16个成语。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

(完整word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拓展思维拓展精选练习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思维拓展精选练习题 填空题部分 1、一根绳长12 米,剪去它的 2 3 后,比原来短了( )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5 4 米,它的边长是( )米,边长与周长的比值是( )。 3、甲、乙两桶油共重15千克,从甲桶里取出 15 ,从乙桶也取出 1 5 ,共取出( )千克。 4、已知A × 23 =B × 67 =0.75×C =D ÷5 6 ,其中A 、B 、C 、D 是非0自然数,把四个字母从大到小排列是:( ) ﹥( )﹥( )﹥( )。 5、一个减法算式中,减数是差的 2 7 ,被减数与差的比是( )。 6、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甲用8分钟,乙用10分钟,甲和乙的速度比是( )。 A .8:10 B .10:8 C .4:5 D .5:4 7、甲仓存粮18吨,从甲仓运3吨放入乙仓,两仓存粮同样多,原来甲仓比乙仓多( )。 A .3吨 B .12 C . 13 D .2 3 8、如果一个正方形周长和一个圆周长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 )∶( )。 9、工程队3天完成了一项工程的 8 1 ,完成全项工程的一半需( )天。 10、判断:一个非0自然数,把它增加101以后再减少10 1 ,这个数大小没变。………( ) 11、把9 20 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米,每份占9米的( )。 12、一桶油,第一次用去14 ,正好是5升,第二次用去这桶油的1 2 ,第二次用去( )升。 13、栽一批苹果树,成活率是95%,为了保证成活380棵,至少要栽( )棵苹果树。 14、把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高是4厘米,底面的长与宽的比是3:2的长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15、判断:黄师傅加工了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1%。…( ) 16、选择:爸爸今年a 岁,比小明大b 岁,再过5年,爸爸和小明相差( ) A .a B. b C. a-b D. b+5 17、在200克盐水中,盐与水的比为1:24,又放入4克盐后,盐与水的比为( ):( ) 18、选择:甲数的 54 是24,乙数的4 3是24,甲数与乙数的比较( )。 A.甲数大 B. 乙数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9、观察图(1),(2),并按照同样的规律在(3)的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图形。

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拓展分数混合运算总结

二、分数应用 题 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可以借助于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一、分数应用题主要讨论的是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1、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几分之几通常称为分率。 2、标准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作为单位“1”的那个数,称为标准量。(也叫单位“1”的数量) 3、比较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同标准量比较的那个数,称为比较量。(也叫分率对应的数量) 二、分数应用题的分类。(三类)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一个看作单位“1”的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它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是: 2 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求单位“1”的量。基本的数量关系是: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两个数量,比较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解这类应用题用除法。基本的数量关系是: 三、分数应用题的基本训练: 1、正确审题训练:正确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这里所说的审题,首先是根据题中的分率句,能准确分清比较量和单位“1”的量(看分率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的量)。 判断单位“1 “比”字句转化成“是”字句;第三是能将省略式的分率句换说成比较详细的句子的能力。 2、画线段图的训练:线段图直观、形象。按题中的数量比例,恰当选用实线或虚线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数形结合,有利于确定解题思路。 3、量、率对应关系训练:量、率对应关系的训练是解较复杂分数应用题的重要环节。通过训练,能根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发挥联想,找出各种量、率间接对应关系,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如: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总数的1 5,第二次运走总数的 1 4,还剩下 143 (1)把货物的总重量看做是:单位“1”(2)第一次运走的占总重量的: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练习选编

配套第一单元《方程》拓展练习 一、解方程 1、8(x -2)=2(x +7) 2、)(1x 21 2 -?=71×(x-4.6) 3、求方程x+y=5的正整数解 4、求方程4x+3y=15的正整数解 二、 列方程解决问题 5、规定正整数a ※b=a ×(a+1)×(a+2)×……×(a+b-1),(x ※3)※2=3660,那么x 的值是多少? 6、规定a ○b=) x (1a 1 ab 1+++b )(,若2○1=32,则2004○2005等于多少?

