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和差、和倍 应用题
和差、和倍、差倍应用题(应用题)-数学三年级上册

和差、和倍、差倍【和差问题】1.甲乙两队合挖长48千米的水渠,甲队比乙队多挖6千米,求甲、乙两队各挖了多少千米?2.甲、乙两个仓库共运进货物1260吨,如果从甲仓库调出120吨货物到乙仓库,则两个仓库的货物一样多,求甲乙两仓库原来运进货物各多少吨?3.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甲堆运走30吨仍比乙堆多12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应用题专项练习4.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人,如果从甲校调20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有学生多少人?5.电视机厂一、二、三车间共有工人360人,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12人,第三车间比第二车间少18人,三个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6.养兔场共养兔8800只,有白兔、黑兔和灰兔三品种,白兔比黑兔多600只,黑兔比灰兔少400只,求白兔、黑兔、灰兔各有多少只?7.三块小麦试验地里共收小麦9800千克。
第一块试验地比其余两块试验地少收1400千克,第二块试验地比第三块试验地多收200千克小麦,求三块小麦试验地各收小麦多少千克?8.用80米长的铁丝网靠墙围一个长方形的场地(靠墙的一面不用铁丝网),对着墙的一面是长,长比宽多20米,求这块长方形场地的面积是多少?9.甲、乙两个工程队共1980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人调入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24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10.学校图书室的书有520本不是故事书,有500本不是科技书,已知故事书和科技书一共有700本,问图书室里一共有多少本书?【和倍问题】1.小卫家里养了20只兔子,其中大兔只数是小兔的4倍,问小卫家养的小兔和大兔各有多少只?2.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的和是212,已知商是2,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3.某校四、五年级共有学生218人,五年级学生人数比四年级的2倍少22人。
问四、五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4.两数相除,商3余4,如果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相加,和是43,求被除数和除数。
5.姐姐有连环画38本,妹妹有连环画52本,姐姐要给妹妹多少本连环画,才能使妹妹的本数是姐姐的2倍?6.两箱茶叶共176千克,从甲箱取出30千克放乙箱,乙箱的千克数就是甲箱的3倍。
三年级数学上册《和倍差倍》应用题

《和倍差倍》应用题暑假衔接和倍问题小数=(总数)÷(倍数+1)大数=(总数)-(小数) 或大数=(小数)×(倍数) 等量关系:(小数)+(小数)×(倍数)=和已知两数的和与两数的倍数的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例题:三(1)班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48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故事书:48÷(3+1)=12(本)科技书:12×3=36(本)或:48-12=36(本)练习1、文具盒的价格是铅笔的8倍,芸芸买这两种文具共花了18元。
铅笔、文具盒分别多少钱?铅笔:18÷(1+8)=2(元)文具盒:8×2=16(元)或:18-2=16(元)练习2、爸爸的年龄是芸芸的6倍,芸芸和爸爸的年龄之和是42岁,芸芸和爸爸分别多少岁?芸芸的年龄:42÷(1+6)=6(岁)爸爸的年龄:6×6=36(岁)或:42-6=36(岁)《和倍差倍》应用题暑假衔接差倍问题小数=(差)÷(倍数- 1)大数=(小数)+(差)或大数=(小数)×(大数)等量关系:(小数)×(倍数)—(小数)=差已知两数的差与两数的倍数的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例题:奶奶的年龄是芸芸年龄的9倍,奶奶比芸芸大56岁,芸芸和奶奶分别多少岁?芸芸:56÷(9-1)=7(岁)奶奶:7×9=63(岁)或:7+56=63(岁)练习1、有两袋米,大袋的米是小袋的米的3倍,大袋的米比小袋的米重50千克,大袋和小袋的米各有多少千克?小袋的米:50÷(3-1)=25(千克)大袋的米:25×3=75(千克)或:25+50=75(千克)练习2、甲乙各有一些书,甲比乙多60本,甲乙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同样多后,甲是乙的3倍,现在甲乙各有多少本书?乙:60÷(3-1)=30(本)甲:30×3=90(本)或:30+60=90(本)《和倍差倍》应用题暑假衔接和倍、差倍专项练习1、妈妈的年龄是芸芸的6倍,妈妈和芸芸一共42岁,妈妈和芸芸各几岁?1+6=7,42÷7=6(岁),42-6=36(岁)2、芸芸去文具店购买文具,自动铅笔每支2元,钢笔的价格是自动铅笔的8倍,买一支钢笔和铅笔一共花了18元,钢笔和自动铅笔各多少钱?1+8=9 18÷9=2(元)2×8=16(元)3、芸芸的故事书是小敏的7倍,芸芸和小敏一共有96本故事书,芸芸和小敏各有多少本故事书?7+1=8 96÷8=12(本)96-12=84(本)4、李步青和小敏一起剪花,李步青剪的花是小敏的4倍,小敏和李步青一共剪了100朵,小敏和李步青各剪了多少朵?4+1=5 100÷5=20(朵)20×4=80(朵)5、有两袋米,大袋的米是小袋的米的3倍,大袋的米比小袋的米重50千克,大袋和小袋的米各有多少千克?3-1=2 50÷2=25(千克)25×3=75(千克)。
三年级数学 和差、和倍、差倍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和差、和倍、差倍应用题---------------------------------------目录第一讲和差应用题(4)第二节和倍应用题(9)第三节差倍应用题(14)和差、和倍、差倍应用题告诉两个数的差(和或者差),两个数的和(倍数关系),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求出两个数分别是多少,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自己分析题意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解和差问题的要点:大数=(和+差)÷2 小数=大数-差解和倍问题的要点:小数=和÷(倍数+1) 大数=小数×倍数解差倍问题的要点:小数=差÷(倍数-1) 大数=小数×倍数第一讲和差应用题【例1】两个数的和为36,差为32,求大、小两数各是多少?【例2】林杰在一次测验中,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3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语文、数学各多少分?【例3】两筐苹果共重90千克,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6千克放入第二筐后,两筐的重量相等,第一筐苹果原来有多少千克?【例4】唐僧带着师徒三人去西天取经,如来佛发了875元奖金分给保护唐僧的三名优秀徒弟,孙悟空比猪八戒多得250元,猪八戒比沙僧多得125元,三名优秀的徒弟各得多少元?【例5】甲乙两车间共有393名工人,把甲车间的16名工人调到乙车间后,甲车间比乙车间还多5名,甲、乙车间原有工人多少名?1、数学兴趣小组有学生45人,男生比女生多3人,男生多少人?2、被减数是100,减数比差多16,减数和差各是多少?3、小飞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3岁,爸爸比他大30岁,爸爸几岁?4、两个水桶共盛水5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出6千克,两个水桶中的水就一样多了,第一桶原盛水多少千克?5、实验学校把“希望工程”捐款4250元钱分别发给三个山区学校,甲校比乙校多300元,乙校比丙校多250元,甲乙丙各多少元?6、学校图书室把550本图书分给三、四、五年级阅读,三年级比四年级少分20本,五年级比三年级多分50本。
三年级应用题练习(和倍、差倍问题)

三年级( 上)解决问题班级:姓名:1、基础练习(1)足球有30个,篮球比足球多60个,足球和篮球一共有多少个?(2)足球有30个,篮球是足球的3倍,足球和篮球一共有多少个?(3)篮球有90个,比足球多60个,足球和篮球一共有多少个?(4)足球有30个,篮球是足球的3倍,篮球比足球多多少个?(5)篮球有90个,是足球的3倍,篮球比足球多多少个?(6)足球有30个,篮球比足球多60个,篮球是足球的几倍?(7)篮球有90个,比足球多60个,篮球是足球的几倍?( 8)足球和篮球一共有120 个,篮球有90 个,篮球比足球多多少个?( 9)足球和篮球一共有120 个,篮球有90 个,篮球是足球的几倍?(10)足球和篮球一共有120 个,足球有30 个,篮球比足球多多少个?2、解决问题。