7、一本作文书张华12天可以看完,王丽比张华多2天看完,王丽每天比张华少看4页,这本作文书有多少页? 8、师傅和徒弟加工零件,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一样多,第一天师傅加工的零件是徒弟的5倍,第二天徒弟比师傅多加工2个,如果徒弟再多加工9个,那么他加工的零件就是他第一天加工的4倍,第二天师傅加工多少个零件? 9、今年,兄弟俩的年龄之和为55岁,曾经有一年,哥哥的岁数是今年弟弟的岁数,那时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的2倍,问哥哥和弟弟今年各多少岁? 10、小张在甲公司打工,几个月后又到乙公司兼职甲公司每月付给他工资470 欧元,乙公司每月付给他350欧元,年终,小张从两家公司获得薪金7620欧元,他在甲公司打工几个月,在乙公司兼职几个月?

11、俏皮猪25元一个,加菲猫比俏皮猪便宜,但价格也是整数元,并比俏皮猪少买2个,共花了280元。问买了多少只俏皮猪? 配套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拓展练习 1、请斜二测法画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 2、小东做了一个长方体模型,表面积是16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恰好能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试求: (1)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原来这个大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为两两互质且均大于1的自然数,已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8721立方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训练测试最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训练测试2014.1.7 1、口算 1134-= 35106 ?= 1253÷= 20.85+= 32×12.5%= 111()23÷-= 19192144 ?-= 112()333-÷= 225555?÷?= 118888 ÷-?=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444455÷-÷ (2)7115912912?+? (3)21()7575 +?? (4) 11152()121223+÷- (5)727(1)11510??÷--???? 3、学校食堂九月份和十月份用煤量的比是7:8,九月份比十月份少用煤 34吨,问十月份用煤多少吨? 4、少先队员采集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共80件,植物标本的件数是昆虫标本的 23,问两种标本各多少件? 5、学校运来 45吨煤,用去13吨后,又用去余下的35 ,问又用去多少吨?

6、有甲、乙两个班,如果从甲班调8人到乙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如果从乙班调8人到甲班,则甲班的人数就是乙班的2倍,甲乙两班各多少人? 7、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4cm,则至少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把一根长3米的长方体木料,平均锯成三段,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米,这块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9、一群公猴、母猴和小猴共38只,每天共摘桃266个,已知一只公猴每天摘桃10个,一只母猴每天摘桃8个,一只小猴每天摘桃5个,又知公猴比母猴少4只,问公猴、母猴、小猴各多少只? 10、某物流公司的甲、乙两辆货车分别从相距3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 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两车行驶3 2 小时时甲车先到达配货站C地,此时两车相距30千米, 甲车在C地用1小时配货,然后按原速度开往B地;乙车行驶2小时时也到C地,未停留继续开往A地。问乙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50千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 1、合唱队原来女生人数占1/3,后来又有3名女生加入,这样女生就占合唱队的4/9。现在合唱队多少人?(也可列方程解) 2、奶奶今年65岁,妈妈的年龄是奶奶的3/5,小红的年龄是妈妈的1/3。小红今年多少岁? 3、馨馨家园去年有96户家庭中拥有电脑,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4。今年有多少户家庭、拥有电脑? 4、光头强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正好是6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5、六(2)班有72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为5∶4,六(2)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6、操场上有408名学生,老师的人数是学生人数的1/8。操场

上师生一共有多少人? 7、一份稿件1/3小时打完,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3份。如果1/3小时打完这份稿件的1/2,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份。 8、一件工作,甲先单独完成2/3用了1/5小时,如果全完成,要用()小时。 9、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10、学校买来300盆花美化环境,其中150盆布置校园花坛,其余的按3∶2分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到多少盆? 11、用来消毒的碘酒是把碘和酒精按1:50的比混合配制的,现在有35克碘,能配制这种碘酒多少克? 12、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4/7,差和减数的比是() 13、A是B的2倍,B是C的2/3,A:B:C=() 14、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15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2小时完