( 42 分)(1)操场上跑步的人有153人,比做操的多23人,操场上跑步的和做操的一共有多少人?(2)有35个鸡蛋,每个盘子里能装6个鸡蛋,问要几个盘子才能装下这些鸡蛋?如果要使 5 个盘子能装下这些鸡蛋,每个盘子应装多少个鸡蛋?3(3) 同学们做了 40朵红花,还做了 4束黄花,每束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多少倍?(4) 操场上有26人在跳高,跑步的人数比跳高的 3倍多10人,跑步的有多少人?(5) 织布车间原计划 8小时织布2160米,实际提前2小时织完,实际每小时织布多少 米?(6)某公司向花店预定 90束玫瑰花,花店工人已经包装了36束。
剩下的要求6小时后取货,接下来的时间里,工人平均每小时要包装多少束? (7) 学校图书室买来科技书和故事书共校图书室买来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11) 1 盆郁金香和 1 盆小菊花共 22元,同样的 5盆郁金香和 1 盆小菊花共 82 元。
1 盆 郁金香和 1 盆小菊花各多少元?( 12)甲队有 45 人,乙队有 75 人。
甲队要调入乙队多少人,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 倍?240 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 3 倍。
小学三年级数学: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详解(附例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详解(附例题)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其实,解和差问题,还有一段顺口溜: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和差问题的解题公式: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例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解甲班人数=(98+6)÷2=52(人)乙班人数=(98-6)÷2=46(人)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长=(18+2)÷2=10(厘米)宽=(18-2)÷2=8(厘米)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纳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
例1、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解(1)杏树有多少棵?248÷(3+1)=62(棵)(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解(1)西库存粮数=480÷(1.4+1)=200(吨)(2)东库存粮数=480-200=280(吨)答:东库存粮280吨,西库存粮200吨。
例3、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解:160÷(3+1)=40本乙40×3=120本甲答:甲班120本,已班40本。
三年级奥数之和、差与倍数的应用题

和、差与倍数的应用题一、和差问题说到“和差问题”,小学高年级的同学,人人都会说:“我会!”和差问题的计算太简单了.是的,知道两个数的和与差,求两数,有计算公式: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会算,还要会灵活运用,要把某些应用题转化成和差问题来算.先看几个简单的例子.例1 张明在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得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得8分,张明这两门功课的成绩各是多少分?解:数学得分=(95×2+8)÷2=99.语文得分=(95×2-8)÷2= 91.答:张明数学得99分,语文得91分.注:也可以从 95×2-99=91求出语文得分.例2 有 A,B,C三个数,A加 B等于 252,B加 C等于 197, C加A等于 149,求这三个数.解:B=(252+ 197-149)÷ 2= 150,A=252-150=102,C=149-102=47.答:A,B,C三数分别是102,150,47.注: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A+B)+(B+C)+(C+A)=2×(A+B+C).上面式子说明,三数相加再除以2,就是三数之和.A+B+C=(252+197+149)÷C=299-252=47,B=299-149=150,A=299-197=102.例3甲、乙两筐共装苹果75千克,从甲筐取出5千克苹果放入乙筐里,甲筐苹果还比乙筐多7千克.