成。两人合作3小时后,由甲继续做几小时才能完成这件工作的4/5? 15、打一份稿件,甲单独打18小时完成,乙单独打30小时完成,甲先打3小时后,剩下的任务由两人合打,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16、一个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从上层搬4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书架上的书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多少本? 17、有两筐水果,甲筐的个数是乙筐的3倍。如果从乙筐中拿5个放进甲筐,这时甲筐的个数恰好是乙筐的5倍。两筐水果共有多少个?(提示:可以列方程解答) 18、甲乙两队挖一条水渠,甲队单独挖8天完成,乙队单独挖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回顾__拓展五》教学设计1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

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及答案

WORD格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 1、合唱队原来女生人数占1/3,后来又有3名女生加入,这样 女生就占合唱队的4/9。现在合唱队多少人?(也可列方程解) 2、奶奶今年65岁,妈妈的年龄是奶奶的 3/5,小红的年龄是妈 妈的1/3。小红今年多少岁? 3、馨馨家园去年有96户家庭中拥有电脑,今年比去年增加了 1/4。今年有多少户家庭、拥有电脑? 4、光头强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正好是6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5∶4,六(2) 5、六(2)班有72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为 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6、操场上有

上师生一共有多少人?408名学生,老师的人数是学生人数的1/8。操场 7、一份稿件1/3小时打完,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 1/3小时打完这份稿件的1/2,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 3份。如果 )份。第一页共一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8、一件工作,甲先单独完成 2/3用了1/5小时,如果全完成, 要用()小时。 9、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150盆布置校园花坛,其 10、学校买来300盆花美化环境,其中 余的按3∶2分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到多少盆? 1:50的比混合配制的, 11、用来消毒的碘酒是把碘和酒精按 现在有35克碘,能配制这种碘酒多少克? 12、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4/7,差和减数的比是() 13、A是B的2倍,B是C的2/3,A:B:C=() 14、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15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2小时完 成。两人合作3小时后,由甲继续做几小时才能完成这件工作的4/5? 15、打一份稿件,甲单独打18小时完成,乙单独打30小时完成,

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五教案

回顾·拓展五 教学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课时1.回顾本单元所学过的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表达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通过阅读“趣味语文”,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 1.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表达方法。 2.积累鲁迅的名言。 一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过的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表达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趣味语文”,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 教具准备 鲁迅先生名言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谈谈你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结合课文、资料袋、阅读链接和课外搜集的资料,交流鲁迅留给自己的印象,说说与鲁迅有关的人和事,谈谈读鲁迅作品的体会和感受等。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2.交流体会含意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2)含意深刻的句子表面上看是一层意思,实际上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本组课文中有哪些这样的句子?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 交流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丰富的联想。 (3)小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的。 二日积月累 1.自读句子,明白这些都是鲁迅先生的名言。 2.全班齐读,读通顺、流利。 3.自读句子,体会其中的含意,并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对名言的理解。 第一句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精神写照。 第二句体现了鲁迅的战斗精神。 第三句教育我们要乐于奉献,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句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如同生命一般宝贵。 第五句说明广泛阅读、博览群书的好处。 5.自由朗读,背一背。 6.你还搜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名言?全班交流。 7.你从这些名言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三趣味语文 1.学生自由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鲁迅?(感受到少年鲁迅的机智聪慧和博学多才。) 3.这个故事的趣味性体现在哪里? 4.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趣味语文故事呢?请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 1 2 1、合唱队原来女生人数占1/3,后来又有3名女生加入,这样女生就占合唱3 队的4/9。现在合唱队多少人?(也可列方程解) 4 5 2、奶奶今年65岁,妈妈的年龄是奶奶的3/5,小红的年龄是妈妈的1/3。小6 红今年多少岁? 7 8 3、馨馨家园去年有96户家庭中拥有电脑,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4。今年有多9 少户家庭、拥有电脑? 10 11 4、光头强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正好是12 6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13 14 5、六(2)班有72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为5∶4,六(2)班男、女生各15 有多少人? 16 17 18 6、操场上有408名学生,老师的人数是学生人数的1/8。操场上师生一共有 一