甲、乙两筐原各有苹果多少千克?解:画一张简单的示意图,就可以看出,原来甲筐苹果比乙筐多5+7+ 5= 17(千克)因此,甲、乙两数之和是 75,差为17.甲筐苹果数=(75+17)÷2= 46(千克).乙筐苹果数=75-46=29(千克).答:原来甲筐有苹果46千克,乙筐有苹果29千克.例4张强用27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双鞋子.外衣比鞋贵140元,买外衣和鞋比帽子多花210元,张强买这双鞋花多少钱?解:我们先把外衣和鞋看成一件东西,它与帽子的价格和是 270元,差是 210元.外衣和鞋价之和=(270+ 210)÷2= 240(元).外衣价与鞋价之差是140,因此鞋价=(240-140)÷2=50(元).答:买这双鞋花50元.再举出三个较复杂的例子.如果你也能像下面的解答那样计算,那么就可以说,“和差问题”的解法,你已能灵活运用了.例5李叔叔要在下午3点钟上班,他估计快到上班时间了,到屋里看钟,可是钟早在12点10分就停了.他开足发条却忘了拨指针,匆匆离家,到工厂一看钟,离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夜里11点下班,李叔叔马上离厂回到家里,一看钟才9点整.假定李叔叔上班和下班在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钟停了多少时间(上发条所用时间忽略不计)?解:钟停的时间+路上用的时间=160(分钟).晚上下班时,厂里钟是11点,到家看钟是9点,相差2小时.这是由于钟停的时间中,有一部分时间,被回家路上所用时间抵消了.因此钟停的时间-路上用的时间=120(分钟).现在已把问题转化成标准的和差问题了.钟停的时间=(160+120)÷ 2= 140(分钟).路上用的时间=160-140=20(分钟).答:李叔叔的钟停了2小时20分.还有一种解法,可以很快算出李叔叔路上所用时间:以李叔叔家的钟计算,他在12点10分出门,晚上9点到家,在外共8小时50分钟,其中8小时上班,10分钟等待上班,剩下的时间就是他上班来回共用的时间,所以上班路上所用时间=(8小时50分钟-8小时-10分钟)÷2=20(分钟).钟停时间=2小时 40分钟-20分钟=2小时20分钟.例6小明用21.4元去买两种贺卡,甲卡每张1.5元,乙卡每张0.7元,钱恰好用完.可是售货员把甲卡张数算作乙卡张数,把乙卡张数算作甲卡张数,要找还小明3.2元.问小明买甲、乙卡各几张?解:÷0.8=4(张).现在已有两种卡张数之差,只要求出两种卡张数之和问题就解决了.如何求呢?请注意××乙卡张数=21.4.××甲卡张数=21.4-3.2.从上面两个算式可以看出,两种卡张数之和是[21.4+(21.4-3.2)]÷(1.5+ 0.7)= 18(张).因此,甲卡张数是(18 + 4)÷ 2= 11(张).乙卡张数是 18-11= 7(张).答:小明买甲卡11张、乙卡7张.注:此题还可用鸡兔同笼方法做,请见下一讲.例7 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拼合成两种大长方形,如右图.大长方形(A)的周长是240厘米,大长形(B)的周长是258厘米,求原长方形的长与宽各为多少厘米?解:大长方形(A)的周长是原长方形的长×2+宽×4.大长方形(B)的周长是原长方形的长×4+宽×2.因此,240+258是原长方形的长×6+宽×6.原长方形的长与宽之和是(240+258)÷6=83(厘米).原长方形的长与宽之差是(258-240)÷2=9(厘米).因此,原长方形的长与宽是长:(83+ 9)÷2= 46(厘米).宽:(83-9)÷2=37(厘米).答:原长方形的长是46厘米、宽是37厘米二、倍数问题“年龄问题”是这类问题的典型.先看几个基础性的例子.例8 有两堆棋子,第一堆有87个,第二堆有69个.那么从第一堆拿多少个棋子到第二堆,就能使第二堆棋子数是第一堆的3倍.解:两堆棋子共有87+69=156(个).为了使第二堆棋子数是第一堆的3倍,就要把156个棋子分成1+3=4(份),即每份有棋子156 ÷(1+3)=39(个).87-39=48(个).答:应从第一堆拿48个棋子到第二堆去.例9 有两层书架,共有书173本.从第一层拿走38本书后,第二层的书比第一层的2倍还多6本.问第二层有多少本书?解:我们画出下列示意图:我们把第一层(拿走38本后)余下的书算作1“份”,那么第二层的书是2份还多6本.再去掉这6本,即173-38-6=129(本)恰好是3份,每一份是129÷3=43(本).因此,第二层的书共有43×2 + 6=92(本).答:书架的第二层有92本书.说明:我们先设立“1份”,使计算有了很方便的计算单位.这是解应用题常用的方法,特别对倍数问题极为有效.把份数表示在示意图上,更是一目了然.例10 某小学有学生975人.全校男生人数是六年级学生人数的4倍少23人,全校女生人数是六年级学生人数的3倍多11人.问全校有男、女生各多少人?解:设六年级学生人数是“1份”.男生是4份-23人.女生是3份+11人.全校是7份-(23-11)人.每份是(975+12)÷7=141(人).