19 多少人? 20 21 7、一份稿件1/3小时打完,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3份。如果1/3小时打完22 这份稿件的1/2,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份。 23 8、一件工作,甲先单独完成2/3用了1/5小时,如果全完成,要用()24 小时。 25 9、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26 10、学校买来300盆花美化环境,其中150盆布置校园花坛,其余的按3∶2 27 分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到多少盆? 28 29 30 11、用来消毒的碘酒是把碘和酒精按1:50的比混合配制的,现在有35克31 碘,能配制这种碘酒多少克? 32 33 34 12、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4/7,差和减数的比是() 35 13、A是B的2倍,B是C的2/3,A:B:C=() 36 14、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15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两人合37 作3小时后,由甲继续做几小时才能完成这件工作的4/5? 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及标准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 1、合唱队原来女生人数占1/3,后来又有3名女生加入,这样女生就占合唱队的4/9。现在合唱队多少人?(也可列方程解) 2、奶奶今年65岁,妈妈的年龄是奶奶的3/5,小红的年龄是妈妈的1/3。小红今年多少岁? 3、馨馨家园去年有96户家庭中拥有电脑,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4。今年有多少户家庭、拥有电脑? 4、光头强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正好是6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5、六(2)班有72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为5∶4,六(2)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6、操场上有408名学生,老师的人数是学生人数的1/8。操场 第三页共十五页

上师生一共有多少人? 7、一份稿件1/3小时打完,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3份。如果1/3小时打完这份稿件的1/2,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份。 8、一件工作,甲先单独完成2/3用了1/5小时,如果全完成,要用()小时。 9、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10、学校买来300盆花美化环境,其中150盆布置校园花坛,其余的按3∶2分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到多少盆? 11、用来消毒的碘酒是把碘和酒精按1:50的比混合配制的,现在有35克碘,能配制这种碘酒多少克? 12、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4/7,差和减数的比是() 13、A是B的2倍,B是C的2/3,A:B:C=() 14、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15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2小时完第四页共十五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拓展提高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拓展提高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有一篮苹果,甲取一半少一个,乙取余下的一半多一个,丙又取余下的一半,结果还剩下一个。如果每个苹果值1元9角8分,那么这篮苹果共值多少元? 2、小辉乘飞机参加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金杯赛。机窗外是一片如画的蔚蓝大海。他看到云海占整个画面的1/2,并遮住一个海岛的1/4,露出的海岛占整个画面的1/4.求被遮住的海岛占应看见的整个海面的几分之几。 3、一批树苗,如果每人种树苗8棵,则要多出树苗总数3棵,如果每人种7棵,则还有4棵树苗没有人种,参加种树的人数是多少?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 4、有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8张,总面值为2.80元。问10分和20分的邮票各有多少张? 5、学校春游共用10辆客车,大客车每辆坐80人,小客车每辆坐60人,大客车比小客车多坐240人,大小客车各几辆? 6、一根绳子测量井深,单股量,井外余3米;双股量;到井口差4米,求绳长。 7、有两桶油,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1.5倍,如果从甲桶取出3.5千克倒入乙桶,则两桶油就一样重,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8、暑假期间,小强每天都坚持游泳,并对所游的距离作了记录。如果他在暑假的最后一天游670米,则平均每天游498米;如果最后一天游778米,则平均每天游495米;如果他想平均每天游500米,那么最后一天应游多少米? 9、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15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做30个,结果只用10天就完成了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10、一个正方形,如果把它的一条边长减少8米,相邻的另一条边减少3米,这个正方形就变成一个长方形,面积减少了196平方米,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 11、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5小时在离中点30千米处相遇。甲车速度是乙车的1.2倍,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米? 12、小明从家去学校,他以每分50米速度走了2分钟后,发现这样走下去就会迟到3分钟;于是他改为每分走80米,这样就能在上课前3分钟到校,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13、甲从A地到B地需要5小时,乙从B地到A地,速度是甲5/8.现在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B地后立即返后,乙到A地后也立即返回,他们在途中又一次相遇。如果两次相遇点相距72千米,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4、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甲比乙多加工零件20个,丙加工的零件是乙加工零件的4/5,甲加工的零件是乙丙两人加工零件总数的5/6.甲、乙、丙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最新教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五》教案设计(精品)