男生人数=141×4-23=541(人).女生人数=975-541=434(人).答:有男生541人、女生434人.例9与例10是一个类型的问题,但稍有差别.请读者想一想,“差别”在哪里?70双皮鞋.此时皮鞋数恰好是旅游鞋数的2倍.问原来两种鞋各有几双?×2=6(份).400+70将是 3+1+6=10(份).每份是(400+70)÷10=47(双).原有旅游鞋 47×4=188(双).原有皮鞋 47×6-70=212 (双).答:原有旅游鞋188双,皮鞋212双.设整数的份数,使计算简单方便.小学算术中小数、分数尽可能整数化,使思考、计算都较简捷.因此,“尽可能整数化”将会贯穿在以后的章节中.下面例子将是本节的主要内容──年龄问题.年龄问题是小学算术中常见的一类问题,这类题目中常常有“倍数”这一条件.解年龄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两个人的年龄差总保持不变.例12 父亲现年50岁,女儿现年14岁.问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5倍?解:父女相差36岁,这个差是不变的.几年前还是相差36岁.当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女儿年龄的5倍时,父亲仍比女儿大36岁.这36岁是女儿年龄的(5-1)倍.36÷(5-1)=9.当时女儿是9岁,14-9=5,也就是5年前.答:5年前,父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5倍.例13 有大、小两个水池,大水池里已有水 300立方米.小水池里已有水70立方米.现在往两个水池里注入同样多的水后,大水池水量是小水池水量的3倍.问每个水池注入了多少立方米的水.解:画出下面示意图:我们把小水池注入水后的水量算作1份,大水池注入水后的水量就是3份.从图上可以看出,因为注入两个水池的水量相等,所以大水池比小水池多的水量(300-70)是2份.因此每份是(300-70)÷2= 115(立方米).要注入的水量是115-70=45 (立方米)·答:每个水池要注入45立方米的水.例13与年龄问题是完全一样的问题.“注入水”相当于年龄问题中的“几年后”.例14 今年哥俩的岁数加起来是55岁.曾经有一年,哥哥的岁数与今年弟弟的岁数相同,那时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岁数的两倍.哥哥今年几岁?解:当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岁数的2倍时,我们设那时弟弟的岁数是1份,哥哥的岁数是2份,那么哥哥与弟弟的岁数之差是1份.两人的岁数之差是不会变的,今年他们的年龄仍相差1份.题目又告诉我们,那时哥哥岁数,与今年弟弟的岁数相同,因此今年弟弟的岁数也是2份,而哥哥今年的岁数应是2+1=3(份).今年,哥弟俩年龄之和是3+2=5(份).每份是 55÷5= 11(岁).哥哥今年的岁数是 11×3=33(岁).答:哥哥今年33岁.作为本节最后一个例子,我们将年龄问题进行一点变化.例15 父年38岁,母年36岁,儿子年龄为11岁.问多少年后,父母年龄之和是儿子年龄的4倍?解:现在父母年龄之和是38+ 36 = 74.现在儿子年龄的 4倍是 11×74-44= 30.从4倍来考虑,以后每年长1×4=4,而父母年龄之和每年长1+1=2.为追上相差的30,要30÷(4-2)=15(年)·答:15年后,父母年龄之和是儿子年龄的4倍.请读者用例15的解题思路,解习题二的第7题.也许就能完全掌握这一解题技巧了.请读者想一想,例15的解法,与例12的解法,是否不一样?各有什么特点?我们也可以用例15解法来解例12.具体做法有下面算式:(14 ×5-50)÷(5-1)= 5(年).不过要注意 14×5比 50多,因此是 5年前.三、盈不足问题在我国古代的算书中,《九章算术》是内容最丰富多彩的一本.在它的第七章,讲了一类盈不足问题,其中第一题,用现代的语言来叙述,就是下面的例题.例16 有一些人共同买一些东西,每人出8元,就多了3元;每人出7元,就少了4元。
(完整版)三年级和倍差倍应用题

和倍问题1.甲、乙两个粮仓存粮320吨,后来从甲仓运出40吨,给乙仓运进20吨,这时甲仓存粮是乙仓的2倍,两个粮仓原来各存粮分别为几吨?2.某校共有学生560人,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则男生女生各几人?3.学校买了4个足球和2个排球,共用去了162元.每个足球比每个排球贵3元,每个足球、4.米.已知5.,甲筐恰6.7.倍还多6 8.9.2倍多10个,问三堆苹果各有多少个?10.学校为了欢庆“六一”儿童节,买来卡通书和童话书共360本,买来的童话书是卡通书的3倍,学校买来的童话书和卡通书各多少本?11.学校买来50本故事书、30本图画书作为“六一”的奖品发给二年级和三年级,三年级获奖人次是二年级的3倍,那么二年级和三年级分别获得了多少本图书奖品?12.学校田径队的男生、女生一共有40人,其中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倍,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13.学校三(1)班有图书80本,三(2)班有60本,学校重新对图书分配后,(1)班的图书本数是(2)班的3倍,那么现在(1)班和(2)班分别有多少本图书?14.“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摸珠子”游戏,共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珠子54粒,红色15.“360个,16.17.18.3倍19.20.和大米各多少千克?差倍问题1.小丽和小荣集邮,小丽邮票的张数是小荣的5倍,如果小丽把自己的邮票给小荣100张,她俩邮票的张数正好相等.小丽和小荣各有几张?2.启东水泥厂有甲、乙两仓库,各有水泥若干袋,甲仓库存水泥的袋数是乙仓库的3倍,后来从甲仓库运出450袋,从乙仓库运出50袋.这时仓库剩余的袋数相等,甲乙两仓库原有水泥各几袋?3.两筐桃的个数相等.如果第一筐卖出150个,第二筐卖出194个,那么剩下的桃第一筐是第二筐的3倍,两筐各有几个?4.元,甲、5.27元,则6.7.8.9.11.甲仓所存面粉是乙仓的3倍,从甲仓运走8500千克,从乙仓运走500千克后,两仓所剩的千克数相等,问两仓原有面粉多少千克?12.姐妹两人买东西,姐姐带的钱数是妹妹的2倍,姐姐用去180元,妹妹用去30元,这时二人剩下的钱数相等,问姐妹各带了多少元?13.有大小两个整千数,大数是小数的3倍,这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字的差是6,问这两个整千数各是多少.14.用9辆汽车和18辆大车送一批货物,每辆汽车的载重量相当于大车的3倍,结果汽车比大车一共多运18吨,汽车和大车每辆各运多少吨?15.一车间原有男工人数比女工多55人,如果调走男工5人,那么男工人数正好是女工的316.3倍,17.3朵,18.甲有19.AB B的420.2。
和倍,差倍应用题

一.和差问题:1、爸爸买回算术本语文本共30本,已知算术本比语文本多4本,问爸爸买回的算术本和语文本各有多少本?2、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60吨,如果从甲仓库运6吨大米到乙仓库,两个仓库的大米吨数正好相等,求原来两个仓库各有大米多少吨?3、甲、乙两箱共有水果50千克,若从甲箱中取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甲箱还比乙箱多2千克,求两箱原有水果各多少千克?4、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共长4355千米,康藏公路比青藏公路长155千米。
两条公路各长多少千米?5、甲筐里有桃30千克,乙筐里装的杏。
如果从乙筐里取出12千克杏,桃就比杏多10千克。
问乙筐里原来有杏多少千克?6、一个顾客买6瓶酒,每瓶付1.3元,退空瓶时,售货员说,每只瓶比酒钱少1.1元,顾客退回的瓶钱多少元?7、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
甲袋重多少千克?乙袋重多少千克?丙袋重多少千克?8、某工厂将875元奖金分别给创造发明的三名优秀工人。
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得250元,第二名比第三名多得125元,三名优秀工人各得多少元?9、六年级有四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四个班的总人数是多少人?10、东西两仓库共存米650吨,如果每天由东仓库运出4吨给西仓库,10天后两仓库存米相等。
东、西仓库原存米各多少吨?11、A、B、C之和是65,A比B大5,B比C大9,A、B、C各是多少?13、甲、乙两箱共有水果50千克,若从甲箱中取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甲箱还比乙箱多2千克,甲箱原有水果多少千克?乙箱原有水果多少千克?二.差倍问题:1,服装厂的女工比男工多78人,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3倍,求有男工,女工各多少人?2,五年级比六年级多50人,五年级的学生的人数是六年级的2倍,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3,有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26千克,甲筐重量是乙筐的2倍,求两筐各有多少千克?4,果园里,桃树比杏树多17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两种树各种了多少棵5,两筐鸭梨,第一筐比第二筐多51千克,第一筐是第二筐的2倍,求两筐鸭梨各有多少千克?6,明明比小花多12