教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五》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身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逾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同学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外表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 (2)同学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时代背景。 展开丰富联想。 ……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同学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千夫:众多的人。 孺子:小小朋友。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无异:没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同学自读。指名读。 3、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4、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试题-拓展提升题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拓展提升题 一、填空题 1、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3,并且甲数比乙数少10,那么甲数是,乙数是。 2、若2:3的前项增加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 3、一双鞋子如卖140元,可赚40%,如卖120元可赚。 4、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要用12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用15天完成,现在甲乙合作3天后,还剩这条路的。 5、右图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工人叔叔要再图中的阴影部分铺上草坪,需要铺设草坪的面积是m2(π取3.14) 6、利用“快乐大转盘”举行促销活动(如图),转动指针如果落在红色区域就是中了一辆玩具汽车,那么中玩具汽车的可能性是。 7、一杯纯牛奶,喝去20%后,加满水搅匀再喝去50%后,杯中的纯牛奶与水的比 8、单独完成一项工程,甲队要24天,乙队要30天,现在甲乙两队合作4天后,丙队参加进来,又经过7天完成全部工程,如果一开始三队就一起工作天可以完成工程。 9、小明的爸爸的月工资是5840元,按照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超过5000元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那么小明爸爸月工资应缴纳所得税元。 10、甲数的2 3等于乙数的3 4 ,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11、在一个圆内做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如右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那么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π取3.14) 12、大瓶糖水的体积是小瓶糖水体积的2倍,大瓶糖水的含糖率是20%,小瓶糖水的含糖率是35%,将两瓶糖水混合后,现在的含糖率是。 二、选择题 1、把2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百分比是() A 25% B 20% C 75% 2、李爷爷家里的菜地共600平方米,他准备用2 5 种西红柿,剩下的按2:1的面积比种黄瓜

六年级数学上册1-6单元拓展训练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1-6单元拓展训练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拓展练习选编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2012年9月1日 配套第一单元《方程》拓展练习 一、解方程 1、8(-2)=2(+7) 2、 = ×(x-4.6) 3、求方程x+y=5的正整数解 4、求方程4x+3y=15的正整数解 二、列方程解决问题 5、规定正整数ab=a×(a+1)×(a+2)×……×(a+b-1),(x3)2=3660,那么x的值是多少? 6、规定a○b= ,若2○1= ,则2004○2005等于多少? 7、一本作书张华12天可以看完,王丽比张华多2天看完,王丽每天比张华少看4页,这本作书有多少页? 8、师傅和徒弟加工零件,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一样多,第一天师傅加工的零件是徒弟的5倍,第二天徒弟比师傅多加工2个,如果徒弟再多加工9个,那么他加工的零件就是

他第一天加工的4倍,第二天师傅加工多少个零件? 9、今年,兄弟俩的年龄之和为55岁,曾经有一年,哥哥的岁数是今年弟弟的岁数,那时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的2倍,问哥哥和弟弟今年各多少岁? 10、小张在甲公司打工,几个月后又到乙公司兼职甲公司每月付给他工资470欧元,乙公司每月付给他350欧元,年终,小张从两家公司获得薪金7620欧元, 他在甲公司打工几个月,在乙公司兼职几个月? 11、俏皮猪25元一个,加菲猫比俏皮猪便宜,但价格也是整数元,并比俏皮猪少买2个,共花了280元。问买了多少只俏皮猪? 配套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拓展练习 1、请斜二测法画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 2、小东做了一个长方体模型,表面积是16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恰好能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试求:(1)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原这个大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为两两互质且均大于1的自然数,已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8721立方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有一个棱长是1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从他的前面、上面、左面、中心分别凿穿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