枝水彩笔,明明水彩笔的枝数是小花的2倍,明明和小花各有多少枝?7,两数之差是60,大数是小数的7倍,大数是多少小数是多少?8,小红比小明多400元压岁钱,小红的钱数是小明的3倍,小红和小明各有压岁钱多少元?9,甲仓库比乙仓库多存粮240千克,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库存粮的4倍,两仓库各存粮多少千克?10,某小学,男生比女生多332人,男生是女生的2倍,这个小学男生,女生各多少人?11,学校将图书分给二,三年级,三年级比二年级多分120本,三年级所得本数是二年级的2倍,二,三年级各多少本?12,三(1)班同学做了纸花,红花比白花多30多,红花是白花的4倍,两种花各有多少朵?13,李华买了练习本和方格本,练习本比方格本多60本,练习本是方格本的3倍,练习本,方格本各买了多少本?和倍问题应用题1、小卫家里养了20只兔子,其中大兔只数是小兔的4倍,问小卫家养的小兔和大兔各有多少只?2、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的和是212,已知商是2,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3、某校四、五年级共有学生218人,五年级学生人数比四年级的2倍少22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十二)(和倍问题)(和差问题)
1.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两个年级,三年级分得的本书是二年级的2倍,问两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书?
2.小红和小明共有压岁钱800元,小红的钱数是小明的三倍,小红和小明分别有压岁钱多少元?
3.学校将360本图书分别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本数比二年级的2倍还多60本,二、三年级各得图书多少本?
4.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乙桶倒入多少千克油给甲桶后,甲桶油是乙桶的5倍?
5.小宁有圆珠笔芯30枝,小青有圆珠笔芯15枝,问小青把多少枝给小宁后,小宁的圆珠笔芯是小青的8倍?
6.红红有邮票80张,佳佳有邮票60张,要使红红的邮票张数是佳佳的4倍,那么佳佳必须给红红多少张?
7.甲书架有图书18本,乙书架有8本,又买来16本,怎样分配才能使甲书架图书本数是乙书架的2倍?
8.鸡、鸭、鹅共121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倍,鹅的只数是鸭的4倍,问鸡、鸭、鹅各多少只?
9.红、黄、蓝气球共325只。
红气球的只数是黄气球的3倍,蓝气球是红气球的3倍,这三种气球各多少只?
10.甲、乙、丙三数和为400,甲是乙的6倍,丙是乙的3倍,甲、乙、丙各是多少?
11.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3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12.被除数和除数和为120,商是7. 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13.被除数、除数、商的和为79,商是4,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14.期中考试王平和李扬语文成绩总和是188分,李扬比王平少4分。
两人各考了多少分?
15.两筐水果共重12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各重多少千克?16.小宁与小慧身高总和264厘米,小宁比小慧矮8厘米,两人身高各多少厘米?
17.哥哥、弟弟共有邮票70张,如果哥哥给弟弟4张后,还比弟弟多2张,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张?
18.一个两层书架共放72本书,若从上层拿9本给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4本,上、下层各放多少本书?
19.姐姐和妹妹共有39块糖,如果姐姐给妹妹7块后就比妹妹少3块。
那么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块?
20.电脑培训班有54人,四月份有一部分人学会打字,五月份又有8人学会打字,这样会的比不会的多30人,四月份学会的有多少人?
21.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生124人,如果从三(2)班调2人到三(1)班,两班学生同样多。
三(1)班和三(2)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